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临摹与技法理论(篆书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文笔法临摹
1,金文在用笔上比较率意, 质朴,浑重,体现更多的笔 意。节奏感甚强。字形偏短, 线条变化大,一字多形,风 格浑成,速度优快优慢,比 较丰富,重笔重点加强了视 觉冲击力。(示范) 2,篆书相传史黄帝史官仓颉 所作,至周宣王太史籀,整 理古文,著《太史篇》十五, 史称大篆。金文反映了大篆 的特征。
第一节 汉代篆书特征
1,汉代以隶书为主,但篆书仍有特色.不仅隶篆混杂的 作品很多,而且在许多场合还保留着篆书的特典,并加 以创造性发挥.如汉印在此期蔚蔚高峰.篆书在含碑碑 额,印章,钟鼎,汉镜,权量一及砖瓦等方面都使用篆书. 尤其在印章中的“缪篆”极尽屈盘收放之态,一字多 形,随势赋形,伸缩自如,给后人留下了很多美的形态. 2,通过对汉篆的学习,了解篆书的演变,对书法的风 格多样性有一定的认识. 同时对汉印(缪篆)的盘曲缠绕的意义有所了解.
第二节 李阳冰篆书《唐般若台铭》临摹;(示范)
第三节 李阳冰《城隍庙记》临摹;(示范偏旁)
第八章 临摹作品讲评
第一节 用笔分析 第二节 结构分析 第三节 章法分析 思考题: 1,挑选独体字20个临写,观察它的对称,平衡, 重心等规律。 2,挑选合体字20个临写,观察它的偏旁,避让, 主笔等规律。 3,参考《宋释梦英千字文》和赵子昂《篆额》, 李东阳篆额对比练习。
第九章 清代篆书总体特征及临摹
第一节 清代篆书介绍; 对清代篆书多样化的了解,了解它在继承和创 新方面的贡献; 清代是我国封建社会末期,一切艺术或文化都 趋于“集大成”时期;总体特征是,帖学,碑学同 时流行,此消彼长;篆,隶,楷,行,草全面发展, 风格多样,书家辈出,流派纷呈,风格繁杂纷呈。 书,诗,画,印进一步结合,完善。其中,帖学于 碑学的相互消长尤为明清书坛的重要内容。
第十七章 名家论篆书临摹及相关知识
第一节 相关篆书知识补充 第二节 古代名家论篆书 第三节 为期末考试而作临摹准备 思考题: 总结所学篆书,对我们学习其它字体有何启发?
第十八章 总结与考试准备
第一节 总结篆书笔法演变规律 (1)一是受书写材料的影响 (2)是受书写内容的影响 (3)是受时代审美观念影响
第二节《袁安》《祀三公山碑》临摹
第三节 三国吴《天发神谶碑》临摹
第七章 唐代李阳冰“铁线篆”及临摹
第一节 李阳冰与唐代篆书概述; 认识唐代篆书风格变化及与秦汉篆书的区别。 李阳冰是中唐时期河北人,生卒不详。性好古,善辞章。 曾为当涂令,李白往而赠诗曰:“落笔洒篆文,崩云使 人惊。”篆书在魏晋后几成绝响,至唐朝才又复兴,以 阳冰成就最高,留心小篆30余年,得李斯笔法,又取法 自然,自能开合变化,去古生新,自成一家。 传世书迹有《三坟记》,《栖先莹记》,《城皇庙 碑》,《唐般若台铭》《会稽石刻》等。
甲骨文的临摹技巧:
(1)笔锋略带弹形,露 锋(不逆锋),中部要实 在;留意刀锋的特殊意味。 (2)直笔与屈笔或斜笔 要交替使用,不可一味直 挺,刚柔搭配。 (3)注意繁简形态的变 化,独体与合体的交替变 化,很少雷同,已具有强 烈的审美意识。【图3】
第三章 西周、春秋时期金文的笔法
西周金文概述 金文又名“钟鼎文”,是西周时期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 铭文,又称吉金文字.金文最早产生于商代早期,但文短, 铸在不显眼的位置;西周时期是金文大发展时期,随着对 礼制的大力提倡而发展很快.金文的特征是用笔有粗细 变化,首尾出锋,有明显的波磔,结构偏短,严密朴重,章法 自然.风格上叫甲骨文显得雄奇雍容,朴茂生动 西周金文所用大篆较之甲骨文更为混厚,烂漫,率意。 具有质朴,厚重,天然的趣味。反映的笔意更浓。章 法上的突破,启发了后世的行草。
第一章 书法临摹方法与篆书特征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汉字的特征 文方四宝知识 篆书临摹的步骤和方法论 实践示范
篆书的类型分析:如 “玉箸篆”,“铁线篆”对 小篆的美化作用,先从小篆 入手对笔力和腕力都会 产 生影响; (图1)
第二章 甲骨文及临摹
甲骨文特征: (1)刀刻的效果:锋芒外露,两头尖锐而中 部饱满。转折略须而自然。显示出轮廓清晰。 (2)文字书写并部固定,因所刻甲骨大小部 定,凹凸部平; (3)基本奠定了章法基础:从上到下,从右 到左的章法漠式。
第五章 秦代小篆的特征及临摹
第一节 秦小篆介绍—“玉箸篆”意味
Baidu Nhomakorabea
学习秦代规范性很强的小篆,最易得规矩法度,对篆书 的对称,平衡,避让,等距等原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对以后 篆刻课有较大帮助.
第二节 秦小篆特征--《峄山刻石》与《泰山刻石》临摹;
第三节 《新莽嘉量》《秦诏版》临摹
第六章 汉代篆书特征及临摹
第二节 考试注意事项
1)考试试限时限量对临摹能力的考核
2)可以分为形似,神似和形神皆备三种。 一般在考试中以后者为佳
3)对篆书在展览中应强化笔情墨趣和视觉 效果的问题应有所了解。帮助学生在篆书的 学习上掌握用笔变化和审美观念的强化。 (示范)
思考题:
1)对所学篆书进行临摹,力求准确;(注意 训练时间,掌握速度,以便参加考试) 2)注意处理形似与神似的关系。 3)掌握篆书发展的诸多因素的影响;
第二节 清代篆书家介绍; 1,王澍:(1668-1743) 2,邓石如(1739――1805)
3,杨沂孙(1812-1881)
4,吴昌硕(1844-1927)
第三节 清代篆书的总体特征:
第十章 清代篆书——邓石如篆书及临摹
邓石如“以 隶入篆”的意义; 了解“称为清代 第一”的大书家 邓石如的篆书特 征,在具体的临 摹中感受其特点。
第十一章 清代篆书――杨沂孙篆书及临摹
杨沂孙介绍 清代学问家之篆书 得气息和功力尤为 可贵。法度严谨, 字法完备。 以杨沂孙为代表的 篆书家对文字,篆 法,章法都非常讲 究
第十二章 清代篆书-王澍篆书临摹与创作
王澍篆书的特点: 清代学问家 篆书王澍的册页, 作为清初的篆书 代表,没有后来 篆书的古厚苍劲, 却有着秦,唐小 篆流媚婉畅的特 点。
第一节 杨书 《说文部首》 的独体字; 以杨沂孙 《说文部首》 为例讲解篆 书的结构。 找出共同的 规律。
第二节 《说文部首》的合体字
第十五章 清代篆书―吴昌硕篆书的特征及临摹
吴昌硕篆书特点: 《西泠印社记》介绍
第十六章 临摹示范与用笔法讲解
第一节 临写作品的笔法,结构与原帖的对比 第二节 所临作品的章法变化; 第三节 分析难点 思考题: 1)试找出以“丝”,“水”,“手”,“鸟”, “言”,“门”作偏旁的字,每个三个,认真观察 左右的避让关系; 2)试用圆扇面将《西泠印社记》临完,注意形式 美。
第十三章 临摹作品的观摩与讲评
第一节 按照传统艺术标准评讲 第二节 同学之间交叉评比 第三节 分析难点,重点(示范从略)
思考题: 1)规定学生在指定的范围内精心临摹,不能贪多毋得; 同时便于对比评讲; 2)对不准确的临摹字范,特别加以分析,规定学生临上 十遍以上,观察要准。
第十四章 清代篆书―杨沂孙《说文解字》部首分析和临摹
第四章 西周金文的结构
《石鼓文》是战国时期的石刻,是目前可见 的最早的石刻书迹之一.被称作“石刻之祖”. 用笔圆劲挺拔,凝炼厚重,结体圆中寓方,茂密奇 崛;布局上则开阔戍疏,少装饰感,而多毛笔书写 的意味.唐韩愈有《石鼓歌》赞赏其书法,张怀 瓘称其为”仓颉之嗣,小篆之祖”.清康有为在 《广艺舟双楫》中赞云:”如金钿落地,芝草团 云,不烦整裁,自有奇彩”.清末吴昌硕则一生都 浸淫石鼓,取得了巨大成就.【图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