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平县煤炭工业调结构、转方式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平县煤炭工业调结构、转方式调研报告
一、煤炭产业发展现状
罗平煤炭资源丰富,含煤面积952平方公里,占全县国土面积3018平方公里的31.5%,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挖玉冲、木冲格、阿岗、清平哨、羊街、猫街、大水塘、钟山等8个矿区。

截止2010年底,全县累计查明煤炭资源总量24.3亿吨(包含预测区及空白区预测总资源量12.6亿吨),保有资源量24.16亿吨。

现有生产矿井24矿27对井,设计生产能力186万吨/年,核定生产能力193万吨/年;选煤厂3座,入洗能力150万吨/年;焦化厂2座,焦化能力90万吨/年。

“十一五”全县累计生产原煤902.3万吨、洗精煤135万吨、焦炭146.1万吨,分别是“十五”的1.71倍、3.16倍、5.2倍;产值49.6亿元,是“十五”的5.77倍;税费4.62亿元,是“十五”的6.15倍。

2010年,全县完成煤焦产品总量253.2万吨,实现煤炭工业产值13.6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67.8亿元的20.1%;完成工业增加值7.5亿元,占全县工业增加值18.1亿元的39.8%,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GDP)77亿元的9.7%;税费收入完成1.27亿元,分别占全县财政总收入的17.4%、占一般预算收入的3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924万元。

煤炭工业已发展成为全县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全县现有“六证齐全”地方煤矿24矿27对井,总设计能力186万吨/年,核定生产能力193万吨/年(其中:4-6万吨/年(含6万吨/年)的14对;6-9万吨/年(含9万吨/年)的
12对;13万吨/年的1对),实际生产能力180万吨/年左右。

27对矿井中分布在挖玉冲矿区的共计8对矿井:挖玉冲煤矿一号井、挖玉冲煤矿二号井、树根田煤矿、篆长煤矿、园兴煤矿、阿窝煤矿、云鹏煤矿、阿格煤矿;分布在木冲格矿区的共计8对矿井:劳武煤矿、下泥落煤矿、宏源煤矿、阿岗镇四号煤矿、树冲煤矿、大田煤矿、洒土革煤矿、彝昌煤矿;分布在阿岗预测区的共计9对矿井:扎塘煤矿、洒谷煤矿、阿贵联办煤矿、花山煤矿大庆井、小海子煤矿一号井、小海子煤矿斜井、小海子煤矿二号井、功成煤矿、九道沟煤矿;分布在清平哨预测区的共计1对矿井:恩乐煤矿;分布在大水塘预测区的共计1对矿井:舍迫煤矿。

二、存在问题
1、煤矿开拓工程,采区布置不尽合理、采煤方法依然落后、机械化程度偏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重生产,轻安全现象时有发生、安全投入不到位等问题的存在,全县煤矿安全生产保障能力依然薄弱,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

2、煤炭资源地质勘探程度低,无可靠建井依据。

全县境内含煤面积952km²,普查、详查面积仅有124.75 km²,普查、详查面积占含煤面积的13%。

其次,待勘探的含煤区均被自然人占有,整装煤田被条块分割,且勘探进度缓慢,是制约罗平煤炭产业发展的“瓶颈”。

地质勘探程度较低,资源不清,无可靠建井依据。

3、难以形成规模矿井。

从近几年开采的情况来看,现有“六证齐全”地方煤矿大多地质构造复杂,断裂和褶皱发育,煤
层厚度和产状变化较大,煤炭资源赋存条件较差,降低了开采价值,难以形成较大(30万吨/年及以上)规模矿井。

4、井田面积和矿井规模较小。

现有“六证齐全”地方煤矿井田面积大多在1 km²以下,生产规模大多为9万吨/年及以下,要扩大井田面积行政许可手续相当复杂、办理时间长,从而导致增加储量继而走改扩建、技术改造提升生产能力的路子困难较大。

5、技术力量薄弱,专业技术人才依然缺乏。

煤炭资源开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地质、采煤、机电、通风、测量等较为齐全的专业技术人才作为支撑,目前由于工作条件、待遇、体制等各方面的局限性,煤矿难以吸引到优秀的人才,导致开拓开采不合理,资源回收率低、技术工作滞后、安全管理难度增大等问题。

6、机械化开采程度低,劳动生产率低。

由于资源的赋存条件较差,煤矿业主无主动适应产业政策意识,生产要素投入不足,有条件的矿井采用机械化开采推进缓慢,劳动生产率较低。

7、现有煤矿电网容量小、负荷大,且大部分煤矿未实现双回路供电,对煤矿安全生产、技改扩能、机械化改造造成严重影响。

8、新建矿井和异地接替矿井办矿程序和手续非常复杂,加之产业政策多变,项目核准困难,新建项目难以推进。

我县煤炭工业“十二五”规划新建的矿井有13对,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办理完建设手续正式开工建设的项目,产业发展后劲受到严重制约。

省级机构改革后,煤矿改扩建项目
的核准、初步设计和生产地质报告审查等事项,存在多头管理,部门职能交叉的问题,相关手续办理有较大困难。

三、下步工作措施
(一)调结构
1、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把安全放在“先于一切、优于一切、高于一切”的位置,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规程和规定,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稳步推进各项工作,最终实现全县煤炭工业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战略目标。

2、要切实加强地质勘探工作,摸清家底,为产业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力争含煤区域均达到详查以上地质勘探程度,为建井提供可靠地质资料。

地质勘探结束后,委托煤炭设计部门编制罗平县煤炭资源开发总体规划,积极创造条件,引进黑龙江鹤岗煤业集团、江西煤炭集团、广东丰乐集团云南矿业公司等资金和实力雄厚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公司)开发罗平煤炭资源。

根据煤层赋存条件,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开采,大、中、小型矿井一齐上,形成大、中、小型矿井协调发展格局。

3、加大煤炭资源整合力度,以整合促发展。

按照《曲靖市煤炭资源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推进全市煤炭资源整合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曲煤整办[2012]9号)、《曲靖市进一步推进煤炭资源整合优化煤炭产业结构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实施方案》(曲政办发[2012]88号)和《罗平县煤炭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认真组织开展煤炭资源整合
工作,在对全县煤炭资源与矿井分布现状进行全面调查摸底,统筹考虑资源整合方案与矿权设置方案一致,结合罗平实际,编制完成了罗平县煤炭资源整合实施方案,做到了资源整合方案与矿权设置方案一致。

在方案上报审查前,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方案进行多次研究与论证,将产业结构调整、安全管理、产业发展综合考虑,既对布局不合理矿井提出了整合意见,又对具有资源及技术条件的矿井提出了改造及扩能规划,特别是对9万吨以下矿井,逐矿列出了下步矿井扩能改造方案,做到技术可行、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可操作性强。

具体整合为10户煤炭企业,31对矿井(含东源罗平县煤业公司5对矿井)。

矿井数量控制目标是30万吨/年以下地方煤矿控制在18对,13对矿井为30万吨/年(含)以上矿井。

整合前生产能力为193万吨/年,整合后设计生产能力达831万吨/年。

通过改造升级淘汰落后产能7对矿井共50万吨。

4、加快推进煤炭焦化、洗选等加工转化项目建设。

加快推进金福焦化120万吨/年项目、东源罗平选煤公司150万吨/年煤炭洗选项目、东信公司150万吨/年煤炭洗选项目建设。

引导焦化企业从焦炉煤气中提取煤焦油,发展甲醇、二甲醚、合成氨、炭黑、水泥等项目提高煤炭产品附加值,延长煤炭产业链。

5、商请有关部门解决现有煤矿电网容量小、负荷大,大部分煤矿未实现双回路供电问题,保证煤矿安全生产、技改扩能、机械化改造不受供电影响。

(二)转方式
1、实施科技兴煤战略,加快推进现有矿井技改扩能步伐。

根据煤矿实际,一矿一策,加大技术创新、技改扩能、技术进步工作力度,是做强做大全县煤炭工业的根本措施和保障。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采取改扩建、技术改造、机械化改造等手段,努力提高矿井单井生产规模达15万吨/年以上,并积极推广使用适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扎实推进质量标准化、生产系统优化、支护方式改革、矿井装备、人才培养和引进、公司化经营等各项建设,提高矿井机械化程度和生产技术水平,建设一大批科技含量高、生产效益好、市场竞争能力强、资源回收率高、环境和谐友好、本质安全的高产高效矿井。

2、加快推进新建矿井建设步伐,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切实督促、帮助协调东源罗平公司5对新建矿井(云宝煤矿、金城煤矿、金竹煤矿、松山煤矿、阳光煤矿)、恒泰煤矿、大麦子山煤矿、龙驰煤矿、祥云煤矿、阿洪煤矿等新建矿井加快办理各项建设手续,按照现行产业政策及建设程序和要求,多请示汇报,多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争取条件成熟的建设项目尽早办理完毕各项手续开工建设,为全县煤炭工业持续发展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3、加快推进机械化改造
到2015年末,全县生产矿井全部实现正规壁式采煤,建成机采矿井24对,综采矿井2对,掘进机械化矿井26对,连续机械化运输矿井26对。

矿井采煤机械化程度达80%以上,掘进装载机械化程度达85%以上,机械化运输程度达
80%以上,采区回采率达80%以上。

4、加大安全监管和技术指导服务力度,认真落实两个主体责任,加强煤矿现场管理,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加大安全投入,确保煤矿长治久安。

(三)促增长
1、规划到2015年末,全县所有生产矿井生产能力均达到15万吨/年及以上。

2、力争到2015年(“十二五”末期),全县生产矿井达38对,设计生产能力753万吨/年;洗煤厂4座,入洗能力420万吨;焦化厂2座,焦化能力240万吨/年。

实际生产原煤500万吨/年、洗精煤200万吨、焦炭100万吨,实现煤炭工业产值50亿元,税费收入6亿元的目标,产量和产值在“十一五”末期的基础上翻一番,把煤炭工业打造成县域经济的重要引擎。

3、力争到2020年(“十三五”末期),全县生产矿井达50对,煤炭工业总设计生产能力达1600万吨/年以上,实际生产原煤1000万吨/年,洗精煤400万吨/年、焦炭200万吨/年,产值达100亿元以上,税费收入13亿元以上的目标,产量和产值在“十一五”末期的基础上翻两番,真正成为全县工业经济的第一支柱产业。

4、加强行业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培养和引进一大批专业化带头人。

使每位从业人员熟悉本行业安全生产技术工作,掌握煤炭安全生产技术知识,具有较好的工作技能技巧和丰富的工作经验,为煤炭工业长足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四、建议
1、煤炭资源整合工作涉及煤炭、国土、发改、工信、工商、税务等多个部门,协调工作难度较大,特别是整合过程中新办采矿许可证及采矿许可证扩界、合并、矿权变更、延期等报批资料多、手续复杂、办理时间长,必将导致资源整合工作推进缓慢。

建议县人民政府从全县煤炭产业发展的高度,多与市人民政府、省国土资源厅、省发改委、市工商局等部门沟通协调,简化资源整合采矿权办理、项目核准程序、法人变更等各种行政许可手续,保证煤炭资源整合能按期、顺利推进。

2、建议县人民政府安排县国土资源局对全县持有探矿权的勘探块段进行一次全面摸底调查,掌握勘探情况,督促业主加快勘探进度,准确摸清煤炭资源赋存情况,为下步建井提供可靠地质资料,同时防止以探代采,持证而不堪探、炒作罗平煤炭资源。

3、建议县人民政府安排罗平供电有限责任公司加快矿区双回路供电规划和建设,在2013年末切实解决电网容量小、无专用煤矿供电线路、双回路不完善等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