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中庸之道思想解释

合集下载

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中庸之道就是保持中正的立场的规律和方法,是人修为的一种最高境界。

简单地说,就是要自我管理,顺应自然规律,时刻保持克制和正气。

并非现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

更通俗地说吧:就是和谐。

保持自我心态的和谐、与环境的和谐。

这是无人能及的理想境界。

中者,天下之正道。

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庸之道,意为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中庸之道,精髓是“荣”,即为“真挚之道”。

真诚,是心之至诚,以诚待人、处事、立业、待人。

中庸之道就是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观点论,出自于儒家文化的《中庸》。

中庸之道就是人生的'大道,事业成功、生活与身心健康的显然理论,基本涵盖三层理论:第一层理论:中不偏,庸不易。

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

这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

孔子有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第二层理论:指中正、豁达。

人须要维持中正豁达,如果丧失中正、豁达一定就是晴、怒、哀、趣太过,治怒唯有趣,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是恭。

只要维持一颗尊敬或者敬畏的心,中正、豁达就以求长存,人的身心健康就以求确保。

第三层理论: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中用的意思。

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中庸就是说道人的道德如果能够达至中庸,就是最低的道德,百姓一直在不懈努力崇尚。

中庸不是无法同时实现,而是很难同时实现。

为什么?因为中庸没定量的标准,仅靠我们自己去体悟。

如果将中庸展开定量处置,那中庸就难同时实现了。

谈中庸,必须要谈道,道离不开目标,没有目标的生活就失去了意义。

中国圣人的目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谈中庸要谈到让大家可以实践为好,也就是现代的接地气。

再就是,庸的基本词义就是市场需求,就是崇尚目标过程中的市场需求,就是人和人(或物)之间互动过程中所赢得的量与所代价的量。

比如说喝茶必须七成饭,就是人和食物之间的互动的量。

中庸之道 论语

中庸之道 论语

中庸之道论语前言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重要概念,也是论语中探讨的一大主题。

中庸之道在古代中国被视为一种道德准则和生活方式,强调个人的平衡和社会的和谐。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论语中关于中庸之道的观点和含义。

中庸之道的概述中庸之道一词有多种解读,可以理解为中间的、适度的、平衡的道路。

孔子认为,人应当在各种极端和极端情况之间寻求平衡与和谐。

他主张人应该保持中庸之道,而不是过分偏向某一方面。

中庸之道的思想内涵1. 人和社会的和谐中庸之道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

孔子认为,人应该遵循天道、人伦,以及社会的规范和道德原则,最终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统一。

2. 自我约束和修身养性中庸之道要求个人自我约束,修身养性。

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有自我反省和自我约束的能力,通过修身养性来达到个人的平衡和和谐。

3. 中庸守则中庸之道也有一系列的守则和原则,用于指导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 克己奉公: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克制自己的私欲,为公共利益而奉献。

- 和而不同:中庸之道追求的是和谐而不是一致。

人们可以有不同的观点和意见,但要在尊重他人的前提下,寻求共识和和谐。

- 中庸之道:避免过分偏向某一方面,保持适度和平衡。

论语中的中庸之道论语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经典文献,其中也包含了关于中庸之道的探讨和阐述。

孔子对中庸之道的论述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提及中庸之道,并且对其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他强调了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修身养性的重要性,以及中庸守则的指导。

追随者对中庸之道的理解论语中的一些追随者也就中庸之道进行了自己的理解和发展。

他们对中庸的内涵和实践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拓展了中庸之道的思想。

如何实践中庸之道中庸之道虽然在理论上很有吸引力,但实践起来并不容易。

以下是一些实践中庸之道的方法:1. 自我反省和约束一个人应该反省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不断纠正错误和偏差。

同时,也要约束自己的欲望和情绪,以达到个人的平衡和和谐。

2. 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意见中庸之道追求的是和谐而不是一致,人们可以有不同的观点和意见。

什么是中庸之道

什么是中庸之道

什么是中庸之道所谓中庸之道就是孔子提倡、子思阐发的提升人的基本道德素质达到太平和合的一整套理论与方法。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实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具体内容:五达道、三达德、九经等;主要原则:慎独自修、忠恕宽容、至诚至性;检验标准:抽象标准和具体标准;知行方法是知行合一;主要途径是礼教;中庸之道的现代意义主要体现在促动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的建设等方面.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

通常人们讲天人合一主要是从哲学上讲,大都从《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讲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视了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

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能够赞天地之化育;能够赞天地之化育,则能够与天地参矣”的境界。

“与天地参”是天人合一。

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

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至矣”。

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境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

孔子的“中庸之道”的原义解析

孔子的“中庸之道”的原义解析

孔子的“中庸之道”的原义解析“仁义礼智信”向来被标榜为儒学的道德标杆,但是每个字后面都有它辩证的含义,你了解吗?“中庸”一向被奉为儒家的处事哲学,但究竟何为“中庸”,你真的会运用吗?对于任何问题我们都不能断章取义,要力求寻找最全面、客观的答案,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孔子是怎么谈论处事原则的,而这其中又有怎样的中庸之道?孔子曾对他的弟子说:“爱好行仁而不爱好学习,那种流弊就是愚昧上当;爱好明智而不爱好学习,那种流弊就是游谈无根;爱好诚实而不爱好学习,那种流弊就是伤害自己;爱好直率而不爱好学习,那种流弊就是尖酸刻薄;爱好勇敢而不爱好学习,那种流弊就是胡作非为;爱好刚强而不爱好学习,那种流弊就是狂妄自大。

”这六句话正体现了孔子的处事之道,让我们来逐一分析。

其一,“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譬如,一看到有人要钱,恻隐之心油然而生,立刻就给钱,事实上别人是利用你的同情心来骗钱。

生活中这种例子很多,了解了之后就不会上当,大家都不给钱的话,这种事情就会消失了。

行仁是好事,但要能够了解道理并具备判断的眼光,而不是光凭好心。

其二,“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

何谓好知呢?就是喜欢听取各种新的理论或消息,但是不肯好好学习。

“荡”就好比船在水上,没有方向,顺着水流漂来漂去。

所谓“样样通,样样松”,有些人文学、艺术、宗教、哲学,每一门都学一些,到最后什么都懂一点,但又不够深刻。

这就是游谈无根,浪费时间。

其实,好学不在多,但是要学得透彻。

其三,“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爱好诚实本是好事,为何会伤害自己呢?因为答应别人的事情都去做,没有思考该不该做,结果让自己疲于奔命,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其四,“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这种情况很常见。

有些人很直率,没有学习如何与别人来往,没有做到说话婉转而恰当。

凡事有话直说,难免尖酸刻薄,别人听了也很难过。

其五,“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

有些人很勇敢,什么事都一马当先。

但没有学习调整的话,人生就会有所偏差,到最后恐怕会变成胡作非为。

孔子的中庸_孔子的中庸思想

孔子的中庸_孔子的中庸思想

孔子的中庸_孔子的中庸思想孔子思想中除了“仁”和“礼”比较重要外,“中庸”思想也是重要的一方面,它不仅在孔子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更重要的是他概括了中国人为人处事之道。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孔子的中庸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孔子的中庸思想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朱子注说:“中者,无过不及之名也。

庸,平常也。

”有人误会“中”就是不彻底,有人误解“中”是模棱两可的意思,有人误解“庸”就是庸碌的意思,凡事“不求有功,只求无过”。

这些认识都是对“中庸”的错误理解,“中”其实是无过不及、恰到好处的意思。

所谓恰到好处就是说大凡事物必有两端,两端也就是阴与阳,恰到好处就是在把握好两端的一个适合的度,这个度也就是中。

我认为中庸有以下内容:事物是一个整体,任何事物都有阴阳构成,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浑然一体。

构成事物的阴阳两极在“中”的支配下和谐于一体并随之互动,在动态平衡下渐进地相互消长,从而使事物不断发展变化。

“中”是动态的中,也就是“时中”。

“中”也是我们通常讲的“度”,如果不能很好地抓住这个度,就会“过犹不及”、物极必反。

中和。

《礼记·中庸》把中和的思想提到了宇宙观的高度。

他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就是说,中和之道是天下最普遍的法。

中庸与权变的关系,也就是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中庸要求事物从时间而言要保证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和谐;从空间而言,要保持局部与整体的和谐;从动态而言,要保持事物发展变化中的和谐。

所谓发展变化中的和谐就是要求以最小的成本、最不容易留下后遗症的方法、最能保证可持续发展的方式进行改革与发展,这是一个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合的过程。

因为中庸是“时中”,是动态的、是与时谐行的、是最讲究实事求是的。

中庸有阴阳兼备、刚柔并济、该强则强、该弱则弱、一张一弛的特点。

孔子的中庸之道孔子一生推行仁政和德政,用仁、义、礼、智、信教化民众,追求天下大同,主张“和而不同”。

中庸之道解释

中庸之道解释

中庸之道解释“中庸”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中庸》也是千古流传的哲学典籍,这本书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之手,是孔门传授心法的一部书籍,到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中国的思想历史上成为重要的经典。

南宋理学家朱熹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

“中庸”二字来自《尚书》中的《大禹谟》,其中说“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又说:“人道恶盈而好谦。

”最早的“庸”字的意义是“用”,如“庸有才华”。

后来引申为“常”,就是恒常不变的意思,如《周易》中的“庸言之信,庸行之谨”。

“中”就是中正、中和、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

“中”和“庸”合起来就是“中和的常道”,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道德准则。

了解了“中庸”的含义,就明白了“中庸之道”是一种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中庸》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中庸》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强大:有力量是强大,这没有疑问,但《中庸》认为,一个人要真正的强大,不能靠服食可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而是靠饮食有序、有节、有度。

这也是养生之要。

这也是中庸养生之核心。

我从书中摘抄了几句我认为对我有启发的话语。

“慎独”是中庸思想的另一个重要内容,以前在别的书中也接触过这个概念,但是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看了《中庸》以后发现这其中所包含的深奥的思想内涵。

所谓“慎独”就是在一个人独处时也能做到谨慎不苟。

在没人知道自己所做所为的情况下还能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会由于无人监督而肆意妄行。

这是一种高度自觉的道德自律。

它要求人们在道德意识上要不断的自我反省、自我剖析、自我提升。

“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这几句话说明了中庸是很难做到的,中庸是一种高境界的思想意识,很少有人能够真正的实行它,是因为在实行中庸之道的过程中需要极大的毅力去抵制外在的诱惑和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

简述儒家的中庸之道

简述儒家的中庸之道

简述儒家的中庸之道在儒家思想中,不仅仅有孔子孟子的观点,和学说,更有一条条孔子礼、仁的言行像《论语》中的一样。

而在这些方方面面中,才能找到最为重要的思想——中庸之道。

像太极一样的思想,并非中立和平庸,而是讲究做事的度和对事的性质的把握,可谓天人合一。

在《论语》中,中庸可谓处事之道,事情就是这样处理的。

在人们的观念中,中庸在潜意识里被视为一种工具,实际上却是一种习惯,一种管理方法。

在儒家思想中,中庸就是如此。

孔子讲究中庸,把握适当的限度,是一种不伤人的合理的处事方式。

儒家以管理政治为基础,不像道家的中庸为政治服务,所以引申为一种处事方式。

把这变成一种习惯就更难了。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应该真正发现中庸之道。

它的意义是什么?知道了可以用来做事,可以合理的维持和大家的关系,不会轻易的树敌,更不会得罪人,所以用中庸之道来结事,做事,是很合理的方法。

正因为如此,孔子把中庸作为儒家的基本思想。

中庸之道可以流传,永存。

在现代,人们不得不学习这种做事方式。

不像以前存在的虚伪,人与人之间基本没有感情,都在互相欺骗。

即使在一个小学校里,也有日常的勾心斗角。

这是人们很难发现的。

所以学习中庸之道是多么重要。

中庸之道,作为一种习惯,会更加标新立异。

当它成为一种习惯,人们自然会进入儒家,研究儒家。

久而久之,你就会知道什么是绅士。

慢慢成为君子,这也是中庸的一个功能。

而且这种作用是持久的,人自然会成为君子,成为中庸之道的基础,只有这样才会慢慢被发现。

这也是孔子创造中庸之道的理念。

今天,我们看到的中庸之道已经逐渐演变成一种习惯。

但他只存在于某些人的心里。

没有社交和宣传,这才是人们所担心的。

不懂中庸之道的人和懂中庸之道的人差距会很大。

这也是中庸之道成为习惯的缺点。

但是在我们这个科技越来越发达的时代,君子少之又少,只好用儒家思想来培养言辞温和的君子。

仅仅是把儒家思想的小细节灌输到人脑中,就会让人头疼。

这就是为什么要让中庸之道进入这个时代的舞台。

《中庸》名词解释

《中庸》名词解释

《中庸》名词解释《中庸》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一部重要著作。

全书以“天命”和“性”为依据,认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又将“道”具体化为最高的原则和规范即“诚”和“中庸”,由此构成“天人之际”、“性命之学”的主要内容,并为其后朱熹所集大成。

中庸之道,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

在今日社会上有时也指与世无争,随遇而安,得过且过的处世态度。

原文译文名词解释1:中庸之道两位先贤都从各自不同角度阐述了“中庸之道”。

朱熹对“中庸之道”的注释概括起来可以说就是“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所谓“执其两端”,就是保持做人做事的基本方向,做到极致就是圣人,达不到就是普通人;所谓“用其中于民”,就是坚守自己的信念,永不背离正确方向。

我们当前处在深化改革、发展经济的时期,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各种问题扑面而来,越是这样越需要把握好正确方向,越需要讲究科学方法。

我们不仅要着眼当前,更要放眼长远,努力培育“两个适应”的能力,就能够在坚定正确方向中发展自己,在把握科学方法中推进工作。

名词解释2:心中偏“中庸”是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

孔子论证中庸时,首先假设了一个前提:那就是天下的道理都是一样的,因为每个人的秉性都一样,他总是趋利避害的,也就是总是朝着既对自己有利、又对别人有利的方向行动。

有人根据这个前提总结出“中庸”两字。

但是孔子对“中庸”的解释并没有停留在这里,他所说的“中庸”还有第二层意思,就是从各人的情况看,谁做得更好,谁就更接近“中庸”。

显然,第二个意思是比较难懂的,只有特别亲近孔子的人才能懂得他的意思。

它强调做人做事,必须合乎一个最高的准则,这个准则就是“诚”,也就是“中庸”。

什么叫做“诚”?《中庸》里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意思是只有天下最真实的人才能完全发挥自己的天性。

如果一个人修养不足,他就不能完全发挥天性,他只是接近天性罢了。

这就是孔子讲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中和”境界。

老子在《道德经》里也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

【课外阅读】孔子中庸之道思想解释

【课外阅读】孔子中庸之道思想解释

【课外阅读】孔子中庸之道思想解释中庸是孔子思想范畴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自始至终贯穿于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中。

抽去了中庸精神,孔子的仁、礼等思想、学说,都将陷入僵死和片面。

尽管它如此重要,孔子还是感到“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 “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因而很少提及中庸。

本文试对孔子的中庸思想进行初步探讨。

一孔子的中庸思想来源于他的天道宇宙观,是将其宇宙观应用于人类社会中所衍生出的“不偏不倚”、“时中”、“合宜”的方法和准则。

换句话说,中庸思想是孔子天道观在人道中的应用。

“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

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尧曰:‘咨,尔舜。

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厥中。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尧曰”的一段话明确地将“天”与“中”联系起来,也可以说是将天道观与中庸观联系起来。

尧所法则、所遵循的就是“天道尚中”的特质。

一方面,孔子看到了天道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并注意到它有其内在规律,这个规律就是“时中”。

孔子认为自然界中万事万物包括日月运行、四时更迭、百物化生等都是“时中”的,即“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

”正是神化了“天道尚中”的自然规律,深谙“应乎天而时行”的道理,孔子才特别强调“畏天命,把天命推崇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另一方面,孔子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巨匠深刻地认识到“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 ,敏锐地提出要把天道应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将“天道尚中”作为为社会定典的标准和范式。

由此可知,孔子之所以推崇尧舜,就在于尧舜能比较成功地将天道应用于人道中,“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达到天人合一。

尤为可贵的是,孔子在把天道应用于人道的过程中,自觉地扬弃了天道中的神秘和超验的一面,把“执两用中”,“多闻多见”作为达到“时中”、“中正”的手段。

论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

论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

论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中庸”这个词汇在汉字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源于《论语》中的一句话:“中庸之道,斯人不倦。

”孔子强调了“中庸之道”的重要性和实际性,通过这种道路引导人们生活和行为中的正义与真实。

中庸思想在《论语》中形成,是孔子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深刻的内在逻辑。

本文旨在探讨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以期对这一思想有更深层次、更全面的理解。

“中庸”是一种生活方式首先,中庸思想就是一种生活方式。

孔子认为,人们在生活和行为中的正义和真实都可以通过“中庸之道”来达成。

所谓“中庸”,就是指一个人在生活和行为中应该保持和谐、稳定和温和的状态,而不是走向极端。

中庸之道是指在各种情况下,坚持中庸的均衡、平稳的态度,这种态度代表着最符合真理和正义的生活方式。

孔子的中庸之道是对人生中极端、偏执和偏见的反对。

他主张在完美的中间地带保持均衡,而不是盲目地追求极端。

如果我们过于追求某一方面,就可能会导致我们走向极端,陷入困惑和痛苦之中。

中庸之道是一种平衡,是一种明智、实际、自信的方式,可以引导人们走向真理和正义。

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就在于,它希望人们不被一些极端的思想、情感或行为所控制,而是走向均衡、和谐和平稳。

中庸思想与个人品德中庸思想不仅涉及个人的生活方式,还涉及到个人的品德。

孔子认为,中庸之道反映了一种完美的个人性格,是个人品德的体现。

中庸之道强调个人在行为和思考中的正义、公正和谷德。

所以,如果我们坚持中庸之道,就能在生活和行为中表现出一种高尚的品质。

孔子强调人的正义和善良是由心情直觉所带来的。

如果我们能够坚定自己的意志,全心全意地追求中和之道,就能带给自己和周围的人一种高尚的品质。

这种品质是品德精华,是人格的体现,值得我们不断追求和发扬。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就在于,中庸之道所反映的,不仅是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更是一个人品质的显现。

“中庸”与国家治理中庸思想不仅带给了个人生活和品德的提高,还涉及到国家治理。

《中庸》全文+翻译+注释

《中庸》全文+翻译+注释

儒家文化的《中庸》。

第一层意义:中不偏,庸不易。

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

这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

孔子有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第二层意义:指中正、平和。

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

所以月牙山人说:只要保持一颗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长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

第三层意义: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即中用的意思。

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

作者为孔子后裔子嗣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

《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宋一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

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

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庸就是即不善也不恶的人的本性。

从人性来讲,就是人性的本原,人的根本智慧本性。

实质上用现代文字表述就是“临界点”,这就是难以把握的“中庸之道”。

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

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和是天下的根本【原文】天命之谓性(1),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3)。

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发而皆中节(5),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6)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第1章)【注释】(1)天命:天赋。

朱熹解释说:“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

”(《中庸章句》)所以,这里的天命(天赋)实际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并无神秘色彩。

(2)率性:遵循本性,率,遵循,按照,(3)莫: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思。

中庸之道的意思是什么中庸之道的思想和表现

中庸之道的意思是什么中庸之道的思想和表现

中庸之道的意思是什么中庸之道的思想和表现中庸之道的意思是什么中庸之道的思想和表现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中庸之道的意思是什么,欢迎你的阅读。

主题思想“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言简意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这一主题思想的核心是自我教育。

“天命之谓性”是指人的自然禀赋是天性。

“率性之谓道”是说人们顺着自然本性行事是道,“修道之谓教”是说自我教育就是按照人道原则去进行修治。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远,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自我教育贯穿于人一生之中,人们一刻也离不开自我教育。

要将自我教育贯穿于人生的全部过程,就需要有一种强有力的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精神。

这种精神就叫做慎独。

也就是说,在自己一人独处的情况下,别人看不到自己的行为、听不见自己的言语,自己也能谨慎地进行内心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监督。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揭示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目标。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指出了自我教育目标的重大意义。

“致中心,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是歌颂达到自我教育的理想目标后的.无量功德,也就是具备至仁、至善、至诚、至道、至德、至圣的品德后的效应。

中和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致中和是社会价值的体现。

宋朝临江黎立武著《中庸分章》分析《中庸》第一章时也对中庸作了极高的评价。

他说:“中庸之德至矣,而其义微矣。

首章以性、命、道、教,明中庸之义;以戒惧谨独,明执中之道;以中和,明体用之一贯;以位育,明仁诚之极功。

”朱熹对这一章也有极高的评价。

他在《中庸章句》中说:“右第一章。

子思述所传之意以立言:首明道之本原出于天而不可易,其实体备于己而不可离,次言存养省察之要,终言圣神功化之极。

盖欲学者于此反求诸身而自得之,以去夫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

古代思想家和文化巨匠的思想解读

古代思想家和文化巨匠的思想解读

古代思想家和文化巨匠的思想解读古代思想家和文化巨匠留下了丰富的思想遗产,这些思想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我们现代人思考的重要来源。

在解读这些思想时,我们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辨和理解。

下面我将对几位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化巨匠的思想进行一番探讨。

一、孔子与中庸之道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理念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中庸之道”则是孔子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庸”的意思是“居中而不偏”,即摒弃一切偏见和极端,始终保持中正之道。

在孔子看来,人生的真正目的并不是追求名利,而是追求道德的高尚境界,这也是“中庸之道”的核心所在。

孔子提出了“仁”的概念,认为仁是一种道德原则,是人类内在品性的现实表现。

他也主张“以德立身,以礼治国”,认为道德和礼仪是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孔子的思想在现代社会中依然有着广泛的应用。

无论是在职场,还是在家庭生活中,中庸之道都能帮助我们平衡工作和生活,保持心灵的平衡。

二、韩愈与格物致知韩愈是唐代文学巨匠,同时也是一位重要的哲学家。

他主张通过实践和实验,探究世界万物的本质和规律,这一理念被称为“格物致知”。

韩愈认为,观察事物表面现象不能得出任何真实的知识,只有通过实验和推理,才能深入探究万物的本质和规律。

他通过自己的实践,探索了很多自然现象的规律。

例如,他发现蚕吐丝时要待在暗处,说明蚕对光的敏感程度不如人类。

韩愈的“格物致知”思想被视为古代中国科学哲学的经典之作,而在现代科学中,探究“物质”和“知识”之间的辩证关系依然是科学发展的核心。

三、蒲松龄与怪谈奇书蒲松龄是清代的文化巨匠,他著有《聊斋志异》这部中国古代小说的杰作。

这部小说集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著名的奇幻小说之一,其中不仅从神、仙、鬼、怪等人物的形象、文化内涵、象征意义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同时也具有强烈的思想意义。

蒲松龄的怪谈奇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人生和人性的视角,也让我们更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的瑰宝。

蒲松龄的描述让我们更深入的思考什么是真正的自由,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什么是真正的忠诚和坚持等等。

中庸之道的哲学思想

中庸之道的哲学思想

中庸之道的哲學思想中庸之道的哲学思想中庸之道,常被称为中国传统哲学的精华。

它源于孔子,是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之一。

中庸之道主张的是“不偏不倚,不过不及”的处世哲学,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与平衡。

在浮躁的当代社会中,中庸之道的哲学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刻的启示。

中庸之道强调的是“中”字。

中,意味着处于两个极端之间,不偏不倚,与“偏”、“极”截然相反。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在喜怒哀乐、爱恨情欲等方面容易被情绪所左右,失去理智,进而偏离中庸之道。

比如,当我们沉浸在喜悦之中时,往往容易失去理智,做出过激的行为;当我们陷入愤怒之中时,也容易做出过激的言行。

只有坚持中庸之道,处事冷静理智,才能避免偏离道德的行径,保持内心的平和与稳定。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庸之道强调“适度”。

“天地之间,物各有主,君子尊贤而容众”这句话正是体现了中庸之道的核心理念。

现代社会,由于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的活跃,往往忽视了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人类的过度开发和不断扩大的人口规模,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了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中庸之道提醒我们应当尊重自然的规律和物的主宰,适应自然而非违背自然。

只有这样,人与自然之间才能实现和谐共生。

中庸之道强调的还有人与社会的关系。

人是社会的一部分,只有遵循中道,平衡自己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面临着个人欲望与集体利益之间的矛盾。

中庸之道告诉我们,个人的追求不能违背集体的利益,集体的利益也不能侵犯个人的权益。

只有在摆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做到公私有序,才能确保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中庸之道的哲学思想不仅体现在个人行为上,也深刻影响着社会风气和国家治理。

在社会发展中,需要坚持中庸之道,寻找平衡点,追求共同利益,化解冲突与矛盾。

对于国家治理而言,中庸之道也提供了重要的思考。

国家应当秉持中庸之道的原则,尊重人民的权益,避免过于专制或过于民主的倾向,追求社会稳定与公平正义。

中庸之道是什么意思详细含义

中庸之道是什么意思详细含义

中庸之道是什么意思详细含义
中庸之道释义:待人处世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

《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矣,其至矣乎!”
扩展资料
什么是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意思是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出自《论语·庸也》。

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是这样解释中庸之道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一句话言简意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这一主题思想的核心是自我教育。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意思是说,中庸是一种至高无尚的美德,民众缺少很久了。

孔子说这话的主要的目的是要把当时的社会秩序、社会制度保持在周礼的`规范之内。

当时孔子生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那个时代王室衰微,诸侯崛起,战事不断,民不聊生,孔子一生都在为恢复合乎周礼的社会秩序而奋斗,他讲中庸也是为此目的。

《论语》中的中庸之道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论语》中的中庸之道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论语中的中庸之道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导言《论语》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记录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其中,《论语·中庸篇》强调了中庸之道的重要性和对人类生活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探讨《论语》中所倡导的中庸之道,并分析其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1. 中庸之道的概念在《论语·中庸篇》中,孔子解释了中庸之道,它指的是在各种情况下都能保持适度、平衡和稳定。

这种平衡既不偏向极端,也不过于自我牺牲,它体现了理智与情感、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以及个体发展与社会和谐之间的统一。

2. 中庸之道在家庭关系中的应用2.1 夫妻关系使用中庸之道来处理夫妻关系可以使双方平等相处、互相尊重并寻求共同发展。

夫妻双方可以通过保持适度来避免过度争吵和权力斗争,促进家庭的和谐与幸福。

2.2 父母子女关系在父母与子女之间运用中庸之道,可以培养出有责任心、独立性和自信心的孩子。

父母应该给予适度的指导和支持,同时也要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并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独特才能。

3. 中庸之道在社会关系中的应用3.1 领导与下属关系中庸之道对于领导者非常重要,他们需要保持平衡、公正和尊重员工。

领导者应该以身作则,在处理冲突时避免极端偏见,并促进组织内部的和谐与团结。

3.2 公民与社会关系中庸之道对于公民来说意味着遵守法律、尊重他人权益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公民可以通过平衡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并推动社会进步。

4. 中庸之道对个人发展的意义中庸之道对于个人发展也十分重要。

通过保持适度,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时间、精力和资源,避免自我过劳或盲目追求成功。

中庸之道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身心平衡,并促进个人成长与幸福。

结论《论语·中庸篇》提出的中庸之道在现代社会具有重要性。

它在家庭关系、社会关系以及个人发展方面都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

我们应该理解并运用其中的智慧,以建立一个和谐、公正和繁荣的社会。

解析孔子的中庸之道

解析孔子的中庸之道

解析孔⼦的中庸之道
孔⼦⽈:君⼦中庸。

⼩⼈反中庸。

先说何谓中庸。

中庸者,以中为⽤也。

处理事情恰到好处,不⾛极端。

1、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2、刚柔并济。

3、⼀阴⼀阳之谓道。

4、欲望。

墨⼦认为,欲望是万恶之源。

主张扼杀⼈的⼀切欲望和精神需求。

孔⼦既认识到欲望是万恶之源。

⼜认识到欲望是社会发展的原动⼒(欲望更是社会倒退的原动⼒)。

⼈皆有⽆七情六欲,⼈若⽆欲,便是⾏⼫⾛⾁,便是器物。

孔⼦⽈:君⼦不器,此之谓也。

孔⼦既不灭欲,⼜不纵欲。

⽽是提倡适欲、节欲。

5、教育⼦⼥。

既不严苛,也不溺爱。

成功的教育使⼈有性格:既不使本性。

⼜有品格。

6、国虽⼤,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7、既珍爱⽣命。

在⾯对⼤义时,杀⾝成仁,舍⾝取义。

8、过犹不及。

不以过⾼的道德作为⾏为准则。

⽽是中等的道德作为⾏为准则。

不搞道德绑架。

可把道德分为九个等级:
上上、上中、上下。

中上、中中、中下。

下上、下中、下上。

墨家的道德是上上,毫不利⼰⽆私奉献。

99.999999%的⼈都做不到。

儒家的道德是中中:亲亲之爱。

与⼈诚信,见利思义。

遵守公序良俗。

君⼦救急不救贫。

儒家的道德规范⼈⼈都可以做到。

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源自孔子的哲学思想,是儒家道德行为评价的核心。它主张做人处事应守正不偏,追求一种平衡和谐的状态。中,代表正,不偏不倚;庸,意为常,即平常的道理。中庸,便是不偏不倚、恰到好处的平常之道,更被视为最高的德行。这种思想又被理解为中道或中行,强调在处理问题时,应使对立的双方保莫、无狂无狷等原则,即在行为上既不过度也无不足,对待人事无所偏袒,气质德行保持中立。同时,行中庸还需以义为比较选择的依据,符合道义的就去做,不符合的则避免。而礼,则是行中庸的前提和节制,通过礼的规范来达到和谐。总的来说,中庸之道是一种追求平衡、和谐与适度的生活态度和行为准则,它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以道义为准绳,以礼节为约束,力求做到不偏不倚,恰到好处。

孔子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

孔子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

孔子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
「中庸之道」是孔子提出的一套道德理论,它提倡的是一种普遍的道德标准,
即“不偏不倚,刚健有力”。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孔子维护社会秩序,坚持正义正直,促进福祉和公正的道德原则。

在孔子认为,要从社会实际出发,重视人们的和谐相处,因此,他在“中庸”
里提出“刚柔相济”来作为道德行为的尺度,意思是刚强需要勇敢,而柔顺则必须有耐心。

这种“刚柔相济”的道德思想,代表了孔子对人伦理的普遍观点,即立足于社会,坚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把人的道德和政治责任统一起来。

此外,孔子还提到“仁义礼智”,为人处世的完美结合。

即“仁”是以道德感
觉和善行衡量人格的标准;“义”是行为道义,把自利自尊忘掉,让比自己有苦谁执义;“礼”是“诚实守信”的道德准则,在社会的交往中展示;“智”是经济技巧,有助于妥善处理困难形势和处理拙计。

只有把“仁义礼智”结合起来,才能拥有完整的道德意识,这是孔子忠实社会的原则。

总结而言,孔子的“中庸之道”具有一种开放性,而重点则是提倡“刚柔相济”、“仁义礼智”,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以及维护社会正确道德秩序。

中庸之道是什么意思 中庸的主题思想

中庸之道是什么意思 中庸的主题思想

中庸之道是什么意思中庸的主题思想(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英语单词、英语语法、英语听力、英语知识点、语文知识点、文言文、数学公式、数学知识点、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English words, English grammar, English listening, English knowledge points, Chinese knowledge points, classical Chinese, mathematical formulas, mathematics knowledge points, composition boo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中庸之道是什么意思中庸的主题思想孔子有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中庸之道思想解释中庸是孔子思想范畴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自始至终贯穿于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中。

抽去了中庸精神,孔子的仁、礼等思想、学说,都将陷入僵死和片面。

尽管它如此重要,孔子还是感到“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 “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因而很少提及中庸。

本文试对孔子的中庸思想进行初步探讨。

一孔子的中庸思想来源于他的天道宇宙观,是将其宇宙观应用于人类社会中所衍生出的“不偏不倚”、“时中”、“合宜”的方法和准则。

换句话说,中庸思想是孔子天道观在人道中的应用。

“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

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尧曰:‘咨,尔舜。

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厥中。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尧曰”的一段话明确地将“天”与“中”联系起来,也可以说是将天道观与中庸观联系起来。

尧所法则、所遵循的就是“天道尚中”的特质。

一方面,孔子看到了天道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并注意到它有其内在规律,这个规律就是“时中”。

孔子认为自然界中万事万物包括日月运行、四时更迭、百物化生等都是“时中”的,即“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

”正是神化了“天道尚中”的自然规律,深谙“应乎天而时行”的道理,孔子才特别强调“畏天命,”把天命推崇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另一方面,孔子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巨匠深刻地认识到“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 ,敏锐地提出要把天道应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将“天道尚中”作为为社会定典的标准和范式。

由此可知,孔子之所以推崇尧舜,就在于尧舜能比较成功地将天道应用于人道中,“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达到天人合一。

尤为可贵的是,孔子在把天道应用于人道的过程中,自觉地扬弃了天道中的神秘和超验的一面,把“执两用中”,“多闻多见”作为达到“时中”、“中正”的手段。

孔子非常认同子产的“天道远,人道迩” 思想,表现为重人道、轻天道,天道的实质是指导人道的。

“子不语怪、力、乱、神。

”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都表现出孔子人本主义思想倾向,奠定了儒家入世的基调。

面对春秋时期礼坏乐崩的残酷社会现实,孔子虽不相信鬼神,但为了重建礼乐制度,不得不很现实的采取权宜之计,极力提倡祭祀。

孔子的重祭祀绝不是出于迷信心理,其目的在于神道设教,以化民人,意在通过祭祀,使人们从内心认同孝、敬,做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孔子中庸思想的实质就是以“天道尚中”为圭臬,规范人类社会活动,试图在礼坏乐崩的春秋乱世中重建理想中的周初文明,恢复长幼有序、上下有差的社会秩序。

中庸的“中”,在甲骨文中是一根中间有一个小圆圈(或方块)的旗杆,在这个圆圈(或方块)的上下还分别飘着两条带子。

“中”这个字就表示旗帜中间的意思。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释为:“中,内也。

从口、| ,下上通也。

”“庸,用也。

从用庚。

庚,更事也。

”我理解,“更事”指的就是变易。

《说文解字》还进一步释“用”为“可施行也。

从卜中。

”我们知道,“卜”是古人占求天命的迷信方式,而“中”又指的是天命、天道的规律法则。

因而,“用”指的就是古人以占卜来窥测天意,以见吉凶。

其目的在于“施行”应用,即以天道指导人的行动。

单从“中”、“庸”(用)文字的生成及含义看,我们就可较清楚的理解中庸的深刻内涵,把天道与人道有机地关联起来。

孔子对上古生民朴素的“尚中”思想进行了延展,将“中”与“庸”(即“用”)连在一起使用,使“尚中”的认识论进一步上升为指导人们实践的方法论。

孔子通过对“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的阐释说明了射中鹄的,即达到中正,把握了本质;至于是否射穿,那不过是形式上力道的大小问题,关键是射中“中”这个鹄的。

质言之,中庸思想主张在实际应用中时常变通,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但万变不离其中,无论客观条件如何转换,都要以“中”、“正”和“宜”为准,在重“时变”的同时,更要遵循、认同于一个最高标准——“中”。

毋庸置疑,孔子的中庸思想就是孔子为“救世”而苦心孤诣觅得的方法和准则。

他所生活的春秋末世“天下之无道也久矣” ,“子弑其父,臣弑其君,孽杀其宗,” 一切礼乐制度、等级秩序都被颠倒了。

陪臣执国命的现象屡见不鲜为“道中庸”的先决条件,认为只有认知正确,才能在实践中“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做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的“中正”极至。

孔子对知与行的辨证认识体现了中庸认识论的基本精髓,即知是行的前提,行是知的结果,只有在认识上多闻多见,不偏执一端,才能在行动上做到执两用中。

正是基于知的先决作用,孔子把知列入“三达德”之中。

在“三达德”中,知与仁的关系也深刻揭示了中庸的变通精神。

知与仁是辨证统一,互相依存,互为表里,互为补充的。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 孔子认为大知的人乐水,好动,讲变通,不僵化,不偏执,时刻以中庸为尺度校正、变通,达到和乐的境界;仁者乐山,主静,仁是被作为最高价值水准来看待的,是“中”,是“正”。

简言之,仁的根本精神是不变的,变动的是达到仁的方法和路径,即知,也就是“用”(庸)。

仁是知所要达到的鹄的,知是达到仁的手段,只有知者才能摆脱形式的羁绊,在中庸变通原则指导下以人弘道,依于仁,故“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 “择不处仁,焉得知?”仁是衡量人是否掌握知的标准,知是人是否能够达到仁的条件,中庸是贯通仁与知之间的红线,而人则成为实践中庸和仁、知的主体。

《论语颜渊》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问知,子曰:‘知人’”再一次表明了孔子的人本思想。

他充分肯定人的核心价值,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设身处地,以诚相待,相互理解,彼此宽容。

依据“举直错诸枉”的中庸原则,孔子把“爱人”、“知人”作为价值标尺,试图以此来匡正人们的价值取向,改变人性沦丧、道德缺失的状况,使在现实铁砧的锤锻下业已扭曲的人性回归到“爱人好与”的理想状态。

但孔子并非一味强调“仁者爱人”的单向度属性,仁经过孔子中庸的变通,既有爱的一面,也有恨的一面,“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 “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 恰当地因情况、对象不同而采取相应的好恶、爱憎,才能达到扬善隐恶,使人们“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内自省也” ,从内心世界的深处检讨自己的言行,自觉皈依到仁。

展开全文阅读其次,孔子中庸思想的变通精神还突出表现在对礼的制衡上。

“礼之用,和为贵” (有子语,代表孔子思想)说的就是在“礼”的应用中应达到“中”、“和”境界。

从形式上讲,礼乐表现为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王、公、卿、大夫、士、庶人各个不同等级所施用的礼仪都有严格的规定;但从实质上讲,礼乐制度的精髓就在于表现一种内在的情感,即忠、恕、孝、仁、友等,这是礼的实际意义所在。

只有人们从深层意识上自觉遵循礼,才能恢复礼乐制度和等级秩序。

在如何协调礼与仪,即形式与实质的关系问题上,孔子主张既不失去必要的形式,更要抓住礼的本质。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

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 礼的功用就在于它维护等级宗法制,因此孔子非常注重“礼之本。

”“礼,与其奢也,宁俭。

丧,与其易也,宁戚。

” “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 “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孔子把礼作为维系宗法制的重要手段,强调只有从内到外都升华到礼的高度,才能根本上屏除僭礼越制、无父无君的社会无序,重建宗法社会秩序。

质言之,孔子强调忠、诚、孝、仁、敬,温、良、恭、俭、让,也是为了使人们从内到外“克己复礼”,从而自觉地在“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的感召下,实现“天下归仁”的理想状态。

对社会历史的演进,孔子也能按照中庸的变通精神,用发展眼光看待。

他把夏、商、周三代看成一个文明递嬗的进程,看成下一代对上一代的损益、扬弃。

商对夏的“质”进行了损益,周又对商的“文”进行了损益,这样周就克服了两个极端,“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 在“文”与“质”之间实现了执两用中,达到“文质彬彬” 。

三代的损益形成了一个逐级上升趋势,避免了“同则不继”,实现了“和实生物”,真正体现了孔子“和而不同”的中庸精义。

孔子反对过分拘泥于成规,反对泥古不化,认为抱残守缺就好象“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

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

” 他主张批判地继承,变通中发展,并把这种社会历史发展观广泛应用于对人的体察和对物的认知。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

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孔子的认识论进一步升华到实践论的高度,把实践理性作为认识事物的准则。

宰予昼寝。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于予与改是。

” 他主张从客观现实中寻找答案,以中庸原则来变通、校正,“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 “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在为政治国时,孔子反对走极端,主张“攻乎异端”。

对于专用刑法或专用礼治,孔子皆不以为然,孔子认为为政要避免片面、极端,要执两用中。

具体而言即德刑相辅、宽猛相济,只要能够达到“使民服”的目的,“德治”和“法治”都可以用。

所谓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说的是两种不同的统治方式,二者的运用都是有条件的,后者不过更理想化罢了,仅此而已。

孔子并不否认刑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理手段,正如他并不否认仁有“恶人”的一面一样,孔子强调为政要德主刑辅,德刑相参,片面固执于一端都是违反中庸的。

“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

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

宽则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 宽猛相济、德刑兼施是孔子为政的基本构想,只不过面对当时的社会状况,从人文主义的悲天悯人出发,孔子更重视爱人好与、仁政德治而已。

追求和谐稳定决定了孔子为政思想在于因势利导。

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孔子认为只有“君子”才能晓之以理,喻之以义,用中正、和宜来引导,而对于那些“下愚”的“小人”,他们生性见利忘义,近之不逊,远之则怨,只能以利相诱。

“君子”与“小人”虽然习性不尽相同,但都是社会安定的基础,因此要分别对待。

在孔子看来,义与利高度统一且不可分割。

孔子反对的是因小利而忘大义。

“无见小利。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

” “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这里的“义”,其实质指的就是天下之大本达道,是社会稳定的砝码,也即“中”、“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