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工作管理制度制度
小学课题研究的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规范小学课题研究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组织机构1. 成立小学课题研究领导小组,负责课题研究的总体规划和组织实施。
2. 成立课题研究办公室,负责课题研究的日常管理和协调工作。
3. 成立课题研究评审委员会,负责课题研究的评审、验收和成果推广。
三、课题研究原则1. 遵循教育规律,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实际,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
2. 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
3.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
4. 强调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
四、课题研究程序1. 选题阶段(1)教师根据自身教学实践和教育教学改革需求,提出课题研究申请。
(2)课题研究办公室对课题申请进行初步筛选,提出推荐意见。
(3)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对推荐课题进行审核,确定立项课题。
2. 研究阶段(1)课题负责人组织课题组开展研究工作,制定研究方案。
(2)课题组定期召开研究会议,总结研究进展,交流研究成果。
(3)课题研究办公室对研究过程进行监督检查,确保研究工作顺利进行。
3. 成果阶段(1)课题组根据研究过程,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2)课题研究评审委员会对课题研究报告进行评审,提出评审意见。
(3)课题研究领导小组根据评审意见,对课题进行验收。
4. 推广阶段(1)对验收合格的课题,由课题研究办公室负责成果推广。
(2)鼓励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用研究成果,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课题研究管理要求1. 课题负责人应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研究能力,确保课题研究工作顺利开展。
2. 课题组成员应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共同完成研究任务。
3. 课题研究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学术道德,保证研究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4. 课题研究经费应合理使用,专款专用。
5. 课题研究办公室对课题研究经费进行监督,确保经费使用规范。
六、奖励与处罚1. 对在课题研究中取得显著成绩的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课题工作研究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规范课题工作研究管理,提高研究质量,确保研究任务的顺利完成,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原则1. 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坚持科学、严谨、务实、高效的原则。
2. 保障研究任务的顺利进行,确保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创新性和科学性。
3. 加强课题研究过程管理,提高研究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 完善激励机制,调动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组织机构1. 成立课题工作研究领导小组,负责课题研究工作的总体规划和组织实施。
2. 设立课题办公室,负责课题研究的日常管理工作。
3. 课题负责人为课题研究的第一责任人,负责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进度控制和成果验收。
四、课题申报与立项1. 课题申报:各研究单位可根据自身优势,提出课题申报。
2. 课题评审:课题办公室组织专家对申报的课题进行评审,确定立项课题。
3. 立项通知:对批准立项的课题,由课题办公室发出立项通知。
五、课题研究计划与实施1. 制定研究计划:课题负责人应根据课题研究内容,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包括研究目标、研究方法、进度安排、预期成果等。
2. 实施研究计划:课题组成员应按照研究计划,认真开展研究工作,确保研究任务按期完成。
3. 汇报与交流:课题组成员应定期向课题负责人汇报研究进展,必要时进行阶段性成果交流。
4. 资料收集与整理:课题组成员应收集相关资料,对研究过程进行记录,确保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六、经费管理1. 经费预算:课题负责人应根据研究计划,编制经费预算,经课题办公室审核后,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2. 经费使用:严格按照批准的经费预算使用经费,确保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和合规性。
3. 经费结算:课题结束后,课题负责人应编制经费决算报告,经审核后报上级主管部门。
七、成果管理1. 成果形式:课题研究应形成研究报告、论文、专著、软件等成果。
2. 成果验收:课题结束后,课题负责人应组织专家对成果进行验收。
3. 成果推广:对优秀成果,应积极推广和应用,提高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
课题研究管理规章制度(通用8篇)

课题研究管理规章制度(通用8篇)课题研究管理规章制度(通用8篇)在当下社会,制度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多,制度对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对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制定制度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课题研究管理规章制度,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课题研究管理规章制度篇11 总则1.1 为规范《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有效的差异教学策略研究》(以下简称课题)的研究管理工作,提高教育教学研究的水平,增强教育科研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如期达成研究任务与预期目标,特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所指的研究课题是本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教研人员在课程改革、学科教学、教学评价、教学管理、教学理论等方面进行学术研究的课题。
1.3 课题研究应充分认识端正学术风气和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必须与教育教学第一线紧密结合,从实践中总结提炼,在实践中检查验证,以教育教学实际成效大小作为衡量课题研究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
2、课题的组织管理2.1 参与本课题研究采取自愿报名、学校审核的原则,最后确定课题组成员。
2.2 课题组组织机构:①聘请泉州市普教室小学教研室主任卓和平老师、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小学教研室主任郭琪琅老师、教研员林培育老师专家顾问。
②课题小组成员名单及分工如下:课题负责人:余智英成员:余智英、林顺才、曾家声、陈聪慧、张燕燕、陈伟锋、黄建兴、连栋梁、颜永锵、徐燕玉、李美珍、林燕婷、林雅美、黄燕飞、陈娇梅、曾婉霞、林婷婷、陈淑芳、徐玲、陈巧丽、郑惠玲2.3 课题负责人和主要参加者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和较强的研究能力,并在该课题领域已进行过前期研究,具备按计划完成课题的主客观条件。
3、课题的组织职责3.1 课题负责人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研究能力和专业素养。
负责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并向主管部门提出课题论证申请。
制定课题研究阶段计划,撰写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定期组织召集课题组全体成员开展研究活动,做好课题研究总结,保障课题研究落实到位。
小学课题研究规章管理制度

小学课题研究规章管理制度引言概述小学课题研究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为了规范和管理小学课题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管理制度。
这些规章管理制度旨在提高小学课题研究的质量和效率,确保教师能够有序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一、课题研究申报管理1.1 确定课题研究的范围和主题:在申报课题研究时,教师需要明确课题研究的范围和主题,确保研究内容符合教学实际需求。
1.2 提交申报材料:教师需要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提交课题研究的申报材料,包括课题研究计划、预期成果等。
1.3 审核和评审:学校需要设立专门的审核评审机构,对提交的课题研究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和评审,确保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二、课题研究实施管理2.1 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教师在实施课题研究时,需要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包括研究目标、方法、进度安排等。
2.2 落实研究经费和资源支持:学校需要为课题研究提供必要的经费和资源支持,确保研究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2.3 监督和评估:学校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对课题研究的发展和成果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三、课题研究成果管理3.1 形成研究报告和成果:教师在完成课题研究后,需要及时整理和撰写研究报告,形成研究成果。
3.2 发表和分享成果:学校鼓励教师将课题研究成果发表在相关学术期刊上,或者在学校内部进行分享交流,促进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
3.3 保护知识产权:学校需要加强对课题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确保教师的研究成果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
四、课题研究管理责任4.1 教师的责任:教师在课题研究中应当认真负责,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研究工作,确保研究成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4.2 学校的责任:学校需要加强对课题研究的管理和指导,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匡助,促进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4.3 相关部门的责任: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对课题研究的监管和指导,确保课题研究工作符合相关政策和法规。
课题研究管理制度

课题研究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各个行业都在积极进行课题研究,以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然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常常遇到一些管理方面的问题,如课题选择、进度控制、团队协作等,这就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课题研究管理制度,以提高研究效率和成果质量。
二、目标和原则课题研究管理制度的目标是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规范的管理方法和工具,以确保研究过程的高效、有序和有效。
在制定和执行管理制度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公平公正、透明高效、协同合作、实用可行。
三、管理要点1. 课题选择在选择课题时,应充分考虑市场需求、技术前沿和公司实际情况。
同时,应组织专家评审或团队讨论,以确定研究方向和目标,并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
2. 任务分解与进度控制每个课题研究需要进一步分解为若干个具体任务,并根据任务的关联性和优先级合理安排。
同时,制定详细的时间节点和里程碑,进行进度跟踪和控制,及时调整和应对风险。
3. 资源投入与管理为保证课题研究顺利进行,需要明确资源的分配和实际投入,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
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和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确保研究过程的顺利进行。
4. 团队协作与沟通课题研究通常需要多个团队成员协同工作,因此,建立有效的团队协作和沟通机制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定期开展团队会议、设立专门的交流平台、建立跨部门合作机制等手段,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5. 风险识别与控制课题研究过程中存在各种风险,如技术风险、进度风险、合作风险等,需要建立相应的风险识别和控制机制。
通过制定风险预警指标、定期风险评估和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降低风险对研究项目的影响。
6. 成果评估与转化课题研究的最终目标是取得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成果。
因此,对研究成果进行及时的评估,并积极推动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以实现研究的价值最大化。
四、制度执行与改进为了确保课题研究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应建立相应的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
制度执行者必须遵守规定,执行制度,并定期进行制度的评估和反馈。
课题研究管理制度

课题研究管理制度1.引言通过建立和实施课题研究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指导和规范课题研究工作,提高科研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本文将重点探讨课题研究管理制度的制定、实施和监督,以及管理制度的优势和影响。
2.制定课题研究管理制度2.1 设立管理制度编写小组由学校或研究机构指派专门的小组负责编写课题研究管理制度。
该小组应包括相关领域专家和研究管理人员,具备丰富的研究经验和管理知识。
2.2 分析和梳理课题研究流程小组成员应对课题研究的整个流程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梳理,包括课题立项、研究方案设计、实施过程、成果评估等环节。
基于这些分析和梳理的结果,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2.3 制定管理制度内容管理制度应包括课题研究的各项要求和规定,如立项程序、文献综述要求、研究方案撰写规范等。
同时,还应明确各参与方的责任和权限,确保课题研究的有序进行。
3.实施课题研究管理制度3.1 宣传和培训在管理制度制定完成后,需要进行相关的宣传和培训工作。
通过组织培训班、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让研究人员充分了解相关要求,提高他们的课题研究能力和管理水平。
3.2 指导和监督建立课题研究管理部门或委员会,负责指导和监督课题研究的执行情况。
该部门或委员会应定期召开会议,对课题研究的进展和结果进行评估,并及时提出改进措施。
4.管理制度的优势和影响4.1 提高研究质量课题研究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可以规范研究人员的行为,提高研究质量。
通过对研究方法、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等方面的规范,可以减少科研误差,增加研究结果的可信度。
4.2 提高研究效率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可以使课题研究的各个环节得到更好的协调和配合。
研究人员可以按照规定的流程和要求开展工作,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浪费,提高研究效率。
4.3 加强团队合作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促进研究团队的有效合作。
通过规定团队成员的责任和权限,明确各自的工作分工,可以促进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5.总结课题研究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于提高科研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课题研究管理制度

课题研究管理制度课题研究是许多科研机构和学术界的重要工作之一。
为了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和高效完成,建立健全的课题研究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建立和完善课题研究管理制度。
一、课题选题课题选题是课题研究的起点,决定着研究的方向和内容。
在建立课题研究管理制度时,应制定明确的选题标准和程序,确保选题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和实践意义。
同时,鼓励多样化的选题,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提升课题研究的创新性和综合性。
二、课题立项课题立项是对选题的正式批准,也是进入课题研究的重要一步。
建立完善的课题立项制度,需要明确立项的程序和标准,对课题的科学性、可行性、预期效益等进行评估。
此外,还需规定立项的时间节点,确保立项程序的透明和效率。
三、课题资金管理课题资金是支持课题研究的重要保障。
在建立课题研究管理制度时,要建立课题资金管理的规范和监督机制。
制定明确的资金使用标准和流程,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透明度。
同时,要加强对课题资金的监督和审计,杜绝资金滥用和浪费。
四、课题组织管理课题组织管理是课题研究的核心环节。
建立课题组织管理制度,需要明确课题组织的结构和职责,明确各成员的工作任务和分工。
同时,要规定课题组织的运作流程和沟通机制,促进课题组织的协同和高效。
五、课题进展管理课题进展管理是对课题研究全过程的监控和评估。
建立课题进展管理制度,需要制定明确的进展管理指标和评价标准,对课题的进展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此外,还应建立健全的信息管理系统,方便及时获取和共享课题进展情况。
六、课题成果管理课题成果是课题研究的最终目标。
在建立课题研究管理制度时,应制定明确的成果管理政策和措施,确保课题成果的保护和应用。
此外,还应加强对课题成果的宣传和推广,提高课题研究的社会影响力和学术价值。
七、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是课题研究的重要资产。
建立课题研究管理制度,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
明确知识产权的归属和权益,加强对知识产权的申请和管理,防止知识产权侵权和滥用。
课题研究规章管理制度

课题研究规章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课题研究活动,保障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提高课题研究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内所有开展课题研究的工作人员,包括课题立项、经费管理、研究过程管理、成果公布等方面。
三、课题立项1. 课题立项应当符合我单位的科研方向和发展规划,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2. 课题立项应当有明确的研究目标和预期成果,具备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3. 课题立项申请应当经过专业评审,评审合格后方可立项。
四、经费管理1. 课题研究经费应当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预算和管理。
2. 课题研究经费使用应当严格按照预算执行,不得挪用或私分。
3. 课题研究经费支出应当合理合法,有据可查,杜绝浪费和奢侈行为。
五、研究过程管理1. 课题研究应当按照预定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节点,进行科学研究。
2. 课题研究过程中应当加强资料收集、实验设计、数据处理等工作,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3. 课题研究过程中应当进行定期汇报,及时总结经验,解决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六、成果公布1. 课题研究成果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规定进行公布,不得有作假、夸大、抄袭等行为。
2. 课题研究成果应当及时公布,并允许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审查和复核。
七、考核和奖惩1. 对于课题研究工作绩效优秀的人员,可给予相应的表彰和奖励。
2. 对于违反课题研究规章管理制度的人员,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惩处。
八、监督检查1. 相关部门应当定期对课题研究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 对于课题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应当及时协调解决。
九、附则1. 本制度由相关部门负责解释和执行。
2.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施行,如有需要修订,应当按照相关程序进行。
3. 本制度未尽事宜,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执行。
以上制度自XX年XX月XX日起开始执行。
课题研究单位的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规范课题研究单位的管理,提高研究质量和效率,保障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 课题研究单位应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负责课题研究工作的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
2. 管理部门应设立主任、副主任,负责部门工作的全面领导。
3. 管理部门下设若干科室,分别负责课题立项、经费管理、成果鉴定、项目管理等工作。
三、课题研究工作流程1. 课题申报(1)课题申报人应具备相应的专业背景和科研能力。
(2)课题申报人应按照规定的格式填写《课题申报书》,提交管理部门。
(3)管理部门对申报书进行审核,符合要求者进入立项评审阶段。
2. 课题立项(1)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对申报课题进行评审,评审内容包括课题的研究价值、研究内容、研究方法、预期成果等。
(2)评审通过后,管理部门与课题申报人签订《课题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3. 课题实施(1)课题负责人应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进度和质量要求开展研究工作。
(2)课题负责人应定期向管理部门报告研究进展情况,包括阶段性成果、经费使用情况等。
(3)管理部门对课题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课题按计划进行。
4. 课题结题(1)课题负责人在合同约定的结题时间内提交《课题结题报告》。
(2)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对结题报告进行评审,评审内容包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成果质量等。
(3)评审通过后,管理部门与课题负责人签订《课题结题证书》。
四、经费管理1. 课题经费实行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截留。
2. 课题经费的使用应遵循合法、合规、节约、高效的原则。
3. 课题负责人应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和方式使用经费,定期向管理部门报告经费使用情况。
4. 管理部门对课题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经费合理使用。
五、成果鉴定1. 课题成果鉴定应遵循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
2. 课题负责人在合同约定的成果鉴定时间内提交《课题成果鉴定报告》。
3. 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对成果鉴定报告进行评审,评审内容包括成果的创新性、实用性、推广应用价值等。
课题研究的管理制度

课题研究的管理制度一、总则1. 本管理制度旨在规范课题研究活动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确保研究工作的有序进行,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和实用性。
2. 课题研究应遵循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和合法性原则,鼓励原创性研究和跨学科合作。
3.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参与课题研究的人员,包括主持人、研究人员、管理人员和支持人员。
二、课题立项1. 课题立项应根据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由主持人提出申请,并提交详细的研究计划书。
2. 研究计划书应包括研究背景、目标、内容、方法、预期成果、进度安排、预算和团队组成等信息。
3. 立项申请需经过专家评审和管理机构审批。
评审过程中,应重视研究的创新性和可行性。
三、组织实施1. 课题研究应在主持人的领导下进行,确保研究方向和目标的一致性。
2. 研究团队成员应明确各自职责,合理分配任务,确保研究工作高效协调。
3. 主持人应定期组织研究会议,讨论研究进展,解决研究过程中的问题。
4. 对于重大调整或变更,应及时向管理机构报告,并得到批准。
四、经费管理1. 课题研究经费应严格按照预算使用,不得挪用于非研究活动。
2. 经费使用应有明确的报销流程和审核机制,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
3. 对于经费使用情况,应定期进行审计和公开透明的财务报告。
五、成果管理1. 课题研究完成后,应形成研究报告、论文、专利或其他形式的成果。
2. 成果的归属、使用和保护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学术道德规范。
3. 对于具有重要价值的成果,应积极推广应用,促进成果转化。
六、监督评估1. 课题研究过程中,管理机构应定期对研究进展进行监督和评估。
2. 评估内容包括研究进度、质量、团队合作和经费使用等方面。
3. 对于未能达到预期目标的课题,应及时提出整改建议或采取措施。
七、附则1. 本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管理机构负责解释。
2. 对于特殊情况,管理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补充规定。
课题研究工作管理制度制度

课题研究工作管理制度制度课题研究工作管理制度制度一、前言课题研究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形式,是各级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的重要研究项目。
课题研究工作的管理关系到整个机构的科研水平和发展方向。
为规范课题研究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质量,制定此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学术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等各类机构的课题研究工作。
三、基本原则1.以专业的态度处理课题研究工作,确保研究成果的解决实际问题。
2.科学规划,细致组织,强化管理,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研究工作。
3.遵循人性化管理,提高工作满意度和研究积极性。
四、组织机构为了更好地管理课题研究工作,各机构应组建专门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本机构的课题研究工作都由该领导小组进行领导、协调与管理。
领导小组由相关领导和专家组成,主要职责如下:1.拟定机构课题研究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2.进行课题研究的审批及管理。
3.制定课题研究项目人员考核标准,评定课题研究人员的工作成绩。
4.组织对课题研究成果的评审。
5.研究课题研究工作的规范、标准及流程等。
五、工作步骤1.选题阶段(1)根据机构实际和研究需要,确定研究课题及其性质和方向,要求选题必须具有实践价值、学术水平,能够推动学科发展。
(2)结合预算,确定研究周期、资金预算、人员配备、实验条件等实际需求。
(3)进行研究课题的评估,建议评审专家;对评审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2.实施阶段(1)根据研究计划安排实施时间和任务分配。
(2)保证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准确性、系统性。
(3)创新研究方法和思路,不断提升科研工作水平。
(4)信守研究诚信,保证结果真实、可靠、准确并尊重研究人员的知识产权。
3.结题阶段(1)按照研究计划,完成课题研究成果报告的撰写。
(2)对研究成果进行内部审查和外部审查。
(3)根据审查结果整理完善,形成最终结论。
(4)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推广应用,提高影响力。
六、工作纪律1.严格执行工作计划,不得随意变动。
2.加强研究诚信,保证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信度。
课题研究管理规章制度

课题研究管理规章制度课题研究管理规章制度「篇一」为加强对课题实验研究工作的管理,确保研究任务如期完成,特制定本度。
一、课题组管理制度1、课题组成员务必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大胆创新,勇于探索的原则,始终保持高度的热情,积极参与课题的各项活动。
2、课题组成员要根据课题小组的计划和分工安排,配合主持人对所研究的课题进行扎扎实实的研究,及时沟通实验研究情况。
3、课题组成员要准时参加各项课题活动,及时探讨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交流研究经验。
4、课题组老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应充分渗入课题研究的内容,密切联系自己的教教育、教学工作,坚持研、教结合,学以致用。
5、课题组成员平时注意学习和收集有关课题研究方面的书籍、杂志、文献和国内外有关课题研究方面的.最新资料,并保存好收集的资料。
6、要注意及时总结研究的成果,保管好研究资料。
每学期写一篇教学反思或教学经验总结,每学年写一篇教学论文。
7、课题小组负责人对科研课题,要负责论证、指导(包括:课题发展方向、解决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交本阶段度研究工作报告和下个阶段研究工作计划,督促科研工作的开展。
8、各课题成员应根据上述制度规范本人的课题实施计划,争取在课题研究周期内实现目标,力争出成果。
二、课题组成员职责1、课题组组长职责:(1)负责整个课题研究的策划、组织、协调、目标考核工作,及时了解课题研究的进展,解决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2)邀请课题专家组专家对研究工作进行指导,确保课题研究沿着正确的方向、按正常的进度进行。
(3)及时提交本阶段度研究工作报告和下阶段研究工作计划,并且做好兼职的资料员,以确保研究档案的完整、有序。
(4)落实课题研究计划,组织开展课题组成员的理论学习、专题研讨、教学观摩、经验交流等集体研究学习活动,并作好记录。
2、课题组组员职责:(1)遵守课题研究管理制度,按时按质完成承担的研究任务。
高级教师、骨干教师和主研人员要发挥带头示范作用。
学校课题研究管理制度

学校课题研究管理制度一、前言学校课题研究是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为了规范和提高学校课题研究的管理水平,制订了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目标本管理制度的目标是规范学校课题研究,提高课题研究的管理水平,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
三、管理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学校内所有的课题研究工作。
四、管理原则1. 科学、民主:课题研究应以科学方法为基础,通过广泛的参与,形成科理性课题研究方向。
2. 鼓励创新:课题研究应注重创新,提倡敢于探索新方法,新理念。
3. 突出实效:课题研究应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强调实际应用效果。
4. 严格管理:课题研究应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管理,保证研究的严谨性。
五、管理机构学校课题研究管理机构主要包括学术委员会、课题研究办公室。
1. 学术委员会负责学校课题研究的总体规划和指导,落实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制定课题研究规划和计划,并负责批准课题研究计划。
2. 课题研究办公室负责具体的课题研究管理工作,包括课题申报、立项、执行、验收等工作。
六、管理程序1. 课题研究规划:学术委员会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发展需要,组织编制课题研究规划。
规划内容包括研究方向、研究重点、预期成果等。
2. 课题申报:教师根据课题研究规划的要求,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提出课题研究申请。
申请材料包括课题研究计划书等。
3. 课题审批:学术委员会根据课题研究规划的安排,对课题研究申请进行初审、评审,确定课题研究立项。
4. 课题执行:经批准的课题研究立项后,由课题研究负责人组织研究小组,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5. 课题验收:课题研究完成后,由学术委员会组织专家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形成验收报告。
七、管理措施1. 加强宣传:学校应加大对课题研究的宣传力度,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
2. 健全激励机制:学校应根据课题研究的实际贡献,建立健全的奖励机制,激励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3. 加强管理监督:学校应加强对课题研究的管理监督,确保课题研究的严谨性和实效性。
课题研究管理制度_课题研究管理制度规范

课题研究管理制度_课题研究管理制度规范课题研究管理制度_课题研究管理制度规范为促进课题研究工作更有序、更严谨、更科学,应制定规范的课题研究管理制度。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有关课题研究管理制度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课题研究管理制度篇1为了使我校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更有序、更严谨、更科学,保证课题从立项申报到具体实施,直至结题,都进一步规范化,做到有计划、高质量。
特制定如下课题管理制度:(一)课题组的管理1、课题负责人必须定期召开课题组会议,对每一个研究阶段的工作、任务进行合理部署,做到定时定人。
2、每次课题组活动要事先通知,有计划、有目的,认真做好活动记录,注意积累资料。
课题组人员因课题活动需要外出,需事先征得领导同意,以不影响正常工作为前题。
3、课题组成员不得无故缺席,确有特殊情况者需向课题组负责人请假。
事后主动向课题组负责人了解活动内容及工作要求。
4、课题组成员如因调离本单位、病假等原因无法继续参与课题研究,园领导或课题组负责人有权选派合适人选来继续完成原有的研究项目或任务。
(二)课题研究过程的管理1、每位参与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必须主动学习与该课题相关的理论书籍及刊物,做好学习摘要工作,并及时与课题组其他成员分享住处资源。
2、每位参与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必须以实事示是、一丝不苟地精神对数据要反复核对,确保无误,有错即改。
不得捏造数据,一经发现,取消参与研究的资格。
3、研究过程遇到困难时,要主动反映,经课题研究组成员一起分析、商讨解决对策。
4、课题组负责人要定期、主动向领导汇报课题进展情况,按时上交研究进程和研究材料。
5、根据课题研究需要,可请校领导、或其他专家对课题研究进行阶段指导,帮助研究深入化、科学化。
(三)课题经费管理1、用于课题开题结题的经费约5000元左右。
2、参与教育研究会组织的课题活动约10000元左右。
3、用于教师培训:主要包括请专家讲座、给教师购买理论性书籍、带教师外出学习、参观等,大约经费为10000元左右。
课题研究工作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课题研究工作,提高研究质量,确保研究目标的实现,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承担的各类课题研究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科研项目、教育教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等。
第三条课题研究工作应遵循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规范性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态度。
第四条本制度由课题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二章课题立项与管理第五条课题立项应遵循以下程序:1. 课题申请:申请人应填写《课题申请书》,详细说明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方法、预期成果等。
2. 课题评审:课题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对申报课题进行评审,评审内容包括课题的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预期成果等。
3. 课题审批:根据评审结果,课题管理部门对批准立项的课题进行审批,并下达《课题立项通知书》。
4. 课题签订合同:课题负责人与课题管理部门签订《课题研究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六条课题研究周期一般为一年至三年,可根据课题性质和需要适当调整。
第七条课题研究经费的管理:1. 课题经费按照国家有关财务制度进行管理,专款专用。
2. 课题经费的使用应严格按照《课题研究合同》的规定执行,不得挪用、挤占、截留。
3. 课题经费的使用情况应定期向课题管理部门报告。
第三章课题研究过程管理第八条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负责人应做好以下工作:1. 制定课题研究计划,明确研究任务、进度安排、预期成果等。
2. 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课题研究,定期召开课题研究会议,讨论研究进展情况。
3. 落实课题研究经费,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4. 按时提交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包括研究报告、论文、专著等。
5. 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推广研究成果。
第九条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管理部门应做好以下工作:1. 对课题研究计划进行审核,确保研究内容符合要求。
2. 对课题研究进度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 对课题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审核,确保经费合理使用。
学校课题研究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学校课题研究管理工作,提高课题研究质量,促进学校科研工作的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学校所有开展课题研究的教师、科研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
第三条学校课题研究管理遵循以下原则:(一)科学性原则:课题研究应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二)民主性原则:课题研究工作应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各方意见;(三)规范性原则:课题研究管理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执行;(四)实效性原则:课题研究应注重成果转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二章课题申报与立项第四条学校设立课题研究管理部门,负责课题申报、立项、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等工作。
第五条课题申报应具备以下条件:(一)选题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可行性;(二)研究内容符合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三)研究团队具备完成课题的能力;(四)经费预算合理。
第六条课题申报程序:(一)教师、科研人员填写《学校课题研究申报书》;(二)所在部门对申报书进行审核,并提出意见;(三)学校课题研究管理部门对申报书进行评审,确定立项课题。
第三章课题研究过程管理第七条课题研究周期一般为1-3年,特殊情况可申请延期。
第八条课题研究过程中,研究团队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一)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明确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和进度;(二)定期召开课题研究会议,汇报研究进展,讨论解决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三)按照计划开展研究工作,确保研究质量;(四)及时收集、整理研究资料,做好研究记录;(五)按时报送中期检查报告。
第九条学校对课题研究进行中期检查,检查内容包括:(一)研究计划执行情况;(二)研究进展情况;(三)研究成果情况;(四)经费使用情况。
第四章课题结题与成果转化第十条课题研究结束后,研究团队应按照要求提交结题报告。
第十一条结题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一)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二)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和过程;(三)研究成果及其应用;(四)经费使用情况;(五)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学校课题研究人员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学校课题研究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提高课题研究质量,充分发挥课题研究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原则1. 遵循国家有关教育科研的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科研导向。
2. 坚持以教师为主体,注重发挥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
3. 坚持质量第一,注重课题研究的实用性和实效性。
4.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课题研究的质量。
三、组织机构1. 成立学校课题研究领导小组,负责全校课题研究的总体规划和组织实施。
2. 设立学校课题研究办公室,负责具体管理课题研究工作。
3. 各部门、各学科组设立课题研究小组,负责本部门、本学科的课题研究工作。
四、课题研究人员的选拔与培养1. 课题研究人员的选拔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优先考虑具有较高学术水平、较强研究能力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
2. 对课题研究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提高其科研水平和综合素质。
3. 鼓励教师跨学科、跨领域开展课题研究,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科研人才。
五、课题研究的管理与实施1. 课题申报与立项(1)课题申报应遵循以下程序:个人或团队提出课题申请,填写《课题申请书》,经所在部门、学科组审核后报学校课题研究办公室。
(2)学校课题研究办公室对申报的课题进行审核,确定立项课题。
2. 课题研究过程管理(1)课题负责人应按照《课题申请书》中的研究计划,组织实施课题研究。
(2)课题研究人员应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按时完成研究任务。
(3)学校课题研究办公室对课题研究过程进行监督检查,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3. 课题研究成果的鉴定与推广(1)课题研究结束后,课题负责人应组织撰写《课题研究报告》,经所在部门、学科组审核后报学校课题研究办公室。
(2)学校课题研究办公室组织专家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鉴定,对优秀成果给予表彰和奖励。
(3)积极推广课题研究成果,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六、奖励与处罚1. 对在课题研究中取得突出成绩的课题研究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课题研究管理制度

课题研究管理制度一、引言课题研究是科研工作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科研人员获取新知识、新理论并推广应用的主要途径。
在科研过程中,科学家需要根据课题研究的具体要求来确定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进度和资金等方面的管理制度,以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本文将对课题研究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进行讨论。
二、课题研究管理制度的概念课题研究管理制度是指为了科研工作正常进行的需要,为科研活动中的人员、资金、设备和其他资源的使用提供明确管理规范和程序,确保科研活动的合理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三、课题研究管理制度的内容(一)研究目标和内容管理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是科研活动的核心,应明确研究目标及具体任务、内容和研究范围,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科研需求,并应当注重科研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二)研究方法和进度管理科研项目的研究方法应科学合理,研究进度应符合项目计划安排,确保项目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时效性。
(三)研究人员管理科研项目应合理组织科研团队,确保人员合理分配、资源充分利用和工作合理配比,提高团队协作效率。
(四)研究经费管理科研项目的经费使用应遵循合理、公正、透明的原则,保证经费的合理使用及绩效评价。
(五)研究成果管理科研项目的成果应依法承担知识产权保护,并注重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四、课题研究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一)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课题研究管理制度有助于规范科研活动,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实现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商业化。
(二)保障研究活动的合法性和安全性课题研究管理制度的规范制度有助于保障研究活动的合法性和安全性,提高科研工作者的合法权益。
(三)提高研究活动的效率和质量课题研究管理制度的规范有助于提高研究活动的效率和质量,加强科研活动的规范管理和监督。
五、课题研究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一)明确管理责任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体系,明确管理责任和权限,确保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
(二)建立科学决策机制建立科学决策机制,强化科研项目的经费监管和绩效评价,确保科研项目的质量和效益。
课题管理工作制度(精选8篇)

课题管理工作制度课题管理工作制度(精选8篇)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我们都跟制度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制度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
我们该怎么拟定制度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课题管理工作制度(精选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课题管理工作制度1为完善和加强我校教育科研课题管理,促进我校教科研工作的发展和繁荣,依照上级文件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校教科研工作的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课题研究必须坚持以正确理论和思想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探索,开拓创新,为教学服务,为教学改革和发展服务。
二、课题的确定,必须面对我校教师、学生,采取公平竞争,保证重点、择优立项的原则确立研究课题。
三、对课题研究,实行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相结合的原则,突出结果评价。
四、垛庄小学教科室按照店头镇教科室要求和规定,组织申报县级课题、镇级课题,参加镇教科室的评审。
五、全体教职工均可根据县教育科学规划要求和镇教科室提出的选题方向和范围申报课题。
六、课题申请人应提交立项申请书、课题研究方案等申报材料,在规定的期限内由教科室受理。
七、原承担镇级以上课题而未按计划结题或中途被终止者,不得在连续申报镇级及以上课题。
八、课题负责人接到立项批准通知后,应尽快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在一个月内组织开题,并及时将实施方案和开题情况报镇教科室。
九、教科室对我校课题的执行情况和课题的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
十、课题负责人应在每年的7月底和1月底前将课题阶段研究情况报校教科室,教科室报镇教科室。
十一、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须有课题负责人提出书面申请,报镇教科室审批。
1、变更课题负责人;2、改变课题名称;3、改变课题成果形式;4、对研究内容作重大调整;5、课题完成时间需延期者;对未经批准,擅自变更的课题,报镇教科室不予结题。
十二、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报镇教科室撤销课题,并视情况由镇教科室进行处理。
1、剽窃他人成果,弄虚作假。
2、研究内容与批准的课题设计方案严重不符。
幼儿园课题研究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幼儿园课题研究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组织机构1. 成立幼儿园课题研究领导小组,负责幼儿园课题研究的全面工作。
2. 设立课题研究办公室,负责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和管理工作。
三、课题研究内容1. 课题研究应围绕幼儿身心发展、教育教学、园所管理等方面进行。
2. 课题研究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
四、课题研究程序1. 选题:根据幼儿园实际情况和教育教学需求,确定课题研究方向。
2. 申报:课题负责人向课题研究领导小组提交课题申报材料。
3. 审批: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对申报的课题进行评审,确定立项课题。
4. 实施:课题负责人组织课题组成员开展研究工作,定期向上级部门汇报研究进展。
5. 总结:课题研究结束后,课题负责人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提交课题研究领导小组进行评审。
五、课题研究管理1. 课题研究期间,课题负责人应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明确研究任务、时间节点和责任人。
2. 课题研究办公室负责对课题研究进度、经费使用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 课题研究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需调整研究方案,应及时向课题研究领导小组报告。
4. 课题研究结束后,课题负责人应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总结,形成课题研究成果。
六、课题研究成果评价1. 课题研究成果评价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
2. 课题研究成果评价内容包括: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研究过程、研究团队等。
3. 课题研究成果评价结果作为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七、奖励与惩罚1. 对在课题研究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在课题研究中出现严重失误或未按时完成任务的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相应处罚。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幼儿园课题研究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幼儿园课题研究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修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课题组成员要广泛开展交流,互相听课、评课,观摩实验活动。
16、课题组要及时对工作进行分完善实验计划。
17、课题组要创造机会,向有关专家请教,向非实验教师汇报(展示)阶段性实验成果,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六、汇报与结题
18、课题组定期向主管部门汇报课题的进展情况。
二、课题负责人职责
4、课题负责人要组织课题参研人员按照研究方案认真实施,确保实验按既定方案实行。
5、课题负责人负责实验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工作。
6、课题负责人要经常搜集与实验相关的信息提供给教师,定期检查科研课题的实施情况,并随时对实验教师给予指导。
三、实验教师职责
7、实验教师要严格按照科研课题计划实施研究,做好实验记录,并对实验情况进行分析,为课题组提供第一手资料。
11、申报书,实验方案,实施计划,教案,个案,调查,测试,总结,汇报,音像资料,试卷,学生的有关情况,活动记录等等,均应存档,特别要注意保存原始资料。
12、对课题实施情况应作好记录,并备有课题研究大事记。
13、对已经整理成型的档案要及时装订。
14、课题组成员因工作需要借阅档案,应履行借阅登记手续,用后及时归还。查阅时不得污损、卷折,不得在卷内划线、打圈、批注和涂改。
19、实验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教法,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多创造实验的机会,积累更多的基础材料,争取如期申报结题。
七、其它
20、课题组要多方创造条件,争取课题获得更多的支持。
8、在实验过程中,实验教师如有不同见解,需通过课题研究小组讨论,个人不能随便更改实验计划,要克服随意性。
9、实验教师要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将自己的经验形成论文论著,争取早出科研成果。
四、课题档案建立和管理
10、实验过程中要做好档案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由专人负责课题档案。
课题研究工作管理制度
一、课题前期准备
1、课题正式立项后,课题组要进一步对课题进行科学论证,写出详尽的开题报告,在短时间内召开开题会。
2、课题组要制定详细的实验活动计划,做到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3、对实验教师进行课题培训,确保实验教师能深入领会实验的精神实质和核心内容,以保证实验能按照方案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