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财政学

合集下载

《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

《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概述与目标•财政收入原理及实践•财政支出理论与实践•政府预算管理与改革目•财政政策理论与实践•国际财政交流与合作录01课程概述与目标财政学定义及研究领域财政学定义研究领域课程目标及要求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课程设置与安排课程内容01教学方法02课程安排0302财政收入原理及实践财政收入概念及分类财政收入定义01财政收入分类02财政收入规模03税收原理与制度设计税收概念及特征税制构成要素税种分类非税收入形式及特点非税收入定义非税收入形式非税收入特点03财政支出理论与实践财政支出概念及分类财政支出定义财政支出分类按照政府职能分类可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社会文教支出、国防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和其他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可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01 02 03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比较分析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比较成本效益分析法将一定时期内项目的总成本与总收益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方法,通过多个预选方案进行成本效益分析,选择最优的支出方案。

要点一要点二最低成本法也称最低费用选择法,适用于那些成本易于计算而效益不易计量的支出项目,如社会保障支出项目,该方法只计算项目的有形成本,在效益既定的条件下分析其成本费用的高低,以成本最低为原则来确定最终的支出项目。

综合评价法在上述两种方法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多方因素,进行系统的综合评价,以得出更全面、更客观的财政支出效益评价结果。

要点三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04政府预算管理与改革政府预算概念、功能及编制流程政府预算定义政府预算功能编制流程预算外资金管理与监督预算外资金定义预算外资金管理监督与检查1 2 3预算制度改革背景改革方向与措施未来发展趋势预算制度改革方向与趋势05财政政策理论与实践财政政策目标包括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经济目标,以及资源优化配置、收入分配公平等微观经济目标。

财政政策工具主要包括公共支出、税收和公债等。

公共支出政策通过调整政府购买和转移性支付来影响总需求;税收政策通过调整税率和税基来调节经济;公债政策则通过调整公债发行规模和利率来调控经济。

2019年教育财政学题库.doc

2019年教育财政学题库.doc

教育财政学题库一、名词解释( 60 题)MA 、非竞争性MA 、非排他性MA 、外部性MA 、公共产品MA 、学费MA 、非营利性MA 、教育成本MA 、教育成本分担MA 、教育投资的内部分配比例MA 、教育投资的外部比例MA 、基尼系数MA 、塞尔系数MA 、教育公平MA 、教育财政中性MA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MA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MA 、以脚投票MA 、免费搭车者MA 、科斯定理MA 、比较优势MA 、帕累托效率MA 、帕累托改进MA 、财政转移支付MA 、洛仑兹曲线MA 、信息不对称MB 、蒂伯特模型MB 、准公共物品MB 、市场失灵MB 、政府失灵MB 、财政联邦主义MB 、财政分权MB 、理性人MB 、收入效应MB 、替代效应MB 、无差异曲线MB 、边际替代率MB 、消费者剩余MB 、生产者剩余MB 、边际转换率MB 、横向公平MB 、纵向公平MB 、收入再分配MB 、非抵押特性MB 、考核度量特性MB 、规范分析MB 、实证分析MB 、达尔顿准则MB 、变差系数MB 、 McLoone指数MB 、 Verstegen 指数MC 、希克斯 -卡尔多效率标准MC 、联邦制MC 、分税制改革MC 、公共财政MC 、政府预算MC 、国家预算MC 、义务教育MC 、教育经费预算单列MC 、助学金MC 、奖学金二、简答题( 40 题)JA、教育的外部性有哪些?JA、简述供给需求原理。

JA、影响需求和供给的因素都有哪些?JA、画出社会(教育)生产可能性曲线,并解释这个图形。

JA、简述机会成本递增原理。

JA、简单说明比较优势原理。

JA、说明帕累托效率的条件。

JA、简述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

JA、简述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

JA、分析市场失灵的原因。

JA、为什么会存在政府?政府的作用有哪些?JA、外部性都有哪些特征?JA、作图分析当外部性为正(负)时,产品的供给和需求。

JB、简述科斯定理。

JB、简述无差异曲线。

财政学课程财政学课程简介

财政学课程财政学课程简介

财政学课程简介财政学是高等院校财经类11门核心课程之一,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研究确定的经济学类4个专业的8门共同核心课程之一,是经济类、管理类14门核心课程之一。

财政学一是门经济应用学科,以理论经济学为基础,为财政实践提供理论支持与指导。

同时,由于财政处于生产关系中分配环节的主导地位,是众多课程的基础课程或关联课程。

财政学上承基础理论经济学,中连各部门经济学,下接各个管理学科。

理论经济学拓展研究范围要涉及财政学的内容,如公共部门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各部门经济学的对政府经济分析必需了解财政学,如运输经济学、金融学、国际贸易学等等;工商管理与公共管理研究必然要与政府打交道,不掌握财政学的内容,如何称得上了解政府,特别是会计学专业,其行业主管部门是财政部门,不学财政学,连主管部门能干些什么都不知道,如何知道为什么要交税,如何为企业争取财政补贴或“税收支出”。

最早比较完整的财政理论出现于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之中,其后经历了以《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为代表,推出有效需求理论而著称的凯恩斯主义。

20世纪的六、七十年代,货币主义与供给学派等对凯恩斯主义又进行了激烈的批判。

从20世纪80年代起,以公共财政学说为体系的财政理论盛行于世界各国。

目前财政学课程的内容就是建立在公共财政思想的基础之上。

财政学的研究对象是政府的经济行为,直接表现为政府的财政收支,具体包括财政收入的形成、财政支出的实现、国有资产的管理、财政体制与财政政策等等。

进而扩展到公共部门经济领域,研究怎样通过财政体制和政策来消除通货膨胀、失业和衰退,实现经济稳定、宏观平衡等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从财政学研究政府具体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效率与公平来看,通过公共选择与成本收益分析来决定每一笔的收入与支出。

财政学是一门地地道道的微观经济学。

从财政学研究政府对国民经济的整体调节与控制来看,财政政策是政府干预经济的重要经济手段之一。

财政学知识点总结

财政学知识点总结

财政学知识点总结财政学知识点总结财政学是一门研究政府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学科,通过分析财政活动的规律和原理,旨在提供政府财政管理和决策的理论依据。

本文将从财政学的定义、目标、原则、收入与支出、预算、税收等多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财政学的定义财政学是研究政府财政活动规律和原则的学科,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通过分析政府的财政收入和支出,财政学旨在为政府提供经济管理和决策的理论依据,以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

二、财政学的目标财政学的核心目标是确保政府财政活动能够有效地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并实现公共资源的公平分配和社会福利的提高。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财政学一方面要关注财政收入的筹集,另一方面要合理安排财政支出,以实现财政平衡和经济稳定。

三、财政学的原则1. 公共利益原则:财政活动应以公共利益为导向,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

2. 收入平衡原则:政府在筹集财政收入时,要实现收入的平衡和稳定,避免财政赤字和债务过高。

3. 支出优先原则:财政支出应优先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实现公共福利最大化。

4. 财政自主原则:政府应具有财政自主权,能够独立地制定和实施财政政策,以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的需要。

四、财政收入与支出1. 财政收入:包括税收收入、非税收入和资本收入等。

其中,税收收入是最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包括直接税和间接税。

非税收入主要包括政府的经营性收入和非经营性收入。

2. 财政支出:包括行政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公共服务支出和投资支出等。

其中,行政支出主要用于政府的日常运营和公共事务管理,社会保障支出用于提供社会保障服务,公共服务支出用于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投资支出用于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

五、财政预算财政预算是政府财政管理的重要工具,用于规划和控制财政收入和支出。

财政预算包括年度预算和中期预算。

年度预算是政府在每个财政年度内编制的具体收支计划,中期预算则是对未来一段时间的预计收支情况进行规划。

六、税收税收是政府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之一,用于满足公共开支和提供公共服务。

2教育财政学第1讲

2教育财政学第1讲

图1 私人部门经济与公共部门经济的异同
4、 财政与财政学
• 政府是满足公共欲望的当然“人选”,因此,公共 部门的经济活动主要指政府的经济活动; • 政府从事经济活动,衍生出收入和支出问题; • 财政指政府的收支活动及其管理; • 财政学(public finance)
– 研究政府收支活动及其对经济运行所产生的影响的 经济学分支; – 也称为公共经济学(public economics)或公共部门经 济学(public sector economics)
2. 与政治经济学的分离和财政学的创立阶段 (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
• 财政学的创立是随着文艺复兴(1300——1650年) 之后的科学大分化而出现的。这一阶段西方走在 了世界的前列。 • 1615年法国早期重商主义者蒙克利钦首次使用 “政治经济学”一词,政治经济学进入历史舞台。 • 1776年亚当· 斯密出版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 因的研究》,标志着财政学的创立。
(1) 凯恩斯学派的财政理论
• 凯恩斯抛弃了政府只当“守夜人”的教条,认为财 政支出可以直接形成社会有效需求,弥补私人部门 需求的不足,使市场经济达到充分就业。凯恩斯首 次系统论证了财政赤字的经济合理性,冲击了典型 的“量入为出”的原则。代表人物:汉森、萨缪尔 森、罗宾逊、斯拉法 • 主要财政观点和政策主张: • ①实行国家干预的经济和财政政策 • 凯恩斯: 有效需求不足理论 财政赤字政策。 • 汉森:补偿性财政政策
(2)货币主义的财政观
• 货币学派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芝加哥 大学教授M.弗里德曼为主要代表人物。
• 他强调经济生活中的个人自由,即消费者的自 由选择和生产者自由竞争,极力反对政府干预经 济。主张从压缩财政支出入手,控制通货膨胀; 反对用减税和扩大政府开支等扩张性财政政策来 刺激经济;主张以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代替凯恩 斯主义的财政、金融政策。

财政学在教育资源配置与教育公平问题中的应用分析

财政学在教育资源配置与教育公平问题中的应用分析

财政学在教育资源配置与教育公平问题中的应用分析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核心领域,而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教育公平一直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议题。

在解决这些问题时,财政学作为一门研究财政资源分配的学科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通过对财政学在教育资源配置与教育公平问题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财政学对教育政策制定与实施的指导作用。

一、财政学与教育资源配置财政学研究财政资源的收入、支出和分配,其中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益的重要手段。

在教育资源配置中,财政学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发挥作用:1. 优化教育财政支出结构。

财政学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调控工具,可以通过调整教育财政支出的结构来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

例如,可以加大对教育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薄弱的地区教育资源;增加对教育人才培养的投资,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数量,提高教育质量。

2. 建立公平教育资源分配机制。

财政学可以提供决策支持,帮助政府建立公平的教育资源分配机制。

通过合理的财政支出预算安排和评估体系,可以确保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减少区域和学校之间的差距,提高教育公平性。

3. 发挥市场机制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财政学可以借鉴市场经济的原理,引导市场力量参与教育资源的配置。

例如,通过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机构,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教育领域,丰富教育资源供给,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二、财政学与教育公平问题教育公平是指每个公民在接受教育机会、教育资源和教育成果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

财政学在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中可以起到以下作用:1. 提供公共财政支出的经济基础。

教育公平需要政府提供公共财政支出,而财政学可以帮助政府确定教育公共支出的规模和结构。

通过合理的财政预算安排和资源配置,可以提高教育公共支出的效率和公平性。

2. 完善教育资源分配机制。

财政学可以提供决策支持,帮助政府制定和完善教育资源的分配机制,以确保每个公民都能平等享有教育机会。

通过建立统一的招生制度、调整学校区划和分配学校资源等措施,可以减少教育资源的不平等现象,并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财政学

教育财政学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财政学课程(课程代码:10490)考试大纲目录I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II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第一章教育财政学导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二、课程内容三、考核知识点四、考核要求第二章教育财政学相关理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二、课程内容三、考核知识点四、考核要求第三章教育财政与经济增长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二、课程内容三、考核知识点四、考核要求第四章教育财政的成本分析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二、课程内容三、考核知识点四、考核要求第五章教育财政的效率研究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二、课程内容三、考核知识点四、考核要求第六章教育财政的管理体制研究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二、课程内容三、考核知识点四、考核要求第七章教育财政与非政府教育投入及其政策分析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二、课程内容三、考核知识点四、考核要求Ⅲ.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附录:题型举例I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一、课程性质与特点教育财政学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管理专业(本科专业)的重要课程内容。

是教育管理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它既为教育管理专业的其他课程提供理论基础,又可直接指导教育管理实践活动,具有较强的应用性。

教育财政学是一门主要研究政府教育投入的教育管理学分支学科。

主要研究教育财政理论、教育财政与经济增长、教育财政的成本与效率、教育财政管理体制以及非政府教育投入等教育财政现象及其规律。

教育财政学是一门具有很强的应用指导作用的理论学科,是一门集教育管理学、教育经济学与财政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

二、课程目的与要求本课程的设置目的在于帮助考生在掌握了教育管理学中对一般教育行政管理的基础上,对于教育财政现象、教育财政形成机制、教育财政的成本与效率和教育财政的管理体制等有系统、深入、熟练的把握,为将来综合运用管理学、经济学、财政学分析教育问题打下基础,并对教育管理学、教育经济学等学科产生综合贯通的影响。

同时,在市场经济领域中,政府参与教育资源的配置已经不是单纯的政府提供教育财政资金的问题,还涉及到国家宏观教育政策和政府行为本身。

教育财政学精编版

教育财政学精编版

简答题(7)生产与交换:帕累托状态的条件:帕累托最优的概念:如果资源的一种配置增加了一个消费者的福利,而没有减少另外消费者的福利,这种配置就是一个帕累托改进。

如果资源禀赋配置的任何改变总有人的福利受到损失,这种状态就是帕累托状态。

也就是说,要提高任何一个人的福利必须是其他人的福利降低,这种状态就是帕累托最优状态。

简答题(8):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如果每一种商品都有一种市场,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消费或者生产中没有外部性,那么竞争市场均衡就是帕累托有效率状态。

完全竞争市场中消费者决策:消费者之间的条件: 生产者的条件: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定价原则:边际成本等于价格 企业的边际转换率的定义:多生产一单位的苹果,需要放弃的无花果叶的数量: 边际转换率与边际成本的关系:企业的边际转换率:Adam Eve af af af MRS MRS MRT ==Adam a af f P MRS P =Eve a af fP MRS P =Adam Eveaf af MRS MRS =a aP MC =f f P MC =af yw MRT xz =**a f MC yw MC xz =aaf f MC MRT MC =a af f MC MRT MC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1、一个良好运行的竞争制度会在效用可能性曲线上,产生某种资源配置。

2、政策含义:竞争的经济能够“自动”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无需要任何集权指。

3.不需要政府,或者最小的政府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1.如果消费者的消费偏好是凸性的(无差异曲线是凸的),生产者的生产技术曲线是凸的,生产和消费中没有外部性。

任何帕累托有效率的经济状态都可以通过竞争市场均衡来实现。

2.第二定理说明分配与效率可以分开考虑。

任何帕累托效率配置都能得到市场机制的支持。

市场机制在分配上是中性的,不管商品或财富公平分配的标准如何,都可以用竞争市场来实现这种公平。

3.在市场经济体制中,价格机制有两种作用,一是配置作用,也就是表明资源的稀缺性;二是分配作用,也就是确定不同的交易者能够购买的各种商品的数量。

2024年教育部财政学教指委财政学类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

2024年教育部财政学教指委财政学类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

2024年教育部财政学教指委财政学类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1. 引言在当今社会,高等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教育部财政学教指委财政学类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旨在通过优秀的教学案例,促进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情感的培养。

本文将通过研究2024年的一则优秀案例,探讨其在课程思政方面的独特之处。

2. 案例背景2024年,某高校财政学类课程开设了一门名为《公共财务管理》的课程。

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公共部门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的理解,并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态度和价值观。

3. 教师设计为了达到课程思政目标,该校特聘请了一位经验丰富且热爱教育事业的老师担任该门课程的授课教师。

该老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每一堂课中。

4. 教学方法该老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实地考察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在讲授环节,老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际操作演示,帮助学生理解财务管理的原理和方法。

在案例分析环节,老师引导学生分析真实的财务管理案例,并引导他们思考背后的思想政治价值。

小组讨论环节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通过互动交流促进他们对财政管理问题的深入思考。

此外,老师还组织了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公共财务管理工作,并与相关从业人员交流。

5. 案例内容该课程中涵盖了多个案例内容,其中一则典型案例是关于某地区相关部门如何合理运用公共财政资源改善教育条件以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的问题。

通过该案例分析和讨论,学生深入了解了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对教育公平造成的影响,并探讨了相关部门应如何通过财政手段来解决这一问题。

在案例分析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公共财政资源的合理分配原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引导学生从思政的角度审视财政管理问题。

6. 教学效果通过该优秀案例的教学,学生不仅在理论上对公共财务管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在思想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吉大网络教育财政学练习题及答案

吉大网络教育财政学练习题及答案

财政学练习题一、填空题1、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市场失灵是市场经济固有的(欠缺)。

2、政府为市场经济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职能叫(资源配置)。

3、我们现在建立的社会主义财政体制是(市场经济公共财政)不是(计划经济财政)。

4、收入分配的公平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

5、我国的财政决策必须实行(法制化)和(民主化)。

6、目前我国财政支出结构正在进行(调整)和(优化)。

7、目前我国财政收入中(第三产业)的收入比重不断增加。

8、税收中有时(纳税人)人和(负税人)人是不一致的。

9、税收具有的经济效应是(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10、政府国内债务表现为(隐性)和(显性)。

1、(投资)和(社会消费)是由国家基本职能产生的购买性支出。

2、我国国防支出项目包括人员生活费、(训练维持费)和(装备费)。

3、财政平衡是(相对)的平衡不是(绝对)平衡。

4、财政政策必须与(货币政策)配合才能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5、政府的债务主要有(内债和外债)和(隐性和显性)。

6、国家财政用于物质生产领域内的投资为(基础建设投资)。

7、财政是国家(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利直接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活动。

8、公共卫生必须由政府投入的原因是(纯公共物品)。

9、义务教育以外的高层次教育是(混合物品)。

10、财政的科研投入主要是对(基础性)和(公益性)及高新科技的科研经费。

1、由政府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称为(公共物品),功能是满足(公共需要)。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构成社会资源配置体系的有(市场)和(政府)3、市场失灵为政府介入或干预提供了(必要性)和(合理性)依据。

4、市场经济中政府的经济作用是(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

5、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通过(垂直相加)而不是(水平相加啊)求得。

6、财政支出效率是由财政(资源配置)和公共物品(生产效率)组成。

7、效率是人们在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中(所费)和(所得)的对比关系。

8、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主要有(成本—效益分析法)和(最低成本法)。

教育财政学

教育财政学

复习1.教育财政:政府教育投入、公共教育投入(财政性教育支出)2.教育产品是一种准公共产品。

根据多级政府公共产品提供理论,教育产品是兼具全国性和地方性的准公共产品,需要中央和地方共同提供。

3.人力资本理论的创始人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Schultz)的主要观点:人力资本是国民生产要素之一。

而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部分。

教育投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很大。

4.衡量教育财政公平目标实现程度的指标是基尼系数,取值范围0-1。

衡量教育财政效率目标实现程度的指标是帕累托最优。

5. 教育财政的规模一般用教育财政支出的规模来加以衡量6.教育财政/GDP 是衡量教育财政规模的重要指标。

高收入国家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并趋于稳定,中等收入国家一般维持在4%左右,并且随着经济的增长而不断提高。

7.我国生均教育经费60多年来小学增速最快、普通中学增速不快、普通高等学校增速最慢(有些年份甚至实际负增长)。

8.当前工业发达国家都是在完成普及小学教育之后才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9.教育财政的直接成本指各种财政性教育经费;间接成本包括教育税收减免、教育贷款贴息或优惠、土地和建筑物的潜在租金、挂账处理的固定资产折旧费、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机会成本。

10.在美国,财产税是教育融资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地方几乎将该项税收全部用于教育。

11.“人人交费已经过时了”、“教育——由政府为其融资”反映了美国及整个西方世界认为政府应对教育投入负主要责任的普遍共识。

12.彩票业收入在美国历史上对教育做出大贡献,比如哈佛、耶鲁、哥伦比亚等大学的建立和发展,但现在贡献不多。

13.教育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方法——最低成本法。

机会成本分析法(宏观)、成本-效益分析法(微观)、最低成本法(补充)。

14.教育财政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P115 图4.3.1)1)短期直接效益指标(各教育层次的)学生数量、升学率、毕业生数量;2)长期直接效益指标:义务教育普及程度、人均受教育年限、文盲率;3)间接效益指标:教育收益率、经济增长、就业水平提高、犯罪率、死亡率15.对教育收益的共识:包括个人收益率和社会收益率。

教育部财政学类教指委课程思政教学指南

教育部财政学类教指委课程思政教学指南

教育部财政学类教指委课程思政教学指南1. 前言近年来,学校注重课程思政教育的融入和推广,衣食住行,无处不思政。

教育部财政学类教指委课程思政教学指南,指导着财政学类教育的思政实践。

本文依据指南,探讨财政学类思政教学的具体实践应用。

2. 思政教学纲要根据教指委指南,思政教育的纲要需要注重以下几点:2.1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财政学类专业培养的是经济管理人才,这个领域的人才需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财经领域贯穿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多个领域,学生的思政性素质能够引导他们探求当下社会、国家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2.2 开展实践性思政教育实践教育是专业学习和个人发展中的重要环节,财政学类专业更要注重实践性教育。

注重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实习、听取心路分享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发挥聪明才智,增强社会责任感。

2.3 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下中国的特色和基础。

区别于其他学科,财政学注重的是财经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教育的重点必须相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精神。

3. 思政教学实践点基于教指委的思政教育纲要,财政学类专业的思政教育实践点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3.1 课程设置思政教育不仅体现于专门设置的思政课程,更应该融于财政学类专业的各个学科教育。

专业方向课程中,设立必修的思政课程,该课程能引导学生学会在学习与工作中关注国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大局,了解国情民情。

3.2 社会实践学校可以安排有关“第一建筑集团”等大型企业的实习,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机会。

实习期间,学生可以真正的了解到财政领域的运作,认识事业理念及职业发展之道,了解领域行业内的相关政策法规,更加相信自己的职业选择。

3.3 学术研讨在学校决策的教育实践计划中,学术研讨是重要环节之一。

专业课程学习之余,学生可以参与较为深入的讨论和研究,加强在财政学领域的思想创新,提高论辩策略与职业素养。

4. 思政教育成效评价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思政教育的效果也不容易衡量。

财政学完整PPT教学课件

财政学完整PPT教学课件
政府支出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的 投入,有助于改善收入分配状况。
2024/1/25
财政政策在收入分配中的作用
通过财政政策调整收入分配格局,促进社会 公平和经济发展。
25
财政与社会保障
2024/1/25
财政在社会保障中的作用
政府通过财政拨款提供社会保障资金,确保社会保障制度的正常 运行。
社会保障制度对财政的影响
化。
14
2024/1/25
04
财政管理
15
预算管理
1
预算的概念、分类和作用
详细解释预算的定义,包括其分类(如零基预算 、增量预算等)以及在财政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2 3
预算编制的原则和程序
深入探讨预算编制应遵循的公平性、透明性、可 预测性等原则,并介绍从预算准备到预算审批的 完整流程。
预算执行与调整
21
财政政策类型与效应
2024/1/25
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
指某些能够根据经济波动情况自动发生稳定作用的政策,无需借助外力即可直接产生调控 效果,如累进的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指政府根据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状况,主动灵活选择不同类型的反经济周期的财政政策工 具,干预经济运行行为,实现财政政策目标,如扩大或缩减财政支出、减税或增税等。
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
财政与社会保障的互动关系
财政与社会保障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共同构成社会稳定和经济发 展的重要保障。
26
THANKS
2024/1/25
27
无法开始。
04
历史分析方法:历史分析方法 是指运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分 析客观事物和社会现象的方法 。客观事物是发展、变化的, 分析事物要把它发展的不同阶 段加以联系和比较,才能弄清 其实质,揭示其发展趋势。

教育学的教育经济与财政学研究

教育学的教育经济与财政学研究

教育学的教育经济与财政学研究教育学的教育经济与财政学研究是指通过经济学和财政学的角度来探讨教育领域的相关问题。

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与财政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教育经济与财政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三个方面展开阐述。

一、教育经济与财政学的基本概念教育经济与财政学是研究教育与经济、财政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教育经济学主要研究教育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教育投资与效益、教育市场等问题;财政学则关注教育经费来源与分配、教育税收政策等方面的问题。

两者相互补充,共同构建了教育经济与财政学的研究体系。

二、教育经济与财政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 教育资源的配置与利用教育资源是指用于教育事业发展的各类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财务资源等。

教育经济与财政学致力于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研究内容包括教育资源的供给与需求、公平与效率的平衡等方面。

2. 教育投资与效益教育投资是指政府和个人在教育领域所做的各类投入,包括教育经费、教育设施等。

教育经济与财政学研究如何实现教育投资的最大化效益,通过评估教育投资的回报率和社会效益,以支持合理的决策和政策制定。

3. 教育市场的运行与规制教育市场是指教育供求关系形成的市场机制。

教育经济与财政学关注教育市场的运行机制、市场竞争与市场失灵等问题。

研究内容包括教育产业结构、市场竞争机制和教育市场监管等。

4. 教育经费的来源与分配教育经费是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资金来源,包括政府拨款、个人捐赠、教育税收等。

教育经济与财政学研究教育经费的筹措、分配机制、财政支出的效益等方面的问题。

研究内容包括教育经费的筹集渠道、教育经费分配的公平与效率问题等。

三、教育经济与财政学研究的意义教育经济与财政学的研究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教育经济与财政学的研究能够提供决策者科学的理论依据,促进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其次,教育经济与财政学的研究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增强教育系统的发展潜力。

政府提供教育的理由-财政学

政府提供教育的理由-财政学

政府提供义务教育的理由
理由
使适龄儿 童都能接 受九年义 务教育
不公平 问题
教育投资在 侧重点上发
生了偏差
现在的中国 城乡教育差
距拉大
政府提供高等教育的理由
产业结构升级对劳动 者的素质要求提高,源自技术技能型的劳动者 必须变为知识智能性
的劳动者
原因 分析
经济发展中产业之间 出现的收入和产品附 加值的相对差异造成 劳动力向高收入的产
高等教育分类
•普通高等教育 •成人高等教育 •高教自学考试 •电大开放教育 •远程网络教育
义务教育的含义
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 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 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 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 度
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的 特点。
中央财政教育支出
2010
2011
政府提供教育的理由
政府的角度
理由
市场的角度 经济增长的角度
教育的功能
政府的角度
政治 职能
服务 职能
文经化职济能是指政府为 满职足人能民日益增长的
政府 文化生活的需要,依 法对文化事业所实施
职能 的管理。它是加强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促 进展经的文济重化与要社保会证协。调发 职能
劳动力教育水平的提高为社会生产中科 技进步奠定基础
教育现代化成为社会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教育的功能
影响经济发展
影响文化发展
首要 功能
基础 功能
直接 功能
深远 功能
促进个体发展
影响政治发展
高等教育的含义
高等教育职能

《教育财政学一》课件

《教育财政学一》课件

教育财政学的研究内容
教育财政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教育经费的来源、分配机制、财政支出的控制与 评估等。
教育财政学的意义
教育财政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政府合理分配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 育事业的发展。
教育财政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教育财政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是保障教育权益和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需 要综合考虑社会需求和财政实力。
《教育财政学一》PPT课 件
本课件介绍了教育财政学的核心概念和重要内容,以及教育财政政策的制定 与实施,教育经费的筹集与分配,教育财政改革与发展展望。
课程介绍
本节内容将介绍教育财政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意义,为后续内容的学习奠 定基础。
教育财政学的定义
教育财政学是研究教育与财政的关系,探讨教育经费的筹集、分配与使用等 问题的学科。
教育经费的筹集与分配
教育经费的筹集方式和分配原则直接影响教育资源的分配公平性和教育质量 的提高。
教育财政改革与发展展望
教育财政改革是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未来需要加强财政支持,完善教育财政制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近五年教育投入状况分析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我国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

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国民素质,使我国能够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人们的共识。

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振兴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全局性的地位,其本身具有较强的外部性,在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今天,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

重视教育发展教育,是培养高科技人才提高国民素质的有效途径,推进教育的均衡、快速发展,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山东省作为教育大省开始向教育强省转变,不断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投入,支持教育单位的发展,推动教育硬件设施和教师资源的快速发展,但当前山东省的教育投入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其自身的发展,本文从山东省近五年教育投入、学生数量和学校数量的变化、生均事业费等方面进行数据分析,找出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建设性意见,推动山东省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发挥教育的正能量,实现教育的大发展大繁荣。

关键词:教育财政投入问题建议一:教育财政投入理论概(一)财政收入的概念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

财政收入表现为政府部门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个)所取得的。

财政收入是衡量一国政府财力的重要指标,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范围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财政收入的充裕状况。

(来源于百度百科)(二)教育财政1.教育财政的概念教育财政是国家对教育经费及其他相关教育资源的管理,包括国家对教育经费及其他教育资源的筹措、分配及使用的监督等。

国家通过立法、行政、司法等机关行使教育财政的职能。

2.教育财政的分类教育财政作为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分类与财政收支的分类有着密切的联系。

但教育财政支出又有其本身的特性,它与政府教育体制和政府财政管理体制以及各国的具体情况、历史背景密不可分.目前,世界各国一般实行的是学前(幼儿)、初等、中等、高等以及其他形式的教育体制,按这种体制分类,则教育财政可分为:学前(幼儿)教育财政、初等教育财政,中等教育财政、高等教育财政以及其他形式的教育财政。

学前(幼儿)教育财政是指学龄前儿童的政府教育经费投入,它包括幼儿教育的场所设施建设支出、幼儿教育的管理与行政支出等。

初等教育财政是指小学阶段的政府教育经费投入,它包括学校的设施建设支出、教师的工资待遇支出以及教学管理与行政支出等-由于这一阶段的教育属于义务教育.其经费来源基本上由政府财政承担.中等教育财政是指中学阶段(包括中专,职校、技校)的政府教育经费投入。

在中国,普通的初中教育仍属于义务教育.其经费主要由教育财政承担、中专、技校及部分职校的经费来源除由政府财政堆掘一部分外,其余由办学单位承扣或者通过非政府方式来筹集:高等教育财政是指大学阶段的政府教育经费投入;大学教育包括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博士后培养属于一种人才工作经历,在中国,这类经费未列入教育财政的口径之中)。

就高等教育而言,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认为其不属于义务教育范围。

它的经费来源不应该全部由政府负担,政府仅承担部分教育财政经费,其余由学校通过收费及社会捐助等于段来解决:其他形式的政府教育经费投入还包括成人教育支出,教师、职员的进修与培训支出,特殊教育支出(如聋哑学校、残疾人教育培训中心的经费支出)等。

按照教育体制分类的形式可以使我们清楚地看到教育财政经费在各个教育层面卜的使用情况,从而有利于教育产品的公共性质,有利于调整公共教育财政支出结构,并使之趋于合理,以保障公共教育经费的有效运用,促进教育事业的更快发展。

3.教育财政的功能一般来讲,教育财政主要有三大基本功能:第一,筹措教育经费及其他教育资源,以保证国家教育发展的需要。

筹措的手段主要有:一是制定有关法律法规,确定教育经费的筹集渠道及相应的比例,保障教育经费筹集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二是在各级政府公共财政支出中保证教育支出的逐步增长;三是通过各种行政或经济手段吸纳各种民间资金或资源投资教育事业。

第二,分配教育经费,配置教育资源。

分配教育经费,配置教育资源的基本依据是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与政策、社会对各级各类教育的需求以及各级各类教育自身的经费需求。

教育事业的发展,一方面取决于教育经费及其他教育资源的多寡,另一方面取决于教育经费的分配是否合理,教育资源的配置是否科学。

第三,监控教育经费的合法使用及其他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

在这方面,教育财政的作用是:对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财务活动进行合法的监控,防止违法违纪使用教育经费,杜绝铺张浪费,保障教育经费用得其所,教育资源发挥应有的效益。

(三)教育财政支出的研究意义教育财政支出作为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具有很强的正的外部性,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政治上,教育财政支出对于政治意识形态的构建、社会稳定产生推动作用,教育财政支出可以推动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的文化本身的发展,在人类的约束体制中,非正式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教育财政支出推动优秀文化、科学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形成一种非正式制度,对国家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教育财政支出对经济发展具有二重性,即直接性和间接性。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教育财政投入对于个人而言是对人力资本的长期投资。

个人通过教育和培训,不但提高了其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技艺水平,而且有利于开发个人的潜能,充分发挥自身能力,产生“非知识效应,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文化上,教育财政投入是为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需求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而推进的,教育财政投入不仅提高个人素养,提高自身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且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为实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伟大复兴提供物质基础。

(四)研究方法首先要搜集资料,设法得到自己需要的历史数据、文献资料。

在有充足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山东省近五年教育财政投入研究的现状、掌握动向,并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理论分析主要阐述教育财政投入的概念、类别、意义以及教育财政投入的理论基础等;实证分析主要采用政府公开的相关统计数据及文献资料,运用统计软件及相关分析方法对山东省近五年教育财政投入的现状进行分析。

文章坚持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以此来分析山东省近五年教育财政投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从而推动山东省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二、近五年教育财政投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山东省作为教育大省开始向教育强省转变,不断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投入,支持教育单位的发展,推动教育硬件设施和教师资源的快速发展,但当前山东省的教育投入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其自身的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教育财政投入不足“十二五”期间,在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思想指导下,我国各级政府都加大了教育投入,并不断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使教育经费总投入在2012年突破千亿元达到1317亿元,比起2008年的亿元增加了倍,2008年至2012年山东省教育支出增长也呈现出稳步增长的状态,尤其是2011年教育支出比2010年增加了%,近五年的平均教育支出增长比例达到%,近五年的教育支出总计亿元。

从表1可以看出,山东近五年的教育投入总体上是呈上升趋势,政府对于教育的也是越来越重视。

表1:山东省近五年教育投入合计年份2008 2009 2010 2011 2012全省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亿元)教育支出(亿元)1317 4301.1 全省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增长% % % % % %速度教育支出增长速度% % % % % %尽管山东省教育经费投入有了很大的增长,山东省财政性教育经费突破了万亿元,但与“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省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的目标仍有距离。

从表2可以看出,山东省近五年生产总从2008年的发展到2012年的,增加了进一倍,山东省近五年教育财政支出从2008年的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317亿元,虽然教育财政支出增长速度高于GDP增长速度,但是GDP 基数大,其总量的增长还是比教育投入的总量大的多.表2 2008-2012年全省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另外一方面从表3、4可以看出,教育财政支出占山东省GDP 的比例从2008年的%增长到2012年的%,近五年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从2008年%增加到2012年的%,初步实现山东省提出的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20%,但尚未达到国家提出的教育支出占全国GDP总量的4%。

表3:教育财政支出占山东省GDP的比例表4:近五年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的变化生均教育经费指数,即生均教育经费占人均GDP的比值,是一个把教育经费与国家富裕程度综合考虑的衡量指标。

2005年经合组织成员国的小学和初中生均教育经费指数分别21%和24%。

2008年,我国普通小学生均教育经费指数为15%,普通初中生均教育经费指数为20%,均低于国际标准水平,,表明山东省教育投入基数较小,比例小,总量不足,山东省教育事业的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

(二)教育财政投入利用率低,公共资源供求紧表5:近五年山东省义务教育人数和学校数目变化从2008年——2012年期间,山东省接受义务教育人数从2008年的万人到2009年的万人,2010年的万人,2011年的万人,一直呈现出的是人数不断上升的趋势,尤其是2010年和 2011年。

2011年相对于2009年增长了万人,2010年相对于2009年增长了万人,受教育人数变化显着增加。

但是,相应于受教育人数在显着增多的同时,义务教育学校却在呈直线减少。

2008年小学和初中学校数目是16714所,2009年是15976所,2010年15458所,2011年是15051所,呈直线减少的学校数目,接受义务教育人数却在不断增加,这就造成了教育财政投入利用率低,公共资源供求紧张,尤其体现在农村义务教育方面。

现阶段,为了提高教舍的质量和教师的素质,山东省教育部逐步剔除一些乡村小学,让孩子们去离家远的乡镇去接受教育,虽然这可以使提高学生接受教育的客观条件,但是,却又出现了上学路程远的问题,同时废弃学校却始终废弃,未曾真正利用,造成了资源浪费的问题。

(三)教育财政投入结构不均衡人(万人)年份2008 2009 2010 2011 2012生均教育经费(元)从2008——2012年山东省教育经费分别为元/万人,元/万人,元/万人,元/万人,元/万人,虽然投入在逐渐增加,但是人均教育经费却远远不够,还存在很多问题。

第一是高等教育与初等教育投入结构不合理。

伴随高等教育的发展,政府加大了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使高等院校有了长足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