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你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42
[历史唯物主义,意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真实意义浅析
![[历史唯物主义,意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真实意义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cd08fe8477232f60dccca132.png)
历史唯物主义的真实意义浅析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长期的发展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实践,而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典型思想,历史唯物主义更是与时俱进,不断根据时代的变更为我国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探索提供符合实际的、科学化的理论思想指导,不论是对历史唯物主义本身的更新发展,还是对我国的社会关系协调都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从而开启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新时代。
本文将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具体内容对当今时代历史唯物主义的真实意义展开有效分析。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涵从历史唯物主义所属的范畴来看,历史唯物主义是哲学层面上针对人类社会发展提出的相对科学的规律性理论,其具体的原理内容主要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由原理内容引申而出的、与之相对应的方法论内容则是“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形成先进的社会意识;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列宁曾评价历史唯物主义为“唯一科学的历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明确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就是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强调了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这一点是与我国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相吻合的,在时代的演进发展中,历史唯物主义不断获得更新与发展,其基本理念始终与时代的现实情况保持一致,为我国进行国家建设提供了科学化、先进化的理论指引。
二、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代发展中的真实意义分析历史唯物主义重视个人自由的发展与价值的体现,是一种能够将历史与客观、整体与个体、社会与自然相融合的科学观点,在我国强调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国家建设事业的新时期,历史唯物主义的真实意义更需要我们的深入探讨。
(一)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当谈到历史唯物主义时,通常会谈到的另一个思想就是人道主义,在很多观点中认为这两种思想是不能够并存的,但事实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e651141f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f3.png)
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也叫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的认识。
唯物史观根据客观实际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变革和生产关系的适应性变化。
唯物史观的核心思想是以唯物主义为基础,强调社会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受制于生产力的发展程度和生产关系的基本矛盾,人类历史可以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矛盾和动力。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明显的趋势,即社会主义社会的到来和最终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建立。
唯物史观对于理解历史的发展和未来的走向很有意义。
在唯物史观的引领下,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人类历史的演变规律,了解到各个历史阶段的主要矛盾和动力,有助于我们在未来的历程中更好地把握历史发展的脉搏。
同时,唯物史观的提出也带来了对传统唯心主义思想的挑战。
传统唯心主义思想认为精神是第一性的,影响物质的发展,而唯物史观则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发展的变革和进步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唯物史观的应用也十分广泛,它不仅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奠定了基础,也为我们了解历史的发展规律和认识未来的发展趋势提供了理论依据。
唯物史观还可以应用于社会科学研究中,对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为实践提供重要参考。
总之,唯物史观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思想,强调社会历史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受制于生产力的变革和生产关系的适应性变化。
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历史的演变规律,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矛盾和动力,同时也为我们在未来的历程中把握历史发展的脉搏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且可以应用于社会科学研究中,对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提供理论指导。
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典范,请谈一谈你的认识。
![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典范,请谈一谈你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ff467801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fd.png)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
作为光辉典范,我相信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能够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辩证发展的。
它强调矛盾斗争的普遍性和包容性,揭示了事物运动的本质和规律。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我们不仅能够看到表面现象,还能够深入到事物的本质和内在矛盾,明确事物的主要矛盾,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
历史唯物主义则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揭示了社会变革的规律和动力。
它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历史的进步是在阶级斗争中实现的。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我们能够分析和认识社会的根本矛盾和发展趋势,为实现社会进步提供科学的指导。
在实践中,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和方法往往相互结合,相互影响。
我认为,坚持和运用这两个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首先,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世界的发展规律。
我们可以通过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观察社会、观察人类活动,从表面现象看到事物的内部矛盾和运动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则使我们能够理解社会的变迁和演化,明白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性。
只有深入了解和把握这些规律,我们才能准确地认识和分析社会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路径。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还可以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我们能够在实践中勇于肯定正面的因素,又能够敢于面对和解决问题中的困难和矛盾。
历史唯物主义则为我们提供了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启示,它告诉我们实践必须具有充分的思考和准备,不能脱离实际,也不能被个人主观意志所左右。
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到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方向。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社会的发展是历史的必然性,社会进步是不可阻挡的。
辩证唯物主义则使我们明白,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只有解决矛盾,才能促进社会进步和个人全面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
![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ebe161d86f1aff00bed51ef3.png)
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历史唯物主义是“改变世界”的世界观关雷(哲学社会学院 2010级哲学专业 01100141)摘要: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不仅仅是把“唯物主义”作为解释原则变革历史理论,从而实现一场“历史观”革命,更是把“历史”作为解释原则而变革唯物主义,从而实现了一场“世界观”的革命。
可以说,历史唯物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而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历史观,甚至可以得出这样的论断:马克思哲学的最高形态是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改变世界”的世界观。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世界观人类解放众所周知,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这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延伸。
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
那么,既然历史观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的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不是可以上升到一种新的世界观的高度呢?答案是肯定的。
下面,我将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费尔巴哈的十一条提纲》出发,讨论“作为新的世界观的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
一、历史唯物主义,“历史”是手段还是目的《原理》教科书第五版的说明中有这样的论述:“与‘辩证唯物主义’并列,加上‘历史唯物主义’来称谓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了透显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所内含的历史维度及其彻底性和完备性,因为马克思的唯物主义的彻底性、完备性集中体现在历史唯物主义中,‘而自从历史也得到唯物主义的解释以后,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也在这里开辟出来了’。
”(1)在作序者看来,历史唯物主义重点在于“用唯物主义来解释历史”,也就是说历史是目的,唯物主义是手段,是把“唯物主义”作为解释原则变革了历史理论,从而实现了一场“历史观”的革命。
马克思曾明确地揭示了由三种不同的解释原则所构成的世界观:一是以“客体的或者直观”的解释原则回答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旧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二是以“抽象的”能动性的解释原则回答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唯心主义世界观;三是以“感性的人的活动”的解释原则回答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现代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历史唯物主义意义
![历史唯物主义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a2b57c2e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1f.png)
历史唯物主义意义1.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去看待事物呀!就像我们研究古代社会,不就得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来理解嘛,不然怎么能搞清楚呢!比如研究唐朝的繁荣,不考虑当时的政治、经济等各种因素怎么行呢?这意义可太大啦!2. 历史唯物主义让我们明白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呀!这就好比一棵树,从小小的树苗慢慢长成参天大树,社会也是这样逐步前进的呀!像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变革,不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生动体现嘛!这多有意思呀!3.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可不是嘛!想想看,没有广大人民的努力和奋斗,哪来的辉煌历史呀!就如同长城的建造,不就是无数百姓的汗水铸就的嘛!这意义简直太深刻啦!4. 你知道吗,历史唯物主义的意义在于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历史的规律呀!好比我们知道四季更替的规律一样,我们能通过它把握历史的走向呢!比如朝代的兴衰更替,不就是有其内在规律嘛!这多神奇呀!5. 历史唯物主义对我们理解社会结构超重要的呢!就像搭积木,每一块都有它的位置和作用呀!像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就是当时社会结构的一部分呀!这可不能忽视呀!6. 历史唯物主义提醒我们要重视经济基础的作用呢!这就像房子的根基,没有稳固的经济基础,其他方面怎么能发展好呢!看看古代农业的重要性,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嘛!这意义太关键啦!7. 历史唯物主义能让我们深刻理解阶级斗争的影响呀!这不就跟比赛一样,不同的队伍在竞争嘛!像历史上的农民起义,不就是阶级斗争的表现嘛!这多值得我们去思考呀!8. 历史唯物主义让我们看到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呀!就好像一个大花园,有各种各样的花朵呀!比如不同文化的碰撞和融合,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魅力所在呀!这多吸引人呀!9. 历史唯物主义促使我们反思过去、展望未来呀!不就像我们回顾昨天,为了明天更好嘛!像我们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为了未来的发展呀!这意义多深远呀!10. 历史唯物主义的意义真的是不可估量呀!它就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认识历史和社会的道路呀!想想如果没有它,我们会多么迷茫呀!这真的太重要啦!我的观点结论:历史唯物主义对于我们全面、正确地认识历史和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好好运用它来理解过去、把握现在、展望未来。
对唯物史观的认识
![对唯物史观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69645a38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66.png)
对唯物史观的认识第一,唯物史观首先需要承认人类社会是由人类劳动创造、推动的,而不是少数英雄人物创造的社会意识决定的(但社会意识会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坚持广泛劳动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的统一性。
一方面英雄人物就是普通大众中出现的,没有普通大众就没有英雄人物;另一方面,没有劳动大众的帮助,英雄人物自己也是孤掌难鸣,总不可能什么事都要英雄人物事必亲躬吧。
第二,要认识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也可以反作用与经济基础。
脱离经济基础谈上层建筑,这是犯了遐想、空想唯心主义错误。
就像你不可能让商汤在他那个时代去建立一个共产主义国家。
忽视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则是犯了机械主义、形而上学,甚至是虚无主义循环错误。
具体来说当你把一切问题归结于“蛋糕不够大”时那理所当然的认为解决方案是把蛋糕做大,原来蛋糕是100g,上层拿走90g给做蛋糕的人10g,现在做大蛋糕后蛋糕有1kg了但如果上层还是只给大部分做蛋糕的人10g然后说蛋糕还是不够大,还得把蛋糕做的再大才能解决分蛋糕的问题,那么问题根本没有解决啊。
1.唯物史观、唯心史观,分别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历史观上的观点。
2.唯物史观根本观点是:社会的物质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人类历史的发展是生产力的发展。
3唯物史观的具体逻辑是:3.1人类发展历史是一个包含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有机体,动态前进的,相互影响和促进更替的发展过程。
3.2其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而经济基础就是人类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在某种经济基础下长生的某些社会意识(包括法律艺术宗教等)。
3.3而生产关系又是由生产力(包括生产资料的好坏等)决定的。
所以生产力决定了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总和又相当于经济基础,即生产力决定了经济基础,进而决定了上层建筑。
生产力决定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即决定了人类发展的历史。
3.4由3.3可知生产力决定了人类历史的发展。
由于生产力本身就是评价创造物质财富,改造世界的能力,所以唯物主义者必然是是认可生产力对人类历史起决定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bec104b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67.png)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首先,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是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总和,是由一系列社会发展阶段和社会形态的演变所构成的。
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的。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形式决定了社会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来认识和改造社会,不能脱离历史规律而进行盲目的改革和革命。
其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还包括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的认识。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存在着辩证的关系,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基础,社会意识又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
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处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不能脱离社会存在而空谈社会意识,也不能脱离社会意识而忽视社会存在。
最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还包括对社会变革动力的认识。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变革的动力来自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它就会同生产关系发生矛盾,这种矛盾推动了社会的变革。
社会变革的动力还来自于阶级斗争和社会矛盾的激化。
阶级斗争和社会矛盾是社会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它们推动着社会朝着更加进步的方向发展。
因此,我们必须正确把握社会变革的动力,推动社会朝着更加进步的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于我们深刻理解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指导我们正确认识和改造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必须深入学习和贯彻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增强历史唯物主义的观念,不断提高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推动社会朝着更加进步的方向发展。
请结合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谈谈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
![请结合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谈谈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8dcdc0f3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6a.png)
请结合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谈谈你对以上
材料的理解
作为一名内容创作者,我们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呈现自己的作品,如文章、视频、音频等。
然而,我们要明确一个问题:我们的创作是
受到历史和社会环境的制约的。
这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相符合,即“人类的社会存在决定人类的思想和认识”。
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人们的思想认识也发生了改变。
例如,在古代,人们认为地球是平的,这一认知错误源于古代社会的生产力
水平和科学水平的限制。
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现在知道地球
是一个球体,这与我们的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关。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我们的意识形态是受到生产力和生产关
系的制约的。
例如,在资本主义社会,我们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都是
以资本利益为中心的,这与我们现代社会的财富积累方式和生产关系
有关。
而在社会主义社会,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将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
制约和引导。
因此,作为一名内容创作者,我们需要深入挖掘社会需求,创造
出符合社会发展的作品,既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也能够反映社会现实。
同时,我们要把握时代的脉搏,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断提升
自己的思想水平和文化素养。
总之,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我们的意识形态和创作也受到历
史和社会环境的制约。
通过不断提升自身思想水平和文化素养,我们
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为社会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树立历史唯物主义认识
![树立历史唯物主义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268b468e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fe.png)
树立历史唯物主义认识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之一,它强调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树立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首先要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核心内容。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生产关系的变革,而生产关系的变革又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发展。
因此,历史的发展是由物质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决定的。
在树立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过程中,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和分析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
首先,我们需要关注生产力的发展对历史进程的影响,例如工业革命对欧洲和世界历史的深远影响,以及科技革命对当代社会的重大影响。
其次,我们需要关注生产关系的变革对社会的影响,比如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对社会结构和经济制度的影响。
此外,我们还需要关注阶级斗争、政治权力争夺等因素对历史发展的影响,以及国家、民族、文化等因素对历史的作用。
树立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还需要深入研究历史文献和资料,了解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生产关系、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从而揭示
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同时,我们还需要关注历史唯物主义与其他哲学观点的对比和辩证,以及历史唯物主义在实践中的应用和验证。
总之,树立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需要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动力,从多个角度全面分析和理解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同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以求更好地把握历史的发展脉络和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区别是什么
![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区别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2f36fa6c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69.png)
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区别是什么在探讨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区别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它们分别代表的哲学立场和思想意涵。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之一,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受到物质生产力的决定作用,历史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意识形态则是在经济基础的基础上建立的。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决定了社会的发展进程,强调了社会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相反,历史唯心主义强调了人们的主观意识和意志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
历史唯心主义认为,人们的思想、信仰和价值观念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社会发展是由人们的思想推动的,经济和生产力只是人们意志的表现。
历史唯心主义强调了个人和群体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们的思想能够改变社会的发展方向。
因此,可以看出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们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原因和根源的不同看法。
前者认为是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决定了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后者则认为是人们的意识和观念塑造了社会的演变和进步。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了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影响,强调了整体性和系统性;而历史唯心主义则更加注重了主体的作用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强调了个体性和主观性。
在实际社会生活中,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常常会结合在一起,相互作用并共同影响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
因为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既受到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限制,也受到人们的主观意志和观念的影响。
因此,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辩证关系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是十分重要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发展。
总而言之,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区别在于对社会历史发展原因和根源的不同看法,前者强调了客观规律和经济基础的决定性作用,后者则更强调了主体的主观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塑造作用。
在实践中,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两种观点的辩证关系,从而更好地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对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解和认识
![对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解和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f489e0ff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27.png)
对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解和认识
历史唯物主义,是哲学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其与历史唯心主义相对。
用“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名词来表述这一解释历史事件发生的观点:“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它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它由此产生的社会被划分为不同的阶级,也是这些阶级互相博弈的结果。
”与阶级相适应的组织形式和诉求是阶级冲突的主要着力点。
马克思的历史观点交叉了社会学研究与历史研究,从阶级入手分析历史事件产生的原因。
谈谈你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物”的认识?doc
![谈谈你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物”的认识?doc](https://img.taocdn.com/s3/m/d2ca8c6e48d7c1c708a145b3.png)
谈谈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物”的认识?历史唯物主义里的「物」,指的是物质。
但物质并不是指物质本身而言,物质指的是一些关系和联系。
所谓关系和联系也就是相互作用。
或者用另外一种说法来说,也就是运动。
物质其实是不存在的东西,它不过是我们所发明出来的概念。
人类发明出这样的概念,为的是用来指称一种相互联系的作用或关系。
当然单纯从发明出来的概念里是不可能理解到物质的,不管这种概念是怎麼被用来代表物质或者代表其他的东西。
物质既然是不存在,那麼也只能生产或创造出来,通过关系和联系形成。
那怎麼创造出物质来呢?那就是要通过研究、调查或类比,把构成物质的那些关系和联系找出来。
关系或联系成形、成器,因而才构成状态。
而状态因为构成形势、气象或格局,就把影响和作用表现出来。
影响和作用即为关系和联系的陈列、排比和条陈,因而也是相互的联系表现。
陈列、排比或条陈,因为把相互的联系表现出来,因而也就是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意思。
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自然就能够让人了然和理解。
因为这样,就能够分析、判断和操作。
相互联系构成了容器或空间的这种状态。
因为有著这样一种性质的容器或空间,在中文里才把这种状态称之为物、事或件。
物、事或件也就是我们俗称之为物质的东西。
物质者,没别的,不过就是完成了的放在心里的圆融实现谓之。
质为成、正、善或美的意思。
物者为充实圆满的意思。
《礼.哀公问》里就解释过物的义理。
这里头有一句话说︰「敢问何谓成身,孔子对曰:不过乎物。
」成身,就是实现圆融善美谓之。
在中文里释物,称物为色、类、相或数等等,道理也是从这里来的。
物通事,所以事也释营、治或使等等的义理。
只有圆满实现,无缺无憾,才能够生出力量。
这是自然的道理。
而件即为分的意思;别类、相间为分。
别类或相间为明的义理。
分自是物件的意思。
是以物质又常被称之为事物、物件或事件。
历史唯物主义要求按照事物的原相来看问题,著眼点也就在於实事求是,要求找出能够明瞭事物的那些道理,从而掌握事物,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营造改造世界的力量。
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
![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b9c33cd03186bceb19e8bb08.png)
我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内容提要)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
又称唯物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
他们称它为唯物主义历史理论或唯物主义历史观。
列宁称历史唯物主义为科学的社会学,唯一的科学的历史观和社会科学的唯一科学方法即唯物主义的方法。
E.伯恩斯坦等则把它歪曲为经济唯物论。
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科学的历史理论,它既是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又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必然结果。
自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创立了这一崭新的历史观以后,它不断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内容上不断充实,形式上日臻完善,正在并且还将在新的实践中继续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科学思想中的伟大成果,为人类认识开辟了一个新的广阔的科学领域。
实现了整个社会历史观的变革,实现了哲学的变革,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哲学奠定了历史理论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是19世纪历史学取得的重大成就之一。
总体来说,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超越了前代的各阶段的历史观,它是一个极其严密的系统,是一套整体的理论,科学地探讨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动力及社会结构性等问题。
首先,唯物史观有着科学的出发点——“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
科学的历史观出发点的确立,是建立唯物史观体系的关键。
出发点正确虽然不能保证一个理论体系正确,但却为这个理论体系的正确性指明了方向。
正是确立了科学的历史观出发点,找到了一条考察和研究社会历史的科学方法,马克思、恩格斯才创立了唯物史观。
人在历史中处于主导的地位。
唯物史观的前提是人,而且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发展过程的人。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区别,不在于把“现实的人”作为历史的前提和理论的出发点,而在于对“现实的人”作出了科学的规定。
“现实的人”即进行物质生产的人,受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
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
![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cfb1e10dcc17552707220853.png)
【07江苏· 双项】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 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这一名言 蕴涵的哲理有 A.人们在改造世界中提高认识世界的 能力 B.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 改造世界 C.人们改造主观世界可以提高改造客 观世界的能力 D.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 主观世界
【07上海· 不定项】胡锦涛同志指出, 我们要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贯穿于和 谐社会建设全过程,真正做到在共建中 共享,在共享中共建。共建共享理论本 身所蕴含的道理是 A.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B.人民群众可以创造真理 C.人民群众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一对关系 价值观 结构观 规律观 动力观
价值观
历 史 唯 物 主 义
3)社会结构 经济-政治-文化结构
4)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5)社会发展的动力
个人
根本动力 直接动力 强大动力
6)社会历史 的主体
群众
人的本质 人生价值 人生理想 人的发展 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同群众实践相结合 在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
人生观 群众观
A
(2004年江苏卷)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 来,随着经济政治的变化发展,人们的 人才观念.就业观念.消费观念和价值观 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这表明( )
A.人的思想观念决定社会的发展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2005江苏)创业创新创优是新时期 江苏精神的核心内涵。弘扬“三创” 精神,推进“两个率先”,体现了 A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 反作用 B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 .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 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浅谈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doc
![浅谈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doc](https://img.taocdn.com/s3/m/9168d129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72.png)
浅谈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内容摘要: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历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和作用总是受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条件的制约。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无产阶级生产力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的认识社会历史,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
历史唯物主义承认历史的主体是人。
现实中的人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人格化,人所有的性质和活动始终取决于自己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能通过观察发现发展过程中的现实和经验。
只有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物质生活条件去考察人及其活动,才能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描绘出人类发展的真实过程。
历史唯物主义考察问题的方法是研究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以社会生活某一局部领域、某一个别方面为对象的各门具体社会科学不同,它着眼于从总体上、全局上研究社会的一般的结构和一般的发展规律。
它的任务就是为各门具体的社会科学提供历史观和方法论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史观为人们提供了正确认识社会现象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思想路线,它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一观点提供了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论证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和灭亡规模的科学依据,从而纠正了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仅从抽象的理性原则出发遣责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它揭示了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纠正了空想社会义者寄希望于统治者发善心,以和平方式实现社会变革蓝图的幻想;它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克服了空想社会义者把无产阶级仅仅看成一个受苦受难的阶级,而把历史进步和社会更替的希望寄托于少数天才人物的局限,因此,唯物史观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基石。
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
![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914a9e42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dd.png)
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都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世界观。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一切事物都是由对立面和矛盾的统一构成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内部矛盾推动的,矛盾和对抗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辩证唯物主义反对形而上学的观点,强调事物的本质是由其内部的矛盾和运动决定的。
它认为只有通过对事物矛盾的认识和处理,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应用,它强调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社会矛盾和社会变革推动的。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个阶级斗争和社会变革的过程。
它认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社会的变革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所引发的。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变革会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进而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思想是一致的,都强调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内部矛盾和运动。
辩证唯物主义是从宇宙、自然界等广泛范围的事物发展规律出发,而历史唯物主义则是从社会历史的角度来研究社会发展的规律。
两者相互补充,相互印证,对于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基础与方法论思考
![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基础与方法论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f04a475c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93.png)
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基础与方法论思考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原则,认为历史发展是物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矛盾运动的结果。
在这个观点下,对于历史的认识论基础和方法论思考是非常重要的。
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基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唯物主义指的是历史的发展是由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的,物质生产力的变革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辩证法则是指历史的发展是一种矛盾的运动,各种对立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思考中,我们必须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客观性。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发展是客观存在的现实,而不是主观的幻想或意志,并且历史的发展有其内在规律性。
因此,我们在研究历史问题时要遵循这种客观规律,不能片面地从主观意志或个人动机出发。
此外,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还要注重历史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历史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不同的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复杂的历史过程。
我们在研究历史问题时要全面地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不能片面看待历史问题,更不能把历史问题简单化或片面化。
最后,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还要注重历史的现实性和现实指导性。
历史不是孤立的过去事件,而是对当代社会发展有现实指导意义的。
我们在研究历史问题时要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要学会从历史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指导我们更好地处理当代社会问题。
综上所述,历史唯物主义是一个基本的认识论原则,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历史、研究历史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历史研究中,我们要坚持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注重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客观性,注重历史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注重历史的现实性和现实指导性,这样才能更好地认识和研究历史问题,更好地应对当代社会发展的挑战。
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基础和方法论思考,为我们深入探讨历史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方法。
谈谈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
![谈谈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aaf8f70e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d3.png)
谈谈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
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社会观,其基本理论为物质唯物论,它是以物质为基础的认识论的某种形式。
它的核心思想是,客观的历史发展都是物质为基础的,历史的发展由于物质条件的相互作用而改变。
历史上的不同文明、不同社会经济体制、不同文化和不同法律政治都是物质基础上存在的新旧社会结构和政治形式。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本质是物质生产和物质交换对人类生活构成有力决定作用。
历史开始于人类进行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活动的劳动过程,劳动和物质生活是两个紧密相连、彼此交互作用的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由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换方式的不同,以及物质生产与物质生活之间的不断转化,而形成不同的社会生活形态和经济组织形式。
简而言之,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主要是认为,历史进程就是物质、人与环境互相作用的过程,其中物质起着基础性的决定性作用,因此,无论社会发展的任何阶段,物质条件都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根本源泉。
什么是社会历史唯物主义?
![什么是社会历史唯物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59ae59bb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2a.png)
什么是社会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之一,是对社会发展的一种基本认识,是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一种科学解释。
那么,社会历史唯物主义具体是什么呢?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
一、社会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社会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一切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都是由于物质条件的变化而产生的,而物质条件的变化又是由于生产力、生产关系、阶级斗争的发展而产生的。
2. 社会历史发展是由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过渡,这个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是生产关系和阶级斗争。
3. 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制度。
二、社会历史唯物主义的应用社会历史唯物主义被用于解释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解释社会革命的原因和发展趋势,指导社会革命的实践活动。
2. 解释社会制度的演变规律和历史进程,并推断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
3. 解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发展趋势。
三、社会历史唯物主义的意义社会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一种基本的哲学认识,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 它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的哲学基础,为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了理论指导。
2. 它解释和预测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和规律,为人们认识和改造社会提供了科学依据。
3. 它为人们正确认识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提供了方法论,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目标提供了理论基础。
总之,社会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之一,对于我们认识和改造社会、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与理解
![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与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522c0548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66.png)
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与理解
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唯物论,把物质世界看作是发展史、运动史的唯一基础。
它重视实践,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本源,只有走实践的道路才能够看清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进而把既有的历史观当得到完全改造。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可以改造的,而改造是可以实现的。
唯物主义认为,人们不仅可以理解历史,而且也有可能改造历史。
比如,马克思对劳动价值论的建立,是根据他的理论和实践去驾服历史的,由此可以看出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方法和观点。
历史唯物主义还强调,所有的社会运动及发展都是由主角(其实就是社会的大众阶层)的实践活动推动,它们是带有人民利益的改革。
历史唯物主义不仅重视实践,也重视思想。
历史唯物主义认可了思想的作用,认为思想会影响社会成就,改变社会运动及历史发展,在这一点上,思想也是一种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你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
作者行
摘要:我们发现通常所说的“实践唯物主义”,只是把“实践”解释为“感性的人的活动”,而没有凸显人的实践活动所构成的历史的文明内涵。
正因如此,我们不赞同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称谓和定位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不认同以实践唯物主义来称谓和定位马克思主义哲学,而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谓和定位为历史唯物主义。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用以观察社会历史的方法与以前一切历史理论不同。
它承认历史的主体是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但历史唯物主义所说的人不是处在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和离群索居状态的抽象的人,而是处于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现实的活生生的人。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现实的人无非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人格化,他们所有的性质和活动始终取决于自己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
只有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物质生活条件去考察人及其活动,才能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描绘出人类发展的真实过程。
历史唯物主义考察问题的方法明确规定,它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和以社会生活某一局部领域、某一个别方面为对象的各门具体社会科学不同,它着眼于从总体上、全局上研究社会的一般的结构和一般的发展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今新历史下的发展
作为社会主义大国的中国,在国际风云变幻之中岿然不动,带着20多年改革开放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又开始了新世纪的长征。
这一景象与发生在20世纪末的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恰恰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和对比。
它们已经从正反两个方面表明,是否坚持和全面准确地运用唯物史观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
因此,完全可以说,中国社会主义的未来,在一定意义上与我们能否正确坚持和科学运用唯物史观密切相关。
面对新的世纪,首先需要科学总结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尤其需要对新中国成立五十年来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确立一个正确的认识。
一个总的经验性的结论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成就的取
得,正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正确坚持、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结果。
而诸如搞个人迷信、忽视生产力的决定作用盲目追求一大二公的错误、片面否定市场经济而把计划经济奉为唯一经济体制的错误,还有脱离生产力水平片面追求绝对平均从而导致平均主义和贫穷普遍化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系列错误和过失的产生则是偏离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必然。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李秀林等主编。
孙正聿:《历史唯物主义的真实意义》,(《哲学研究》2007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