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孔性阑尾炎并腹膜炎术后不放置腹腔引流328例

合集下载

普通外科学(医学高级):阑尾炎三

普通外科学(医学高级):阑尾炎三

普通外科学(医学高级):阑尾炎三1、单选已婚女性,29岁。

突发性脐周痛,1小时后局限于右下腹,伴呕吐。

查体:右下腹压痛,血常规:白细胞11×109/L,N88%,尿常规:白细胞0-1个/HP,红细胞0-2个/(江南博哥)HP,询问病史:月经过期10天。

此时最合适的处理是()。

A.腹腔穿刺B.查妊娠试验,请妇科会诊C.腹X线平片检查D.静脉肾盂造影检查E.进行血沉检查及OT试验正确答案:B2、单选急性阑尾炎时腰大肌试验阳性提示().A.并发盆腔脓肿B.脊髓腰段神经受累C.盆位阑尾D.盲肠后阑尾E.盲肠内阑尾正确答案:D3、单选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脓肿形成B.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C.内、外瘘形成D.化脓性门静脉炎E.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正确答案:A4、单选急性阑尾炎继发局限性腹膜炎的处理方法中下列哪一项不正确().A.应早期手术B.术中尽量吸净腹腔内液体C.用甲硝唑冲洗病灶D.盲肠缝合不牢固时,可放置引流E.引流管放置7~10天正确答案:C5、单选对阑尾炎诊断最有意义的是().A.血白细胞超过10.0×109/LB.右下腹局限性压痛C.腹部B超D.转移性右下腹痛E.腰大肌试验阳性正确答案:D6、单选男性,45岁。

因阑尾穿孔行阑尾切除术后7天,自腹腔引流管有粪便样液体流出,应如何处理().A.手术B.禁食C.胃肠减压D.保持引流通畅,观察E.穿刺正确答案:D7、配伍题寒战、高热、黄疸()右下腹包块,有压痛()右上腹痛,向右肩放射()大便次数增多伴里急后重()A.阑尾周围脓肿B.阑尾炎并盆腔脓肿C.阑尾炎并发门静脉炎D.急性胆囊炎E.溃疡病急性穿孔正确答案:C,A,D,B8、单选女性,51岁。

中腹部疼痛12小时,扩散至全腹2小时,查右下腹部有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腹透(-),化验:白细胞21×109/L,N87%,尿中红细胞3~4个/HP,应考虑哪一种疾病().A.急性胰腺炎B.右侧输卵管妊娠破裂C.急性胆囊炎D.右侧输尿管结石E.急性阑尾炎穿孔正确答案:E9、单选女性,36岁。

腹膜炎

腹膜炎

腹膜炎[单项选择题]1、对继发性腹膜炎剖腹探查过程中,不正确的原则是()A.先用吸引器吸全腹腔内的液体及脓液B.可用甲硝唑灌洗腹腔C.有高热时用4℃~10℃生理盐水灌洗腹腔D.坏死组织未能切除者,关腹前置外引流管E.关腹前一般应在腹腔内置抗生素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继发性腹膜炎剖腹探查过程中注意:①引流脓液消除中毒性休克的根源;②找到原发病,并予以处理如切除已穿孔的阑尾,胆囊引流坏死穿孔的胆道,切除坏死的肠道,切除坏死的胰腺组织等,坏死组织未能切除者,关腹前置外引流管;③预防并发症,可用甲硝唑灌洗腹腔冲洗腹腔引流易于形成脓肿的膈下、肝下、小网膜囊、盆腔等处;④胃肠减压造瘘或为今后胃肠营养而做空肠造瘘;⑤关腹前一般不用内置抗生素,因为容易形成肠粘连。

故选E。

[单项选择题]2、继发性腹膜炎毒性强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感染菌为()A.金黄色葡萄球菌B.溶血性链球菌C.大肠埃希菌D.各种细菌混合E.肺炎双球菌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各种细菌混合是继发性腹膜炎毒性强的原因。

[单项选择题]3、可确诊疑是结核性腹膜炎的检查为()A.结核菌素实验B.腹水穿刺检查C.腹部平片D.X线胃肠钡餐E.腹部增强CT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疑诊结核性腹膜炎时,可对腹水进行常规、生化、培养及细胞学检查,对于确定腹水性质有重要意义。

[单项选择题]4、患者男,35岁。

诊断为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一周来出现轻微腹痛,腹腔积液增多。

查体:T38.5℃。

腹腔积液常规:黄色,比重为1.016,蛋白25g/L,白细胞500×10/L,中性粒细胞0.85。

最可能的并发症是()A.原发性肝癌B.脾栓塞C.自发性腹膜炎D.门静脉血栓形成E.结核性腹膜炎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患者常有低热、腹胀或腹腔积液持续不减;体检发现轻重不等的全腹压痛和腹膜刺激征。

根据题中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符合自发性腹膜炎的表现,故选C。

化脓性阑尾炎不放置引流182例疗效观察

化脓性阑尾炎不放置引流182例疗效观察
本院选择病例上仅 以局限性化脓性阑尾炎不放置引 流 , 术后
无 1例切 口感染 , 疗效显著 , 优于其他 临床报道 』 。术 中及时 吸
引脓液 , 防止脓液扩散 ; 甲硝唑冲洗腹腔 , 并保 留少许 以对 抗厌氧
需严格注意无菌操作 , 以防为术后感染及肠粘 连留下 隐患。
14 2 放置引流组 ..
抽 取笔者所 在医院 20 0 0年 1 2 1 0~ 0 0年 1 O月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 脓性 阑尾炎 手术 病例 4 5例 , 中未放 置引流组 12例 , 中男 2 术 8 其
除炎性介质改变感染部位 的生物环境 , 抑制局部细菌繁殖 。但 近
年来 越来 越多的学 者认 为 : 对腹腔感染需常规引流观念须加 以改 变。根据笔者所在 医院化脓性 阑尾炎 两组病例 对照及 结合 临床 学术研究 , 全腹膜炎甚或是局 限性腹膜炎常规 引流是无 效甚至是 有害 的。化脓性阑尾炎手术 时 , 常用 的引流物 为硅胶 管 , 现 为使 脓液有效排出 , 一般腹腔 内的管壁上被剪有 多个小 的侧孔 。但腹 膜有炎症时 , 引流管很 快被 网膜 和 附近 组织及 肠道所 粘 附, 别 特
等 报道用温 生理 盐 水 30 0 0~6 0 l 0 0 m 彻底 冲洗腹 腔 , 放 引 不 流 ,0 15例中其切 口感 染率 仅为 2 6 , . % 他指 出反复 冲洗 、 洁腹 清
腔是不放置引流的关键 , 从而减少术后 因使用引流引起 的并发症
和使用引流发生的医院 内感 染。
14 1 未放 置引流组 ..
常规消 毒铺 巾 , 续硬膜 外麻 醉下行 麦 连
氏点或腹直肌旁切 口, 进入 腹腔后 如发现脓 液 , 先用吸 引器 吸取

321例阑尾炎术后并发切口感染原因预防

321例阑尾炎术后并发切口感染原因预防

浅析321例阑尾炎术后并发切口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摘要] 目的:探讨阑尾炎术后并发切口感染的原因及预防切口感染的措施。

方法:分析了本院6年来321例阑尾切除术病例,对并发切口感染作回顾性分析,探讨切口感染原因与预防措施。

结果:术后并发切口感染15例。

结论:阑尾术后切口感染与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术中切口保护、放置引流部位、切口对合、止血是否彻底等因素密切相关,只要采取相应措施是可以降低其切口感染率的。

[关键词] 阑尾炎;阑尾切口;切口感染;原因;预防我院从2000年1月—2006年12月共施行阑尾切除术321例,其中术后发生切口感染15例,现对321例手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从而找到切口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21例中,男138例,女183例,年龄9-80岁,病程>48小时109例,≤48小时212例。

1.2方法与结果将阑尾炎的病理类型、阑尾炎的病程长短、腹腔引流物自腹壁引出的部位、手术时间的长短、手术切口保护的措施、手术切口对合及止血是否彻底、术中和术后抗菌素应用的情况作统计学处理得出差异结果。

详情见附表。

2 讨论2.1病理、病程与切口感染关系:本组统计表明阑尾炎病程超过48小时及化脓穿孔阑尾术后切口感染数及感染率明显升高,p值分别<0.01及<0.001。

阑尾炎症的病理改变与病程成正比,病程长,一旦穿孔,切口感染率明显上升。

因此,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是预防切口感染的关键所在。

对于确诊为化脓穿孔阑尾炎病人,原则上立即手术,而保守治疗易转为穿孔阑尾,增加了切口感染的机会。

2.2腹腔引流物自腹壁引出的部位与切口感染关系:本组统计表明腹腔引流物自原切口引出的感染数及感染率较另戳洞引出的病例明显升高,p值<0.05。

很多学者认为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与引流物从原切口引出有很大关系。

因为腹腔引流从原切口引出时,引流液同时污染切口各层组织造成切口感染。

故引流物宜另戳洞为好。

急性阑尾炎并腹膜炎术后不放置腹腔引流临床体会

急性阑尾炎并腹膜炎术后不放置腹腔引流临床体会

缝 合 , 稀碘 伏 浸 泡 切 口3 S 。 #钟
14 术 后 使用 抗 生 素 情 况及 处 理 .
可 降低 术后感染及肠粘连 的机会 ,但最近 相关文献报道 ,
术 后 腹 腔 引 流 增 加 切 扣 感 染 和肠 粘 连 等 并 发症 发 生 率 。为 此 ,我 院对 19 年 1 至 2 0 年 1 的 18 急性 阑尾 炎 并 腹 99 月 09 月 3例
急性 阑尾 炎 并 腹膜 炎 术后 不 放 置腹 腔 引流 临床 体 会
李 生海 郭 菊
海原 750 520 宁夏海原县三河镇卫生院 ,宁夏
【 摘
要 】 : 目的 :探 讨 急 性 阑尾 炎 并 腹 膜 炎 术后 不放 置 腹 腔 引流 对 临 床 疗 效 的影 响 。方 法 :将 1 8 急 性 阑尾 炎 并腹 膜 炎 患 者 随机 3例
越好 )将腹 腔脓 液揩净 ,直 到认为腹腔 内很干 净没有液体 存留为止 。按上述方法处理7例 。 4 引流组脓液清除 :其 中按 上述 方法处理6 例 。其中引 4 流组的引流常规放置 于切 口旁 ,避 免直接 经切 口引流 ,缝
皮 时 疏 松 缝 合 脂 肪 层 ,针 距 间 留有 空 隙 与 深 层 相 通 ,适 当 的加 压 包 扎 , 向 腹 壁 挤 压 靠 拢 , 避 免 切 口 下 形 成 空 腔 。肥
症 的发 生 。 2 2 引流 组 拔 管 反应 .
未 置 引 流 组 脓 液 清 除 情 况 : 阑 尾 切 除 后 ,先 用 吸 引 器 吸 净 脓 液 , 然 后 用 浸 湿 生 理 盐 水 的 拧 干 的 纱 布 ( 得 越 干 拧
6  ̄ 病 人 都 有 不 同程 度 的 引流 管 放 置 处 疼痛 不 适 ,其 41 ] 中5 例 有 拔 管 恐 惧 感 ,3 病 人 切 口处 延 期 愈合 , 2 引流 4 例 例

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术后的腹腔引流的探讨(附237例分析)

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术后的腹腔引流的探讨(附237例分析)

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术后的腹腔引流的探讨(附237例分析)赵金龙
【期刊名称】《腹部外科》
【年(卷),期】1996(009)001
【摘要】报道了急性穿孔性阑尾炎237例。

通过阑尾切除及腹腔内小块湿敷料彻底吸洗后,不置腹腔引流管组切口感染率2.4%与置引流管组切口感染率4.5%的对比分析,提出了弥漫性腹膜炎可不必置引流管;阑尾脓肿以Ⅰ期手术后不置引流管的方法更优越。

【总页数】2页(P22-23)
【作者】赵金龙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6.805
【相关文献】
1.急性阑尾炎术后腹腔引流的价值探讨(附150例报告) [J], 汪修生;童东明;陆留珍
2.颅内破裂动脉瘤手术时机的探讨(附237例分析) [J], 刘翼;游潮;贺民;惠旭辉;周良学;王翔;曾义
3.单纯胆囊切除腹腔引流管放置问题的探讨:附1223例分析 [J], 芮理;沈洪薰
4.从母儿预后探讨重度妊高征的治疗(附237例分析) [J], 薛加强;董彦亮
5.老年妇女子宫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附237例分析) [J], 王连荣;杨丽萍;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急性阑尾炎并腹膜炎术后不放置腹腔引流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研究

急性阑尾炎并腹膜炎术后不放置腹腔引流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研究

急性阑尾炎并腹膜炎术后不放置腹腔引流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研究苏红波【摘要】临床纳入进行急性阑尾炎并腹膜炎手术患者90例,根据术后处理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研究组不给予腹腔引流,对照组给予腹腔引流。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切口感染以及肠粘连等并发症情况。

结果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为(4.9±1.7)d,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为(9.0±2.4)d,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术后切口感染率、肠粘连发生率分别为4.44%、2.22%,对照组术后切口感染率、肠粘连发生率分别为20.00%、15.56%,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

急性阑尾炎并腹膜炎术后不放置腹腔引流,能够明显降低术后切口感染、肠粘连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年(卷),期】2016(027)001【总页数】2页(P120-121)【关键词】急性阑尾炎;腹膜炎;腹腔引流;疗效【作者】苏红波【作者单位】珠海市斗门区妇幼保健院外科,广东珠海 519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6.8急性阑尾炎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急腹症,在得到确诊后应及时安排手术治疗。

对于急性阑尾炎并腹膜炎患者而言,目前术后常规的处理方案为腹腔引流。

通过引流,能够使得腹腔内的脓液、血液、腹水等排出[1]。

但是,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发现腹腔引流后患者切口不易愈合,且感染率较高[2]。

此外,术后肠粘连亦是腹腔引流较为多见的一种并发症[3]。

笔者在治疗急性阑尾炎并腹膜炎术后患者时,不放置腹腔引流,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共纳入急性阑尾炎并腹膜炎患者90例,均为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手术病例。

根据术后处理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研究组不给予腹腔引流,对照组给予腹腔引流,每组45例。

研究组:男31例,女14例,年龄5~76(35.6±14.3)岁,发病至手术时间12~73(19.3±10.2)h;对照组:男30例,女15例,年龄6~79(35.9± 13.9)岁,发病至手术时间10~70(19.0±10.1)h。

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长期不愈的相关分析及预防

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长期不愈的相关分析及预防

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长期不愈的相关分析及预防阑尾炎切除术后并发感染是外科较为多见的情况,尤其常见于化脓性阑尾炎术后。

如何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治愈率,是外科工作中一个具有指标意义的控制点。

我院外科从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急性阑尾炎128例,行手术治疗,在手术治疗前后,我们进行全程干预性跟踪,注重对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和处理,有效的控制了切口感染,在临床上取得相对满意疗效,形成一套有效的干预策略。

1资料与防治1.1一般资料本组病倒:男86例,女42倒,年龄6-79岁。

本组128例阑尾切除手术,其中120例是采用麦氏切口,8例采用右腹直肌探查切口。

病理诊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6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45例,坏疽性阑尾炎2例,穿孔性阑尾炎21例。

腹腔镜手术的不列为本组病例。

1.2治疗方法1.2.1麻醉方法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麻醉方法。

1.2.2手术切口定位根据临床表现常规选择麦氏切口,以压痛最明显处为中心便于显露及操作,异位阑尾炎及腹膜炎重术前无法确诊或者考虑手术难度较大的病例采用右下腹腹直肌探查切口。

腹壁切口上出血点尽量少用线结扎.对化脓性阑尾炎患者预计腹腔内有渗出液或积脓时,施行全腹膜保护法妥善保护切口,切除病变阑尾。

1.2.3术后处理静脉输液、止痛镇静及抗感染治疗等。

引流物要及时拔除,切口要按时拆线,注意防治各种并发症。

切口感染是阑尾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它是术后切口长期不愈的基础。

1.3 感染及防治:1.3.1切口感染标准术后切口出现红、肿、热、痛、局部皮温上升、压痛,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早期出现硬节并有脓液或破溃流脓。

拆线后切口裂开流脓,反复出现小脓点并由线头溢出的定为切口感染。

1.3.2切口感染预防与处理:①术前02小时内开始静滴有效抗生素;②阑尾按常规切除处理,阑尾及系膜成脓时,坏疽阑尾变黑及多溃性脓点,要有效防止阑尾化脓穿孔并发腹膜炎,必须吸净腹腔内脓液,然后以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腹腔,直至冲洗液清水样,再以0.5%甲硝唑200400ml冲洗腹腔并吸净,最后腹腔内留置甲硝唑溶液约50m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穿孔性阑尾炎并腹膜炎术后不放置腹腔引流328例
发表时间:2016-05-24T11:56:39.143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2月第6期作者:刘明辉
[导读] 通辽市科尔沁区大林镇中心卫生院穿孔性阑尾炎并腹膜炎术后,传统临床医学主张放置腹腔引流。

刘明辉
(通辽市科尔沁区大林镇中心卫生院内蒙通辽 028018)
【摘要】目的:探讨穿孔性阑尾炎并腹膜炎术后不放置腹腔引流的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0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328例穿孔性阑尾炎并腹膜炎患者,术后患者不放置腹腔引流作为观察组,并与同期接受治疗的328例穿孔性阑尾炎并腹膜炎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

结果: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进食时间、发热时间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穿孔性阑尾炎并腹膜炎术后不放置腹腔引流,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但是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使患者早日进食,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穿孔性阑尾炎;腹膜炎;腹腔引流
【中图分类号】R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6-0255-02
穿孔性阑尾炎并腹膜炎术后,传统临床医学主张放置腹腔引流。

但是临床工作的不断进展,医学工作者发现,术后是否放置引流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无太大影响,甚至于有很多的优势。

因此,基于这一科学观点,在这里以我院2010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3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得良好的效果,具体报告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的328例穿孔性阑尾炎并腹膜炎术后不放置腹腔引流患者作为观察组,男165例,女163例,年龄20~61岁,平均年龄(41.3±9.5)岁;将328例穿孔性阑尾炎并腹膜炎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患者设为对照组,男170,女158例,年龄20~62岁,平均年龄(42.1±8.9)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相比,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入选标准
(1)所有患者均符合孔性阑尾炎并腹膜炎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术后均经病理检查证实;(3)所有患者均排除慢性阑尾炎、糖尿病、血液病以及高血压等疾病;(4)所有患者均排除既往有腹膜炎病史或者既往有腹部手术病史;(5)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1.3 方法
观察组患者均例行术前常规处理,消毒、铺单,切除患者阑尾后,将患者盆腔内脓液吸净,并将渗出液处理干净,然后关腹,对照组患者则在处理完脓液和渗出液后放置引流管后关腹。

另外,两组患者均采用聚维酮碘液进行切口消毒。

术后均例行抗感染治疗,给予患者甲硝唑+头孢呋辛联合治疗,静脉注射,连续3天后,改为口服抗生素。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和方差分析等,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以P<0.05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进食时间、发热时间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如表所示。

2.2 术后,对照组患者2例发生感染,观察组患者1例发生感染,两组相比,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手术切除阑尾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有效方法[1],一般而言,单纯穿孔性阑尾炎术后并发症较少,但是合并腹膜炎,就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2],为此,在穿孔性阑尾炎并腹膜炎术后,临床上主要通过放置腹腔引流管来控制并发症和提升治疗效果[3]。

而近来随着临床工作的不断进展,医学工作者发现,术后是否放置引流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无太大影响,甚至于有诸多的优势[4]。

如本组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进食时间、发热时间均较短,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充分说明穿孔性阑尾炎并腹膜炎术后不放置腹腔引流的优势作用,术后并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不会延长住院时间,也缩短了患者术后发热时间,而且也相应地改善了患者术后的舒适度,大大节约了医疗资源,更好地适应了现代医院发展观。

但是,我们要求医师要有高超的外科技术,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增强工作安全意义[5],保证术中血管、阑尾扎、缝结实,尽全力将腹腔内的脓液和渗出液清除干净,并严格无菌操作,术后严格使用抗生素,来保证治疗效果。

经临床分析,不放置引流有诸多优势,具体如下:(1)缩短了患者的病程,减少患者住院时间;(2)预防和减少术后粘连的发生,一般而言,引流物本身就对周围的组织和肠管造成了刺激,时间越长,越容易发生粘连,而不放置引流,则降低粘连发生率。

(3)引流管作用不大,引流管的作用主要就是引流渗液、脓液,如果术后处理得当,加上腹膜本身的吸收能力,则不需要引流。

总而言之,目前关于术后是否放置引流还没有达成统一认识,国内学者均持有不同意见,穿孔性阑尾炎并腹膜炎术后不放置腹腔引流,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但是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使患者早日进食,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另外,腹腔引流作为一种临床治疗性引流,在遇到以下问题时,仍旧需要放置,(1)阑尾周围发生脓肿,需要将其切开,将脓液引流,(2)阑尾根部有严重炎症;(3)无法完全清除周围坏死组织。

(4)盲肠壁发生水肿。

【参考文献】
[1]刘晓,刘广成,李彬,陈荫曾.急性阑尾炎行腹腔镜手术不放置引流管的疗效观察[J].微创医学,2015,03(15):390-391+408.
[2]苏秦,顾佳云,陈星.化脓性阑尾炎术后不放置腹腔引流管效果观察[J].人民军医,2013,03(17):298-299.
[3]殷四海,李继忠.化脓性阑尾炎不放置引流182例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2,04(11):123-124.
[4]张建明,刘其雨,苏艳军等.穿孔性阑尾炎术后不放置腹腔引流112例疗效观察[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7,04(3):65-67.
[5]廖健南,邱磊,谢沛标等.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预防性置管引流的再认识[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3,11(26):861-86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