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球菌肺炎ppt课件(20200905130043)

合集下载

肺炎球菌培训ppt演示课件

肺炎球菌培训ppt演示课件

肺炎球菌疾病菌血症(美国)

每年病例数
— 大于50,000 病死率 — 20%(老年病人达到60%) 肺炎球菌性肺炎病人中的发生率 — 25%-30%


.
15
肺炎球菌疾病脑膜炎(美国)

每年的病例数 — 3,000~6,000例
病死率 — 30%(老年病人达到80%) 所有细菌性脑膜炎病例中,肺炎球菌性脑 膜炎占13%~19%


.
16
流行病学
肺炎球菌性肺炎: 我国每年发生近
2 000 万 1 05万 例死亡 肺炎球菌性脑膜炎:
• 7.5 死亡
约300万例 12.5~25万死亡
.
17
肺炎 13.9%
中耳炎 51.0%
.
脑膜炎 35.1%
18
图 1:我 国 肺 炎 球 菌 感 染 引 发 的 不 同 疾 病 比 例
肺炎链球菌是儿童细菌感染的主要原因
. 10
流行病学

肺炎球菌感染全年都可发生,但是发病具有季节 性。冬天和早春发病率较高。 全球每年因肺炎球菌性疾病死亡的病例超过 100万, 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 肺炎球菌感染是全球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一大 主要病因。 肺炎球菌位居细菌性肺炎的首位病因,是中耳炎 的主要病因。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eekly Epidemiological Record. 2003;78(14):97-120
肺炎球菌疾病肺炎流行病学(美国)




每年总病例数 — 500,000 每年住院病例 — 175,000 病死率 — 5%-7%(老年病例中更高) 肺炎球菌: — 占36%的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 — 占50%的成人医院获得性肺炎

小儿肺炎球菌肺炎ppt课件

小儿肺炎球菌肺炎ppt课件

免疫反应
中性粒细胞趋化
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9
炎症反应
肺组织损伤 肺水肿
病理
充血水肿期 红肝肝样变期 灰肝肝样变期 溶解消散期 病变主要以纤维素渗出和肺泡炎为主。一般为单
侧肺,以左肺下叶多见。
10
临床表现
前驱症状:少数有前驱症状,起病多急剧 典型表现:
– 起病急骤,可在数小时内突然起病 – 寒战高热,高热可达40℃ – 呼吸症状:咳嗽、伴患侧胸痛→放射至上腹部、或肩部 – 呼吸困难,呼吸时胸痛,患儿多卧于病侧 – 典型者咳血痰和铁绣色痰 不典型表现:可有上腹或下腹痛,或伴恶心呕吐,腹痛
疗程:治疗应持续1~2周,或完全退热后3~5天。
对症、支持治疗。
20
预防
增强体质,室内通风,积极防治营养不良、贫血及佝偻 病等,注意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预防接种。目前已有多种肺炎链球菌疫苗(23价荚膜多 糖疫苗、7价蛋白结合疫苗等),可有效降低儿童肺炎 患病率。
21
谢谢!
22
病原体
4
多糖荚膜
多糖荚膜,是一种重要的致病 因子也是其血清型的分类依据。
由于细菌两两黏合,外表包覆 一层多糖荚膜,当它侵入人体, 被白细胞吞噬时不易被杀灭, 因此致病率高。
病原体
46个血清组和90多个血清型,只有少数血清型 可引起侵袭性和非侵袭性感染。
常见的有1、2、3、5、6、14、19、23型等。
– 痰培养:可确定病原体,阳性率不高
16
辅助检查
胸部X线:X线改变与临床过程不一定平行。 - 早期仅见肺纹理增粗或受累肺段、肺叶稍模糊,以后有
大片阴影均匀而致密,占全肺叶或一个节段,治疗后逐 渐消散; - 少数病例出现胸腔积液、肺大疱; - 支气管肺炎则呈斑片状阴影; - 多数患儿在起病3~4周后X线阴影消失。

小儿肺炎球菌肺炎课件

小儿肺炎球菌肺炎课件
饮食调理
给患儿提供营养丰富的食物,增强体质,促进康复。
心理支持
关注患儿的情绪变化,给予关爱和支持,帮助其度过治疗期。
THANK YOU
一。
肺炎链球菌是一种寄居在鼻咽部 黏膜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当机体
免疫力降低时,可引起感染。
肺炎链球菌通过飞沫传播,也可 通过接触污染物品间接传播。
肺炎球菌肺炎的流行病学
肺炎链球菌主要感染 5岁以下的儿童,尤 其是一岁以内的婴儿。
儿童在幼儿园、学校 等集体场所容易发生 交叉感染。
全年均可发病,但冬 季和春季更容易流行。
小儿肺炎球菌肺炎课件
目 录
• 肺炎球菌肺炎的概述 • 肺炎球菌肺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 肺炎球菌肺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肺炎球菌肺炎的治疗 • 预防和控制措施 • 预后和康复
01
肺炎球菌肺炎的概述
肺炎球菌肺炎的定义
肺炎球菌肺炎是由肺炎链球菌引 起的急性肺部炎症,是儿童社区 获得性肺炎中最常见的病原体之
06
预后和康复
预后
恢复期表现
肺炎治愈后,患儿进入恢复期,此时可能出现咳 嗽、痰多等症状,但通常不会影响日常生活。
预防复发
肺炎球菌肺炎治愈后,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 免疫力,避免再次感染。
并发症预防
对于有基础疾病或免疫力低下的患儿,应密切关 注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
康复
家庭护理
家长应掌握正确的护理技巧,如拍背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有助于患儿康复。
环境卫生
保持家庭和学校的环境卫生,定期清洁和消毒家具、玩具 、学习用品等物品表面,减少病菌的滋生和传播。
隔离措施
对于已经感染肺炎的孩子,应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避免 病菌的传播。同时,家长也要注意自身的防护,避免携带 病菌回家传染给其他家庭成员。

肺炎球菌肺炎PPT课件

肺炎球菌肺炎PPT课件
19
(三)影像学检查
20
六、诊断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 1、诱因及致使抵抗力下降病史 2、典型症状及体征 3、x线、血液检查、痰培养即可确诊。
21
鉴别诊断
1、其他原因引起的肺炎22Fra bibliotek鉴别诊断
2、病毒性肺炎
• 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 • 全身症状明显 • 肺部体征不明显 • X线:密度增高变化快 • WBC正常或稍高、稍低,N%不高 • 抗生素治疗无明显疗效 • 病毒抗体阳性
肺炎球菌肺炎
一、概念 二、流行病学 三、病因病机 四、病理
五、临床表现 六、诊断鉴别诊断 七、治疗 八、预防
1
一、概念
是由肺炎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呈大叶性分布的肺部急性 炎症。病变以右上肺多见。
2
二、流行病学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和冬春季节。 临床上以轻型或不典型者多见,约占社区获得性肺炎 的50%。
8
2、红色肝变期
• 一般在发病的第二天进入此期,随病情发 展大量红细胞及纤维蛋白渗出,并充满肺 泡,病变处的肺组织色红而饱满,称红色 肝变期。
• 病人自觉呼吸困难,若病变广泛可使血样 饱和度降低,引起紫绀。再者可咳血性或 铁锈色痰,同时具有典型实变体征。
9
3、灰色肝变期
• 一般病后第三或第五天进入此期,持续2-3 天。此期由于机体抵抗力逐渐加强,肺泡 内为大量白细胞和吞噬细胞积聚、纤维蛋 白演变成纤维素,加之死亡细菌、坏死组 织,使病变处肺组织灰白而充实,称灰色 肝变期。
5
三、病因病机
因此大多数肺炎病人先有轻度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使 其支气管粘膜完整性被破坏,影响其纤毛运动,从而 使支气管防御功能降低,细菌得易侵入肺泡而致病。
再者突然受寒、淋雨、饥饿、疲劳、醉酒或吸入麻醉 剂均能减弱机体抗病能力,继发感染。

肺炎球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ppt课件

肺炎球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ppt课件
探索更快速、准确的诊断 方法,如基因测序、生物 标志物检测等,以提高诊 断效率和准确性。
个性化治疗方案
针对患者的个体差异,研 究更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 副作用。
疫苗和预防措施
加强对肺炎球菌疫苗的研 究和开发,同时推动相关 预防措施的普及和应用, 降低感染风险。
提供学习建议和参考文献
03
肺炎球菌感染的治疗
抗生素治疗原则和选择
01
早期、足量、联合、静脉给药
早期使用抗生素能够减轻症状、缩短病程,足量用药能够确保药物浓度
达到杀菌效果,联合用药能够提高疗效、降低耐药性,静脉给药能够确
保药物快速到达感染部位。
02
根据病原菌选择敏感抗生素
肺炎球菌对多种抗生素敏感,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
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等。
接种时机
一般建议在季节转换、疫情爆发 等关键时期前进行接种。
个人防护措施
呼吸道卫生
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如咳嗽 时用纸巾捂住口鼻、勤洗手等。
饮食调理
尽量避免与感染者接触,减少感染风 险。
锻炼身体
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 力。
避免接触
保持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避免 过度油腻和辛辣食物。
医疗机构感染控制措施
严格执行手卫生
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手 卫生规范,减少手部细
菌传播。
呼吸道防护措施
对疑似或确诊患者,应 采取呼吸道防护措施,
如佩戴口罩等。
医疗器械消毒
对使用的医疗器械进行 严格消毒,避免交叉感
染。
05
总结和展望
课件内容总结
病原学特征
肺炎球菌的生物学特性、分类、 致病机制等,帮助了解感染来源 和传播途径。

肺炎球菌肺炎病人的护理讲课课件

肺炎球菌肺炎病人的护理讲课课件

02
肺炎球菌肺炎病人的护理 原则
一般护理原则
保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患者能够顺畅地呼吸,及 时清理呼吸道内的痰液和分泌
物。
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适宜的温 度和湿度,减少外界刺激。
合理饮食与营养支持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 的食物,增强患者的抵抗力。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给予必 要的心理支持和疏导。
控制策略
隔离治疗
切断传播途径
对确诊病例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疾病传播 。
采取有效措施,如消毒、通风等,切断病 菌传播途径。
加强监测和预警
提高公众意识
建立健全疾病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报告 病例,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肺炎球菌肺炎 的认知和预防意识。
社区宣传与教育
制作宣传资料
制作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宣传资料,包括 海报、手册、视频等。
特点
起病急骤,高热、寒战、咳嗽、 咳铁锈色痰等,常伴有胸痛、呼 吸困难等症状。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感染肺炎链球菌。
发病机制
肺炎链球菌通过飞沫传播进入人体,在肺泡内繁殖,产生毒素引起肺部炎症。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起病急骤,高热、寒战、咳嗽、咳铁 锈色痰等,常伴有胸痛、呼吸困难等 症状。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X线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进行诊断。
05
肺炎球菌肺炎的预防与控 制
预防措施
接种肺炎球菌疫苗
通过接种肺炎球菌疫苗,提高人群免疫力, 降低感染风险。
改善环境卫生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清洁和消毒生活环 境,减少病菌滋生。
保持个人卫生
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接触患者等措施,减 少病菌传播。

内科学_各论_疾病:肺炎球菌肺炎_课件模板

内科学_各论_疾病:肺炎球菌肺炎_课件模板

内科学疾病部分:肺炎球菌肺炎>>>
病因:
肺炎球菌肺炎原因_由什么原因引起肺炎 球菌肺炎
肺炎球菌为革兰阳性球菌,常成对 (肺炎双球菌)或呈链状排列(肺炎链球菌), 这些细菌为上呼吸道正常菌群,只有当免 疫力降低时方始致病。发病以冬季和初春 为多,吸烟者、痴呆者、充血性心衰、慢 性病患者、慢支炎、支气管扩张、以及免 疫缺陷病人均易受肺炎球菌侵袭。
内科学疾病部分:肺炎球菌肺炎>>>
治疗:
判断错误。鼓励饮水每日1-2L。中等或重 症患者应给氧。
三、并发症的处理。 四、感染性休克的治疗。
内科学疾病部分:肺炎球菌肺炎>>>
预防:
肺炎球菌肺炎预防_肺炎球菌肺炎怎么调 理
肺炎球菌肺炎为细菌性肺炎最常见的。 近年由于抗生素广泛应用,临床上以轻型 或不典型者为常见。多数预后良好,经合 理治疗2周左右多可康复。但年老体弱、 原有慢性疾病、病情严重并发休克者预后 较差。因此须注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加 强耐寒锻炼;避免淋雨
内科学疾病部分:肺炎球菌肺炎>>>
症状及病史:
粘膜可有出血点;巩膜黄染;颈有阻力提示 可能累及脑膜。心率增快,有时心律不齐。 早期肺部体征无明显异常,仅有胸廓呼吸 运动幅度减小,轻度叩浊,呼吸音减低和 胸膜摩擦音。且实变时有典型的体征,如 叩浊、语颤增强和支气管呼吸音。消散期 可闻及湿啰音,重症可伴肠胀气,上腹部 压痛可能由于炎症累及膈胸
内科学疾病部分:肺炎球菌肺炎>>>
治疗:
药物疗程一般为5-7天,或在退热后3天 停药。
二、支持疗法。 病人应卧床休息,注意足够蛋白质、 热量和维生素等的摄入,观测呼吸、心率、 血压及尿量,注意可能发生的休克。有明 显胸痛,可给少量止痛剂,如可待因15mg 可予缓解。不用阿斯匹林或其他退热剂, 以免大量出汗,脱水,引起临床

肺炎球菌肺炎病人的护理医学PPT课件

肺炎球菌肺炎病人的护理医学PPT课件
• 抗菌药物标准疗程通常为14天,或热退后 三天停药。
• 2.对症、支持治疗:降温 祛痰或镇咳 吸氧 监测生命体征
28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 既往体健、发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 诱因:淋雨、受凉、疲劳、醉酒、大手
术等
• 患有基础疾病
COPD、糖尿病、 肿瘤、充血性
心衰等
• 长期用药史
免疫抑制剂或长
• 3.并发症:感染性休克、胸膜炎、肺脓肿、 脓胸
31
• (三)心理-社会状况: 焦虑、恐惧 • (四)辅助检查
血常规 :感染血象 痰液检查:痰培养标本在用抗生素之前采集 X线检查:大片状致密阴影,密度均匀
32
• ★痰标本留取的注意事项: 晨起清水漱口3次 用力咳出深部痰液 无菌容器加盖 2小时内送检 在使用抗生素前进行
• 正常胸片
肺炎球菌肺炎
24
肺炎球菌肺炎
25
肺炎球菌肺炎
26
诊断
• 根据典型的症状与体征,结合胸部X线的检 查可作出初步的诊断,注意与其他类型的 肺炎、肺结核、肺癌进行鉴别诊断。
27
治疗
• 1.抗菌药物治疗:
• 首选青霉素,青霉素过敏、耐青霉素感染 者,可用氟喹诺酮类、头孢曲松钠等药物, 多重耐药菌株感染者可用万古霉素。
临床表现
• 1、症状 • 起病前常用受凉、淋雨、疲劳、醉酒、病
毒感染史 • 突起寒战、高热(稽留热) • 咳嗽、咳痰:铁锈色痰(特征性表现) • 胸痛:隐痛、锐痛,可放射至肩部 • 呼吸困难、发绀(重症) • 消化道症状:胃纳锐减,偶有恶心、呕吐、
腹痛。
17
临床表现
• 2、体征: • 早期肺部体征无明显变化 • 肺实变征:语颤增强,叩诊浊音,病理性

齐鲁医学五肺炎球菌肺炎.pptx

齐鲁医学五肺炎球菌肺炎.pptx
大纲要求
1、病因和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诊断与鉴别诊断 5、并发症 6、治疗
2021/7/27 星期二
1
一、肺炎概述
定义:
指由各种病因引起的 包括终末气道、肺泡 腔及肺间质等在内的 肺实质炎症。
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肺炎
2021/7/27 星期二
2
(一)解剖分类
(1)大叶性(肺泡性)肺炎
(lobar pneumonia )
(2)小叶性(支气管性)肺炎
(lobular pneumonia)
(3)间质性肺炎
(interstitial pneumonia)
2021/7/27 星期二
3
(二)病因分类
(1)细菌性肺炎:最常见,其中肺炎球菌最常见
(2)病毒性肺炎viral1/7/27 星期二
15
(三)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升高,多在(10~20)×109/L,中 性粒细胞在80%以上,可能有核左移或中毒颗粒。
(2)痰涂片:革兰氏染色 革兰氏染色阳性、带荚 膜的双球菌 或链球菌
(3)痰培养:最有价值 (4) 聚合酶琏反应 PCR提高病原学诊断率
2021/7/27 星期二
18
2021/7/27 星期二
19
2021/7/27 星期二
20
右上大叶性肺炎(正位、侧位)
2021/7/27 星期二
21
右肺中叶大叶性肺炎(正位、侧位)
2021/7/27 星期二
22
2021/7/27 星期二
23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症状 高热、胸痛和 咳铁锈色痰等
可闻水泡音,痰结核菌集菌阴性,白细胞32×10 9 /L,胸片左肺下叶大片状致密阴影,考虑诊断为

肺炎球菌肺炎护理查房PPT

肺炎球菌肺炎护理查房PPT

咳嗽、咳痰等症 状改善情况
肺部体征改善情 况
实验室检查指标 改善情况
收集方式:通过问卷调查、面对面沟通等方式收集患者及家属的反馈意见 收集内容:了解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反馈处理:对收集到的反馈意见进行整理、分析,针对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跟踪评估:对改进后的护理工作进行跟踪评估,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观察病情变化:密切关注患者体温、呼吸、心率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发症迹象
记录病情变化:详细记录患者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及时汇报:如发现并发症迹象,及时向医生汇报,以便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做好护理记录:准确记录患者护理过程,包括用药、饮食、心理护理等方面,为患者康复提供保障
体温恢复时间
鼓励患者与家人、朋友沟通,寻求 社会支持
并发症类型:感染性休 克、呼吸衰竭、心力衰 竭、电解质紊乱等
预防措施:积极控制感 染、保持呼吸道通畅、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 强营养支持等
并发症处理:及时发现,采 取有效措施
并发症预防:加强护理,预 防感染
并发症护理:保持呼吸道通 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并发症康复:加强营养支持, 促进康复
饮食原则:高热量、高蛋白、 高维生素、易消化
饮食调整注意事项:避免刺激 性食物,保持饮食卫生,避免
暴饮暴食
饮食调整效果评估:根据患者 病情和饮食调整方案进行效果
评估,及时调整方案
评估患者心理状况,了解其焦虑、 恐惧等情绪
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缓解紧张 情绪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添ຫໍສະໝຸດ 标题添加标题给予患者心理支持,鼓励其积极面 对疾病
添加文档副标题
目录
01.
0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