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中国教育支出的规模与结构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简析
我国高等教育政府支出改革的方向
1、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提高财政教育支出水平加强政府在教育财政投入上主体地 位和主导作用,稳定教育经费来源。 2、提高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NP的比重其根源主要在于财政收入在GNP 中的比重偏低我国的财政收入并不等于政府收入。 3、优化三级教育结构在我国,政府财政预算内拨款在三级教育中的分配不尽合理, 应把教育经费更多地投入到高等教育中。 4、解决财政教育支出中的地区平衡问题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地区间教育的均 衡发展。 5、建立高校财政评估机构,即高校和政府的中间机构。 6、完善政府的财政拨款制度。 7、要切实落实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和高校的自主管理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要 真正尊重高校的办学主体和融资主体的地位,使高校真正成为多渠道筹集办学资金的融 资主体。 另外,一些公立高校还可以进行“转制”的改革,创办产权多元的高等教育机构。有的 高等教育机构可以引入外资,建立对外合作机制。
6.7﹪ 6.5﹪ 6.4﹪ 6.2﹪ 6.2﹪ 6.0﹪ 5.8﹪ 5.7﹪ 5.7﹪ 5.1﹪ 5.0﹪ 4.9﹪ 4.7﹪ 4.6﹪ 4.4﹪ 3.8﹪ 2.80﹪
• 2012年世界各国教育 支出占GDP平均值4.9 • 发达国家教育支出占 GDP平均值5.1 • 发展中国家教育支出占 GDP平均值4.1 • 中国教育支出占GDP的 题
在政府投入是主渠道的前提下,能否开拓非政府渠道,关键在于政府的政策导向。中 国虽然也颁布了捐赠法,但在具体税收政策上并没有明确的规定。目前只是实行税前从 所得中全额扣除捐赠额外,没有其他税收优惠以鼓励社会捐赠。企业投资也是高校经 费、特别是科研经费的重要来源之一。另外,中国高等教育经费来自于社会的投资也不 是很高,虽然近几年民办高校发展迅速,但中国民办高校的发展长期受国家政策的制约。 《高等教育法》规定“设立高等学校,……不得以营利为目的”。许多有眼光的企业家也看 好这一产业,很想向民办高校投资,而投资必然要求回报。
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部门为中国社会发展输送了数以亿计的人才,不过,教育短板依然突出,尤其是考试模式、教育公平等问题广受诟病,又叠加个别环节过度商业化的问题,导致中小学生负担太重,学生和家长苦不堪言。
中央近期的一系列教育治理举措,是主动谋变之举。
教育治理须重视两点。
首先,教育谋划要着眼长远。
唯其如此,教育治理举措才能切中要害,避免左支右绌。
教育,说到底是人的培养,它贯穿人的一生。
在漫长的过程中,理想的成效与潜藏的问题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显露。
一旦发生偏差,后果非常严重。
这就要求每项教育政策出台时慎之又慎,尊重数千年来中外教育实践的普遍规律。
其次,教育须革故鼎新,培养的人才须适应并推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
经济发展离不开教育发展,不同的教育体系可以支撑不同的经济产业形态,比如德国发达的职业教育,保障了德国工业多年来长盛不衰。
而过往四十多年,中国成功将人口数量转变为人口红利,支撑了中国制造业的崛起,促成了中国经济的腾飞。
中国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大规模传授富有成效,这在中国经济昔日处于追赶阶段时是适用的。
然而进入新时代,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并避免“卡脖子”现象,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无疑摆在了突出位置。
因此,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都需要调整。
有学者感叹中国教育“均值不低,方差过小”,如果这一现状不改变,建设创新型国家就难有保证。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中国正努力打造“全方位,高水平”社会新格局,教育自不例外。
对外开放是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小学到大学,通过学术交流、人才交换、合作办学等途径,中外教育已经建立起紧密联系。
如今,尖端人才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中国教育的开放之门也应越开越大。
1983年9月,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2024年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219
2024年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219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1611年,西班牙殖民者要求居住在菲律宾的非基督教华人,每人每年必须缴付8比索的贡税。
1615年,西班牙殖民者共征收贡税53832比索,1635年共征收116916比索。
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20年间居住在菲律宾的华人人数已增加了一倍多,仅1635年就有14614名华人缴纳贡税,这些还没有包括贫穷的免税者和偷漏税者。
这一状况()A. 源于海外贸易的兴旺发达B. 折射东西方文化的冲突C. 导致明政府厉行海禁政策D. 解决了中国的人地矛盾2、下面是美国不同时期主要移民来源和移民结构示意图,由此可推知()A. 移民推动美国多元化的文化格局的形成B. 白人移民占主导地位的状况日益被改变C. 移民促使美国主流文化的内在矛盾得到有效解决D. 移民解决了美国历史上存在已久的种族歧视问题3、儒家大同思想使很多乐善好施的仁者以“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精神致力于济贫弱的社会慈善活动。
《周礼》《礼记》中关于古代礼仪的记载,也成为后世慈善活动的理论源泉。
其价值主要是()A. 有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秩序B. 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C. 利于完善儒家伦理价值体系D. 文人更注重品德修养4、魏晋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趋于复杂化,唐翼明教授在一次讲座中指出魏晋人对美、对智慧、对真知执着追求并敢于坚持自我,营造了更为自由与专注的学术氛围。
他还通过生动的讲述、幽默的言语向大家展示了嵇康、阮籍等一批高洁之士追求自由、反对束缚的史实。
这主要反映了当时()A. 门阀士族的衰落B. 人文精神的活跃C. 文学艺术的繁荣D. 三教合一的加速5、自2000年以来,新加坡政府大幅放开移民限制,吸引海外人才移民当地。
2024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Ⅱ)历史试题及答案
河北省2024届高三年级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Ⅱ)历史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礼制”自夏朝建立.经商朝发展,在西周时期得到完善,确立了“亲亲”“尊尊”“长长”的基本秩序以及“男女有别”“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基本原则,还形成了“为国以礼”的治国理念。
“礼制”的确立与完善()A. 有利于德治与法治融合B. 有助于稳定统治秩序C. 消弭了贵族内部的矛盾D. 凸显了君主集权统治2. 下图为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灾害类型及发生频率图。
图中所示状况()A. 造成了人地矛盾突出B. 导致了少数民族内迁C. 推动了经济重心南移D. 制约了小农经济发展3. 唐代前期,尚书省和下属各级事务机关寺监属署之间依照职能归类,建立起上下垂直对口关系。
具体指挥方式有两种:一是政策性指挥,即通过颁制度立规范指导寺监属署的工作;二是政令性指挥,即通过尚书六部直接下令寺监实施有关决定。
据此可知,尚书省()A. 使中央决策体系日臻完备B. 成为总揽全国政务的部门C. 成为国家行政执行的枢纽D. 使中央机构分工更加明确4. 宋代,民间自发的专业演艺组织纷纷出现,其中有为艺人提供唱本、话本与剧本服务的书会,还有绯绿社(杂剧)、雄辩社(小说)、绘革社(影戏)等演艺社,已初具同业行会的性质。
同一剧种的戏班之间竞争激烈,甚至开唱对台戏。
这反映出( )A. 世俗文化的兴盛B. 文人雅趣与市井风情相结合C. 艺人艺术水平高D. 中国古代戏曲艺术走向成熟5. 据记载,明代贵州土司管辖的大定府“俗尚敦庞,冠、婚、丧、祭,渐能循礼”,播州“士愿而好学,女贞而克勤”。
简析我国学前教育的偏狭与缺失
简析我国学前教育的偏狭与缺失作者:段朝洁来源:《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9期收稿日期:20160413作者简介:段朝洁(1990-),女,河南郑州人,硕士生,主要从事教育社会学研究。
段朝洁(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 400715)摘要: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存在体系缺失与市场办学鱼目混杂、学前教育与义务教育接洽不紧密、学前教育资源匮乏、学前教育隐性失学率高、学前教育量大质劣、学前教育潜能开发过度等问题。
必须规范市场,完善学前教育体系,加大对学前教育资源的投资,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克服我国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先天不足,后天不良”这一困境,给儿童未来,给家庭和谐,给社会不断注入新的活力源泉。
关键词:学前教育;偏狭与缺失;现状与原因;改革与发展建议中图分类号:G61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5884(2016)09-0023-03学前教育既是人生的起点性教育,又是人生的基点性教育,更是国民教育体系的奠基性部分。
高效优质的学前教育对于促进适龄学前儿童的智慧和谐健康发展、充实和完善九年义务教育品质与效能、全面提高国民科技文化素质以及建设新型知识型人才强国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深远的意义。
与发达国家学前教育研究相比较,我国的学前教育研究多集中在儿童发展方面[1]。
如注重微观问题的研究,对宏观问题的研究甚少;对历史经验的研究较多,对发展趋势的研究较少;对基础性、理论性的问题研究较多,对实践性、应用性、政策性的问题研究较少。
因此,新形势下,对于学前教育的研究应转移到如何解决实际困难上来,如何尽快推进健康的、有质量的、可持续发展的学前教育上来,探索和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体系和教育制度[2]。
1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1.1体系缺失与市场办学鱼目混杂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体系缺失,市场办学鱼目混杂,其中突出表现为:在学前教育体系中起中流砥柱作用的公办园比例远低于在我国学前教育体系中起补充作用的民办园;不具备独立办学资格的学前教育机构数量远超过具备独立办学正式注册的民办资格的学前教育机构数量。
24高考语文模拟考场仿真演练卷(带答案)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月考语文试卷(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7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部门为中国社会发展输送了数以亿计的人才,不过,教育短板依然突出,尤其是考试模式、教育公平等问题广受诟病,又叠加个别环节过度商业化的问题,导致中小学生负担太重,学生和家长苦不堪言。
中央近期的一系列教育治理举措,是主动谋变之举。
教育治理须重视两点。
首先,教育谋划要着眼长远。
唯其如此,教育治理举措才能切中要害,避免左.支右绌...。
教育,说到底是人的培养,它贯穿人的一生。
在漫长的过程中,理想的成效与潜藏的问题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显露。
一旦发生偏差,后果非常严重。
这就要求每项教育政策出台时慎之又慎,尊重数千年来中外教育实践的普遍规律。
其次,教育须革故鼎新....,培养的人才须适应并推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
经济发展离不开教育发展,不同的教育体系可以支撑不同的经济产业形态,比如德国发达的职业教育,保障了德国工业多年来长盛不衰。
而过往四十多年,中国成功将人口数量转变为人口红利,支撑了中国制造业的崛起,促成了中国经济的腾飞。
中国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大规模传授富有成效,这在中国经济昔日处于追赶阶段时是适用的。
然而进入新时代,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并避免“卡脖子”现象,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无疑摆在了突出位置。
因此,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都需要调整。
有学者感叹中国教育“均值不低,方差过小”,如果这一现状不改变,建设创新型国家就难有保证。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中国正努力打造“全方位,高水平”社会新格局,教育自不例外。
对外开放是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小学到大学,通过学术交流、人才交换、合作办学等途径,中外教育已经建立起紧密联系。
如今,尖端人才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中国教育的开放之门也应越开越大。
1983年9月,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有关当前我国教育投资的负担结构的简析
有关当前我国教育投资的负担结构的简析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础,是人类文明源远流长的基本保障。
然而,目前我国的教育事业在发展过程中却一直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其中,教育投入经费的不足,是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个突出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筹措足够的教育经费就成为发展教育事业的一个关键所在了。
也正因如此,实行教育投资负担主体的多元化,多方筹措经费,拓展教育投资渠道就显得更为必要,而且更具紧迫性了。
根据简单分析来看,我认为我国的教育投资负担主体应包括如下四个方面: 1.政府。
政府主要是通过财政性教育经费拨款来投资教育。
2.企业与社会组织。
企业一般通过企业办学与校企合作两种主要方式投资于教育;而社会组织的教育投资一般是非营利性的投资,如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全国各贫困县援建的“希望小学”,中国儿童基金会投资筹建的“春蕾小学”等。
3.私人。
私人对教育投资的主体性一方面体现在由受教育者及其家庭负担的部分教育费用,如上交的学费、杂费等;另一方面也应该体现在私人投资办学上(这一类学校可以与企业、社会组织办学统归于民办教育来理解)。
4.学校。
其投入主要是指学校收入中用于教育部分的投资。
教育投资负担结构是指由谁来支付、负担教育成本以及负担多少。
主要解决教育成本由谁支付及支付多少的问题,在教育成本数量一定的情况下,主要是研究国家(政府)、社会团体、企业、个人及其家庭等几个投资主体分担教育成本的制度安排及比例构成。
教育投资负担结构是否科学合理对教育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以提出一些推进我国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具体策略是刻不容缓的。
众所周知,经费短缺是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瓶颈,“穷国办大教育”是我国教育经费短缺的生动写照。
想改变“穷国办大教育”的现状,除了要继续加大政府的教育投入力度,还必须认识到,仅仅依靠政府办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应鼓励和吸引非政府部门及个人进行教育投资,也就是说,要加快推进我国教育投资负担主体的多元化进程,(一)政府方面:首先应明确的一个观念是:实行教育投资负担主体多元化的政策,绝不意味着政府可以减少对教育的投人、减轻对教育的责任,政府依然是教育投资的负担主体。
经济学毕业论文题目(合集10篇)
经济学毕业论文题目(合集10篇)经济学毕业论文题目(1)1、我国绿化工程监理微观环境分析2、知识产权对微观经济的作用机理研究3、外生驱动互联网消费增长的微观空间计量研究4、房地产市场反周期宏观调控政策绩效的微观探析5、劳动力成本上升对现代服务业企业升级的影响研究--基于微观企业财务层面以信息技术产业为例6、宏微观因素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影响的实证分析7、经济责任审计促进经济增长的微观途径--基于“中国之谜”中政府官员的作用8、中级微观经济学混合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9、基于半鞅过程的中国股市随机波动、跳跃和微观结构噪声统计特征研究10、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宏观表象和微观基础11、货币政策、所有制差异与商业信用再配置--兼论新常态背景下供给侧治理的微观路径12、微观权力、自我技术与组织公民行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后现代分析13、增值税转型对我国微观经济的影响14、商业性小额信贷机构市场定位微观制度因素分析--以某村镇银行和某小额贷款公司为例15、城乡关系重构下乡村人口城镇化微观进程研究--基于家庭流动人口的视角16、微观商业视角下的微信经济17、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独立学院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研究18、微观开放性视角下创造力的多层次影响机制探究19、农户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微观决策20、微观经济与企业管理探讨21、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内就业的影响--基于温州微观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22、房产税、房价与住房供给结构--基于上海、重庆微观数据的分析23、基于微观经济学方法的网格资源分配管理模型研究24、森林转型的微观机制--以重庆市山区为例25、我国纺织业企业创新与生产率关系的微观测度26、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视域下资源配置的微观机制27、基于微观企业数据的产业空间集聚特征分析--以杭州市区为例28、从微观管理视角浅析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中的问题29、“双创”背景下非正规就业对劳动力市场影响的微观分析--基于马克思劳动力价值理论视角30、我国众筹融资的微观机理及宏观效应31、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综述32、利率调控对房地产营销市场波动的微观作用机制探究33、中国对外并购的绩效研究--基于制造业上市企业的微观分析34、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影响因素分析--来自微观企业层面的证据35、市场微观结构下高频交易流动性--基于我国商品期货市场的实证研究36、工商行政管理在宏观控制与微观搞活中的职能与作用37、典型平原农区土地非农化对乡村发展影响的微观机理38、贫困地区特色农业规模经营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微观农户视角的分析39、中国政策性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宏观与微观解构40、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新视角--微观产品质量角度41、新疆农民专业合作社微观运行障碍调研与政府责任分析--以吉木萨尔县为例42、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微观经济分析--基于价格机制与制度结构的视角43、微观视角下煤炭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44、优化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微观运行机制的策略研究45、低碳经济政策失灵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基于微观经济个体的视角46、税制改革推动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微观作用机理研究--基于增值税转型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47、论宏观调控与微观自主的辩证平衡48、基于微观动力视角我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绩效评价的研究49、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拓展会计与财务研究新领域50、以“供给管理”激发微观活力实现经济发展动力转型经济学毕业论文题目(2)1、生产率冲击与经常项目失衡--基于新开放宏观经济学框架的研究2、新开放宏观经济学框架下经济稳定的动态分析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税收结构优化研究--基于实验宏观经济学方法4、对宏观经济学的“金融支柱”分析5、当代宏观经济学的分歧与融合6、主流宏观经济学的“麻烦”能解决么?7、美国金融负债产生的非生产性GDP--经济虚拟化和危机的宏观经济学8、浅析宏观经济学中微观基础问题的若干问题9、基于宏观经济学视角下产业经济发展的政策研究10、对宏观经济学数学化的思考11、罗默关于“宏观经济学困境”的困境--基于“理论三分法”的分析12、休生养息与强筋健骨--卡莱斯基宏观经济学与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模式13、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大国模型”--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宏观经济学理论的演变14、宏观经济学对市场经济的影响分析15、国际金融与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研究16、中国货币之谜:假说17、存量流量一致性模型原理方法的综述研究--后凯恩斯主义学派对宏观经济学的新探索18、问题导向型的知识建构方案设计--以“宏观经济学”为例19、宏观经济学的创新与调控方向的转变探讨20、在常识的基础上重构宏观经济学21、重建宏观经济学的“金融支柱”22、主流宏观经济学的危机与未来分析23、贫困救济的宏观经济学思考--以英国《济贫法》为例24、商品与信用:货币理论的两种本质观--兼论宏观经济学的重建25、我国行为人认知特征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基于行为宏观经济学的分析26、财经本科院校微27、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对比与结合28、当前宏观经济学的盲点29、关于宏观经济学理论及其发展趋势的探讨30、试论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关系31、重建宏观经济学的“金融支柱”模型与估算--中国特色宏观经济学理论32、宏观经济学中理论的应用33、关于我国宏观经济学分析34、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主流宏观经济学的借鉴与启示35、布兰查德对宏观经济学的贡献36、20XX年岭南宏观经济学研讨会37、浅谈宏观经济学的内在缺陷及科学方法论的构建38、探究金融危机时期宏观经济学理论受到的威胁及反思39、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团队简介40、生态宏观经济学研究新进展41、由诺贝尔奖看当前宏观经济学的发展42、宏观经济学重构发展的实证研究43、对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一体化趋势的思考44、从“宏观经济学的麻烦”看行为宏观经济学的兴起与发展45、宏观经济学中的消费与投资46、贸易条件与经常项目的动态变化关系47、反思宏观经济学区块链带来新启示48、论微观、中观、宏观经济学49、罗伯特·巴罗对宏观经济学的贡献50、基于宏观经济学视角下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经济学毕业论文题目(3)1、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研究进展2、探析艺术品市场与社会经济的相互影响3、退耕还林工程对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影响评价探讨4、清末民国时期四川烟草业与地域社会经济初论5、基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城市管理模式探究6、社会经济发展与电力需求关联研究综述7、社会经济发展中审计问责的内涵与实现途径8、统计工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9、雾霾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治理对策--基于无锡地区的探索10、我国房地产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协调11、“营改增”对我国社会经济及企业的意义12、浅析我国房地产行业对社会经济的影响13、新常态下信息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14、电子商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演进路径--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展开15、新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城市经营的定位转变16、干旱区耕地景观格局碎化特征及社会经济驱动因素分析17、关于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系统影响的机理和途径的探讨18、民航安全状况与社会经济指标关联分析19、新媒体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简析20、当代中国社会经济转型的困境与策略选择21、四川藏区社会经济发展及财税扶持政策22、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财务会计目标探究23、河南省建设用地扩展的社会经济驱动力分析--基于STIRPAT模型24、乌兰察布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耦合关系研究25、在杭高校校区的三次扩张:驱动因素及其社会经济效应26、论新闻传媒与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共生关系27、社会经济发展中审计风险及其防范研究28、社会经济管理中部门内部审计的现状与思考29、光电网新兴产业及社会经济融合创新发展30、浅谈交通运输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31、易地扶贫搬迁在推动社会经济效益增长中的作用32、不丹科达格帕石膏矿的社会经济效益及对环境的影响分析33、喜德县退耕还林工程社会经济效益监测分析34、第一次“绿色革命”的社会经济影响35、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36、人力资本投资如何影响社会经济增长37、合肥市土地利用结构熵时序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关联分析38、浅谈港口投资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宁波市为例39、跨境电商税收新政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40、重庆市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耦合协调度研究41、社会经济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的关系分析4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经济制度的主要论述及其当代价值43、基于社会经济因素的重庆主城区机动车增长预测研究44、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视域下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思考45、西安地铁的社会经济效益评价46、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变量测度与思考--基于上海市社会经济数据的实证测度47、关于城市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及对地方社会经济效益的影响48、发挥经济统计职能优化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的探究49、浅析社会经济环境对会计发展的影响50、流动人口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51、推进社会经济协调绿色发展52、治出生态社会经济效益53、大面积雾霾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抑制影响研究54、四川省粮食产量变化与社会经济的相关性研究55、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及其社会经济效应研究--以陇南山地为例56、基于GIS的赣江源地区社会经济空间分异研究57、核心互联网经济体将成为我国社会经济核心驱动力58、社会经济地位对环境认知与环境行为的影响59、浅谈中国服饰文化产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60、博斯腾湖流域社会经济调控减污方案研究经济学毕业论文题目(4)1、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研究进展2、探析艺术品市场与社会经济的相互影响3、退耕还林工程对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影响评价探讨4、清末民国时期四川烟草业与地域社会经济初论5、基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城市管理模式探究6、社会经济发展与电力需求关联研究综述7、社会经济发展中审计问责的内涵与实现途径8、统计工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9、雾霾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治理对策--基于无锡地区的探索10、我国房地产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协调11、“营改增”对我国社会经济及企业的意义12、浅析我国房地产行业对社会经济的影响13、新常态下信息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14、电子商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演进路径--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展开15、新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城市经营的定位转变16、干旱区耕地景观格局碎化特征及社会经济驱动因素分析17、关于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系统影响的机理和途径的探讨18、民航安全状况与社会经济指标关联分析19、新媒体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简析20、当代中国社会经济转型的困境与策略选择21、四川藏区社会经济发展及财税扶持政策22、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财务会计目标探究23、河南省建设用地扩展的社会经济驱动力分析--基于STIRPAT模型24、乌兰察布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耦合关系研究25、在杭高校校区的三次扩张:驱动因素及其社会经济效应26、论新闻传媒与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共生关系27、社会经济发展中审计风险及其防范研究28、社会经济管理中部门内部审计的现状与思考29、光电网新兴产业及社会经济融合创新发展30、浅谈交通运输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31、易地扶贫搬迁在推动社会经济效益增长中的作用32、不丹科达格帕石膏矿的社会经济效益及对环境的影响分析33、喜德县退耕还林工程社会经济效益监测分析34、第一次“绿色革命”的社会经济影响35、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36、人力资本投资如何影响社会经济增长37、合肥市土地利用结构熵时序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关联分析38、浅谈港口投资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宁波市为例39、跨境电商税收新政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40、重庆市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耦合协调度研究41、社会经济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的关系分析4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经济制度的主要论述及其当代价值43、基于社会经济因素的重庆主城区机动车增长预测研究44、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视域下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思考45、西安地铁的社会经济效益评价46、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变量测度与思考--基于上海市社会经济数据的实证测度47、关于城市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及对地方社会经济效益的影响48、发挥经济统计职能优化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的探究49、浅析社会经济环境对会计发展的影响50、流动人口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经济学毕业论文题目(5)1、管理经济学教学模式研究——基于会计专业硕士(MPAcc)教育角度2、“管理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法探索与研究3、管理经济学基本原理及其应用4、管理经济学的教改实践与总结5、怎样提高EMBA“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效果与效率——基于校企知识转移视角6、人事管理经济学:一个述评7、对管理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思考8、从管理经济学角度分析阶梯电价制定策略及其效益9、基于管理经济学视角下的重大医疗纠纷成本控制10、基于管理经济学视角的淘宝商城“双十一”案例分析11、对《管理经济学》课程建设的思考12、管理经济学对企业运作的启示13、基于管理经济学视角的小米科技公司成长性分析14、《管理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初探15、企业运作中管理经济学的启示作用分析16、基于管理经济学视角的淘宝“双十一”成功分析17、管理者的经济学——谈《管理经济学》的定位与发展18、中国管理实践情境与MBA《管理经济学》教学改进19、管理经济学教学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20、构建适于中国应用的管理经济学新体系21、人本管理经济学探索22、企业运作中管理经济学的启示作用分析23、管理经济学的学科定位及其局限性24、基于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案例教学满意度研究——以“管理经济学”课程为例25、浅析管理经济学与企业、市场的关系26、管理经济学视角下创新人才培养问题27、课程分野、定位与案例的选择——公共管理“视角”下管理经济学教学的探讨28、管理经济学中数学模型思想的应用29、浅析案例教学法在《管理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30、论管理经济学在监理企业工作中的应用31、医改与管理经济学研究分析32、基于高职教育的管理经济学课程体系研究33、《管理经济学》教学方法探讨34、基于管理经济学视角的小米科技公司成长性分析35、企业管理中管理经济学的应用36、边际分析法在管理经济学中的运用研究37、学校管理经济学的性质与边界38、人本管理经济学探索39、企业运作中管理经济学的启示作用分析40、基于演化经济学的动漫品牌价值评价与管理体系研究41、海洋综合管理的经济学基础研究--兼论海洋综合管理体制创新42、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经济学分析43、煤矿安全事故致因因素经济学分析与风险管理方法44、信息安全的经济学分析及管理策略研究45、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下美国高等学校教师管理制度研究46、我国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经济学分析与对策研究47、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公立医院薪酬管理研究48、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下美国社区学院教师管理制度研究49、企业管理道德的经济学分析50、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研究51、行为经济学视角下企业CIO的管理行为研究52、基于微观经济学的移动Agent资源管理分配模型53、物业产权与管理的制度经济学分析54、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相关经济学分析55、基于经济学分析的企业预算管理问题研究56、经济学角度的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与机制研究57、新制度经济学视阈下的高等教育混合管理模式研究58、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物业管理市场研究59、中国城市社区经济研究60、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经济学毕业论文题目(6)1、公路交通运输工程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2、不同客运交通方式对新疆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差异3、非正式约束与区域经济增长--主体功能区建设的理论探索4、江苏省海洋经济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性研究5、公路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规律及效益分析6、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析--以长三角地区为例7、全要素生产率视角下的河南区域经济差异性研究8、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发展格局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9、中国劳动力流动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10、新常态下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相融合的引智体系建设研究--以河北省为例11、新建本科院校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绩效状况及影响因素12、流通产业发展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经验分析13、航空经济对区域经济溢出效应的形成机制与路径研究14、高校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融合研究15、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径与对策研究16、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对策17、浅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及对策建议18、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19、电子商务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20、金融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失衡与区域经济增长21、我国区域经济与物流产业的协调发展研究22、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协调方式23、清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新规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及对策24、“一带一路”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刍议25、海峡西岸经济区知识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的实证研究26、信息消费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27、结构性减税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分析28、文化学视域下的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29、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路径和对策30、浅析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湖北省黄冈市为例31、金融危机视角下高校科技创新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路32、物流园区的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研究33、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江西省为例34、金融产业集聚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思路探究35、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税法对策36、专业人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37、区域经济视角下的衡阳物流产业发展研究38、基于区域经济均衡增长的公共产品供给研究39、无锡区域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需求分析40、城市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41、碳税制度设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对策42、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策略探讨--基于“一带一路”战略背景43、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时空特征分析44、通信服务业在区域经济非均衡状态下的可持续发展研究45、生产要素对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46、农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研究47、区域经济与人力资源发展的关联性研究48、服务业、工业发展水平与城镇化关系研究--基于区域经济发展异质性视角49、交通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差异分析--以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北五省区为例50、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内容及政策调控51、日本区域经济发展的集聚式收敛表现52、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特征及其财税政策分析53、民间金融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关系实证研究--以宜宾市为例54、湖南水运与区域经济的灰色关联度分析55、浅谈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56、资源税改革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分析--以新疆地区为例57、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税机制研究58、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59、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分析60、公路运输工程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作用的探讨经济学毕业论文题目(7)1、长三角投资结构分析2、我国收入两极分化的原因分析3、中国房地产畸形价格的产生原因及应对策略4、中国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分析5、新农村建设与缩小城乡差距的互动研究6、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就业矛盾的解决途径7、当前收入分配存在问题的思考8、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的影响9、经济增长为什么没有带来就业增长――奥肯定律的中国经验10、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研究11、中国经济增长中财政政策的作用及局限12、中国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13、中国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关系研究14、后危机阶段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趋向15、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6、中国对外开放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17、中国公共财政政策的实施及其局限18、中国二元经济结构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关系研究19、财政政策在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中的作用20、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与地区发展不平衡关系研究21、中国货币政策与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研究22、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与全球经济不平衡关系研究23、物价上升成因探研与对策24、中国绿色GDP核算的框架和模式分析25、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实现中的互动影响的实证研究26、20_年世界经济形势回顾探究与展望27、中国GDP的构成特点分析28、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还将持续20年的探究29、经济周期与房地产波动的关系研究分析30、当前国民经济运行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及建议31、浅谈住院药房药品质量的管理32、加强医院经济管理降低医疗成本33、基于模拟仿真的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讨34、企业经济管理决策35、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发展模式36、企业应当理性面对经济危机之浅见37、浅析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根本特点38、宏观经济政策应稳步微调39、未来中国将遭遇的再就业危机40、再论突破“两难”困境41、浅析未来2年美国经济仍有下行忧虑42、医学院校西方经济学课程三维动态实践案例教育模型的43、论企业扩张须练内功本事44、浅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还将持续20年的探究45、浅论美国经济逆境中悄然换挡46、浅析通胀预期是社会公众对未来发生通货膨胀的担心47、浅析后危机阶段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趋向48、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数据解说49、经济周期与房地产波动的关系研究分析。
财政学-我国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问题
财政学——我国教育支出的规模与问题分析姓名:学号:联系方式:(注:所有图表均在ppt上)我国教育支出的规模与问题分析一、教育支出的提供方式二、教育经费规模、来源、结构及与世界对比(一)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GDP的比重(二)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公共教育支出来源的比较(三)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结构的现状分析与国际比较三、我国教育支出的效益四、我国财政支出中存在的问题五、完善我国教育支出的政策建议教育对经济增长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已成为世界各国所公认。
教育支出是一国政府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教育支出规模和结构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衡量一国的财政教育支出水平主要有财政教育支出规模与财政教育支出结构这两个指标,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财政教育支出规模偏低,结构也不尽合理。
一、教育支出的提供方式教育支出:是政府用于教育事业的各项支出。
(一)从经济性质看,教育服务一般被看做是一种混合物品。
教育是分初、中、高几个层次的。
多数国家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程度,对初等教育通过宪法规定若干年的义务教育。
每个公民都可以无差别地享受这种教育,那么就应该由政府来提供保证。
从这个角度来看,义务教育并非混合物品,而是纯公共物品。
至于义务教育之外的高层次教育,主要有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等,则具有两面性。
一方面高层次教育是提高公民素质的教育,可以为国家培养建设人才,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因而也属于公共物品的范畴。
另一方面,受教育者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这为将来找到一份较好的职业,获得较高的收入,赢得较多的晋升机会奠定基础。
由此来说义务教育以外的高层教育,不属于纯公共物品,而是混合物品。
(二)但在实践中,各国政府却往往在提供教育服务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教育具有正外部性。
首先,经济理论和实践表明,技术进步是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而教育则是技术进步的基础。
其次,教育使公民明辨是非且获得一技之长,这有助于减少犯罪。
湖南省长沙市周南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阶段模拟考试历史含答案
长沙市周南中学 2025 届高三第四阶段模拟考试满分 100 分,时量 75 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考古发掘,距今约9000 年前的浙江上山、河南贾湖等遗址,出土了中国特有的制作榫卯结构工具石凿;距今8000 至7000 年前的浙江跨湖桥、河姆渡等遗址,发现了榫卯木结构建筑。
之后,此类建筑在中华大地广泛分布、成为中国最典型的建筑形式之一。
这主要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A.本土性和包容性B.多样性和连续性C.本土性和连续性D.多样性和包容性2.有学者提出,黄河流域文明发展中存在“三条线”,以及原始社会末期夏商周三部族集中分布的“三大(板)块”(如下图所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夏商周三代政治势力未超出部族板块B. 先秦时期中原华夏势力向北进抵甲线C.古代少数民族南下均定都甲乙线之间D.历代大一统王朝都建都于丙线的附近3.如表为两汉时期皇帝颁布“罪己诏”的情况统计。
由此可见汉代()朝代皇帝下诏次数下诏原因西汉宣帝 2 地震;总结失政元帝 5 地震、日食;总结失政东汉光武帝 3 日食、地震;总结失政和帝 1 蝗灾安帝 3 一系列自然灾害A .“罪己诏”多在国家动乱时颁布B.统治者都敢于自我反省C.君主行为受到主流学说的影响D.天人感应学说深入人心4.唐代出身贫寒的科举官员,由于“来自田间,多由寒峻,其见识迂陋”,也不会逢迎阿谀,故对上司“作奸犯科,类不当行”之事,往往引经据典,加以阻拦;若由其经办处理,也能坚持律条,加以严惩。
材料反映科举制()A.客观上有利于政治清明B.提高了官员的道德品质C.拓宽了政治参与的途径D.加强对官员的思想控制5.唐代,即使家道破落人们也会在传记和墓志中追溯远祖如何显赫;宋代士大夫却不觉得贫贱是耻辱,反而会回顾当年的艰难,激励自己和清贫士子,如范仲淹就有“断齑画粥”的故事。
简析我国大学治理结构的历史发展
简析我国大学治理结构的历史发展一、改革开放前的大学治理结构(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高校治理结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设置高等教育部,对全国高校进行统一领导和管理,高校内部的结构也开始调整,形成了一套新的治理机制。
1950年8月,经政务院批准,教育部颁布了《高等教育暂行规程》,规程中第五章明确规定:大学及专门学院采取校(院)长负责制。
同时明确,在校长领导下设校务委员会;大学及专门学院设学系及其变更由中央教育部决定;学校设研究部或研究所由中央教育部批准;高等学校的招生任务、基本建设任务、财务计划、人事制度等重要事项均需报请教育部批准。
至此,政府成为高校直接的所有者和创建者,高校的自主权利大为缩减。
在管理组织上,中央做出明确规定,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由中央政府任命,在校长领导下设校务委员会。
高校教师分为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4级,由校(院)长聘任,教学研究指导组为教学基本组织,教研组设主任1人,由校(院)长从教授中聘任。
学生组成班级进行教学活动,成为学校的基层单位。
在施行校(院)长负责制的过程中,中央对学校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也进行了探讨,学校设立党委、总支和团委、团总支,与高校行政组织平行。
在1955年中央批准发布的《关于学校教育工作座谈会的报告》中明确了学校党组织的任务。
这种领导体制基本适合当时的历史需要,表现为多数单位党政分工比较明确,协作配合较好;校长直接对行政负责,行政指挥系统也比较通畅。
它在改造旧学校、建立新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使当时的高等教育事业基本能够适应我国经济恢复及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
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正式确定在一切高等学校中,应当实行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一长制容易脱离党的领导,所以是不妥的。
并规定:学校党委,应当配备党员去领导年级和班的工作,配备党员去做思想政治工作、学校的行政工作和生产管理工作。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现状分析-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现状分析我国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特别是中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解决民生问题,加大各项事业发展的速度,这样一个情势下,公共财政承担的任务非常繁重。
据财政部最新公布的2010年全国决算,去年全国财政用于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文化体育方面的支出近3万亿元,同比增长21.1%,用于民生的支出合计占全国财政支出的三分之二。
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也是公共财政保障的重点。
其中,我国教育支出12550.02亿元,同比增长20.2%,占全国财政支出的14.0%,成为公共财政的第一大支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对高等教育有这样的要求:到2020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的大学,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为了达到这一要求,需要强大的财力物力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保障。
而国家财政支出中针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支出部分,构成了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的主要环节。
因此,高等教育财政从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被赋予了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遗憾的是,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达到4%的目标至今未能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每年都存在较大的缺口,由此产生的教育经费短缺问题,直接地影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笔者认为,高等教育陷入财政危机的最大原因当属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不足。
笔者拟对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现状进行分析。
对于其中的高等教育领域,本文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探讨:第一,通过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国民生产总值、教育经费总支出、财政支出等数字分析比较我国财政对高等教育支出总量不足的问题及其制约因素;第二,分析财政对高等教育支出体制的不足之处,包括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体制的问题。
当今教育现象简析
教学论文题目:当今教育现象简析单位:第三中等职业学校作者:兰清浩当今教育现象简析摘要在当今社会中,无论是学校的教师和学生还是负责家庭教育的家长,都深感对教育的“无奈”,所谓教育的无奈指的是教育在社会面前深感无力。
这种教育的无奈主要源于社会转型的价值动荡和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本文主要从这两个方面对当今社会中教育的无奈进行归因分析,以期对改变这种无奈而有所启示。
关键词教育; 无奈; 原因分析正文在当今教育中存在这样一个怪圈:身为学生,感受更多的不是知识获得的欣慰,而是深深的疑问和迷茫,似乎求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考大学,而读完大学后却又感觉所学到的知识在社会中被“束之高阁”;身为教师,感受更多的不是身为人师的自豪,而是深深的困惑和无奈,所学到的教育理论总是在实践中“碰壁”;做为家长,感受的不是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喜悦,而是父母与子女之间在各个方面的激烈碰撞。
我们不仅要问当今的教育究竟怎么了,这种无奈又是缘自何处呢?一、社会转型的价值动荡随着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解体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传统整体主义价值观受到各种价值观的冲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相对、自由、开放的百花齐放的局面。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种多元价值观取代一元价值观是一种进步,它使人成为真正有主体性的人。
然而,面对这样多元价值观并存的局面,人们又觉得无所适从,出现了各种混乱纷出的现象。
当前国人在精神信仰、价值理想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蕴涵着深刻的危机,这种危机主要表现在人们道德感和社会公德心的缺乏、人际关系的陌生化以及人沦为金钱、物质、欲望的奴隶等。
正如学者智峰所指出的:“在这个人欲横流、金钱至上、浮躁喧嚣的年代里,只要我们的良知还没有泯灭,神经依然敏锐,你就会时时刻刻体味到在我们的精神领域,在人们的道德、伦理方面发生的种种病变-诸如政治生活中的腐败、贪污、渎职、卖官买官;经济交往中的制假贩假、走私贩私、不讲信用、恶劣竞争、坑蒙拐骗;公共生活中人对人的陌生、冷漠、隔膜,对他人不幸的残忍、麻木等等都给人留下世态炎凉、人心不古的感慨,它使一颗颗敏感而天良尚存的心灵在刺伤中颤抖失望,也一点点的侵蚀着、戕害着、败坏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魂魄。
简析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现代经济信息6简析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李朝建 重庆市永川区教育委员会摘要:众所周知,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人力资源的重要性也得到了逐步的突显。
但就目前我国人力资源的现状而言,其依然呈现出短缺的状态。
而教育事业作为孕育人才的根本途径,其应当受到充分的重视。
但目前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欠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力资源的稀缺,从而导致了经济增长的缓慢。
因此,本文我们将针对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相应探究。
关键词:财政教育支出;经济增长;影响探究中图分类号:F812.45;F12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21-0006-01所谓财政教育支出,就其实质而言,其实是指国家财政支出中用于教育事业的相关费用,既包括了教育税、教育费、企业办学教育拨款等等,又涵盖了校办产业、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费用等一系列内容。
就财政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而言,众多学者皆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那么,其研究成果究竟为何?相关政府工作者又应当采取何种措施完善当前财政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中存在的问题呢?具体如下:一、研究结果就财政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而言,国内外学者皆对其展开了大量的研究。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1962)曾提出了人力资本论这一相关概念,从而被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界称之为“人力资源概念之父”。
就他而言,其认为由教育、保健以及人口流动等投资方式所形成的人的能力提高和生命周期的延长,可被视为资本的一种形式。
除此之外,通过利用“余数分析法”这一方法,其还对1929到1957年的美国平均教育收益概率进行了计算,其最终结果为17.3‰,由此可见,国家财政教育支出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发挥了其自身不可取代的积极作用。
除了国外众多学者的相应研究之外,财政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近年来也成为了我国学者研究的热门话题。
如叶茂林先生,其曾经就此问题,首次提出了创建教育生产函数这一概念,就其基本观念而言,我们可以简单的做出以下理解:就目前我国劳动力的呈现形式而言,其可大致分为初等教育者、中等教育者、高等教育者以及研究生这四个层次,不同等级的劳动者其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
我国教育支出的规模和结构分析
我国教育支出的规模和结构分析【摘要】教育乃国之大计,政府教育支出十分必要,但目前我国财政支出在教育上还不合理,存在教育支出总量不足和结构失衡的问题,本文进行了针对性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字】财政支出、教育支出、建议【正文】教育对于一个国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经济学中按亚当斯密的理论,政府的基本的几项职能为国防和社会治安,教育和重大疾病防控,教育便位列其中。
教育为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背景;它能提高受教育者的潜在劳动能力。
教育的投入水平也往往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综合水平的重要标准和尺度。
尤其是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人才素质的高低,受教育程度的高低,越来越成为影响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我国,教育也一直是政府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采取各项措施,进行教育体制改革,不断完善我国的教育体制,在财政方面也是大力支持。
但现实中财政支出对教育的支持还是明显乏力,尽管教育支出的绝对数量不断上升,但相对数量涨幅却较小,4%的目标迟迟不能达到,这反映了我国目前的教育支出结构确实有存在着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的现象。
下面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政府财政性教育支出的必要性1.教育的正外部性首先,教育能提高劳动者的各方面素质,提高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从而能提高劳动生产能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其次,教育能够提高一国国民的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降低犯罪率,能为经济的平稳快速增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教育是一种不完全市场下的准公共物品从经济性质来看,教育服务一般被看作是一种混合物品。
然而,教育是分初、中、高几个层次的。
所谓初等教育是保证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是每一个公民的一种权利,更是每一个公民的一种义务,它是带有强制性的。
既然是国家通过立法安排义务教育,每个公民都可以无差别地享受这种教育,那么这种服务理应由政府来提供和保障,从这个角度看初等教育应该是纯公共物品,而作为一种纯公共物品,它就具备了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这就决定了竞争性的市场机制不适合提供纯公共物品,因为:一方面,从公共物品的提供的角度来看,非竞争性是指增加一个消费者的编辑成本等于零;而另一个方面,非排他性意味着一个人使用公共物品,并不排除其他人使用。
我国教育支出的结构分析
我国教育支出的结构分析【摘要】我国教育支出的规模不断扩大,表明了财政对公共教育支持力度的加大,但在支出结构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分析了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现存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财政教育支出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教育支出结构分析教育支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支出的重要内容,合理、有效地配置公共教育资源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客观要求,也是政府财政分配和管理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我国公共教育投入不断增长,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也不断上升,表明了财政支出对公共教育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但教育经费短缺的呼声仍然强烈,其原因之一就是公共教育资源的配置结构在不同层次教育之间存在不合理因素。
因此,在继续增加教育支出的同时优化支出结构,提高教育支出效益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国教育支出结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我国对教育的战略地位的认识已经提高到了相当的高度。
各级财政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也在逐年递增,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的财政性教育经费从1994年以来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
但我国教育仍然存在着支出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1、政府教育资源相对短缺,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偏低,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亦偏低。
从表1中看出,近段时期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在1991年617.8亿的基础上翻了两番多,到2001年,达到了3000个亿以上。
但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比重较低,与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重,在本世纪末达到4%”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未能达到1995年发展中国家4.1%的平均水平,更低于4.9%的世界平均水平。
预算内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也偏低,如果把未纳入预算管理的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税费、企业办学校教育经费和校办产业、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计算在内,财政性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也仅仅能提升近4个百分点,低于韩国(1997年)20.5%、泰国(2000年)22.44%和墨西哥(1999年)25.54%的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析中国教育支出的规模与结构
参考文献:杨斌主编《财政学》,第2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蒋洪主编《公共经济学》,第2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摘要:教育是我们国家的大计,是走向兴旺发达的基础,政府的教育支出对教育发展至关重要,但是,我们国家教育体系存在着明显的不合理,不仅在教育支出总量上而且在支出结构上存在着问题。
关键字:教育支出,财政支出,现状,问题,对策
教育对人的确很重要,用知识获得的报酬远远要比劳动获得的报酬高,现在的社会都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如何才能培养出大量的高素质人才,那就是教育,教育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进而获得更多的GDP,教育还可以提升人的修养,为社会稳定提供了条件,教育往往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素质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和尺度,根据亚当.斯密的理论,政府的基本的几个职能为国防和社会治安,教育和重大疾病防控,教育便列入其中,教育一直是政府关注的问题,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政府在教育上花了不少的心思,不断完善我国的教育体制,在财政方面也是大力支持。
但现实中对财政支出对教育的支持还是明显乏力,尽管教育支出的绝对数量不断上升,但相对数量涨幅却很小,4%的目标迟迟不能达到,这反映了我国目前的教育支出结构确实存在着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下面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政府财政性教育支出的必要性
1:教育的效益外溢。
教育是民族整体素质提高的内在推动力,教育使人觉醒,教育使人摆脱愚昧,教育有助于减少犯罪,教育使人观念更新~~~~教育使整个社会文明程度提高,社会秩序稳定。
2:教育是一种优值品。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教育是一种优值品,即由于消费者的偏好不合理,大大低估了教育对个人和社会的作用,有些消费者为了眼前的一些利益,不愿对其子女进行教育投资,因此在优值品的情况下,纯粹的市场提供会造成巨大的效率牺牲,现实的选择就是由政府出面来纠正由于消费者偏好不合理而导致的市场缺陷。
3教育是一种不完全市场下的准公共物品
从经济性质来看,教育服务一般被看作是一种混合物品。
然而,教育是分初、中、高几个层次的。
所谓初等教育是保证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是每一个公民的一种权利,更是每一个公民的一种义务,它是带有强制性的。
既然是国家通过立法安排义务教育,每个公民都可以无差别地享受这种教育,那么这种服务理应由政府来提供和保障,从这个角度看初等教育应该是纯公共物品,而作为一种纯公共物品,它就具备了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这就决定了竞争性的市场机制不适合提供纯公共物品,因为:一方面,从公共物品的提供的角度来看,非竞争性是指增加一个消费者的编辑成本等于零;而另一个方面,非排他性意味着一个人使用公共物品,并不排除其他人使用。
二:目前我国财政支出的现状
1:教育支出总量不足。
如下表所示,教育支出不断增加,从1980年的114.15亿元上升到了2008年的9010.21亿元。
但用于教育的财政支出始终不到GDP的3%,一直都在低位徘徊。
在2000年时竟然达到了1.64%,从
表中也可以看出最近几年教育支出占GDP的支出不断增长,体现了政府对于教育的重视。
2:我国财政支出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1)由上图的表格可以看出,在初、中、高三级教育支出上,我国严
重失衡忽视初等教育,过分注重高等教育。
根据统计我国初中高等教育人均教育经费与人均GDP的比例分别为0.05,0.15和1.93。
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比例过高,所占比例不仅高于与我国同档次的低收入国家还高于发达国家。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教育资源匮乏,尽管近来民办教育有所发展,但高等教育几乎都有政府提供,能够真正接收到高等教育的人,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并不大,因此在经费上,显得高等教育的投入有些偏高。
而提高国民素质的关键并不在于高等教育,而是取决于初等教育,相对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在反应出高等教育比例偏高的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初等教育投入的不足。
(2)对职业教育的不够重视。
相比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支出严重不足,这种现象不利于我国技术人员的培养,不利于长夜结构调整与升级。
(3)地区性支出不平衡。
我国对于西部指出远远小于对东部的支出,我们可以从一些报告可以看到,西部的教育条件的确很差,没有好的教室,好的老师,辍学率很高,这种现象极易引起中西地区的不稳定。
(4)由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明显,所以我国教育投入基本走了一条先城市后农村的道路,导致城乡教育支出差距显著。
但我国有80%以上的小学、64%以上的初中设置在农村。
从公平原则看,城乡学生的人均政府教育投入应当相等。
但事实并非如此。
当前我国农村教育资金严重不足,这种地区之间教育投入的差异直接导致了各地人口受教育水平的差异,极大的影响了公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三:完善财政支出结构的建议
1.重新定位教育的功能。
正是由于教育的产业化定位,我国高校收费高引发各阶段教育收费的全面走高。
应当看到,国际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大多注重教育的公益功能。
美国、英国、加拿大的大学学费,个人缴纳比例一般只占应交学费总额的20%~40%左右,其余则为社会公共团体捐
赠资金和政府资金解决。
而我国教育收费,即使在义务教育的中小学阶段,个人负担费用亦偏高。
这固然有我国尚不发达的经济因素,但教育功能定位不当也难脱其责。
只有重新强调教育为国家社会未来育人的公益功能,才能使教育更能贫民化。
2.建立和完善补偿机制。
完善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通过"奖、贷、助、补、减、免"等一系列措施来保证教育机会的公平,降低辍学率,提高全体人民的素质。
3.采取措施扭转社会教育观念。
教育是一项优值品,虽然在短期得不到什么效益,长期是有助于社会文明的发展的。
4.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提高财政教育支出水平。
加强政府在教育财政投入上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稳定教育经费来源。
首先要继续深化对教育事业的性质和战略地位的认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属于公共事业,应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
政府财政投入应优先保证对教育事业的投入。
其次,对教育投入进行法律调控,从法律层次上保证、规范教育投入,即义务教育财政责任的法治化。
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是衡量教育投入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因此,要提高财政教育支出水平,首先,转变政府职能,科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在有限的财力中确保教育支出的优先增长;其次,预算安排时,要确保《教育法》中规定的教育经费“三个增长”(中央和地方
政府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生均教育经费要逐步增长,教师工资和公用经费要逐步增长)的落实,在此基础上,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将财政收入超收部分更多地用于教育投入,确保教育支出的稳定增长。
5.促进教育投入渠道多元化。
一国教育的发展不可能全部依赖单一的政府投入,还需要社会各方的合作努力,因此在加大财政教育性投入的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
如果说政府的财力有限,并且将多数经费投放于义务教育,那么引入社会力量参与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投资办学应该是个可行之法。
如实行股份制学校,由政府牵头,以股份制的融资方式有效的聚集民间资金,解决办学经费不足的问题。
6. 明确中央和省两级政府在农村义务教育上的投入责任。
虽然义务教育新保障机制缓解了农村学校经费短缺,但这是初步、低标准的。
尤其是全国1500个农业县,从农村学校房舍、教育设备设施到教师质量等方面还十分落后,一些县仍保留了义务教育乡级管理体制,至今还有一定数量“新代课教师”,所以在分税制财政体制下,农业县财力十分困难是必然的。
为此,明确中央和省级政府在农村义务教育上的投入责任,是保证教育经费持续增长的首要前提。
7. 优化三级教育结构。
在我国,一方面文盲率还很高,另一方面人均GDP还很低,在这个阶段迫切需要的是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而且初等、中等教育的社会报酬率远远高于高等教育。
在当前教育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把有限的教育经费投人到收益率低的部分,造成资源配置的无效,并使社会不公平的情况加剧。
因此,政府财政预算内拨款在三级教育中的分配不尽合理,应把教育经费更多地投入到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中。
为了把有限的教育资金用在刀刃上,政府应明确义务教育在教育经费中的优先地位,将教育经费的增量主要用于义务教育。
而非义务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则引进市场机制,实行全社会参与战略,采取自费与政府补助相结合的办法办学。
实行完全免费的义务教育,应该增加对义务教育的公共投入,提高义务教育中公共教育经费所占的比重。
在公共教育经费占各类学校教育经费的比重中,应该使义务教育的比重最大。
8. 缩小地区之间的差异。
鉴于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财力存在明显差距的现实,为缩小地区间基础教育支出水平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应完善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制度。
一方面,完善分税制,完善一般性无条件转移支付制度,纵向使中央财政加强对西部和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弥补西部和贫困地区财政的教育收支缺口;横向建立省际之间、县际之间的教育转移支付框架,促进各地方政府教育提供能力的均等化。
另一方面,建立专项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重点解决办学、教学条件的改善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