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中药鉴定学讲义:根及根茎类中药
根及根茎中药ppt课件
![根及根茎中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9f7139cb8f67c1cfad6b895.png)
第二节 根茎类中药
一、性状鉴别
根茎类是地下茎的总称,包括根状茎、 块茎、球茎及鳞茎等。 根茎类中药系指地下茎或带有少许根部 的地下茎药材,鳞茎则带有肉质鳞叶。
根茎的形状有圆柱形、纺锤形、扁球形 或不规则团块状等。
根茎
有节和节间, 叶、叶柄基部或叶痕; 芽或芽痕; 茎基和茎痕; 不定根或根痕。 鳞茎 呈扁平皿状,节间极短。
【功 效】:补肝肾,除风湿,健腰脚, 利关节。
【主 治】:治腰痛、风湿病、尿频、遗 精、白带过多、出血。
【性状鉴别】
原药材:呈不规 则的长块状,表 面深棕色,密被 光亮的金黄色茸 毛,上部有数个 棕红色叶柄残基, 下部丛生多数棕 黑色细根。质坚 硬,难折断。味 微涩。
生狗脊片:不规 则的块片,外表 深棕色,偶有未 去尽的金黄色茸 毛。断面浅棕色, 近外皮约2-5mm 处有一条突起的 棕黄色木质部环 纹或条纹,质坚 脆,易折断。
翅易脱落; 断面多中空,可见“U”字形中柱。无细
胞间隙腺毛。
(2)狗脊贯众
为乌毛蕨科植物单芽狗脊及狗脊蕨的带 叶柄残基的根茎。
叶柄基部断面呈半圆形,单芽狗脊蕨有 分体中柱5~8个,狗脊蕨分体中柱2~4 个,无间隙腺毛。
(3)荚果蕨贯众
为球子蕨科植物荚果蕨的带叶柄残基的 根茎。
熟狗脊片:
全体呈黑棕 色,木质部 环纹明显。
横切面
纵切面
【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 ① 表皮细胞外被非腺毛; ② 厚壁细胞10~20列; ③ 双韧管状中柱,木质部由管胞组成,其
内外均有韧皮部及内皮层; ④薄壁细胞含黄棕色物或淀粉粒。
【成分】根茎含绵马酚;毛茸含鞣质。
【理化鉴别】
执业中药师考试资料:中药鉴定学根及根茎类中药
![执业中药师考试资料:中药鉴定学根及根茎类中药](https://img.taocdn.com/s3/m/94a0f123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a4.png)
执业中药师考试资料:中药判定学根及根茎类中药☆☆☆☆考点:根及根茎类中药-川芎[ 根源 ] 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
[ 性状鉴识 ] 药材:为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
表面黄褐色,粗拙皱缩,有多半平行隆起的轮节,顶端有类圆形凹陷的茎痕,下侧及轮节上有多半小瘤状根痕。
质坚固,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或灰黄色,散有黄棕色小油点(油室),可见波状环纹(形成层)。
有特异浓烈的香气,味苦、辛,稍有麻舌感,微回甜。
[ 显微鉴识 ] 根茎横切面:①木栓层为 10 余列细胞。
②皮层狭小,散有根迹维管制。
③韧皮部较宽广。
④形成层环成波状。
⑤木质部导管多角形或类圆形,大多单列或排成“V”字形,偶有木纤维束。
⑥髓部较大。
⑦薄壁组织中散有多半油室。
⑧薄壁细胞中富含淀粉粒。
有的含类圆形或类簇晶状草酸钙晶体。
[ 成分 ] ①挥发油。
②生物碱,如川芎嗪、L- 异亮氨酰 -L- 缬氨酸酐、盐酸胆碱等。
③内酯类化合物,如藁本内酯、川芎酞内酯、丁基酞内酯、新蛇床内酯等。
④酚性化合物及有机酸类:如阿魏酸、咖啡酸、瑟丹酸、川芎酚等。
川芎嗪是川芎的主要有效成分,有增添冠脉流量、抗心肌缺血作用,可用于治疗冠芥蒂、心绞痛;另有抗脑缺血、抗血栓、抗重生障碍性贫血、降压、抗胃溃疡、抗肿瘤、镇痛等作用。
☆☆考点:根及根茎类中药-藁本[ 根源 ] 为伞形科植物藁本或辽藁本的干燥根茎及根[ 性状鉴识 ] 药材:藁本,根茎呈不规则结节状圆柱形,稍歪曲,有分枝。
表面棕褐色或暗棕色,粗拙,有纵皱纹,上侧残留数个凹陷的圆形茎基,下侧有多半点状崛起的根痕及残根。
体轻,质较硬,易折断,断面黄色或黄白色,纤维状。
气浓香,味辛、苦、微麻。
☆☆☆考点:根及根茎类中药-防风[ 根源 ] 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干燥根。
药材习称“关防风”。
[ 产地 ] 主产于东北及内蒙古东部。
[ 性状鉴识 ] 药材:呈长圆锥形或圆柱形,下部渐细,有的略曲折。
根头部有显然密集的环纹,习称“蚯蚓头”,有的环纹上有棕褐色毛状残余叶基。
中药鉴定学-根及根茎类中药
![中药鉴定学-根及根茎类中药](https://img.taocdn.com/s3/m/3649dadc7f1922791688e85d.png)
植物药类——第五章根及根茎类中药①根及根茎是植物的两种不同器官,具有不同的外形和内部构造。
第一节根类中药一、性状鉴别根类中药包括药用为根或以根为主带有部分根茎的药材。
根没有节、没有节间和叶,一般无芽。
根的形状通常为圆柱形或长圆锥形;有的为肥大块根,呈圆锥形或纺锤形等;少数根细长,集生于根茎上,如威灵仙、龙胆等, 习称“马尾形”。
根的表面常有纹理,有的可见皮孔;顶端有的带有根茎和茎基,根茎俗称“芦头”,上有茎痕,如人参等。
根的质地有的质重坚实,有的体轻松泡;折断时有的呈粉性(含淀粉粒),或呈纤维性、角质状等。
根的横断面首先区分是双子叶植物根还是单子叶植物根。
一般双子叶植物根有一圈形成层的环纹,环内的木质部较环外的皮部大,中央无髓,自中心向外有放射状的纹理,木部尤为明显,外表常有栓皮。
单子叶植物根有一圈内皮层的环纹;中柱一般较皮部为小,中央有髓部,自中心向外无放射状纹理,外表无木栓层,有的具较薄的栓化组织。
其次,应注意根的断面组织中有无分泌物散布,如伞形科植物当归、白芷等含有黄棕色油点。
二、显微鉴别1、双子叶植物根一般构造:最外层为周皮,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及栓内层组成。
栓内层通常为数列细胞,有的比较发达,又名次生皮层。
维管束一般为无限外韧型,由初生韧皮部、次生韧皮部、形成层、次生木质部和初生木质部组成, 初生韧皮部细胞大多颓废;形成层连续成环,或束间形成层不明显;次生木质部占根的大部分,由导管、管胞、木薄壁细胞或木纤维组成,射线较明显;初生木质部位于中央,其原生木质部束呈星角状,星角的数目随科属种类而不同,有鉴定参考意义,如怀牛膝为二个角,属二原型。
双子叶植物根一般无髓;特殊构造:少数根类中药的次生构造不发达,无周皮而有表皮,如龙胆;或表皮死亡脱落由微木栓化的外皮层细胞行保护作用,称为后生表皮,如细辛;或由皮层的外部细胞木栓化起保护作用,称为后生皮层,如川乌;这些根的内皮层均较明显。
少数根有明显的髓部,如龙胆、川乌等。
中药鉴定学-根及根茎概述 PPT
![中药鉴定学-根及根茎概述 PPT](https://img.taocdn.com/s3/m/6411695410a6f524cdbf8542.png)
感谢您的聆听!
双子叶植物根的横切面性状结构
单子叶植物根的横切面性状结构
一、根类中药
• 显微结构(显微镜下根的横切面组织 构造)
1. 区分双子叶植物根和单子叶植物根 2. 根中有无分泌组织存在,如油室、树脂道、
乳管等。 3. 有无草酸钙结晶或碳酸钙结晶 4. 有无淀粉粒、菊糖 5. 注意厚壁组织,如石细胞、韧皮纤维、木
明显,具凯氏带。
维管束外韧型, 维管束多为有限外韧 具网状中柱,横切
环状排列。射线 性,少数为周木型。 面观可见断续环状
明显。
中柱中维管束散布。 排列的维管束。
髓部明显
髓部不明显
有髓部
二、根茎类中药
• 显微结构
1. 根茎中的分泌组织 2. 根茎中粘液细胞中的草酸钙针晶 3. 厚壁组织,如:石细胞 4. 淀粉粒、菊糖等
头
的根顶端带有根茎或茎基,根茎俗称“芦头”,
上有茎痕,俗称“芦碗”(如人参等)。
3.质地:有的坚实,有的体轻松泡;折断面呈粉 性、纤维性、角质样。
4.根的横断面:要注意区分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 植物根。
根
双、单子叶植物根的性状鉴别
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
多为直根系,主根发达;
一般为须根系,须根前部或
少为须根系,如威灵仙、龙胆。中部常膨大成块根,呈纺锤 形,如麦冬、郁金。
木质部
韧皮部 中柱鞘 内皮层 皮层 髓
单子叶植物根的横切面显微构造
根 中 的 分 泌 组 织
根中的结晶
• 大黄根的草酸钙簇晶
根中的淀粉粒
1.草酸钙簇晶 2.淀粉粒 3.木栓细胞
根的厚壁组织
石细胞
木纤维
二、根茎类中药
[课件]中药鉴定之根及根茎类PPT
![[课件]中药鉴定之根及根茎类PPT](https://img.taocdn.com/s3/m/d7f824753c1ec5da51e27010.png)
何首乌
蓼科何首乌的干燥块根
• 含二苯乙烯苷化合物、蒽醌 类衍生物、卵磷脂、鞣质、 铁、锌。 • 四羟基二苯乙烯葡萄糖苷具 有抗衰老、降血脂、心血管 活性、免疫调节、保肝作用 • 皮部有4~11个维管束环列、 俗称“云锦文” • • 粉末升华的黄色柱状或针簇 状结晶、于碱液显红色 制何首乌
牛膝 苋科植物牛膝的干燥根
根呈细长圆柱形、稍弯曲、表面黑 褐色、有的皮部脱落、露出黄白色 木部。
川乌
毛茛科植物川乌的干燥母根(主根)
• 成分:生物碱(双酯类生物 碱);乌头多糖 • 顶端有残茎、中部多像一端膨 大,有小瘤状侧根及子根脱离 后的痕迹;形成层环呈多角形 • 木质部导管多列,呈径向或V型 排列 • 石细胞近无色或淡黄绿色,呈 长方形、类方形、多角形 • 气微、味辛辣、麻舌 • 安全性检测:双酯类生物碱总 量≤0.04% • 含量测定:川乌药材双酯类生 物碱乌头\次乌头\新乌头碱总含 量为0.05%-0.17% • 制川乌苯甲酰类乌头/次乌头/新 乌头原碱总含量0.07%-0.15%
• 药材和饮片含β-蜕皮甾 酮≥0.03%
商陆
商陆科植物商陆或垂序商陆的干燥根
• 商陆皂苷是商陆扶阳固 本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 • 商陆多糖可显著增强免 疫活性。 • 木部隆起,形成数个凸 起的同心性环纹“罗盘 纹” • 气微、味微甜、久嚼麻 舌。 • 药材以片大、色白、有 粉性、“罗盘纹”者佳。
大黄(将军、川军、锦文)
蓼科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 根茎
• 主产甘肃、青海 • 游离蒽醌类为抗菌成分、 结合蒽醌类为泻下成分、 以双蒽酮泻下作用最强、 鞣质为大黄的收敛成分。 • 根茎髓部宽广,有星点有 内韧型维管束环列、形成 层成环。 • 根木部无星点 • 粉末黄棕色、草酸钙簇晶 多而大、菱角短钝。导管 为大型网纹、具緣纹孔及 细小螺纹导管 • 淀粉粒有脐状星点 • 紫外灯(365nm)下不得 显持久亮紫色荧光
根及根茎类中药鉴定课件
![根及根茎类中药鉴定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6eb90ab10661ed9ac51f366.png)
19
1 性状鉴别
形 状
大 小
颜 色
表 面
质 地
面
横 切
面
折 断
气 味
(1)形状 (2)表面
根茎的形状与其种类有关,常呈 圆柱形、长圆形或不规则团块状、扁 球形、圆锥形等。
有节和节间。
(3)断面
可以区分单、双子叶植物。
学习交流PPT
20
断面
表面 断面 纹理
中央
双子叶植物根茎 常有栓皮
有放射状的纹理 有明显髓部
单子叶植物根茎 无栓皮,有表皮 有维管束小点散布
无明显髓部
学习交流PPT
21
(1)组织特征
2 显微鉴别
双子叶植物根茎
具次生构造
单子叶植物根茎
具初生构造
木 皮 维 髓 表皮 皮层 维管束
栓
管
层层 束 部
内皮层大
有
内
皮
显
层 多
无
型
限 外
多明显。
型
限 外
韧
不
韧
明
学习交流PPT
22
双子叶植物根茎异常构造
射成
一般无髓
有明显髓
学习交流PPT
6
凯氏带(Casparian strip)
是高等植物内皮层细胞径
向壁和横向壁的木栓化和
木质化的带状增厚部分,
主要功能是阻止水份向组织渗透,控制着皮层和维管柱
之间的物质运输。其宽度随不同种植物而有较大的差异。
最初由德国植物学家凯斯伯里于1865年发现,其名字的
由来即在于此。凯氏带见于初生根的内皮层。
28
来 源 产 地 采收加工 化学成分
1 游离蒽醌衍生物:大黄酸、大黄素、大黄 酚、芦荟大黄素、大黄 素甲醚等,为大黄的抗 菌成分。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课件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afa4a64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3c.png)
随着人们对中药的认知度不断提高,根及根茎类中药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市场前景广阔。
发展趋势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根及根茎类中药将向精细化、标准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其应用领域也将 进一步拓展。
05
根及根茎类中药的种植与养护
种植技术与管理
01
02
03
04
种植地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 层深厚、土质疏松、通气良好
加工技术
清洗干净后,根据需要进行切 片、干燥等加工处理,注意保 持中药的药效成分。
贮藏与保管
贮藏于通风干燥处,注意防潮 、防虫、防鼠。
06
根及根茎类中药的鉴别与选购
鉴别方法与技巧
外观鉴别
观察药材的形状、大小、颜色、质地 等特征,如根的须根、芦头、纹理等 ,以及是否有异常气味。
显微鉴别
通过显微镜观察药材的组织构造、细 胞形态、结晶体等特征,以确定其真 伪和品质。
人参
功效
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益智 。
主治
用于气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 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 热消渴,惊悸失眠,阳痿宫冷,
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
性味归经
甘、微苦,微温。归脾、肺、心 经。
黄芪
01
功效
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02 03
主治
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 ,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 白尿,糖尿病。
主治
用于倦怠食少;肌瘦面黄;心悸气短;腹痛便溏;四肢挛 急疼痛;脏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痈疽疮疡;药食中 毒;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等症。
性味归经
中药鉴定学,第二单元,根及根茎类中药
![中药鉴定学,第二单元,根及根茎类中药](https://img.taocdn.com/s3/m/cf0c6a11bcd126fff7050bb3.png)
中药鉴定学——第二单元根及根茎类中药主管考试要点一、根类中药概述1.性状鉴别①直根系圆柱形:甘草、黄芪、牛膝圆锥形:白芷、桔梗纺锤形:地黄、何首乌②须根系双子叶:细辛、威灵仙、龙胆单子叶:百部、郁金、麦冬③有的根顶端带有茎基或根茎2.显微鉴别——先看组织结构,再看粉末特征首先区分双子叶、单子叶植物你和中药鉴定之间——只差了一个药用植物学一点点分类知识一点点解剖知识药用植物分类的基本术语山楂分类等级: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叶子植物纲、蔷薇目、蔷薇科、苹果亚科、山楂属、山楂/山里红(变种var.)种: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生殖隔离植物组织的基本术语不同植物的同一组织常具有不同的显微特征高等植物的密道——维管束维管束在植物体内常呈束状存在,组成输导系统,同时对植物器官起着支持作用——根茎叶组成韧皮部:筛管、伴胞、筛胞+韧皮薄壁细胞、韧皮纤维,质地柔韧木质部:导管、管胞+木薄壁细胞、木纤维,质地坚硬(细胞壁木质素增加)维管束类型——中药鉴定的重要依据外韧、双韧、周韧、周木(单子叶)、辐射(双子叶分化到中心,单子叶有髓)细胞壁的特化特化:在纤维素形成的框架内,填充其他物质,改变理化性质,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①木质化:木质素(芳香族化合物),可使细胞壁硬度增加,细胞群的机械力增加②木栓化:木栓质(脂肪性化合物),黄褐色,不透气透水,保护作用,如树干外面的褐色树皮③角质化:角质(无色透明脂肪性化合物),防止水分过度蒸发和微生物的侵害,保护作用④矿质化:硅质,增加坚固性,使茎叶表面变粗变硬,增加植物机械支持力⑤黏液质化:果胶质和纤维素变成黏液和树胶显微鉴别——先看组织结构,再看粉末特征首先区分双叶子、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根的组织构造①次生构造发达②次生组织不发达a 最外层为表皮:龙胆最外层为后生表皮:细辛最外层为后生皮层:川乌、附子、玄参b 内皮层均较明显c 有髓(未经分化的薄壁细胞):川乌、附子、龙胆③异常构造a 同心多环状维管束:牛膝、川牛膝、商陆(罗盘纹)b 韧皮部维管束(附加维管束):何首乌(云锦状花纹)c 内涵韧皮部(木间韧皮部):华山参d 内涵周皮(木间木栓):黄芩、秦艽实例——牛膝饮片性状鉴别表面有扭曲细纵皱纹、排列稀疏的侧根痕和横长皮孔样的突起。
(精)中药鉴定学讲义:根及根茎类中药
![(精)中药鉴定学讲义:根及根茎类中药](https://img.taocdn.com/s3/m/fecba88116fc700aba68fc70.png)
(精)中药鉴定学讲义:根及根茎类中药各论第一节根类中药的鉴定根类中药是指药用部位为根或以根为主带有部分根茎或地上茎残基的药材及饮片。
一、性状鉴定(一)性状特征根类中药:无节、无节间、无芽或芽痕。
根的形状:圆柱形、长圆锥形、圆锥形或纺锤形等。
(二)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根的横切面特征(难点、考点、失分点)观察根的横断面或横切面特征,首先应注意区分双子叶植物的根和单子叶植物的根。
一般双子叶植物的根有自中心向外的放射状纹理,木部尤为明显;形成层环大多明显,环内的木部较环外的皮部大;中心常无髓;外表常有栓皮。
单子叶植物的根横断面自中心向外无放射状纹理;皮部宽广,内皮层环较明显;中央有髓;外表无木栓层,有的具较薄的栓化组织。
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1.外有栓皮外常无栓皮2.横断面可见明显形成层环纹横断面可见内皮层环纹3.环内木质部占比例大皮层占比例大,中柱占的小4.自中心向外有放射状纹理(射线)无5.无髓有髓其次,应注意根的断面组织中有无分泌组织散布,如伞形科植物当归、白芷等有黄棕色油点。
二、显微鉴定(难点、考点、失分点)(一)组织结构用显微镜观察根横切面的组织构造,首先应根据维管束的类型、排列的方式、有无形成层等,区分双子叶或单子叶植物的根。
1.双子叶植物根一般均具次生构造,由外向内的结构如图所示:少数双子叶植物的根还具有异常构造,常见的有:(1)多环性同心环状维管束如牛膝、川牛膝、商陆等。
在正常次生构造发育到一定阶段时,常由中柱外方部位的薄壁细胞恢复分裂能力而形成新的形成层,由此形成第一轮同心环维管束,以后随着外方薄壁细胞的继续分裂,又相继形成第二轮、第三轮同心维管束等,如此形成多环性同心环状排列的异常维管束。
(2)附加维管柱(韧皮部维管束)如何首乌,由韧皮部外侧的薄壁细胞恢复分裂能力而形成与原有形成层环成异心型排列的多个环状形成层,由这些形成层的分裂活动产生复合的和单个的异心性环状排列的异常维管束。
(3)内涵韧皮部又称木间韧皮部,如华山参等。
中药学(根及根茎类-须根)课件
![中药学(根及根茎类-须根)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3a74473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f2.png)
主根习称“三七头子
” 整个的芦头称“
剪口”较粗支根称“ 三七头子
剪口
筋条”,细小支根及
须根称“绒根”。
筋条
绒根
[化学成分]
1.人参皂苷: Rg1、Rb1、Rd、Re、Rg2、Rh1 2.三七皂苷: notoginsenoside A-E、G-J、 R1-R4、绞股蓝苷(gypenoside) XVII 3.氨基酸; 三七的止血活性成分亦是一种特 殊的氨基酸即三七素(田七氨酸) 。 4.黄酮类。
2. 糖类:多种糖(其中以水苏糖含量最高)。 3.氨基酸:其中以精氨酸含量最高。
麦冬 Radix Ophiopogonis
来源 产地 性状 显微特征 化学成分 理化鉴别 功效 药理
【来源】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
麦冬Ophiopogonis japonicus (Thunb.) Ker-Gawl.的干燥块 根。
何首乌 Radix Polygonum multiflori
来源 产地 性状 显微特征 化学成分
[来源]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
的块根。
[性状]
• 团块状或不规则纺锤形。 • 表面红棕色或红褐色,凹凸不平。 • 切断面黄棕色,有粉性,中有一木心(中柱),皮部散列“
状排列,射线宽广。
木栓层 皮层 韧皮部 形成层 木质部
木质部
[显微特征]
生地黄粉末
1. 薄壁细胞类多角形,含黄棕色核状物。 2. 分泌细胞内含橙黄色或橘红色油滴及分泌物。
[化学成分]
1.环烯醚萜苷类:地黄甙(rehmannioside) A、B、 C、D,二氢梓醇甙(dihydrocatalpol)等。
[附注]
中药鉴定学:根及根茎类(大黄)
![中药鉴定学:根及根茎类(大黄)](https://img.taocdn.com/s3/m/b5173b70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8a.png)
执业药师中药鉴定学:根及根茎类(1)根及根茎类——⼤黄的鉴别 性状鉴别:呈卵圆形、类圆柱形、圆锥形或块⽚状,长3~17 cm,直径 3~10 cm.;表⾯黄棕⾊⾄红棕⾊,可见类⽩⾊状纹理,或有部分棕褐⾊栓⽪残留。
质坚实,断⾯淡红棕⾊或黄棕⾊,颗粒性;横切⾯根茎髓部较⼤,其中有星点(异常维管束)环列或散在;根形成层环明显,⽊质部发达,具放射状纹理,⽆星点;⽓清⾹,味苦微涩,嚼之粘⽛,有沙粒感,唾液染成黄⾊。
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栓层及⽪层⼤多已除去,偶有残留;韧⽪部射线宽⼀⾄数列细胞,内含棕⾊物。
韧⽪部中有粘液腔;形成层环明显;⽊质部导管稀疏,⾮⽊化;髓部宽⼴,有异常维管束,其形成层呈环状,外侧为⽊质部,内侧为韧⽪部,射线呈星状射出,韧⽪部中有粘液腔,内含红棕⾊物质。
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及⼤形草酸钙簇晶。
粉末:掌叶⼤黄粉末淡黄棕⾊。
草酸钙簇晶⼤⽽多,直径21µm~125µm,棱⾓⼤多短钝;淀粉粒单粒呈圆球形或长圆形,复粒由2~5(~7)分粒组成;导管多为纹,并有具缘纹孔及细⼩螺纹导管,直径11µm~140µm,⾮⽊化。
【成分与理化】 【成分】 含蒽醌衍⽣物,有游离状态的和结合状态的。
游离蒽醌衍⽣物有⼤黄酸、⼤黄素、⼤黄酚、芦荟⼤黄素、⼤黄素甲醚等,为⼤黄的抗菌成分。
结合性蒽醌衍⽣物为游离蒽醌类的葡萄糖苷或双蒽酮苷,系⼤黄的主要泻下成分,其中以双蒽酮苷作⽤。
双蒽酮苷为番泻苷A、B、C、D、E、F等。
鞣质类物质约4.32%~10.59%,为收敛成分,其中有没⾷⼦酰葡萄糖、没⾷⼦酸、d-⼉茶素等。
近据报道,⼤黄尚含四种⼤黄苷(rheinoside A、B、C、D),亦为泻下成分。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的稀⼄醇浸出液,滴于滤纸上,再滴加稀⼄醇扩散后呈黄⾊⾄淡棕⾊环,置紫外光灯下观察,呈棕⾊⾄棕红⾊荧光(蒽醌衍⽣物),不得显持久的亮蓝紫⾊荧光(⼟⼤黄苷等的芪类化合物显亮蓝紫⾊荧光)。
根及根茎类中药鉴定学讲课文档
![根及根茎类中药鉴定学讲课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e568610c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ca.png)
赤芍 • 内蒙赤芍----主产于内蒙古 • 川赤芍----主产于四川
第46页,共167页。
性状鉴别
白芍
①呈圆柱形 ②表面浅棕色或
类白色,光滑
黄连 Rhizoma Coptidis
• 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ea C. Y. Cheng et Hsiao或云连 Coptis teeta Wall.的干燥根茎。
• 以上三种分别习称“味连”、“雅连”、 “云连”。
第54页,共167页。
第55页,共167页。
产地
• 1.味连 产于四川石柱、南川, 湖北来凤、恩 施、建始、利川、宣恩等地的"南岸连", 产 量较大;产于四川城口、巫山、巫溪,湖北房 县、巴东、竹溪、秭归等地的又名"北岸连", 产量不如前者,但质量好。其它于陕西平利, 甘肃武都等地也有栽培。味连大都为栽培 品,野生很少,主销全国各地, 并出口。陕西、 湖南、贵州、甘肃均为栽培。
附注
• 1、部分地区川乌为乌头的子根。其母根则 作草乌用。
• 2、全国共有同属21种植物的块根作草乌用, 主要有:
• ①乌头:主产于中南、西南各地。 • ②黄草乌:产于云南、贵州等地。 • ③多根乌头:产于新疆。 • ④瓜叶乌头:四川、湖北部分地区药用。
第43页,共167页。
白芍
赤芍
Radix Paeoniae Aiba Radix Paeoniae Rubra
• 【产地】主产于河北、湖北、广西、广东 等省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中药鉴定学讲义:根及根茎类中药各论第一节根类中药的鉴定根类中药是指药用部位为根或以根为主带有部分根茎或地上茎残基的药材及饮片。
一、性状鉴定(一)性状特征根类中药:无节、无节间、无芽或芽痕。
根的形状:圆柱形、长圆锥形、圆锥形或纺锤形等。
(二)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根的横切面特征(难点、考点、失分点)观察根的横断面或横切面特征,首先应注意区分双子叶植物的根和单子叶植物的根。
一般双子叶植物的根有自中心向外的放射状纹理,木部尤为明显;形成层环大多明显,环内的木部较环外的皮部大;中心常无髓;外表常有栓皮。
单子叶植物的根横断面自中心向外无放射状纹理;皮部宽广,内皮层环较明显;中央有髓;外表无木其次,应注意根的断面组织中有无分泌组织散布,如伞形科植物当归、白芷等有黄棕色油点。
二、显微鉴定(难点、考点、失分点)(一)组织结构用显微镜观察根横切面的组织构造,首先应根据维管束的类型、排列的方式、有无形成层等,区分双子叶或单子叶植物的根。
1.双子叶植物根一般均具次生构造,由外向内的结构如图所示:少数双子叶植物的根还具有异常构造,常见的有:(1)多环性同心环状维管束如牛膝、川牛膝、商陆等。
在正常次生构造发育到一定阶段时,常由中柱外方部位的薄壁细胞恢复分裂能力而形成新的形成层,由此形成第一轮同心环维管束,以后随着外方薄壁细胞的继续分裂,又相继形成第二轮、第三轮同心维管束等,如此形成多环性同心环状排列的异常维管束。
(2)附加维管柱(韧皮部维管束)如何首乌,由韧皮部外侧的薄壁细胞恢复分裂能力而形成与原有形成层环成异心型排列的多个环状形成层,由这些形成层的分裂活动产生复合的和单个的异心性环状排列的异常维管束。
(3)内涵韧皮部又称木间韧皮部,如华山参等。
即在次生木质部中包埋有次生韧皮部,它是由形成层不规则的活动所形成,在某些时候形成层不仅向外也可向内产生韧皮部。
(4)木间木栓如黄芩、秦艽等。
在木质部内形成的木栓带,称为木间木栓或内涵周皮,它是由次生木质部的薄壁细胞木栓化形成。
2.单子叶植物根一般均具初生构造。
最外通常为一列表皮细胞,无木栓层,有的细胞分化为根毛,细胞外壁一般无角质层;少数根的表皮细胞切线分裂为多层细胞,形成根被,如百部、麦冬等。
皮层宽厚,占根的大部分,内皮层及其凯氏点(下图)明显。
中柱与皮层的界限分明,直径较小。
维管束为辐射型,韧皮部与木质部相间排列,呈辐射状,无形成层。
髓部通常明显。
(二)根类中药显微鉴别注意点(易出小考点)1.分泌组织如:树脂道(人参、三七等)、乳汁管(桔梗、党参等)、油管(防风、白芷)、油室(木香)、油细胞(郁金)。
2.机械组织①石细胞,应注意其形状、大小、颜色、细胞壁的厚薄、纹孔形状、孔沟的疏密等特征。
②纤维,应注意纤维的形状、长短、粗细、颜色、细胞壁的性质及增厚程度、纹孔及孔沟的形态,同时还要注意纤维束周围的细胞是否含有结晶,形成晶鞘纤维。
3.后含物①结晶:注意观察结晶的性质,草酸钙、碳酸钙;结晶的形态,如草酸钙簇晶(人参、三七、何首乌等)、草酸钙针晶(麦冬)、方晶(甘草、葛根等)、砂晶(牛膝等);结晶的大小等。
②淀粉粒:注意其类型、形状、大小、脐点形状、层纹等。
③菊糖:菊科和桔梗科植物的根有的含有菊糖而无淀粉粒,如桔梗、川木香、木香等。
个别中药既含菊糖又含淀粉粒,如党参。
第二节根茎类中药的鉴定根茎类中药系指入药部位是根茎或带有少量根部或肉质鳞叶的地下茎类药材及饮片。
一、性状鉴定1.根茎类:是一类变态茎,为地下茎的总称,包括根状茎、块茎、球茎及鳞茎等。
2.根茎类中药特点:有节、有节间、有芽或芽痕。
3.根茎的形态(记例子)①根状茎:结节状圆柱形、不规则团块状或拳形团块。
②块茎:常呈不规则块状或类球形,如天麻、半夏等。
③球茎:呈球形或扁球形,顶芽发达,叶芽常生于球茎的上半部。
如荸荠。
④鳞茎:呈扁平皿状,节间极短,称鳞茎盘,上面有肉质肥厚的鳞叶,如百合、川贝母等。
4.横断面观察根茎的横断面,首先应注意区分双子叶植物根茎和单子叶植物根茎。
一般说来,双子叶植物根茎外表常有木栓层;横切面有放射状结构,木部尤为明显;中央有明显的髓部;形成层环明显。
单子叶植物根茎:外表无木栓层或仅具较薄的栓化组织;横切面不呈放射状结构,皮层及中柱均有维管束小点散布;无髓部;通常可见内皮层环纹。
根茎类中药断面特点其次,应注意根茎断面组织中有无分泌组织散布,如川芎、白术的油点等。
还应注意少数双子叶植物根茎的异常构造,如大黄的星点等。
二、显微鉴定在显微镜下观察根茎的组织构造,可根据中柱和维管束的类型、排列形式,区分蕨类植物、双子叶植物或单子叶植物的根茎。
(一)双子叶植物根茎与根相似,同样具次生构造,维管束也多为无限外韧型,但主要区别是中央有髓部(二)单子叶植物根茎与根相似,均为初生构造,维管束大多为有限外韧型,也有周木型,但主要区别是中央的髓部不明显。
(三)蕨类植物根茎均为初生构造,最外通常为一列表皮,表皮下面有下皮层,为数列厚壁细胞,下皮层内为薄壁细胞组成的基本组织。
一般具网状中柱,网状中柱的一个维管束又称分体中柱。
分体中柱的形状、数目和排列方式是鉴定品种的重要依据。
每一维管束外围有内皮层,其内为周韧维管束,如绵马贯众等。
有的根茎具双韧管状中柱,即木质部排成环圈,其里外两侧均有韧皮部及内皮层环,中央有髓部,如狗脊。
(二)根茎类中药显微鉴别注意点(易出小考点)1.分泌组织如:川芎、苍术等有油室;石菖蒲、干姜等有油细胞;前胡有油管。
除此之外,单子叶植物根茎中常有黏液细胞,在黏液细胞中常含有草酸钙针晶或针晶束,如半夏、白及等,应注意观察、鉴别。
2.机械组织如苍术的木栓层中有石细胞带,黄连(味连)的皮层及中柱外方部位均有石细胞。
3.后含物①结晶:草酸钙结晶,草酸钙簇晶(如大黄、虎杖等)、针晶(如半夏、天南星、天麻等)、砂晶、方晶。
②淀粉粒与菊糖:桔梗科和菊科植物的根茎常含有大量的菊糖,如苍术、白术等。
练兵场1.半夏属于A.根状茎B.块茎C.球茎D.鳞茎E.果实[答疑编号700476050201]【答案】B第三节根及根茎类常用中药狗脊(开篇第一个药材:高频考点)【来源】为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脊的干燥根茎。
【产地】主产于福建、四川等省。
【采收加工】秋、冬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或去硬根、叶柄及金黄色绒毛,切厚片,干燥,为“生狗脊片”;蒸后晒至六七成千,切厚片,干燥,为“熟狗脊片”。
【化学成分】根茎含原儿茶酸、原儿茶醛及绵马酚;根茎的柔毛含鞣质及色素。
【真实性鉴定】1.性状鉴别药材狗脊:呈不规则的长块状,长10~30cm,直径2~1Ocm(一般不考)。
表面深棕色,残留金黄色绒毛,上面有数个红棕色的木质叶柄,下面残存黑色细根。
质坚硬,不易折断。
无臭,味淡、微涩。
生狗脊片:呈不规则长条形或圆形,切面浅棕色,较平滑,近边缘1~4mm处有1条棕黄色隆起的木质部环纹或条纹,边缘不整齐,偶有金黄色绒毛残留;质脆,易折断,有粉性。
饮片:(了解)2.显微鉴别根茎横切面:①表皮细胞1列,残存金黄色非腺毛。
②厚壁细胞10~20列,黄棕色,壁孔明显,内含淀粉粒。
③双韧管状中柱,木质部由数列管胞组成,其内外均有韧皮部及内皮层。
④皮层及髓部较宽,均为薄壁细胞,内含淀粉粒或黄棕色物质。
叶柄基部横切面:分体中柱多呈“U”字形,30余个断续排列成双卷状。
木质部居中,外围为韧皮部、内皮层。
3.理化鉴别荧光试验:取生狗脊片折断,在紫外灯(254nm)下观察,断面显淡紫色荧光,凸起的木质部环显黄色荧光。
根茎粉末用甲醇回流提取,取滤液点于滤纸上,置紫外灯(254nm)下观察,显亮蓝白色荧光。
(与伪品狗脊相区别)【质量评价】1.经验鉴别药材以体肥大、质坚实无空心、外表略有金黄色茸毛者为佳。
狗脊片以厚薄均匀、坚实无毛、无空心者为佳。
2.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热浸法,用稀乙醇作溶剂),药材及饮片狗脊均不得少于20.0%。
3.含量测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烫狗脊按干燥品计算,含原儿茶酸不得少于0.020%。
绵马贯众(考点)【来源】为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的干燥根茎和叶柄残基。
【产地】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
【采收加工】(了解)【化学成分】①间苯三酚衍生物绵马精,不稳定,能缓慢分解产生绵马酸类、黄绵马酸类及微量白绵马素类成分。
另含粗蕨素类等化合物。
②挥发油。
③鞣质。
④树脂等。
间苯三酚类化合物为抗肿瘤与驱虫有效成分,以绵马精驱虫效力最强;但贮藏日久,有效成分易分解而疗效降低。
挥发油亦有驱虫活性。
水和醇提取物有抗病毒、抗菌作用。
【真实性鉴定】1.性状鉴别药材:呈长倒卵形,上端钝圆,下端较尖,有的纵剖为两半。
表面黄棕色至黑褐色,密被排列整齐的叶柄残基及鳞片。
质硬而脆,断面略平坦,有黄白色维管束5~13个,环列。
气特异,味初淡而微涩,后渐苦、辛。
饮片:(了解)2.显微鉴别叶柄基部横切面:①表皮细胞1列,细胞较小,外壁稍厚,常脱落。
②下皮为10余列多角形厚壁细胞,棕色至褐色。
③周韧维管束(分体中柱)5~13个,环列;每个维管束外围1列扁小的内皮层细胞,凯氏点明显(为皮层最内一层细胞,细胞排列整齐紧密、细小,除靠近木质部导管处的通过细胞未增厚,其余细胞的侧壁皆呈木栓化或木质化增厚,增厚的半径向侧壁称为凯氏点,内皮层上有凯氏点联续的部分又称为凯氏带)。
④基本组织排列疏松,细胞间隙中有间隙腺毛,头部单细胞,球形或梨形,内含棕色分泌物,具短柄。
⑤薄壁细胞内含淀粉粒及棕色物。
粉末:(了解)3.理化鉴别:(了解)【质量评价】:(了解)细辛(熟悉)【来源】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的根和根茎。
前两种习称“辽细辛”。
【产地】辽细辛主产于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地。
华细辛主产于陕西、四川、湖北、江西、安徽等省。
商品药材主要为北细辛,汉城细辛产量小。
一般以东北所产辽细辛为道地药材。
【采收加工】:(了解)【化学成分】三种细辛均含①细辛脂素。
②挥发油,油中均含甲基丁香油酚、黄樟醚、细辛醚,并含α-蒎烯及β-蒎烯等成分。
③尚含生物碱、木脂素、谷甾醇、豆甾醇等。
【真实性鉴定】1.性状鉴别药材细辛:常卷曲成团。
根茎横生呈不规则圆柱形,具短的分枝。
根细长,密生节上,表面灰黄色,平滑或具纵皱纹。
质脆,易折断,断面平坦,黄白色或白色。
气辛香,味辛辣、麻舌。
2.显微鉴别:(了解)【安全性检测】马兜铃酸Ⅰ限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药材及饮片按干燥品计算,含马兜铃酸Ⅰ均不得过0.001%。
【质量评价】1.经验鉴别药材以根灰黄、干燥、味辛辣而麻舌者为佳。
2.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热浸法,用乙醇作溶剂),药材和饮片均不得少于9.0%。
3.含量测定挥发油:药材和饮片含挥发油均不得少于2.0%(ml/g)。
细辛脂素: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材和饮片按干燥品计算,含细辛脂素均不得少于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