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诊断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非典型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46例
两组并 发症 及合 并症 的 比较 : A组与
B组 发 生 严 重 心 律 失 常 的 比 例 分 别 为 6 .7 和 4 .2 , 生心 力 衰 竭 的 比例 95% 18 % 发
分别为 3 .3 和 1. 8 , 9 1% 8 1% 合并 有糖 尿 病的 比例 分 别 为 4 . 8 和 1 .3 , 34% 2 7 % 合 并 有 高 血 压 的 比例 分 别 为 5 .7 和 2 1% 4 .9 , 9 0 % 合并有肺 内感 染 的 比例 分别 为 1.4 3 o %和 1 .5 , 45 % 并发休克的 比例分别 为 3 .3 0 4 %和 1 . 1 , 组并 发 症及 合 09% 两 并症如 心律失 常、 心力 衰竭 、 尿病 的 比 糖
I u+09 N O m ,0分钟 内静 滴 , . % S1O l3 溶 栓前 口服阿司匹林 3 0 g溶 栓开始 6小 0m , 时后皮 下注射肝 素钠 5 0 I 每 1 00U, 2小 时 1 , 次 连用 3~5天 。定 期查心 电图 、 肌 心 酶谱 、 血凝 四项等 。
观察 指 标 : 析 两 组 A I的 首 发 症 分 M 状 、 点 、 死 部 位 、 诊 误 诊 率 、 诊 时 特 梗 门 确
非 典型 性 心肌 梗 死 的 临床分 析 4 6例
0 0 ) 具 有 可 比性 。 .5 ,
程昊
位 的 比较 差 异 无 显 著 性 ( 2 .1 , X =04 3 P>
00 ) .5 。
治疗方法 : 所有 病 例均 给予 心 电图 、
心 肌 酶 和 肌 钙 蛋 白 的 检 查 , 合 临 床 表 结
门诊心电图诊断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分析
门诊心电图诊断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分析摘要】目的分析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变化,为提高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检出率,探讨性分析其心电图的表现。
方法在我院心电图室选取82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资料,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表现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本组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表现有以昏厥、脑卒中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有以上腹疼痛、恶心、呕吐为主要表现的心肌梗死,有以头痛、牙痛、咽痛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有以低血压、头晕、皮肤湿冷等周围循环衰竭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有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等;心电图表现为室性期前收缩出现的异常Q波,心内膜下急性心肌梗死表现为非Q波型,心电图无特异改变的小灶性或微灶性心肌梗死,正后壁急性心肌梗死时心电图表现出的伪正常变化等。
结论对于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要进行动态观察心电图的变化,结合心肌酶谱、心脏多普勒超声等多种检测手段,提高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率。
【关键词】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临床表现【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1-0102-01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所引起局部心肌缺血性坏死[1],临床表现为胸痛、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等,通过心电图与心肌酶谱检测发现有心电图改变及心肌酶增高现象。
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因其特有的临床表现,通过心电图等手段不能诊断,而对于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由于其不典型的临床表现,且心电图变化不明显,而时常被误诊、漏诊[2]。
本文通过对所选病例资料的临床特征进行总结、分析,探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变化规律。
1 资料与方法1.1 患者资料本组研究资料来自我院心电图室随机选取的82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资料,在所有患者资料中,男性占62例,女性占 20例;年龄最大者80岁,最小者35岁。
1.2 方法本组患者均经心电图、心肌酶谱及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老年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误诊分析
断: 急性 下 壁心肌 梗 死 。住 院治疗 3 , 床痊 愈 出 院。 8d 临
社 , 9 2: 3 4 19 4 — 7.
f 稿 日期 :01— 3 2 ) 收 2 0 0 — 2
诊 断 。本 文2 误诊 分 别 以牙 痛 和上 腹部 疼 痛 表 现为 主 , 例
缺乏A 的典 型表 现 。 MI 22 误 诊 原 因 AM 有 典 型 心 电 图 表 现 者 仅 占 7 % ~ . I 0
齐 , 音 低 钝 , 瓣 膜 区 未 闻 及 病 理 性 杂 音 。 心 电 图 检 查 心 各 示 窦性 心 动过 速 , 联 Q S 呈 Q V ~V 导 R波 R型 ,T 呈 弓 背 s段
222 医 生知 识 面狭 隘 ..
基层 临 床 医生对 典 型临 床表 现
的A 可 以作 出正确 诊 断 , 对 于 临床 症状 不 典 型A 患 MI 但 MI
2I 典 型 急 性 心 肌 梗 死 f I临 床 表 现 A 是 由 于 冠 . AM ) MI
状 动 脉 供 血 急 剧 减 少 或 中断 导 致 的 急 性 心 肌 缺 血 性 坏 死 。典 型 的A 表现 为 明显 而持 久 的胸 骨 后 或 心前 区压 MI 榨样 疼痛 , 息和 舌下 含 服硝 酸 甘 油无 效 , 休 结合 典 型 特 征
性 心 电 图 改 变 ( 久 的病 理 性 Q波 ,T 弓 背 向 上 抬 高 , 持 S段 宽 而 深 的 倒 置 T波 ) 血 清 心 肌 酶 学 改 变 , 多 能 早 期 及 时 及 大
老年人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误诊分析
考虑 或只重视 患者 的首发症 状 , 或局部 体征 , 致使临 床思路 狭窄 , 不能 深入细致 地检查和全面考虑 分析患者的具体情 况 , 造成误诊 。 ) 而 ( 局限 3 于 本专业情 况 , 忽视兼 证也 是误 诊 的一个 原 因。 随着 专业 分科 越来 越
C IA F R IN ME IAL T E T N HN O EG DC R A ME T 中外 疗 , 能 够提 高非 典 型 A 的 诊断 率 , 到早 就 MI 做
诊 断 、 治 疗 以 减少 误 诊 , 早 降低 死 亡 率 。
参 考 文 献
【】 付 元 元 , 丽霞 . 典 型 心肌 梗 死 的 误 诊 及对 策 [】职 业 与 健 1 苗 非 J.
改 变 者 , 压 下 降者 ; 血 ⑦突 然 意 识 障 碍 , 发 性 昏 厥 、 体 瘫 痪 并 阵 肢 伴 有 心 前 区不 适 , 律 紊 乱 者 。 心 本 组 4 例 误 诊 患 者 中 死 亡 9 , 亡 率 l .%。 此 , 8 例 死 88 因 笔者 认 为 , 为 临 床 医 生 , 充 分 认 识 到 老年 非 典 型AMI 有发 病年 龄 作 应 具 大 、 有 既 往 病史 、 床 表现 多样 化 、 多 临 体征 不 典 型 及 死亡 率 高 等 特 点 , 床 诊 治 中应 将 心 电 图 作 为 一 项 常 规 检 查 , 临 必要 时 动 态观 察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典型心电图特点临床分析
3 R波改变 对于后壁 M , . 4 I由于后壁心电向量较弱 , 壁 后 导联 S T段不一定有 抬高表现 , 而右心前 区导联与后壁导联
或仅轻度斑块浸润 , 狭窄程度 < 0 2。 2 %[】 根据造影结 果将入
选患者的冠 心病危 险因素及其心功能进行 对比分析 。
31 P波改 变 A I . M 早期 突然 新 出现 Ⅱ导 联 P波 高尖 > . 0 2mV,产生原 因与 A 乳头肌功能不全 引起 的急性左心 5 MI 功能不全 , 导致继发性肺淤血有关 。 但要注意与急性肺动脉 栓塞相鉴别 , 后者 E G可见 S Q征。 C I 32 Q波改变 () . 1 在正 常时左外侧导联 5 V 、 6及标 准导联 IaE/ 、v)出现起 始性小 Q波 , 当发 生室间隔 A 时 , Q波 MI 此 消失 。( 正常时向着左室导联(4一v ) 录到 Q S波群中 2 ) V 6 记 R 的 Q波 , 通常是从导联 v 4一v 逐步加深 。 v 6 如 4的 Q波较 导联 V 6的为深 。由此可提示室间隔下 1 部有穿壁性 MI / 3 。 3 T波改 变 在发生 A I . 3 M l h~3h内, 常可出现异常高大 两肢不对称的 T波 , 持续 1 4h 之后可 出现典型 A 2 h~2 , MI
急 性 心 肌 梗 死 患 者 不 典 型 心 电 图特 点 临床 分 析
李佑英
( 重庆江津 区中心 医院心 电图室 , 重庆 ,0 2 0 4 26 )
【 摘要 】 目的 : 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M ) A I不典型心电图类型和特点。 方法 : 09 7 20 年 月至 21 年 1 月 , 00 O 选取我院收 治的 5 例心电图不典型 A T患者 , 6 M 对所有 患者心 电图特点进行 回顾性分析 。 结果 :6 5 例患者不典 型心 电图表现各异 , T 以 波
急性心梗非典型心电图分析
完全性左束支阻滞(CLBBB)急性心肌梗死、陈旧性心肌梗死) 主动脉瓣病变 心肌炎 扩张性心肌病 极少见于健康人
冠脉造影显示前降支中段闭塞
LBBB合并心梗
LBBB与心肌梗死病理性Q波的时相均为前40 ms,两 者同时存在时,心肌梗死图形约70%被掩盖。
研究表明,aVR导联ST段抬高的振幅≥V1导联对鉴别 左主干与左前降支病变的敏感性81%,特异性80%
还有研究显示,aVR导联抬高的幅度越大,左主干病 变可能性越大,患者的预后越差。
左主干
aVR和V1导联 ST 段明显上抬,Ⅰ、Ⅱ、 aVL、和V3~ V6 导联 ST 段下移 0.1~0.4 mV;床旁肌钙蛋白检测 略增高;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6+2”现象。
LBBB合并心梗
1996年,Sgarbossa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束支传导 阻滞患者进行研究,提出了3个独立的心电图诊断标 准:①ST段同向性(指与QRS主波方向一致)抬高≥1 mm(5分);②V1、V2或V3导联ST段下移≥1 mm(3分); ③ST段异向性(指与QRS主波方向相反)抬高>5 mm(2分 )。若患者评分≥3分,则心肌梗死诊断特异性很高; 而如果评分不到3分,急性心肌梗死诊断还有待进一 步检查明确。
LBBB合并心梗
Cabrera发现,LBBB合并心肌梗死时QRS波群有一个重 要特征——V3~V5导联S波有切迹,即Cabrera征,这 是诊断前壁心肌梗死的可靠指标。
LBBB合并心梗
Chapman发现,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时心电图上I 、aVL、V5和V6导联R波的升或降支有切迹(锯齿状R 波),即Chapman征,提示合并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梗非典型心电图表现
罪犯血管
梗塞部位
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诊断中的应用
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诊断中的应用
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的诊断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心电图通过检测心脏电活动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患者是否患有心肌梗死,判断心肌梗死的范围和程度,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1. ST段抬高或压低:急性心肌梗死时,由于缺血区域电位改变,ST段出现抬高或压低,是心肌梗死的一个特征性表现。
2. Q波的出现: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由于心细胞坏死,左胸导联可出现异常的Q 波。
Q波的出现通常意味着心肌梗死范围较大。
3. T波倒置:心肌梗死时,T波常常出现倒置。
T波倒置的深浅和时间的长短与心肌梗死的范围和程度有关。
除了观察以上指标,心电图还可以判断心肌梗死的部位。
根据梗死部位的不同,心电图表现也有所不同。
前壁心肌梗死时,V1-V4导联ST段抬高;下壁心肌梗死时,Ⅱ、Ⅲ、aVF 导联ST段抬高;侧壁心肌梗死时,V5、V6导联ST段抬高等。
需要注意的是,心电图诊断心肌梗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早期心肌梗死心电图可能并不明显,甚至可以表现为非特异性ST段改变。
临床医生需要综合考虑病史、临床表现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来做出准确的诊断。
非典型性急性心肌梗死40例临床分析
1 首发临 床表现 . 2
上腹部 疼痛 、 心 、 恶 呕吐 9例 ; 休克
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而发生 A . MI 22 临床 症 状 不 典 型 .
症状 和体征 7例 ; 咽喉部 紧缩感 4例 ; 下颌 、 颈部疼 痛 2例 ; 左 上肢疼痛 伴麻木 3例 ; 急性 左心 衰竭 9例 ; 有心 衰竭 4例 ; 脑
急性 心肌梗死 ( MI是心 内科急 、 重症之一 , A ) 危 诊断 多无 困难 , 但不典型 A ( MI包括临床 、 电图和酶学 等 ) 心 则可能 导致
误 诊 , 误 治 疗 。现 将 我 院 20 年 7月一 2 0 延 01 0 9年 7月 期 间 收 治 的 急性 心肌 梗 死 中不 典 型 病 例 4 0例总 结 分 析 如 下 。 1 临 床 资 料
的作 用 下 , 引 起 冠 状 动 脉 持 续 性 痉 挛 或 斑 块 破 裂 出血 , 成 可 造
1 一般资料 4 例患者中男 2 例 , l . 1 0 7 女 3例, 年龄 3 0岁 ~
8 2岁 ,0 以下者 3例 , 4岁 患者均有剧烈活动 、 疲劳等诱 因。 既往 有原发J 陛高血压史 1 , 8例 冠心病史 2例 , 高血脂 1 , 5例 糖尿病
卒中 2 。 例
221 症状 轻微或无 胸痛 . .
老年人长期慢 性冠状 动脉供
血不足 , 心肌纤维化 与变性 , 使感觉神经末梢受损 , 疼痛敏感性
当减 小 。③ 整 复 粉 碎 骨 折 时 牵 引 力 量 要 柔 和 , 用 软 组 织 铰 链 利
力量 , 长期掌屈位 固定 , 再恢 复腕关节背伸运动很闲难。 我院采 取的 1 0d左右换 功能位石膏可 以克服上述不足 ,而且防止因 石膏松动使骨折再 移位( 因肿 胀消退及前臂肌 肉因疼痛和废用 而萎缩 , 引起前臂变细 ) 。前臂 中立位 时尺桡骨接近平行 , 骨间
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分析
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分析目的分析并探究非典型心肌梗死在心电图中的表现及其意义。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确诊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各项临床资料及心电图的表现。
结果在所有患者中,22例出现了非典型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形态,占总数的36.7%。
结论对非典型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进行熟练掌握,在诊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能有效避免漏诊、误诊的发生,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
标签:急性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心电图分析急性心肌梗死为冠心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同时也是众多国家发生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人们长期以来将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放在ST 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上,已形成了相对成熟的诊疗方案。
然而随着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不断上升,非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也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1]。
因此,医护人员应加强鉴别及诊断的力度,防止出现漏诊、误诊的现象。
本实验以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
具体操作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确诊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47~80岁,平均年龄(56.2±2.8)岁。
病史情况为:12例高血压,10例高血脂,18例冠心病,13例糖尿病,7例无上述病史。
在这60例患者中,有的在发生心肌梗死时出现典型的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有的患者则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呼吸困难、神经痛、下颌角痛等症状,极易被误诊为胃炎、胆囊炎、心衰、三叉神经痛、肺部感染等。
因此,当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诊治医生应对患者施行心电图检查,并充分结合临床经验,防止出现漏诊、误诊。
1.2方法典型的心肌梗死诊断标准具体为:①肌钙蛋白等心肌生物标志物发生动态变化,并伴有心肌缺血的证据,包括相应症状以及心电图变化:?訩ST 段向上抬高,T波出现高耸;?訪出现了异常的Q波以及ST-T发生衍变或是彩超表现心肌梗死;②治疗心脏病后造成的损伤导致的心肌梗死,例如冠脉搭桥术等;③在进行病例检查时发现为急性心肌梗死。
非典型性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2 - 3 比较两组患者 的误诊率与病死率 观察组患者 的误 诊率与病死率Leabharlann 明显高于对 照组 ,差异显著 ,有统
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 ,其 中男性 患者7 1 例, 女性 患者2 9 例, 年龄在
4 5 - 9 0 岁之 间,平均年龄为 ( 6 0 : 5 ±6 . 5 )岁 ,另选取同期收治的 1 0 0 例典 型性急性心肌梗死 患者作为对 照组,其 中男性患者6 8 例 ,女性患者3 2 例 ,年龄在4 3  ̄ 8 8 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 6 0 . 5 ±5 . 5 )岁。全 部患者 均符 合急性心肌梗死 的诊断标准 。两 组患者的性别 、年 龄等一般资料相 比 较 ,差异不 明显 ,无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可 以用作对 比。 1 . 2方法 所有 患者均给予 心 电图、心肌 酶及 肌钙蛋 白检查 ,且给予扩 冠、
i n pr e — s c ho ol c hi l d r e n i s a t t r i b ut a bl e t o u nd e r - c on s um p t i o n of
p l a n t f o o d s : a c o mmu n i t y — b a s e d s t u d y [ J ] . J P e d i a t r i c C h i l d He a l t
h . 2 0 0 9 . 4 4 ( 4 ) : 1 7 0 — 1 7 5 .
非典型性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汤 妍
( 山东省威海荣成市中医院 ,山东 威海 2 6 4 3 0 0 )
【 摘 要l 目的 分 析非 典型 性 急性心 肌梗 死 的临床特 点。方 法 选取 1 0 0例非 典型 性 急性 心肌梗 死 惠者作 为观 察 组 ,另选取 1 0 0例典 型性 急 性 心肌梗 死 患者作 为对 照组 ,对 两组 患者进 行 回顾 性 分析 。结果 观察 组患者 最主要 临床 表现 为急性左 心 衰 ,占 3 0 . 0 0 % ;观 察组 患者 发生 急性心 肌梗 死 的部 位下 壁 明显 多于对照 组 , 差 异显著 , 有统 计 学意 义 【 关 键词 】 非典型 ;急性 ;心肌梗 死 ;临床特 点 <0 . 0 5 ) ; 观 察 组患者 的误 诊率 与病死 率 明显 高于对 照组 , 差 异显 著 , 有统 计学意 义 ( 尸< 0 . 0 5 ) 。结 论 非典型 性 急性心肌 梗死 的 床 表现 多种 多样 ,且 误诊 率较 高 ,病死率 较 高。
心电图诊断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心电图诊断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总结心电图诊断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资料,发现其中的特殊性和规律,提高临床医生对这类患者的认识,以免延误治疗最佳时机。
方法收集我院门诊心电图室发现的65例非典型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对临床病史、心肌酶谱、心脏彩超、冠脉造影等检查的对照,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6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表现为胸闷、头晕、恶心41例,到心内科就诊,头痛、头晕6例,到神经内科就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10例,到消化内科就诊;胸闷、憋气、疼痛6例,到中医科就诊;从胸痛至就诊时间分别2d~12d。
门诊心电图发现:下壁心肌梗死27例,下后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14例,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6例。
前壁心肌梗死18例,无Q波心肌梗死13例。
结论非典型心肌梗死的患者除胸痛、胸闷外,可表现头痛、中上腹疼痛、咽部不适、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临床医生应该提高警惕,特别对头痛、中上腹疼痛、咽部不适、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就诊的患者及时检查心电图、心肌酶谱,及时发现和诊断出非典型心肌梗死。
【关键词】非典型心肌梗死心电图急性心肌梗死常表现剧烈胸痛,持续不缓解,需及时就诊,但在临床表现中,因梗塞范围的大小,冠状动脉血栓的形成,完全闭塞发生的快慢、部位和有无侧支循环等因素,有一部分患者虽然发生了急性心肌梗死,但其症状不典型,就诊不及时,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本文对这类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心电图表现进行总结和分析,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非典型心肌梗死患者的重视,并及时做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2004年1月~2011年12月,共有65例患者,在我院门诊心电图室发现急性心肌梗死。
其中男53例,女12例,年龄35岁~79岁,平均年龄61.3岁。
1.2 方法除对每例典型症状就诊的患者做心电图检查外,伴随其它临床表现的患者也常规做心电图检查。
对就诊科室、起病时间和未及时就诊原因、既往史等进行总结、归类;采集每一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心肌酶谱、心脏彩超的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发现其中的特征性合规律性。
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2例临床分析
a VF, S 段 抬 高 ,I,VF可 见 Q 波 ( 旧 性 改 V ~之 T I a I 陈
变, 照旧心 电图, 限 、 度无 改 变) 对 时 深 。诊 断 为 急 性 下 壁 、 壁 心梗 。按 急性 心 梗 常 规 治疗 , 于 入 院 后 1 mi 前 并 5 n
2 讨 论
患者 , 6 男 0岁 ,主 因 间 断性 发 作 右 上 腹 疼 痛 1年 , 加重 3 , 热 2 , 19 d 发 d 于 9 8年 1 1月 2 日入 院 。查 体 : 7 血 压 1 . / 0 5 P ,表 情痛 苦 ,两 肺 呼 吸音 清 ,未 闻及 罗 8 5 1 .k a
第 一 心音 低 钝 。腹 软 , 压 痛 , 脾 肋下 未 及 。实验 室 检 无 肝 查 : 白细胞 1 . 血 5 3×1 _。中性 0 8 、 巴 0 1 , 核 0L , .3 淋 .2 单 0 0 ; 肌 酶 明 显 升 高 , 中 C 2 U/ ( 常 2 0 .5 心 其 K 59 L 正 7 U/
用 ,用 于各 种感 染 ,发 生 变 态 反应 者 罕 见 ,其 过 敏 机 制
往病 史 诊 断 为慢 性 胆囊 炎 急 性发 作 。开 始 给予 1 %葡 萄 0 糖 50 0 mL加 氨苄 青 霉 素 6 0 . g静 脉 点 滴 ,效 果 欠 佳 。于 1 1月 2 9日请 外科 会 诊 ,决 定 给灭 滴 灵 静 点 。3 日首 次 0
给 灭滴 灵 1 0 .g静 点 ,患 者 胃肠 道 反 应 明显 ,但 能 忍 受 ,
可 能 由 于灭 滴灵 进 入 肌体 后 ,与体 内预 存 的 相应 亲 细胞 过 敏抗 体 IE相结 合 ,当再 次输 入 该 药 时 ,迅 速 发 生 变 g 态 反应 , 待 于 同道 临 床观 察研 究 。 有
心电图不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
心电图不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谢扬;饶邦复【期刊名称】《现代医药卫生》【年(卷),期】2003(019)012【摘要】@@ 急性心肌梗死( AMI)典型病例诊断并不困难,但不典型的 AMI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后者易于误诊或漏诊,以致不能获得及时溶栓再灌注治疗,将严重影响病人的预后.心电图( ECG)是诊断 AMI最方便、最经济,也是比较准确的方法(新出现的病理性 Q波、≥ 2个导联出现 ST段抬高诊断 AMI准确性为 82%~ 100%),典型的 ECG改变诊断一目了然.所谓典型 AMI的 ECG,是缺血型改变( T波倒置)、损伤型改变( ST段抬高)和坏死型改变( Q波或 QS波)三者综合演变的图形,形成坏死型 Q波、 ST段抬高呈单相曲线及 T波倒置图形.但 10%~ 20%的 AMI患者, ECG并无上述典型改变或甚至几乎完全正常,既不是 ST段抬高型或 Q波型心肌梗死( MI),而是非 ST段抬高或非 Q波型 MI,后者与前者相对而言,称为不典型改变.现就重点讨论 ECG不典型的 AMI诊断.【总页数】2页(P1511-1512)【作者】谢扬;饶邦复【作者单位】暨南大学医学院深圳华侨城医院,广东,深圳,518053;暨南大学医学院深圳华侨城医院,广东,深圳,5180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相关文献】1.门诊心电图诊断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分析 [J], 吴常君2.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期不典型心电图诊断 [J], 任晓红;孙莉;王青3.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 [J], 施思频;田晓红;曾春芳4.门诊心电图诊断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48例 [J], 龚帆影5.心电图诊断心肌梗死的当今评析:(一)急性心肌梗死早期不典型心电图表现 [J], 吕安康;沈卫峰;戚文航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急性心肌梗死“非典型”心电图
急性心肌梗死“非典型”心电图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的难点与原因心梗心电图诊断难点:1.右室心肌梗死;2.后壁心肌梗死;3.心梗合并束支阻;4.下壁心梗合并左前分支阻滞;5.心梗合并预激综合征;6.室间隔不同部位死;7.多支冠脉同时堵塞,多部位心梗;8.心内膜下心梗;9.急性心梗合并心室起搏心律;10.其他:心房梗死,再发性心肌梗死,急性心梗合并室性异位心律等。
心电图诊断心梗困难的原因:1.时间过早:心梗极早期,心电图还未出现典型的病理性Q波、ST段抬高和T波改变;2.部位特殊:梗死出现在心电图记录盲区,如左室后基底部、左室后壁以及右室等;3.类型不同:ST段不升反降,非Q波心梗等;4.多部位梗死:出现多部位心梗时,异常图形可相互抵消;5.被其它异常心电图掩盖:如心梗合并左束支阻滞、合并预激综合征、合并左前分支阻滞时,心梗图形会被掩盖。
De Winter综合征2008年荷兰鹿特丹心内科医生 De Winter等人通过回顾其心脏中心1532例前降支近段闭塞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心电图,发现其中有30例并未出现典型 STEMI超急性期心电图表现。
De Winter综合征心电图特点:1.胸前V1-6导联J点压低0.1-0.3mV,ST段呈上斜型压低,伴随高尖对称的T波;2.QRS波通常不增宽或轻度增宽;3.部分患者胸前导联R波递增不良;4.多数患者aVR导联ST段轻度抬高;De Winter综合征临床意义:1.De Winter综合征是 STEMIE的等危心电图;2.2%急性前壁STEMI患者心电图可出现此表现;3.应尽早行冠脉造影明确冠脉情况,尽早进行血运重建;(De Winter综合征患者心电图提示:AVR导联ST段略抬高,V1-6导联J电压低、ST段上斜型压低、T波高尖)(De Winter综合征患者急诊冠脉造影提示:前降支近段闭塞)Wellens综合征1982年荷兰心脏病学家 Wellens等发现,145名因不稳定性心绞痛入院患者中,26名(18%)电图表现为胸前导联T被双支对称性深倒置或正负双向,并逐渐恢复直立的心电图变化,此种心电图改变称为 Wellens综合征。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62例临床分析
n l sso 2 n t tp c lmo e c t my — ai n a cin, o l e f lr w t ad a if rt l o we c u d b mi i i a h
to M eh s: s i h o p e e ie a in. tod Pa sng t e c m r h nsv —
脉供 血不 足对疼 痛敏 感性 降低 。④ 老年
与前降 支m管病变有关 , 上腹部疼 痛 6例
与右 冠 状 动 脉 有 关 , 下 腹 部 疼 痛 1例 为 右
o o p c l d l c t o a d a n ae fn t y ia t mo e u emy c r il fr — a i
to i n.Re uls: s t 6 no tp c l s t Pa s o 2 t y i a mo e dl
i g o h l ia i g o i n a i g o n ft e ci c ld a n ss a d me n n f n n t tp c l mo e c t o y ia d l a u e my c r il n a c o a da ifr —
诊 。结论 :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 临床诊
断 应 综 合 分 析 , 时诊 断 。 及
关键 词
断
不 典 型 急 性 心 肌 梗 死 临 床 诊
例 ( 12 ) 典 型 症 状 组 死 亡 3 例 3.% ;
( . % ) 两 组 比较 ( 0 0 ) 06 , P< .5 。
分 析
典 型 , oz也 曾对 2 脑 卒 中 患 者 进 行 D zi 6例
27 1 7 5 5山东滕 州市 滨湖镇 南医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电图诊断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3-08-16T16:39:03.87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9期供稿作者:刘新蓉1 常银焦2
[导读] 65例患者来我院就诊,最主要原因时患者均有典型或非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
刘新蓉1 常银焦2
(1新疆和田地区人民医院 848000;2新疆洛浦县人民医院 848200)
【中图分类号】R540.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9-0199-02
【摘要】目的总结心电图诊断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资料,发现其中的特殊性和规律,提高临床医生对这类患者的认识,以免延误治疗最佳时机。
方法收集我院门诊心电图室发现的65例非典型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对临床病史、心肌酶谱、心脏彩超、冠脉造影等检查的对照,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6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表现为胸闷、头晕、恶心41例,到心内科就诊,头痛、头晕6例,到神经内科就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10例,到消化内科就诊;胸闷、憋气、疼痛6例,到中医科就诊;从胸痛至就诊时间分别2d~12d。
门诊心电图发现:下壁心肌梗死27例,下后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14例,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6例。
前壁心肌梗死18例,无Q波心肌梗死13例。
结论非典型心肌梗死的患者除胸痛、胸闷外,可表现头痛、中上腹疼痛、咽部不适、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临床医生应该提高警惕,特别对头痛、中上腹疼痛、咽部不适、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就诊的患者及时检查心电图、心肌酶谱,及时发现和诊断出非典型心肌梗死。
【关键词】非典型心肌梗死心电图
急性心肌梗死常表现剧烈胸痛,持续不缓解,需及时就诊,但在临床表现中,因梗塞范围的大小,冠状动脉血栓的形成,完全闭塞发生的快慢、部位和有无侧支循环等因素,有一部分患者虽然发生了急性心肌梗死,但其症状不典型,就诊不及时,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本文对这类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心电图表现进行总结和分析,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非典型心肌梗死患者的重视,并及时做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4年1月~2011年12月,共有65例患者,在我院门诊心电图室发现急性心肌梗死。
其中男53例,女12例,年龄35岁~79岁,平均年龄61.3岁。
1.2 方法除对每例典型症状就诊的患者做心电图检查外,伴随其它临床表现的患者也常规做心电图检查。
对就诊科室、起病时间和未及时就诊原因、既往史等进行总结、归类;采集每一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心肌酶谱、心脏彩超的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发现其中的特征性合规律性。
2 结果
2.1 主要症状心前区疼痛伴咽痛,运动、劳累后加重者24例,(36.92%);间断性胸闷,剑突下疼痛伴呕吐者15例(2
3.08%);胸闷、憋气,夜间间断性胸痛11例(16.92%);头痛、脑供血不足者6例(9.23%);腹部不适、呕吐者10例(15.39%)。
2.2 就诊科室 65例患者中,44例患者因胸痛、胸闷、心悸、肩背痛到心内科就医,发现患者虽有胸痛、但不剧烈,疼痛时无大汗、疼痛时间多在2d1~2d以上,含服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后缓解,血压基本正常。
其余由6例因头痛,腹部不适伴胸闷、憋气到中医科就诊的患者,10例因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到消化内科就诊的患者,6例因头痛、眩晕到神经内科就诊的患者,均伴有或多或少的胸部不适症状。
2.3 发病时间患者从出现各种不舒服的感觉到来医院就诊,一般要经过2d~12d,因为胸痛症状不典型。
2.4 心电图52例出现病理性Q波。
ST段明显抬高,T波倒置;13例未出现病理性Q波,ST段明显抬高,T波直立,形成单向曲线。
2.5 心肌酶谱CK(正常值242mmol/L)升高56例,(381mmol/L~1256mmol/L),CKMB(正常值13mmol/L)升高,23例,(21mmol/L~107mmol/L),Ctnl(正常值<0.1ng/ml)升高50例(0.3ng/ml~ 2.5ng/mi)。
2.6 心脏彩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56例。
3 讨论
65例患者来我院就诊,最主要原因时患者均有典型或非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
非典型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1]:发病早期疼痛时,常发生恶心、呕吐,疼痛常放射到上腹部、颈部、下颌、左肩部,会引起牙痛、咽痛,常常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
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痛阀增高或痛耐受力增强;体内β内啡肽释放可能起镇痛作用;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
病变固定狭窄可以不引起心绞痛或症状轻微,其症状不典型而被忽视。
因此,临床医生发现患者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并持续的胸闷,不明原因的上腹部疼痛、头痛、咽痛,伴恶心、呕吐、出大汗的症状;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急性左心衰竭、严重的心律失常或晕厥和原有高血压突然下降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做心电图、血清酶等检查,早期发现和诊断出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以免漏诊,延误治疗。
参考文献
[1]陈胤结.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附30例分析)[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1;10(4):32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