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及根茎类中药材性状及显微鉴定中药鉴定学
执业中药师考试资料:中药鉴定学根及根茎类中药
执业中药师考试资料:中药判定学根及根茎类中药☆☆☆☆考点:根及根茎类中药-川芎[ 根源 ] 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
[ 性状鉴识 ] 药材:为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
表面黄褐色,粗拙皱缩,有多半平行隆起的轮节,顶端有类圆形凹陷的茎痕,下侧及轮节上有多半小瘤状根痕。
质坚固,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或灰黄色,散有黄棕色小油点(油室),可见波状环纹(形成层)。
有特异浓烈的香气,味苦、辛,稍有麻舌感,微回甜。
[ 显微鉴识 ] 根茎横切面:①木栓层为 10 余列细胞。
②皮层狭小,散有根迹维管制。
③韧皮部较宽广。
④形成层环成波状。
⑤木质部导管多角形或类圆形,大多单列或排成“V”字形,偶有木纤维束。
⑥髓部较大。
⑦薄壁组织中散有多半油室。
⑧薄壁细胞中富含淀粉粒。
有的含类圆形或类簇晶状草酸钙晶体。
[ 成分 ] ①挥发油。
②生物碱,如川芎嗪、L- 异亮氨酰 -L- 缬氨酸酐、盐酸胆碱等。
③内酯类化合物,如藁本内酯、川芎酞内酯、丁基酞内酯、新蛇床内酯等。
④酚性化合物及有机酸类:如阿魏酸、咖啡酸、瑟丹酸、川芎酚等。
川芎嗪是川芎的主要有效成分,有增添冠脉流量、抗心肌缺血作用,可用于治疗冠芥蒂、心绞痛;另有抗脑缺血、抗血栓、抗重生障碍性贫血、降压、抗胃溃疡、抗肿瘤、镇痛等作用。
☆☆考点:根及根茎类中药-藁本[ 根源 ] 为伞形科植物藁本或辽藁本的干燥根茎及根[ 性状鉴识 ] 药材:藁本,根茎呈不规则结节状圆柱形,稍歪曲,有分枝。
表面棕褐色或暗棕色,粗拙,有纵皱纹,上侧残留数个凹陷的圆形茎基,下侧有多半点状崛起的根痕及残根。
体轻,质较硬,易折断,断面黄色或黄白色,纤维状。
气浓香,味辛、苦、微麻。
☆☆☆考点:根及根茎类中药-防风[ 根源 ] 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干燥根。
药材习称“关防风”。
[ 产地 ] 主产于东北及内蒙古东部。
[ 性状鉴识 ] 药材:呈长圆锥形或圆柱形,下部渐细,有的略曲折。
根头部有显然密集的环纹,习称“蚯蚓头”,有的环纹上有棕褐色毛状残余叶基。
中药鉴定学第5章
中药鉴定学第5章第五章根及根茎类中药一、最佳选择题1、双子叶植物根维管束多为A.无限外韧型B.周木型C.辐射型D.有限外韧型E.双韧型【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双子叶植物根茎一般均具次生构造。
维管束大多为无限外韧型,少数为双韧型,多呈环状排列,束间被射线分隔。
中央有髓部。
【该题针对“根及根茎类综合性鉴定”知识点进行考核】2、单子叶植物根类中药维管束多为A.周木型维管束B.无限外韧型维管束C.有限外韧型维管束D.辐射型维管束E.周韧型维管束【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单子叶植物根类药材一般均具初生构造。
维管束为辐射型,韧皮部与木质部相间排列,呈辐射状,无形成层。
髓部通常明显。
【该题针对“根及根茎类综合性鉴定”知识点进行考核】3、单子叶植物根茎类中药材横切面上通常可见的一圈环纹是A.木栓形成层B.皮层中的纤维束环带C.皮层中的石细胞环带D.内皮层E.形成层【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单子叶植物根茎横切面特征。
单子叶植物根茎皮层宽广,有叶迹维管束散在,内皮层明显,即横切面上通常可见的一圈环纹。
除以最佳选择题出现外,还以配伍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出现。
考生需掌握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和蕨类植物根茎的性状和显微特征。
【该题针对“根及根茎类综合性鉴定”知识点进行考核】4、双子叶植物根类药材横切面上通常可见一圈环纹是A.木栓形成层B.皮层纤维束环带C.内皮层D.形成层E.环髓纤维【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双子叶植物根类药材的组织构造。
双子叶植物根及根茎药材横切面上通常可见的一圈环纹是形成层;单子叶植物根和根茎类药材横切面上通常可见的一圈环纹是内皮层。
除以最佳选择题出现外,还以配伍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出现。
考生需掌握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根横切面的特征。
【该题针对“根及根茎类综合性鉴定”知识点进行考核】5、药用部位是根茎及根的药材是A.黄芪B.虎杖C.板蓝根D.牛膝E.党参【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药材的药用部位。
根及根茎类中药鉴定ppt课件
. 性状鉴别 显微鉴别 理化鉴别 附 注
来 源 产 地 采收加工 化学成分
1 形状:类圆柱形或块片状。 2 颜色: 黄棕色至红棕色。 3 表面:去栓皮者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系
并网黄 有状棕 沙纹色 粒理; 感;去 ,气栓 唾清皮 液香者 染,可 成咀见 黄嚼类 色粘白 。牙色
来 源 产 地 采收加工 化学成分
. 性状鉴别 显微鉴别 理化鉴别 附 注
来源
有根(根淡 放木异茎红 射部常横棕 状发维切色 纹达管面或 理,束髓黄 ,形)部棕 无成环有色 星层列“, 点环或星显 。明散点颗
根的质地常因品种而异,有的质重坚实, 有的体轻松泡;折断时或有粉尘散落,或 呈纤维性、角质状等.
通过断面的纹理特征可以区别双子叶植 物与单子叶植物根。(茎—举例)
.
双子叶植物根
单子叶植物根
表面
常有栓皮
常有表皮
环纹 有一圈形成层的环纹 有一圈内皮层的环纹
中柱
维管柱
中央
发达,木质部范围大 无髓部
中柱一般较皮部小 有髓部
【实际操作】
1. 性状鉴别
观察并描述大黄的性状特征。
2. 显微鉴别
取大黄粉末,以水装片,观察粉末显微特征;取大黄粉末,以水合氯 醛加热透化装片,观察粉末显微特征。绘图并标注。
【绘图】
.
网纹导管
螺纹导管
具缘纹孔导管
草酸钙簇晶
.
淀粉粒
何首乌(首乌)
• [来源] 本品为蓼科植物 何首乌 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 燥块根。
根茎类中药的性状鉴定
根茎类中药的性状鉴定根茎类中药是指植物的根和茎部分经过炮制加工后用于药用的药材。
这类中药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和丰富的药用价值。
对于根茎类中药而言,准确鉴定其性状是十分重要的,可以为药材的质量控制和药效研究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根茎类中药的性状鉴定方法。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种名为黄芪的根茎类中药。
黄芪是一种具有益气补虚、抗肿瘤和抗炎作用的药材。
首先,黄芪的性状鉴定需要观察其外观特征。
正常的黄芪外观呈圆柱形或半圆柱形,表面黄褐色至黄灰色,有明显的纵向皱纹和分叶痕迹,质地坚硬,断面黄白色。
而质量较差的黄芪则呈现不规则形状,外表明显有腐朽病斑,质地松软。
此外,还需辨别黄芪的气味。
正常的黄芪具有独特的气味,闻起来辛香而微带甜味,质量较差的黄芪则呈现腐败气味。
此外,还可以通过浸泡黄芪的水溶液来观察其性状变化,正常的黄芪水溶液呈黄色,质量较差的黄芪水溶液则呈浑浊状态。
接下来,我们介绍一种根茎类中药——党参。
党参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滋补气血、提神醒脑等作用。
对于党参的性状鉴定,首先需要观察其外观特征。
正常的党参呈类似人参的状况,形状呈不规则的圆锥形,表面棕黑色,皱纹明显,断面呈黄白色。
质量较差的党参则呈现规则形状,表面色泽不均匀,无明显的皱纹,断面呈灰白色。
此外,还需辨别党参的气味。
正常的党参具有淡淡的特殊香气,质量较差的党参则呈现腐败气味。
最后,我们介绍一种名为天麻的根茎类中药。
天麻是一种常用的祛风镇痛、安神定志的中药材。
对于天麻的性状鉴定,首先需要观察其外观特征。
正常的天麻外观呈不规则的卵圆形或扁圆形,大小不一,表面暗棕色至暗褐色,皱纹比较明显,有的甚至呈现褶皱状,质地较硬。
质量较差的天麻则呈现规则形状,表面色泽不均匀,无明显的皱纹,质地松软。
此外,还可以通过捏碎天麻来观察其断面特征,正常的天麻断面呈棕黄色,质量较差的天麻则呈灰白色。
总的来说,根茎类中药的性状鉴定是判断其品质的重要方法之一。
中药鉴定学根及根茎类中药
观察内含物 多数根茎类中药含有淀粉粒,有的含有菊 糖而无淀粉粒,如苍术。
整理课件
27
狗 脊 Rhizoma Cibotii
【来源】为蚌壳蕨科 金毛狗脊 的 根
【采收加工】,趁鲜切片晒干,为“生狗脊片”; 或沸水蒸煮后,晒至六、七成干再切片晒干, 为“熟狗脊片”。
整理课件
31
【成分】根茎含绵马酚;毛茸含鞣质。
整理课件
32
【理化鉴别】
(1)生狗脊片折断面 紫外光灯(254nm)下显淡紫色荧光, 凸起的木质部环显黄色荧光。
(2)粉末甲醇回流提取液点于滤纸上 紫外光灯(254nm) 下显亮蓝白色荧光。
(3)5%粉末水提取液2ml +1%三氯化铁试液显污绿色。 (检查鞣质)
整理课件
33
绵马贯众
Rhizoma Dryopteris Crassirhizomae
整理课件
34
【来源】 为鳞毛蕨科 粗茎鳞毛蕨
Dryopteris Crassirhizoma Nakai 带叶柄
残基的根茎。
【产地】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
整理课件
35
【性状鉴别】
呈稍弯曲倒圆锥形,上端钝圆或截形,下端较尖。 表面密被排列整齐的叶柄残基及鳞片,并有弯曲的
整理课件
5
整理课件
6
其次注意根的断面组织中有无分泌物散布, 如伞形科植物当归、白芷等含有黄棕色油点。
整理课件
7
二、显微鉴别
1、双子叶植物根
一般构造:
周 皮——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及栓内层组成;
栓内层——通常为数列细胞,又名次生皮层;
(精)中药鉴定学讲义:根及根茎类中药
(精)中药鉴定学讲义:根及根茎类中药各论第一节根类中药的鉴定根类中药是指药用部位为根或以根为主带有部分根茎或地上茎残基的药材及饮片。
一、性状鉴定(一)性状特征根类中药:无节、无节间、无芽或芽痕。
根的形状:圆柱形、长圆锥形、圆锥形或纺锤形等。
(二)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根的横切面特征(难点、考点、失分点)观察根的横断面或横切面特征,首先应注意区分双子叶植物的根和单子叶植物的根。
一般双子叶植物的根有自中心向外的放射状纹理,木部尤为明显;形成层环大多明显,环内的木部较环外的皮部大;中心常无髓;外表常有栓皮。
单子叶植物的根横断面自中心向外无放射状纹理;皮部宽广,内皮层环较明显;中央有髓;外表无木其次,应注意根的断面组织中有无分泌组织散布,如伞形科植物当归、白芷等有黄棕色油点。
二、显微鉴定(难点、考点、失分点)(一)组织结构用显微镜观察根横切面的组织构造,首先应根据维管束的类型、排列的方式、有无形成层等,区分双子叶或单子叶植物的根。
1.双子叶植物根一般均具次生构造,由外向内的结构如图所示:少数双子叶植物的根还具有异常构造,常见的有:(1)多环性同心环状维管束如牛膝、川牛膝、商陆等。
在正常次生构造发育到一定阶段时,常由中柱外方部位的薄壁细胞恢复分裂能力而形成新的形成层,由此形成第一轮同心环维管束,以后随着外方薄壁细胞的继续分裂,又相继形成第二轮、第三轮同心维管束等,如此形成多环性同心环状排列的异常维管束。
(2)附加维管柱(韧皮部维管束)如何首乌,由韧皮部外侧的薄壁细胞恢复分裂能力而形成与原有形成层环成异心型排列的多个环状形成层,由这些形成层的分裂活动产生复合的和单个的异心性环状排列的异常维管束。
(3)内涵韧皮部又称木间韧皮部,如华山参等。
即在次生木质部中包埋有次生韧皮部,它是由形成层不规则的活动所形成,在某些时候形成层不仅向外也可向内产生韧皮部。
(4)木间木栓如黄芩、秦艽等。
在木质部内形成的木栓带,称为木间木栓或内涵周皮,它是由次生木质部的薄壁细胞木栓化形成。
根及根茎类中药材性状及显微鉴定中药鉴定学
(4)松贝(暗紫贝母鳞茎)粉末的主要鉴别特征为淀粉粒多为单粒,呈卵圆形、三角状卵 形或贝壳形,有的中部或一端凸出而略作分枝状,少数长圆形或类圆形,脐点呈点状、短缝状、 马蹄形,大多位于较小端,层纹细密;复粒少,由 2~4 个分粒组成。
1.4.2 双子叶植物根及根茎类中药
内容提要
本实验采用性状和显微鉴定法,对人参、三七、白芷、当归、川芎、柴胡、龙胆、黄芩、 党参、木香等 32 种中药进行鉴定。
通过实验掌握人参、当归、龙胆、黄芩、党参、苍术的性状及显微鉴定特征,掌握双子叶 植物根及根茎类中药的性状及显微鉴别要点,了解三七、白芷、独活、羌活、前胡、川芎、藁 本、防风、柴胡、北沙参、秦艽、徐长卿、巴戟天、茜草、紫草、丹参、玄参、地黄、胡黄连、 续断、桔梗、南沙参、木香、白术、紫菀、漏芦的性状鉴别要点。
同2)材料 药材标本:人参,三七,白芷,当归,独活,羌活,前胡,川芎,藁本,防风, 柴胡,北沙参,龙胆,秦艽,徐长卿,巴戟天,茜草,紫草,丹参,黄芩,玄参,地黄,胡黄 连,续断,桔梗,党参,南沙参,木香,白术,苍术,紫菀,漏芦。横切面永久制片:人参, 当归,龙胆,黄芩。粉末:人参,当归,龙胆,黄芩,党参,苍术。 (2)试剂 同前。
珠状增厚。甘草:晶纤维,具缘纹孔导管带黄色,木栓细胞红棕色。
习题与作业
(1)习题 1)叙述下列药材性状鉴定的主要特征 绵马贯众,大黄,何首乌,商陆,银柴胡,牛膝与 川牛膝,川乌与草乌,附子,白芍与赤芍,味连、雅连与云连,防己与广防己,北豆根与山豆 根,甘草,黄芪。 2)双子叶植物、蕨类植物根茎类中药性状鉴别的要点。 3)双子叶植物、蕨类植物根茎类中药组织构造的基本特征或异常构造的主要类型,绘图说 明。 4)写出绵马贯众、大黄、黄连和甘草组织鉴定的主要特征。 5)写出大黄、黄连、甘草粉末鉴定的主要特征。 (2)作业 1)写出绵马贯众,牛膝与川牛膝,川乌与草乌,味连、雅连与云连,防己与广防己性状鉴 定的主要特征。 2)写出黄连、大黄和甘草组织和粉末的主要鉴别鉴别特征,绘制其组织简图和粉末特征图。
中药鉴定学:根及根茎类(何首乌)
执业药师中药鉴定学:根及根茎类(2)
根及根茎类——何⾸乌的鉴别
【性状鉴别】
呈团块状或不规则纺锤形,长6.5cm~15cm,直径4cm~12cm.
表⾯红棕⾊或红褐⾊,凹凸不平,有不规则皱纹及纵沟,⽪孔横长,两端各有⼀个明显的根痕,露出纤维状维管束。
质坚实⽽重,不易折断。
切断⾯浅红棕⾊,有粉性,⽪部散列“云锦状花纹”(异常维管束),中央形成层环明显,有的呈⽊⼼。
⽓微,味微苦涩。
【显微鉴别】
块根横切⾯
⽊栓层为数列细胞,含红棕⾊物质。
在⽊栓层的内⽅和韧⽪部的外侧组织中有异常维管束,⼀种是单个的维管束,另⼀种是复合维管束,均为外韧型。
中央维管束形成层呈环状,导管较少,有管胞及少数⽊纤维,中⼼为初⽣⽊质部。
薄壁细胞含有淀粉粒及草酸钙簇晶。
【成分与理化】
【成分】
含卵磷脂约3.7%;蒽醌衍⽣物约1.1%,主要为⼤黄酚、⼤黄素,其次为⼤黄酸、⼤黄素甲醚。
尚含有2、3、5、4′-四羟基芪-2-O-β-D葡萄糖苷。
含铁及锌量较⾼。
【理化鉴别】
粉末微量升华得黄⾊柱状或针簇状结晶,遇碱液显红⾊。
取粉末约0.1g,加氢氧化钠溶液(1→10)10ml,煮沸3分钟,冷后过滤。
取滤液加盐酸使成酸性,再加等量⼄醚,振摇,醚层应显黄⾊。
分取醚层4ml,加氨试液2ml,振摇,氨液层红⾊。
(检查蒽醌衍⽣物)。
(精)中药鉴定学讲义:根及根茎类中药
(精)中药鉴定学讲义:根及根茎类中药各论第一节根类中药的鉴定根类中药是指药用部位为根或以根为主带有部分根茎或地上茎残基的药材及饮片。
一、性状鉴定(一)性状特征根类中药:无节、无节间、无芽或芽痕。
根的形状:圆柱形、长圆锥形、圆锥形或纺锤形等。
(二)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根的横切面特征(难点、考点、失分点)观察根的横断面或横切面特征,首先应注意区分双子叶植物的根和单子叶植物的根。
一般双子叶植物的根有自中心向外的放射状纹理,木部尤为明显;形成层环大多明显,环内的木部较环外的皮部大;中心常无髓;外表常有栓皮。
单子叶植物的根横断面自中心向外无放射状纹理;皮部宽广,内皮层环较明显;中央有髓;外表无木其次,应注意根的断面组织中有无分泌组织散布,如伞形科植物当归、白芷等有黄棕色油点。
二、显微鉴定(难点、考点、失分点)(一)组织结构用显微镜观察根横切面的组织构造,首先应根据维管束的类型、排列的方式、有无形成层等,区分双子叶或单子叶植物的根。
1.双子叶植物根一般均具次生构造,由外向内的结构如图所示:少数双子叶植物的根还具有异常构造,常见的有:(1)多环性同心环状维管束如牛膝、川牛膝、商陆等。
在正常次生构造发育到一定阶段时,常由中柱外方部位的薄壁细胞恢复分裂能力而形成新的形成层,由此形成第一轮同心环维管束,以后随着外方薄壁细胞的继续分裂,又相继形成第二轮、第三轮同心维管束等,如此形成多环性同心环状排列的异常维管束。
(2)附加维管柱(韧皮部维管束)如何首乌,由韧皮部外侧的薄壁细胞恢复分裂能力而形成与原有形成层环成异心型排列的多个环状形成层,由这些形成层的分裂活动产生复合的和单个的异心性环状排列的异常维管束。
(3)内涵韧皮部又称木间韧皮部,如华山参等。
即在次生木质部中包埋有次生韧皮部,它是由形成层不规则的活动所形成,在某些时候形成层不仅向外也可向内产生韧皮部。
(4)木间木栓如黄芩、秦艽等。
在木质部内形成的木栓带,称为木间木栓或内涵周皮,它是由次生木质部的薄壁细胞木栓化形成。
中药鉴定学,第二单元,根及根茎类中药
中药鉴定学——第二单元根及根茎类中药主管考试要点一、根类中药概述1.性状鉴别①直根系圆柱形:甘草、黄芪、牛膝圆锥形:白芷、桔梗纺锤形:地黄、何首乌②须根系双子叶:细辛、威灵仙、龙胆单子叶:百部、郁金、麦冬③有的根顶端带有茎基或根茎2.显微鉴别——先看组织结构,再看粉末特征首先区分双子叶、单子叶植物你和中药鉴定之间——只差了一个药用植物学一点点分类知识一点点解剖知识药用植物分类的基本术语山楂分类等级: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叶子植物纲、蔷薇目、蔷薇科、苹果亚科、山楂属、山楂/山里红(变种var.)种: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生殖隔离植物组织的基本术语不同植物的同一组织常具有不同的显微特征高等植物的密道——维管束维管束在植物体内常呈束状存在,组成输导系统,同时对植物器官起着支持作用——根茎叶组成韧皮部:筛管、伴胞、筛胞+韧皮薄壁细胞、韧皮纤维,质地柔韧木质部:导管、管胞+木薄壁细胞、木纤维,质地坚硬(细胞壁木质素增加)维管束类型——中药鉴定的重要依据外韧、双韧、周韧、周木(单子叶)、辐射(双子叶分化到中心,单子叶有髓)细胞壁的特化特化:在纤维素形成的框架内,填充其他物质,改变理化性质,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①木质化:木质素(芳香族化合物),可使细胞壁硬度增加,细胞群的机械力增加②木栓化:木栓质(脂肪性化合物),黄褐色,不透气透水,保护作用,如树干外面的褐色树皮③角质化:角质(无色透明脂肪性化合物),防止水分过度蒸发和微生物的侵害,保护作用④矿质化:硅质,增加坚固性,使茎叶表面变粗变硬,增加植物机械支持力⑤黏液质化:果胶质和纤维素变成黏液和树胶显微鉴别——先看组织结构,再看粉末特征首先区分双叶子、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根的组织构造①次生构造发达②次生组织不发达a 最外层为表皮:龙胆最外层为后生表皮:细辛最外层为后生皮层:川乌、附子、玄参b 内皮层均较明显c 有髓(未经分化的薄壁细胞):川乌、附子、龙胆③异常构造a 同心多环状维管束:牛膝、川牛膝、商陆(罗盘纹)b 韧皮部维管束(附加维管束):何首乌(云锦状花纹)c 内涵韧皮部(木间韧皮部):华山参d 内涵周皮(木间木栓):黄芩、秦艽实例——牛膝饮片性状鉴别表面有扭曲细纵皱纹、排列稀疏的侧根痕和横长皮孔样的突起。
中药鉴定学:根及根茎类——威灵仙的鉴别
【性状鉴别】 ① 根茎呈柱状,长1.5cm~3.5cm,直径0.3cm~1.5cm.表⾯淡棕黄⾊,上端残留茎基,下侧着⽣多数细根。
② 根呈细长圆柱形,稍弯曲,长7cm~15cm,直径1mm~3mm; ③ 表⾯⿊褐⾊,有细纵纹,有的⽪部脱落,露出黄⽩⾊⽊部。
④ 质坚脆,易折断,断⾯平坦,⽪部与⽊部间常有裂隙,⽊部淡黄⾊。
⑤ ⽓微,味淡。
以根长、⾊⿊、⽆地上残基者为佳。
棉团铁线莲:根茎呈短柱状,长1cm~4cm,直径0.5cm~1cm.根长4cm~8cm,直径1mm~2mm;表⾯棕褐⾊⾄棕⿊⾊。
东北铁线莲:根长5cm~20cm,直径1mm~4mm.表⾯棕考试⼤,站收集⿊⾊或棕褐⾊,断⾯⽪部⽩⾊,⽊部较⼩。
味⾟辣。
【显微鉴别】 威灵仙根横切⾯ ① 表⽪细胞⼀列,外壁增厚。
② ⽪层宽,为薄壁组织,外⽪层及内⽪层均明显。
③ 维管束外韧型,⽼根的韧⽪部外侧有韧⽪纤维束及⽯细胞,⽊质部细胞均⽊化。
棉团铁线莲根横切⾯ ⽆韧⽪纤维束及⽯细胞。
东北铁线莲根横切⾯ 韧⽪部外侧偶有纤维及⽯细胞。
【成分】 威灵仙根含多种三萜类皂苷,为齐墩果酸或常春藤皂苷元的衍⽣物,如威灵仙次皂苷及原⽩头翁素。
原⽩头翁素遇热易聚合为⽩头翁素。
棉团铁线莲根含⽩头翁素、⽣物碱、⾕甾醇等。
东北铁线莲根含三萜皂苷:铁线莲皂苷A、A′、B、C,皂苷元均为齐墩果酸。
【理化鉴别】 本品的甲醇提取液,加醋酐,再滴加浓硫酸,则两液界⾯处产⽣红⾊环,最后变成蓝⾊。
(检查三萜皂苷) 本品的苯提取物,加⼊1%盐酸羟胺及10%氢氧化钾(1:1)混合液,放置10分钟后,加⼊10%盐酸,再加⼊1%三氯化铁液,则产⽣红⾊沉淀。
(检查⽩头翁素)。
中药鉴定学:根及根茎类(大黄)
执业药师中药鉴定学:根及根茎类(1)根及根茎类——⼤黄的鉴别 性状鉴别:呈卵圆形、类圆柱形、圆锥形或块⽚状,长3~17 cm,直径 3~10 cm.;表⾯黄棕⾊⾄红棕⾊,可见类⽩⾊状纹理,或有部分棕褐⾊栓⽪残留。
质坚实,断⾯淡红棕⾊或黄棕⾊,颗粒性;横切⾯根茎髓部较⼤,其中有星点(异常维管束)环列或散在;根形成层环明显,⽊质部发达,具放射状纹理,⽆星点;⽓清⾹,味苦微涩,嚼之粘⽛,有沙粒感,唾液染成黄⾊。
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栓层及⽪层⼤多已除去,偶有残留;韧⽪部射线宽⼀⾄数列细胞,内含棕⾊物。
韧⽪部中有粘液腔;形成层环明显;⽊质部导管稀疏,⾮⽊化;髓部宽⼴,有异常维管束,其形成层呈环状,外侧为⽊质部,内侧为韧⽪部,射线呈星状射出,韧⽪部中有粘液腔,内含红棕⾊物质。
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及⼤形草酸钙簇晶。
粉末:掌叶⼤黄粉末淡黄棕⾊。
草酸钙簇晶⼤⽽多,直径21µm~125µm,棱⾓⼤多短钝;淀粉粒单粒呈圆球形或长圆形,复粒由2~5(~7)分粒组成;导管多为纹,并有具缘纹孔及细⼩螺纹导管,直径11µm~140µm,⾮⽊化。
【成分与理化】 【成分】 含蒽醌衍⽣物,有游离状态的和结合状态的。
游离蒽醌衍⽣物有⼤黄酸、⼤黄素、⼤黄酚、芦荟⼤黄素、⼤黄素甲醚等,为⼤黄的抗菌成分。
结合性蒽醌衍⽣物为游离蒽醌类的葡萄糖苷或双蒽酮苷,系⼤黄的主要泻下成分,其中以双蒽酮苷作⽤。
双蒽酮苷为番泻苷A、B、C、D、E、F等。
鞣质类物质约4.32%~10.59%,为收敛成分,其中有没⾷⼦酰葡萄糖、没⾷⼦酸、d-⼉茶素等。
近据报道,⼤黄尚含四种⼤黄苷(rheinoside A、B、C、D),亦为泻下成分。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的稀⼄醇浸出液,滴于滤纸上,再滴加稀⼄醇扩散后呈黄⾊⾄淡棕⾊环,置紫外光灯下观察,呈棕⾊⾄棕红⾊荧光(蒽醌衍⽣物),不得显持久的亮蓝紫⾊荧光(⼟⼤黄苷等的芪类化合物显亮蓝紫⾊荧光)。
中药鉴定学:根及根茎类——怀牛膝的鉴别
【性状鉴别】
① 呈细长圆柱形,有时稍弯曲,上端较粗,长30cm~60cm.直径0.2cm~1cm.
② 表⾯灰黄⾊或淡棕⾊,有细纵皱纹及侧根痕。
③ 质硬脆,受潮变柔韧,易折断。
④ 断⾯淡黄⾊,⾓质样,有黄⽩⾊⼩点(异常维管束)断续排列成数轮同⼼环。
⑤ ⽓微,味微甜涩。
以根长、⾁肥、⽪细、黄⽩⾊者为佳。
【显微鉴别】
根横切⾯
① ⽊栓层为数列细胞。
② 栓内层较窄。
③ 异常维管束断续排列成2~4轮;维管束外韧型,束间形成层除最外轮有的明显外,向内各轮均不明显;⽊质部有导管、⽊纤维和⽊薄壁细胞。
④ 中央有正常维管束,初⽣⽊质部⼆原型。
少数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砂晶。
【成分与理化】
【成分】
含皂苷,⽔解⽣成齐墩果酸。
另含羟基考试⼤,站收集促脱⽪甾酮、⽜膝甾酮等。
并提出了有免疫活性的肽多糖及活性寡糖。
【理化鉴别】
取根的横切⾯置紫外光灯下观察,显黄⾊荧光。
滴加1%氢氧化铵(NH4OH)后,显淡黄绿⾊荧光。
⽔浸液⽤⼒振摇,产⽣持久性泡沫。
取粉末滴加冰醋酸及浓硫酸,显紫红⾊。
最新实验四-根及根茎类中药鉴定(一)
实验四根及根茎类中药鉴定(一)【实验原理】性状鉴定是用感观鉴定中药是否与规定的中药标准或与标准品相符合。
主要进行中药品种、纯度鉴定或初步评价中药品质的优劣。
本次实验的重点是观察供试品的形状、表面、断面等特征。
区别来源于双子叶、单子叶、蕨类植物的根及根茎类中药。
通过对单味药系统地观察和描述,确定并掌握其主要性状鉴定特征。
显微鉴定是利用显微镜、显微技术、显微化学方法等对中药进行观察、分析鉴定,应用生物制片技术和方法,观察中药不同类型的组织构造、细胞及细跑内含物的形态和特征。
以鉴定中药的品种、纯度和质量。
通过对单味药系统的显微观察和描述,确定并掌握其主要显微鉴定特征。
【目的要求】1.掌握狗脊、贯众、大黄、牛膝、商陆、何首乌等药材的性状鉴别特征。
2.掌握大黄、何首乌、商陆、川牛膝、怀牛膝异型维管束的组织结构及特征。
3.掌握大黄、何首乌的显微鉴别特征。
4.掌握大黄的理化鉴别方法。
【仪器、试剂、材料】1.仪器生物显微镜、微量升华装置、滤纸、解剖针、镊子、载玻片、盖玻片、放大镜、紫外光灯。
2.试剂氢氧化钠、甲醇、45%乙醇、水合氯醛、稀甘油、甘油醋酸、间苯三酚-浓盐酸。
3.药材贯众、大黄、土大黄、何首乌、虎杖、牛膝、川牛膝、商陆等。
4.永久制片大黄、牛膝、川牛膝、何首乌、商陆。
5.粉末大黄、何首乌。
【实验内容】1.大黄、牛膝、商陆、何首乌等药材性状鉴别。
2.大黄、商陆、怀牛膝、川牛膝、何首乌等异型维管束的观察。
3.大黄、何首乌粉末鉴定。
4.大黄理化鉴定。
【实验方法】1.性状鉴别(1)大黄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具类白色网纹,根茎顶部横切面可见排成1~3环的“星点”(异型维管束)并有部分散在,中下部横切面“星点”多排成一环或渐散在,而根的横切面不具“星点”,有放射状纹理。
气香,味苦涩,嚼之黏牙。
(2)川牛膝根较粗,直径0.5~3cm,表面灰褐色。
断面筋脉小点断续排成3~8环,质硬韧。
(3)怀牛膝根细长圆柱形,直径0.5~1cm,表面灰黄或淡棕色,久贮色加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单子叶植物根及根茎类中药性状鉴别要点为形状、表面和断面特征,药用部位多数为 根茎。
(2)石菖蒲组织鉴别的主要特征 表皮细胞棕色,含红棕色物;皮层可见叶迹维管束和根 迹维管束;中柱维管束周木型及外韧型;有晶纤维和油细胞分布。
(3)天麻组织鉴别的主要特征为表皮组织浅棕色,皮层靠外侧的 1 至数列细胞壁稍增厚, 有稀疏壁孔;中柱维管束外韧型,每束有导管 2 至数个。薄壁细胞含有多糖类块状物,遇碘液 显暗棕色;有的薄壁细胞内含草酸钙针晶束。
天麻横切片:观察和描述表皮的颜色、皮层外侧细胞壁增厚情况、中柱维管束的类型、 薄壁细胞的内含物及草酸钙针晶束等特征。
2)粉末特征 分取各中药粉末少许,分别用水装片和水合氯醛制片。 川贝母粉末:观察和描述松贝和炉贝淀粉粒的类型、形状、脐点、层纹,导管和草酸钙晶 体的类型。 山药粉末:观察和描述淀粉粒的类型、形状、脐点、层纹,导管和草酸钙晶体的类型,有 无纤维等特征。 天麻粉末:观察和描述厚壁细胞的形状和壁孔、草酸钙针晶有无、导管的类型、薄壁细胞 中的无偏光现象的颗粒状物质等特征。
1)根类中药观察其形状、大小、颜色、表面、质地、横切面和折断面,以及气味等。 2)根茎类中药观察其根茎的种类、其他特征同根。 (2)显微鉴定 1)组织特征 取组织切片,在低倍镜下由外向内依次观察;内含物的特征可在高倍镜下 观察。
石菖蒲横切片:观察和描述表皮细胞的形状、颜色和内含物,皮层有无纤维束、叶迹维 管束和根迹维管束,中柱维管束的类型,晶纤维及油细胞的分布等特征。
原理
(1)性状鉴定是用感观来鉴定中药是否与规定的药用标准或标准品相符合,主要进行中药 的品种、纯度鉴定或粗略地估计其品质的优劣。本实验重点观察供试品的形状、表面和断面特 征,区别来源于双子叶、单子叶或蕨类植物的根或根茎类药材。通过对单味药性状的系统观察 和描述,确定其性状鉴别的主要特征。
(2)显微鉴定是利用显微镜、显微技术及显微化学方法等对中药进行分析鉴定。应用生物 的解剖学和显微化学原理,通过不同的显微制片,观察中药的组织构造、细胞形状、内含物的 特征,以鉴定中药的品种、纯度和质量。通过对单味药组织或粉末显微特征的系统观察和描述, 确定其显微鉴别的主要特征。同前。ຫໍສະໝຸດ 原理仪器、材料与试剂
1)仪器 同前。 2)材料 药材标本:泽泻,川贝母,浙贝母,黄精,重楼,土茯苓,天冬,麦冬,知母, 百部,山药,天南星,半夏,白附子,石菖蒲,香附,莪术,姜黄,郁金,天麻。横切面永久 制片:石菖蒲,天麻。粉末:川贝母,山药,天麻。 (2)试剂 同前。
操作步骤
(1)性状鉴定 取药材标本,首先根据形状、表面、断面特征鉴定药用部位,然后按下 列顺序依次观察和描述。
珠状增厚。甘草:晶纤维,具缘纹孔导管带黄色,木栓细胞红棕色。
习题与作业
(1)习题 1)叙述下列药材性状鉴定的主要特征 绵马贯众,大黄,何首乌,商陆,银柴胡,牛膝与 川牛膝,川乌与草乌,附子,白芍与赤芍,味连、雅连与云连,防己与广防己,北豆根与山豆 根,甘草,黄芪。 2)双子叶植物、蕨类植物根茎类中药性状鉴别的要点。 3)双子叶植物、蕨类植物根茎类中药组织构造的基本特征或异常构造的主要类型,绘图说 明。 4)写出绵马贯众、大黄、黄连和甘草组织鉴定的主要特征。 5)写出大黄、黄连、甘草粉末鉴定的主要特征。 (2)作业 1)写出绵马贯众,牛膝与川牛膝,川乌与草乌,味连、雅连与云连,防己与广防己性状鉴 定的主要特征。 2)写出黄连、大黄和甘草组织和粉末的主要鉴别鉴别特征,绘制其组织简图和粉末特征图。
要点及难点解答
(1)双子叶植物根茎类中药性状鉴别要点为形状、表面和断面特征。 (2)双子叶植物、蕨类植物根茎类中药组织构造的基本特征或异常构造特征。 (3)各中药粉末显微鉴定的主要特征 大黄:草酸钙簇晶较大、导管非木化和淀粉粒脐点星状。 黄连:石细胞和韧皮纤维、木纤维鲜黄色,鳞叶表皮细胞绿黄色或黄棕色,壁微波状弯曲或连
习题与作业
(1)习题 1)写出下列中药性状鉴别要点 山参与园参,白芷与杭白芷,藁本与辽藁本,南柴胡与北 柴胡,北沙参与南沙参,关龙胆与坚龙胆,软紫草与硬紫草,丹参,子芩与枯芩,党参、南沙 参,白术与苍术,祁州漏芦与禹州漏芦。 2)写出下列中药粉末显微鉴别的主要特征 人参,当归,龙胆,黄芩,党参,苍术。 (2)作业
1.4 根及根茎类中药材性状及显微鉴定
1.4.1 双子叶和蕨类植物根及根茎类中药
内容提要
本实验采用性状和显微鉴定法,对绵马贯众、大黄、附子、黄连、甘草等 33 种根及根茎类 中药进行鉴定。
通过实验掌握绵马贯众、大黄、黄连、甘草的性状及显微鉴别特征,熟悉蕨类、双子叶植 物根及根茎类中药的性状及显微鉴别要点,了解狗脊、骨碎补、拳参、虎杖、何首乌、商陆、 银柴胡、牛膝、川牛膝、乌药、威灵仙、川乌、草乌、附子、白头翁、白芍、赤芍、升麻、防 己、北豆根、广防己、延胡索、板蓝根、苦参、山豆根、葛根、黄芪、远志、天花粉药材的性 状鉴别的主要特征。
党参粉末:观察和描述淀粉粒和菊糖的有无,石细胞的形状和颜色,节状乳汁管碎片的 颜色和导管类型等特征。
苍术粉末:观察和描述石细胞的分布状态、形状、颜色,纤维的形状、颜色,导管类型, 草酸钙针晶的分布和菊糖的形状等特征。
要点及难点解答
(1)双子叶植物根类中药性状鉴别要点为形状、表面和断面特征。 (2)山参与园参的区别主要从芦、艼、体、腿、须的形状和表面特征等 5 个方面鉴别。 白芷与杭白芷的区别主要从根头的形状及“疙瘩丁”的分布、断面形成层环纹的形状等方面鉴 别。防风有“蚯蚓头”和“凤眼圈”,关龙胆和坚龙胆可从表面、质地等方面鉴别。巴戟天断面 皮部淡紫色,木心较细。紫草、丹参、黄芩、地黄等以颜色为主要鉴别依据。党参有“狮子盘 头”和眉状疤痕。祈州漏芦与禹州漏芦可从根头部和断面的特征进行鉴别。 (3)人参粉末的主要特征为草酸钙簇晶和树脂道碎片。当归粉末的主要特征为纺锤形韧皮 薄壁细胞。黄芩粉末的主要特征为韧皮纤维呈短梭形,孔沟明显;石细胞呈类圆形、长圆形、 类方形或不规则形,孔沟有时分叉;木栓细胞棕黄色。龙胆粉末的主要特征为外皮层细胞和内 皮层细胞均母细胞(由子细胞组成)。党参粉末为淀粉粒与菊糖同时存在,有石细胞和乳汁管碎 片。茅苍术粉末的主要特征为石细胞壁极厚,淡黄色或黄色,常和木栓细胞连在一起;有纤维、 细小的草酸钙针晶和菊糖等。 (4)柔软的根类药材一般不含有纤维。含有菊糖的药材一般不含有淀粉粒,党参属于特殊 类型。
操作步骤
(1)性状鉴定 取药材标本,首先根据形状、表面、断面特征鉴定药用部位,然后按下 列顺序依次观察和描述。
1)根类中药观察其形状、大小、颜色、表面、质地、横切面和折断面,以及气味等。 2)根茎类中药观察其根茎的种类、其他特征同根。 (2)显微鉴定 1)组织特征 取组织切片,在低倍镜下由外向内依次观察;内含物的特征可在高倍镜下 观察。 人参横切片:观察和描述木栓层、皮层、维管束、树脂道的分布状态、草酸钙簇晶等特征。 当归横切片:观察和描述木栓层细胞的列数,皮层有无分泌腔,韧皮部油室的分布、形状、 大小,形成层明显与否,木质部射线及导管等特征。 龙胆横切片:观察和描述表皮细胞、皮层及内皮层、韧皮部、木质部导管束的数目及形态、 髓、草酸钙晶体等特征。 黄芩横切片:观察和描述木栓层石细胞的分布、皮层与韧皮部中石细胞和韧皮纤维分布状 态、木质部中栓化细胞的分布等特征。 2)粉末特征 分取各中药粉末少许,分别用水装片和水合氯醛制片。 人参粉末:观察和描述树脂道碎片、草酸钙簇晶、木栓细胞、导管类型等特征。 当归粉末:观察和描述油室或油管碎片、纺锤形韧皮薄壁细胞、导管等特征。 龙胆粉末:观察和描述外皮层细胞和内皮层细胞的形状及组成,导管的类型,草酸钙晶体 等特征。 黄芩粉末:观察和描述韧皮纤维和木纤维的形状、细胞壁的特征,石细胞的形状和颜色, 导管的类型,木栓细胞的颜色、形状等特征。
1)根类中药观察其形状、大小、颜色、表面、质地、横切面和折断面、气味等。 2)根茎类中药观察其根茎的种类,其他特征同根。 (2)显微鉴定 1)组织特征 取组织横切面的永久切片,在低倍镜下由外向内依次观察。内含物的特征 可在高倍镜下观察。 绵马贯众叶柄横切片:观察和描述表皮细胞、下皮厚壁细胞、分体中柱的数目和排列方 式、薄壁细胞内含物、细胞间隙腺毛等特征。 大黄根茎横切片:观察和描述木栓层、皮层、维管束(韧皮部有无黏液腔,形成层,木 质部)、髓、薄壁细胞中的淀粉粒及草酸钙簇晶等特征。尤其注意髓部的异常维管束的特征。 黄连根茎横切片:观察和描述木栓层、皮层、维管束、髓等特征。尤其注意石细胞在组 织中的分布状态。 甘草根或根茎横切片:观察和描述木栓层、皮层、韧皮部、木质部、射线等特征,根茎 有髓。尤其注意纤维束的分布、有无晶鞘纤维、薄壁组织中有无树脂状物质和淀粉粒。 2)粉末特征 分取各中药粉末少许,分别用水装片和水合氯醛制片。 大黄粉末:淡黄棕色。观察和描述草酸钙簇晶、导管、淀粉粒等特征。 黄连粉末:深棕黄色。观察和描述石细胞、韧皮纤维、木纤维、木薄壁细胞、鳞叶表皮细 胞、导管、淀粉粒等特征。 甘草粉末:黄棕色。观察和描述晶纤维、导管、木栓细胞、淀粉粒、棕色块状物等特征。
仪器、材料与试剂
(1)仪器与材料 1)仪器 生物显微镜,目镜测微尺,镊子,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酒精灯,毫米刻度 尺,酒精等放大镜等。 2)材料 药材标本:狗脊,绵马贯众,骨碎补,大黄,拳参,虎杖,何首乌,商陆,银柴 胡,牛膝,川牛膝,乌药,威灵仙,川乌,草乌,附子,白头翁,白芍,赤芍,黄连,升麻,
天麻粉末的主要鉴别特征为厚壁细胞多角形,壁孔明显;薄壁细胞含卵形或长椭圆形而无 偏光现象的颗粒状物质,加碘液显棕色或淡棕紫色。
(4)松贝(暗紫贝母鳞茎)粉末的主要鉴别特征为淀粉粒多为单粒,呈卵圆形、三角状卵 形或贝壳形,有的中部或一端凸出而略作分枝状,少数长圆形或类圆形,脐点呈点状、短缝状、 马蹄形,大多位于较小端,层纹细密;复粒少,由 2~4 个分粒组成。
防己,北豆根,广防己,延胡索,板蓝根,苦参,山豆根,葛根,甘草,黄芪,远志,天花粉。 横切面永久制片:绵马贯众,大黄,黄连,甘草。粉末:大黄,黄连,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