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试卷16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试卷16

(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2,分数:44.00)

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

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下列选项中人性论与其他三者不同的是

(分数:2.00)

A.性相近,习相远也

B.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C.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D.夫凡人之情,见利莫能勿就,见害莫能勿避√

解析:解析:“性相近,习相远也”,“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都是性善论或承认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但“夫凡人之情,见利莫能勿就,见害莫能勿避”是性恶论的代表。

3.教学要“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分数:2.00)

A.及时施教原则

B.长善救失原则

C.启发诱导原则√

D.及时施教原则

解析:解析:“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启发诱导的教学原则。

4.在常科、制科和武举中,实际上经常举行的是常科中的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六科,其中注重考核儒家的经义的科目是

(分数:2.00)

A.明经科√

B.进士

C.秀才

D.明法

解析:解析:明经科注重考核儒家的经义。考试的内容主要以大经、中经、小经为主,外加《论语》《孝经》两门公共必修课。明经科主要考查人们的记忆力,只要熟读经文、注疏即可。

5.下列作品与朱熹无关的是

(分数:2.00)

A.《近思录》

B.《小学》

C.《白鹿洞书院揭示》

D.《百家姓》√

解析:解析:朱熹既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又是教育家。他除利用从政闲暇教学外,还编撰了多种教材,如《小学》《近思录》(与吕祖谦合作编写)、《四书集注》(亦称《四书章句集注》),除此之外,还有《朱文公文集》《续集》《别集》,三种共121卷,《朱子语类》140卷。主要教育著作有《大学章句序》《白鹿洞书院揭示》《学校贡举私议》《读书之要》《童蒙须知》等。《百家姓》作为教材成书于宋代,但作者不是朱熹。因此,答案为D。

6.没有设在我国本土,以“为宣传基督教而学习英文与中文”的主要面向华人招生的新式学校是

(分数:2.00)

A.英华书院√

B.马礼逊学堂

C.崇信义塾

D.宏艺书塾

解析:解析:1815年马礼逊提出创办马六甲书院的设想,得到了有关方面的支持。学校最终定名为英华书院,于1818年11月11日在马六甲奠基,同年开学。米怜任院长,马礼逊任校监。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后,英国霸占香港。为便于向华人传教和传学,1843年英华书院正式迁往香港,1844年更名为英华神学院,1856年停办。英华书院尽管最初没有设在中国本土,办学目的也只是在“为宣传基督教而学习英文与中文”,但它是第一所主要面向华人的新式学校。

7.康有为在《大同书》中设计了一个前后衔接的完整教育体系,其中“以德育为先”“养体为主而开智次之”,这个阶段是

(分数:2.00)

A.慈幼院

B.小学院√

C.中学院

D.大学院

解析:解析:同上题解析。答案为B。

8.蔡元培认为“介乎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之间,而为津梁”的是

(分数:2.00)

A.实利主义教育

B.美感教育√

C.公民道德教育

D.世界观教育

解析:解析:美感教育首次由王国维于1906年提出。1912年初,蔡元培在《关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也有阐述。美感教育与世界观教育紧密联系。蔡元培认为美感“介乎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之间,而为津梁”。在现象世界中,凡人皆会因生死离合祸福利害等而产生爱恶惊惧喜怒悲欢之种种感情,而一旦将这些引入绘画、诗歌、音乐等而成为美的材料,则审美者除得一“浑然之美感”外,不会卷入现实的情感矛盾之中。可见美感已超越利害关系和人我之分界,“而已接触于实体世界之观念矣”。世界观教育即是引导人们具有实体世界的观念,但这不是靠简单的说教可以实现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美感教育,利用美感这种超越利害关系、人我之分界的特性去破除现象世界的意识,陶冶、净化人的心灵。所以,美感教育也是世界观教育的主要途径。因此,答案为B。

9.根据当时西方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的关系理论,列出一份《教育期区分表》,将受教育者划分为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成人期四个年龄阶段的人物是

(分数:2.00)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严复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梁启超的教育思想。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来确定学制的不同阶段和年限,是近代西方教育心理研究的成果。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最早系统介绍和倡导这一理论的人物,并列出了一份《教育期区分表》,将受教育者分化为5岁以下(幼儿期一家庭教育与幼稚园期)、6~13岁(儿童期一小学校期)、14。21岁(少年期一中学校期)和22—25岁(成人期一大学校期),并分别介绍了各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在身体、知、情、意、自我意识等方面发展的情况和基本特征。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最早系统介绍和倡导这一理论的人物。因此,答案为B。

10.下列关于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政策的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2.00)

A.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教育行政委员会提出了“党化教育”的口号

B.1928年,中华民国大学院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通过《三民主义教育宗旨说明书》,即三民主义

C.1937年8月,“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

D.1936年元旦,《中华民国宪法》提出了国民受教育机会一律平等√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方针。国民政府时期提出了党化教育、三民主义教育、战时须做平时看以及《中华民国宪法》中的相关规定。1946年11月,国民政府在南京召开制宪国民大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