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当前农业现状与产业情况分析

合集下载

海南水果蔬菜产业发展趋势

海南水果蔬菜产业发展趋势

海南水果蔬菜产业发展趋势海南作为我国的热带岛屿,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是一个非常适宜发展水果蔬菜产业的地区。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和对绿色无污染产品的需求增加,海南水果蔬菜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文将从市场需求、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等多个方面,探讨海南水果蔬菜产业的发展趋势。

一、市场需求的变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对水果蔬菜的需求正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

一方面,消费者对品质和口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新鲜、无公害、有机的水果蔬菜有了更多的追求。

另一方面,消费者对于营养价值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对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等的水果蔬菜需求量也在增加。

因此,海南水果蔬菜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二、政策支持的力度加大为了促进水果蔬菜产业的发展,海南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财政补贴、农业保险、土地流转等方面的支持。

这些政策为水果蔬菜生产企业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更多的机会。

政府还鼓励种植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推动水果蔬菜产业的转型升级。

政策的积极引导将进一步促进海南水果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技术创新的推动技术创新是水果蔬菜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动力。

海南作为热带岛屿,气候独特,适应了很多热带和亚热带水果蔬菜的生长,如龙眼、火龙果、青柠、香蕉等。

同时,海南还拥有丰富的农作物资源,如蔬菜、热带水果、香料等。

在种植和生产方面,海南将进一步改进种植技术,提高产量和品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保证产品的安全和健康。

四、品牌建设的重要性随着消费者对品质的要求提高,品牌建设成为水果蔬菜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海南的水果蔬菜企业在品牌建设上要加大力度,在产品定位、包装设计、营销推广等方面做好工作,增强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同时,要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和反馈,不断改进产品,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

只有打造出知名品牌,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总结起来,海南水果蔬菜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如气候变化、市场竞争、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

海南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海南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海南农业发展现状分析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农业对于各地发展的贡献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识。

海南作为我国的一个重要农业产区,在未来农业发展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分析海南农业发展现状以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一、基本情况海南位于中国南海西南部,是我国五大热带果岛之一,也是我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

海南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有着很多天然的农业优势。

海南的农业以热带果树和高效农业两大板块为主,其中糖业、橡胶业占据较大比重。

二、发展现状1、基础设施不足海南农业发展的基础是农业基础设施。

然而,由于诸多原因,海南的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农村公路、水利设施、能源供给等都存在一定问题。

这大大制约了海南农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

2、种植模式不合理以前,多数农民采用的种植方式是单一作物单一种植。

因此,海南热带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劳动力过剩,农民收入低,这一状态在一定的程度上妨碍了海南农业的长期发展。

而随着产业升级以及很多发展国家的引导,农民逐渐适应了多种经营方式——单一经营转为农工两业结合,多元经营、综合休闲农业等,这才逐渐成为海南农业发展多样化的起点。

3、科技水平较低虽然海南有较充足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优势,但海南的科技水平却较低。

在种植、养殖等领域,科技创新和应用力度相对较小,也使得农业发展缺乏了新动力。

4、变化显著除了如上所说的存在问题以外,毋庸置疑,海南的农业发展已经取得了一些显著的进展。

海南现已成为世界上糖、橡胶、内火山土壤等农业生产的重要基地,近年来,新的经济林种的快速发展(如椰树、蜜柚、火龙果和芒果)以及养殖业的快速发展,都成为了海南农业发展的一大亮点。

三、未来发展趋势随着中国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加剧,海南农业的未来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首先,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农业经营的问题。

这样,在交通、水利、能源等设施上便可满足新模式的需要,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有效发展。

2、创新多样化发展模式其次,还应创新多样化的发展模式,包括种植、养殖等方面的升级换代。

海南农村发展现状调查

海南农村发展现状调查

海南农村发展现状调查
在海南省农村地区发展的现状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加快,生产力水平有所提高。

随着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推进,农村产业结构逐渐优化升级。

农村居民收入有所增加,农民就业形势逐步改善。

目前,海南农村的主要农业产业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和渔业。

传统的稻谷、蔬菜、水果等农作物依然是农民的主要种植品种,但种植业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近年来,一些农民开始种植高效经济作物,如热带水果、畜禽养殖和中药材等。

这些新兴农业产业不仅满足了市场需求,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农村的农产品加工业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将原料进行初加工,例如风干、腌制等,再销往城市。

农产品深加工也有了初步的起色,一些农业企业开始涉足农产品加工业,提供农村就业机会同时促进当地农产品的升值换挡。

此外,农村旅游也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选择到农村休闲度假,农家乐经营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农村旅游开启了农民增收新渠道,也促进了农村优美自然环境的保护与改善。

然而,我们也发现在海南农村地区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农民收入仍然相对较低,一些农民缺乏创新意识和农业技术。

部分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还未完善,对农村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制约。

综上所述,海南农村地区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和活力,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农民收入有所增加。

虽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但随着政府的支持和推动,相信海南农村的发展会继续迈向更好的未来。

海南省品牌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海南省品牌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海南省品牌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摘要】海南省品牌农业发展在近年来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首先分析了海南省品牌农业发展现状,探讨了其优势和面临的问题,针对存在的挑战提出了一些发展对策建议,并规划了实施路径。

通过对海南省品牌农业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结合总结分析,可以看出海南省品牌农业有望迎来更好的发展。

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海南省的农产品品牌将会得到更好的推广和认可,为当地农业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并为农民增加收入带来更多机会。

随着科技和市场的不断进步,海南省品牌农业的发展前景必定会更加美好。

【关键词】海南省,品牌农业,发展现状,对策分析,农产品优势,问题,发展对策建议,实施路径规划,前景,总结与展望1. 引言1.1 海南省品牌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海南省作为我国热带岛屿经济区域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特别是在农业发展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近年来,随着全球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变化,海南省品牌农产品逐渐受到重视,品牌农业发展成为海南省农业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

目前,海南省品牌农业发展取得一定成就,但也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

在海南省品牌农业发展现状方面,一方面,海南省拥有丰富的热带水果、热带香料、热带食用菌等农业资源,各类品牌农产品层出不穷,市场需求潜力巨大;海南省在推动品牌农产品认证、加强品牌营销、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

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品牌意识不强、品牌建设投入不足、品牌营销渠道不畅、品牌农产品质量不稳定等方面的困难。

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促进海南省品牌农业发展,需要在政策支持、市场机制、科技创新等方面做出全面具体的发展对策建议。

2. 正文2.1 海南省品牌农业发展现状海南省是我国热带岛屿经济发达省份之一,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气候优势,具备发展品牌农业的良好基础。

近年来,海南省品牌农业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海南省的品牌农业产品种类繁多,但大部分产品还停留在原料生产阶段,缺乏深加工和品牌营销。

海南产业发展现状

海南产业发展现状

海南产业发展现状海南是中国最大的热带岛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优美的生态环境,加之丰富的旅游资源,使得海南成为国内外游客的热门旅游目的地。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海南也面临着能源、农业、制造业等产业发展的压力和挑战。

首先,海南的能源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由于资源禀赋的限制,海南在能源方面主要依赖外地输电和燃油发电。

这不仅增加了能源供应的不稳定性和成本,还对环境造成了一定压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海南积极推动新能源的发展,如太阳能和风能等。

此外,还建设了一批新能源项目,如海南电力清洁能源中心和能源互联网建设等,以提高能源供应的可持续性和绿色发展。

其次,农业产业发展也存在一定问题。

虽然海南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农业发展,但由于资源和土地有限,农业产业规模相对较小。

此外,农业产业的结构相对单一,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有待提高。

为了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海南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培训,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

同时,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和质量监管,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最后,海南的制造业发展相对滞后。

由于交通、物流和人才等方面的限制,海南的制造业起步较晚,发展相对缓慢。

然而,随着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贸港建设的推进,海南将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战略空间。

为了加快制造业的发展步伐,海南积极引进外资和国内先进制造业技术,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和创新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同时,加强与国内外企业的合作,拓展市场,培育核心竞争力。

总的来说,海南产业发展的现状并不完善,仍存在一定的挑战和问题。

然而,海南在产业发展方面的努力和政策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相信随着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贸港建设的深入推进,海南的产业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和突破,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

海南耕地种植情况汇报

海南耕地种植情况汇报

海南耕地种植情况汇报海南耕地种植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各位专家:我作为海南省农业发展局的一员,非常荣幸能够向大家汇报海南省耕地种植情况。

以下是我们对海南省耕地种植情况的综合分析和总结。

首先,根据最新数据统计,海南省拥有约150万公顷的耕地,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53%。

耕地资源丰富,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我省优质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也为农作物的种植提供了有利条件。

其次,海南省耕地种植以热带水果、蔬菜和经济作物为主导。

海南省的热带水果种植以椰子、菠萝、香蕉、木瓜等为主,其中椰子种植面积最大,质量也最好。

同时,蔬菜种植也是我省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青菜、花菜、茄子、豆角等。

经济作物方面,橡胶、草木香、咖啡等种植也有一定规模。

在耕地面积和种植品种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然而,海南省在耕地种植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种植结构不合理,大部分农民只重视品种的种植,而缺乏系统的农业生产计划和交流。

这导致了品种重复和单一化,对市场需求的适应能力不足。

其次,耕地水平利用率还有提高的空间。

虽然海南省有丰富的耕地资源,但由于土地资源不均衡分布和迅速城市化的发展,使得有些地区的耕地得不到很好的开发利用。

此外,病虫害的防治和灾害的应对也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首先,加强农业技术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

我们成立了农业技术培训中心,为农民提供最新的科学技术和种植经验。

同时,我们还推广了耕地的水利设施建设,提高了耕地水平利用率,并加强了病虫害的预防和防治措施。

展望未来,海南省将进一步加大对耕地种植的支持和投入。

我们将继续完善农业生产体系,推动农民转变种植观念,倡导绿色种植和有机种植方式,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品牌价值。

同时,我们还将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结起来,海南省耕地种植情况在持续改善中,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海南主要产业及发展趋势

海南主要产业及发展趋势

海南主要产业及发展趋势海南是中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位于中国大陆的南海之中,是中国最大的岛屿省份,也是中国的热带之都。

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海南拥有丰富的产业资源,并且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本文将主要介绍海南的主要产业及其发展趋势。

一、旅游业海南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热带风情闻名于世,被誉为“东方夏威夷”。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海南的旅游业迅速发展,成为其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海南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如蓝天、碧海、白沙滩、热带雨林等,吸引着来自全球的游客。

海南建设了许多世界级的旅游景点,如三亚、海口、琼海等城市,以及南山寺、大小洞天等文化景点。

海南还举办了一系列的重要国际活动,如博鳌亚洲论坛、海南国际电影节等,进一步提升了海南的知名度。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海南的酒店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等相关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酒店业规模不断扩大,星级酒店和高档酒店不断涌现;餐饮业不断创新,推出各种具有热带特色的美食;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机场、港口建设不断完善,多个国际航线开通,使得海南的旅游业发展更加便利化。

随着国内外游客对海南旅游的认可和需求不断增加,海南旅游业还面临着一系列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海南需要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提供更加完善的旅游设施和服务,加大对旅游产业的投资,提高旅游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此外,海南还需要加大对旅游业的管理和监管力度,加强景区保护,避免过度开发和商业化,保持热带风情的独特性。

二、现代农业海南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土壤肥沃,适宜各种农作物的生长。

海南的主要农作物有水稻、蔬菜、水果等。

水稻是海南的主要粮食作物,而蔬菜和水果则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品质的关注不断增加,有机农业在海南得到了迅速发展。

海南有机农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好评。

海南的现代农业还包括农业园区和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

海南的农业园区以热带农业为主导,注重科学种植和现代化管理。

海南产业结构现状分析报告

海南产业结构现状分析报告

海南产业结构现状分析报告# 海南产业结构现状分析报告## 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海南省的产业结构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通过对海南省各个主要产业的发展情况、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梳理,从而提出合理的发展建议,为海南省的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 2. 产业结构概况海南省是我国重要的特色经济区之一,也是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的战略试验区。

海南省的产业结构以三产为主,包括第一产业(农业、林业、渔业),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

### 2.1 农业产业海南省气候适宜,拥有较长的农业生产季节,农产品齐全,是我国的重要农业区域之一。

农业产业中,主要经济作物包括热带水果(如椰子、菠萝、芒果等)和高效蔬菜。

海南省的农产品以绿色、有机、生态为主打特色,深受国内外市场的认可。

### 2.2 工业产业近年来,海南省加大了对工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特别是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当前,海南省的工业结构以石化、医药、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同时也有纺织、食品加工、建材等传统制造业。

### 2.3 服务业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和对外交流的加强,海南省的服务业逐渐崛起。

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医疗健康服务等领域成为海南省服务业的重点发展方向。

此外,海南省还积极发展金融、信息技术等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质量。

## 3. 产业现状分析### 3.1 优势产业海南省的农业产业具备独特的地理和气候优势,特色农产品受到市场的高度认可。

同时,海南省的旅游业也是其重要的优势产业,海南省作为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岛屿风情,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 3.2 弱势产业海南省的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传统制造业占比较高,缺少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撑。

此外,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慢,服务质量和水平有待提高。

## 4. 发展建议### 4.1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海南省可以进一步加强农业的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向高效、科技、品牌化发展。

海南耕地种植情况汇报材料

海南耕地种植情况汇报材料

海南耕地种植情况汇报材料海南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也是热带农业的重要区域之一。

近年来,随着海南农业的发展,耕地种植情况也得到了不断的改善和提升。

以下是对海南耕地种植情况的汇报材料。

首先,海南的主要耕作物包括稻谷、甘蔗、热带水果、蔬菜等。

其中,稻谷是海南的主要粮食作物,海南稻谷种植面积约占全省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品种的改良,海南稻谷的产量和质量都得到了提升。

甘蔗是海南的重要经济作物,海南甘蔗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全国居于前列。

此外,热带水果和蔬菜的种植也在海南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满足了市场对于新鲜水果和蔬菜的需求。

其次,海南的耕地种植技术不断创新。

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应用,海南的耕地种植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例如,水稻的无人机播种、病虫害监测和防治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海南稻谷的产量和质量。

甘蔗的精准施肥、水分管理和机械化收割技术的应用,也使得海南甘蔗的产量和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

此外,热带水果和蔬菜的种植技术也在不断创新,提高了产量和品质。

再次,海南的耕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得到了加强。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海南加大了对耕地的保护力度,加强了对耕地的管理和监测。

同时,海南也注重了耕地的可持续利用,推广了耕地轮作、休耕和有机种植等措施,保证了耕地的长期利用和生产力的持续提升。

最后,海南的耕地种植情况在不断提升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例如,气候变化对于作物生长的影响,土壤质量的下降,病虫害防治的难题等。

因此,海南需要进一步加强科研力量,加大对耕地种植技术和品种改良的投入,解决好当前面临的问题,确保海南耕地种植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海南的耕地种植情况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海南将继续加大对耕地种植业的支持力度,加强科技创新,促进耕地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海南农业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海南农业发展现状分析报告

海南农业发展现状分析报告

摘要:通过对我国及海南农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以构建冷链系统产业集群为核心的热带亚热带农业生态村的构想,在海南省万宁市礼纪镇的初步实践表明,该项目对实现海南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有借鉴意义,同时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次有益探索。

关键词:产业集群冷链系统新兴农业生态农业1.项目背景1.1中国及海南农业发展现状至2003年底,我国农业占GDP的比重为14.5%,农业从业人员比重50%,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产值占整个轻工业比重62.6%,而农产品出口比重仅为4.2%。

党中央、国务院一直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首位,这是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基本国策。

我国热区面积4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5%,已建成成规模的热作基地10余处。

海南岛地处中国最南端,四季常绿,素有"天然大温室"之美誉,均处在热带亚热带,是全国唯一的热带省份,许多特色热带资源在全国独一无二,在我国热带农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另一方面,农业也是海南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和基础产业,2003年,全省农业总产值396.5亿元,农业增加值249.8亿元,占GDP的35.8%。

海南建省以来,始终坚持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首位,实施科教兴农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打好“季节差、名特优、无公害”三张牌,使农业保持稳定、持续增长。

1.2机会分析海南农业连续十余年的两位数增长,创造了经济发展的一个奇迹。

但是,也应该看到,目前的增长仍然属于资源型、粗放型,下一步的出路在哪里?沿着老路还能走多远?WTO的加入,对我国农业的冲击很大,对海南经济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当然,挑战与机遇并存。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区域之间的分工越来越细,协作越来越紧密。

海南作为一个特色资源省区,在“9+2”、“10+1”等局部区域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在国际热带亚热带农业大舞台上应该确立什么样的地位?资料显示,欧美发达国家农副产品加工率达85%,中国平均加工率为23%,而海南省只有5%,差距蕴含着巨大商机。

海南当前农业现状与产业情况分析报告

海南当前农业现状与产业情况分析报告

当前农业发展现状与产业情况分析省位于我国的最南端,土地面积5302万亩,占全国热带土地面积的42.5%,是我国最具热带海洋气候特色的地区,全年温热,平均温22-26℃,雨量充沛,有“天然大温室”之称,非常适合发展热带高效农业。

1省热带水果生产概况2009年全省热带水果种植面积预计260万亩,其中收获面积200万亩,预计产量270万吨。

其中香蕉种植面积70万亩,产量150万吨,芒果种植面积70万亩,产量30万吨,荔枝种植面积42万亩,产量9万吨,菠萝种植面积23万亩,产量28万吨,龙眼种植面积16万亩,产量3万吨,绿橙种植面积2万亩,产量3万吨,桃种植面积3万亩,产量2万吨,番石榴种植面积5万亩,产量6万吨,其他水果种植面积19万亩,产量29万吨。

香蕉主产区在乐东、、、澄迈、临高、昌江、、等市县,芒果主产区在、乐东、、昌江、陵水等市县,荔枝主产区在、、琼海、陵水、、澄迈、定安、屯昌等市县,菠萝主产区在琼海、万宁、、等市县,冬春季节上市的热带水果主要有香蕉、菠萝、番石榴、桃、番木瓜、绿橙、毛叶枣及早熟芒果等,以香蕉上市量较大。

2 省各市县农业概况2.1 市农业概况2.1.1以橡胶、胡椒为主的热带作物产业,作物总面积22.1万亩,其中橡胶14.1万亩,胡椒2.9万亩,椰子3.5万亩,槟榔1.6万亩。

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地区的大坡镇、三门坡镇、红旗镇、甲子镇、云龙镇等地。

2.1.2优质热带水果产业:近五年,随着结构的不断优化,种植业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以香蕉、荔枝为主的热带水果产业发展迅猛,品质不断升级,总面积达到30.1万亩,2009年水果产量23.49万吨,同比增长3%。

水果基地主要分布在中部、东南部的大坡镇、三门坡镇、红旗镇、等地及西部的永兴、石山等羊山地区。

70%的水果主要销往外,2007年以来,每年水果出口量达400-2000吨左右。

2.1.3 农业经济主要指标全年农业总产值54.86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种植、畜牧业产值25.16亿元和18.59亿元,同比增长4.5 %和11.3%;林业产值2.74亿元,渔业产值5.55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8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2%、10.1%和8.3%。

海南农村生态产品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海南农村生态产品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海南农村生态产品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生态产品市场的需求也在逐渐上升。

作为中国的热带旅游岛屿,海南在农村生态产品的发展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自然资源。

本文将重点分析海南农村生态产品目前的发展现状,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海南农村生态产品的定义。

农村生态产品指的是在农村地区生产的具备一定生态效益的农产品,包括有机农产品、绿色食品、特色农产品等。

海南农村地区自然环境优美,土地肥沃,加之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使得该地区的农产品具备了显著的生态优势。

目前,海南农村生态产品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方面,海南政府提出了发展绿色农业和农村生态旅游的战略,推动了农村生态产品的生产和推广。

另一方面,海南的农民也借助天然的生态优势,不断开发新品种、提高品质,满足了消费者对绿色、安全、健康食品的需求。

例如,在海南的农村地区,大量的有机农田、特色果蔬基地、绿色畜牧养殖场和农家乐等勃发展起来。

这些农村生态产品既满足了农民增收的需求,又为消费者提供了多样化、安全的食品选择。

然而,海南农村生态产品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仍然不够完善。

虽然海南的农村地区有着丰富的生态资源和独特的产品特色,但是在市场品牌意识和市场化推广方面还存在不足。

农产品的包装、标识、营销手段等需要进一步提升和改进,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其次,农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也是制约海南农村生态产品发展的关键。

虽然海南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较好,但是近年来,污染和过度施用农药等问题也逐渐显现,这给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带来了威胁。

禽畜养殖业和水产养殖业也需要加强环境治理和监管,确保产品的安全和可靠性。

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海南农村生态产品发展仍然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

首先,政府支持将是关键。

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加大农村经济发展投入和推动农产品的品牌建设,政府可以引导和推动农村生态产品的快速发展。

其次,农民和农业合作社的创新和合作将是推动农村生态产品发展的关键。

海南省种植业发展情况汇报

海南省种植业发展情况汇报

海南省种植业发展情况汇报海南省位于中国的最南端,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适宜于各种农作物的种植。

近年来,海南省种植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绩斐然。

下面将就海南省种植业的发展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海南省的热带气候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全年温暖湿润的气候,使得海南省成为了各种热带水果的主要产地,如椰子、菠萝、芒果等。

此外,海南省还以其优越的土壤条件和丰富的水资源,培育了大量的热带农作物品种,为种植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海南省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种植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

政府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了灌溉条件和道路交通,为农产品的输送提供了便利。

再次,海南省积极推动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通过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提高了农作物的生产效率和品质,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同时,农业产业化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

最后,海南省还大力发展了生态农业,注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推广有机农业和绿色种植方式,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了生态环境,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生态农业的发展不仅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还为海南省打造了绿色农业的品牌形象,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

综上所述,海南省种植业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未来,海南省将继续致力于推动种植业的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为农民增收致富,为构建美丽乡村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海南耕地种植情况汇报

海南耕地种植情况汇报

海南耕地种植情况汇报海南是我国的热带岛屿,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近年来,海南耕地种植情况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不仅在数量上有所增加,种植结构也得到了优化和调整。

首先,我们来看海南的主要农作物种植情况。

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海南主要种植热带水果、蔬菜和经济作物。

其中,热带水果是海南的特色产业之一,如火龙果、菠萝、椰子等深受市场欢迎。

此外,蔬菜种植也占据了一定比重,如番茄、黄瓜、茄子等蔬菜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而在经济作物方面,橡胶、油茶、咖啡等种植规模也在逐渐扩大。

其次,海南的耕地种植结构得到了优化和调整。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海南的种植业也在不断调整结构,提高种植业的效益和质量。

近年来,海南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民种植高效、高产、高品质的农作物。

在土地利用方面,海南也加大了对土地的保护力度,严格控制农地的扩张,保护好每一寸耕地资源。

再者,海南的耕地种植技术也在不断提升。

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业种植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海南的农业部门不断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推广高效的农业生产方式,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科技的应用也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支持,提高了整个农业生产的效率。

总的来说,海南的耕地种植情况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不仅种植结构得到了优化和调整,种植业的效益和质量也得到了提升。

随着政府的支持和科技的进步,相信海南的农业生产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希望海南的农业能够不断发展壮大,为我国的农业产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海南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海南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海南农业发展现状分析海南是中国的一个岛屿地区,地处南海之中,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南方重要的农业区。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海南经济特区建设,海南的农业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变化。

本文将从产业结构、政策环境和人口因素等多个方面,对海南农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一、产业结构海南的农业产业结构主要由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构成。

截至2019年,全省耕地面积达到227.7万亩,畜牧业养殖品种较齐全,渔业资源丰富。

随着海南经济特区的建设和2018年出台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海南正加快向“热带高效多元”的现代化农业方向转型。

海南现代农业产业正在从以种植业为主的传统农业向以特色园林,特色粮油、旅游休闲观光农业、高效畜牧、渔业渔港等为主的现代化产业转型。

据海南省委宣传部负责人介绍,全省已形成了以糖尿病天然药物糖果果为代表的热带药用植物产业,以烘干芒果为代表的特色水果产业,以绿色蔬菜为代表的精品蔬菜产业,以黑猪为代表的畜牧业,以珠光大虾为代表的生态渔业产业和以荔枝为代表的农旅结合产业等六大特色现代农业产业。

二、政策环境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的发布,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将带来一系列优惠政策,以及对各类农业企业的扶持。

针对海南适宜发展高效、特色、品质优良的现代农业的特点,海南省政府正加快形成以“海南特色农业品牌打造”、“高效节水灌溉区划”的主要措施,促进农业从以产量为主向以品质、效益、生态为主的转变。

在2019年9月发布的《海南省促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中,提出了一系列扶持措施,如适当提高农业补贴标准、进一步减轻农业税费负担、加大农业转移人口政策支持力度、推进农业产业机构改革等,以激发农业企业投资热情和发展活力,促进农业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三、人口因素从人口因素来看,海南的农业发展一直受到人口问题的限制。

海南的耕地面积有限,加上城市化进程加速,农业用地的下降和农业人口的流失都在一定程度上对海南的农业发展构成了制约。

海南省甘薯产业发展情况调研和分析

海南省甘薯产业发展情况调研和分析

海南省甘薯产业发展情况调研和分析一、产业概况甘薯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种植面积和丰富的品种资源。

海南省是我国的重要甘薯产区之一,其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为甘薯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目前,海南省甘薯种植面积约为XX万亩,年产量约XX万吨,占全国甘薯产量的X%,是我国主要的甘薯生产基地之一。

二、发展现状1. 产业规模扩大近年来,海南省加大了对甘薯产业的支持力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甘薯产业的发展。

推广了高产优质的甘薯品种,通过科技手段提高了甘薯的产量和质量;加强了甘薯的种植管理和技术指导,提高了甘薯的产量和品质。

通过这些努力,海南省的甘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量也在逐年增加。

2. 产品加工升级除了种植规模的扩大,海南省还积极推进甘薯深加工产业的发展。

甘薯深加工产品种类丰富,包括淀粉、粉丝、膨化食品、酒精等,产值不断增加,成为海南农业的新增长点。

甘薯深加工还带动了农民就业,提升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3. 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海南省着力打造甘薯的地理标志品牌,提高了甘薯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了甘薯产品的市场销售。

海南省还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扩大甘薯产品的销售范围,全面提升了海南省甘薯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三、存在问题1. 产业结构亟待优化目前,海南省甘薯产业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规模庞大但品质参差不齐的问题。

种植结构偏单一,缺乏多样化的经营模式,影响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甘薯深加工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不高,产业发展还存在一定隐患。

2. 农业科技应用亟待加强尽管近年来海南省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力度,但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甘薯病虫害防治和生产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科技支撑能力还不足,制约了产业的快速发展。

3. 市场需求缺乏稳定渠道甘薯产品受到季节性和地域性的限制,市场需求缺乏稳定的销售渠道。

特别是在产品销售方面,现行的销售模式相对传统,缺乏市场开拓的创新之举。

四、未来发展建议1. 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建议海南省加大对甘薯深加工产业的支持力度,通过提高加工技术水平,拓展产品种类和提升附加值,推动甘薯产业向加工端发展,增加产业链条,提高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海南省产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海南省产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海南省产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存在的问题咱来聊聊海南省的产业发展,这可真是个有意思的话题!先说现状吧,海南省的旅游业那可是相当红火。

我去年去了趟三亚,好家伙,那海滩上的人密密麻麻,跟下饺子似的。

酒店一家挨着一家,到处都是游客在享受阳光沙滩。

就拿蜈支洲岛来说,那每天接待的游客数量多得吓人。

岛上的各种水上项目,从潜水到摩托艇,玩的人是络绎不绝。

这说明啥?说明海南的旅游产业吸引力十足,是一块金字招牌。

农业方面也有亮点。

我有个朋友在海南种芒果,他跟我说,海南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得天独厚,种出来的芒果又大又甜。

他们现在采用了一些新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产量和质量都上去了。

而且政府还提供了不少支持和补贴,帮助他们拓宽销售渠道。

这不,他的芒果都卖到全国各地去了,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不过,海南的高新技术产业也在努力崛起。

海口的一些高新技术园区里,进驻了不少科技企业。

我去参观过一家做软件开发的公司,他们的办公环境那叫一个现代化,年轻人充满活力,在那埋头苦干搞研发。

虽然目前规模还比不上一些发达地区,但势头不错。

再说说趋势,海南未来在大健康产业上很有潜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健康越来越重视。

海南这好山好水好空气,特别适合发展康养项目。

我听说已经有不少企业在布局这一块了,准备打造高端的康养度假基地。

还有,海南的现代服务业也在不断壮大。

比如说金融服务业,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了不少金融机构入驻。

但是,海南的产业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说,旅游产业虽然火爆,但存在季节性差异明显的问题。

旺季的时候人满为患,服务质量有时候跟不上;淡季的时候又冷冷清清,一些商家经营困难。

农业方面,虽然有特色农产品,但品牌建设还不够强大。

就像我朋友种的芒果,品质很好,但在市场上的知名度还不够高,价格优势不明显。

高新技术产业面临着人才短缺的困境。

很多优秀的人才更愿意去北上广深等大城市,海南在吸引和留住人才方面还需要下更大的功夫。

总之,海南省的产业发展有成绩,有希望,但也有挑战。

海南农业发展现状

海南农业发展现状

海南农业发展现状
海南作为中国的热带岛屿,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和自然条件,适宜农作物种植和养殖业的发展。

目前,海南农业发展正处于全面加速阶段,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首先,海南农业的主要发展方向是热带特色农业的推广和优势农产品的培育。

海南充分利用其独特的气候和土地资源,不断推进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种植业方面,海南致力于开发种植优势农产品,如优质水果(如菠萝、椰子等)、热带蔬菜、中草药等,以满足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求。

养殖业方面,海南发展禽畜养殖和水产养殖,充分利用其丰富的水资源和沿海优势,培育出高品质的禽畜产品和海产品。

其次,海南农业发展注重科技创新和现代农业的推动。

海南积极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加强农业科研力量和人才队伍建设,致力于推动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海南采用先进的无土栽培、温室种植等技术,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有效利用了土地和水资源。

此外,海南还大力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将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推动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在政策支持方面,海南农业发展得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鼓励企业投资农业项目,提供贷款和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和创新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激发了农业生产的活力。

总体来说,海南农业发展在热带特色农业、科技创新和政策支
持的推动下,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未来,海南农业将继续加大产业升级和优化结构的力度,培育更多的优势农产品,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同时,海南还将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和品牌建设,提升海南农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推动农民增收和农村可持续发展。

海南产业发展现状

海南产业发展现状

海南产业发展现状海南省位于中国南海海域,是中国最大的岛屿省份。

近年来,海南省积极推动产业发展,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为目标。

目前,海南省的产业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和现状。

首先,海南省重视发展旅游业。

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国际旅游岛,海南省在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服务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

省内建设了一批知名度较高的旅游景区,如海口市的亚龙湾、三亚市的蜈支洲岛等。

海南还举办了一系列国际性赛事和活动,如海南环岛公路自行车赛、博鳌亚洲论坛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

其次,海南省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海南省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气候优势,适宜发展热带水果、热带药材等农业产业。

近年来,海南省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力度,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同时,海南还加强了对渔业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发展了现代渔业和海洋渔业,在国内外市场上受到了广泛的认可。

再次,海南省积极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海南省成立了海南热带生物技术开发区、海南国际旅游岛(港)经济开发区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吸引了众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项目落地。

海南省还制定了一系列产业发展政策和扶持措施,鼓励科技研发、创新创业等活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

最后,海南省加强了对服务业的支持和发展。

服务业是海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领域之一。

在海南省的农田里,出现了很多新的产业,例如养花、养蜂等。

此外,酒店、餐饮、旅游服务、金融等现代服务业也取得了较快的增长。

省内的大型商业中心和购物中心不断涌现,满足了居民和游客的消费需求。

总体而言,海南省的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旅游业、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等领域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未来,海南省将继续加大产业发展的力度,尤其是推动新兴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当前农业发展现状与产业情况分析海南省位于我国的最南端,土地面积5302万亩,占全国热带土地面积的42.5%,是我国最具热带海洋气候特色的地区,全年温热,平均温22-26℃,雨量充沛,有“天然大温室”之称,非常适合发展热带高效农业。

1海南省热带水果生产概况2009年全省热带水果种植面积预计260万亩,其中收获面积200万亩,预计产量270万吨。

其中香蕉种植面积70万亩,产量150万吨,芒果种植面积70万亩,产量30万吨,荔枝种植面积42万亩,产量9万吨,菠萝种植面积23万亩,产量28万吨,龙眼种植面积16万亩,产量3万吨,绿橙种植面积2万亩,产量3万吨,杨桃种植面积3万亩,产量2万吨,番石榴种植面积5万亩,产量6万吨,其他水果种植面积19万亩,产量29万吨。

香蕉主产区在乐东、东方、海口、澄迈、临高、昌江、三亚、文昌等市县,芒果主产区在三亚、乐东、东方、昌江、陵水等市县,荔枝主产区在海口、文昌、琼海、陵水、儋州、澄迈、定安、屯昌等市县,菠萝主产区在琼海、万宁、文昌、海口等市县,冬春季节上市的热带水果主要有香蕉、菠萝、番石榴、杨桃、番木瓜、绿橙、毛叶枣及早熟芒果等,以香蕉上市量较大。

2 海南省各市县农业概况2.1 海口市农业概况2.1.1以橡胶、胡椒为主的热带作物产业,作物总面积22.1万亩,其中橡胶14.1万亩,胡椒2.9万亩,椰子3.5万亩,槟榔1.6万亩。

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地区的大坡镇、三门坡镇、红旗镇、甲子镇、云龙镇等地。

2.1.2优质热带水果产业:近五年,随着结构的不断优化,海口种植业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以香蕉、荔枝为主的热带水果产业发展迅猛,品质不断升级,总面积达到30.1万亩,2009年水果产量23.49万吨,同比增长3%。

水果基地主要分布在海口中部、东南部的大坡镇、三门坡镇、红旗镇、等地及西部的永兴、石山等羊山地区。

70%的水果主要销往外,2007年以来,每年水果出口量达400-2000吨左右。

2.1.3 农业经济主要指标全年农业总产值54.86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种植、畜牧业产值25.16亿元和18.59亿元,同比增长4.5 %和11.3%;林业产值2.74亿元,渔业产值5.55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8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2%、10.1%和8.3%。

农民人均纯收入5658元,同比增长9%。

2.2 定安县农业概况2.2.1现有热带作物28.41万亩,其中果树种植面积4.37万亩,橡胶14.85万亩,槟榔6.31万亩,胡椒1.23万亩,椰子1.64万亩,其它作物0.1万亩。

2.2.2 定安县热带作物及热作水果主要品种2.2.2.1 热带作物:槟榔、橡胶、胡椒。

2.2.2. 2 热带水果:莲雾、香蕉、荔枝、龙眼、芒果、菠萝、圣女果。

2.3 琼海市农业概况2.3.1热带作物及热带水果到达77.97万亩,其中橡胶27.76万亩、胡椒10.02万亩、槟榔16.16万亩、椰子9.42万亩、菠萝6.39万亩、荔枝2.64万亩、石榴2.32万亩及莲雾、火龙果等。

2.3.2 琼海市热带作物及热作水果主要品种2.3.2.1 热带作物:橡胶、槟榔、胡椒、椰子。

2.3.2. 2 热带水果:荔枝、杨桃、火龙果、莲雾、菠萝、珍珠番石榴、柚子、木瓜、菠萝蜜。

2.4 万宁市农业概况2.4.1 热带作物到达面积26.6万亩。

其中:橡胶11.9万亩;胡椒3.1万亩;槟榔8.42万亩;椰子3.14万亩;咖啡0.25万亩等。

热带水果到达面积9.62万亩。

其中:菠萝6.53万亩;荔枝1.35万亩;菠萝蜜1.5万亩;柠檬1万亩等。

2.4.2 万宁市热带作物及热带水果主要品种2.4.2.1 热带作物:橡胶、胡椒、槟榔、咖啡等。

2.4.2.2热带水果:菠萝、荔枝、菠萝蜜、柠檬等。

2.5 陵水县农业概况2.5.1 热带作物到达面积24.51万亩。

其中:橡胶13.3万亩;胡椒2.6万亩;槟榔6.3万亩;椰子2.2万亩;咖啡0.11万亩等。

热带水果到达面积4.47万亩。

其中:荔枝2.73万亩;菠萝蜜1.16万亩;龙眼:0.58万亩。

2.5. 2 陵水县热带作物及热带水果主要品种2.5.2.1 热带作物:橡胶、胡椒、槟榔等。

2.5.2.2热带水果:荔枝、菠萝蜜、龙眼等。

2.6 三亚市农业概况2.6.1热带作物及热带水果现在到达面积32.35万亩;其中热带水果到达18.73万亩,热带作物到达13.62万亩。

新种热作(水果)面积1.2万亩,其中橡胶2100亩,槟榔3200亩,益智800亩,菠萝蜜2000亩,芒果3000亩。

2.6.2 三亚市热带作物及热作水果主要品种2.6.2.1 热带作物:橡胶、槟榔、椰子。

2.6.2.2 热带水果:芒果、香蕉、木瓜、龙眼、荔枝、杨桃、石榴、莲雾、青枣、黄皮、菠萝蜜、火龙果。

2.6.2.3热带南药:益智、沉香。

2.6.3 热带作物总产量为23349.1吨及2733.8万个椰子,其中橡胶产量3820.36吨,槟榔产量19528.70吨,椰子收获2733.8万个。

热带水果产量为165588.61吨。

2.7 乐东县农业概况2.7.1 至2009年,全县热作,水果总面积达47.1万亩,比1978年增加44.20万亩,增长15.2倍。

其中天然橡胶种植面积达21万亩,年总产干胶8340吨,槟榔种植面积达4.5万亩,产量0.82万吨,芒果种植面积9.13万亩,产量2.49万吨,香蕉种植面积达12万亩,产量28.49万吨,热作产业已成为全县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7.2 乐东县热带作物及热作水果主要品种2.7.2.1 热带作物:橡胶、槟榔、腰果、椰子。

2.7.2.2 热带水果:香蕉、荔枝、龙眼、杨桃、芒果、菠萝、石榴、木瓜。

2.8 东方市农业概况2.8.1据2009年统计全市热带作物及热带水果达37. 7万亩,其中橡胶6.7万亩、芒果9.7万亩、香蕉14.6万亩,还有椰子、荔枝、龙眼、青枣、腰果、杨桃等。

2.8.2 东方市热带作物及热作水果主要品种2.8.2.1 热带作物:橡胶、椰子。

2.8.2.2 热带水果:香蕉、荔枝、龙眼、杨桃、芒果。

2.9 昌江县农业概况2.9.1据2009年统计,全县热带作物及热带水果到达50万多亩,其中橡胶15.2万亩、芒果10万亩、香蕉5.83万亩、香水菠萝0.55万亩、剑麻1.37万亩、还有椰子、荔枝、龙眼、青枣、腰果、杨桃、石榴、木瓜等。

2.9.2 昌江县热带作物及热作水果主要品种2.9.2.1 热带作物:橡胶、椰子。

2.9.2.2 热带水果:香蕉、荔枝、龙眼、杨桃、芒果、腰果、香水菠萝。

2.10 儋州市农业概况2.10.1 2010年全市热作总面积达70.5万亩,其中橡胶面积635225亩,收获面积367505亩,新增面积84058亩,产量33875吨,比去年24970吨增加8905吨,增长35.6%;椰子面积10842亩,收获面积4720亩,产量2950129个;油棕、胡椒、槟榔、可可等面积4885亩,收获面积1328亩,产量268吨;热带水果总面55180亩,收获面积44413亩,总产量59860吨。

2.10.2 儋州市热带作物及热作水果主要品种2.10.2.1 热带作物:橡胶、椰子、槟榔、可可、胡椒。

2.10.2.2 热带水果:香蕉。

2.11 临高县农业概况2.11.1截止2009年底,热带作物和热带水果种植总面积24万亩。

橡胶面积14万亩,开割面积7万亩,干胶产量6239吨,热带水果面积10万亩,产量21万吨,香蕉产量占19万吨。

热带作物以橡胶为主。

2.11.2 临高县热带作物及热作水果主要品种1.11.2.1热带作物:橡胶、胡椒。

2.11.2.2热带水果:香蕉、荔枝、龙眼、黑珍珠莲雾、青枣、珍珠番石榴、木瓜,其中“临高红”荔枝为临高特优水果。

2.12 澄迈县农业概况2.12.1 截止到2009年底统计,热带作物及热带水果到达46.44万亩,其中热带水果到达10.98万亩;热带作物到达35.46万亩。

热带水果及热带作物完成170080吨;比2008年增长8%,其中热带水果完成154870吨;比2008年增长6%,热带橡胶完成15210吨;比2008年增长42%。

2.12.2 澄迈县热带作物及热作水果主要品种2.12.2.1热带作物:橡胶、槟榔、胡椒、咖啡、苦丁茶。

2.12.2.1 热带水果:香蕉、荔枝、龙眼、福橙、无仔蜜、黑珍珠莲雾、青枣、杨桃、芒果、菠萝、珍珠番石榴、木瓜。

2.13 白沙县农业概况2.13.1目前,全县民营橡胶达40多万亩;甘蔗达15.8万亩;木薯达6万亩;种竹面积达8万多亩,收获面积达4万多亩,竹材产量约8万吨;种藤达6.9万亩;南药达3.6万亩。

在发展“老三样”上,许多农民盖起了橡胶楼、甘蔗楼、木薯楼,买起了橡胶车、甘蔗车、木薯车;在发展“新三样”上,全县涌现一批“竹藤村”、“南药村”等特色农业专业村和专业户,“新三样”成为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

2.13.2 白沙县热带作物及热作水果主要品种2.13.2.1热带作物:橡胶、甘蔗、木薯、竹、藤、南药。

2.13.2.1 热带水果:芒果、荔枝。

2.14 屯昌县农业概况2.14.1 截止到2009年底统计,橡胶种植面积56.8万亩,其中国营农场44万亩,民营橡胶12.8万亩。

屯昌是海南省主要的南药种植区之一,全国最大的南药基地海南药材场就在屯昌县乌坡镇。

目前,全县南药种植面积5.8万亩,其中槟榔3.8万亩,已收获面积22740亩,总产27330吨(干果),实现产值9362万元,比上年增长8.1%,槟榔种植业的迅速发展,使屯昌成为名副其实的“槟榔之乡”;益智种植面积435亩,年总产67吨;胡椒3855亩,收获面积705亩,总产26吨,其他南药资源还有檀香50亩,丁香500株,沉香150亩,安息香36亩,以及巴戟、砂仁、玉桂、金银花、杜仲、草加子、牛大力等名贵药材。

热带水果种植面积5万多亩,其中荔枝25607亩,1000亩以上连片基地4个,100亩以上基地45个,100亩以内基地121个,品种以妃子笑、大小丁香、三月红、白糖罂、海垦4号、13号等为主,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龙眼面积1655亩,100亩以上龙眼果园9个,100亩以内44个,主要品种有史良、石夹等;波萝面积7680亩,2009年总产9930吨,实现产值1200万元;香蕉面积8715亩,已收获3330亩,总产2680吨;芒果面积2805亩,总产566吨;珍珠石榴2265亩,已收获1140亩,总产430吨。

木薯生产。

2009年木薯种植面积1.4万亩,全部供应南坤淀粉厂,该厂生产的南飞牌淀粉饮誉省内外,是我省主要的淀粉生产厂家,该厂2009年收购木薯2.6万吨,年产淀粉6000吨,产值1200万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