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中庸思想

合集下载

《中庸》的中庸思想与道德选择

《中庸》的中庸思想与道德选择

中庸的中庸思想与道德选择1. 引言《中庸》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的经典著作之一,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和道德指导意义。

其中的中庸思想被广泛认可并对后世影响深远。

本文将探讨《中庸》中的中庸思想以及如何运用这一思想进行道德选择。

2. 中庸思想的内涵2.1 中庸的定义中庸是指处于两个极端之间的平衡状态,不偏向任何一方。

它追求的是合理和谐,既不偏激、过分执着于某种观点,也不盲目妥协、放弃原则。

2.2 物我合一在《中庸》中,物我合一是指人们应当认识到自己与外界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

只有通过与外界事物相互适应、协调,才能实现完善和谐。

2.3 孔子伦理学观点孔子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等五常,并主张人们应当以仁为核心来理解、指导自己的行为。

中庸思想在这里体现为追求道德的均衡和合理,不偏执于某一常。

3. 中庸思想与道德选择3.1 避免极端主义中庸思想告诫人们要避免过分偏向任何一方,不陷入极端主义。

在道德选择中,我们应当从多个角度来考虑问题,尽量避免片面、极端的立场。

3.2 追求平衡和谐中庸思想鼓励人们寻求平衡和谐的状态。

在道德选择中,我们可以考虑多种因素,并尝试找到最合适、最有利益平衡的方式。

3.3 强调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中庸》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体对社会的责任。

在道德选择时,我们需要考虑他人利益,并且始终保持公正和诚信。

4. 结论《中庸》中的中庸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所倡导的重要理念,它强调了在面对复杂情境时保持平衡、谨慎而中正的态度。

在道德选择中,我们可以借鉴中庸思想,避免极端主义、追求平衡和谐,并重视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能够更好地处理道德挑战,并成为更有品德和价值观的人。

中庸之道 论语

中庸之道 论语

中庸之道论语前言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重要概念,也是论语中探讨的一大主题。

中庸之道在古代中国被视为一种道德准则和生活方式,强调个人的平衡和社会的和谐。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论语中关于中庸之道的观点和含义。

中庸之道的概述中庸之道一词有多种解读,可以理解为中间的、适度的、平衡的道路。

孔子认为,人应当在各种极端和极端情况之间寻求平衡与和谐。

他主张人应该保持中庸之道,而不是过分偏向某一方面。

中庸之道的思想内涵1. 人和社会的和谐中庸之道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

孔子认为,人应该遵循天道、人伦,以及社会的规范和道德原则,最终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统一。

2. 自我约束和修身养性中庸之道要求个人自我约束,修身养性。

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有自我反省和自我约束的能力,通过修身养性来达到个人的平衡和和谐。

3. 中庸守则中庸之道也有一系列的守则和原则,用于指导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 克己奉公: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克制自己的私欲,为公共利益而奉献。

- 和而不同:中庸之道追求的是和谐而不是一致。

人们可以有不同的观点和意见,但要在尊重他人的前提下,寻求共识和和谐。

- 中庸之道:避免过分偏向某一方面,保持适度和平衡。

论语中的中庸之道论语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经典文献,其中也包含了关于中庸之道的探讨和阐述。

孔子对中庸之道的论述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提及中庸之道,并且对其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他强调了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修身养性的重要性,以及中庸守则的指导。

追随者对中庸之道的理解论语中的一些追随者也就中庸之道进行了自己的理解和发展。

他们对中庸的内涵和实践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拓展了中庸之道的思想。

如何实践中庸之道中庸之道虽然在理论上很有吸引力,但实践起来并不容易。

以下是一些实践中庸之道的方法:1. 自我反省和约束一个人应该反省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不断纠正错误和偏差。

同时,也要约束自己的欲望和情绪,以达到个人的平衡和和谐。

2. 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意见中庸之道追求的是和谐而不是一致,人们可以有不同的观点和意见。

论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

论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

论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
孔子的中庸思想源于“应道,舍易,反求诸己”的修身智慧,是一种深层次的道德观念。

中庸之道更多的是指一种中等偏向于平衡的道德行为准则,它即不像传统的封建道德观念那样“自强不息”与否,也不仅仅是永远活在传统中,中庸之道给人的感觉主要是一种把道德观念和行为严格地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理性的实用的理念,以此来调节行为,使得行为能够适应社会的潮流,从而达到自身及社会之利益的最佳平衡,这就是孔子所谈到中庸之道的理念及其内在逻辑所在。

孔子认为,任何行为均要在中庸之道中得以实现。

他认为,人们在做出任何决定时,必须根据自己内心的主观看法来做出判断,因为他认为,真正的公正是根植于主观立场中的。

在此基础上,再加上时代背景下的客观眼光,以及其他影响因素,如社会各方势力的均衡及其关系的协调,从而确定行为的正确方向,这就是孔子所着重的公平理念,也是中庸之道的内在逻辑所在。

同时,孔子也认为,每一种行为都有其责任范围,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它付诸行动,以达到所预期的结果,这就要求行动者有足够的自律,而不是以个人幻想来去实现。

另外,孔子也指出,一件事情不能同时进行太多行动,而应当将它们分解,迈出一步一步循序渐进的小步子,以达到最优状态。

总之,孔子中庸之道是一种建立在“以自己的内心主观为基础,并结合外部环境及客观情况,以及社会关系和立场的平衡”的理念之上,在取舍平衡、谋求中道和排除异常之间取得最佳平衡的道德行为守则的普遍主义。

中庸之道也强调谦逊的态度,这便是一种理性的实用主义,它让人们在实现自身价值和合乎社会规范之间达到一种平衡状态。

简论孔子的_中庸_思想

简论孔子的_中庸_思想
又安详。如此叩..温..与..厉.., ..恭..与..安..等两端而用之, 因而孔子自己总结说: ..吾有知乎
哉? 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 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子罕..)
.. 8 ..
( 2) 孔子用中、达中的另一手段是..和..。
在孔子那里, ..和..的原来意义, 是..执两用中..。孔子提出的学思并重, 学与思和的学习
想将古老的尚中观念哲理化为普遍的方法论原则, 并把它上升到至德的高度, 作为世界观与
方法论揉合在一起, 成为孔子整个思想中最重要的部分。
( 1) 孔子用中、达中的手段之一是..执两用中..。
它要求通过把握事物两端而达到用中的目的。孔子奉守尧的话: ..允执其中..为座右铭。
他认为, 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应严守中道, 毋走极端。但中本无定位, 只因两端而存在。故孔
由于客观事物是不停地变化和发展的, 倘若不能知情而变, 则中亦不中了。所以孔子说
..君子之于天下也, 无适也, 无莫也, 义之与比。..( ..里仁..) 指出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 没
有固定不变的要怎样做, 也没有固定不变的不应该怎么做, 而是怎样适合情理, 就怎么去
做。所谓的适合情理就是随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所以, 权变是达中的最高手段, 它是在事物
方式, 提出文质彬彬, 文与质和的君子人格等等即是。但..和..的最大意义还是..执多用中..。
故孔子曰: ..礼之用, 和为贵。..( ..学而..) ..和..乃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个基本准则;
..均无贫, 和无寡。..( ..季氏..) ..和..则从消弥人们之间的对立引伸为一种治国方术。如此上
和他共同追求真理, 但未必可以跟他坚定不移在一起; 有的人可以与他坚定不移在一起, 但

孔子中庸的三重境界

孔子中庸的三重境界
关键词 孔子 中庸 境界 无过不及 无適无莫 无可不可 〔中图分类号〕B222.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 - 662X( 2010) 05 - 0057 - 06
中庸思想是儒家哲学的精神所在,儒家对中 庸有一 种 自 觉 而 清 醒 的 意 识,始 于 孔 子。孔 子 说: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民鲜久矣。”( 《论 语·雍也》,以下仅注出篇名) 这是“中庸”一词最 早的文献记录。在孔子的义理系统中,中庸思想 具有一以贯之的重要地位,明儒刘蕺山曾说: “孔 氏之 言 道 也,约 其 旨 曰‘中 庸 ’。”① 但 是,历 来 人 们对孔子中庸思想的理解和认识不是支离破碎、 难窥全豹,就 是 任 意 歪 曲、乱 扣 帽 子。 人 们 常 把 孔子的中庸思想理解为搞折衷、和稀泥,②到了上 个世纪七、八 十 年 代,更 是 把“违 反 辩 证 法 ”等 罪 名扣到孔子 中 庸 的 头 上,③ 甚 至 到 了 上 个 世 纪 的 九十年代,人们还在讨论孔子与中庸有无关系。④ 究其原因,在于不能全面了解孔子中庸思想中的 三重境界,即: 智者无过不及的“时中”境界、仁者 无適无 莫 的“执 中 ”境 界 和 圣 人 无 可 不 可 的“无 中”境界。 孔 子 中 庸 的 三 重 境 界 层 层 递 进,构 成 一个有机 整 体,只 知 其 一 而 不 见 其 它,曲 解 或 误 解也就在所难免。
( 三)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 路不 说,曰: “末 之 也 已,何 必 公 山 氏 之 之 也。”子曰: “夫召我者而岂徒哉? 如有用我 者,吾其为东周乎? ”( 同上)
( 四) 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 “昔者由
① 袁甫: 《蒙斋中庸讲义》卷四,《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 199 册,第 608 - 610 页。

孔子的中庸_孔子的中庸思想

孔子的中庸_孔子的中庸思想

孔子的中庸_孔子的中庸思想孔子思想中除了“仁”和“礼”比较重要外,“中庸”思想也是重要的一方面,它不仅在孔子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更重要的是他概括了中国人为人处事之道。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孔子的中庸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孔子的中庸思想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朱子注说:“中者,无过不及之名也。

庸,平常也。

”有人误会“中”就是不彻底,有人误解“中”是模棱两可的意思,有人误解“庸”就是庸碌的意思,凡事“不求有功,只求无过”。

这些认识都是对“中庸”的错误理解,“中”其实是无过不及、恰到好处的意思。

所谓恰到好处就是说大凡事物必有两端,两端也就是阴与阳,恰到好处就是在把握好两端的一个适合的度,这个度也就是中。

我认为中庸有以下内容:事物是一个整体,任何事物都有阴阳构成,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浑然一体。

构成事物的阴阳两极在“中”的支配下和谐于一体并随之互动,在动态平衡下渐进地相互消长,从而使事物不断发展变化。

“中”是动态的中,也就是“时中”。

“中”也是我们通常讲的“度”,如果不能很好地抓住这个度,就会“过犹不及”、物极必反。

中和。

《礼记·中庸》把中和的思想提到了宇宙观的高度。

他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就是说,中和之道是天下最普遍的法。

中庸与权变的关系,也就是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中庸要求事物从时间而言要保证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和谐;从空间而言,要保持局部与整体的和谐;从动态而言,要保持事物发展变化中的和谐。

所谓发展变化中的和谐就是要求以最小的成本、最不容易留下后遗症的方法、最能保证可持续发展的方式进行改革与发展,这是一个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合的过程。

因为中庸是“时中”,是动态的、是与时谐行的、是最讲究实事求是的。

中庸有阴阳兼备、刚柔并济、该强则强、该弱则弱、一张一弛的特点。

孔子的中庸之道孔子一生推行仁政和德政,用仁、义、礼、智、信教化民众,追求天下大同,主张“和而不同”。

【课外阅读】孔子中庸之道思想解释

【课外阅读】孔子中庸之道思想解释

【课外阅读】孔子中庸之道思想解释中庸是孔子思想范畴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自始至终贯穿于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中。

抽去了中庸精神,孔子的仁、礼等思想、学说,都将陷入僵死和片面。

尽管它如此重要,孔子还是感到“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 “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因而很少提及中庸。

本文试对孔子的中庸思想进行初步探讨。

一孔子的中庸思想来源于他的天道宇宙观,是将其宇宙观应用于人类社会中所衍生出的“不偏不倚”、“时中”、“合宜”的方法和准则。

换句话说,中庸思想是孔子天道观在人道中的应用。

“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

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尧曰:‘咨,尔舜。

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厥中。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尧曰”的一段话明确地将“天”与“中”联系起来,也可以说是将天道观与中庸观联系起来。

尧所法则、所遵循的就是“天道尚中”的特质。

一方面,孔子看到了天道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并注意到它有其内在规律,这个规律就是“时中”。

孔子认为自然界中万事万物包括日月运行、四时更迭、百物化生等都是“时中”的,即“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

”正是神化了“天道尚中”的自然规律,深谙“应乎天而时行”的道理,孔子才特别强调“畏天命,把天命推崇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另一方面,孔子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巨匠深刻地认识到“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 ,敏锐地提出要把天道应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将“天道尚中”作为为社会定典的标准和范式。

由此可知,孔子之所以推崇尧舜,就在于尧舜能比较成功地将天道应用于人道中,“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达到天人合一。

尤为可贵的是,孔子在把天道应用于人道的过程中,自觉地扬弃了天道中的神秘和超验的一面,把“执两用中”,“多闻多见”作为达到“时中”、“中正”的手段。

孔子中庸思想及其评述

孔子中庸思想及其评述

-290-孔子中庸思想及其评述□张焱兵摘要:孔子提出的执两用中、持中致和的中庸理念,数千年来构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

孔子的中庸思想主张为人处事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在处理矛盾时善于执两用中,持中致和,追求中正、中和、稳定、和谐。

关键词:孔子;中庸;现代误读;批判性地继承(中南民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74)一、孔子执两用中、持中致和的中庸思想基本阐析孔子的中庸思想是理性智慧和思辨哲学的集中体现,在孔子看来,中庸不仅是最高的道德范畴,而且是对事物本质与发展规律的认识以及决策的态度和方法。

(一)、人与人--和而不同在处理人与人群体关系方面,中庸要求和而不同。

在《论语》中,有许多关于思想道德修养的言论,主要表现在无过无不及及和而不同两个方面。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语•学而》),"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论语•述而》),用否定的”不争、不党、不猛"规定作为人们行为的极限或度,以保持社会统一体的稳定发展,其中包含着无过无不及的中庸思想。

贫而乐、富而好礼、温而厉、恭而安,将矛盾双方的对立和差异相互融合、渗透,各以对方作为自己的补充,双方互相地加以限定或修正,这样使社会统一体呈现出一种完美的标准状态,其中包含着和而不同的中庸思想。

李泽厚认为,君子和而不同与君子群而不党、君子周而不比意思相同,即保持个体的特殊性和独立性才有社会和人际的和谐。

和的前提是承认、赞成、允许彼此有差异、有区别、有分歧,然后来调整、配置、处理到某种适当的地位、情况、结构中,于是各得其所,而后整体便有和谐与发展。

在孔子看来,与人相处时,应遵循和而不同的原则,既能与人和睦相处,又能保持独立思想和不同的见解。

和而不同不是取消不同,归于同一,而是在于尊重不同意见的人,与其相互切磋、相互支持、相互激励、共同完善,更不是表面迎合附和,背后搞阴谋分裂的同而不和。

论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

论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

论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摘要】论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在当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首先探讨了中庸思想的起源和重要性,随后详细分析了中庸思想的核心理念和基本内涵。

通过对中庸思想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进行探讨,揭示了其对现代社会和个人修养的影响。

结合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探究的价值,强调了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

通过本文的探讨,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以及其对当代社会和个人修养的重要影响,从而更好地应用和传承这一珍贵的思想遗产。

【关键词】孔子、中庸思想、内在逻辑、重要性、起源、核心理念、内涵、应用价值、实践意义、现代意义、启示、探究、个人修养、影响。

1. 引言1.1 论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的重要性孔子中庸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思想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在逻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庸思想强调“中庸”、“和谐”、“平衡”,是一种追求既不偏激过分,又不随波逐流的处世态度和生活方式。

在当今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正是我们应该思考和借鉴的。

通过深入剖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孔子思想的智慧,领悟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从而指导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行为举止。

通过理解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我们还能够认识到其中蕴含的道德和价值观念,引导我们做一个有道德修养和责任担当的人。

在当代社会中,认真研究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对于我们找准生活的定位,维持内心的平衡,塑造高尚的品格,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2 论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的起源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起源于对人性、道德和社会秩序的深刻思考和探索。

孔子在春秋时期的社会动荡中,意识到人性的善良和天赋,但也认识到人性的腐败和自私。

他认为,人类在追求道德和行为上应该遵循的规律和原则,需要在中庸之间寻求平衡。

中庸思想的起源还在于孔子对社会秩序的反思,他认为社会应该建立在正义、仁爱与礼义之上,从而保持稳定和和谐。

孔子中庸思想方法及其历史影响

孔子中庸思想方法及其历史影响

孔子中庸思想方法及其历史影响孙冬生中庸思想是儒家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是中庸的首倡者,从内容上考察,中庸不仅是他的伦理学说,而且还是他认识事物处理事物的哲学方法论。

作为一种一般思想方法,中庸在中国社会延续了几千年,给中华民族的性格和传统文化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探讨孔子中庸的思想方法及其历史影响,对于我们加深对孔子整个思想体系的认识,批判地继承孔子思想无疑是有益的。

一、“中庸”的含义通检儒家典籍,“中庸”以专有名词出现,最初见于《论语》。

而作为一种道德范畴并兼有原始哲学意蕴的“中”字,春秋以前则已有之。

《论语》所载孔子的中庸主要是殷周时期中和观念的伸展。

《尚书·盘庚》:“汝兮数念以相从,设中于乃心!”意即:把自己的心放得中正,你们应跟我一样想法!《酒浩》则云:“不推日:尔克永观省,作稽中德,尔尚克羞馈祀,尔乃白介用逸。

”意即:你如能经常反省,力行中正之德,那么你将能保住权位,得到饮食醉饱。

“中”都指某种道德观念。

“中”作为一种原始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周易》里。

“中以为志也,jI’气“中以一观天下”12}等等,“中”指哲学上矛盾的对立统一。

总之,“中”早在殷周时代就已用来表述一种道德范畴和哲学思想。

孔子在殷周时期“中”的观念基础上又提出了一个“庸”字,“中”“庸”之融合,使中和观念哲理化了。

这是孔子对殷周时期浑沌朦胧的中和观念的一个重大发展。

孔子提出了中庸,但何谓“中庸”,他并未作具体解释。

后代注释中庸者颇多,说法也各异,其中郑玄、朱熹、程颐等人的解释较为贴切,影响也较大。

一般说来,历史上对“中庸”有三种释义:第一释“庸”为用。

《礼记·中庸》中“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就是这个意思。

郑玄在解释《中庸》篇目时把这一意思说得更为明白:“名日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

”因此,“中庸”就是用中,指一种“执两用中”的方法,一种解决问题的标准和尺度。

第二释“庸”为常。

《礼记·中庸》中“庸,常也。

孔子“中庸”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比较研究

孔子“中庸”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比较研究

孔子“中庸”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比较研究本文介绍了孔子的“中庸”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内容,对孔子的“中庸”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进行了比较研究:“中庸”思想和“中道”思想都在宣扬倡导一种保持适度和谐的状态,一切行为都遵循一种适度原则,具有很强的原则性;“中庸之道”和“中庸至德”所强调的都是相对的、而不是僵化的模式。

“中庸”思想和“中道”思想的区别:理解与标准不同,政治观点不同,思想内涵的德性论不同。

“中庸”和“中道”思想中的和谐思想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践行提供了一种合适的处理问题的方法,以达到真正实现人类整体的和谐、繁荣和发展。

标签:中庸;中道;价值一、孔子的“中庸”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内容1、孔子的“中庸”思想“中庸”思想早在原始社会就以“中和观”的表现形式初露雏形,此思想的集大成者是孔子,在他看来,“中庸”有着“执两用中”的含义,要求人们的一切言行不得与周礼的要求与规定相悖。

同时,继承发展而创建了全面而系统的方法论—“中庸”之道,并把它视作最高美德,认为其是道德实践的最高境界。

“中庸”思想,所谓“中”的含义是为了达到自己一定的目标,必须使人的行为和认识与客观实际保持统一,不得与之相悖。

换句话说,“中”也就是符合客观规律的“真理”。

所谓“庸”,引申出来的哲学意义通常有两种意义:一是作为常理或定理解。

二是作为运用的解。

“庸”表明了是可以普遍适用于一切事物的准则,具有真理性。

《中庸》讲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意思是,人们的各种喜怒哀乐、行为都必须做到恰如其分,不温不火,不过不及,才可使“中”与“和”综合起来,达到相对统一。

[1]除此之外,孔子还认为,世间万物必须各归其位,各显其能,在自己的位置上发挥出自己应有的作用,而要达到这些,就要做到遵循一定的原则,即“中”与“和”。

论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

论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

论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中庸”这个词汇在汉字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源于《论语》中的一句话:“中庸之道,斯人不倦。

”孔子强调了“中庸之道”的重要性和实际性,通过这种道路引导人们生活和行为中的正义与真实。

中庸思想在《论语》中形成,是孔子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深刻的内在逻辑。

本文旨在探讨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以期对这一思想有更深层次、更全面的理解。

“中庸”是一种生活方式首先,中庸思想就是一种生活方式。

孔子认为,人们在生活和行为中的正义和真实都可以通过“中庸之道”来达成。

所谓“中庸”,就是指一个人在生活和行为中应该保持和谐、稳定和温和的状态,而不是走向极端。

中庸之道是指在各种情况下,坚持中庸的均衡、平稳的态度,这种态度代表着最符合真理和正义的生活方式。

孔子的中庸之道是对人生中极端、偏执和偏见的反对。

他主张在完美的中间地带保持均衡,而不是盲目地追求极端。

如果我们过于追求某一方面,就可能会导致我们走向极端,陷入困惑和痛苦之中。

中庸之道是一种平衡,是一种明智、实际、自信的方式,可以引导人们走向真理和正义。

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就在于,它希望人们不被一些极端的思想、情感或行为所控制,而是走向均衡、和谐和平稳。

中庸思想与个人品德中庸思想不仅涉及个人的生活方式,还涉及到个人的品德。

孔子认为,中庸之道反映了一种完美的个人性格,是个人品德的体现。

中庸之道强调个人在行为和思考中的正义、公正和谷德。

所以,如果我们坚持中庸之道,就能在生活和行为中表现出一种高尚的品质。

孔子强调人的正义和善良是由心情直觉所带来的。

如果我们能够坚定自己的意志,全心全意地追求中和之道,就能带给自己和周围的人一种高尚的品质。

这种品质是品德精华,是人格的体现,值得我们不断追求和发扬。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就在于,中庸之道所反映的,不仅是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更是一个人品质的显现。

“中庸”与国家治理中庸思想不仅带给了个人生活和品德的提高,还涉及到国家治理。

《论语》“中庸”观解析

《论语》“中庸”观解析

-思想文化-《论语》“中庸#观解析□袁泽宇孔子在《论语》中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将“中庸”视为最高的道德标准。

那么随之就带来了一个疑惑:“中庸”为何能成为最高的道德标准?笔者认为,这需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第一,“中庸”的来源是什么;第二,“中庸”的具体表现是什么;第三,“中庸”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一、“中庸”的来源是什么“中”“庸”二字在《论语》之前就已经出现$首先解释“中”字,“据甲骨文研究的成果,以及早期文字释义,’中’可以’引申为一切之中’”(唐兰:《殷墟文字说》,北京冲华书局,1981年版,第118页)$宝鸡出土的西周时期青铜器“何尊”铭文上的“中”,是指方位上的“中央之地”。

《周易》里“中”字出现多次,《讼》卦中说“有孚窒惕,中吉,终凶”,“中”与“终”相对应。

高亨在《周易大传今注》的解释是:“筮遇此卦,战争中有所俘虏,但须恐惧警惕,其过程是中段吉,终段凶。

”(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版,第86页)“中”在此代指时间空间之意。

《中孚》的卦辞为:“中孚豚鱼,吉$”“’中’,射中也。

孚,借为浮,漂浮在水面。

’中浮豚鱼’,射中漂浮在水面上的豚鱼$”(《周易大传今注》,第426页)此时“中”为动词。

以上“中”字都还不具有道德的涵义。

而在《尚书•酒诰》中记载:“丕惟曰尔各永观省,作稽中德;尔尚克羞馈祀,尔乃自介用逸。

”此时,“中”与德联系在一起,具有了道德的引申意义。

其次是“庸”的涵义,《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记载的“庸以元女太姬配胡公”,意思是周武王把长女太姬嫁给了胡公满,此处“庸”解释为“用”。

“中”与“庸”二字虽早已有之,但“中庸”一词则首次出现于《论语》之中。

在书中,孔子讲14“中庸至德”(《论语•雍也》),那“德”从何来?《论语》中解释为从“天”而来。

《论语•述而》说:“天生德于予,桓锤其如予何?”这就说明人的道德来源于天,而“中庸”为德,自然就来源于“天”。

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之比较

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之比较

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之比较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比较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探讨两者在哲学理念、道德实践和社会价值等方面的异同。

作为东西方的杰出思想家,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都对各自的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们的“中庸”和“中道”思想,虽然名称相似,但在文化背景、理论体系和具体实践上却各有特色。

本文将从概念内涵、伦理道德、政治哲学和社会应用等多个维度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深化对这两种思想的理解,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

孔子作为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中庸”思想强调在人生处世中追求恰到好处的平衡与和谐。

这种平衡不仅体现在个人内心的情感与理智之间,也体现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上。

孔子认为,通过实践“中庸之道”,人们可以达到个人修养与社会和谐的统一。

亚里士多德作为古希腊哲学家和先哲,其“中道”思想主张在两极之间寻求适中的道路,避免过度和不及。

这种思想体现在他的伦理学、政治学等多个领域,强调在道德行为和政治决策中保持平衡与公正。

亚里士多德认为,通过实践“中道”,人们可以实现个人品德与社会正义的和谐统一。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揭示两种思想在哲学理念、道德实践和社会价值等方面的异同,为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二、孔子“中庸”思想概述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其“中庸”思想在儒家学说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孔子所提倡的“中庸”,并非简单意义上的折中或调和,而是一种追求和谐、适度、平衡的人生哲学。

其核心在于强调“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即中庸之道是普遍适用的真理,是达到事物正当不移的道路。

孔子认为,中庸之道的核心在于“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这意味着在认识事物时,应该把握事物的两端,即事物的两个极端,然后从中找到一个适度的中点,使事物保持在一个平衡的状态。

这种平衡并非静止不变,而是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总结孔子主要的思想有哪些

总结孔子主要的思想有哪些

总结孔子主要的思想有哪些孔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他的思想对中国乃至东亚地区影响深远。

孔子主要的思想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 仁爱思想:孔子认为人类的本性是善良的,而仁爱是人性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品德。

孔子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倡尊敬、关心和帮助他人,以实现社会和谐与和平。

2. 中庸思想:孔子强调“中庸”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一种平衡状态。

他认为人们应该遵循适度的原则,不偏不倚,不过分追求权力、财富或享乐,以达到心灵的平静与人生的和谐。

3. 人本主义:孔子强调人的重要性,认为人是社会发展的关键。

他主张“以人为本”,关注人的教育和人的成长,以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孔子讲究个人修养,提倡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4. 教育思想:孔子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他强调教育对于培养人的品德和才能的重要性。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主张个性化的教育,根据不同的学生的特点和能力来施教,培养学生的才能和优秀品质。

5. 礼仪观念:孔子强调社会的秩序和稳定是人类共同利益的体现,他认为通过恰当的礼仪行为和仪式可以维持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他主张人们应该尊重传统的礼仪规范,遵循道德准则,以实现社会的安宁。

6. 责任伦理:孔子强调个人的责任感和道德意识。

他认为个人要承担起对家庭、对社会和对国家的责任,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变和影响周围的人和社会。

他主张每个人要尽到自己的义务和责任,以实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以上是孔子主要的思想,这些思想在中国古代深受人们的推崇和影响,也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孔子的思想深入人心,至今仍然被广泛学习和研究,对于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孔子的中庸思想与经济学意义

孔子的中庸思想与经济学意义

孔子的中庸思想与经济学意义孔子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中庸思想在孔子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中庸”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在《论语·雍也》中,孔子讲:“中庸之道为德也,其至矣手,民鲜久矣。

”这里所讲的“中”就是无过,也无不及,所说的“庸”就是平常。

孔子提出“中庸”思想,并且把它作为人们行为的最高道德标准,即“中庸”的道德标准就是“度于礼”。

“约之于礼”。

即以礼为限度,其行为也应受礼约束,而不是那种是非不分、好坏不明的好好先生。

孔子针对这种现象明确指出:“乡愿,德之贼也。

”(《论语·阳货》),孔子把“礼”作为衡量“中”的既定原则和客观标准,这表明孔子的“中庸”是有原则性的,而不是无原则、无差别地把对立的双方融合在一起。

孔子进一步强调:“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扣其两端而竭焉。

”(《论语》)这里的“扣其两端”就是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诘问。

搞清“过”与“不及”的偏弊。

“而竭焉”是彻底知道怎样正确恰当地做出答案。

孔子提出“中庸”思想的根本目的是就是为了行“仁”。

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意思就是“中庸”是作为行“仁”道政治的基本原则,是至高无上的。

他主张政权应由关心人民疾苦,能为人民做事的人来掌管,即“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论语》)这样的“仁人”来执掌政权。

“爱人”是孔子强调“仁”道政治的基本点。

孔子还强调:“可与其学……,可与适道……,可与立,未可与权。

”(《论语》)意思是说要想做到“中庸”,执行仁道,就必须懂得权衡的重要性,他认为未必可以同别人一样通权达变,这是因为世界上的事物是复杂多变的,其中包含的矛盾是错综复杂的,这些矛盾又是相辅相成的,所以,要想达到权衡并非易事,因此,孔子慨叹:“知德者鲜矣。

” (《论语》),即能够知道正确恰当地以“中庸”原则执行“仁”道政治的人太少了啊!孔子这里所讲的“权”即所谓:允执其中的“唯精唯一”(《尚书》),“唯”是专心致志,“精”是分析,是综合,就是说只有专心致志地分析综合才能辨别矛盾的性质和变化的必要性,正确掌握和做到“中庸”,真正做到不偏不倚、是非分明。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1. 引言1.1 介绍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亚里士多德和孔子都是古代哲学家,分别代表了西方的中道说和东方的中庸学说。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的代表人物,他强调中庸之道,主张避免极端的做法,追求平衡和和谐。

孔子则是中国古代哲学家,提出了中庸之道的思想,主张遵循道德规范,追求内心的平衡和和谐。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说强调适度和平衡,他认为真正的美德是在两个极端之间取得平衡。

孔子的中庸学说也主张避免过度和不及,追求内心的和谐与谦虚。

虽然两者的背景和文化不同,但都体现了追求平衡和和谐的思想。

亚里士多德和孔子的中道思想都对人类的生活、道德、政治和教育等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通过比较他们的中道说和中庸学说,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两种思想背后的精神内涵,以及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启示与影响。

在今天的世界,我们也可以借鉴亚里士多德和孔子的中道思想,追求平衡和和谐,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1.2 说明比较的重要性比较是一种思维方式,通过对比两个或多个对象的特点、优缺点、异同等方面,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研究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时,比较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两种思想体系都是对人生、道德、政治等方面的探讨,通过比较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内涵。

通过比较亚里士多德中道说和孔子中庸学说,我们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更好地领会它们的精神内涵和思想体系。

比较还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它们之间的思想渊源和影响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两种思想的发展脉络和演变轨迹。

比较还可以激发我们的思考,促使我们对亚里士多德和孔子的思想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评价,从而更好地借鉴它们的智慧,指导我们的实践和生活。

比较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和把握亚里士多德中道说和孔子中庸学说,对我们的思维和认知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 正文2.1 哲学思想背景的对比亚里士多德和孔子的哲学思想背景有着明显的区别。

孔子中庸思想

孔子中庸思想

孔子中庸思想孔子的中庸思想,有其内在的逻辑:“尚中”是中庸的逻辑起点,“时中”是中庸的内在本质,“中正”是中庸的规范准则,“中和”是中庸的理想目标。

“尚中”的基本内涵是“无过无不及”,“时中”的基本内涵是“无可无不可”,“中正”的基本内涵是“礼义”,“中和”的基本内涵是天人和谐之美。

其中,“尚中”观念为传统所固有,为孔子所继承。

“时中”、“中正”及“中和”的观念是孔子对传统“尚中”观念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孔子中庸思想的核心之所在。

一、尚中:中庸的逻辑起点孔子的“中庸”思想,其逻辑起点,是传统的“尚中”观念。

从《论语》及相关典籍中不难看出,“中”是孔子品评人物、选才交友的标准之一,也是其自我修养的行为准则。

如:“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 又如:“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子路)“中行”,即中道之人。

孔子认为,得不到合乎中道之人和他交往,不得已而求其次,也一定要交到激进的人或狷介的人。

因为激进的人一意向前,狷介的人也不肯做坏事。

可见,孔子选才或交友的理想标准也是“中”,不得已才求其次。

“中”也是成就“君子”品格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原则:“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文犹质也,质犹文也。

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

因此,对一个人而言,美好的素质和合理的行为都是不可偏废的。

以“中”为标准,孔子常常告诫人们思想行为要合乎中道,如曰:“好勇疾贫,乱也。

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 事实上,孔子本人也正是以“中”为自己的思想方法和行为准则的,其曰:“吾知乎哉?无知也。

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这说明,对于传统文化持“因、损、益”态度的理性主义大师孔子,对传统“尚中”观念是持完全赞成的态度的。

孔子“中庸”思想的现代阐释的开题报告

孔子“中庸”思想的现代阐释的开题报告

孔子“中庸”思想的现代阐释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孔子(551年-479年前),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之一。

孔子的思想涉及政治、教育、伦理、宗教等多个领域,其影响至今依然存在。

其中,“中庸”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之一,也是其伦理思想的代表之一。

本研究将从现代角度出发,对“中庸”思想进行探究和解释,探讨其对现代社会和人类价值观的影响。

二、研究内容1. “中庸”思想的概念和内涵介绍“中庸”思想的概念和内涵,包括其起源、发展和主要内容。

2. “中庸”思想与现代社会的联系探究“中庸”思想与现代社会的联系,包括其对现代社会的指导作用和其对现代社会主要问题的解决方案。

3. “中庸”思想对人类价值观的影响分析“中庸”思想对人类价值观的影响,包括其对道德观念和人道主义的影响,以及其对人类文明进步的推动作用。

4. 现代人类面临的道德问题和“中庸”思想的应用探究现代社会所面临的道德问题,并尝试应用“中庸”思想解决这些问题。

三、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孔子“中庸”思想的现代阐释,探究其对现代社会和人类价值观的影响,并寻求其对解决现代社会所面临的种种问题的指导意义。

同时,本研究还可以促进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拓宽人们的思想视野,提高人们对伦理道德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能力。

四、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结合实际案例,系统研究“中庸”思想的概念、内涵和现代意义,分析其对现代社会和人类价值观的影响,同时提出“中庸”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策略。

研究步骤如下:1. 收集和整理“中庸”思想相关的文献资料。

2. 分析和总结“中庸”思想的概念和内涵。

3. 介绍“中庸”思想对现代社会的指导作用和解决现代社会问题的思路。

4. 分析“中庸”思想对人类价值观的影响。

5. 探究现代社会面临的道德问题和“中庸”思想的应用。

6. 归纳总结“中庸”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策略和价值。

五、预期成果本研究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产生积极影响,为现代社会提供伦理道德问题解决方案,同时还将创造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帮助人们更好地把握当代社会的复杂问题,提高人们的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的中庸思想
摘要:孔子的中庸思想,有其内在的逻辑:“尚中”是中庸的逻辑起点,“时中”是中庸的内在本质,“中正”是中庸的规范准则,“中和”是中庸的理想目标。

“尚中”的基本内涵是“无过无不及”,“时中”的基本内涵是“无可无不可”,“中正”的基本内涵是“礼义”,“中和”的基本内涵是天人和谐之美。

其中,“尚中”观念为传统所固有,为孔子所继承。

“时中”、“中正”及“中和”的观念是孔子对传统“尚中”观念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孔子中庸思想的核心之所在。

关键词:中庸、时中、中正、中和
“中庸”思想,起源甚古。

相传早在氏族社会,帝喾便“溉执中而遍天下”。

尧舜时代,又有所谓“允执其中”的说法。

成书于殷周之际的《周易》一书,更是鲜明地体现了“尚中”的倾向,如在《易经》六十四卦中,被《易传》及后来的易学称为“中爻”的二、五两爻吉辞最多,合计占47.06%,差不多占到了总数的一半;其凶辞最少,合计仅占13.94%足见其对“中”的重视。

春秋末期的著名哲学家孔子,十分重视对三代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在他的思想中,也包含了丰富的“尚中”观念。

以此为出发点,孔子建构了自己的“中庸”思想体系。

本文即对此予以简要的剖析。

孔子的“中庸”思想,其逻辑起点,是传统的“尚中”观念。

从《论语》及相关典籍中不难看出,“中”是孔子品评人物、选才交友的标准之一,也是其自我修养的行为准则。

如:“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师,颛孙师,即子张。

商,卜商,即子夏。

二人均为孔子弟子。

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谁更强一些,孔子评价说:“子张有些过分,子夏有些赶不上。

”子贡以为,子张“有些过分”,自然要比“有些赶不上”的子夏强些,孰料孔子的回答则是:“过分和赶不上同样不好”。

在这里,孔子衡量弟子孰优孰劣的标准是“中”,即“无过无不及”。

“中”也是成就“君子”品格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原则:“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文质彬彬”也就是前文所谓的“中行”,关于此点,《颜渊》篇的一段话正好可作注脚:“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文犹质也,质犹文也。

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棘子成,卫国大夫。

“鞟”即皮革。

子贡的意思是说,礼仪形式和朴实的基础这两个方面,对君子来说同等重要,假如把两张兽皮的毛全部拔去,就分不出哪张是虎豹的皮,哪张是犬羊的皮了。

因此,对一个人而言,美好的素质和合理的行为都是不可偏废的。

以“中”为标准,孔子常常告诫人们思想行为要合乎中道,如曰:“好勇疾贫,乱也。

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朱熹解释说:“好勇而不安分,则必作乱。

恶不仁之人而使之无所容,则必致乱。

二者之心,善恶虽殊,然其生乱则一也。

”“好勇而不安分”就是孔子所谓的“勇而无礼”;“恶不仁之人而使之无所容”,则有类于孔子所谓的“直而无礼”。

二者的行为方式虽或不同,但思想根源却是一个:即“一意孤行”,而不能中道行之。

有见于此,孔子十分推崇“中庸”之德:“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从孔子的赞扬(“其至矣乎”)和惋惜(“民鲜久矣”)中不难看出,在孔子的心目中,中庸之德是何其完美
与“中”一样,“时”也是一种起源甚古的观念。

早在尧帝时,就曾“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

孔子一向重视“时”,其曰:“导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强调“时”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

不但治国,就连说话,孔子也是“时然后言”,并主张“言不当其时则闭慎而观”。

不但说话,就连看到飞鸟,孔子也不免“时哉时哉”之叹:“色斯举矣,翔而后集。

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

”因此,孔子特别强调:“君子务时。


孔子晚年,对《周易》情有独钟,在其研究《周易》的过程中,对“时中”问题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在相传为孔子所作的《易传》中,“时中”的观念更为突出。

如《艮》之《彖传》曰:“艮,止也。

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9]本则《传》文,特别申明了“时止”、“时行”之意。

强调或止或行,或动或静,都要因其时。

“时止时行”,就是“与时偕行”,“动静不失其时”,也就是“时中”。

“时中”,即“中”而因其“时”,“时”而得其“中”。

得其“中”,所谓经也;因其“时”,所谓权也。

有经有权,故能变通。

此所谓“变通者,趣时者也”。

变通趣时,即变化日新。

能趣时变通,即是“识时务”。

而识时务,能日新,就可以常保通泰。

此所谓“日新之谓盛德”
孔子特别重视“礼”在“中庸”中的意义和作用,要求“君子之行也,度于礼” 。

“度于礼”,即是“就有道而正焉”。

从这个意义上说,合于礼就是“正”。

孔子很强调“正”,如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身正”就是行为合于礼。

由“正身”,孔子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就是要以礼为规范,衡量人们的等级名分,以使人们的等级与其名分相当。

名分相当,就合乎礼,也就是“正”。

其实,“正身”也好,“正名”也好,实质都是“以礼制中”。

“以礼制中”,就是把礼作为中的规范准则,可以说,孔子讲中,其尺度就是礼[1]。

而其讲礼,目的也是为了达到“中”。

前引“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就是以礼“制中”的很好例证。

《礼记》说,“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故君子有礼,则外谐而内无怨”,也说明礼具有致中的作用。

这诚如荀子所说:“先王之道,仁之隆也。

比中而行之。

曷为中?曰:礼义是也。


“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实际上也就是“中”。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与“和”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虽然我们没有充分的材料证明孔子已经形成了相当成熟的“中和”观念,但于相关文献中也不难发现,孔子的中庸思想是包含着“中和”观念的:孔子说:“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

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

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这是孔子评论郑国著名政治家子产的“临终遗言”时所说的一段话。

据《左传》记载,子产临死前,曾告诉他的接班人子大叔说,为政的关键,在于针对不同的对象,或宽或猛,宽猛适中(同上)。

孔子称这种宽猛相济所达到的适中状态为“和”,并引《诗经》“不竞不絿,不刚不柔,布政优优,百禄是遒”的诗句,称赞子产的为政之道是“和之至也” 。

孔子所引诗句,出自《商颂·长发》。

大意是说,不相争也不急躁,不强硬也不柔软,施政行令很宽和,百样福禄集如山。

孔子以此形容子产的“宽猛”之论,认为这是达到了“和”的极点。

子产死后,孔子“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同上)孔子用“和”概括子产的“宽猛”之论及《商颂·长发》中所表现出来的“适中”思想,表明孔子已经意识到了“中”与“和”的内在关系。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孔子的中庸思想有一个内在的逻辑,传统的“尚中”观念为其逻辑起点,以此为基础,孔子结合“时”与“中”,使传统“尚中”思想由静态单一的结构(“无过无不及”),发展成为一动态变易的系统(“无可无不可”)。

同时,孔子又发挥自己精研礼学的优势,以礼制“中”(“礼乎礼,所以制中也”),使“无可
无不可”的动态变易系统始终遵循着“经天纬地”之礼而展开,并由此直契天人秩序之美,使中庸上升为一种对天人和谐之美的体认与追求。

孔子的中庸,既是一种思想方法,又是一种行为准则,更是一种理想目标。

作为一种思想方法,它能使人适其“度”;作为一种行为准则,它能使人合于“礼”;作为一种理想目标,它则帮助人们体认并受用宇宙自然的和谐之美。

“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
参考文献
[1]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2] 黄沛荣.易学乾坤[M].台湾:大安出版社,1998
[3] 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主编.中国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