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公共事件中的人文关怀
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初探
![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3d5df5f6aaea998fcd220e50.png)
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初探本文阐述了人文关怀的内涵,分析了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意义、作用及误区,对如何把握好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提出了几点建议。
要提高新闻从业者的人文素养;在新闻报道中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文情怀积极引导受众。
标签:新闻报道;人文关怀;以人为本;媒体公信力一、关于人文关怀1、人文关怀的涵义人文关怀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它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是为了反抗“神本主义”而提出。
人文主义强调以人为中心来审视世界,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道反对神道,肯定人的世俗幸福,反对禁欲主义;人文关怀体现着对人本身的关注、尊重和重视,它着眼于生命关怀,着眼于人性,尤其是人的心灵和情感。
因此,人文关怀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
虽然人文关怀在各个历史时期有所不同,但是其“以人为本”的实质是相同的。
今天我们倡导的人文关怀大致表现为:尊重人的个性,维护生活的多样性、包容性;尊重人的理性,敢于解剖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尊重人的创造精神,促进道德完善和社会发展。
目前,人文关怀逐渐成为一种价值追求。
2、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新闻媒体作为大众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应努力体现人文关怀精神,更好履行媒体的职责。
多年来,随着媒体竞争的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体放下了以教育者自居的姿态,在新闻报道中充分考虑了受众的需求,媒体的人文精神也在此得以提升。
“关怀的理念深入到我国新闻人的意识中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的,而在2003年这种人文关怀的传播意识才算得到突破性的进展。
”[1]2003年春,“非典”成为一个热词儿,几乎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其极强的传染性和人类对其起因和治疗方法的未知,引起了人们的恐慌。
在这场不见硝烟的战斗中,政府和新闻传媒及时、准确、客观地对疫情进行通报、报道,表现出新闻调控理念的变化—从不断提高透明度从而维护社会稳定,充分体现了政府和新闻传媒尊重民意、民权,关注民生的人文关怀精神,从而成为突发性公共事件报道的里程碑。
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作用
![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067f5eccc1c708a1284a4431.png)
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作用新闻媒体因迅速、准确地报道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而在业内和公众中确立了自己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同样,新闻媒体也会因自己在报道重大突发事件中,为社会有效地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发挥积极作用而赢得公众的认同和赞誉,在重大事件的舆论导向和群众监督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灾难,新闻媒体应当迅速、准确地向公众报道这些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展现事件的事实和真相,才能在公众当中确立自己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突发事件无论是自然引发的,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还是人为的重大事件,它似乎媒体不加以报道就不存在了。
媒体的报道,是一个将问题展开的过程,也是一个将问题解决的过程。
在现场,人们关注的是如何解救灾民、抢救生命;在幕后,也有评判责任和赔偿的问题,所有的这一切都要在公平的原则下让民众知晓。
一个有能力、有威信的政府就是在解决这些突发事件的过程中显示它的权威性。
而所有这一切,都要在媒体的监督下进行,也只有在媒体的参与下才能更好地展现政府的作用。
在祁阳遭遇百年罕见的“7·2”特大洪灾当中,祁阳电视人用大容量密集报道,主导了抗灾救灾的正面舆论,发挥了大众媒体应有的舆论主阵地作用。
同时,媒体也在受众的密切关注中实现了新闻传播的边际效应,自身品牌得到了提升和强化。
一、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作用在突发事件的处置过程中,新闻媒体由于其独特的性质,在安抚受伤的心灵,维护正常的社会及救灾秩序,处理灾后工作中,均起着主要的作用。
(一)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控制中具有流导群众情绪的功能在灾难性事件中,人民群众既是灾害破坏的受体,也是抗御灾害的主体。
灾害发生后及时让群众了解灾害发生的情况,是他们积极参与抗灾救灾的重要前提。
因此,遇有突发事件发生,新闻媒体应该保障让公众享有充分的知情权。
祁阳“7·2”特大洪灾蔓延全县22个乡镇,受灾群众达31.99万人,社会对信息需求空前增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的媒体反应迟缓,将会导致流言四起,社会恐慌会迅速蔓延;反之,如果媒体在第一时间迅速向人们传达充分、详细和全面的信息,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知情权,也有利于更好地安抚百姓,妥善处理突发事件。
灾难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灾难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https://img.taocdn.com/s3/m/4266bdf9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b6.png)
灾难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灾难新闻报道是当下媒体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新闻媒体的使命和责任,不仅要及时准确地向公众传递最新的灾难信息,还要在报道中秉持人文关怀,向受灾者传递爱与温暖。
灾难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体现在关注受灾者的生存权益。
灾难发生后,受灾者面临巨大的物质损失和心灵创伤,他们的生活更加困难。
媒体应该紧紧围绕受灾者的需求展开报道,关注他们的物质需求,并及时向社会公众呼吁捐赠物资和资金,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通过对受灾者生活状态的描写和深入报道他们的故事,可以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促使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救助行动,实现人人关注、人人救助。
灾难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也包括关怀受灾者的心理健康。
灾难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损失,还有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创伤。
新闻媒体可以通过对受灾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深入的报道和分析,传递专业心理援助信息,并呼吁专业心理援助人员参与到抗灾救援中来。
新闻报道中也应该更多地采访心理援助人员,让他们分享提供援助的经验和方法,为受灾者提供心理支持和康复指导,让他们在灾难后得到更好的心理疏导和恢复。
在灾难新闻报道中,媒体也应该呼吁社会对受灾区域进行重建。
灾后的重建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媒体可以通过报道受灾区域的重建工作进展、困难和需求,引起公众的关注和参与,为受灾者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通过展示人们的关心和援助,传递希望和温暖的力量,激励受灾者积极面对困难,重建家园。
灾难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也要注重对公众教育的作用。
新闻报道应该准确传达灾难信息,告知公众灾害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提高公众的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减少灾难带来的损失。
通过科普知识和专家解读,让公众了解灾难的本质和内在规律,获取相关知识,并通过相应的教育活动来提高公众对灾难的应对能力,从而减少受灾人数和减小灾难带来的影响。
灾难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是媒体责任的重要体现,不仅要关注受灾者的生存权益和心理健康,还要积极呼吁社会参与重建,同时发挥公众教育的作用,提高公众的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真正实现新闻媒体的社会价值和社会责任。
如何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报道中彰显“温度”
![如何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报道中彰显“温度”](https://img.taocdn.com/s3/m/b3769e9f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76.png)
《中国有线电视)2222(69)於CHINA DIGITAL CABLE TV毀•媒体与传播•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22(2020)09205102DOI:10.12071/ccatv.202009027如何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报道中彰显“温度”□吐尔逊-托乎提(新疆广播电视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732002)摘要: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破坏力强、来势凶猛,不仅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还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社会恐慌,给社会秩序的稳定运行带来不利影响。
从研究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演化过程、具体表现形式入手,提出如实报道、权威报道、温情报道和打击恶意报道相结合的具体举措,在处理公共事件中展现出了舆论传媒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公共事件;报道;人文关怀;舆论传媒How to Highlighi“Wamth”io SigniOchnt Publih Emeeency只亡“巩:□T nosnnTnhen(Tibet Rafio mf Television Station,Urumql730022,China)Abstrech:Sihnifican-emeryeaco puUlic events with strong destmctive power mf fierce attacO wilt not only bCng senous economic losses,but also cense a certain deyreo cU social panic,whicO wilt bCng afverse impact on the staple operation cU social orfer.This paper staCs with the stupy cU the evelutiou process and specific forms of puUllc emeryeaco events ,mf puts forcarf specific measures to combine VcthfUl repoCing, anthoCtative repoCing,warm repoCing mf anti-malicious reporting,showing the humanistic cere of puUllc opinion media in dealing with puUllc events.Key worde:public events;repoCs;humanistic cere-media of public opinion0引言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具有来势凶猛、波及面大和传播速度快等特点⑴,2222年初在武汉出现并迅速席卷全国的新冠肺炎疫情事件,就是一起典型的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
体现人文关怀的新闻的例子
![体现人文关怀的新闻的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0a1e073f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c5.png)
体现人文关怀的新闻的例子
人文关怀是一个体现人类情感和尊重的概念,它在新闻报道中可以以多种形式
展现。
下面将介绍两个具有体现人文关怀的新闻例子,分别是关于灾区教育重建和科技助力残障人士的报道。
第一个例子是关于灾区教育重建的报道。
2017年,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一起级别为7.0的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和损失。
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政府和社会机
构迅速行动,以人文关怀为指导,积极投入到教育重建工作中。
在这个例子中,记者采访了受灾学校的教师和学生,描述了他们在地震中的遭遇和努力。
报道中呈现了灾区教育机构受损的现状,同时也揭示了政府和社会机构通过捐款、修复和重建学校设施的行动。
这种关怀是通过实际行动来表达,使灾区的师生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和支持。
第二个例子是关于科技助力残障人士的报道。
科技的进步为残障人士提供了更
多的帮助和机会。
报道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各种先进技术和设备是如何改善残障人士生活的。
例如,报道中可能会提到智能助听器、智能假肢、语音识别软件等设备。
这些技术的应用为残障人士提供了更好的交流和生活体验。
除了设备,科技还推动了社会对残障人士的关注和支持。
该报道可能会介绍一些智能助残活动,例如科技公司举办的义卖活动,以募集善款来资助残障人士的科技设备。
总而言之,新闻报道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体现人文关怀。
关爱灾区教育和科技助
力残障人士是两个具体的例子。
这些报道不仅能够引起公众的关注,还推动社会行动,让人们对社会问题有更深层次的思考。
人文关怀在新闻报道中的体现不仅仅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更是对人类尊严和平等的尊重。
论灾难新闻的人文关怀
![论灾难新闻的人文关怀](https://img.taocdn.com/s3/m/faf960e6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7d.png)
论灾难新闻的人文关怀灾难新闻是指发生在全球范围内的、具有社会意义的自然灾害、安全事故等事件的报道。
这些新闻报道常常伴随着巨大的人命财产损失和社会恐慌,引起广泛的关注。
然而,与灾难新闻所报道的事件本身相比,人们更加关注的是灾难新闻所体现的人性关怀。
本文旨在探讨灾难新闻的人文关怀,以及如何在灾难新闻报道中营造这种关怀。
一、灾难新闻的人文关怀灾难新闻所体现的人文关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情感共鸣灾难新闻报道通常会关注灾区受灾民众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展现他们身陷困境的真实感受,引起读者或观众的情感共鸣。
例如,报道洪水灾害中受灾者的求救、哭泣和失落,可以使人们产生同情、悲伤和责任感,形成社会共识和凝聚力。
2. 物质捐助灾难新闻报道还宣传了很多捐款活动,呼吁社会各界捐赠物资,资助灾区。
这种资助行为体现的是对灾民的物质关怀,为他们提供物质援助的同时,也展现了人们对灾民的深情关注。
3. 心理帮助灾难新闻报道也会提供心理辅导帮助,描绘如何帮助灾民排解心理压力和恐惧感,为其提供精神上的支持。
这种帮助体现了对灾民的精神关怀,为他们提供了更具有深度的援助。
二、灾难新闻报道中营造人文关怀灾难新闻报道中营造人文关怀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采访灾难新闻报道应当注重采访灾区受灾民众,了解他们的真实感受。
这样可以通过人性化的口述来强化灾难现场的真实度,提高读者或观众的信任度和情感共鸣,让大众更愿意关注和参与到抗灾救援中来。
2. 新闻刊载人文关怀的营造也要注意新闻的刊载方法。
新闻报道应该遵循简洁明了、生动形象的原则,让读者或观众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新闻事件的真实情况。
同时,也应当注意语音、图像等元素的配合和选择,使得灾难新闻报道更加具有人文情感和深度。
3. 社交媒体社交媒体在灾难新闻报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许多公益组织通过网络平台展示受灾人民和救援人员的实时动态,呼吁社会各界为灾区献爱心。
社交媒体的优势在于快速传播,容易产生共鸣,可以最大化地宣传新闻事件和传递人文关怀信息。
重大灾害报道应传递人文关怀
![重大灾害报道应传递人文关怀](https://img.taocdn.com/s3/m/0172a2e619e8b8f67d1cb904.png)
重大灾害报道应传递人文关怀作者:范以锦杨凡来源:《媒体时代》2013年第05期范以锦,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
曾被《传媒》、《今传媒》、《南方周末》等媒体评为“中国传媒年度人物”、“最具影响力传媒人物”、“最具创新成就传媒人物”、“最具赞许人物”等称号。
我们常常讲新闻报道要体现人文关怀。
一般情况下比较容易做到,但一遇到重大灾害,往往抢发新闻的热度压倒了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的核心就是尊重人的价值,从2011年3.11日本地震报道中媒体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到,有了这一核心理念就能在受众和采访对象两个方面把握好“人文关怀”的度。
人文关怀的核心是尊重人的价值在报道灾难性事件时,有些媒体不顾一切抢发新闻的行为与人文关怀的精神相悖。
国内外,被受众广为责疑的违背人的价值尊严的报道事件常有发生。
然而,日本媒体在灾难报道中的冷静、理性、不煽情的态度,反映出来的媒体对灾难报道中人文关怀的表现,受到社会舆论的赞誉。
2011年3月11日,高达9.0级的地震以及随之引发的海啸撼动了日本,也引起了全球的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经历了大地震后的日本,很难看到对着镜头哭泣的民众,也看不到极度渲染悲伤气氛的煽情报道。
不哭,是震后日本留给世界的印象,让世界记住了这个坚强的民族,而这一切最早是经由日本媒体传递出来的。
面对震撼的灾难,日本媒体表现得尤为平静:没有眼泪,没有生离死别,没有背景音乐,“国民需要的信息才报道”是日本媒体报道的基本原则,理性、冷静、不煽情是日本媒体面对重大灾害事件时所表现出的态度和立场。
灾难性事件因其突发性以及后果的不能预料而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往往成为新闻媒体报道的热点。
而面对灾难性事件,媒体“抢新闻”的职业天性,却常会与人文关怀的精神相矛盾。
这种矛盾不但贯穿于媒体职业的始终,也会始终困扰着媒体从业者,最著名的莫过于新闻照片《颓鹰与小孩》的作者凯文·卡特。
在汶川地震的报道中,有的记者为了采访到第一手资料,不顾救援人员的阻拦,执意采访刚从废墟中救出的灾民,耽误了救援的时间并消耗了灾民的体力,这是典型的缺乏人文关怀的表现。
人文关怀保证措施
![人文关怀保证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8a96f65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89.png)
人文关怀保证措施人文关怀保障措施引言:在当今社会中,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作为一种社会伦理道德,人文关怀涵盖了各个方面,包括身心健康、教育、就业、社会安全等等。
为了确保人文关怀得到有效维护和实施,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保障措施。
本文将对人文关怀的保障措施进行详细阐述,分为身心健康、教育、就业和社会安全四个方面。
一、身心健康保证措施1.建立健全社会支持体系在建立社会支持体系方面,应该完善社区服务中心、心理咨询机构和社会工作师队伍等,为身心健康问题提供专业咨询和支持。
2.强化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人们对于心理健康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增强应对压力和负面情绪的能力。
3.建设友好环境营造友好、宽容、关爱的社会环境,让每个人都感到被尊重和关怀,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4.加强疾病预防与防治工作投资相应的资源进行疾病预防与防治,如提供免费疫苗接种、提供定期体检等,确保人们的身体健康。
二、教育保证措施1.提供公平机会教育公平是人文关怀的重要保证措施之一。
政府应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够获得良好的教育。
2.关注特殊群体加大对残疾儿童、孤儿、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关注和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机会,使他们能够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
3.提高教育质量完善教育体制,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教育质量,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
三、就业保证措施1.加强职业培训通过职业培训,提升劳动者的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和就业竞争力。
2.创造就业机会政府应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创业和创新,为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3.建立劳动保护体系建立健全的劳动保护体系,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提高就业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四、社会安全保证措施1.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为人们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
2.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公安力量建设,加大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社会安全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浅析灾难报道中人文关怀的体现
![浅析灾难报道中人文关怀的体现](https://img.taocdn.com/s3/m/9749e00614791711cc79176e.png)
浅析灾难报道中人文关怀的体现摘要:新闻媒体一直作为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舆论工具,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过程中,以人为本的理念的不断深入,在灾难报道中越来越重视人文关怀,本文就新闻报道中关于灾难的报道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为今后灾难报道能够更加趋向于人文关怀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新闻;灾难报道;人文关怀;Abstract: the news media has been as a service to China’s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in the media, with the process of China’s socialist construction, the concept of people-oriented unceasingly thorough, more attention to humanistic care in disaster news, the news about the disaster report how to reflect the humanistic care, for the future disaster news can tend to be more humanistic care to provide necessary theoretical support.Keywords: News; disaster reports; humanistic care;伴随着我国新闻事业发展的不断壮大,对于一些大型的灾难性的事故进行报道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种共识,那就是不得干扰救援工作的进行,同时还在进行报道过程中不得过分的渲染血腥的灾难场景,这种以人为本的关怀已经成为了媒体的共识。
当前越来越多的新闻从业者在对于灾难事故的报道往往采取的就是站在受灾者的角度进行报道,本着关心、关爱、同情的心理进行灾难报道,这样的话就对于灾难事故的新闻报道逐渐的体现人文关怀上。
人文关怀实施细则
![人文关怀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67e446cd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2e.png)
人文关怀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人文关怀是指通过关心、关爱和帮助他人来传递温暖和关怀的行为。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文关怀不仅是一种道德责任,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实施人文关怀,制定本细则旨在明确人文关怀的目标、原则、范围和具体实施方法。
二、目标1. 提高社会公众对人文关怀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2. 建立和完善人文关怀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
3. 推动人文关怀的跨部门合作和资源整合,提高工作效率。
4. 加强人文关怀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三、原则1. 以人为本:将受助人的需求和利益放在首位,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权益。
2. 公平公正:在实施人文关怀过程中,坚持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不偏袒任何一方。
3. 高效便捷:通过建立高效的工作机制和流程,确保人文关怀工作的及时和便捷。
4. 持续改进:不断总结和借鉴经验,加强人文关怀工作的创新和改进。
四、范围1. 弱势群体关怀:包括但不限于儿童、老年人、残障人士、贫困家庭等群体。
2. 突发事件关怀:在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中,向受灾群众提供人文关怀。
3. 社区关怀:通过开展社区活动、提供社区服务等方式,关心社区居民的生活和健康。
五、实施方法1. 建立人文关怀组织机构:成立人文关怀委员会,负责统筹协调人文关怀工作。
2. 制定人文关怀计划: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年度人文关怀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和重点。
3. 资源整合:通过与相关部门和机构合作,整合社会资源,提高人文关怀工作的效益。
4. 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媒体宣传、社区讲座等形式,提高公众对人文关怀的认知和参与度。
5. 建立受助人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受助人信息数据库,便于及时掌握受助人的需求和情况。
6. 建立志愿者队伍:招募和培训志愿者,提供专业的人文关怀服务。
7. 监督和评估:建立监督和评估机制,定期对人文关怀工作进行评估和改进。
六、预期效果1. 提高社会公众对人文关怀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弱势群体的氛围。
人文关怀事件分析总结范文
![人文关怀事件分析总结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2b3257e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a1.png)
摘要:在2024年5月7日发生的梅大高速茶阳路段塌方事故中,广东省总工会迅速启动应急救助机制,对遇难职工及其家属实施人文关怀,充分体现了我国在灾害应对中的人文关怀精神。
本文将分析此次事件中的人文关怀措施,总结其在灾害应对中的重要作用。
一、事件背景2024年5月7日,梅大高速茶阳路段发生塌方事故,造成多人遇难。
事故发生后,广东省总工会迅速响应,启动应急救助机制,对遇难职工及其家属实施人文关怀。
二、人文关怀措施1. 提供救助金:广东省总工会依据相关条款,对遇难的本省职工提供总计9万元救助金,其中包括省职工保障互助会的5万元特殊救助、1万元灾害救助,以及省职工发展基金会提供的3万元突发意外家庭特殊困难救助。
2. 特别援助:对于在事故中受伤的职工,省职工保障互助会与省职工发展基金会依据规定程序,提供最高可达7万元的特别援助。
3. 家庭困难救助:遇难和受伤职工的直系亲属也可根据相应规定,从省职工发展基金会获得最高3万元的突发意外家庭特殊困难救助。
4. 医疗保障:广东省总工会将密切跟进受伤职工的治疗进展,并根据实际情况及省职工互助保障的条款,继续提供必要的医疗保障互助金支持。
三、人文关怀的重要性1. 体现人文关怀精神:在灾害面前,广东省总工会迅速启动应急救助机制,对遇难职工及其家属实施人文关怀,充分体现了我国在灾害应对中的人文关怀精神。
2. 缓解社会矛盾:通过实施人文关怀措施,有助于缓解遇难职工及其家属的心理压力,减少社会矛盾。
3. 提高社会凝聚力:在灾害面前,政府和社会各界关心关爱遇难职工及其家属,有助于提高社会凝聚力。
4. 促进社会和谐:人文关怀的实施有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四、总结广东塌方事故中,广东省总工会迅速启动应急救助机制,对遇难职工及其家属实施人文关怀,充分体现了我国在灾害应对中的人文关怀精神。
这一事件表明,在灾害面前,关注遇难者及其家属的身心健康,提供必要的救助和支持,是保障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举措。
人文关怀应急方案
![人文关怀应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b5a34c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df.png)
人文关怀应急方案前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自然灾害、公共突发事件等不可预测的情况时常发生。
如何应对这些突发情况,并在其中保证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在面对突发情况时,援助的第一手段往往是物质援助,如提供食品、衣物、住所等基本物资支持。
然而,在保障物资供应的同时,如何提供人文关怀,关注受灾群众的精神需求,及时有效地提供心理支持,也是应急救援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因此,针对突发情况中的人文关怀问题,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应急方案,以期提高应急救援的整体效率和服务质量。
人文关怀应急方案1. 尽快建立信息发布渠道在突发情况中,社会各界对受灾情况的关注程度较高,而信息的透明度与及时性直接关系到救援效率和灾情控制。
因此,在第一时间建立信息发布渠道是十分必要的。
应急管理部门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如微博、微信、短信等渠道,向广大民众发布最新的灾情信息、防范措施等有关内容。
同时,还需要统计资源(救援队伍、医药、物资等)的信息,并及时发布,以方便资源的分配与调配。
2. 按需求提供生活物资和防护用品受灾群众在灾难中往往失去了房屋和物品,他们最需要的是食品、水、医药用品和防护用品等物资。
物资保障不仅要有足够的量,更要保证及时送到受灾人员手中,尽量减少等待时间。
同时,要针对特殊需求人群,如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提供特殊的生活物资和防护用品。
此外,防护用品也是很重要的,例如口罩、湿巾等防护措施,已经成为了人们抵挡疫情的标配。
在此提醒大家,在灾难来临时,要随时准备一些基础的防护用品,以保证最基本的生理防御。
3. 提供人文关怀:精神慰藉和心理支持灾难带来的痛苦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多的是心灵上的。
在灾难面前,失去亲人、受伤致残、遭受艰难困苦的人们需要更多的人文关怀。
对于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他们所缺失的帮助更多地需要关注和关爱,以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
精神慰藉和心理支持是人文关怀的重要手段。
家属、朋友、志愿者等人员,可以通过实际行动,向受灾群众传递关爱和希望,让他们重新拾起信心,积极面对灾难。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制度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887b640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c9.png)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制度•相关推荐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制度(通用5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越来越多地方需要用到制度,制度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了维护正常的工作、劳动、学习、生活的秩序,保证国家各项政策的顺利执行和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依照法律、法令、政策而制订的具有法规性或指导性与约束力的应用文。
到底应如何拟定制度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制度,欢迎大家分享。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制度篇1为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工作,提供及时、科学的防治决策信息,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现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1、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各部门要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
贯彻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的应急工作原则,建立应急管理网络,并行使相应的权力和职责,各级有关科室和相关人员应通力合作,保证各项应急工作的顺利执行。
加强法制观念,依法应对突发事件。
一旦突发事件发生,立即启动应急系统。
2、各有关部门应首先保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所需的、合格的通讯设备、医疗救护设备、救治药品、医疗器械、防护物品等物资的调配和储备,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服从卫生主管部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统一指挥。
3、医务科在院长的领导下要组织相关科室,建立流行病学调查队伍,负责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理,搜索密切接触者、追踪传染源,必要时进行隔离观察;进行疫点消毒及其技术指导。
4、按照法律要求实行首诊医生负责制,发现疑似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时,应立即用电话通知疫情管理人员,疫情管理人员要立即报告院长,同时向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报告。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5、医院对因突发事件致病的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对就诊病人进行接诊治疗,并书写详细、完整的病历记录;对需要转送的病人,应当按照规定将病人及其病历记录的复印件转送至接诊的或者指定的医疗机构。
急诊护士在突发公共卫生群体事件救治中的作用
![急诊护士在突发公共卫生群体事件救治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318c4c76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bd.png)
急诊护士在突发公共卫生群体事件救治中的作用突发公共卫生群体事件是指突如其来、对人群造成健康损害的突发事件,如传染病疫情、化学事故、自然灾害等。
在这些突发事件中,急诊护士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是第一时间遇到患者的医护人员,负责救治、疏散和照顾患者,是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探讨急诊护士在突发公共卫生群体事件救治中的作用,并对他们的工作进行适当的介绍和赞颂。
急诊护士是突发事件中的第一响应者。
当突发事件发生时,急诊护士是第一批接触到患者的医护人员。
他们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判断,对患者进行初步的救治和照顾。
他们需要做好自我防护,避免受到患者传染性疾病的感染。
急诊护士需要具备快速反应和冷静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处理危险情况时,急诊护士的临场应变能力非常重要,对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急诊护士在突发公共卫生群体事件中承担着疏散和安置患者的任务。
在突发事件中可能有大量的患者需要疏散到安全地点进行救治和照顾。
急诊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需求,合理安排患者的疏散和安置。
他们还需要与其他医疗机构和救援组织合作,共同开展患者的转运和安置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急诊护士需要具备灵活的协调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才能有效地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救治。
急诊护士在突发公共卫生群体事件中负责患者的救治和护理工作。
在突发事件中,患者可能面临着生命威胁和身体痛苦,此时急诊护士的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他们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求,及时给予必要的护理和治疗,包括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给予急救措施、配合医生进行诊疗等工作。
他们还需要给予患者精神上的支持和安慰,帮助他们缓解紧张和恐惧。
在突发事件中,急诊护士的临床护理技能和人文关怀能力非常重要,对于患者的康复和心理健康是至关重要的。
急诊护士在突发公共卫生群体事件中扮演着宣传和教育的角色。
突发事件发生后,社会公众往往会产生恐慌和焦虑情绪,容易出现恐慌性行为和错误的应对方法。
灾难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灾难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https://img.taocdn.com/s3/m/aa072514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9b.png)
灾难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灾难新闻报道是媒体对社会各种灾难事件进行报道的一种形式,如地震、洪水、火灾等等。
这些报道不仅要关注灾害的发生和发展,还应该体现出对灾难中的受灾群众的关怀和关注。
本文将探讨灾难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并提出一些改进方案。
灾难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体现在对受灾群众的关注和报道。
在报道灾难新闻时,媒体应该关注受灾群众的生活状况、需求和困境,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和压力。
媒体也应该向受灾群众传递关怀和温暖,帮助他们缓解困难和恢复生活。
可以报道志愿者组织的救援行动和捐赠情况,以及政府和社会组织为受灾群众提供的援助措施。
目前灾难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些灾难新闻报道过于强调事件的血腥和恐怖性,而忽视受灾群众的生活和需求。
这种报道容易造成公众的焦虑和恐慌,丧失了对灾难中受灾群众真正关心和帮助的机会。
有些媒体在报道灾难新闻时只关注事件的发展和结果,忽视了对受灾地区和受灾群众的跟踪报道。
这种报道方式容易让公众对灾难事件产生疲劳感,也无法真正了解受灾情况,以便提供帮助。
院前急救的原则
![院前急救的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d8aa8a2b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25.png)
抢救生命,院前急救要遵循这几个原则!
院前急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医疗服务机构外,对突发疾病、意外伤害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现场抢救和救治。
院前急救的目的是尽可能地挽救患者的生命,缓解患者的病情,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要做好院前急救,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快速救助原则
院前急救的第一步是快速救助,要尽快地寻找患者,发现异常情况后要立即呼叫急救车并展开救护措施。
快速救助的目的是在“黄金时间”内完成快速评估、快速处理和快速转运,以提高抢救效果。
二、科学急救原则
科学急救原则是指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伤情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
常见的急救措施包括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创面止血等,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
三、综合抢救原则
综合抢救原则是指通过同时采用多种抢救措施,尽可能地挽救患者的生命。
例如,在心脏骤停抢救中,应同时进行心肺复苏、电击除颤和药物治疗等。
四、安全急救原则
安全急救原则是指在急救现场和转运过程中,注意安全问题,避免对患者和救援人员造成二次伤害。
例如,在抬了患者之后,要注意稳定患者,防止摔倒或碰撞等。
五、人文关怀原则
人文关怀原则是指在抢救过程中,给予患者和家属关怀和支持,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勇气。
例如,在抢救过程中,要与患者和家属保持联系,及时向他们通报患者的病情和抢救情况,给予他们适当的心理疏导和安慰。
通过遵循以上几个原则,能够有效地提高院前急救的抢救效果,挽救更多的生命。
各位市民也要加强自身的急救知识,掌握基本的抢救技能,为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保驾护航!。
谈公共事件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谈公共事件报道中的人文关怀](https://img.taocdn.com/s3/m/6e2a43563b3567ec102d8a6e.png)
一
谈公共事件报 道
中的人文关怀
口河 北大 学新 闻传播 学 院研 究生 张海 洋
这 个 主 阵地 、杀 手 锏 。真 乃扬 短 避 长 、得 不偿 失 啊 。 三 是 没 有举 好 、举 高 新 闻 评 论 这 面 大 旋 。新 闻评 论 的价 值 与 作
用 我 就 不 再 赘 言 了 ,它 本 来 也 应 该 是最 具 政 治 属性 的党 报 的强 项 与 重 武 器 。可 现 实 情 况 恰 恰 相 反 :其 他 媒 体 的评 论 风 生 水 起 、如 火 如 荼 ,而 党 报 评 论 则 四 平 / 稳 、 稀 松 拔
党报应在表达方式与 权威性上 多下功夫
口三 门峡视 报社 总编辑 孙 振 军
我 不 是 党 报 系 统 的从 业 人 员 ,却 来 议 论 党 报 的 问题 , 既有 点 自不 量 力 ,又 有 点 站 着 说话 不腰 疼 ,更 有 点 无 知 者
胆 大 。好 在 毛 泽 东 同 志对 党 报 工作 曾 有 言在 先 ,大概 是 以
民众和政府人 员以及一 些救 灾人士更好的协调 、配合 ,以
的 心 是红 的 、血 是热 的 ,做 为新 闻 人 的 高 贵 品 质 也 是 具 备 的 。 因 此 ,我对 党 报 的前 景 并 不 失 望 。
下 三 层 意 思 吧 :一是 要 全 党 办 报 ,二 是要 开 门办 报 ,三 是 不 要 书 生 办报 ,更 不 要 死 人 办 报 。 因此 我就 斗胆 说 几 句 外
从近十年来的突发事件报道看我国媒体人文关怀的嬗变
![从近十年来的突发事件报道看我国媒体人文关怀的嬗变](https://img.taocdn.com/s3/m/4c38f83787c24028915fc3cf.png)
从近十年来的突发事件报道看我国媒体人文关怀的嬗变作者:夏艳艳来源:《新闻世界》2013年第03期【摘要】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是媒体综合实力的一种体现,各大媒体都十分重视。
本文通过近十年来我国媒体对一些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来分析媒体人文关怀的嬗变,这种嬗变主要体现在信息的透明程度、媒体的反应能力、报道形式、报道重点的变化等方面。
【关键词】突发事件媒体报道人文关怀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对突发事件进行了明确定义: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突发事件主要包括四种类型: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一、突发事件与媒体报道进入新世纪以来,人类社会进入到各类突发性事件频发的阶段。
以我国为例,我国近十年来遭遇的突发事件主要有:非典、汶川地震、温州动车事件、北京特大暴雨……这些突发事件的不期而至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媒体作为信息的传播者,是人们了解外界信息的主渠道,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担负着非常重要的使命,对社会的安定责无旁贷。
因此,如何做好突发事件报道是各大媒体的重头戏。
突发事件因其突然性、紧急性甚至灾难性,往往成为媒体第一时间争相报道的焦点。
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是否及时、准确、充分周到,已成为检验媒体灵敏程度和反应能力的一把尺子,甚至成为衡量媒体策划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
①近年来,我国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逐渐转向,开始从“官本位”转变为“民本位”,坚持以“人”为本,更加重视对事件本体的报道②,尤其多了人文关怀,注重有人情味的细节,关注普通老百姓在事件中的状态以及与他们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内容,以积极参与者的身份对事件做客观、公正、全面、细致的评析。
通过一系列的报道,媒体帮助人们积累更多的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同时,媒体通过理性、人性化的报道,使人们从灾难中认识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人文关怀应急方案
![人文关怀应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c04b1e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9c.png)
人文关怀应急方案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各种突发事件时有发生,这些事件不仅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构成威胁,还会给人们的心理健康带来影响。
为了在突发事件中更好地维护人们的健康和幸福,需要有效的人文关怀应急方案。
目的制定人文关怀应急方案的目的是在突发事件中实现对人们身体和心理健康的有效保护,协调应急救援和社会服务资源,提高社会的应急管理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
主要内容人文关怀应急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应急资源整合在突发事件中,应急资源的整合和调度对于救援和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因此,制定人文关怀应急方案时需要考虑以下资源整合和调度的问题:1.救援队伍的组建和调配2.医疗器械的采购和调配3.食品和饮用水的供应4.志愿者的组织和协调二、心理干预与疏导突发事件对人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构成威胁,因此,制定人文关怀应急方案时需要考虑以下心理干预和疏导的问题:1.心理援助热线的开通和管理2.心理专家的组织和安排3.心理援助点的建立和管理4.心理安抚活动的组织和实施三、社会服务与援助突发事件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制定人文关怀应急方案时需要考虑以下社会服务和援助的问题:1.生活必需品的供应2.临时住房的安排3.工作和生产的恢复4.经济援助的发放四、人员健康管理在突发事件中,人员的健康管理和监测非常重要,可以有效控制疫情和疾病的传播。
因此,制定人文关怀应急方案时需要考虑以下人员健康管理和监测的问题:1.体温监测和排查2.个人卫生和防护措施的指导和宣传3.疾病检测和隔离管理4.病患隔离和治疗总结突发事件对人们的生命和健康构成威胁,而人文关怀应急方案则可以在事件发生后给予人们身体和心理上的保护和支持,帮助人们渡过难关。
人文关怀应急方案需要制定时考虑各种应急资源的整合和调度、心理干预与疏导、社会服务与援助以及人员健康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从而达到有效维护人们身体和心理健康的目的。
人文关怀应急方案
![人文关怀应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ba1406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66.png)
人文关怀应急方案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而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时常不期而至,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面对这种情况,人文关怀应急方案的出现就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人文关怀应急方案的相关内容。
什么是人文关怀应急方案人文关怀应急方案指的是针对突发事件、灾害以及紧急情况制订的、以保护和关爱受灾人群的身体健康为主要目的的一项计划。
在这个方案中,人文关怀的要素是必不可少的。
在传统的救援模式中,救援人员追求的是可行性和效率。
但在人文关怀应急方案中,关爱、平和等情感要素被加入,旨在给予受灾人群实际的、精神上的支持以及物质上的援助。
为什么要实施人文关怀应急方案人文关怀应急方案的实施有以下好处:提高救援效率无论是在自然灾害、事故、爆炸等突发事件中,人们面临的也许是多重伤害。
在这种情况下,采用传统的紧急救援模式,往往会加重患者的伤害。
而人文关怀应急方案却可以借助感性带来量的提高,提高救援效率。
保障受灾者人权人文关怀应急方案是为受灾者的人权保障而制订的。
在紧急事件中,大多数受灾者处于无助的状态,没有足够的信息和能力来保护自己。
这样在决策制定方案时,需要以人的尊严和价值为中心,提供受灾者应得的关切和帮助。
降低社会风险在自然灾害、事故等突发事件中,面对的挑战会带来社会和政治风险,因此必须降低风险。
人文关怀应急方案可以启动并执行一些行动,以减轻一些矛盾和紧张氛围,缓解社会压力。
如何实施人文关怀应急方案实施人文关怀应急方案,确认关键人员是至关重要的。
无论是政府还是红十字会,都需要高度关注和关注受灾人员的需求。
这些机构将负责协调和实施这个计划。
加强信息沟通紧急事件中信息的传递十分关键,相关机构需要加强沟通和协调,及时分享实时信息和数据,以准确的掌握受灾情况和各种资源的分布。
心理援助在灾难发生事件后,受灾人群往往会出现情感崩溃,心理援助变得至关重要。
心理学家应该在施救人员舒适的条件下提供心理援助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突发性公共事件中的人文关怀
随着社会转型,我国社会矛盾也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突发事件的频发度与危害的严重性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本文旨在通过对“突发性公共事件中的人文关怀”进行研究后,协助我国政府和民间建立和创新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危机管理机制,保证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保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保证社会的和谐稳定。
政府处理“突发性公共事件”的能力,是衡量政府管理水平的一项指标。
它直接关系到政府在民众中的权威地位和良好形象,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加强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管理,特别是对事件中人员的关心,对于我国的稳定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职能的承担者,在处理突发性公共事件时,除了要考虑公共应急的紧迫性与特殊性时,也要为应急管理注入更多的人文关怀。
既有利于成功的化解突发性公共事件所带来的社会危机,也有利于增强社会对政府的认可,凝聚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和认可。
本文试图从公共组织学的角度探讨中国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过程、经验以及不足,在与国外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进行比较中提出适合本国的突发性公共事件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