压力角的大小对齿轮传动质量的影响

压力角的大小对齿轮传动质量的影响
压力角的大小对齿轮传动质量的影响

压力角的大小对齿轮传动质量的影响

中煤北京煤机公司退休职工 周万峰

摘要:有些书(包括有的教材和手册)上认为:从省力的观点看,齿轮的压力角越小越好。压力角大则传动费劲,增加动力的消耗。笔者认为这是错误的概念:压力角大的齿轮传动并不费劲,并不增加动力的消耗。

关键词:压力角,圆周力,径向力,齿顶圆弧齿厚,重合度。

1、大压力角的齿轮传动并不费劲、也不增加动力的消耗

大家知道,我国齿轮的标准压力角为0

20。少数情况也有0

25的(如航空齿轮)、

00021.5 17.5 5.16、、以及05.22的(某些汽车齿轮)。国外还有00155.14和的。再大再小

的有没有就不知道了。那么为什么不做压力角大的(比如00

40 30、

)或小的(比如010左右)的齿轮呢?这是因为:如压力角很小的话则基圆离分度圆则很近,因为基圆以内无渐开

线,故齿根部的渐开线就短了,齿根瘦了,因而强度低了。如压力角大则基圆离分度圆就远了,齿根部的渐开线长了,齿根厚度增大了,因而强度提高了。由此可见,大压力角齿轮传动对强度是有利的。但是压力角增大致使齿顶圆弧齿厚减小(见图1。资料推荐:通常情况下e S ≥0.5m ,极限情况下e S ≥0.3m ),而且重叠系数也会下降。故压力角不宜过大和过小。

图1 图2

然而在讲到齿轮传动为何不用大压力角时,有些书(有的教材和手册)上是这样解释的:从省力的观点看,压力角越小越好;压力角大则传动费劲,增加动力的消耗云云。比如有的书上举拖板沿导轨滑动为例说明这个问题。该书说:“我们想把拖板沿导轨推过一个位置,显然只有平推最省力。如果像图上(见图2)那样,力的方向斜着向下,那样推起来就太费劲了。力的方向和运动方向夹的角度就叫压力角。这个角度越大越费劲。”该书接着说:“根据这个道理,我们再看铣床滑枕下面的齿条传动(见图3)。滑枕向前移动是靠齿轮给齿条的推力;力的方向是沿着接触点的公法线方向的,与运动方向的夹角为0

20,这个角度就是齿条的压力角。如果把齿条做成0

45的压力角,这样的齿条传动就太费劲了。”无独有偶。有部在全国很有影响的手册上也是这样的观点。该手册说:“在机械制造和修理中,为了满足传动比或减小齿轮尺寸的要求,常常遇到齿数小于min Z 的齿轮,同时还需不产生根切。

由公式α2min sin 2*

=a

h Z 知,

减小*

a h 或增大α均可使min Z 减小。但前一种情形将使重叠系数ε减小,有损齿轮传动的平稳性;而后一种情形则会增加动力的消耗。”。上述观点显然

都是说,压力角大的齿轮传动使圆周力p 减小了(见图4),不然为和说压力角大的齿轮传动费劲,增加动力的消耗呢?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大压力角的齿轮传动并

图3 图4

不费劲,并不增加动力的消耗。也就是说,推动从动轮的圆周力

p 并不因压力角的增大而

有所减小。之所以不用过大压力角是因为压力角过大会使齿顶圆弧齿厚减小,甚至使齿顶变尖(这是不允许的),且重合度也会下降;同时也使轴和轴承承受很大的径向压力;这才是不用大压力角的根本原因,并不是什么“传动费劲,增加动力消耗”的问题。

2、齿轮的圆周力p 与压力角α大小无关

有些读者一看到这个标题就就会感到不解:“对标准齿轮而言,圆周力αcos n p p =;压力角大则

p 小;压力角α小则p 增大,圆周力p 的大小怎么与压力角α的大小无关呢?”

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有些人明显是误解了。这种误解从书上举的例子就能明显看出来:图2是力对拖板的作用,只就该图而言,它的说法没错。但它将这种理论延伸到齿轮传动上来就大错特错了:齿轮传动是“转矩”对齿轮的作用,图2是力对拖板的作用,二者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图2斜着向下的力的大小是不变的,而由它造成的水平的推力是随着压力角的大小而变的(αcos x v p p =,x p 是斜着向下的力)。而齿轮传动的齿间作用力n p (见图4),当为标准传动时,它随着压力角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压力角的减小而减小。但不论是n p 增大也好,减小也罢,但圆周力却始终是不变的。也就是说,圆周力

p 与压力角α的大小无

关。但圆周力p 与啮合角α'的大小有关:即啮合角大者,圆周力小;啮合角小者,圆周力大。但不论圆周力是大还是小,它们对从动轴的扭矩既不增大,也不减小。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也不存在“传动费劲,增加动力消耗”的问题。关于啮合角增大、减小致使圆周力变化的情况,详见拙作《对齿轮传动几个概念问题的质疑》一文,这里就不讨论了。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用算例验证本文的论点——让事实说话

算例 今有甲乙两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它们的参数数据相同:主动轮扭矩

N 2700001=T ·5m m m 77 Z 20 Z 21===,,,mm 。

但甲对齿轮的 压力角0

20=α,乙对齿轮的压力角0

30=α,现对照比较计算,看看两对齿轮的传动质量有何变化。乙对齿

轮的圆周力是否减小了。现对照比较计算如下:

4、结论

从算例的计算结果知,① 甲对齿轮的齿顶圆弧齿厚m m 99.3S 47.3e21==,

mm S e ;而乙对齿轮的mm S mm S e e 91.1 49.121==,,齿顶圆弧齿厚减小了。根据通常m S e 5.0≥之规定,乙对齿轮的齿顶圆弧齿厚就不合要求了。② 甲对齿轮的重合度69.1=ε,乙对齿轮的重合度36.1=ε,重合度下降了。③ 甲对齿轮的径向压力N Q 1965=,乙对齿轮的径向压力N Q 3118=,乙对齿轮的径向压力比甲对齿轮净增1153 N 。④ 两对齿轮的圆周力却是相同的,均为N 5400=p 。⑤ 它们对从动轴的扭矩大小也是一样的,均为N 10395002=T ·mm (圆周力没有减小,从动轴的扭矩也没减小)。由此可见,压力角大的齿轮传动并不费劲,并不增加动力的消耗。

诚然,由于压力角增大,致使乙对齿轮的径向压力净增1153N ,这在设计轴和轴承时

是必须予以考虑的;但它造成的摩擦阻力矩却小得可怜。大家知道,滚动摩擦阻力矩的计算

公式为Q K max ,Q T =为径向压力,K 为滚动摩擦系数(K 是名数,单位是mm 或cm )。

从有关资料中查到滚动轴承的摩擦系数mm K 01.0~005.0= ,所以

N 76.501.0~005.01153max =?=T ·N 53.11~mm ·mm 。增加这点摩擦阻力矩在工

程上来说是微不足道、可以忽略不计的。所以“压力角大的齿轮传动费劲,增加动力的消耗”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齿轮压力角计算

方便各位齿轮爱好者学习和使用 齿轮压力角 渐开线及渐开线齿轮 当一直线沿一圆周作纯滚动时,此直线上任一点的轨迹即称为该圆的渐开线,该圆称为渐开线的基圆,而该直线则称为发生线。 图1齿轮压力解析图 如图1: AK——渐开线 基圆,rb n-n:发生线 θK:渐开线AK段的展角 用渐开线作为齿廓的的齿轮称为渐开线齿轮。渐开线齿轮能保持恒定的传动比。 渐开线上任一点法向压力的方向线(即渐开线在该点的法线)和该点速度方向之间的夹角称为该点的压力角。 显然,图2中的 图2 αk即为渐开线上K点的压力角。由图可知: cosαk=ON/OK=rb/Rk 参考文献: 卢玉明.机械设计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齿轮模数 “模数”是指相邻两轮齿同侧齿廓间的齿距t与圆周率π的比值(m=t/π),以毫米为单位。模数是模数制轮齿的一个最基本参数。模数越大,轮齿越高也越厚,如果齿轮的齿数一定,则轮的径向尺寸也越大。模数系列标准是根据设计、制造和检验等要求制订的。对於具有非直齿的齿轮,模数有法向模数mn、端面模数ms与轴向模数mx 的区别,它们都是以各自的齿距(法向齿距、端面齿距与轴向齿距)与圆周率的比值,也都以毫米为单位。对於锥齿轮,模数有大端模数me、平均模数mm和小端模数m1之分。对於刀具,则有相应的刀具模数mo等。标准模数的应用很广。在公制的齿轮传动、蜗杆传动、同步齿形带传动和棘轮、齿轮联轴器、花键等零件中,标准模数都是一项最基本的参数。它对上述零件的设计、制造、维修等都起着基本参数的作用(见圆柱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等)。 齿轮计算公式: 分度圆直径 d=mz m 模数z 齿数 齿顶高ha=ha* m 齿根高hf=(ha*+c*)m 齿全高h=ha+hf=(z ha*+c*)m ha*=1 c*=0.25 图片中的应该两箭头之间距离是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 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的计算 一、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名称 1、齿顶圆:通过轮齿顶部的圆周。齿顶圆直径以d a表示。 2、齿根圆:通过轮齿根部的圆周。齿根圆直径以d f表示。

齿轮传动方案

MSC齿轮传动系解决方案 1.概述 齿轮是机械系统中常用的传动部件,且已形成标准化和系列化。齿轮传动就是利用齿轮间的轮齿相互啮合传递动力和运动的机械传动,具有结构紧凑、效率高、寿命长、传动比精确,工作可靠,使用的功率、速度和尺寸范围大,因此在现代工业中得到了普遍使用。 典型传动系 由于使用的广泛性,因此必须提高齿轮传动的设计水平,才能解决实际生产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也只有对齿轮传动系统的各个细节进行了全面分析与处理,才能将齿轮传动的优势发挥出来。 拿齿轮传动系统的关键部件——齿轮来说,就有很多参数来描述它,模数,齿数,分度圆直径,齿顶,齿根,压力角,变位系数等等。这些参数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它们不仅影响传动效果而且还影响自身结构受力。 齿轮的失效形式有很多,但主要体现在轮齿失效上,如轮齿折断、齿面点蚀、齿面磨齿面胶合以及塑性变形等。这反应到CAE领域中属于结构分析软件的工作,但是不管上述哪种失效形式总是因为某一时刻轮齿的受力超过了某个允许值而造成,而对这个力的求解一般是机构分析软件的任务。 齿轮传动是靠齿和齿之间的啮合来实现的,由于实际使用中,轮齿啮合之间存在间隙,这样就必然使得啮合传动会产生噪声,并且从数学角度来说,这是个非线性的问题,从形式上来说,这个啮合力是动态变化的。啮合力的动态性对轮齿的疲劳、失效有着巨大的影响。 从齿轮的几何方面而言,有摆线齿廓,渐开线齿廓以及圆弧齿廓等众多类型,在齿与齿

啮合时效果各异,其中渐开线式的目前应用最为广泛。齿轮的变位系数对优化齿轮传动以及方便装配等方面都有好处。轮齿修形也是对传动稳定性有巨大影响的一个重要因素。 2.产品介绍 针对齿轮传动MSC.Adams提供不同详细程度的分析方式和仿真工具: 第一种,只考虑传动比等运动关系时,使用Adams的齿轮副可以创建各种类型的齿轮传动形式,直齿,螺旋齿,蜗轮蜗杆,行星齿轮等类型。 简单齿轮传动模型 第二种,考虑齿轮之间的啮合力,变位系数时,使用Adams的插件工具Gear Generator,可以实现各种齿轮传动形式的建模。

齿轮各参数计算公式

模数齿轮计算公式: 名称代号计算公式 模数m m=p/π=d/z=da/(z+2) (d为分度圆直径,z为齿数)齿距p p=πm=πd/z 齿数z z=d/m=πd/p 分度圆直径 d d=mz=da-2m 齿顶圆直径da da=m(z+2)=d+2m=p(z+2)/π 齿根圆直径df df=d-2.5m=m(z-2.5)=da-2h=da-4.5m 齿顶高ha ha=m=p/π 齿根高hf hf=1.25m 齿高h h=2.25m 齿厚s s=p/2=πm/2 中心距 a a=(z1+z2)m/2=(d1+d2)/2 跨测齿数k k=z/9+0.5 公法线长度w w=m[2.9521(k-0.5)+0.014z]

13-1 什么是分度圆?标准齿轮的分度圆在什么位置上? 13-2 一渐开线,其基圆半径r b=40 mm,试求此渐开线压力角=20°处的半径r和曲率半径ρ的大小。 13-3 有一个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测量其齿顶圆直径d a=106.40 mm,齿数z=25,问是哪一种齿制的齿轮,基本参数是多少? 13-4 两个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已测得齿数z l=22、z2=98,小齿轮齿顶圆直径d al=240 mm,大齿轮全齿高h=22.5 mm,试判断这两个齿轮能否正确啮合传动? 13-5 有一对正常齿制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它们的齿数为z1=19、z2=81,模数m=5 mm,压力角 =20°。若将其安装成a′=250 mm的齿轮传动,问能否实现无侧隙啮合?为什么?此时的顶隙(径向间隙)C 是多少? 13-6 已知C6150车床主轴箱内一对外啮合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其齿数z1=21、z2=66,模数m=3.5 mm,压力角=20°,正常齿。试确定这对齿轮的传动比、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全齿高、中心距、分度圆齿厚和分度圆齿槽宽。 13-7 已知一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其齿顶圆直径d al=77.5 mm,齿数z1=29。现要求设计一个大齿轮与其相啮合,传动的安装中心距a=145 mm,试计算这对齿轮的主要参数及大齿轮的主要尺寸。 13-8 某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已知齿距p=12.566 mm,齿数z=25,正常齿制。求该齿轮的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齿根圆直径、基圆直径、齿高以及齿厚。 13-9 当用滚刀或齿条插刀加工标准齿轮时,其不产生根切的最少齿数怎样确定?当被加工标准齿轮的压力角 =20°、齿顶高因数h a*=0.8时,不产生根切的最少齿数为多少? 13-10 变位齿轮的模数、压力角、分度圆直径、齿数、基圆直径与标准齿轮是否一样? 13-11 设计用于螺旋输送机的减速器中的一对直齿圆柱齿轮。已知传递的功率P=10 kW,小齿轮由电动机驱动,其转速n l=960 r/min,n2=240 r/min。单向传动,载荷比较平稳。 13-12 单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中,两齿轮的齿数z1=35、z2=97,模数m=3 mm,压力=20°,齿宽b l=110 mm、b2=105 mm,转速n1=720 r/min,单向传动,载荷中等冲击。减速器由电动机驱动。两齿轮均用45钢,小齿轮调质处理,齿面硬度为220-250HBS,大齿轮正火处理,齿面硬度180~200 HBS。试确定这对齿轮允许传递的功率。 13-13 已知一对正常齿标准斜齿圆柱齿轮的模数m=3 mm,齿数z1=23、z2=76,分度圆螺旋角β=8°6′34″。试求其中心距、端面压力角、当量齿数、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和齿根圆直径。 13-14 图示为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 1)已知主动轮1的螺旋角旋向及转向,为了使轮2和轮3的中间轴的轴向力最小,试确定轮2、3、4的螺旋角旋向和各轮产生的轴向力方向。 2)已知m n2=3 mm,z2=57,β2=18°,m n3=4mm,z3=20,β3应为多少时,才能使中间轴上两齿轮产生的轴向

齿轮传动系统的动力学仿真分析

齿轮传动系统的动力学仿真分析 摘要:本文对建立好的整体机械系统的虚拟样机模型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的仿真分析,通过仿真分析,可以方便地得出齿轮传动系统在特定负载和特定工况下的转矩,速度,加速度,接触力等,仿真分析后,可以确定各个齿轮之间传递的力和力矩,为零件的有限元分析提供基础。 关键词:传动系统动力学仿真 adams 虚拟样机 中图分类号:th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416(2011)12-0207-01 随着计算机图形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系统仿真方法论和计算机仿真软件设计技术在交互性、生动性、直观性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它是以计算机和仿真系统软件为工具,对现实系统或未来系统进行动态实验仿真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运动学仿真就是对已经添加了拓扑关系的运动系统,定义其驱动方式和驱动参数的数值,分析其系统其他零部件在驱动条件下的运动参数,如速度,加速度,角速度,角加速度等。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验证所建立模型的正确性,并得出结论。 本文中所用的动力学仿真软件是adams软件。adams软件使用交互式图形环境和零件库、约束库、力库,创建完全参数化的机械系统几何模型,其求解器采用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中的拉格郎日方程方法,建立系统动力学方程,对虚拟机械系统进行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输出位移、速度、加速度和反作用力曲线。adams

软件的仿真可用于预测机械系统的性能、运动范围、碰撞检测、峰值载荷以及计算有限元的输入载荷等。虚拟样机就是在adams软件中建的样机模型。 1、运动参数的设置 先在造型软件ug中将齿轮传动系统造型好,如下图所示。在已经设置好运动副的齿轮传动系统的第一级齿轮轴上绕地的旋转副上 给传动系统添加一个角速度驱动。然后进行仿真。在进行仿真的过程中,单位时间内仿真步数越多,步长越短,越能真实反映系统的真实结果,但缺点是仿真时间也随之变长,占用的系统空间也就越大。所以应该在兼顾仿真真实性与所需物理资源和仿真时间的基础上,选择一个合适的仿真时间和仿真的步长。 在仿真之前先设置系统所用到的物理量的单位,在工程实际中,角速度一般使用的单位是r/min,所以在系统的基本单位中把时间的单位设为min,角度的单位设成rad,而在adams中转速单位为 rad/min。本过程仿真的运动过程为:系统从加速运动到额定转速,平稳运动一段时间后,再减速运动直到停止。运动过程用函数来模拟,输入的角速度驱动的函数表达式为: step( time ,0 ,0 ,2.5 ,9168.8)+ step(time ,7.5 ,0 ,10 ,-9168.8),此函数表达式的含义为:系统从开始加速运动一直到2.5s时达到了系统的额定转速 9168.8rad/min(1460r/min),从2.5s到7.5s的时间段内,系统以额定转速运动,在7.5s到10s的时间段内,系统从额定转速减速

齿轮传动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分析

齿轮传动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分析 张某某 (某某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摘要:齿轮是机械设备中常用的部件,齿轮传动也是机械传动中最常见的方式之一。在许多情况下,齿轮故障又是导致设备失效的主要原因。因此对齿轮进行故障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齿轮故障的发展历史,齿轮故障诊断形式与方法,齿轮故障特征提取以及齿轮传动系统的分析模型和求解方法。 关键词:齿轮传动;故障诊断;分析 Analysis and fault diagnosis of gear transmission system Zhangmoumou (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of moumou University;Changsha Hunan; 410083) Abstract:Gear is the common parts of the mechanical equipment,one of the most common way of gear transmission is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In many cases, the gear fault is the main cause of equipment failure. So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diagnose the faults of gear.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gear fault, fault diagnosis of gear form and method, analysis model and the solving method of gear fault feature extraction and the gear transmission system. Key words:gear transmission;fault diagnosis;analysis 0引言 对齿轮传动系统进行诊断是自故障诊断技术问世以来一直受到人们普遍重视的课题之一,在各类机械设备中,齿轮传动是最主要的传动方式,齿轮传动系统的运行状态往往直接影响到机械设备是否正常工作。而齿轮传动系统的零部件如齿轮、轴和轴承的加工工艺复杂,装配精度要求高,又常常在高速度、重载荷下连续工作,因此故障率较高,是造成机械设备不能正常运转的常见原因之一。传统采用的定期维修方式由于其无法科学地预见故障,不能从根本上防止故障的发生,而且维修周期太短会增加维修费用和维修时间,造成浪费,也影响了正常使用。因而需对齿轮传动系统进行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以分析确定齿轮传动系统的工作状态和性能劣化趋势,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维修。这样既可以有效地预防故障的发生,又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维修,节约开支。 在运行过程中,齿轮传动系统内部的零部件会受到机械应力、热应力等多种物理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物理作用的累积,将使齿轮传动系统正常运行的技术状态不断发生变化,可能产生异常、故障或劣化状态。这些作用和变化,又必

轮系例子1

例 1 如图所示的轮系,已知151=z ,252=z ,15'2=z ,303=z ,15'3=z , 2,3044=='z z (右旋),4,20,6055mm m z z ==='若min /5001r n =,求齿条6线速度 v 的大小和方向。 解: 200' ''4321543251 15===z z z z z z z z n n i min /5.215 1 5r i n n == s mm s m n mz n d v /5.10/0105.01000 601000605 5556' ' ==?=?=ππ 例2 在图示轮系中,已知:蜗杆为单头且右旋,转速n 11440= r /min , 转动方 向如图示,其余各轮齿数为:50 2=z ,25 2='z ,303=z ,183='z ,54 4=z ,试:(1)计算齿轮4的转速4n ;(2)在图中标出齿轮4的转动方向。

解: (1)8144054 305018 2514321 3 214=?????=?????= ''z z z n z z z n r/min (2)蜗杆传动可用左右手定则判断蜗轮转向↓。然后用画箭头方法判定出n 4 转向: n 4方向:←。 例3 图示行星轮系,已知41'21==z z ,3932==z z ,试计算传动比 1H i 。 解: 1681 1521 '21323113= =--= z z z z n n n n i H H H 由于轮3为固定轮(即03=n ), ' 1121321113z z z z i n n i H H H -=-== =1681160414139391=??- 51.10/111==H H i i

标准齿轮参数通用计算汇总

标准齿轮模数尺数通用计算公式 齿轮的直径计算方法: 齿顶圆直径=(齿数+2)×模数 分度圆直径=齿数×模数 齿根圆直径=齿顶圆直径-(4.5×模数) 比如:M4 32齿34×3.5 齿顶圆直径=(32+2)×4=136mm 分度圆直径=32×4=128mm 齿根圆直径=136-4.5×4=118mm 7M 12齿 中心距D=(分度圆直径1+分度圆直径2)/2 就是 (12+2)×7=98mm 这种计算方法针对所有的模数齿轮(不包括变位齿轮)。 模数表示齿轮牙的大小。 齿轮模数=分度圆直径÷齿数 =齿轮外径÷(齿数-2) 齿轮模数是有国家标准的(GB1357-78) 模数标准系列(优先选用)1、1.25、1.5、2、2.5、3、4、5、6、8、10、12、14、16、20、25、32、40、50 模数标准系列(可以选用)1.75,2.25,2.75,3.5,4.5,5.5,7,9,14,18,22,28,36,45 模数标准系列(尽可能不用)3.25,3.75,6.5,11,30 上面数值以外为非标准齿轮,不要采用! 塑胶齿轮注塑后要不要入水除应力 精确测定斜齿轮螺旋角的新方法

Circular Pitch (CP)周节 齿轮分度圆直径d的大小可以用模数(m)、径节(DP)或周节(CP)与齿数(z)表示 径节P(DP)是指按齿轮分度圆直径(以英寸计算)每英寸上所占有的齿数而言 径节与模数有这样的关系: m=25.4/DP CP1/8模=25.4/DP8=3.175 3.175/3.1416(π)=1.0106模 1) 什么是「模数」? 模数表示轮齿的大小。 R模数是分度圆齿距与圆周率(π)之比,单位为毫米(mm)。 除模数外,表示轮齿大小的还有CP(周节:Circular pitch)与DP(径节:Diametral pitch)。 【参考】齿距是相邻两齿上相当点间的分度圆弧长。 2) 什么是「分度圆直径」? 分度圆直径是齿轮的基准直径。 决定齿轮大小的两大要素是模数和齿数、 分度圆直径等于齿数与模数(端面)的乘积。 过去,分度圆直径被称为基准节径。最近,按ISO标准,统一称为分度圆直径。 3) 什么是「压力角」? 齿形与分度圆交点的径向线与该点的齿形切线所夹的锐角被称为分度圆压力角。一般所说的压力角,都是指分度圆压力角。 最为普遍地使用的压力角为20°,但是,也有使用14.5°、15°、17.5°、22.5°压力角的齿轮。 4) 单头与双头蜗杆的不同是什么? 蜗杆的螺旋齿数被称为「头数」,相当于齿轮的轮齿数。 头数越多,导程角越大。 5) 如何区分R(右旋)?L(左旋)? 齿轮轴垂直地面平放 轮齿向右上倾斜的是右旋齿轮、向左上倾斜的是左旋齿轮。 6) M(模数)与CP(周节)的不同是什么? CP(周节:Circular pitch)是在分度圆上的圆周齿距。单位与模数相同为毫米。 CP除以圆周率(π)得M(模数)。 M(模数)与CP得关系式如下所示。 M(模数)=CP/π(圆周率) 两者都是表示轮齿大小的单位。 (分度圆周长=πd=zp d=z p/π p/π称为模数) 7)什么是「齿隙」? 一对齿轮啮合时,齿面间的间隙。 齿隙是齿轮啮合圆滑运转所必须的参数。 8) 弯曲强度与齿面强度的不同是什么? 齿轮的强度一般应从弯曲和齿面强度的两方面考虑。 弯曲强度是传递动力的轮齿抵抗由于弯曲力的作用,轮齿在齿根部折断的强度。齿面强度是啮合的轮齿在反复接触中,齿面的抗摩擦强度。 9) 弯曲强度和齿面强度中,以什么强度为基准选定齿轮为好? 一般情况下,需要同时讨论弯曲和齿面的强度。 但是,在选定使用频度少的齿轮、手摇齿轮、低速啮合齿轮时,有仅以弯曲强度选定的情况。最终,应该由设计者自己决定。 10) 什么是螺旋方向与推力方向? 轮齿平行于轴心的正齿轮以外的齿轮均发生推力。 各类型齿轮变化如下所示。

齿轮系传动比计算

齿 轮 系 传 动 比 计 算 1 齿轮系的分类 在复杂的现代机械中,为了满足各种不同的需要,常常采用一系列齿轮组成的传动系统。这种由一系列相互啮合的齿轮(蜗杆、蜗轮)组成的传动系统即齿轮系。下面主要讨论齿轮系的常见类型、不同类型齿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方法。 齿轮系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定轴齿轮系和行星齿轮系。 一、定轴齿轮系 在传动时所有齿轮的回转轴线固定不变齿轮系,称为定轴齿轮系。定轴齿轮系是最基本的齿轮系,应用很广。如下图所示。 二、行星齿轮系 若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齿轮除绕自身轴线自转外,其轴线又绕另一个轴线转动的轮系称为行星齿轮系,如下图所示。 1. 行星轮——轴线活动的齿轮. 2. 系杆 (行星架、转臂) H . 3. 中心轮 —与系杆同轴线、 与行星轮相啮合、轴线固定的齿轮 4. 主轴线 —系杆和中心轮所在轴线. 5. 基本构件—主轴线上直接承受 载荷的构件. 行星齿轮系中,既绕自身轴线自转又绕另一固定轴线(轴线O1)公转的齿轮2形象的称为行星轮。支承行星轮作自转并带动行星轮作公转的构件H 称为行星架。轴线固定的齿轮1、3则称为中心轮或太阳轮。因此行星齿轮系是由中心轮、行星架和行星轮三种基本构件组成。显然,行星齿轮系中行星架与两中心轮的几何轴线(O1-O3-OH )必须重合。否则无法运动。 根据结构复杂程度不同,行星齿轮系可分为以下三类: (1)单级行星齿轮系: 它是由一级行星齿轮传动机构构成的轮系。一个行星架及和其上的行星轮及与之啮合的中心轮组成。 (2)多级行星齿轮系:它是由两级或两级以上同类单级行星齿轮传动机构构成的轮系。 (3)组合行星齿轮系:它是由一级或多级以上行星齿轮系与定轴齿轮系组成的轮系。 行星齿轮系 根据自由度的不同。可分为两类: 1450rpm 53.7rpm

齿轮压力角计算修订稿

齿轮压力角计算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方便各位齿轮爱好者学习和使用 齿轮压力角 渐开线及渐开线齿轮 当一直线沿一圆周作纯滚动时,此直线上任一点的轨迹即称为该圆的渐开线,该圆称为渐开线的基圆,而该直线则称为发生线。 图1齿轮压力解析图 如图1: AK——渐开线 基圆,rb n-n:发生线 θK:渐开线AK段的展角 用渐开线作为齿廓的的齿轮称为渐开线齿轮。渐开线齿轮能保持恒定的传动比。 渐开线上任一点法向压力的方向线(即渐开线在该点的法线)和该点速度方向之间的夹角称为该点的压力角。

显然,图2中的 图2 αk即为渐开线上K点的压力角。由图可知: cosαk=ON/OK=rb/Rk 参考文献: 卢玉明.机械设计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齿轮模数 “”是指相邻两轮齿同侧齿廓间的齿距t与圆周率π的比值(m=t/π),以毫米为单位。模数是模数制轮齿的一个最基本参数。模数越大,轮齿越高也越厚,如果的齿数一定,则轮的径向尺寸也越大。模数系列标准是根据设计、制造和检验等要求制订的。对於具有非直齿的齿轮,模数有法向模数mn、端面模数ms与轴向模数mx的区别,它们都是以各自的齿距(法向齿距、端面齿距与轴向齿距)与圆周率的比值,也都以毫米为单位。对於锥齿轮,模数有大端模数me、平均模数mm和小端模数m1之分。对於刀具,则有相应

的刀具模数mo等。标准模数的应用很广。在公制的齿轮传动、蜗杆传动、同步齿形带传动和棘轮、齿轮联轴器、花键等零件中,标准模数都是一项最基本的参数。它对上述零件的设计、制造、维修等都起着基本参数的作用(见圆柱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等)。 齿轮计算公式: 分度圆直径 d=mz m 模数z 齿数 齿顶高ha=ha* m 齿根高hf=(ha*+c*)m 齿全高h=ha+hf=(z ha*+c*)m ha*=1 c*= 图片中的应该两箭头之间距离是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 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的计算 一、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名称

(整理)典型传动机构的装配.

典型传动机构的装配 一、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 齿轮传动是各种机械中最常用的传动方式之一,可用来传递运动和动力,改变速度的大小或方向,还可把传动变为移动。 齿轮传动在机床、汽车、拖拉机和其他机械中应用很广泛,其原因是具有以下特点:能保证一定的瞬时传动比,传动准确可靠,传递的功率和速度变化范围大,传动效率高,使用寿命长以及结构紧凑,体积小等,但也有一定缺点,如噪音大,传动不如带传动平稳,齿轮装配和制造要求高等。 齿轮传动装置是由齿轮副、轴、轴承和箱体等主要零件组成,齿轮传动质量的好坏,与齿轮的制造和装配精度有着密切关系。 1.齿轮传动的精度要求 1)传递运动的精确性,由齿轮啮合原理可知,在一对理论的渐开线齿轮传动过程 中,两齿轮之间的传动比是确定的,这时传递运动是准确的。但由于不可避免 地存在着齿轮的加工误差和齿轮副的装配误差,使两轮的传动比发生变化。从 而影响了传递运动的准确性,具体情况是,在从动轮转动360°的过程中,两 轮之间的传动比成一个周期性的变化,其转角往往不同于理论转角,即发生了 转角误差,而导致传动运动的不准确,这种转角误差会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 必须加以限制。 2)传动的平稳性,齿轮传动过程中发生冲击、噪音和振动等现象,影响齿轮传动 的平稳性,关系到机器的工作性能、能量消耗和使用寿命以及工作环境等。因 此,根据机器不同的使用情况,提出相应的齿轮传动平稳性要求,产生齿轮传 动不平稳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传动过程中传动比发生高频地瞬时突变的结果。 在从动齿轮转一转的过程中,引起传递不准确的传动比变化只有一个周期,而引起传动不平稳的传动比变化有许多周期,两者是不同的,实际上在齿轮传 动过程中,上述两种传动比的变化同时存在。 3)载荷分布的均匀性,两齿轮相互啮合的齿面,在传动过程中接触情况如何,将 影响到被传递的载荷是否能均匀的分布在齿面上,这关系到齿轮的承载能力, 也影响到齿面的磨损情况和使用寿命。 4)传动侧隙的合理性,传动侧隙是指齿轮传递过程中,一对齿轮在非工作齿面间 所形成的齿侧间隙。不同用途的齿轮,对传动侧隙的要求不同,因此,应合理 的确定其数值,一般传递动力和传递速度的齿轮副,其侧隙应稍大,其作用是 提供正常的润滑所必须的储油间隙,以及补偿传动时产生的弹性变形和热变 形,对于需要经常正转或者反转的传动齿轮副,其传动侧隙应小些,以免在变 换转向时产生空程和冲击。 当齿轮传动的用途和工作条件不同时,对上述四个方面的要求也不同,现概述如下:在高速大功率机械传动中用的齿轮(如汽轮机减速器中的齿轮),对传动平稳性和载荷分布均匀性的要求特别高,至于影响传递运动准确性的传动比变化,虽然每转只有一个周期,但当转速高时,也会影响传动的平稳性,因此,对传递运动的准确性的要求也要高。 对于承受重载,低速传动齿轮(如轧钢机,矿山机械和起重机械中的齿轮),由于模数大,齿面宽且受力大,因此对载荷分布的均匀性要求也较高,另外为了补偿受力后齿轮发生的弹性变形,也要求有较大的传动侧间隙,至于传动平稳性和传递运动的准确性两个方面,因为转速低且不要严格的转角精度,所以要求不高。 对于分度机构和读数装置及精密仪表中需要精确传递动力小,模数小,齿的宽度也小,因此对在和分布均匀性的要求不高,如需正、反向传动,还应尽量较少传动侧隙。

机械基础-案例07 闭式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闭式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设计一闭式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已知传递的功率P 1=20kW ,小齿轮转速 n 1=1000r/min ,传动比i=3,每天工作16h ,使用寿命5年,每年工作300天,齿轮对称布置,轴的刚性较大,电机带动,中等冲击,传动尺寸无严格限制。 解:设计步骤见表 1.选定材料、热处理方式、精度等级、齿数等 小轮:40Cr 调质 HB 1=241~286,取260HBW ; 大轮:45调质 HB 2=197~255,取230HBW ; 7级精度 取z 1=27,则大轮齿数z 2=i z 1=3×27=81, 对该两级减速器,取z=1。 初选螺旋角 =14° 2.确定许用弯曲应力 δHlim1=710MPa ,δHlim2=580MPa , δFlim1=600MPa ,δFlim2=450MPa , 安全系数取S Hlim =1.1 S Flim =1.25 N 1=60×1000×5×300×16=14.4×108 N 2= N 1/i=14.4×108/3=4.8×108 得:Z N1=0.975 Z N2=1.043 Y N1=0.884 Y N2=0.903 MPa S Z H N H H 3 .6291.1975.0710][min 1 1lim 1=?== σσ MPa S Z H N H H 550 1 .1043 .1580][min 2 2lim 2=?= = σσ MPa S Y Y F X N F F 32 .42425.11884.0600][min 1 11lim 1=??== σσ MPa S Y Y F X N F F 08 .32525 .11 903.0600][min 2 22lim 2=??= = σσ

常用机械传动系统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常用机械传动系统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2H310000 机电工程技术 2H311000 机电工程专业技术 2H311010 机械传动与技术测量 ――2H311011 掌握传动系统的组成 一、常用机械传动系统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机械传动的作用:传递运动和力; 常用机械传动系统的类型:齿轮传动、蜗轮蜗杆传动、轮系;带传动、链传动; (一)齿轮传动 1、齿轮传动的分类 (1)分类依据:按主动轴和从动轴在空间的相对位置形成的平面和空间分类 两平行轴之间的传动――平面齿轮传动(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斜齿圆柱齿轮传动、人字齿轮传动;齿轮齿条传动) 用于两相交轴或交错轴之间的传动――空间齿轮传动(圆锥齿轮传动、螺旋齿轮传动(交错轴)) 用于空间两垂直轴的运动传递――蜗轮蜗杆传动 (2)传动的基本要求: 瞬间角速度之比必须保持不变。 (3)渐开线齿轮的基本尺寸: 齿顶圆、齿根圆、分度圆、模数、齿数、压力角等 2、渐开线齿轮的主要特点: 传动比准确、稳定、高效率; 工作可靠性高,寿命长; 制造精度高,成本高; 不适于远距离传动。

3、应用于工程中的减速器、变速箱等 (二)蜗轮蜗杆传动 1、用于空间垂直轴的运动传递――蜗轮蜗杆传动 2、正确传动的啮合条件――蜗杆的轴向与蜗轮端面参数的相应关系蜗杆轴向模数和轴向压力角分别等于蜗轮端面模数和端面压力角。 3、蜗轮蜗杆传动的主要特点: 传动比大,结构紧凑; 轴向力大、易发热、效率低; 一般只能单项传动。 (三)带传动 1、带传动――适于两轴平行且转向相同的场合。 带传动组成:主动轮、从动轮、张紧轮和环形皮带构成 2、带传动特点: 挠性好,可缓和冲击,吸振; 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传动外尺寸较大,带寿命短,效率低; 过载打滑,起保护作用; 传动比不保证。 切记:皮带打滑产生一正一负的作用: 即过载打滑,起保护作用; 打滑使皮带传动的传动比不保证。 (四)链传动 1、链传动――适于两轴平行且转向相同的场合。 链传动组成:主动链轮、从动链轮、环形链构成

齿轮设计实例

【例1】设计一电动机驱动的带式运输机的两级减速器高速级的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已知传递的功率P 1=5.5kW ,小轮转速n 1=960r/min ,齿数比u =4.45。 解: 1.轮齿部分主要几何尺寸的设计与校核 ① 选定材料、齿数、齿宽系数 由表10-7选择常用的调质钢 小轮:45调质 HB 1=210~230, 大轮:45正火 HB 2=170~210, 取小轮齿数Z 1=22,则大轮齿数Z 2=uZ 1=4.45×22≈98, 对该两级减速器,取φd =1。 ②确定许用应力: 许用接触应力 N H lim H H min []Z S σσ= 许用弯曲应力 Flim ST NT F F min []Y Y S σσ= 式中 σHlim1=560MPa ,σHlim2=520MPa (图8-7(c )), σFlim1=210MPa ,σFlim2=200MPa (图8-7(c ))。 σFlim 按图8-26查取,应力修正系数Y ST =2,而最小安全系数σHlim =σFlim =1(表8-5),故 H11560 []5601σ?== MPa H21520 []5201σ?== MPa F12102 []4201σ?== MPa F22002 []4001 σ?= = MPa ③ 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 由式 d 1 计算小轮直径。 载荷系数K =K A K V K β 取K A =1(表8-2),K V =1.15,K β=1.09(表8-3),故 K =1×1.15×1.09=1.25 小轮传递的转矩 T 1=9.55×106p /n =9.55×106×5.5/960=54713.5N ?mm 弹性变形系数Z E =189.8(表10-5)。 节点区域系数Z H =2.5。 将以上数据代入上式得

齿轮传动的种类和应用

第四章齿轮传动(10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齿轮传动的分类、特点 2、理解渐开线的形成及性质,了解齿廓的啮合的特点 3、掌握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基本参数、几何尺寸计算 4、了解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的特点 5、掌握标准直齿圆柱齿轮、斜齿圆柱齿轮、直齿圆锥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 6、了解斜齿圆柱齿轮、直齿圆锥齿轮的应用特点 7、了解齿轮轮齿失效的形式 教学重点难点 上述3、5两点 【复习】1、链传动的组成及特点、类型和应用 2、链传动的传动比 3、滚子链的组成、标记和特点 第一节齿轮传动的类型及应用 一、概念 齿轮机构是由齿轮副组成的传递运动和动力的装置。 二、齿轮传动的类型

齿轮的种类很多,可以按不同方法进行分类。 (1)根据轴的相对位置,分为两大类,即平面齿轮传动(两轴平行)与空间齿轮传动(两 轴不平行) (2)按工作时圆周速度的不同,分低速、中速、高速三种; (3)按工作条件不同,分闭式齿轮传动(封闭在箱体内,并能保证良好润滑的齿轮传动)、 半开式齿轮传动(齿轮浸入油池,有护罩,但不封闭)和开式齿轮传动(齿轮暴露在外, 不能保证良好润滑)三种; (4)按齿宽方向齿与轴的歪斜形式,分直齿、斜齿和曲齿三种; (5)按齿轮的齿廓曲线不同,分为渐开线齿轮、摆线齿轮和圆弧齿轮等几种; (6)按齿轮的啮合方式,分为外啮合齿轮传动、内啮合齿轮传动和齿条传动。 三、齿轮传动的应用 1、传动比 式中 n1、n2表示主从动轮的转速 z1、z2表示主从动轮的齿数 2、应用特点: 优点:能保证瞬时传动比恒定,工作可靠性高,传递运动准确。 传递功率和圆周速度范围较宽,传递功率可达50000kw ,圆周速度300m/s 结构紧凑,可实现较大传动比 两轴平行 两轴不平行 按轮齿方向 按啮合情况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人字齿圆柱齿轮传动 外啮合齿轮传动 内啮合齿轮传动 齿轮齿条传动 相交轴齿轮传动 交错轴齿轮传动 锥齿轮传动 交错轴斜齿轮传动 蜗轮蜗杆传动 1212 21n z i n z ==

基于MATLAB的齿轮传动系统优化设计

基于MATLAB的齿轮传动系统优化设计 摘要:某高速重载齿轮进行了优化设计,在分析齿轮在各工况下的弯曲强度后,根据齿轮的优化设计原则,选择齿轮体积最小为优化设计原则,对传动齿轮中的小齿轮进行了优化设计,设计模数、齿数、齿宽系数、螺旋角为变量,根据各参数的设计要求来确定约束条件,同时根据齿根弯曲疲劳强度和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进行条件约束,最后用MATLAB进行编程计算,最后得出优化后的结果,该结果满足要求。本文的研究对机械系统的优化设计具有指导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关键词:齿轮;优化设计;MATLAB; 0引言 优化设计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学科,也是一项新技术,在工程设计的各个领域都已经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通过实际的应用过程表明:工程设计中采用优化设计这种新的科学设计方法,不仅使得在解决复杂问题时,能够从众多纷繁复杂的设计方案中找到尽可能完善的或者最适合的设计方案,而且,采用这种方法还能够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使其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都非常明显。优化设计的理论基础是数学规划,采用的工具是计算机。 优化设计具有一般的设计方法所不具备的一些特点。优化设计能够使各种设计参数自动向更优的方向进行调整,直到找到一个尽可能完善的或最适合的设计方案。一般的设计方法只是依靠设计人员的经验来找到最佳方案,这样不足以保证设计参数一定能够向更优方向调整,也不能够保证一定能找到最适合的设计方案。优化设计的手段是采用计算机,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分析一个设计方案,并判断方案的优劣、是否可行,因此就能够从大量的方案中选出更加适合的设计方案,这是常规设计所不能比的。 1 机械系统优化设计方法概述 许多机械工程设计都需要进行优化。优化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综合与分析、评价、改变参数三部分组成。其中,综合与分析部分的主要功能是建立产品设计参数与设计性能、设计要求之间的关系,这也就是一个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评价部分就是对该产品的性能和设计要求进行分析,这就相当于是评价目标函数是否得到改善或者达到最优,也就是检验数学模型中的约束条件是否全部得到满足。改变参数部分就是选择优化方法,使得目标函数(数学模型)得到解,同时根据这种优化方法来改变设计参数。 在许多机械工程设计问题中,优化设计的目标是多种多样的,按照所追求的目标的多少,目标函数可以分为单目标函数和多目标函数。以多级齿轮传动系统设计过程为例,要求在满足规定的传动比和给定最小齿轮、大齿轮直径的条件下,追求系统的转动惯量最小,箱体的体积最小,各级传动中心距和最小,承载能力最高,寿命最长等,这就是一个多目标函数。目标函数作为评价方案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它不一定有明显的物理意义、量纲,它只是代表设计指标的一个值。所以,目标函数的建立是否正确是优化设计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它既要反映用户的需求,又要敏感地、直接地反映设计变量的变化,对优化设计的质量及计算难易程度都有一定的影响。表2.1给出了常用优化设计中的可供选择的优化目标。 优化设计问题的前提是选择优化设计方法,选用哪个方法好,这就主要是由优化设计方法的特性和实际设计问题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一般来讲,评价一种优

压力角计算及公式

压力角是不计算摩擦力的情况下,受力方向和运动方向所夹的锐角。压力角是若不考虑各运动副中的摩擦力及构件重力和惯性力的影响,机构运动时从动件所受的驱动力的方向线与该力作用点的速度方向线之间的夹角。 概述折叠编辑本段 压力角(pressure angle)(α):若不考虑各运动副中的摩擦力及构件重力和惯性力的影响,作用于点C的力P与点C速度方向之间所夹的锐角. 与压力角相联系的还有传动角(γ). 压力角越大,传动角就越小.也就意味着压力角越大,其传动效率越低.所以设计过程中应当使压力角小. 原理折叠编辑本段 在平面连杆机构中不计摩擦和构件的惯性的情况下,机构运动时从动件所受的驱动力的方向线与该力作用点的速度方向线之间的夹角。在曲柄摇杆机构中(图1),主动件通过连杆作用在摇杆上的力P沿BC方向,力作用点C?的速度v C的方向垂直CD,这两方向线所夹的角?α为压力角。压力角α越大,P在v C方向能作功的有效分力就越小,传动越困难。压力角的余角γ 称为传动角。机构的压力角或传动角是

评价机构动力学指标之一,设计机构时应限制其最大压力角或最小传动角。对于齿轮传动(图2),压力角?α也是从动轮齿上所受驱动力P的方向线与P力作用点C?的速度v C方向线之间的夹角α,压力角 α的大小随着轮齿啮合位置的不同而变化。 压力角 压力角 如果知道模数根据公式: m=(W1-W)/α 就可以算出来m-模数W1-----跨k+1个齿的公法线长度 W-----跨K个齿的公法线长度α-----压力角 分度圆直径d分=mz 齿顶高h顶=m 齿顶圆直径D顶=d分+2h定=m (z+2)??齿根高h根= 全齿高h=h顶+h根= 周节t=πm。

齿轮传动计算题

第四章齿轮传动计算题专项训练(答案);1、已知一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齿数z=36,顶圆d;2、已知一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副,其传动比i=3,主;3、有一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m=2mm,α=20;4、某传动装置中有一对渐开线;5、已知一对正确安装的标准渐开线正常齿轮的ɑ=2;解:144=4/2(Z1+iZ1)Z1=18Z2;d 1=4*18=72d2=4*54=216 第四章齿轮传动计算题专项训练(答案) 1、已知一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齿数z=36,顶圆da=304mm。试计算其分度圆直径d、根圆直径df、齿距p以及齿高h。 2、已知一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副,其传动比i=3,主动齿轮转速n1=750r/mi n,中心距a=240mm,模数m=5mm。试求从动轮转速n2,以及两齿轮齿数z1和z 2。 3、有一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m=2mm,α=200, Z1=25,Z2=50,求(1)如果n1=960r/min,n2=?(2)中心距a=?(3)齿距p=?答案: n2=480 a=7 5 p= 4、某传动装置中有一对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正常齿),大齿轮已 损坏,小齿轮的齿数z1=24,齿顶圆直径da1=78mm, 中心距a=135mm, 试计算大齿轮的主要几何尺寸及这对齿轮的传动比。解: 78=m(24+2) m=3 a=m/2(z1 +z2) 135=3/2(24+z2) z2 =66 da2=3*66+2*3=204 df2=3*66-2**3= i=66/24= 5、已知一对正确安装的标准渐开线正常齿轮的ɑ=200,m=4mm,传动比i12 =3,中心距a=144mm。试求两齿轮的齿数、分度圆半径、齿顶圆半径、齿根圆半径。

齿轮的常见种类及传动效率

齿轮的常见种类及传动效率 齿轮的常见种类及传动效率 1.平行轴之齿轮(圆柱齿轮) (1)正齿轮(直齿轮)(Spur gear ):齿筋平行于轴心之直线圆筒齿轮。 (2)齿条( Rack ):与正齿轮咬合之直线条状齿轮,可以说是齿轮之节距在大小变成无限大时之特殊情形。 (3)内齿轮(Internal gear):与正齿轮咬合之直线圆筒内侧齿轮。 (4)螺旋齿轮(Helical gear):齿筋成螺旋线(helicoid)之圆筒齿轮。 (5)斜齿齿条(Helical rack):与螺旋齿轮咬合之直线状齿轮。 (6)双螺旋齿轮(Double helical gear):左右旋齿筋所形成之螺旋齿轮。 2.直交轴之齿轮(圆锥齿轮) (1)直齿伞形齿轮(Straight bevel gear):齿筋与节圆锥之母线(直线)一致之伞形齿轮。(2)弯齿伞形齿轮(Spiral bevel gear):齿筋为具有螺旋角之弯曲线的伞形齿轮。 (3)零螺旋弯齿伞形齿轮(Zerol bevel gear):螺旋角为零之弯齿伞形齿轮。 3.错交轴之齿轮(蜗轮和蜗杆) (1)圆筒蜗轮齿轮(Worm gear):圆筒蜗轮齿轮为蜗杆(Worm)及齿轮(Wheel)之总称。(2)错交螺旋齿轮(screw gear):此为圆筒形螺旋齿轮,利用要错交轴(又称歪斜轴)间传动时称之。 (3)其它之特殊齿轮: 面齿轮(Face gear):为能与正齿轮或与螺旋齿轮咬合之圆盘形的面齿轮。 鼓形蜗轮齿轮(Concave worm gear):凹鼓形蜗杆及与此咬合之齿轮的总称。 戟齿轮(Hypoid gear):传达错交轴之圆锥状齿轮。形状类似弯齿伞形齿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