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亚湾地区2013-2030年规划

合集下载

惠州市惠城区平潭镇规划

惠州市惠城区平潭镇规划

第一部分城镇性质、发展目标与策略第一章总则第1条规划目的落实《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和《广东惠州环大亚湾新区空间发展规划(2013-2030年)》的各项要求,突出平潭镇和惠州机场的区域地位,加快临空经济区建设,确定城镇性质、规模,统筹城镇各项用地,合理配置基础设施。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平潭镇的综合发展水平,实现平潭镇社会经济全面、可持续发展。

第2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4、《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5、《惠州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6、《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7、《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8、《惠州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02-2020)》9、《广东惠州环大亚湾新区空间发展规划(2013-2030)》10、《惠阳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第3条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平潭镇行政辖区,包括1个居委会、17个行政村和1个示范农场,规划总面积99.78平方公里。

第4条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为2014-2030年。

近期:2014-2020年;远期:2021-2030年;远景:2030年以后。

第二章城镇性质、发展目标与策略第5条城镇性质惠州航空交通枢纽,以发展临空产业为主导、现代农业为特色的生态型城镇。

第6条城镇职能1、惠州市航空交通枢纽和游客集散中心。

2、临空指向性产业集聚区,重要的粮食、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3、商贸、会展、物流服务区,农旅复合开发示范区。

第7条城镇总体发展目标构建以机场为依托的临空产业经济区,形成以综合交通系统为支撑的城市特殊职能发展区,打造以观光农业为重点的重要游客集散地区。

第三章城镇规模第8条城镇人口至2020年,镇域总人口8.3万人,城镇人口5.8万人,城镇化率为70%;至2025年,镇域总人口11.6万人,城镇人口9.5万人,城镇化率为82%;至2030年,镇域总人口为15.9万人,城镇人口14.2万人,城镇化率为89%。

惠州市惠阳三和经济开发区东部片区控制性详细

惠州市惠阳三和经济开发区东部片区控制性详细

目录1.规划背景 (2)2.规划位置及范围 (2)3.上层次及相关规划要求 (2)3.1. 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3.2. 惠州市惠阳中心城区分区规划(2007-2020) (2)3.3. 惠阳区三和经济技术开发试验区总体规划(修编) (2)4.土地利用现状 (3)4.1. 用地出让现状 (3)4.2. 土地利用现状 (3)5.规划原则 (3)6.现状概况与问题分析 (3)6.1. 现状概况 (3)6.2. 发展条件分析 (4)6.3. 现状存在问题 (4)6.4. 规划对策 (4)7.规划目标 (4)7.1. 功能定位 (4)7.2. 发展方向 (4)7.3. 发展目标 (5)7.4. 建设用地规模 (5)7.5. 人口规模预测 (5)8.用地布局 (5)8.1. 规划结构 (5)8.2. 用地布局.......................................................................................................................... 5 9.地块划分与细分 (7)9.1. 用地分类与构成 (7)9.2. 地块划分与编码 (7)10.地块控制 (7)10.1. 土地使用强度 (7)10.2. 综合控制规划 (8)11.规划实施的措施与建议 (8)附表1:惠州市惠阳经济开发区东部片区地块规划控制指标表 (19)惠州市惠阳区规划建筑设计院1.规划背景1、为了整合资源,统筹发展,2003年6月,惠州市进行了行政区划的重大调整,惠阳撤市改区,惠州都市区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城市由沿江发展向沿海发展。

随着惠州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市格局从沿江向沿海城市的拓展,使“惠阳-大亚湾”地区的投资区位价值得到迅速提升,毗邻惠澳大道沿线地区的惠阳经济开发区东部片区迎来了难得的发展契机。

为了规划与控制好这片土地,发挥其自然生态资源优势,使土地使用价值最大化;同时,为配合惠阳区经济发展和规范项目建设程序特编制本次规划。

惠州环大亚湾新区产业发展专项规划

惠州环大亚湾新区产业发展专项规划

《惠州环大亚湾新区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14—2030)》公示2020年建成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惠州环大亚湾新区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公示以发展石油化工、海洋科技、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商贸物流和高端旅游为重点,建成特色现代产业体系;石化产业规模位居全球前列,成为世界级生态型石化产业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高端海洋产业比重不断上升,建成珠三角现代化高端制造基地;以滨海旅游和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竞争力不断提升,成为珠江口东岸现代服务业功能区和粤港澳滨海休闲度假旅游区。

自6月27日惠州环大亚湾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揭牌成立以来,环大亚湾新区未来如何发展备受关注。

昨日,《惠州环大亚湾新区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14—2030)》公示。

近期→2017年目标稔平国际旅游半岛建设基本完善根据《规划》,到2017年,环大亚湾新区石化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世界级生态型石化产业基地初步形成。

“稔平国际旅游半岛”建设基本完善,在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

引进2~3家大型物流企业,打造一批重点物流园区,惠阳成为环大亚湾新区的现代商贸中心,现代服务业体系基本完善,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

陆岛资源一体化开发取得成效,海洋经济发展加速。

农业四大特色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三带四区”的农业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

实现工业总产值52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12%,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42%,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3︰68︰29。

中期→202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8500亿元根据《规划》,到2020年,现代产业体系完善,现代服务业、战略新兴产业比重显著上升,形成以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海洋经济规模不断增大,特色农业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基本建成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和珠三角高端制造基地,粤港澳滨海休闲度假旅游区和珠江口东岸现代服务业功能区的地位基本确立。

实现工业总产值85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15%,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45%,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2:60:38。

广东惠阳富康名城项目定位及规划设计建议报告及案例分析148页.ppt

广东惠阳富康名城项目定位及规划设计建议报告及案例分析148页.ppt

大亚湾概况—区域分析小结
□随着惠深沿海公路的开通,大亚湾与深圳联系更加紧 密,由于大亚湾当地的城市环境和服务配套在一段时 间内仍然将比较滞后,当地外来石化产业的中高收入 人群将更倾向于在发达的深港两地消费,而对当地经 济发展贡献有限; □进入大亚湾的石化企业多为福利待遇较好的大型企业, 自身建有的食堂、公寓住宅、超市等等, “企业办社 会”对当地的商业、服务配套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抑 制作用。
大亚湾区域规划开发重点
(一)东部石化区 主要发展石油化学产业。按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努力建设成为一个反映当代最新技术水平的世界
级石化工业基地。
(二)西部产业区 主要发展电子、汽车零部件产业,规划面积约40平方公里。根据区位及产业特点,西区可分为石
化大道西段电子信息产业带、西北部东风汽车城、西南部惠深合作开发区、南部汽车电子产业区和东南 部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五大片区(带)。
(三)港口物流仓储区 以惠州港为基础,重点发展港口、物流业,总用地面积为8平方公里。凭借其天然的位置和港口优
势,加上香港和记黄埔的参资入股,惠州港将进入崭新的发展时期,推动物流产业快速增长。
(四)金融商务中心区 中心区总用地面积约22平方公里,以行政、金融、商务、居住为发展方向,是打造沿海城区,突
出滨海特色的核心区域,也是完善城市功能的重点地区。按照区位可分为北、中、南三个片区。
8
大亚湾概况—区域分析小结
□有较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资源条件,已经形成了比较 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在深圳等地土地资源稀缺的情 况下,具备了大工业进入、发展的条件和比较优势; □大型石化项目的投资建设大大拉动了经济的发展,核 心项目的陆续投产必将带动上下游产业的跟进发展; □石化产业发展,中高收入人群进入,提高当地消费能 力和水平,拉动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 □惠深沿海高速公路的开通,改变大亚湾交通“死角” 的状况,大大密切惠深乃至惠州与珠三角其它区域的 联系。

广东江门大广海湾综合发展经济区发展总体规划0906

广东江门大广海湾综合发展经济区发展总体规划0906

广东江门大广海湾综合发展经济区发展总体规划(2013-2030年)(征求意见稿)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门市人民政府二〇一三年九月目录前言 (1)第一章区域及全球视野下大广海湾地区发展前景 (4)一、大广海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4)二、大广海湾地区的开发意义 (9)第二章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12)一、指导思想 (12)二、基本原则 (12)三、发展定位 (13)四、发展目标 (19)第三章空间布局 (24)一、大广海湾综合发展经济区总体布局 (24)二、广海湾新城核心区布局 (29)三、推动江门从“滨江城市”走向“滨海城市” (34)四、构建节约集约的海域使用格局 (35)五、科学确定规划建设用地 (37)第四章综合交通体系建设 (39)一、构建联通粤西、北部湾港口群的西部沿海大通道 (40)二、开辟连通大西南及泛珠腹地市场的新出海口 (40)三、建立连接珠三角核心区及港澳的区域快速通道 (41)四、建设珠江西岸海陆空多式联运的交通转换枢纽 (41)五、构筑“四横四纵”便捷联系江门各区县的快速交通通道 (42)六、建立快速连接“三大湾城”的内部交通主干网络 (42)七、大力发展绿色公共交通 (43)八、开辟适应海洋旅游发展的海上绿道 (44)第五章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46)一、发展以区域合作与自由贸易为依托的生产性服务业. 46二、发展与珠三角和港澳地区配套的生活服务业 (48)三、发展以休闲度假、海上运动为重点的滨海旅游业 (49)四、着力提升以高新技术、装备制造为重点的临港产业. 51五、发展以海洋科技、绿色能源为重点的海洋新兴产业. 52六、发展以特色种养业为重点的现代生态农业 (54)第六章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56)一、加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 (57)二、打造具有岭南风格的文化风情圈 (58)三、组织文化体验游线 (63)第七章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 (65)一、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66)二、健全生活服务体系 (67)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68)四、创新社会管理 (69)第八章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71)一、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72)二、建设“山海相望”的森林公园体系 (73)三、建设特色滨海湿地系统 (74)四、构建“田园入城”的田园生态系统 (75)五、建设贯通山、海、江、田、城的生态廊道 (76)六、加强环境综合治理 (77)第九章重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80)一、建设智慧城市信息基础设施 (81)二、建设水资源梯级循环利用的供排水体系 (81)三、打造清洁低碳的能源保障体系 (83)四、建立综合协同的涉海防灾应急系统 (85)五、建设有机集成的市政复合通道与设施公园 (87)第十章深化区域合作 (88)一、加强与广佛及珠中江经济圈的合作 (88)二、促进与港澳地区更紧密的合作 (89)三、强化与大粤西地区的合作 (90)四、促进与大西南和泛珠地区的合作 (91)五、推动与欧美等国际先进地区的合作 (92)第十一章创新体制机制 (94)一、创新海洋开发和用海管理机制 (94)二、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95)四、创新口岸和通关制度 (96)五、创新旅游发展配套机制 (96)六、创新产业扶持政策 (97)七、打造创新人才高地 (98)第十二章起步区建设和近期工作重点 (99)一、开发实施策略 (99)二、起步区建设 (100)三、近期工作重点 (102)第十三章保障措施 (107)一、加强组织领导:省市共建、以市为主 (107)二、加强统筹协调 (107)三、强化法制保障 (108)四、加强监督检查 (109)前言江门大广海湾综合发展经济区(以下简称“大广海湾”)位于江门市东南部,东邻中山、珠海,西连阳江,北接佛山、云浮,毗邻港澳。

广东惠州环大亚湾新区发展总体规划

广东惠州环大亚湾新区发展总体规划

广东惠州环大亚湾新区发展总体规划(2013-2030年)二〇一四年一月前言广东惠州环大亚湾新区(以下简称“环大亚湾新区”)位于惠州市南部,西邻深圳、东莞,东接汕尾,南濒大亚湾,背靠广阔内陆腹地。

为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和《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加快环大亚湾新区开发建设,促进珠三角地区和粤东、粤北地区陆海统筹协调发展,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范围包括惠阳区全境(含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惠东县境内324国道以南6个镇,陆地面积216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52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81.4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起步区面积约28平方公里。

规划近期至2017年,中期至2020年,远期至2030年。

本规划是落实省委、省政府对环大亚湾新区功能定位的行动指南,是指导环大亚湾新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规划建设的行动纲领和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的重要依据。

图0-1 环大亚湾新区规划范围图2第一章发展基础和战略意义一、基础条件环大亚湾新区区位交通条件优越,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海洋资源丰富,是港澳及珠三角辐射粤东和内陆地区的桥头堡,腹地拓展潜力巨大。

(一)以石化为主导的现代产业初具规模。

环大亚湾新区从石化产业起步,已形成中海油1200万吨炼油、中海壳牌95万吨乙烯生产能力,2012年石化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416.8亿元.在全省84个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和实际利用外资等几项指标均位列前三。

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等先进制造业初具规模,2012年分别实现工业总产值368亿元和57亿元。

生物医药、清洁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突破,正成为珠江口东岸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二)陆海统筹的区位条件优越。

环大亚湾新区是珠江口东岸承接产业转移的“第一站”,位于香港辐射粤东地区的枢纽地带,往西与深圳、东莞接壤,陆路距香港60公里,海路距香港47海里,随着珠三角城际轨道网的建设,将与深圳、香港形成1小时乃至半小时生活圈。

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草案建议书

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草案建议书

《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草案建议书》标题打通深圳市光明新区光侨路、S358交界处与潮莞高速、莞深高速松山湖收费站之间的道路,路段全长只需10公里。

建议内容1、物流运输意义非凡近日,一则消息吸引了深圳、中山市民的广泛关注,中国采招网发出了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项目工程招标讯息。

这预示着论证讨论了10多年的深中通道工程今年就要上马。

有人据此分析,随着深中通道若干年后建成通车,深圳中山将开启“同城化”时代。

年初,中山市委全体上,市委副书记、市长陈良贤也支出在交通设施建设上,重中之重是要推进深中通道项目建设,在通过国家发改委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专家评审的基础上,按照A 3方案年内动工建设,并加快做好配套路网对接工程。

今年准备在全市打通1320条村路。

另一方面通过招标公告显示,拟建的深中通道工程项目位于珠江下游核心区域,北距虎门大桥约30公里,南距港珠澳大桥约38公里,直接连接珠江口东、西两岸深圳和中山两市。

项目跨越珠江口内伶仃洋海域,全长约24公里,其中海中段长度约22.4公里,深中通道建成后,中山与深圳之间只需半个小时左右的车程。

深中通道A3方案规划图据了解,深中通道在建成后将实施免费通行,东莞西部城镇经广深高速直达深中通道而连中山、茂名、珠海等市和前海自贸区、西部空港区。

而东莞的松山湖景生态园、大朗、黄江、塘厦等东南部城镇以及惠州的惠阳、大亚湾片区距离深圳CBD的距离在60公里以上,与深圳前海自贸区、深圳大空港区的对接将会越来越边缘化,这对莞城的发展极为不利,与“一带一路”、“同城化、一体化”的建设战略显然偏线。

若打通与深圳主干道-光侨路(双向10车道)之间的断头路连接至G94莞深高速与S20潮莞高速交界处的屏山出入口-屏安路,松山湖景生态园、大朗、黄江、塘厦等东南部城镇经光侨大道至深圳前海自贸区、西部空港区只需50-60分钟,而距离中山则只需一个半小时,西南至阳江、茂名则更大大缩短之间的距离。

2013年大亚湾区房地产市场总结与2014年展望

2013年大亚湾区房地产市场总结与2014年展望

2013年大亚湾区房地产市场总结与2014年展望 2014-03-17 09:49 西子房产2013年大亚湾区房地产市场总结2013年,是大亚湾区房地产市场开拓进取的一年,在扫清过去种种阴霾后,片区终于步入了发展的新境地。

这一年里,有高潮有生机,有惊喜有突破,自开年始,市场便呈现出一路上扬的发展态势,各项交易数据逐月攀升,多项数据更是一举打破大亚湾房地产销售的历史记录,市场整体格局渐趋明朗。

上半年,在整体政策较为平稳,流动性中等偏松的情况下,由于开发商营销策略的调整,即在3月份便开始逐步大量推货,推出更多平民化、适合刚需族的产品,并通过打折等营销手段进行促销,使得市场提前发力,前景可期。

下半年,一系列利好因素接踵而来,促进片区市场持续升温。

第一,生活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

世界零售品牌沃尔玛、澳大利亚着名商业品牌可可城、国内知名商业品牌天虹商场、国美电器、大地影城纷纷进驻大亚湾,1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惠亚医院也正式营业,这些都为片区的价值提升和人气聚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第二,交通配套设施的改善和推进。

沿海交通设施、路网、城市轨道、公交不断完善升级,10月份惠州市交通局和住建局两职能部门先后公示的《惠州市轨道交通规划修编》(草案),计划建成连接惠州城区和深圳的东、西两条城际轨道线路;深圳3号线、14号线规划连通大亚湾;京九快铁延伸到惠阳;厦深铁路12月28日正式通车...... 城际、城市轨道的日渐成熟使片区资源与交通结合的优势将被无限放大,与周边城市的联系进一步密切,吸引更多刚性客户迁移。

第三,政策红利助力片区腾飞。

12月,《环大亚湾规划纲要》经广东省政府审议通过、环大亚湾新区正式上升为省的发展战略,区域发展进一步升温;按照惠州城市发展的总体布局,惠州市将实现从沿江城市向滨海城市的拓展,而作为新兴滨海城市的重要组团,大亚湾城市化的浪潮势不可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的新型城镇化改革政策,将进一步推进大亚湾的城镇化进程,片区吸纳周边城市人气和资源的能力将得到强化。

大亚湾行政区域划分

大亚湾行政区域划分

大亚湾行政区域划分大亚湾共有三个行政区域划分,分别为澳头镇、霞涌镇、西区和中心区。

澳头镇澳头街道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南部海岸,是惠阳区的一个街道,由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

东邻霞涌街道,西接深圳,陆路距香港60公里,海路47海里,距惠州机场36公里,深圳机场70公里。

澳头镇交通极为方便,深汕高速公路从大亚湾西北面擦边而过,东西走向的澳霞公路,南北贯通的新澳大道,每天往返香港的高速豪华客轮,对外开放的 3.5万吨级综合性深水良港,马鞭洲油轮,经国家批准动工的京九铁路支线惠澳铁路,深澳沿海一级公路,织就了澳头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霞涌镇霞涌街道办事处隶属于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由广东省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

东接惠东县,东北面与惠阳区相邻,位于大亚湾北端,毗邻香港、深圳。

其前身为2003年之前的霞涌镇。

2005年改为霞涌办事处。

霞涌街道办事处辖区总面积80.8平方公里,海岸线长约18公里,海域面积200多平方公里,拥有大小岛屿90多个,下辖5个村委会和2个社区居委会,共33个村(居)民小组。

2009年有户籍人口 1.7万多人,外来务工经商人员约1万人。

作为大亚湾的旅游、商住、休闲区,霞涌在大亚湾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

大亚湾西区大亚湾西区位于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西部,西邻深圳坑梓镇,毗邻香港,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全区占地面积65平方公里,下辖九个村委员,常住人口 1.5万人,流动人口约2万人。

大亚湾中心区中心区位于大亚湾中心位置,东临石化区和港区,以疏港大道为界,南至小桂,西邻西部综合产业区,以沿海高速公路为界,北至大亚湾北部山体及风田水库。

另外,大亚湾新区被划分为五大功能区,分别是港口区、居住区、工业区、行政区、旅游度假区。

广东惠州环大亚湾新区(以下简称“环大亚湾新区”)位于惠州市南部,西邻深圳、东莞,东接汕尾,南濒大亚湾,背靠广阔内陆腹地。

内设机构编辑5个副处级机构环大亚湾新区党工委和管委会内设5个副处级机构,分别为:新区办公室、发展改革办公室、规划建设环保办公室、招商办公室、协调督导办公室。

《云浮新区发展总体规划(2013-2030)》(印发本)

《云浮新区发展总体规划(2013-2030)》(印发本)
一、发展条件.................................................................................. 3 二、战略意义.................................................................................. 4 第二章 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7 一、指导思想.................................................................................. 7 二、基本原则.................................................................................. 7 三、发展定位.................................................................................. 8 四、发展目标................................................................................ 10 五、发展策略................................................................................ 13 第三章 空间布局......................................................................16 一、总体布局................................................................................ 16 二、西江新城月亮湾核心区空间布局........................................20 三、推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24 第四章 基础设施建设............................................................26 一、建设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26 二、建设智能化的信息服务体系.............................................. 29

大亚湾水产资源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

大亚湾水产资源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

大亚湾水产资源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广东省环境保护局二00二年六月前言大亚湾是广东省最大的半封闭型海湾,湾内面积约600平方公里,拥有大小岛屿100多个,平均水深11米,海水盐度稳定,生态环境优良,海洋生物多样性丰富,水产资源种类繁多,是南海的水产资源种质资源库,也是多种珍稀水生种类的集中分布区和广东省重要的水产增养殖基地。

大亚湾拥有鱼类400余种、贝类200多种、甲壳类100多种、棘皮类60余种和藻类30多种。

大亚湾水产资源的优势不仅在于其生物多样性要优于国内其它类同的海湾,同时拥有我国唯一的真鲷鱼类繁育场、广东省唯一的马氏珠母贝自然采苗场和多种绸科鱼类、石斑鱼类、龙虾、鲍鱼等名贵种类的幼体密集区,还有多种贝类、甲壳类是大亚湾的特有种类。

为了保护大亚湾的天然水产资源,1983年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大亚湾水产资源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900多平方公里。

建立保护区的目的是通过维护生物多样性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资源基础,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最终将导致人类的生存危机。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生物转基因系统的研究表明,任何生物的任何基因都是人类基因的资源,而且每一种生物的遗传组成都可能是唯一的。

所以对于人类来说都是珍贵的和有待开发的对象。

因此保护大亚湾的水产资源不能只局限于一些珍稀的或名贵的种类,应从生物多样性观点出发,朝着全面而有重点的方向开展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保护工作。

自建立自然保护区以来,管理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保护大亚湾的水产资源和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也取得显著成效,但大亚湾沿岸和岛屿的经济开发也给保护区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乱填、乱建、在保护区内设海洋倾倒区等)。

2000年广东省海洋与水产厅、广东省环境保护局为加强对大亚湾水产资源的保护和突出重点,根据管理需要和我国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原则,将大亚湾水产资源自然保护区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三种功能区,进行了更为有效的管理。

粤港澳湾区规划方案

粤港澳湾区规划方案
(2)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绿色发展示范区。
(3)加强环境保护合作,共同应对区域环境问题。
6.深化改革开放。
(1)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提高湾区开放型经济水平。
(2)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社会治理模式。
(3)加强与国际湾区合作,提升湾区国际影响力。
五、组织实施
1.建立健全组织协调机制,加强湾区城市间的沟通与合作。
2.构建三大特色功能分区。
国际科技创新区:以深圳为核心,辐射东莞、惠州,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以广州、珠海为核心,发展金融、物流、商贸等现代服务业。
生态休闲旅游区:依托湾区丰富的生态资源,发展生态旅游、健康养生等产业。
四、重点任务
1.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1)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
(2)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社会治理模式。
(3)加强与国际湾区合作,提升湾区国际影响力。
五、组织实施
1.建立健全组织协调机制,加强湾区城市间的沟通与合作。
2.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责任主体和时间表。
3.加强政策支持,推动规划落地实施。
4.强化监督评估,确保规划目标顺利实现。
本规划方案旨在为湾区未来发展提供指导和参考。在实施过程中,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推动湾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2)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3)促进产业园区共建,实现产业资源优势互补。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完善区域交通网络,提高互联互通水平。
(2)加强能源、水资源保障,提升基础设施支撑能力。
(3)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共建,打造智慧湾区。
4.保障和改善民生。

惠州市水中长期供求规划

惠州市水中长期供求规划

惠州市水中长期供求规划(简本)惠州市水务局惠州市华禹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有限公司2013年12月项目名称:惠州市水中长期供求规划委托单位:惠州市水务局承担单位:惠州市华禹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有限公司审定:马成辉胡铁华审查:钟志光段先庆审核:文海燕王莎张志乐项目负责:郑玉胜校核:郑玉胜洪小艳编写:王明飞周翠娟侯贤贵刘叶李建芳王春山江芳荣陈朝辉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 开展惠州市水中长期供求规划的必要性 (1)1.2 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 (1)1.3 规划目标和任务 (3)1.4 规划编制依据 (5)1.5 规划范围与水平年 (7)第二章现状水供求状况分析 (8)2.1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 (8)2.2 现状供水能力 (12)第三章未来水供求态势分析 (13)3.1 近年来用水与水资源综合规划成果差别情况 (13)3.2 未来水需求态势分析 (13)第四章水供求调配方案与规划布局 (15)4.1 规划总体布局 (15)4.2 用水总量控制 (22)4.3 供水水源调配方案 (23)第五章重点区域供水保障 (25)5.1 供水水质安全保障 (25)5.2 城市供水保障 (31)第六章重点供水保障工程 (43)6.1 节水与灌区工程 (43)6.2 供水工程 (46)6.3 供水水质保护工程 (56)第七章投资匡算 (59)7.1 投资匡算 (59)7.2 资金筹措 (60)7.3 近期工程实施安排 (60)第一章总论1.1 开展惠州市水中长期供求规划的必要性惠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地处低纬度区,北回归线横贯市域,又南临热带海洋,境内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四季长青,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资源总量较丰富。

但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80%左右集中在汛期;东江下游及东江三角洲惠州水资源较丰富;而粤东沿海诸河水资源较缺乏;淡水河及西枝江淡水河汇入口以下水质污染严重;惠阳及大亚湾局部地区水源性和水质性双重缺水问题突出。

大亚湾未来发展前景

大亚湾未来发展前景

大亚湾未来发展前景大亚湾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开放区之一,也是广东省未来发展的战略支点之一。

随着大湾区建设的推进,大亚湾的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首先,大亚湾具备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

大亚湾位于粤东沿海,毗邻香港和澳门,是连接粤港澳大湾区和东南亚的重要通道。

该地区拥有良好的港口和水运条件,能够为货物的交通运输提供便利,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此外,大亚湾具备丰富的自然资源,拥有大面积的耕地、水资源和海洋资源,为农业、渔业和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其次,大亚湾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

目前,大亚湾已经形成了以电力、化工、钢铁、纺织、石油化工等为主导的工业体系,这些产业在该地区有着较高的集聚度和市场竞争力。

特别是大亚湾核电站的建设和发电已成为该区域的重要支柱产业,不仅能够满足当地乃至广东省的电力需求,还能向周边地区输送电力资源,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稳定的能源保障。

再次,大亚湾具备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大亚湾地区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近年来,该地区已经建立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和院校,培养了一大批有实力的科研人才。

同时,大亚湾还注重创新创业的支持和服务,在政策、资金、场地等方面积极支持创新创业项目,鼓励科研人员转化科技成果,助推创新创业发展,为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劲动力。

最后,大亚湾还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大亚湾地区地理环境优美,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生态资源。

近年来,该地区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形成了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发展理念。

大亚湾将积极推进绿色发展,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产业,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

综上所述,大亚湾作为广东省重要的经济开放区,具备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具备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和生态环境,可以说大亚湾的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随着大湾区建设的不断推进,大亚湾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广东乃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繁荣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公开稿 - 最终

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公开稿 - 最终

附:《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公布稿)一、规划期限、范围与法律效力(一)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2012-2030年,其中近期为2012-2015年,中期为2016-20年,远期为2021-2030年。

(二)规划范围1、赣州都市区赣州都市区范围包括:章贡区、南康区、赣县、上犹县、兴国县、于都县、信丰县、崇义县、大余县和赣州开发区,总面积2."01万平方公里。

赣州都市核心区范围包括:章贡区、南康区、赣县、上犹县和赣州开发区;同时考虑到赣州城市的供水安全保障,将崇义县的陡水湖水库周边的过埠镇、杰坝乡纳入,总面积7100平方公里。

2、赣州中心城市赣州中心城市范围包括:章贡区、赣州开发区全域,南康区的蓉江街道、东山街道、唐江镇、凤岗镇、龙岭镇、镜坝镇、太窝乡、三江乡、龙华乡、朱坊乡、横寨乡、赤土畲族乡;赣县梅林镇、茅店镇、江口镇、五云镇、储潭镇、大田乡;上犹县东山镇、黄埠镇。

区域总面积为2236平方公里。

(三)法定效力本规划是赣州都市区进行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基本依据。

在都市区内各项规划建设管理活动均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江西省城乡规划条例》,执行本规划。

二、发展目标与总体布局(一)发展目标1、都市区发展目标到2015年,初步形成赣州中心城市同城化发展格局,特大城市发展框架基本建立;都市区综合承载能力显著增强;都市区整体的社会经济、生态环保等指标位居全省都市区、城镇群发展前列。

到20年,建立起辐射带动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都市空间体系,建成全国重要的稀土与钨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基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

到2030年,将赣州都市区建设成为我国东南部地区的新兴开放高地和重要增长极、赣江源头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先行区。

2、赣州都市区人口和城乡建设用地规模1到2015年,都市区城镇人口为300-310万,城镇建设总用地为340-350平方公里左右。

惠州市综合运输体系规划(2013-2030年)

惠州市综合运输体系规划(2013-2030年)

惠州市综合运输体系规划(2013-2030年)惠州市综合运输体系规划(2013-2030年)(公示稿)惠州市交通运输局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广东省交通运输规划研究中心二〇一三年八月目录一、概况 (3)(一)规划背景及意义 (3)(二)规划范围及年限 (5)(三)规划依据 (5)(四)规划指导思想 (7)(五)规划原则 (7)(六)规划目标 (7)二、综合交通运输发展需求预测 (7)(一)综合交通运输存在的主要问题 (7)(二)区域经济发展对惠州市交通运输的要求 (8) (三)惠州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趋势 (8)(四)惠州市客货运量预测 (9)三、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战略 (9)(一)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战略理念 (9)(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战略思路 (10)(三)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总体目标 (10)(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战略重点 (10)(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政策措施 (10)四、综合运输通道布局规划 (11)五、综合交通网络布局优化规划 (11)(一)公路 (11)(二)铁路及轨道交通 (14)(三)水运 (16)(四)航空 (19)(五)管道 (19)六、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客运系统规划 (20)(一)客运站场体系规划 (20)(二)城市公共交通规划 (21)七、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货运系统规划 (23)(一)货运站场体系规划 (23)(二)货运通道规划 (23)(三)货运集疏运系统规划 (24)(四)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规划 (25)八、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交通支持系统 (26)九、建设投资及用地估算 (26)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保障 (26)一、概况(一)规划背景及意义惠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端,东靠汕尾,西邻广州、东莞,南接深圳,北连韶关、河源,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东大门,与香港毗邻,是中国大陆除深圳市外距离香港最近的城市。

2012年12月,广东省确立“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总体发展目标,提出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要求,广东省进入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新时期。

大鹏新区保护与发展综合规划(2013-2020)

大鹏新区保护与发展综合规划(2013-2020)

目录第一章总则 (1)一、规划目标 (1)二、规划原则 (1)三、规划范围和年限 (2)四、规划的地位和效力 (2)第二章基础与条件 (3)一、资源禀赋 (3)二、发展基础 (4)三、机遇与挑战 (6)第三章目标与规模 (9)一、规划定位 (9)二、新区功能 (9)三、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9)四、用地规模 (10)五、人口规模 (10)第四章实施海陆统筹的生态保护 (11)一、建设生态文明 (11)二、保护海陆生态资源 (11)三、修复自然生态系统 (13)四、科学指导围填海 (14)第五章构建集散有度的空间结构 (15)一、“三山两湾”生态格局、“三城四区五镇”空间结构 (15)二、集中式发展三个核心小城 (16)三、高品质打造四个特色旅游区 (18)四、差异化建设五个滨海小镇 (19)第六章打造联动发展的旅游产业 (23)一、构建“山海田城”的特色旅游区域 (24)二、营造“小镇、村落、人家”的慢生活环境 (24)三、探寻“以镇带旅、游居业互促”的发展路径 (25)四、构建相融互促的“大旅游”产业体系 (25)五、推进区域性海岛旅游开发 (26)第七章培育高端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27)一、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27)二、创建海洋经济示范市核心区 (28)三、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29)第八章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0)一、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30)二、严控新增建设用地 (32)三、有序推进城市更新 (33)四、加快推进土地整备 (35)第九章完善民生为先的公共服务体系 (36)一、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36)二、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37)三、稳步推进基层社区转型发展 (38)第十章塑造山海交融的半岛特色风貌 (40)一、整体风貌 (40)二、景观控制分区 (40)三、建设控制指引 (41)四、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 (45)第十一章构建旅城一体的绿色交通体系 (47)一、构建一体化、高品质的绿色交通系统 (47)二、完善枢纽引导、外畅内疏的公交网络体系 (48)三、营造休闲、游憩的步行及自行车交通环境 (50)四、维护紧凑布局的道路交通空间 (51)五、打造休闲特色的观光交通体系 (52)六、构建高效综合的交通管理系统 (52)第十二章建设因地制宜的绿色市政 (54)一、建立完善的市政供应保障体系 (54)二、强化市政设施、廊道的保护与控制 (56)三、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57)四、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58)五、高标准建设绿色市政 (60)第十三章构建海、陆、空一体化的综合防灾体系 (62)一、完善灾害预防和监测预警体系 (62)二、建立应急疏散避难和救援体系 (63)三、完善消防安全保障体系 (63)四、提升城市综合防洪(潮)能力 (64)第十四章近期重点地区与行动计划 (65)一、近期重点地区 (65)二、近期行动计划 (66)第十五章规划实施政策与措施 (71)一、完善配套政策体系 (71)二、强化规划引导功能 (72)三、实施旅游营销战略 (73)四、构建区域协调机制 (75)五、拓宽投资模式渠道 (75)六、探索创新体制机制 (77)附表1 规划用地汇总表 (78)附表2 近期生态修复地段一览表 (79)附表3 近期公共设施项目一览表 (80)附表4 近期交通设施项目一览表 (81)附表5 近期市政设施项目一览表 (83)附表6 近期城市更新项目一览表 (86)附表7 近期产业发展项目一览表 (87)第一章总则一、规划目标深圳,经历了30多年的超常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持续发展却面临着空间资源短缺与环境容量制约的问题。

大亚湾行政区域划分

大亚湾行政区域划分

大亚湾行政区域划分大亚湾共有三个行政区域划分,分别为澳头镇、霞涌镇、西区和中心区。

澳头镇澳头街道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南部海岸,是惠阳区的一个街道,由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

东邻霞涌街道,西接深圳,陆路距香港60公里,海路47海里,距惠州机场36公里,深圳机场70公里。

澳头镇交通极为方便,深汕高速公路从大亚湾西北面擦边而过,东西走向的澳霞公路,南北贯通的新澳大道,每天往返香港的高速豪华客轮,对外开放的 3.5万吨级综合性深水良港,马鞭洲油轮,经国家批准动工的京九铁路支线惠澳铁路,深澳沿海一级公路,织就了澳头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霞涌镇霞涌街道办事处隶属于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由广东省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

东接惠东县,东北面与惠阳区相邻,位于大亚湾北端,毗邻香港、深圳。

其前身为2003年之前的霞涌镇。

2005年改为霞涌办事处。

霞涌街道办事处辖区总面积80.8平方公里,海岸线长约18公里,海域面积200多平方公里,拥有大小岛屿90多个,下辖5个村委会和2个社区居委会,共33个村(居)民小组。

2009年有户籍人口 1.7万多人,外来务工经商人员约1万人。

作为大亚湾的旅游、商住、休闲区,霞涌在大亚湾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

大亚湾西区大亚湾西区位于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西部,西邻深圳坑梓镇,毗邻香港,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全区占地面积65平方公里,下辖九个村委员,常住人口 1.5万人,流动人口约2万人。

大亚湾中心区中心区位于大亚湾中心位置,东临石化区和港区,以疏港大道为界,南至小桂,西邻西部综合产业区,以沿海高速公路为界,北至大亚湾北部山体及风田水库。

另外,大亚湾新区被划分为五大功能区,分别是港口区、居住区、工业区、行政区、旅游度假区。

广东惠州环大亚湾新区(以下简称“环大亚湾新区”)位于惠州市南部,西邻深圳、东莞,东接汕尾,南濒大亚湾,背靠广阔内陆腹地。

内设机构编辑5个副处级机构环大亚湾新区党工委和管委会内设5个副处级机构,分别为:新区办公室、发展改革办公室、规划建设环保办公室、招商办公室、协调督导办公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惠州环大亚湾新区发展总体规划(2013-2030年)二〇一四年一月前言广东惠州环大亚湾新区(以下简称“环大亚湾新区”)位于惠州市南部,西邻深圳、东莞,东接汕尾,南濒大亚湾,背靠广阔内陆腹地。

为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和《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加快环大亚湾新区开发建设,促进珠三角地区和粤东、粤北地区陆海统筹协调发展,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范围包括惠阳区全境(含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惠东县境内324国道以南6个镇,陆地面积216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52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81.4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起步区面积约28平方公里。

规划近期至2017年,中期至2020年,远期至2030年。

本规划是落实省委、省政府对环大亚湾新区功能定位的行动指南,是指导环大亚湾新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规划建设的行动纲领和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的重要依据。

图0-1 环大亚湾新区规划范围图2第一章发展基础和战略意义一、基础条件环大亚湾新区区位交通条件优越,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海洋资源丰富,是港澳及珠三角辐射粤东和内陆地区的桥头堡,腹地拓展潜力巨大。

(一)以石化为主导的现代产业初具规模。

环大亚湾新区从石化产业起步,已形成中海油1200万吨炼油、中海壳牌95万吨乙烯生产能力,2012年石化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416.8亿元.在全省84个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和实际利用外资等几项指标均位列前三。

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等先进制造业初具规模,2012年分别实现工业总产值368亿元和57亿元。

生物医药、清洁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突破,正成为珠江口东岸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二)陆海统筹的区位条件优越。

环大亚湾新区是珠江口东岸承接产业转移的“第一站”,位于香港辐射粤东地区的枢纽地带,往西与深圳、东莞接壤,陆路距香港60公里,海路距香港47海里,随着珠三角城际轨道网的建设,将与深圳、香港形成1小时乃至半小时生活圈。

往东通过厦深铁路和沿海高速公路与我国东南沿海主要经济区域相连。

往北通过京九铁路、国道205连通粤北及内陆地区,是粤北及赣图1-1 环大亚湾新区交通区位图南的重要出海口。

往南面向大亚湾,与辽阔的南中国海相连,具有建设海上对外通道和交通枢纽的有利条件。

(三)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逐步成型。

环大亚湾新区已初步形成铁路、公路、水路(港口)、航空(惠州机场)等多种运输方式构成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

惠州港为国家一类口岸,2012年港口吞吐量7007万吨,其中马鞭洲港区已建成2个30万吨级、2个15万吨级原油码头,是国内原油深水泊位最集中的港区。

惠州机场正在加快复航;拥有沈海高速、惠深沿海高速、潮莞高速惠州段、长深高速惠盐段和广惠高速等5条高速公路;厦深铁路通车,深惠城际轨道、广梅汕铁路扩能工程正在规划建设,惠大铁路进港线全面贯通并与京九铁路和广梅汕铁路在惠州境内交汇,为实现环大亚湾新区陆海统筹发展创造了条件。

(四)海洋生态与人文资源丰富。

环大亚湾新区海洋资源丰富,大陆海岸线长281.4公里,海域面积4520平方公里,岛屿140多个,设有大亚湾水产资源省级自然保护区和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南海水产资源的种质资源库”,是南海重要的红树林生态系统分布区和海洋牧场示范区。

拥有惠州首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叶挺故居,以及秋长、平海等国家和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客家文化、红色文化和海洋文化兼备。

(五)人口和产业承载能力较强。

以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依托的环大亚湾新区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综合经济实力明显提升,2012年生产总值占全市的35.9%。

开发强度较低,已开发面积占总面积不到10%,除建成区和基本农田之外,大部分为适宜开发的丘陵和滨海平原地区,是当前惠州乃至珠三角东岸不可多得的战略拓展地区。

二、战略意义加快环大亚湾新区开发建设,有利于打造惠州尽快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的增长极,增强发展活力和动力,在加快转型升级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实现再造一个新惠州的目标;有利于探索陆海统筹发展新模式,利用我省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契机,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加快推动临港重化工业转型升级,完善我省沿海经济布局;有利于强化珠三角对粤东、粤北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打造珠江口东岸地区战略发展新平台,促进深莞惠一体化发展,构建横贯东西的战略通道,吸引高端资源要素集聚,带动粤东、粤北地区的加快发展,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有利于探索环大亚湾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子,以环大亚湾新区为纽带,促进惠州海岸带的整体保护与开发,确保海洋环境整治与陆源污染防治相结合,实现绿色低碳城市建设和现代海洋产业发展协调互补;有利于探索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科学路径,以环大亚湾新区为载体,率先构建城乡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一体化的新格局,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第二章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规划,从容建设,以海洋经济为主线,按照“石化为基、多元发展、高端为本、创新引领”的产业发展路径,统筹陆域发展和海洋开发,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构建惠州尽快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的重大战略平台,打造西融深港、东连粤东、辐射粤北的新兴增长极,把环大亚湾新区建设成为开放引领、创新驱动、富有魅力的现代化生态湾区,为广东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总目标发挥更大的战略性支撑作用。

二、基本原则生态优先,以人为本。

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并举,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把绿色低碳理念贯穿到开发建设全过程,加强陆海生态系统保护和岸线资源管理,确保发展规模和速度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实现人海和谐发展。

全域规划,组团开发。

加强规划引导,强化空间管理,推进陆地与海洋、城市与乡村全域覆盖的一体化空间规划,遵循“生态型、网络化”的理念,培育一批主题鲜明、分工合理的功能组团,促进城市、产业、人口和生态可持续发展。

陆海统筹,区域联动。

坚持陆域海洋统筹开发,基础设施统筹建设,现代海洋产业统筹发展,大力推进海洋科技创新,形成集约高效的科学开发新格局;立足区位优势,强化与京九铁路沿线城市的协作与互动,实现与珠三角核心区和粤东、粤北地区的联动发展,成为区域协作发展的纽带。

港城互动,产城融合。

以港口为依托,以产业为支撑,以城市为载体,加快推进港口、临港产业区与城市互动发展,促进城市服务功能和设施同步完善,提升新区整体竞争力,实现“港-区-城”三位一体的协调发展。

开放引领,创新发展。

坚持用全球视野和创新思维谋划新区发展,加强与港澳台及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的合作,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着力在新区开发模式、建设方式和社会管理等方面探索创新,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三、战略定位(一)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

依托现有龙头企业和炼化一体化后续项目,创新石化产业发展模式,延伸发展中下游产业链,提升产业价值链和产品附加值。

高标准构建资源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模式,促进石化产业向基地化、园区化、高端化和一体化发展,建设大型石化产业集群。

建立石化园区绿化隔离带,控制石化项目岸线使用,做精滨海石化工业景观,打造规模、水平均居世界前列的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

(二)广东陆海统筹综合发展试验区。

通过科学合理的陆海统筹规划和设计,处理好岸线利用与腹地开发、陆域开发与海洋开发的关系,实现陆海资源利用的有效衔接,着力统筹陆海产业、土地、岸线、交通、生态环境以及“港-区-城”的融合发展,推进海洋与陆域统筹管理体制创新,促进陆域经济与海洋经济良性互动。

(三)珠三角辐射带动粤东粤北发展的增长极。

发挥环大亚湾新区的地理桥梁作用,依托高铁站、空港、海港等重大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对珠三角核心区的要素吸引能力,加强与粤东、粤北周边地区的合作,构建优势互补、产业关联、梯度发展的多层次产业圈,形成与周边地区分工合作、互动多赢的发展格局,将环大亚湾新区建设成为辐射带动粤东、粤北地区发展的强大引擎。

(四)港城融合生态湾区。

强化面向临港产业的商务办公、总部经济等生产服务功能,培育与惠州中心城区互补发展的城市功能,营造港城融合的生态人文景观风貌,支撑惠州打造惠城、惠阳—大亚湾和仲恺“一城三组团”的城市空间格局。

开展海岸带整治修复试点示范,大力发展滨海旅游业,提高海洋和海岸带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利用水平,将环大亚湾新区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湾区。

(五)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统筹惠阳、大亚湾和惠东滨海地区的城乡发展,率先建立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划定城市功能组团的开发边界,注重保留滨海田园风光和村庄原始风貌。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育涉农二、三产业,大力推动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因地制宜开展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惠州推进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示范。

四、发展目标(一)到2017年,起步区初见雏形,实现经济总量再造一个新惠州。

交通基础设施框架基本成型,港口吞吐量突破1.2亿吨,惠州机场民用航空全面复航。

海洋生态环境污染得到遏制和改善,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初步形成,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和海洋新兴产业规模扩大,现代服务业活力显著增强。

人口规模由130万人增长到160万人左右,地区生产总值由850亿元增长到20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6.5万元增长到12.5万元,实现经济总量再造一个新惠州。

(二)到2020年,现代化生态湾区框架基本形成,成为新兴增长极。

海陆联运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建成,与深莞共同形成珠三角东岸便捷高效的客流和物流中心。

海洋环境整治与陆源污染防治成效显著,世界级临港先进制造基地和珠江口东岸生产服务平台更加完善。

人口规模达到200万人左右,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2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万元,对粤东、粤北地区的带动作用进一步显现。

(三)到2030年,核心区建设成熟完善,港城融合的现代化生态湾区基本建成。

全面建成环境优美的生态安全格局和成熟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形成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的产业结构,人口规模达到280万人左右,地区生产总值超过9000亿元,成为高端产业聚集区、科技创新引领区、改革开放活力区和绿色低碳示范区。

表2-1:环大亚湾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注:地区生产总值绝对值为现价,增长率为扣除价格因素后的实际增速,平减指数按103%左右计算。

第三章空间布局立足全域,着眼长远,合理构建空间开发总体框架,优化城镇体系,突出重点功能区建设,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强化岸线开发管制,加快形成有序有度有限的空间开发格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