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办业务引发违规的案例
便民服务中心 廉政案例

便民服务中心廉政案例以便民服务中心廉政案例为题,列举如下:1. 案例一:某地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收取企业办事人员贿赂,以加快办理手续的速度。
经过举报和调查,相关工作人员被依法处理,便民服务中心加强内部管理,建立了反腐倡廉制度。
2. 案例二:某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办理居民户口迁移手续时,私自收取居民“加急费”,以提供更快的服务。
经过居民投诉和调查,涉案工作人员被追责处理,便民服务中心加强了对工作人员的监督和教育。
3. 案例三:某地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为个别企业提供特殊照顾,例如优先办理手续、突破规定限制等,以换取贿赂。
经过举报和调查,相关工作人员被依法处理,便民服务中心加强了对企业办事的公平性和公正性的监督。
4. 案例四:某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利用居民的个人信息进行非法牟利活动,例如出售个人信息给第三方。
经过调查和整顿,相关工作人员被处理,便民服务中心加强了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措施和培训。
5. 案例五:某地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办理行政审批手续时,利用权力进行“关系户”优先处理,给予特殊待遇,违背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经过调查和整改,相关工作人员被追责处理,便民服务中心加强了对行政审批的规范和透明度。
6. 案例六:某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与业务代办人员勾结,通过收受回扣来违规办理业务,损害了公共利益。
经过举报和调查,相关工作人员和代办人员被处理,便民服务中心加强了对代办业务的监管和审查。
7. 案例七:某地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办理证件手续时,利用职务之便为居民提供假证件,以非法牟利。
经过举报和调查,相关工作人员被追责处理,便民服务中心加强了对证件办理的内部管理和监督。
8. 案例八:某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办理社保、医保等手续时,要求居民支付额外的“服务费”,以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经过居民投诉和调查,相关工作人员被追责处理,便民服务中心加强了对服务费的规范和监管。
9. 案例九:某地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办理车辆注册、驾驶证办理等手续时,要求车主支付额外的“上门服务费”,以提供上门办理服务。
为规避监控未按流程办理业务的案例

为规避监控未按流程办理业务的案例
一、案例经过
客户要求从信用卡中支取10000元现金,柜员没有审核办理人是否为客户本人,直接进行了取款交易,之后将打印的凭证交客户签名,柜员取回客户签名的凭证时看到签名与卡片名字不一致,才发现该笔业务非客户本人办理属于代办业务,于是将代办人签名划去,要求客户在凭证上签持卡人姓名。
事后风控中心下发查询书要求核实客户签名有明显涂改的原因,经核实确认为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
(一)柜员在办理信用卡取款业务前,没有审核办理人是否为客户本人,未按规定要求客户出示身份证审核客户身份,违反信用卡取款必须由客户本人办理的规定。
(二)柜员发现业务非客户本人办理,为规避事后监督未按流程进行反交易处理,而是将代理人的签名划去,要求客户在凭证上签持卡人卡主的名字,反映了柜员心存侥幸心理,并未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可能产生的后果。
三、案例启示
(一)柜员应提高合规操作的意识,把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和流程办理业务的思想深入人心,坚持依法合规办理业务。
现场管理人员应加强日常业务的监督和做好必要的风险提示,及时发现和纠正出现的问题,杜绝违规行为的发生。
(二)在办理业务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操作错误,应及时向网点现场审核人员反映情况,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处理,不应有避反交易掩盖错误事实的行为。
代办业务引发违规风险事件的案例

代办业务引发违规风险事件的案例一、案例经过网点未对外开始营业时,一柜员将客户委托其现金代缴电费存折(内夹有若干现金),从柜员抽屉中取出,将客户提供的现金随手放入柜员口袋。
通过大堂保安在自助终端上以无卡转账方式,将客户委托代缴金额从柜员个人账户转入客户存折帐户,大堂保安转帐后,柜员自办刷卡、打印转账信息业务。
二、案例分析这起看似简单的代客户代办业务,其实质涉嫌违规操作风险:(一)涉嫌代客户保管存折和现金风险。
柜员从抽屉中取出客户存折和现金,说明不是当天客户前来网点委托,而是存折早已放在柜员处,涉嫌违反禁止性规定“严禁违规代客户保管身份证件、现金、存单(折)、卡、有价单证、印章、证书、贵金属等重要资料和贵重物品”之规定,违规代客办理业务。
(二)涉嫌“用本人卡代客过渡缴费”的自办业务行为风险。
柜员代办客户缴费没有按正常流程办理,而是将客户缴费现金放入自己的口袋,归为自己,再通过自助终端上以无卡转帐方式给客户。
从收支情况看,柜员将客户代办缴费金额分文不少转入客户帐户。
其性质涉嫌“用本人卡代客过渡缴费”的违规自办业务行为。
(三)涉嫌违规查询客户信息风险。
柜员工作期间在没有客户的情况下私自将自带的客户存折通过刷卡、存折打印、查看信息。
该操作行为涉嫌“严禁违规查询、下载、复印、保存、变更、删除我行系统信息和客户信息”的规定。
三、案例启示这起违规案例虽属个案,但充分暴露了银行个别员工内控意识谈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合规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风险防控的必要性理解不深,制度学习不够到位。
通过这个案例:一是要告戒员工,牢固树立内控优先的经营理念,增强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合规操作,切实防范操作风险。
二是从严禁执行银行的有关规定,以员工行为规范教育活动为契机,结合内控文化建设加强员工传导和教育,提高员工思想认识,规范员工行为。
三是要加强监督管理,堵塞违规操作渠道,防范以习惯代替制度、以情面代替纪律、以信任代替管理,提高员工自我保护,自我约束、自我抵制能力。
业务外包违纪违法典型案例

业务外包违纪违法典型案例一、虚增外包业务量套取资金案例。
话说有这么一家公司,负责项目管理的小张,动起了歪脑筋。
公司经常有一些业务外包出去,比如资料整理之类的。
小张呢,就和外包商老李勾结起来。
本来一个月只需要整理500份资料,小张在向上汇报的时候,虚报成1000份。
然后呢,公司按照1000份的量把钱付给外包商老李。
老李拿到钱后,再偷偷地把多出来的那部分钱,也就是按照500份虚报的钱,分给小张。
这就像两个人演双簧一样,把公司的钱装进了自己的口袋。
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公司的财务规定,也触犯了法律。
公司在发现资料整理的成本异常升高,进行深入调查后,就发现了这个猫腻。
最后小张和老李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不仅要退还骗来的钱,还面临着法律的制裁。
二、外包业务中以次充好案例。
再看另外一个例子。
有一家生产电子产品的企业,将产品包装业务外包给了一家小厂。
这个小厂的老板王某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在包装材料上动起了手脚。
原本合同规定要用高质量、环保的包装材料,王某却偷偷换成了劣质、低成本的材料。
这些劣质包装材料在运输过程中就出了问题。
很多产品因为包装破损而受到损坏,导致客户大量投诉。
企业在调查中发现是包装外包环节出了问题。
王某这种以次充好的行为,不仅损害了外包企业的声誉,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对于王某来说,他面临着合同违约的赔偿责任,而且这种欺诈行为也可能会受到相关监管部门的处罚。
三、外包中的裙带关系案例。
还有个挺有趣又让人无奈的情况。
某大型企业要外包一个大型活动的策划项目。
负责项目外包决策的部门经理老赵,他的亲戚开了一家活动策划公司。
老赵没有按照正常的招标流程,直接把这个项目外包给了自己亲戚的公司。
这个亲戚的公司呢,其实能力有限。
在策划活动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混乱的情况,活动流程安排不合理,宣传推广不到位。
参加活动的客户和合作伙伴都很不满意。
后来公司内部有人举报了老赵的这种裙带关系行为。
老赵因为违反了公司公平公正的外包原则,受到了纪律处分,他的亲戚的公司也被取消了外包资格。
政务服务违纪典型案例

政务服务违纪典型案例一、“拖字诀”大师——办事拖延的小李。
小李在政务服务大厅负责企业注册相关的业务办理。
有一天,一家创业公司的老板小王兴高采烈地带着齐全的材料来注册公司,想着尽快开启自己的创业之旅。
小王来到小李的窗口,客客气气地递上材料。
小李呢,看了一眼材料,心里想着:“哎,这事儿不着急,先放放吧。
”于是他就把材料随手一搁,慢悠悠地说:“行吧,你先回去等消息,我们得审核审核。
”这审核啊,就像陷入了黑洞一样。
小王等了好几天,一点消息都没有。
他着急啊,打电话询问,小李总是说:“还在审核呢,你再等等。
”其实呢,小李就是犯懒,把小王的材料扔在一边,有空的时候就看看手机,和同事闲聊,完全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按照规定,这种常规的企业注册审核,在材料齐全的情况下,三个工作日内就应该给出结果。
可小李这一拖,拖了足足两个星期。
小王的创业计划因为公司注册迟迟不下来,错过了好几个合作机会,差点就心灰意冷了。
最后小王实在没办法,向上级部门投诉,小李这才慌慌张张地处理,可已经给小王和他的创业公司带来了不小的损失。
二、“脸难看”先生——态度恶劣的老张。
老张在政务服务部门工作多年,可能是因为工作久了,渐渐就没了服务意识。
有一位老太太来办理老年证的相关业务。
老太太年纪大了,耳朵有点背,说话也不是特别利落。
她来到老张的窗口,小心翼翼地问:“同志啊,我想办个老年证,该咋弄呀?”老张皱着眉头,不耐烦地大声说:“墙上贴着呢,自己看!”老太太一脸茫然,还是陪着笑说:“同志,我眼神不好,你能不能给我说说呀?”老张哼了一声,极不情愿地说:“你这身份证、户口本带了没?照片有没有?啥都不知道就来办,净耽误时间!”老太太被他这一顿数落,心里委屈极了,但又不敢吭声。
周围的群众都看不下去了,有人小声嘀咕:“这什么态度啊,来办个事儿还得受气。
”老张却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继续板着脸给老太太办理业务,过程中还不停地叹气,好像老太太给他添了多大麻烦似的。
典型案例学习材料

附件:典型案例学习材料目录一、对私业务 (1)二、对公业务 (7)三、其他业务 (17)对私业务一、网点员工违规代客购汇事件描述:某支行派驻业务经理执行日常业务检查时发现,一名员工与其直系亲属十多个账户存在资金往来。
经进一步调查发现,该名员工通过自己的账户代客户理财,包括购买黄金、基金、股票、外汇宝等;通过自己的网银账户为多个客户进行网上汇款,以帮助客户降低汇款费;为满足客户换汇需要,更利用自己和亲戚的购汇额度帮客户换汇。
存在问题:一是员工通过自己账户代客户理财,违反双十禁规定,为客户节省汇款手续费,贪图便利通过自己的网银账户为客户办理汇款,容易诱发挪用客户资金的风险,也不利于我行中间业务收益。
二是利用自己或亲属的购汇指标,帮助客户购买外汇,明显违反相关外汇管理规定。
三是柜台人员办理该名员工违规换汇业务,说明柜台人员风险意识不足、合规意识淡薄,罔顾我行规章制度和风险控制措施,不主动揭露违规行为,未能及时阻止风险隐患的演化发展。
改进要求:一是派驻业务经理应切实提高自身依法合规意识,同时发挥内控风险官作用带领队伍,带头执行我行规章制度和风险控制措施,坚决制止各种违规代客理财等行为,依法合规服务客户,在网点形成良好的合规氛围。
二是派驻业务经理应关注网点人员行为和思想动态异常情况,发现网点各类案件或重大风险隐患,须立即口头报告,如涉及保密问题的,须采取保密方式向上级运营部门、监保等部门报告,并视情况不向网点负责人报告。
三是增强员工的监督意识。
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和宣传工作,让员工了解,监督是相互的,自己同样负有对网点负责人和派驻业务经理进行监督的责任和义务,鼓励员工敢于举报和揭示不良现象、违规事件,及时消除风险隐患。
二、未落实大额划转交易核实制度事件描述:某支行经办柜员在处理个人客户代办取款100万业务时,未查询账户资料及询问客户情况,就在传票写上“已大额核实”字样,交给派驻业务经理进行盖章,然后直接录入资料,提交集中授权中心核准通过。
案例分析

操作,被作案嫌疑人利用;
●在代理开银行卡业务时,开立银行帐户申请书上没有已开设存折
的说明,导致作案嫌疑人有机可乘;
●李某用客户张某存折支取现金时签名均是客户张某的名字,让柜
员放松了警惕
防范措施
●严格执行开户手续的操作规程。代办人必须现场提供客户本人和代办人
就开户办理李某的开户业务,造成错用身份证开户;
●经办柜员没有严格按照规定审核客户证件,也没有认真审核客户
在存款凭条上的签名是否与开户名称一致;
●后台主管在加盖业务公章时,也没有认真审核资料就盖章; ●整理传票时发现有两笔定期传票户名相同,签名不同也没有引起
重视,擅自在签名不同的传票后加上一个“代”字;
案例一:违规办理个人开户业务造成资金风险 案例描述
2010年1月14下午,犯罪嫌疑人李某代其朋友张某办理理财通开 卡业务,柜员要求李某出示存款人和代办人有效身份证时,李某称他
的证件在外地的朋友手里,身上只带了复印件,并说是某支行行长的
朋友,想行个方便。柜员在缺失代办人身份证原件下为张某开立了一 户通卡和本外币一本通存折。之后,张某往该帐户存入10万元人民币 。2010年1月30、3月3期间,李某到柜台用存折分别支取现金4次,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该案例是日常柜台业务中经常出现的差错,原因是柜员在办理
业务的过程中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造成的。
●复核人员复核时流于形式,未认真核对传票与现金。 ●办理现金存取款时,未坚持出纳制度中“唱收唱付”原则,与
客户核对。
●中午未进行班结盘库,未能及时发现差错。
防范措施 ●柜台工作有时会较枯燥、机械式,容易麻痹大意,所以柜员在
代客办理业务引发的风险事件

代客办理业务引发的风险事件
一、案例介绍
网点柜员为某单位办理其员工的工资卡批量开卡业务,但因单位代理人临时有事,没有现场输入工资卡密码,而是委托经办柜员代办,由经办柜员代输密码。
员工代客办理业务,应认定为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
员工代客办理业务,屡禁不止,是违规行为。
该类行为发生的原因有两种,一是由于客户临时有事,无法到场,委托柜员代其办理诸如输密码、签名等业务;另一是由于个别网点以业务营销为借口,管理人员指使柜员违规操作,为单位客户办理代发工资等集中开卡业务。
实际上,这是一种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的表现,柜员的热心和帮助却给自己和银行带来了极大的风险,一旦发生纠纷,自己和银行处于极其被动的地位。
三、案例启示
一是结合员工行为规范教育活动,强化员工的履职意识。
充分运用当前银行开展的行为规范教育活动,通过规章制度的梳理、相关细则的解读和典型案例的教学等方式,指导和规范员工行为,教育和告诫员工严守行为底线,严防各类违规行为,较好的履行岗位职责。
二是强化事中控制,严把风险关口。
现场管理人员作为防范风险的重要环节,要充分履行岗位职责,加强业务办理的事中监督审核,提醒和警示柜员的操作风险,及时制止柜员的违规行为,教育和引导柜员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依法合规办理业务。
代理权滥用案例

代理权滥用案例
代理权滥用案例指代代理人在行使代理权时,超越其授权范围或者以不当方式行使代理权的情况。
以下是一些代理权滥用的案例:
1. 涉嫌滥用代理权的律师:一名律师在代理一起民事案件时,
将案件的处理费用全部转入了自己的账户,而不是按照规定转入委托人的账户。
后经调查发现,该律师将代理人的钱用于了自己的开销。
2. 涉嫌滥用代理权的经纪人:一名经纪人在代理某个演员时,
违规接受其他经纪公司的利益,导致该演员未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经调查发现,该经纪人将自己的利益放在了代理人的利益之上,滥用了代理权。
3. 涉嫌滥用代理权的业务代表:一名业务代表在代理一家公司
的业务时,将公司的商业机密泄露给竞争对手,导致公司业务陷入困境。
经查实,该业务代表超越了自己代理权的范围,滥用代理权造成了公司的损失。
这些案例都体现了代理权的滥用行为,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代理人应有的职责和义务,也会对委托人造成不良影响和巨大损失。
因此,在行使代理权时,代理人必须要严格遵守授权范围和法律法规,切勿滥用代理权。
- 1 -。
关于代理人代办业务引发的风险事件

关于代理⼈代办业务引发的风险事件关于代理⼈代办业务引发的风险事件⼀、案例经过业务运营风险监控系统展现⼀笔风险事件,客户“***”在⽹点代理办理“⼆笔个⼈开户业务。
柜员在办理该笔业务时未填写核实单及未填写代办理由,监测⼈员及时下发查询要求该⽹点核实并整改,⽹点已通知代理⼈在申请书上补填写代办理由,该笔业务最终被确认为风险事件。
⼆、案例分析(⼀)柜员在操作时未认真审核凭证要素,造成代办⼈未填写代办理由及核实单的事实,本案中,⼀旦客户在⽇后对该笔业务提出异议,质疑该笔业务的真实性,将给银⾏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此案例暴露出经办柜员对⽇常规范性操作执⾏不到位,不能严格执⾏对凭证的审核义务,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客户代办⾮本⼈办理,⼜⽆核实单签名确认,易产⽣经济及声誉风险隐患。
(三)银⾏代理业务填写核实单是客户和银⾏之间形成合同关系后对交易⾏为的事实确认,也是为了避免纠纷发⽣时法院判决合同⽆效的风险,柜员应加强对代理业务环节的审核,避免因⽆代理单⽽形成操作风险、法律风险。
三、案例启⽰(⼀)由于⼀线柜员所从事的是银⾏中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业务,所以柜员应加强《业务操作指南》的学习,在办理每笔业务时做到按制度、按流程,确保操作有序,如实反映每⼀笔业务的真实性、完整性及准确性。
(⼆)加强柜员合规意识和风险意识。
通过经常性开展案例警⽰教育、内控案防分析等,让经办柜员充分认识到违规操作的危害性,从⽇常操作的每⼀个环节和业务流程的每⼀个细节做起,从⽽有效地减少风险事件的发⽣。
(三)⽹点现场管理⼈员应做好柜员的培训⼯作,加强各项规章制度的学习和业务学习,熟悉操作流程,把握好各类风险事件的关⼝,帮助⼀线柜员认识到⾃⼰⼯作上的疏漏,督促他们改正,从⽽有效地减少风险事件的发⽣。
违规办卡引发的案例

违规办卡引发的案例一、案例介绍客户咨询:需代理他人办理一张银行卡,并在卡内存入款项,再将此款转入本人银行卡内,但本人没有代人的身份证原件,持复印件是否能办理。
柜员即答复可以办理。
客户未出示他人身份证件原件,持他人身份证复印件即为他人代办了银行卡,经办柜员提示客户在《个人客户业务申请书》等业务凭证上签他人姓名;随后经办柜员将客户携带的款项存入他人银行卡内,客户在此业务凭证上签本人姓名,但柜员未录入代理人信息;最后客户要求将他人卡内款项转入客户自己卡内,客户在此业务凭证上签代他人姓名。
由此,柜员在办理客户开卡业务时违规操作,并违规办理后续业务,引发了一笔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一)代理办卡未录入代理人信息,未核实代理人身份,未填写代理开户核实单,申请书上所留信息均为代办人信息,且未留办卡人本人电话,经办柜员明知客户为代理人,却未按流程办理业务,不但不审核代理人证件,更未进行代理人信息的录入。
客观上形成冒名办卡的事实,为今后的业务埋下了风险隐患。
(二)客户签名是明确银行与客户之间契约关系的重要依据。
办理大额转款业务要求代理人签本人姓名,与事实不符,因客户签名非本人,客户本人一旦追究,极易引发后续法律、资金风险。
三、案例启示(一)这笔风险事件深刻反映出该柜员风险意识淡漠,没有意识到随意由他人冒名办卡,易引发客户和银行之间的纠纷。
以上错误如果不能够及时纠正,将留有一定的风险隐患,因代理客户虚假签名银行将负有不可推卸,后续的法律风险不容忽视。
(二)经办人员客户身份审核工作流于形式,冒名办卡成功后若引发后续案件,客户本人极易追溯我行的开户责任,被客户投诉、追究法律责任的风险,以及由此引发的声誉风险也不断加大。
(三)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公民法制意识逐渐加强,且由于近年经济社会的发展,银行与客户之间、客户与客户之间的经济纠纷越来越多,作为一个公众服务机构,我们每天都会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柜员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要有一定的法律常识及自我保护意识,在处理业务的任何环节均要做到对客户身份的识别。
大堂外包引导员代客办理业务风险案例

大堂外包引导员代客办理业务风险案例
一、案例介绍
某网点大堂经理“徐某”接受大额转款x笔,金额xxxx万。
经核实,客户“文某”到该网点办理xxxxxx行汇款业务,因客户不愿意支付汇款手续费,大堂经理“徐某”为免除客户手续费,遂将客户款项转入本人帐户(汇款免费),代客汇入指定账户。
二、案例分析
(一)操作风险。
违反了“严禁内部员工代客办理业务”的员工行为禁止规定。
员工出借本人账户为客户代办汇款业务,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反映出员工对规章制度学习不到位、还存在盲区。
(二)道德风险。
员工违规操作留下较大风险敞口,若管理不严,易引发内部人员盗窃、挪用客户资金的风险隐患。
(三)大堂经理变相免除客户手续费,造成中间业务收入流失,且对客户服务收费标准不统一,极易触发客户对我行服务的投诉,影响客户对我行的信任度。
资料员代签字坐牢了的案例

资料员代签字坐牢了的案例以资料员代签字坐牢了的案例为题,列举如下:1. 2015年,某公司的资料员小李因为代签字问题被判坐牢。
小李在公司负责处理一些重要文件的签字工作,但为了节省时间,他经常代替其他员工签字,以便能够更快地完成工作。
然而,由于代签字违反了公司的规定,小李最终被公司发现并报警。
2. 2017年,某银行的资料员小王因为代签字问题被判坐牢。
小王在银行内部负责处理客户的贷款申请文件,但为了提高效率,他常常代替客户签署文件。
然而,这种行为违反了银行的规章制度,小王最终被发现并被判入狱。
3. 2018年,某政府机构的资料员小张因为代签字问题被判坐牢。
小张在政府机构负责处理一些文件的签字工作,但为了方便,他常常代替其他官员签字,以节省时间和人力。
然而,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政府机构的规章制度,小张最终被查处并被判刑。
4. 2019年,某医院的资料员小刘因为代签字问题被判坐牢。
小刘在医院负责处理一些患者的病历和医嘱,但为了方便,他常常代替医生签字,以便更快地完成工作。
然而,代签字违反了医院的规定,小刘最终被发现并被判入狱。
5. 2020年,某学校的资料员小陈因为代签字问题被判坐牢。
小陈在学校负责处理一些学生的请假条和奖励证书,但为了便利,他经常代替老师签字,以节省时间和纸张。
然而,代签字违反了学校的规章制度,小陈最终被学校发现并被判入狱。
6. 2021年,某法院的资料员小赵因为代签字问题被判坐牢。
小赵在法院负责处理一些案件的文件和判决书,但为了方便,他常常代替法官签字,以节省时间和纸张。
然而,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法院的规章制度,小赵最终被发现并被判刑。
7. 2022年,某军队的资料员小孙因为代签字问题被判坐牢。
小孙在军队负责处理一些军事文件和军令,但为了方便,他常常代替上级签字,以节省时间和人力。
然而,代签字违反了军队的规定,小孙最终被军队发现并被判入狱。
8. 2023年,某科研机构的资料员小周因为代签字问题被判坐牢。
因柜员未按流程办理业务引发风险事件的案例

因柜员未按流程办理业务引发风险事件的案例
一、案例经过
网点柜员为客户办理卡帐户密码重置业务时,由代理人代办并签名为客户本人姓名,违反了“账户重置密码业务必须本人办理”的规定,被确认为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
个人金融业务明确规定:个人账户重置密码业务必须由本人办理。
在本案例中,该柜员在为客户办理卡帐户密码重置业务时,置此规定于不顾,任其主观臆愿,随意操作,由代理人代客户办理并签名为客户本人,会给银行带来无法估量的业务风险隐患。
三、案例启示
(一)营业网点负责人要通过晨会、班后会,加强对柜员进行个人业务操作流程和相关制度规定的学习和培训,使柜员真正了解和掌握各业务操作中的风险点,引导柜员要高度树立合规经营理念、风险责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现场管理要及时了解和掌握临柜人员对个人特殊业务操作的信息动态,将各种违规操作行为和可能发生的风险隐患,起到事前控制的作用,坚决杜绝因柜员违规操作而导致各类风险事件的发生。
(三)柜员要注重掌握和熟知各种业务操作流程的制度和规定,树立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合规操作意识,保证每笔业务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规性。
同时,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业务综合素质,更好地为客户服务。
违规代客户办理业务的案例

违规代客户办理业务的案例案例经过:**单位是支行的公司客户,平时与该支行业务关系密切,公司财务人员与支行客户经理关系较好。
一天,该单位申请开立员工代发工资账户,客户经理为方便客户,持该单位员工身份证件代理开户4笔,并代签账户人姓名。
在办理过程中,客户经理考虑到在同一柜台办理多笔代理开户业务可能会触碰银行运营风险监督模型,故通过不同柜员分别办理了业务。
次日,客户经理再次代理该单位3名员工办理了购汇业务,并汇往境外,相关业务凭证均由其代签客户姓名。
经查,上述客户经理代办的多笔业务中相关的客户账户、证件及回单,在业务办理完毕后均交给了**单位财务人员。
案例分析:上述案例中,客户经理以服务客户为由,无视银行规章制度,违规代客户办理开户、购汇等业务,并代客户签名,引发风险事件。
从其在不同柜员处代办业务的行为可看出,客户经理存在试图逃避监控的嫌疑。
客户经理的行为从始至终未能意识到自己作为一名银行员工的特殊身份,他的这种“过度服务”,不但超越了自己的职责范围,同时也逾越了制度的界限,一旦涉及违法行为或者引发客户纠纷,银行和客户经理个人都将处于十分被动的境地。
回顾事件过程,客户经理之所以能完成代客办理业务,绕开制度流程的限制,网点柜面操作人员、营业经理及网点负责人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试想,如果操作柜员在客户经理提出违规办理业务的请求时能坚决地说不;或者营业经理在现场审核和管理时能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再或者网点负责人在平时监督管理中将风险防控的弦绷得更紧些,那么这样的违规事件一定能得到有效遏制。
另外,相关责任人风险意识薄弱、制度观念淡薄,简单片面地认为只要不以自己牟利为目的,“帮助”一下同事也是应该的。
这种“以人情代替制度”、缺乏原则、背离规章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为客户经理的违规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案例启示:客户经理“过度服务”,违规代客办理业务,违反了银行员工行为禁止规定,受到了相应的处罚。
这既是对他本人的一次深刻教训,也再一次为银行广大员工敲响了警钟。
连续违规频繁触发警示高压线的案例

连续违规频繁触发警示高压线的案例一、案例介绍网点柜员办理“个人账户转账”反交易,触发“间隔时间过长的反交易”监督模型,形成风险事件。
经核实:客户刘X代理陈X办理取款,柜员误办成存款。
发现错误后未按规定反交易纠正,而是从其印章保管箱内取出“家人”存折,使用交易让客户将错误金额转入自己账户,交易完成后发现误拿了自己的存折,造成自办业务,当班现场主管知道后联系客户进行自办业务反交易。
二、案例分析(一)这是一起典型的因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操作错误,办理业务时和同事聊天,误将客户取款办成存款,错误发生后,为逃避监控与考核,未按正确的方式进行反交易,而是让客户配合采取变通的转账方式纠正来达到规避反交易,又因误操作造成自办业务的情节较为严重的违规行为。
(二)柜员依法合规操作以及风险防范意识薄弱。
第一次错误发生时,未及时报告现场管理人员,而是明知违规还实施违规操作,存在明显的明知故犯行为,合规意识淡薄,制度执行力严重欠缺,虚构交易背景易引发客户投诉及结算纠纷的声誉风险,且存在一般操作差错升级为事故或案件隐患的潜在风险。
(三)柜员违反关于防范自办业务的有关规定,将自己的存折带入办公用保管箱内,导致误自办业务,加重了违规情节,最终小错酿成大错。
三、案例启示(一)规避反交易和柜员自办业务均是是银行重点查处和禁止的违规行为,是网点应组织员工认真学习开展远离违规行为,树立依法合规理念的主题教育活动,牢固树立柜员依法合规和风险防范意识,对于明令禁止的违规行为做到入脑入心,切实提高员工对严重违规行为危害性的认识,从思想的根源上杜绝错误的发生,严防触发“逆向操作”、“规避反交易”、“自办业务”、“员工代办业务”等“高压线”,避免出现屡查屡犯、明知故犯的严重违规风险事件。
(二)引导员工正确使用反交易和错账冲正交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避免和减少反交易和错账冲正交易的发生,杜绝和禁止规避反交易的错误行为。
(三)加强柜员操作台面、抽屉个人物品的管理。
违规办理密码重置业务引发的案例

违规办理密码重置业务引发的案例一、案例介绍网点柜员办理密码重置业务,此客户为该网点员工亲戚,业务办理在非现金区进行。
柜员在客户本人未到场的情况下,由网点员工代客户办理了密码重置,且签名处均由网点员工代客户签属客户姓名。
密码重置后,网点员工又在现金区代客户将存单以他人姓名转存,销户取现时,存单均由网点员工代客户签属客户姓名。
二、案例分析(一)根据《个人金融业务操作规程》关于密码重置的要求,办理密码重置业务柜员须审核以下内容:密码重置处理是否为存款人本人办理、所提供的存款人身份证件是否真实、有效。
此规定明确要求办理密码重置业务需由存款人本人办理,而非现金区柜员在明知客户本人未在场,由网点员工代客户办理的情况下,仍对业务进行错误处理。
(二)根据《个人金融业务操作规程》关于存单销户的规定中:大额取款应审核客户身份证件真实有效并摘录相关信息,若代理人办理,还需审核代办人身份证件真实有效并摘录相关信息。
而网点在密码重置后的销户转存业务中,现金区的柜员在明知办理人非客户本人的情况下,支取了大额存款,未录入代理人信息。
(三)在密码重置业务以及其后的销户转存业务中,网点员工代客办理密码重置、代客户签名,并对业务进行现场授权,严重违反了银行的有关规定。
三、案例启示(一)办理密码重置、大额取现业务均属于高风险业务,经办柜员及网点负责人以情面代替制度,置规章制度于不顾,违规办理挂失等业务,虽后期进行了整改,但此类违规行为极易给银行造成资金和法律风险隐患。
(二)网点柜员风险防范意识薄弱,处理业务随意,以习惯、信任或感情代替制度规定,究其原因,主要是柜员甚至是有些管理者往往“习惯成自然”,认为以往类似业务也没出什么差错、事故、案件,但却忽略了一个网点业务工作常识,这就是风险往往就可能发生在你随意和违规的业务操作中。
(三)代客办理密码重置、代客户签名,并对业务进行现场授权,均属于明令禁止的行为。
网点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认真组织员工认真学习制度、严格遵守制度、一丝不苟执行制度。
因为超出委托代理权限被追究责任的律所案例

律所案例分析:因超出委托代理权限被追究责任一、案情介绍近日,某律所因律师超出委托代理权限被追究责任的案例引起了广泛关注。
据悉,该律所代理了一起重大案件,但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律所部分律师超出了委托代理权限,对案件进行了一些不当行为,导致最终败诉,并遭到法院处罚。
律所对涉事律师进行了严肃处理,同时也面临了法律责任的追究。
二、案件分析1. 律师委托代理权限的界定根据《律师法》相关规定,律师在代理案件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委托代理权限,不得擅自超出委托权限进行操作。
委托代理权限通常指律师在代理案件过程中所拥有的权利和义务范围,包括但不限于诉讼行为、协议签署、证据收集等,律师应当严格按照委托权限进行行使。
2. 律所管理责任律所作为律师集体组织,对其所属律师的行为负有管理和监督责任。
在本案中,律所对律师超出委托代理权限的行为未能有效监督和管理,导致了案件败诉和法律责任的追究。
律所在管理和监督机制上存在疏漏,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3. 法律责任追究根据《律师法》相关规定,律师超出委托代理权限的行为,一旦导致案件败诉和造成损失,律师本人及所属律所都将面临法律责任的追究。
在本案中,涉事律师因超出委托代理权限导致案件败诉,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所属律所也需承担一定的连带责任。
三、案例启示1. 律所加强管理和监督本案提醒各大律所加强对律师行为的管理和监督。
律所应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加强对律师的日常工作监督,确保律师严格遵守委托代理权限,不得擅自行使职权。
2. 律师加强规范意识律师作为法律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应加强自身的法律规范意识,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不得随意超出委托代理权限进行操作,以免引发法律责任的追究。
3. 法律责任不可忽视本案也提醒各大律所和律师应牢记法律责任不可忽视。
在代理案件过程中,律师应严格遵守委托代理权限,不得擅自越权操作,以免导致法律责任的追究。
四、结论此次律所因律师超出委托代理权限被追究责任的案例,引发了业内对律师职业行为的高度关注。
以熟人代替制度办理业务的案例

以熟人代替制度办理业务的案例
一、案例经过
监测发现,某日一网点柜员为个人客户办理大额取款业务,《大额取款预约申请单》的复核人员签名与代理人签名笔迹相似,且事中影像展现客户身着制服,疑似行内员工代办业务。
经核实,该业务最初由存款人委托一代理人办理,因代理人仅提供存款人身份证件未提供本人有效身份证件被拒绝办理;后因原存款人为网点负责人的朋友,联系后网点负责人作为代理人出示证件为其办理了XX万元的大额现金支取业务。
二、案例分析
依据《员工违规行为处理规定》,代客户办理现金存取款业务属“违规代客户办理业务”范畴。
以上风险事件反映出该行从网点负责人到经办柜员,均未意识到代办业务的风险隐患,首先从内部管理来看,为防范内部员工盗取客户资金,银行已再三明确将代客户办理业务列入违规行为,而网点负责人做为内控第一责任人,未能发挥其传导作用,反而以人情代替制度,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其次,从近年来代办业务引发的诉讼案例来看,因业务代办后原存款人反悔将银行诉诸法律的案例已屡见不鲜,做为银行员工参与客户资金往来,一旦客户反悔极易引发被诉风险,给银行声誉带来负面影响。
三、案例启示
(一)自上而下正确传导风险意识。
网点负责人做为风险防范的责任人及传导者,首先应从自身做起,认真学习和掌握员工违规行为的表现形式,示教以形,杜绝“以恶传恶”现象。
(二)自下而上提升合规操作理念。
合规操作是柜面操作的基础标准,柜员及现场管理人员应严格规范操作行为,从保护自己做起,以风险防范为主线,履行合规操作职责,营造人人参与合规操作的氛围。
员工代理亲属办理业务引发的风险事件

员工代理亲属办理业务引发的风险事件
一、案例经过
网点客户办理个人账户大额取现业务,金额为100余万元,触发了“个人客户当日累计异常支付”风险模型。
监控中心监测人员按照银行要求核实,但客户电话一直无人接听,随后下发相关网点核实。
经核实该客户为其网点员工的亲属,虽然客户已经提前预约取款,但网点当时尚未将款项备足,客户随后委托其亲属代为代理,员工代办后凭证签名为客户本人姓名,未签代理人名,也未留存代理人身份证件复印件,被确认为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
(一)柜员风险意识淡薄。
大额资金代理人支付,柜员未意识到潜在的风险隐患,操作随意,以人情代替制度,有章不循,导致高风险事件发生。
(二)现场管理人员未履职尽责。
大额资金支付,现场管理人员审核流于形式,代理人办理未核对出签名错误,柜员违规操作未及时制止,审核流于形式,事中风险防控不到位。
三、案例启示
(一)加强合规操作管理,提高遵章守制意识。
加大合规操作考核力度,使员工做到自觉遵章守纪,勇于抵制不良操作行为,避免“人情文化”。
(二)完善现场管理人员的考核机制。
通过加强事中履职人员的考核力度,提高管理人员的自觉履职意识,做到履职到位、严控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代办业务引发违规的案例
一、案例经过
网点对外营业前,一柜员将客户委托其现金代缴电费存折(内夹有若干现金),从柜员抽屉中取出,将客户提供的现金随手放入柜员口袋。
通过大堂保安在自助终端上以无卡转账方式,将客户委托代缴金额从柜员个人账户转入客户存折帐户,大堂保安转帐后,柜员自办刷卡、打印转账信息业务。
二、案例分析
这起看似简单的代客户代办业务,其实质涉嫌违规操作风险:
(一)涉嫌代客户保管存折和现金风险。
柜员从抽屉中取出客户存折和现金,说明不是当天客户前来网点委托,而是存折早已放在柜员处,涉嫌违反禁止性规定“严禁违规代客户保管身份证件、现金、存单(折)、卡、有价单证、印章、证书、贵金属等重要资料和贵重物品”之规定,违规代客办理业务。
(二)涉嫌“用本人卡代客过渡缴费”的自办业务行为风险。
柜员代办客户缴费没有按正常流程办理,而是将客户缴费现金放入自己的口袋,归为自己,再通过自助终端上以无卡转帐方式给客户。
从收支情况看,柜员将客户代办缴费金额分文不少转入客户帐户。
其性质涉嫌“用本人卡代客过渡缴费”的违规自办业务行为。
(三)涉嫌违规查询客户信息风险。
柜员工作期间在没有客户的情况下私自将自带的客户存折通过刷卡、存折打印、查看信息。
该操作行为涉嫌“严禁违规查询、下载、复印、保存、变更、删除我行系统信息和客户信息”的规定。
三、案例启示
这起违规案例虽属个案,但充分暴露了银行个别员工内控意识谈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合规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风险防控的必要性理解不深,制度学习不够到位。
通过这个案例:
一是要告戒员工,牢固树立内控优先的经营理念,增强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合规操作,切实防范操作风险。
二是从严禁执行银行的有关规定,以员工行为规范教育活动为契机,结合内控文化建设加强员工传导和教育,提高员工思想认识,规范员工行为。
三是要加强监督管理,堵塞违规操作渠道,防范以习惯代替制度、以情面代替纪律、以信任代替管理,提高员工自我保护,自我约束、自我抵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