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莞惠交通运输一体化规划

合集下载

汕尾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面开展综合交通大会战的实施意见

汕尾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面开展综合交通大会战的实施意见

汕尾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面开展综合交通大会战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汕尾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3.23•【字号】汕府〔2021〕18号•【施行日期】2021.03.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汕尾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面开展综合交通大会战的实施意见汕府〔2021〕18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关于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意见》《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着力建设汕尾市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打造沿海经济带靓丽明珠,结合汕尾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决策部署和李希书记对汕尾工作的指示要求,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实施意见和《交通强国建设广东试点实施方案》的指导思想,立足汕尾实际,紧抓当前机遇,聚焦建设大通道、振兴大港航、发展大物流,全面推进全市综合交通大会战,加快建设“发展的交通”“人民的交通”,更好发挥先行官作用,力争到2025年初步构建“外联内畅、立体多元、绿色智慧”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汕尾建设沿海经济带靓丽明珠提供有力支撑,为汕尾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对接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提供强有力保障。

(二)主要目标1.规划引领,融入湾区。

明确建设“发展的交通”和“人民的交通”战略方向,科学系统谋划,发挥东承西接区位优势,围绕融入“双区”,强化与深圳都市圈、潮汕都市圈的深度衔接、一体联动,聚焦重点区域、战略通道,聚焦体系重塑、纵横贯通,加快打造内畅外联、功能完善、立体高效、多元互补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高速通达周边城市、便捷联通组团和乡村、有力支撑产业发展,着力提升汕尾的城市承载力、影响力和竞争力,实现对外大联通,畅通对内大循环。

交流协调机制进一步健全

交流协调机制进一步健全

交流协调机制进一步健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深莞惠交通运输一体化提速深莞惠边界8个收费站一天内全部撤销。

位于松岗的松安收费站,是深圳与东莞间最大的一个公路收费站。

其取消对加强两地往来意义显著。

深莞惠三地路网衔接规划图。

深莞惠三地联合执法,威慑力将大增。

“龙岗如意路连接凤岗龙凤大道明年将建成通车!东宝河新安大桥确保今年内开工建设,2013年年中建成通车!”为加快推进深莞交通一体化道路工程,今年1月26日,深圳市交通运输委主任黄敏、东莞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韩任海以及深圳市发改、规划国土等部门相关负责人一起,到龙凤大道和东宝河大桥的选址地点现场调研,召开道路建设现场协调会,一一排出相关工程的完工时间表。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推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交通运输一体化不仅是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内容,更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

两年来,在深莞惠三市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深莞惠三市交通部门已多次举行推进交通运输一体化联席工作会议,共同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就加强区域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进行交流探讨,并就编制深莞惠交通运输一体化规划进行深入研讨。

在三地的共同推进下,深莞惠三市综合交通发展初见成效,交流协调机制进一步健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

深圳尤其重视深莞惠交通运输一体化工作,将其摆上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在近期公示的深圳市综合交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就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深圳将在一体化理念指导下,加强与珠三角地区,特别是与东莞和惠州交通网络的对接,支撑和引领城市及产业发展空间向北拓展;强化对外通道建设,提升深莞惠地区的集聚辐射能力;同时,构建稳定安全的管道运输体系,支撑深莞惠一体化发展。

目前,深圳正以深莞惠临界地区的设施衔接作为推进一体化的工作抓手,解决民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去年初,深圳市交通运输委会同东莞、惠州两市交通部门,成功开通了深莞、深惠间6条公交化运营班线,其中深莞间开通2条,深惠间开通4条,极大地方便了三地乘客。

惠州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十三五规划

惠州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十三五规划

惠州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十三五”规划(公示稿)惠州市交通运输局二〇一五年十二月一、规划概述为实现惠州市与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珠三角《规划纲要》九年大跨越的决定,抓住国家重要战略机遇,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对当前和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服务作用,根据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和惠州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惠州市交通运输局负责组织编制《惠州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十三五”规划》。

本次规划范围为惠州全市域,面积11185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上包括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仲恺高新区。

规划期限为2016年-2020年,基年为2015年。

二、发展基础(一)发展成就1、基础设施加快成网“十二五”期间,惠州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提速,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立体化交通运输网络初步形成。

(1)铁路与轨道“十二五”时期,惠州市成功实现通高铁、通城际、通民航。

至2015年末,惠州市铁路、轨道交通通车里程240公里,其中高速铁路58.2公里,城际轨道交通里程33.3公里,京九铁路(广梅汕铁路)88.9公里,惠大铁路59.3公里。

——高铁。

2013年12月厦深高速铁路建成通车,成为惠州直达深圳、潮汕和闽南地区的快速通道。

——城际轨道。

2015年12月莞惠城际轨道建成通车,加速了深莞惠经济圈交通一体化进程,使惠州更紧密地融入珠三角经济圈。

(2)民航机场2014年4月,惠州机场扩建项目正式获国家发改委和解放军总参谋部批复,飞行区等级指标为4C。

2015年2月,惠州机场成功恢复民航客运服务,为惠州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增添了新的重要元素,进一步完善了珠三角机场布局。

(3)公路“十二五”期间,惠州市公路网结构明显优化,密度进一步提升。

2015年,公路通车总里程13475公里(最终以省交通运输厅核定为准),公路网密度120公里/百平方公里。

至“十二五”末,全市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587公里,高速公路面积密度5.25公里/百平方公里(全省为3.79公里/百平方公里),新增4条出市通道,内通外联的高速路主骨架网络形成。

清溪镇综合交通体系规划行动计划2020-2033年

清溪镇综合交通体系规划行动计划2020-2033年

清溪镇综合交通体系规划行动计划2020-2033年清溪镇综合交通体系规划行动计划(2019-2033年)为全面合理规划布局我镇综合交通系统,更好地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助力清溪镇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城市品质提升,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目标原则规划立足当下,着眼未来,以现状存在问题和未来发展需求为导向,从实际出发,剖析问题,个个击破。

在落实好上位规划的基础上,为清溪镇谋划交通发展新思路。

二、行动策略(一)以轨道交通为载体,推进莞深惠交通一体化加快推动轨道交通建设,积极与周边城市轨道对接,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综合客运体系,破除行政壁垒,强化镇域与东莞市中心以及周边城市客运联系,促进清溪镇人才、资源、信息流动。

(二)以区域交通一体化为契机,优化道路交通网络融入区域交通一体化格局,加强与深圳、惠州、东莞主城联系,特别是与深圳实现快速对接。

加强与龙岗中心区、坪地国际低碳城以及塘厦、凤岗、樟木头等周边路网衔接。

结合干道路网,依地就势,围绕镇界基本呈辐射环形,规整内部道路布局。

加密次支路网,增强生活、生产、自然景观等组团间的联通性。

(三)以“公交+慢行”出行模式为引导,构筑高品质公交社区加快推进清溪跨市、跨镇轨道交通联系,加强与东莞市区、深圳市及周边镇界的公交建设。

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辅助公交为补充的多模式、多层次、高效率的公共交通体系。

同时,做好与东莞市新型公交规划的对接,提高清溪公交服务水平,依托公交打造高品质公交都市。

推动自行车道、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完善公交最后1公里有效接驳;依托山水自然基底,打造连山通水休闲慢行网络;结合商业街区次支路网,规划休闲步行道路;通过精细化设计,优化现有道路慢行连续性、完整性、安全性。

(四)以“三分离”措施为原则,完善内部综合交通体系做好内部路网和对外联系道路的有效衔接;根据城市空间结构和用地布局,结合商业街区、居住区、产业区、生态保育区等不同环境,打造疏密有致、级配合理的差异化路网体系。

毗邻地区地面公交发展概况及对策研究

毗邻地区地面公交发展概况及对策研究

第1期(总第214期)2021年2月CHINA MUNICIPAL ENGINEERINGNo.1 (Serial No.214)Feb. 2021毗邻地区地面公交发展概况及对策研究于 诗 楠,廖 苑 伶,张 强(上海市政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 200030)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及城市群的出现,传统班车直达的点对点道路客运已不能满足居民出行的需求,区域内客运需求持续上升,且居民出行呈现日常化状态。

因此,城际道路客运公交化运营应运而生[1]。

省/城际毗邻地区地面公交,作为连接不同省/城市相邻区域的一种地面公交,对加强城市群联系沟通、促进经济文化交流、方便群众往来有着积极作用。

本文就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及珠三角地区毗邻地区地面公交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1 长三角地区毗邻公交长三角地区毗邻公交,是为适应长三角毗邻区域客运交通发展需求,满足城乡、毗邻城市(镇)接壤区域的公众出行,是在目前省际客运班线运行规范的基础上,借鉴城市公共交通的运行模式的道路客运形式[2]。

1.1 班线概况截至2020年,长三角毗邻地区对接上海的公收稿日期:2020-10-20第一作者简介:于诗楠(1994—),助理工程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交通规划与管理。

摘要:一体化的公交客运体系对区域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毗邻地区地面公交,作为一种新型的跨地区公交客运方式,打破原有公交行政区划体制的限制,填补毗邻地区公交衔接“最后一公里”的空白。

在分析长三角、京津冀及珠三角三地毗邻地区地面公交的班线情况、运营情况及运行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现状发展在法律、运营及场站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对其未来发展提出一系列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区域交通一体化;毗邻地区地面公交;发展现状;发展对策中图分类号:U491.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55(2021)01-0012-04DOI:10.3969/j.issn.1004-4655.2021.01.004交化运营客运班线共24条,其中苏沪对接14条、沪浙对接10条。

深圳拟延伸地铁12号线 打通深莞惠大动脉

深圳拟延伸地铁12号线 打通深莞惠大动脉

深圳拟延伸地铁12号线打通深莞惠大动脉龙岗作为深圳东北部唯一连接东莞与惠州的地区,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以落实《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深圳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为契机,如何与惠州市惠阳区、大亚湾区、东莞凤岗镇、坪山新区等周边区域建立紧密协作机制,以“一体化”、“同城化”为目标,如何全面实现对接,打造深莞惠“黄金地带”,12月4日,国家发改委首席经济学家常修泽、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副局长白津夫、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等著名经济学家、区域合作专家聚集龙岗,为龙岗区区域合作把脉。

现在虽在边缘未来就是中心“今年以来,国家先后颁布了《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深莞惠合作框架协议》,为5地合作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龙岗区区长张备在致辞中认为,举办区域合作专家论坛,开展区域合作就是落实珠三角一体化和深莞惠紧密合作的举措,龙岗、惠阳、凤岗、大亚湾和坪山新区5个地区作为深莞惠三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天然的合作基础,但同时这5个地区都属于各自城市的边缘地带,与各自城区的中心区相比,经济社会发展还相对滞后,管理上也存在着一些真空,但同时一个城市的边缘往往是最容易出问题的,也是最活跃的地区,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行政的界限,破除体制机制的障碍,成为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的课题。

“龙岗是在深圳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属于边缘的地区,但是实际上如果把这个边缘和周边区域整合起来看,它恰好又是处在比较核心的范围,如果把这个边界地区做一个整体规划的话,它又变成了中心。

”深圳市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谭刚则认为,首先龙岗是整个深圳市几个辖区里面唯一一个跟东莞和惠州相衔接的城区,这样的特点也就使得龙岗的区位条件在深莞惠区域合作的背景下是非常独特的。

另外在整个珠江口东岸城市里面,跟香港的合作,或者香港跟珠江口东岸城市合作里面,龙岗处在比较核心的区域。

而且龙岗处在珠江口东岸城市圈和环珠三角城市圈的中心。

在珠三角发展纲要的背景下,在深莞惠合作的背景下,龙岗的区域发展要怎样依托区域节点的优势进一步增强,不断地增强在区域、城际合作的节点功能,进一步推进龙岗作为深圳的重要的门户,参与深莞惠一体化发展的作用。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创新体制机制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创新体制机制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创新体制机制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东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8.02.02•【字号】东府〔2018〕26号•【施行日期】2018.02.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轨道交通正文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创新体制机制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东府〔2018〕26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轨道交通建设是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改善群众出行条件、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以公共交通优先为导向的站场周边土地综合开发(下称“TOD综合开发”)是充分利用轨道站场核心优势、提高土地集约利用、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筹集轨道建设资金、提升轨道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

为进一步理顺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资金筹措、综合开发、运营管理等工作,现就创新体制机制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发展提出如下意见:一、发展轨道交通的重要意义、总体目标和基本思路(一)充分认识轨道交通建设的重要意义轨道交通工程是我市一项重大的民心工程、发展工程、提升工程,是有效缓解交通拥堵、解决群众出行困难的必然选择,是推进节能减排、促进城市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总体品质和加速城市发展进程的关键环节。

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建设轨道交通就是建设城市、发展轨道交通就是经营城市、运营轨道交通就是改善民生”的思想意识,举全市之力、聚全民之智,统筹谋划,创新机制,同舟共济,合力推动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运营管理、综合开发等各项工作,促进我市轨道交通事业长远可持续发展。

(二)重点明确轨道交通建设的总体目标紧抓轨道交通建设大发展、大跨越的机遇,以省、市重大轨道交通项目的规划建设为契机,主动对接广州、深圳两大核心城市,着力打造“内聚、强心、外联”的轨道交通网络,探索“轨道+物业”、“轨道+社区”等开发模式,为我市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深莞惠一体化专题

深莞惠一体化专题

人才流动 基础设施 创新方面 社会管理
本报告严格保密
27
PART TWO
人才流动方面——消除区域人才流动与 企业相关审批程序上的限制,提升效率。
在工商管理、技术监督、商品检验、行 政事业性收费等方面逐步消除对区域人才、 资本、资源跨城流动和市场准入的限制; 尽可能地统一相关审批范围、审批标准、 审批程序;联手打击扰乱正常经济秩序的违 法行为,共同整治专门赚取非法利润、偷 逃税款、恶意欠薪的公司企业;
本报告严格保密
23
本报告严格保密
24
东莞轨道交通网络规划
本报告严格保密
25
交通的无缝对接是实现一体化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小 结
深惠沿海高速、莞惠高速的相继开通,成功打造一小 时通行圈,为三地居民带来便利; 一小时通行圈的成功打造,为莞惠两市房地产市场 提供巨大发展空间;
本报告严格保密
26
居民生活一体化,打造同城化生活效应
兔子也要吃窝边草……
深圳在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向周边腹 地寻求资源,要发展空间,积极融入珠三角一体化的进 程当中;
本报告严格保密
10
PART TWO
产业圈之东莞——从产业异构、产业 资源融合、市场统一三方面推进一体化。
产业异构------在新的城市功能和产业 定位下,东莞将突出信息产业、装备 制造业及现代服务业三个重点,培育 壮大东莞的产业差异化优势; 产业资源融合------在一体化的大环境 下,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优化资源 配置,整合产业资源,加强产业转移, 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毛织、服装、家 具、五金模具等五大产业集群 。
9
PART 产业圈之深圳——充分利用周边腹地资 TWO 源,引导支持优势产业参与世界竞争。

最新深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35)(草案)资料

最新深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35)(草案)资料
(3)新增27号线:线路自前海沿创业路连接后海,然后经过高新区、西丽、大学城、民治,沿梅龙路转向坂雪岗科技城,同时为增加龙华北部轨道覆盖,规划27号线支线至观澜富士康,线路长约50.1公里,其中支线长约11.9公。
(4)新增28号线:加强前海蛇口自贸区内部联系以及自贸区与宝安中心区联系的功能。线路主要沿前海蛇口自贸区、宝安中心区、西乡片区滨海地区布设,串联自贸区内部、新安、西乡片区,并转向东西向沿航城大道布设,线路长约22.3公里,其中西乡段为弹性发展线路,长约7.2公里。
(1)新增24号线:线路自妈湾经前海路,连接南头(直升机场)、高新园北、侨香、香蜜湖、莲花北(北大医院),经笋岗路、爱国路至罗湖东部的线路,线路长约36.5公里。
(2)新增26号线:对接1号线、12号线、20号线连接中心城区,规划线路自机场东枢纽往北,经福永中心转向107国道,顺107国道至松岗燕罗的线路,线路长约25.6公里。
3、中部轨道线网方案
△中部轨交网规划
(1)新增27号线(联系前海南山):线路起自前海铲湾片区,经创业路至后海片区,沿沙河西路经高新园、西丽转向大学城、龙悦居,然后转向梅龙路布设至清湖片区后转向坂雪岗,同时为增加龙华北部轨道覆盖,规划27号线支线至观澜富士康,线路长约50.1公里,其中支线长约11.9公里。
(7)5号线南延至太子湾:规划5号线由赤湾延至太子湾,线路全长约52.2公里,延伸段为弹性发展线路,长约1.9公里。
(8)7号线东延至学府医院:为保障学府医院、大学城轨道交通服务,规划7号线由西丽湖东延至学府医院,线路全长约32.4公里,延伸段长约2.2公里。
(9)9号线西延至宝安中心区:承担促进大铲湾转型开发(约280万平方米)、大铲湾与宝中轨道联系以及宝中南北向线路串联的功能。规划9号线跨前海湾西延至大铲湾,与15号线换乘,然后转向宝安中心区沿裕安一路、上川路布设,线路全长约46.9公里,其中西延段长约11.3公里。

深莞惠交通运输一体化规划

深莞惠交通运输一体化规划

深莞惠交通运输一体化规划二〇一四年十二月目录前言 (5)一、发展背景 (7)(一)基础与成就 (7)(二)机遇与挑战 (7)(三)重要意义 (8)二、目标与策略 (10)(一)指导思想 (10)(二)发展目标 (10)(三)发展策略 (12)三、规划方案............................. (15)(一)规划原则 (15)(二)综合运输通道规划 (16)(三)道路网规划 (18)(四)轨道网规划 (19)(五)港航规划 (21)(六)航空规划 (24)(七)区域综合客运枢纽规划 (27)(八)区域物流园区规划 (28)(九)城际公交规划 (29)(十)运输管理一体化规划 (30)—2—(十一)信息化规划 (32)四、行动计划 (33)(一)公路畅通 (34)(二)轨道加速 (34)(三)港口提质 (35)(四)民航增效 (36)(五)换乘便捷 (37)(六)物流提升 (37)(七)公交跨市 (38)(八)管理协调 (39)(九)交通智能 (39)五、政策措施 (39)(一)强化规划指导作用 (39)(二)创新合作体制机制 (40)(三)探索多层面、多形式的资金政策合作 (40)(四)建立健全法规标准体系 (41)附件1:深莞惠交通运输一体化规划附表 (42)附件2:深莞惠交通运输一体化规划图集 (91)—3—前言交通运输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条件和先行领域,既包括同一运输方式跨行政区的一体化,也包括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一体化,涵盖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以及运营组织、政府管理等多个方面。

通过大力发展轨道交通、统筹规划港口及机场功能、推进运输服务一体化、共享交通运输信息、成立区域交通规划管理机构等,逐步构建起一体化的交通运输体系,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深圳、东莞、惠州三市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区,国际化程度高、创新能力强、市场环境优,交通运输发展在广东省处于领先水平。

未来一段时期,三市将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抓住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重大发展机遇,以《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为指导,按照《深莞惠区域协调发展总体规划(2013-2020)》的要求,加快推进交通运输一体化,实现交通运输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支撑深莞惠经济圈发展成为全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促进广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越来“粤”出彩!

“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越来“粤”出彩!

“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越来“粤”出彩!©文I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李静供图I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十三五”期间,广东省综合交通网络建设不断推进,总体进入运输结构调整优化、网络衔接强化、全面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的新阶段,综合交通运输较好地支撑了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

“十三五”广东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新亮点综合交通网络加快成型快速交通运输通道加快建设建成深茂铁路江茂段、梅汕客专等高速铁路,实现除河源外所有地级市通高铁,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2100公里;汕昆高速粤境段、汕湛高速等高速公路全线贯通,与陆路相邻省份各增加1条以上出省高速公路通道,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1万公里,继续保持全国第一。

区域城际交通网加快推进建成穗莞深城责任编辑/潘永辉美术编辑/李文华际、港珠澳大桥、潮汕环线等地区干线,新开工汕汕高铁、深中通道、黄茅海通道等城市群互联互通项目,珠三角城际铁路主骨架和高快速路网基本建成。

专业化贷物运输网不断完善完成广州港深水航道拓宽、西江界首至肇庆航道扩能升级、湛江东海岛铁路、汕湛高速公路博贺港支线、粤西天然气主干管道湛江一茂名段等项目。

基础运输网络进一步优化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比例达93.4%,城市轨道交通里程超800公里,农村公路全面消灭砂土路,农村公路路面铺装率和等级路比例、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20户(100人)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比例均基本达到100%。

公路网发展成效卓著2020年12月28日,广东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万公里,与陆路相邻省份高速公路通道均达5条以上。

全省高速公路密度为5.6公里/百平方公里,珠三角地区密度达到8.9公里/百平方公里,媲美东京、伦敦等大湾区城市群。

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等跨江通道项目建成通车。

全省普通国道网规划总里程9226公里,其中一级公路3889公里。

全省农村公路通车里程约18.3万公里,全省1134个乡(镇)、19412个建制村均已通行客车,实现了乡镇通客车率、建制村通客车率“两个100%”。

都市圈背景下深圳城际铁路互联互通运营组织

都市圈背景下深圳城际铁路互联互通运营组织

2 都市圈发展下的深圳城际铁路互联互通
同 时 对 乘 客 服 务 水 平 也 具 有 明 显 的 提 升 作 用 。在 此 基 础 上 ,
2 .1 深圳城际铁路现状与规划
对列车运能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时效性也能够因此得到提
深 圳 铁 路 网 络 既 有 铁 路 呈 “双 十字”布局 ,东西向有厦
高 ,进而能够改善乘客的出行体验。
不 同 线 路 的 列 车 间 实 现 互 联 互 通 ,将 有 利 于提 高 轨 道 交通 的
的 一 系 列 问 题 ,提 高 铁 路 运 行 效 能 ,增 强 其 抵 抗 故 障 的 能 力 。
运 行 效 率 ,其 组 织 方 案 更 加 灵 活 、线 线 间 协 调 性 要 求 也 更 高 ,
熟 ,基本采用相同或相互兼容的技术标准体系,各个城市群 修 建 的 城 际 铁 路 基 本 都 以 网 络 化 运 营 模 式 为 目 标 , 各线之间
线 路 运 营 推 向 共 线 化 、 网 络 化 ,能 够 为 我 国 的 城 市 轨 道 交 通 共线运营模式及其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提供指导。
满 足 跨 线 运 营 条 件 ,且与 国 铁 干 线 之 间 也 满 足 跨 线 运 营 条
说明了轨道交通采用共线运营的优势。
营 组 织 ,包 括 列 车 的 跨 线 运 行 、共 线 运 行 等 ,使得列车能够
城际铁路互联互通运营组织方案可以在缓解铁路运力
利 用 联 络 线 自 由 运 行 在 不 同 线 路 上 进 行 接 发 车 作 业 ,其根本
资 源 的 同 时 ,提 升 城 际 铁 路 的 乘 客 运 输 服 务 ,能 够 有 效 提 高
目 的 在 于 高 效 地 利 用 有 限 的 资 源 ,包 括 线 路 资 源 、车 辆 资 源 、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市贯彻实施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方案(2009-2012年)的通知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市贯彻实施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方案(2009-2012年)的通知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市贯彻实施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方案(2009-2012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深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7.27•【字号】深府[2009]144号•【施行日期】2009.07.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市贯彻实施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方案(2009-2012年)的通知(深府〔2009〕144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深圳市贯彻实施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方案(2009-2012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深圳市人民政府二○○九年七月二十七日深圳市贯彻实施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方案(2009-2012年)物流业是深圳市重要的支柱产业。

近年来,以大物流综合交通管理体制为保障,以海空双港为龙头、物流园区为载体、高端物流产业群为依托的现代物流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深圳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目前深圳基本建成世界级集装箱枢纽港、华南地区航空门户机场和亚太地区重要的物流枢纽城市。

2008年,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达2141.63万标箱,连续12年位居国内集装箱港口第二,连续6年位居世界集装箱港口第四;深圳机场货邮吞吐量达59.8万吨,综合实力连续7年排名内地机场第四;全市物流业增加值达734.52亿元,占全市GDP的9.41%;社会物流总成本占全市GDP的15.0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

受国际金融危机、资源约束、经济结构等因素的影响,深圳物流业面临着新的挑战,整体需求待振兴,配套设施待完善,服务水平待提升,辐射能力待加强。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国发〔2009〕8号)精神,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促进物流业平稳较快发展,巩固与提升深圳物流业服务于珠三角产业体系的能力,加快建设全球物流枢纽城市,遵照汪洋同志关于做大做强物流产业的有关重要批示,依据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和深圳市2009年物流工作会议精神,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东莞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正文294doc309037

东莞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正文294doc309037

东莞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文本2015年12月前言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市迅速从一个农业县发展成为以国际加工制造业闻名的新兴城市,创造出令人瞩目的“东莞奇迹”。

东莞市综合交通系统的建设完善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2008年12月,国家颁布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以下简称《珠三角规划纲要》),东莞市为进一步落实《珠三角规划纲要》,与深圳、惠州共同签署了《推进珠江口东岸地区紧密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框架协议》),正式启动了珠江口东岸地区经济一体化战略。

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一体化是《珠三角规划纲要》和《框架协议》的重要内容,要求东莞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应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融合,全面融入珠三角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

2009年国家相关部门批准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09年修订)》和《东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东莞市内莞惠城际线、穗莞深城际线以及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相继开工,预示着东莞市即将进入轨道交通时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将面临重大的历史机遇和挑战。

近几年来,随着东莞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拥有量进入了快速增长期,交通供需矛盾逐步显现。

为缓解交通供需矛盾,东莞市全面落实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战略,不断加大公共交通投入,逐步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同时,随着“禁摩”、“禁电动”政策的实施以及城市人口构成的逐步变化,居民出行结构以及交通需求特征发1生了较大变化。

目前,东莞市正处在加快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加快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

同时,经济社会的转型也对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

基于以上背景,东莞市交通运输局组织编制《东莞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以应对区域交通一体化、轨道交通快速建设、机动化快速发展、交通政策变化、城市人口构成变化、经济社会转型等一系列发展变化要求,整合既有规划,提出符合城市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深圳市综合交通“十三五”规划

深圳市综合交通“十三五”规划

第十一章 加强规划实施保障 .................................... 68 第一节 第二节 加强规划协同组织实施 ............................. 68 强化规划评估考核机制 ............................. 70
附表一、深圳市综合交通“十三五”建设项目库 附表二、深圳市综合交通“十三五”普通主干道建设项目库 附表三、深圳市综合交通“十三五”前期项目库 附 图、深圳市综合交通“十三五”发展规划布局图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 13 第一节 第二节 指导思想 ......................................... 13 发展目标 ......................................... 13
I
第五章 构建高效通达的区域交通网络 ............................ 30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拓展城际轨道网络 ................................. 30 共建都市圈路网体系 ............................... 32 优化口岸交通设施 ................................. 33
第八章 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 49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持续交通拥堵治理 ................................. 49 平衡停车设施供应 ................................. 50 加强交通需求调控 ................................. 51

中心组学习总结精选

中心组学习总结精选

中心组学习总结精选201X年,我参加军委中心组学习,并认真学完了所有规定的篇目,透过学习,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自身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同时,也使自己对新的形势下我们面临的新任务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现就一年来的学习体会总结唐仲冕如下:一、要用发展的观点来对待中心组学习活动。

我们要认识到,坚持中心组学习,是为了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

因此我们要急遽强化中心组学习意识,更要更新学习观念,要坚持贯彻落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班子成员树立研习终身学习、团队学习、向实践学习、带着问题学习的观念,并做到学以致用。

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带头作用核心作用和示范作用,不断提高领导班子驾驭全局、加快改革发展的领导潜力,努力基本建设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机关。

二、讲授活动要突出重点,增强针对性。

要根据改革发展的实际来突出学习的重点。

重要的是要加深对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的体悟和理解。

要在认真抓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的同时,有关规定加强一些基本理论和法律法规的学习。

在学习中还要紧紧抓住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条主线,加强学风建设,增强理论功底,及时准确地把握政策。

三、学习的过程中要坚持学以致用。

要在学习的中强调增强解决问题的实效。

以解决问题为核心,踏实苦干,学用并进,将理论中心组学习会办成为发展清障、替工作解惑、帮群众谋福的推进时会,营造“求岐岭发展之真,务百姓富裕之实”的浓厚氛围,收取研习之外的巨大功效。

一是破解发展瓶颈。

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

二是消减工作疑难。

将理论学习与推进、落实重点工作紧密结合。

三是关心群众疾苦。

贯彻“以人为本”思想,或使群众利益得到可令尊重和维护。

同时,学习上还要求“深”,提升解决问题的成长潜力。

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深入学习,广纳博收,拓展生活空间理论中心组学习的空间和领域,使工作潜力和领导水平更快、更好地磨砺养成。

一是当好“理论辅导员”,充分利用了以上带下的合计表率作用。

二是当好“基层调研员”,坚持下基层、贴近实际、深入群众,认真落实有关工作、事项制度,开展调查研究。

重磅!到2035惠州要建4条城际轨道交通10条市内轨道交通!

重磅!到2035惠州要建4条城际轨道交通10条市内轨道交通!

重磅!到2035惠州要建4条城际轨道交通10条市内轨道交通!“到2035年惠州将有10条市内轨道交通,4条城际轨道交通,完全可以无缝对接深莞两地,甚至可以直连互通香港。

”为整合各层次交通体系,更好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落实城市与交通协同发展,科学规划交通网络,惠州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牵头组织编制了《惠州市区综合交通规划(2018-2035)》,目前正对该规划草案予以公告。

规划背景据了解,这一规划范围为惠州市区,包括惠城区、仲恺高新区、惠阳区和大亚湾开发区,总面积约2694 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从2018年至2035 年。

按照该规划的远景,将把惠州打造为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绿色化高品质宜行城市。

土地利用现状图。

2035年远景目标:公交出行成主流500米内必有公交站公交出行将达到所有出行的60%以上按照该规划,在惠州市区将大力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合理引导居民出行结构发展,不断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力争2035 年公共交通(不含出租车)出行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60%以上。

与此同时还将不断完善慢行交通设施,为慢行交通出行创造良好交通环境,合理保持慢行交通出行比例,2035 年慢行交通占全方式出行比例不低于55%。

综合交通现状布局。

高效出行:60分钟到罗湖90分钟到广州中心按照这份规划,在惠州将要实现中心区至深莞惠经济圈主要节点使用轨道交通方式门到门高效便捷通达,其中深圳罗湖福田60 分钟可达,广州中心区90 分钟可达,河源、汕尾90 分钟可达;市区内临近铁路、公路枢纽30 分钟可达。

城市内部95%的通勤出行的单程时耗不超过45 分钟,采用集约型公交95%的通勤出行时间不超过50 分钟,通勤出行(单程)平均出行距离不超过7 公里。

高峰期城市公共交通平均全程出行时间为小客车平均出行时间的1.5 倍以内。

轨道交通站点800 米半径范围内覆盖的人口与就业岗位比例不低于40%。

按照规划,到2035年惠州市区路网密度不低于8 公里/平方公里,道路面积率不低于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莞惠交通运输一体化规划二〇一四年十二月目 录 (5) (7) (7) (7) (8) (10) (10) (10) (12)............................. (15) (15) (16) (18) (19) (21) (24) (27) (28) (29) (30)—2— (32) (33) (34) (34) (35) (36) (37) (37) (38) (39) (39) (39) (39) (40) (40) (41) (42) (91)—3—前言交通运输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条件和先行领域,既包括同一运输方式跨行政区的一体化,也包括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一体化,涵盖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以及运营组织、政府管理等多个方面。

通过大力发展轨道交通、统筹规划港口及机场功能、推进运输服务一体化、共享交通运输信息、成立区域交通规划管理机构等,逐步构建起一体化的交通运输体系,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深圳、东莞、惠州三市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区,国际化程度高、创新能力强、市场环境优,交通运输发展在广东省处于领先水平。

未来一段时期,三市将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抓住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重大发展机遇,以《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为指导,按照《深莞惠区域协调发展总体规划(2013-2020)》的要求,加快推进交通运输一体化,实现交通运输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支撑深莞惠经济圈发展成为全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促进广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三市共同制定《深莞惠交通运输一体化规划》,规划范围包括深圳、东莞、惠州三市全市域,陆域国土面积1.58万平方公里。

规划期到2020年,展望到2030年。

规划内容包括公路、城市道路、轨道交通(含铁路、城际轨道、城市轨道)、水路、航空的基础设施、运输组织、信息化、管理政策等。

其中,公路包括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及三市跨界衔接的县乡公路;城市道路包括城市组团之—4—间的快速路、主干道及三市跨界衔接的次干道,不包括三市中心城区及各城市组团内部的城市道路;城市轨道主要研究需要跨市衔接的城市轨道。

在重点研究三市的同时,也充分考虑与广州、香港等周边城市以及环珠三角地区、泛珠三角地区等更广阔区域的交通运输联系。

本规划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市交通运输一体化的纲领性文件,也是编制交通运输相关规划的重要依据。

—5—一、发展背景(一)基础与成就深莞惠经济圈已形成以深圳为中心、公路水运为主导的综合交通网络,公路网发展水平高,港口地位突出,机场国内航线网络成熟,轨道交通相对薄弱,现代物流、客运服务水平较高,信息技术在提升运输服务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0年以来,客货运输量增长较快,公路运输主体地位突出,水路货运量、民航客货运量增长迅猛。

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支撑了外向型经济发展和世界级制造业基地建设,带动了城镇空间结构优化,适应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和粤港澳融合发展的趋势。

近年来三市积极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对接和运输服务一体化,在建立工作机制、推进项目建设、发展城际公交和统一管理政策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以三市党政联席会议为平台,签订了《边界道路建设及连接工作的协议》等一系列协议,实施了多个合作项目。

截至2013年底,三市多条边界衔接线路建成通车,城际轨道建设加快推进;开通毗邻乡镇间城际公交11条,出租汽车动态位置信息共享率达到90%以上,三市之间边界普通公路收费站全部取消。

(二)机遇与挑战展望未来,深莞惠经济圈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将发生深刻变化,交通运输一体化面临重大机遇。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广东省将把珠江三角洲地区建设成为全球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大都市圈,形成区—6—域协调发展的格局。

深莞惠经济圈将加速经济结构调整,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全国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基地和具有强大辐射能力的生产性服务业中心,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大都市区。

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交通运输实现“五个提升”:经济规模扩大、运输需求增长,要求提升交通网络外通内联水平;产业结构升级、国际竞争力增强,要求提升运输服务功能和效率;土地资源紧缺、环境约束强化,要求提升交通运输发展质量和效益;城市群连绵成片、同城化趋势显著,要求提升城际交通运输可达性;运输需求多样化、运输市场一体化,要求提升运输管理一体化水平。

预计到2030年,客货运量将是2013年的1.9倍和2.1倍;港口货物吞吐量将是2013年的1.7倍;民航机场旅客、货物吞吐量将是2013年的2.2倍和4.8倍。

深莞惠经济圈交通运输一体化也面临不少挑战和问题。

三市交通运输发展阶段不同,推进一体化需要克服利益诉求不同、发展模式差异、政策管理不一致等障碍。

同时,交通运输一体化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轨道交通发展相对滞后,交通运输过度依赖公路;对外通道布局不完善,联系中心城区及主要组团的干线道路功能混杂、部分路段拥堵严重;港口资源开发缺乏协调,区域客流、物流中心辐射能力亟待增强,城际公交一体化管理、运营机制尚未建立,运输市场共享不足。

(三)重要意义交通运输一体化是深莞惠经济圈打造现代化大都市区的必要条—7—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基础和先导,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有利于区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广东省、深莞惠经济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进一步扩大交通基础设施能力,构建高效联通周边城市的交通网络,并进一步提升运输枢纽的服务功能,提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运输服务。

三市通过打破行政界限,整合利用综合运输资源,构建一体化交通运输网络,能够不断扩大运输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满足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要求。

2.有利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实现。

深莞惠经济圈是广东省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粤港澳自贸区建设构想的重要区域,要求经济圈内外旅客、货物实现无障碍、低成本流动。

交通运输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先行领域,完善综合交通网络和枢纽布局,实现港口、机场等稀缺交通资源的共建共享,加强运营组织合作,建设统一的运输市场,将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实现提供保障。

3.有利于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的全面建成。

深莞惠经济圈将构建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体系,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影响力,为居民提供便捷的出行环境。

三市交通运输发展找准合作共赢点,实现理念上认同、战略上合作,功能上互补、资源上共享,规划上统一、建设上有序,管理上统筹、经营上融合,有利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共享发展成果,推广先进经验,全面提升区域运输服务能力和水平。

4.有利于交通运输发展质量效益的整体提升。

深莞惠经济圈人—8—口、产业高度集聚,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强化,交通运输必须要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在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等层面加强三市之间、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协调衔接,有利于提升交通运输的整体效率,避免行政壁垒、部门分割导致的资源低效利用和过高的运输成本,克服运输需求增长与资源空间有限之间的矛盾。

二、目标与策略(一)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国家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大局,服务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促进深莞惠经济圈一体化,遵循以人为本、交通运输协同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尊重三市的共同利益和差异性,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实现区域交通有机融合、内部交通深度融合、综合交通高效融合、内外交通有序融合,完善交通网络、提升运营水平、强化公共交通、运用先进科技、创新管理手段,促进区域内外客货无障碍、低成本流动,为深莞惠经济圈加快转型升级,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大都市区提供有力保障。

(二)发展目标到2020年,实现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交通设施有效衔接、—9—运输市场相互开放、信息资源互通共享、行业管理彼此配合,建成快速连通、高效辐射、一流服务、绿色智能的现代化、一体化交通运输系统,深莞惠经济圈成为亚太地区最开放、最便捷、最高效、最安全的客流和物流中心。

1.快速连通。

建成由高快速路、铁路、城际轨道共同组成,衔接港澳及珠江三角洲地区其他城市、辐射泛珠三角区域,覆盖三市中心城区和主要组团的综合运输通道,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其他城市、港澳之间2小时互通,深莞惠中心城区之间、中心城区与主要组团间1小时互通。

以高快速路为骨架、干线道路为补充,形成功能完善、层次清晰、衔接顺畅、能力充分、管理科学的路网体系,边界衔接路全部连通,主要组团15分钟上高速公路。

轨道交通网络较为完善,基本建成干线铁路网、城际轨道网,城市轨道能力充分,形成以深圳为核心的“珠江东岸1小时通勤圈”。

2.高效辐射。

形成亚太地区重要的现代化港口群,服务功能完备,港口吞吐量达到5.8亿吨,适应腹地经济发展需求。

初步形成由深圳、惠州机场共同组成的功能定位清晰、业务分工明确的区域机场系统,深圳机场初步成为国际性航空枢纽,惠州机场作为区域重要航空枢纽的作用更加突出,初步建成以公务、直升机飞行为主的通用航空作业体系。

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4560万人,货邮吞吐量达到260万吨。

3.一流服务。

物流服务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成为我国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示范基地和珠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供应链管理基—10—地。

100万人口以上城市组团内综合客运枢纽及其衔接设施更加完善,实现综合客运枢纽对组团区域30分钟全覆盖。

多式联运充分发展,城际公交系统全面形成,方式间、地域间分割带来的交通运输不经济、不方便被彻底消除。

4.绿色智能。

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占区域内城际交通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25%;轨道交通占主要运输走廊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18%。

公路、轨道、综合运输枢纽共同组成运输走廊,带动沿线城市发展。

实现各种运输方式间信息资源整合和服务共享,提供标准统一和无缝衔接的信息服务,交通运输效率得到提升,交通拥堵得到缓解。

到2030年,建成较为成熟的国际化、现代化、一体化交通运输系统,道路、轨道交通网络更加完善,港口成为集临港工业、商贸、物流、信息、综合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服务中心,与香港共同建成分工明确、高度融合的南珠三角区域机场系统;旅客换乘更加便捷,形成15-30-60分钟的区域综合客运枢纽服务圈,枢纽站周边1000米范围内的乘客不超过15分钟抵达枢纽,枢纽所在城市组团乘客30分钟内可抵达枢纽,三地核心区域之间60分钟内抵达枢纽;物流服务功能更加齐全,综合交通信息平台智能化程度更高,资源利用更为集约,运营管理更加高效。

深莞惠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具体指标详见附表1。

(三)发展策略1.区域交通有机融合。

以构建对外交通运输网络为核心,完善对外通道布局、提升枢纽功能、协调公共服务,实现深莞惠经济圈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珠江三角洲地区、泛珠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系统的有机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