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设计重点总结
道路勘测设计重点

道路勘测设计名词解释1、设计速度:又称计算行车速度,是指当气候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几何要素、路面、附属设施等)的影响时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持安全顺适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
(P12)2、爬坡车道:指设置在陡坡路段上坡方向右侧供慢速车行驶的附加车道。
(P72)3、避险车道:是指在长陡下坡路段行车道外侧增设的供速度失控车辆驶离正线安全减速的专用车道。
4、运行速度:是指中等技术水平的驾驶员在良好的气候条件,实际道路状况和交通条件下所能保持的安全速度。
5、道路红线:是指城市道路用地和城市建筑用地的分界控制线。
6、横向超高:为减小或抵消离心力的作用,保证汽车在圆曲线上稳定行驶,必须使圆曲线上路面做成外侧高、内侧低呈单向横坡的形式。
7、缓和曲线:是设置在直线与圆曲线间或半径相差较大、转向相同的两圆曲线间的一种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
8、最小纵坡:是为纵向排水的需要,对横向排水不畅的路段所规定的纵坡最小值。
9、平均纵坡:是指一定长度路段两端点的高差与该路段长度的比值,它是衡量纵断面线形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10、合成坡度:是指道路纵坡和横坡的矢量和。
11、路肩:位于行车道外缘至路基边缘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部分。
12、行车视距:为行车安全,驾驶员应能随时看到汽车前方相当远的一段路程,一旦发现前方路面上有障碍物或迎面来车,能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相撞,这一必需的最短距离称为行车视距。
13、垭口:是山脊上呈马鞍状的明显下凹地形。
14、展线:是为使山岭区路线纵坡能符合技术标准,利用地形延伸路线长度用以克服高差的布线方法。
15、平面交叉:道路与道路(或其他线形工程)在同一平面上的相互交叉。
16、渠化交通:在交叉口设置交通标志、标线和交通岛等,引导车流和行人各行其道的措施。
简答题(选择题)1、公路按功能和行政管理属性的分类?答:(1)功能: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和地方公路。
(2)行政:国道、省道、县道、乡道。
道路勘测重点汇总

第一章——绪论道路运输的特点:1.机动灵活性大2.速度快,造价低3.适应性强,满足政治、经济、军事需要4.运量大,服务面广5.和铁路、水运比较,汽车的燃料贵,服务人员多;单位运量小,致使其运输成本高。
公路(功能适用的交通量)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城市道路的分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交通量换算采用小客车为标准车型设计速度:是指当气候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几何要素、路面、附属设施等)的影响时,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持安全順适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
是决定道路几何形状的基本依据通行能力:是在一定的道路、环境和交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道路某个断面上所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是特定条件下道路能承担车辆数的极限值。
(基本通行能力:在理想条件下,单位时间内一个车道或一条车道某一路段可以通过的小客车最大数,是计算各种通行能力的基础。
可能通行能力:考虑车道宽、侧向净宽和混合行驶等影响因素,可以由基本通行能力乘以修正系数而得;设计通行能力:指公路交通的运行状态保持在某一设计的服务水平时,单位时间内公路上某一路段可以通过的最大车辆数。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以车流密度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一级服务水平:自由流状态;二级服务水平:稳定流状态;三级服务水平:饱和流状态;四级服务水平:强制流状态二、三级公路以延误率和平均运行速度作为主要指标;交叉口则用车辆延误来描述其服务水平。
公路网的特性:集合性、关联性、目标性、适应性公路网的结构形式:三角形、棋盘形、放射形(平原微丘区)并列形、树叉形、条形(重丘区、山区)城市道路网的结构形式和特点:(1)方格网式:优点:布局整齐,有利建筑布置和方向识别,交通组织简便,有利于组织交通;缺点:对角方向交通不便,道路非直线系数大(1.27~1.4)适用:平坦的中小城市,或大城市的局部区域改善:增加对角方向的道路2)环形放射式:优点:有利于中心与各分区、郊区、外围的联系,非直线系数小(1.1~1.2);缺点:交通组织不灵活,街道形状不规则,易使市中心交通集中;适用:大城市,特大城市;改善:布置多个中心,或放射线止于二环、三环3)自由式:优点:结合自然地形,节约道路工程造价缺点:非直线系数大。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知识点

1、道路勘测设计的依据:1、设计车辆;2、设计车速;3、交通量;4、通行能力2、道路建筑界限(净空):1、净高(道路在横断面范围内保证安全通行所必须的满足的竖向高度);2、净宽(道路在横断面范围内保证安全通行所必须的满足的横向宽度)。
3、汽车行驶的纵向稳定性:1、纵向倾覆;2、纵向滑移;3、纵向稳定性的保证(汽车在坡道上行驶时,在发生纵向倾覆之前,首先发生纵向滑移现象。
为保证汽车行驶的纵向稳定性,道路设计应满足不产生纵向滑移为条件。
)4、汽车行驶的横向稳定性:1、汽车在曲线行驶所产生的横向力(u横向力系数,ih横向超高坡度)2、横向倾覆条件分析(汽车在具有超高的平曲线上行驶时,由于横向力的作用,可能使汽车绕外侧车轮触地点产生向外横向倾覆的危险。
为使汽车不产生倾覆,必须使倾覆力矩小于或等于稳定力矩。
)3、横向滑移条件分析(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因横向力的存在,可能使汽车沿横向力的方向产生横向滑移。
为使汽车不产生横向滑移,必须使横向力小于或等于轮胎和路面之间的横向附着力。
)4、横向稳定性的保证(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的横向稳定性主要取决于横向力系数的大小。
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在发生横向倾覆之前先产生横向滑移现象。
)5、汽车行驶的纵横组合向稳定性:汽车行驶在具有一定纵坡的小半径平曲线上时,较直线上增加了一项弯道阻力。
对上坡的汽车耗费的功率增加,使行车速度降低。
对下坡的汽车有沿纵横组合的合成坡度方向倾斜、滑移和装载偏重的可能。
6、平面线形三要素: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7、直线(tangent)的特点:(1)路线短捷、行车方向明确、视距良好、行车快速、驾驶操作简单。
(2)线形简单,容易测设。
(3)直线路段能提供较好的超车条件(所以双车道的公路间隔适当处要设置一定长度的直线)。
(4)从行车的安全和线形美观来看:过长的直线,线形呆板,行车单调,易疲劳;也易发生超车和超速行驶,行车时司机难以估计车间距离;在直线上夜间对向行车易产生眩光。
道路勘测设计重点总结

道路勘测设计重点总结第一篇:道路勘测设计重点总结道路勘测设计重点总结第一章绪论1、道路的分类: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乡村道路。
2、公路等级的划分: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3、城市道路等级的划分:快速路、主干路(Ⅰ、Ⅱ、Ⅲ 级)、次干路(Ⅰ、Ⅱ、Ⅲ 级)、支路(Ⅰ、Ⅱ、Ⅲ 级)。
(Ⅰ级—大城市;Ⅱ级—中等城市;Ⅲ级—小城市。
)4、公路主要技术指标:一定数量的车辆在车道上以一定的计算行车速度行驶时,对路线和各项工程的设计要求。
5、路面结构组成及各组成的功能:组成:面层、基层、土基。
功能:面层:直接承受行车荷载的垂直力、水平力、以及车身后所产生的真空吸力的反复作用。
基层:主要承受面层传递的车轮垂直力的作用,并把它扩散到垫层和土基。
土基:6、勘测设计阶段的划分:(1)一阶段设计:路线视察、设计任务书、一次定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施工图预算。
(2)两阶段设计:可行性研究、设计任务书、初测、初步设计、设计预算、定线测量、施工图设计、施工图预算。
(3)三阶段设计:预可研、可行性研究、设计任务书、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
7、重要概念:(1)公路:连接城市、乡村和工矿基地等,主要供汽车行驶,具备一定技术和设施的道路。
(2)城市道路:在城市范围内,供车辆及行人通行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设施的道路。
(3)计算行车速度:又称设计车速,在具有控制性的路段上(如弯道、坡道),具有中等驾驶水平的驾驶员,在天气良好、低交通密度时,安全顺适行驶所能维持的最大速度。
(4)AADT:(年平均日交通量)代表着一年内所有日交通量的平均值,可反应出一年中大部分时间的交通流趋势。
(5)设计高峰小时交通量:高峰小时交通量是指在1h为单位进行连续若干小时调查所得结果中,交通量最大的小时交通量。
(6)通行能力:在正常可接受的运行速度、行车舒适、车辆无阻碍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上某一断面处的最大车辆数。
道路勘测设计复知识点

道路勘测设计复知识点道路勘测设计是道路建设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道路规划、设计和建造等各个方面。
本文将重点介绍道路勘测设计的一些关键知识点。
一、勘测设计概述道路勘测设计是指在道路建设过程中,通过对勘测设计工作的全面调查、分析和研究,确定道路的线位、纵横断面及地质条件,为道路的设计和建设提供基本依据的工作。
二、勘测设计的主要内容道路勘测设计包括线路选择、地质勘察、地形测量、交通调查等几个主要内容。
1. 线路选择线路的选择是指在建设道路之前,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道路的线位。
要从经济、技术、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确定最优线位。
2. 地质勘察地质勘察是为了了解地质条件,包括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下水位等,为道路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必要的依据和措施。
3. 地形测量地形测量是通过实地勘测,获取道路所在地区的地形特征,包括高程、坡度、地势等。
这些数据对于道路的纵横断面设计非常重要。
4. 交通调查交通调查是为了了解道路所在地区的交通状况,包括车流量、车速、交通组织形式等。
这些数据对于道路设计的通行能力和流量分析非常重要。
三、勘测设计的方法和技术道路勘测设计涉及到很多方法和技术,常用的包括全站仪、电子经纬仪、地形测量仪等。
1. 全站仪全站仪是一种测量仪器,可以同时测量水平角、垂直角和斜距等多个参数,广泛应用于道路勘测设计中。
2. 电子经纬仪电子经纬仪是一种高精度的测角仪器,可以测量水平角和垂直角,常用于细密地形测量。
3. 地形测量仪地形测量仪是一种用于获取地形数据的仪器,常见的有激光测距仪和雷达测距仪等。
四、勘测设计的重要性道路勘测设计是道路建设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供设计依据勘测设计工作可以提供精确的地理数据和地质条件,为道路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2. 确保道路安全性通过地质勘察和地形测量等工作,可以了解道路所在地区的地质结构和地形特征,有助于规划和设计出更加安全的道路。
道路勘测设计知识点笔记

道路勘测设计知识点笔记一、引言道路勘测设计是道路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对于保障交通安全、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知识点,包括地形测量、地质勘查、交通流量测算等。
二、地形测量1. 概述:地形测量是确定道路沿线地面高程、坡度和曲率等参数的过程。
2. 测量方法:常用的测量方法包括全站仪法、GPS测量法和激光测距法。
3. 量测内容:地形测量需要测量道路纵断面和横断面的高程数据,并制作高程图和剖面图。
三、地质勘查1. 概述:地质勘查是为了了解道路沿线的地质条件,以便确定合适的基础处理和路基施工方案。
2. 勘查内容:地质勘查需要采集地下水位、土壤类型、岩石种类和地下隐患等信息。
3. 勘查方法:地质勘查常用的方法包括地质钻孔、地质雷达和岩芯取样等。
四、交通流量测算1. 概述:交通流量测算是为了合理规划道路布局和确定车道数量等,以满足预期的交通需求。
2. 测算方法:交通流量测算常用的方法包括交通观测、交通计数和交通模型等。
3. 测算指标:交通流量测算的指标包括交通流量峰值、车道利用率和交通速度等。
五、道路几何设计1. 概述:道路几何设计是为了满足交通运输安全、顺畅和经济等要求,制定合理的道路线形、横断面和纵断面。
2. 设计要素:道路几何设计需要考虑的要素包括曲线半径、超高、坡度和路段长度等。
3. 设计原则:道路几何设计的原则有平缓和合理的坡度、充足的减速和加速带以及适当的安全设施等。
六、排水设计1. 概述:排水设计是为了确保道路在降雨等天气条件下能够及时排走积水,保障道路运行安全。
2. 设计要点:排水设计需要关注的要点包括排水沟、雨水管道和设立合适的水流方向等。
3. 设计标准:排水设计需要遵循的标准包括雨水流量计算、排水沟断面尺寸和污水排放等。
七、路基与路面设计1. 概述:路基与路面设计是为了确保道路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平整度,提供舒适和安全的通行条件。
2. 设计要素:路基与路面设计需要考虑的要素包括路基土的厚度、路面层结构和材料的选取等。
道路勘测设计考试重点总结

道路勘测设计重点总结:第一章绪论1、现代交通运输由铁路、道路、水运、航空和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组成。
2、高速公路是汽车专用、对向分隔行驶、全部立交、控制出入、设施完善及高标准的公路。
3、各级公路能适应的年平均日交通量均指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交通量。
4车道高速公路能适应各种汽车折算成小客车年平均日交通量25000—55000辆6车道高速公路能适应各种汽车折算成小客车年平均日交通量45000—80000辆8车道高速公路能适应各种汽车折算成小客车年平均日交通量60000—100000辆。
4、确定一条公路建设标准的主要因素是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交通量。
5、城市道路分类与技术分级1)快速路2)主干路3)次干路4)支路。
6、最高时速:汽车按其机械性能和动力性能可能达到的最高时速经济时速:汽车在一段公路上行驶的最经济(耗油、磨耗最小)的时速平均技术速度:汽车在公路上实际行驶的平均速度。
7、①年平均日(双向)交通量N ,即一年365天交通量观测结果的平均值②最大日(双向)交通量1N 即一年365天中交通量中最大的值③最大高峰小时(双向)交通量2N ,即一昼夜中以小时为单位所观测结果中最大的交通量。
8、公路通行能力:是在一定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公路上某一路段适应车流的能力,以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最大车辆数表示,以pcu/h 或pcu/昼夜计。
9、影响通行能力的主要因素:道路条件、交通条件、汽车性能、气候环境等。
10、断面形状3种路基形式:路堤、路堑、半填半挖。
11、路面按其力学性质可分为柔性路面和刚性路面两大类。
12、公路勘测设计的阶段可根据公路的性质和设计要求分为(一阶段设计、二阶段设计)和(三阶段设计)三种一阶段测设适用于技术简单,方案明确的小型公路工程;二阶段测设:为公路测设的主要程序即通常一般公路所采用的测设程序①初步设计阶段②施工图阶段;三阶段测设:对于技术上复杂而又缺乏经验的建设项目中的个别路段、特殊大桥,互通式立体交叉、隧道等第二章汽车行驶理论13、如果要求汽车具有较大的牵引力,则必须采用较大的速比0,i i k ,但随着0,i i k 的增大,车速V 会降低。
《道路勘测设计》重要知识点汇总三十一

《道路勘测设计》重要知识点汇总三十一901.全线工程地质说明书应根据勘察的具体情况,综合分析工程地质调查、测绘、勘探、试验所取得的各项资料,阐明工程地质条件,分别评价各测段地质条件及筑路适宜性,必须重点突出,结论明确。
902.全线工程地质说明书内容序言--说明勘察工作的目的、依据、起讫时间、完成的工作项目与工程量、主要的工作方法、现有资料的利用及其他有必要说明的问题。
自然地理--阐明测区山脉、水系、气候、地形、地貌等自然特征。
地层--依次阐明与公路有关的地层、地质时代、岩层产状、岩性特征、成因类型、风化程度、分布范围等。
地质构造--根据公路的技术要求,分析对筑路有影响的构造现象,阐明其危害程度,提出防治措施。
区域工程地质条件--说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特征及各种不良地质现象等情况,应着重分析不良地质现象的发育程度及其对公路的影响。
地震烈度--根据地震部门提供的沿线地震烈度的鉴定资料,分析测区的地震效应,并提出抗震措施。
水文地质--说明地下水类型及水位特征,以及对公路工程的影响。
筑路材料--说明沿线材料分布情况,主要材料的种类、质量、蕴藏量、采运条件及供应方式等。
说明书还应写明:①小桥涵及其他人工构造物的基础地质概况。
②各类岩石、土壤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并分析评价,说明取样及试验的工作情况。
③路线各方案的工程地质评价和方案取舍意见。
4)全线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的处理意见。
⑤对详勘工作的建议及工作量的估计。
903.工程地质图在地质条件复杂控制选线时,应按需要绘制1∶2000~1∶5000工程地质图,其主要内容包括:岩层分界及成因,地质年代,产状,地质构造(如节理、裂隙、断裂褶曲等),不良地质范围界线及代表符号,地下水露头,勘探点,地震基本烈度界线,代表性的地质横断面示意图,地层柱状图,地质图例。
904.纵断面图在路线的纵断面图中,应填写工程地质特征,主要标明地貌、岩性特征,以及土、石工程分类等。
905.各类测试原始资料的汇总分析勘探资料按各种不同勘探方法和不同测试资料,分类汇总成册;试验资料的汇总,应进行必要的分析研究,探索规律,初步总结,并附简要说明。
道路勘测设计小总结范文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日益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道路勘测设计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期工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学习,我对道路勘测设计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现将心得体会总结如下:一、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流程道路勘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初步设计:根据规划要求,对路线进行初步设计,包括路线走向、平面、纵断面、横断面等。
2. 详细设计: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对路线进行详细设计,包括选线、测设、地质勘探、路基、路面、桥梁、隧道等设计。
3. 施工图设计:在详细设计的基础上,绘制施工图纸,为施工提供依据。
二、道路勘测设计的关键技术1. 平面设计:掌握路线平面设计的基本线形,如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等,以及弯道的超高与加宽方法。
2. 纵断面设计:掌握路线纵断面的概念,重点掌握纵坡设计、竖曲线设计、城市道路锯齿形街沟设计等。
3. 横断面设计:了解道路用地宽度与界限,掌握路基、行车道宽度确定的原理,以及路拱、边沟、边坡的设计。
4. 道路定线:掌握实地定线与纸上定线的方法与步骤,以及如何确定道路曲线半径值与缓和曲线长度。
5. 航空象片应用:在林区、山区等视线荫蔽地区,利用航空象片进行道路勘测设计,提高勘测精度。
三、道路勘测设计的实践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道路勘测设计过程中,要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2. 团队协作:道路勘测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团队成员之间密切配合,共同完成。
3. 严谨态度:在道路勘测设计过程中,要本着严谨、负责的态度,确保设计质量。
4. 持续学习:道路勘测设计领域不断发展,要不断学习新技术、新方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总之,道路勘测设计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积累经验,为我国道路勘测设计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道路勘察设计知识点总结

道路勘察设计知识点总结一、引言道路勘察设计是道路建设中极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它直接关系到道路的质量和安全。
在道路勘察设计过程中,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点和技术要求,以确保设计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本文将总结一些道路勘察设计的知识点,以供参考。
二、地质勘察地质勘察是道路勘察设计的基础,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地质调查:对所在地区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调查,了解地质构造、地貌特征、地下水位等因素对道路建设的影响。
2. 岩土勘察:对基岩和土壤的性质进行实验室和现场测试,确定岩土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力,从而为道路的设计提供依据。
3. 地质灾害评估:分析和评估地质灾害(如滑坡、地陷等)对道路建设的潜在风险,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三、交通调查交通调查是道路勘察设计的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以下要点:1. 交通流量统计:通过现场观察和数据分析,了解道路的通行能力、交通流量峰值以及交通流线的走向,为道路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2. 车辆类型调查:调查不同类型的车辆(如轿车、货车、公交车等)在道路上的比例和行驶速度,以确保道路设计的安全性和适用性。
3. 交通事故分析:通过调查和分析交通事故数据,了解道路现有问题和风险点,为道路设计的改进提供基础。
四、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是道路勘察设计必不可少的一环,它包括以下内容:1. 大气环境评价:评估道路建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如噪音、扬尘、空气污染等,并提出相应的控制和治理措施。
2. 水环境评价:评估道路建设对水环境的影响,如水体的排放和污染防治,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生态环境评价:评估道路建设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如植被破坏、野生动物迁徙受阻等,并提出保护和修复方案。
五、功能设计功能设计是根据道路使用要求和地区实际情况确定道路的功能定位和设计要求,包括:1. 路网布局:根据地区交通需求,合理布局道路网,确定主干道、支线道和次干道等各级道路的位置和数量。
2. 路段设计:根据不同路段的交通流量和车辆类型,确定道路的横断面设计、道路标线和标牌设置等。
道路勘测设计必背知识点

道路勘测设计必背知识点一、地理基础知识1.地理坐标:地理坐标系统是一种由经度和纬度组成的坐标系统,用于确定地球上任意位置的准确位置。
2.平面坐标:平面坐标是指在某一平面上,利用笛卡尔坐标系的x和y轴表示点的坐标,常用于道路勘测设计中。
3.地形特征:地形特征是指地面的形状、地势、高低起伏等特征,包括山脉、河流、湖泊、沼泽等。
二、勘测测量知识1.地形测量:地形测量是指对道路所在地区地势、地貌等特征进行测量的过程,包括三角测量、水准测量、控制点测量等。
2.交通流量测量:交通流量测量是指对道路上机动车辆、行人等交通流量进行测量和统计的过程,用于确定道路的设计需求。
3.地下管线调查:地下管线调查是指对道路勘测区域内的地下管线进行调查和标记,以避免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对管线造成损坏。
三、设计原理与要求1.道路等级设计:道路等级设计是指根据交通需求和承载能力,将道路按照等级划分,并确定设计标准和要求。
2.道路几何设计:道路几何设计是指根据道路等级和交通流量,确定道路的线型、横断面和纵断面等设计要素。
3.标志标线设计:标志标线设计是指根据道路类型和交通流量,确定道路上应设置的交通标识和道路标线。
4.排水设计:排水设计是指根据道路的纵、横断面形状和地形特征,设计排水系统以防止道路积水和冲刷。
五、环境保护与设计1.生态环境保护:在道路勘测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以及道路周边的植被和动物栖息地。
2.噪声与振动控制:道路勘测设计中需要采取措施来减少道路交通产生的噪声和振动,保障周边居民的安宁和生活质量。
3.空气质量保护:道路勘测设计要考虑减少机动车辆排放的污染物对空气质量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环境。
六、设计报告与成果交付1.设计报告:设计报告是向相关部门和人员汇报道路勘测设计成果的文档,包括项目背景、设计原理、设计计算和建议等内容。
2.设计图纸:设计图纸是道路勘测设计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平面图、纵断面图、横断面图等,用于指导施工和监理。
(完整版)道路勘测设计知识点

(完整版)道路勘测设计知识点道路勘测设计是指在规划、建设道路前,对路线进行测量、勘察、设计和规划的一系列工作,是道路建设的第一步。
以下是关于道路勘测设计的一些知识点:1.测量技术道路勘测设计中常用的测量技术包括全站仪测量、GPS测量、地形测量等。
其中,全站仪测量精度较高,适用于道路纵断面、横断面、平面、交叉路口坡度和曲线等测量;GPS测量适用于对大面积地形进行测量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制图;地形测量适用于狭窄、崎岖地形的测量,包括测量高缘线、侧缘线、人行道、排水设施等。
2.地质勘探在道路勘测设计中,地质勘探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地质勘探,可以确定道路所经过的地层情况、地质构造特征、地下水分布、灾害隐患等信息,并作为道路设计的重要参考。
常用的地质勘探方法包括钻探、试验坑、地震波勘探等。
3.路线设计路线设计是道路勘测设计的重要环节。
路线设计需要按照城市或乡村的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结合当地的交通、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等因素,确定道路的起点、终点、路线、道路等级、纵坡和横向坡度、曲线等设计要素。
路线设计需要充分考虑路线的经济、实用、安全、环保等方面的要求,达到科学规划道路的目的。
路基设计是道路勘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路基设计要考虑到不同路段的地质构造、地形特征、土壤类型等因素,在充分了解路段情况的基础上,设计路基的高度、宽度、坡度、侧向护坡、排水设施、边沟等设计要素,使之能够承载交通运输和各种气象灾害的影响,达到安全高效地运输的目标。
路面设计是道路勘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路面设计要根据道路所处的交通量、车速、车型等不同因素,确定路面的厚度、强度、路面结构类型、路面材料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路面弯曲、坡度、路桩、树木、人行道等因素对路面的影响,达到经济、安全、舒适、环保的要求。
6.交叉口设计交叉口是道路勘测设计中重要的一部分。
交叉口设计必须考虑到各种交通形式,包括汽车、自行车、行人、公交车等。
交叉口设计涉及到交叉口的类型、控制方式、信号设计、交通标志、路口亮化等问题。
公路勘测设计知识点总结

公路勘测设计知识点总结公路勘测设计是公路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公路的设计质量和施工安全。
以下是公路勘测设计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总结。
一、公路勘测设计概述公路勘测设计是指在公路建设前,对选定的建设线路进行详细的调查、测量和设计工作,包括线路选择、地形测量、地质勘察、交通流量调查等内容。
其目的是为了确立合适的路线和设计参数,保证公路建设的安全和经济性。
二、公路线路选择公路线路选择的主要原则是从经济、技术和环境等方面综合考虑,确保公路线路的通行能力、安全性和经济效益。
在选择线路时,需要考虑地形地貌、自然条件、地质地貌特征、水资源等因素,并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自然景观的要求。
三、地形测量地形测量是公路勘测设计中的基础工作,通过测量地表的高程和坡度等参数,为后续的设计工作提供依据。
地形测量的常用方法包括全站仪测量、激光雷达测量和遥感影像解译等。
四、地质勘察地质勘察是为了了解路线所经过区域的地质构造、地质层理和地质灾害等情况,为设计合理的路基和路面结构提供依据。
地质勘察的主要内容包括现场勘察、取样分析和地质工程评价等。
五、交通流量调查交通流量调查是为了确定公路设计的通行能力和交通组织方案,以及未来的交通预测。
常用的交通流量调查方法包括交通观测站调查、交通摄像头监测和道路计数器统计等。
六、土地征用和土地规划公路建设需要征用一定的土地资源,因此需要进行土地征用和土地规划。
土地征用是指政府按照法律程序,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提供给公路建设使用。
土地规划则是根据公路建设的需要和周边环境要求,对征用土地进行合理利用和规划。
七、环境影响评价公路建设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评估公路建设可能对自然环境、人口、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产生的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旨在确保公路建设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八、勘测设计报告公路勘测设计完成后,需要编写勘测设计报告,详细记录勘测设计的方法、过程和结果,包括线路选择的依据、地形和地质情况的描述、设计参数的确定等内容。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知识点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知识点道路勘测设计是交通工程专业重要的课程之一,它是道路建设的基础,对于保证道路建设的安全、合理、高效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着重介绍道路勘测设计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道路勘测设计的背景和作用道路勘测设计是指根据道路工程的要求,通过对地形、地貌、水文地理、土质等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确定并绘制出道路线路的具体位置、纵、横断面和进深道路勘测数据,为道路建设提供依据。
它在道路建设的各个环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道路规划、设计、施工和监测等。
二、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内容1. 勘测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道路勘测设计之前,需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
包括调查研究文献、获取地图和航空影像资料、确定勘测范围和目标等。
2. 地面勘察地面勘察是道路勘测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
包括对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土质等进行调查研究,获取相关勘测数据。
其中,地形地貌的勘测包括测量山体、水体、道路、建筑物等;水文地质的勘测则包括测量水文地质条件、水体分布等;土质勘测则包括土壤性质、土层厚度等。
3. 工程测量工程测量是道路勘测设计的核心环节,它主要是通过仪器设备对道路线路的位置、高程、纵断面和横断面等进行测量。
包括直线测量、曲线测量、高程测量、纵断面测量和横断面测量等内容。
4. 勘测数据处理勘测数据处理是指将测量所得的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分析和绘制成图纸等工作。
其中,包括数据整理、数据计算、数据分析和图纸绘制等。
5. 勘测报告编制勘测报告是对勘测设计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的文件,它包括勘测设计的目的、内容、方法、数据处理结果和建议等。
三、道路勘测设计的注意事项1. 精确性要求道路勘测设计的数据要求高度准确,尤其是对于道路线路的位置、高程和纵横断面等测量结果需要尽可能的精确。
2. 安全措施在进行道路勘测设计时,要注意保证勘测人员的安全。
包括佩戴个人防护装备、依法规定的标志和警示设施、采取安全措施等。
3. 环境保护在进行道路勘测设计时,要注意对环境的保护。
道路勘测设计知识点

道路勘测设计知识点道路勘测设计是指对新建、改建或维修道路时进行的地形勘测和工程量测算,以便合理规划、设计和施工道路工程。
在道路工程中,勘测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介绍道路勘测设计的几个主要知识点。
一、地形测量地形测量是道路勘测设计的基础。
它是通过测量地面上的各种地形特征,如高程、坡度、曲率等,来获取地形数据。
常用的地形测量方法包括全站仪测量、GPS测量和激光测距仪测量等。
通过准确获取地形数据,可以为道路的规划设计提供必要的基础信息。
二、交通流量调查交通流量调查是指对道路上车辆数量和流动情况进行的统计和分析。
通过交通流量调查可以了解道路的交通状况,包括道路的通行能力、拥堵情况等。
常用的交通流量调查方法包括车辆计数法、视频观测法和交通流量传感器等。
交通流量调查的结果对道路设计的合理性和交通管理的决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三、纵断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是指根据道路的起点、终点和各个断面之间的要求,确定道路的纵向剖面。
它主要包括纵断面的长度、坡度、坡度变化等要素的确定。
纵断面设计的目标是确保道路在高程和纵向坡度上的合理性,以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四、横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是指根据道路的功能要求和交通组织方式,确定道路的横向断面。
它主要包括道路的宽度、车道数、人行道、路肩等要素的确定。
横断面设计的目标是在保证交通安全的前提下,提供足够的通行空间,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
五、交叉口设计交叉口是道路交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交叉口设计是指根据交叉口的类型和交通组织要求,确定交叉口的几何形状和交通设施设置。
常见的交叉口类型包括十字路口、环形交叉口和立交桥等。
交叉口设计的目标是确保交叉口的安全性和通行效率,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六、标志标线设计标志标线是指在道路上设置的各种交通标志和道路标线。
标志标线设计是根据交通管理要求和道路使用情况,合理设置各种标志标线,提醒和引导驾驶员正确行驶。
常见的标志标线包括交通信号灯、标线、标牌等。
道路勘测设计重点

道路勘测设计重点一1有哪几种交通方式,特点①铁路远程客货运量大、连续性强、成本较低、速度较高,但建设周期长、投资大②道路激动灵活、批量不限、货物送达速度快、覆盖面广,但养护、运营费用较高③水运通过能里高、运量大、耗能少、成本低、投资省,但受自然条件限制大、连续性较差、速度慢④航空运输速度快、两点间运距短,但运量小、成本高⑤管道连续性强、成本低、安全性好、损耗少,但灵活性较差、运输对象单一、通用性差2公路技术标准我国等级设计如何选用等级(1)①高速公路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②一级公路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可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③二级公路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④三级公路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⑤四级公路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2)根据公路的功能、路网规划和设计交通量,结合项目所在地区的综合运输体系、社会经济等因素,经论证后确定3发展目标,告诉网规划内容(1)①第一阶段近期达到交通运输紧张状况有明显缓解,对国民经济的制约状况有明显改善②第二阶段将在2020年作于达到公路交通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③第三阶段将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公路交通运输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7条首都放射线、9条南北纵向线和18条东西横向线组成,简称“7918网”,包含“五纵七横”在内,总规模约8.5万公里,其中主线6.8万公里,地区环线,联络线等约1.7万公里4城市道路有哪几类快速路主干路次主干路支路5设计车速运行车速交通量通行能力作为道路设计的车辆有哪几类(1)①当气候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影响时,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持安全顺适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②中等技术水平的驾驶员在良好的气候条件,实际道路状况和交通条件下所能保持的安全速度③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车辆数④特定条件下道路能承担车辆数的极限值(2)小客车载重汽车鞍式列车铰接车6道路设计阶段,及各阶段主要内容是什么(1)①一阶段设计:施工图设计②二阶段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③三阶段设计: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2)①初步设计:格局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任务书和初测资料编制②技术设计: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和定测资料编制③施工图设计:(一)一阶段设计中根据批准的可行性报告、设计任务书和定测资料编制(二)二阶段设计中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和定测资料编制(三)三阶段设计中根据批准的技术设计和补充定测资料编制7交通量如何折算①小客车 1.0 小于等于19座小于等于2T②中型车 1.5 大于19座大于2T小于等于7T ③大型车 2.0 大于7T 小于等于14T④拖挂车 3.0 大于14T8公路安全性评价的目的和作用(1)目的:减少交通事故,降低交通事故危害程度(2)作用:①将由于公路及其周围环境影响而产生的事故降低到最低限度②将已建成公路的后续安全整治费用降低到最低限度③减少项目在设计,建设和养护的整个使用寿命期内的总费用④增加设计者、管理者和其它所有相关人员在规划、设计、建设和养护中的安全意识9什么叫道路红线和道路红线用地①指城市道路用地和城市建筑用地的分界控制线②指道路红线以内的范围二1汽车行驶的轨迹及对应的线形有什么关系(1)汽车行驶过程中,车轮在路面上留下的痕迹(2)①轨迹是连接的,轨道上任一点不出现折转和错位②轨迹的曲率是连接的,即轨迹上任一点不出现两个曲率值③轨迹的曲率变化率是连续的,即轨迹上任一点不出现两个曲率变化值2如何正确利用直线,直线的最小长度是怎样规定的①路线完全不受地形,地物限制的平坦地区或山间的宽阔河谷地带②城镇及其近郊道路,或以直线为主体进行规划的地区③长达桥梁,隧道等构造物路段④路线交叉点及其附近⑤双车道公路提供超车的路段(同向曲线不小于6倍,反向曲线不小于2倍)4公路最小平曲线平径有几种,分别在哪种措施情况下使用①极限最小半径保证车辆按设计速度安全行驶所规定的圆曲线半径最小值②一般最小半径各级公路对按设计速度行驶的车辆能保证其安全、舒适的最小圆曲线半径(推荐使用一是考虑按设计速度行驶时的舒适感,二是复杂地形不过多增加工程量)③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圆曲线半径较大时,离心力影响较小,路面摩擦力可保证汽车有足够稳定性5缓和曲线的作用是什么?去顶其长度要考虑哪些因素(1)作用①曲率连续变化,便于车辆遵循②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旅客感觉舒适③超高及加宽逐渐变化,行车更加平稳④与圆曲线配合,增加线形美观(2)因素①旅客感觉舒适②超高渐变适中③行驶时间不过短6什么叫横向力系数衡量稳定性程度,意义为单位车载的横向力三1汽车行驶阻力有哪些汽车行驶条件及对路面要求是什么(1)空气阻力道路阻力(滚动,坡度)惯性阻力(2)驱动力大于等于阻力小于等于轮胎与路面之间附着力(3)①宏观要求路面平整而坚实,尽量减少流动阻力②微观要求路面粗糙而不滑,增大附着力3道路最大纵坡如何确定不仅考虑汽车的动力特性、道路等级、自然条件,还要考虑工程和运营的经济等4为什么要规定最短坡长及最大坡长缓和坡段如何作用恢复在交大纵坡上降低的速度,减少下坡制动次数,保证行车安全,确保道路通行质量5什么是合成坡度,为什么要限制平均纵坡及合成坡度(1)道路纵坡和横坡的适量和(2)合理运用最大纵坡,坡长限制及缓和坡段,避免急弯和陡坡的不利组合,防止因合成坡度过大而引起该方向滑移,保证行车安全7为何要设置爬坡车道和避险车道(1)公路纵坡较大路段上,载重车爬坡需克服较大坡度阻力,使输出功率与车重比值降低,车速下降,大型车与小型车速差变大,超车频率增加,对行车安全不利。
道路勘探设计知识点归纳

道路勘探设计知识点归纳道路勘探设计是道路建设的前期重要工作之一,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建设道路的地质情况、地貌特征、水文地质条件等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为道路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在进行道路勘探设计时,需要掌握一些相关的知识点,本文将对道路勘探设计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地质条件地质条件是道路勘探设计的基础,对于不同地质条件下的道路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进行道路勘探设计时,需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的地质条件:1.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指地球壳体中的构造体系,包括断裂、褶皱等。
地质构造的复杂程度会影响道路勘探设计的难度和路基稳定性。
2. 岩性特征:岩性特征是指地质中的岩层类型、成分、结构、物理性质等方面的特征。
了解地质中岩性特征的变化对道路勘探设计有重要意义。
3. 地层分布:地层分布是指不同地层在某一区域的空间分布状况。
了解地层的分布对于确定道路纵横断面及路基处理方式具有指导意义。
二、地形特征地形特征是指地表形态的特点,包括高差、陡坡、平原等。
在进行道路勘探设计时,需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的地形特征:1. 高差:高差是指地形上的高低差异。
了解地形高差的变化对确定道路的纵向曲线有重要意义。
2. 坡度:坡度是指地面的倾斜程度。
了解地面的坡度变化对道路的横断面选择和纵向曲线设计具有重要影响。
3. 水系分布:水系分布是指河流、湖泊等水体在某一区域的分布情况。
了解水系的分布对于设计桥梁、涵洞等交通设施具有指导意义。
三、水文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是指地下水与地质相互作用的情况,包括水位、含水层、渗透性等。
在进行道路勘探设计时,需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的水文地质条件:1. 水位:水位是指地下水位于地下的水平高度。
了解地下水位的变化对于设计排水系统、防渗措施等具有重要意义。
2. 含水层:含水层是指地下水储存和流动的层状结构。
了解含水层的分布和性质对于设计路基防渗和桥梁基础具有指导意义。
3. 地下水渗透性:地下水渗透性是指地下水在岩石或土壤中传导的能力。
道路勘测设计知识点总结

道路勘测设计知识点总结一、引言道路勘测设计是指在道路建设前对道路线路、交叉口、桥梁、隧道等进行详细调查和测量,以确定最佳设计方案的过程。
本文将总结道路勘测设计的重要知识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二、勘测设计前期准备1.项目规划在进行道路勘测设计前,需要明确项目规划,包括道路用途、设计标准、设计参数等。
这些规划将直接影响勘测设计的方案选择和数据采集。
2.地形测量地形测量是确定道路线路的起点、终点和各个节点坐标的关键步骤。
常用的地形测量方法有全站仪测量、GPS测量和航空摄影测量等。
3.地质勘察地质勘察是为了了解道路建设区域的地质条件,包括土层结构、岩性、地下水位等。
地质勘察结果将为后续的道路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依据。
4.交通流量调查交通流量调查是对道路所在区域交通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的过程,包括车流量、交通组织方式、道路用户性质等。
交通流量调查结果将为道路设计的交通组织方案提供依据。
三、勘测设计方法与技术1.水平控制水平控制是确定道路线路纵断面的过程,包括起点、终点和各个节点的坐标和高程测量。
常用的水平控制方法有三角测量法、全站仪测量法和GPS定位法等。
2.纵断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是根据道路线路的纵坡要求确定道路横断面的过程。
纵断面设计包括纵坡曲线设计、切坡设计和挡土墙设计等。
3.横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是为了确定道路横向断面的几何形状和交通组织要求。
横断面设计包括道路宽度设计、车道数设计和人行道设计等。
4.交叉口设计交叉口设计是为了提供交通流畅和安全的道路交叉点。
交叉口设计包括交叉口类型选择、几何形状设计和交通信号灯设计等。
5.桥梁设计桥梁设计是为了提供道路通行的桥梁结构。
桥梁设计包括桥梁类型选择、桥面宽度设计和桥梁承载能力计算等。
四、勘测设计注意事项1.数据采集精度要求在进行勘测设计时,需要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数据采集的精度要求。
数据采集精度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后续道路设计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2.环境保护考虑在进行道路勘测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0、山岭区,一般多以纵面线形为主安排路线,其次是横面和平面。 71、沿溪线布局的主要三个问题;①路线选择走河流的哪一岸;②路线线位放在什么高 度;③路线选在什么合适的地点跨河。 72、越岭线布线要点是如何处理好垭口选择、过岭标高和展线布局三个问题。 73、在高寒地区,低哑口对于行车和养护都是有利的,有时为了获得较好的行车和养护 条件,即使路线较偏,也可能绕线从低哑口通过。 74、展线:采用延长路线的方法,逐渐升坡克服高差。包括自然展线、回头展线和螺旋 展线。75、a.自然展线:当山坡平缓、地质稳定时,路线利用有利地形以小于或等于平 均纵坡(5%-5.5%)均匀升坡展线至垭口。特点:平面线形较好,里程短,纵坡均匀, 但由于路线较早地离开河谷对沿河居民服务性差, 路线避让艰巨工程和不良地址的自由 度不大。 b.回头展线:路线沿溪至岭脚,然后利用平缓山坡用回头曲线展线至垭口。 特点:平曲线半径小,同一坡面上下线重叠,对施工、行车和养护都不利,但能在短距 离内克服较大的高差,并且回头曲线布线灵活,利用有利地形避让兼具工程和不良地质 地段比较容易。 c.螺旋展线:一种路线转角大于 360°的回头展线形式。特点:路线 利用有利的山谷或山包,在很短的平面距离内就能克服较大的高差,它虽比回头曲线有 较好的线形,避免了路线的重叠,但因需要建桥或隧道,将使工程造价很高。 76、路线遇平坦地带,可按平原地区以直线方向为主导的原则布线;如有障碍或有相应 联系的地点,则加设中间控制点,相邻控制点间仍以直线相连;凡路线转弯处,设置与 地形相协调的长而缓的曲线。 77、城市道路网结构类型:①方格网路式;②放射环式路网;③自由式路网;④混合式 道路网。
第 1 页 共 5 页
Pt Pf Pi Pw Pj
。
16、汽车的牵引力必须大于等于汽车的行驶阻力。 17、纵向倾覆 Gα cosα 0 L2 G sinα 0 hg 0 纵向倒溜α α ;横向倾覆,汽车的行驶速度 v vmax 或平曲线半径 R R min ;横 向滑移,汽车的行驶速度 v vmax 或平曲线半径 R R min 。 18、回旋线:随着行驶距离增加,曲线半径逐渐减小的一种曲线。
第二章 汽车行驶理论
13、如果要求汽车具有较大的牵引力, 则必须采用较大的速比 ik , i0 , 但随着 ik , i0 的增大, 车速 V 会降低。采用低速档,能获得交大的牵引力和较低的车速,采用高速档,能获得 较高的速度和较小的牵引力。 14、汽车的行驶阻力:①滚动阻力( p f )②坡度阻力( pi )③空气阻力( pw )④惯 性阻力( Pj ) 。 15、为使汽车运动,汽车的牵引力必须与运动时所遇到的各项阻力之和平衡,即
第五章 横断面设计
52、公路用地范围的划定:填方地段为公路路堤两侧排水沟外边缘(无排水沟时为路堤 或护坡道坡脚)以外挖方地段为路堑坡顶截水沟外边缘(无截水沟为坡顶)以外,不小 于 1m 的土地为公路用地范围。在有条件的路段,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不小于 3m,二级 公路不小 2m 的土地为公路用地范围。 53、建筑限界由净高和净宽两部分组成。 54、路基横断面组成:(1)一般组成①行车道;②路肩;③中间带;④边坡;⑤边沟; (2)特殊组成①应急停车带;②爬坡车道;③变速车道。 55、路肩的组成及作用:路肩由土路肩和硬路肩组成,硬路肩又称加固路肩,高速公路 和一级公路应在硬路肩宽度内设右侧路缘带, 其宽度一般为 0.5m, 结构与行车道结构相 同,用行车道外侧标线或不同的路面颜色来表示。 56、中间带由中央分隔带和两条左侧路缘带组成,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整体式断面型 式应设置中间带。 57、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四种基本形式;①“一块板”断面;②“两块板”断面;③“三 块板”断面;④“四块板”断面。 58、根据我国各地的使用经验,认为三块板和一块板型式的横断面使用效果较好。 59、路拱地形式有:抛物线形、直线接曲线形、折线形等。 60、路基横断面设计的主要成果“两图两表”的含义:①路基横断面设计图;②路基标 准横断面图;③路基设计表;④路基土石方计算表。 61、免费运距:土方作业包括挖、装、填、卸等工序,在某一特定距离内,只按土石方 数计价而不另计算运费的这一特定距离。 平均运距:土方调配时,从挖方体积重心到填方体积重心的距离。 经济运距;按费用经济计算的纵向调运的最大限度距离。 62、土石方调配的一般要求: ①应先在本桩位内移挖作填 (即横向调配) 以减少总运量; ②③综合考虑不同的施工方法、运输条件、地形情况等因素,选用合理的经济运距;④ 废方要妥善处理;⑤不同性质的土石方应分别调配,以做到分层填筑;⑥回头曲线部分 应先作上下线调配;⑦土石方工程集中路段与一般路段有所不同,可单独进行调配。
24、缓和曲线的作用:①线形缓和②行车缓和③超高和加宽缓和(缓和曲线采用回旋曲 线) 。 25、回旋曲线参数:
R A R, (单位,m) 。 3
26、缓和曲线最小长度如何规定?①从控制方向操作的最短时间考虑; ②离心加速度变
第 2 页 共 5 页
化率应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27、缓和曲线的省略:①直线与圆曲线间缓和曲线的省略(不设超高的圆曲线最小半径 时可不设缓和曲线) ;②半径不同的圆曲线间缓和曲线的省略。 28、超高:为了抵消汽车在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将路面做成外侧高内侧 低的单向横坡。 29、超高缓和段: 从直线段的双向横坡逐渐变到圆曲线路段具有超高单向横坡的过渡段。 30、曲线加宽(弯道加宽) :为适应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后轮轨迹偏向曲线内侧的 需要,在平面曲线内侧相应增加的路面、路基宽度。 31、加宽值的组成:①几何加宽值;②摆动加宽值。 32、视距:从车道中心线上 1.2m 的高度,能看到该车道中心线上高度为 0.1m 的物体顶 点的距离,是该车道中心线量得的长度。包括①停车视距(汽车行驶时,自驾驶员看到 障碍物时起,至在障碍物前安全停止,所需要的最短距离);②会车视距;③超车视距 (汽车行驶时, 自驾驶员看到障碍物时起, 至在障碍物前安全停止, 所需要的最短距离) 。 33、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应满足停车视距要求的原因? 答: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均有中间分隔带,无对向车,并且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 车道数均在 4 条以上,快慢车用划线分割行驶,各行其道,也不存在超车问题。 34、横净距: 公路曲线范围最内侧的车道中心线行车轨迹由安全视距两端点连线所构成 的曲线内侧空间的界限线(即包络线)的距离。 35、回头线:在山区为克服高差,在同一坡面上展线时所以采用的,其圆心角一般接近 或大于 180°的曲线。 36、平面组合线形①简单性曲线,一个弯道由直线与圆曲线组合,即按直线-圆曲线直线的顺序组合;②基本型线形,直线-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直线③凸形曲线,两同 向回旋曲线间不插入圆曲线而径向连接的组合线形④S 型曲线⑤C 型曲线⑥复合型曲线 ⑦复曲线。 37、凸形曲线:两同向回旋曲线间不插入圆曲线而径向连接的组合线形。几何条件 :
第六章 公路选线与城市道路网规划
63、道路选线的一般方法:①实地选线;②纸上选线;③自动化选线。 64、道路选线的一般步骤:①全面布局;②逐段安排;③具体定线。 65、道路选线的一般原则:①路线的基本走向必须与道路的主客观条件相适应;②正确 掌握和运用技术标准;③注意与农业配合;④选线注意重视水文、地质问题;⑤重视环 境保护工作;⑥选线应综合考虑路与桥的关系。 66、技术经济指标的比选包括技术指标的比选和经济指标的比选。 67、路线布置主要考虑地物障碍问题。 68、平原地区选线时,以平原为主安排路线。 69、山岭区,一般地面自然坡度在 20°以上。
2 0
38、路线的平面交叉分类及平面布置:①加铺转角式;②分道转弯式;③加宽路口式; ④环形交叉。 39、交叉口竖向设计的三种方法:方格网法、设计等高线法、方格网法设计等高线法。
第四章 纵断面设计
40、道路纵断面线型由直线和竖曲线组成, 其设计内容包括纵坡设计和竖曲线设计两项。 41、规定各级公路的长路堑路段, 以及其他横向排水不畅的路段, 均应采用不小于 0.3% 的纵坡。 42、平均纵坡:一定路线长度范围内,路线两段点的高差与路线长度的比值。 43、坡长是指边坡点与变坡点之间的水平长度, 坡长限制包括陡坡的最大坡长限制和最 小坡长限制两个方面。 44、合成坡度;道路在平曲线路段,若纵向有纵坡且横向又有超高时,则最大坡度在纵
T R tan L
2
π 180
E R(sec
2
1 )
J 2T L
式中 T 为切线长,m;L为曲线半径, m;α为转角(°)
ZY (桩号) JD(桩号) -T
曲线主点桩号计算如下:
YZ (桩号) ZY (桩号) L QZ (桩号) YZ (桩号) - L/2 JD(桩号) QZ (桩号) J / 2 。
2 2 坡和超高横坡所合成方向上的最大坡度, iH iZ 。 iC
45、为了保证路面排水,合成坡度的最小值不宜小于 0.5%。 46、竖向曲线:为了保证行车安全、舒适以及视距的需要在变坡处设置的纵向曲线。 47、相邻两坡度线的交角用坡度差“ ”表示即 i2 i1 ,式中 i1、i2 分别为两相邻坡 段的坡度值,上坡为正,下坡为负。 为正,变坡点在曲线下方,竖向曲线开口向上, 称为凹形竖向曲线, 为负,变坡点在曲线上方,竖向曲线开口向下,称为凸形竖向曲 线。 48、竖 曲 线 几 何 要 素 计 算 : 竖 曲 线 切 线 长 T, 曲 线 长 L 和 外 距 E ,
道路勘查设计重点总结:
第一章 绪论
1、现代交通运输由铁路、道路、水运、航空和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组成。 2、高速公路是汽车专用、对向分隔行驶、全部立交、控制出入、设施完善及高标准的 公路。 3、各级公路能适应的年平均日交通量均指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交通量。 4 车道高速公路能适应各种汽车折算成小客车年平均日交通量 25000—55000 辆 5 车道高速公路能适应各种汽车折算成小客车年平均日交通量 45000—80000 辆 6 车道高速公路能适应各种汽车折算成小客车年平均日交通量 60000—100000 辆 。 4、确定一条公路建设标准的主要因素是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交通量。 5、城市道路分类与技术分级 1)快速路 2)主干路 3)次干路 4)支路。 6、最高时速:汽车按其机械性能和动力性能可能达到的最高时速 经济时速:汽车在一段公路上行驶的最经济(耗油、磨耗最小)的时速 平均技术速度:汽车在公路上实际行驶的平均速度。 7、①年平均日(双向)交通量 N ,即一年 365 天交通量观测结果的平均值 ②最大日(双向)交通量 N1 即一年 365 天中交通量中最大的值 ③最大高峰小时(双向)交通量 N 2 ,即一昼夜中以小时为单位所观测结果中最大的 交通量。 8、公路通行能力:是在一定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公路上某一路段适应车流的能力, 以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最大车辆数表示,以 pcu/h 或 pcu/昼夜计。 9、影响通行能力的主要因素:道路条件、交通条件、汽车性能、气候环境等。 10、断面形状 3 种路基形式:路堤、路堑、半填半挖。 11、路面按其力学性质可分为柔性路面和刚性路面两大类。 12、公路勘测设计的阶段可根据公路的性质和设计要求分为 (一阶段设计、 二阶段设计) 和(三阶段设计)三种 一阶段测设适用于技术简单,方案明确的小型公路工程;二阶段测设:为公路测设的 主要程序即通常一般公路所采用的测设程序①初步设计阶段②施工图阶段; 三阶段测设: 对于技术上复杂而又缺乏经验的建设项目中的个别路段、特殊大桥,互通式立体交叉、 隧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