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口分布数据首次发布
试论第六次人口普查:广东成人口第一大省
试论第六次人口普查:广东成人口第一大省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随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24个地区相继发布本地区数据公报。
这次人口普查数据反映了1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
同时也反映出中国面临着一些矛盾和挑战,例如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等。
广东常住人口1.04亿全国第一根据普查数据,此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4亿人(加上港澳台的人口总数为13.7亿人),与2022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10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22年年均1.07%的增长率下降了0.5个百分点。
从四大区域人口分布情况来看,沿海发达省份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在增加,更多的人口从中西部往东部发达地区迁移、流动。
东部地区人口占全国常住人口的37.98%,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上升2.41个百分点。
从各地区人口变化情况看,数量方面,按常住人口口径统计,广东已经超过河南,常住人口达到1.04亿人,也是全国唯一一个常住人口数量超过1亿的省份,其常住人口数量占全国总人口比例为7.79%。
山东9579万人位于第二位,河南9402万人位于第三。
而在2022年,河南常住人口排名第一。
此外,全国仅有6个省份常住人口减少,其他省份均为增加。
10年间,常住人口增加最多的5个地区是广东、浙江、上海、北京、山东,分别增加1800万、766万、628万、580万和500万,均处于发达地区。
常住人口减少的6个省份为湖北、四川、重庆、贵州、安徽、甘肃,其中湖北人口减少最多,10年间减少了304万。
增长方面,公布数据的21个地区中,共有13个地区增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的增长幅度最大,10年分别增长了44.5%、37.53%、29.27%、20.69%,年均增长率为3.8%、3.24%、2.6%、1.9%,都远远超过了国家0.57%的平均增长率。
“北京人口调查报告发布”网络舆情分析报告
“北京人口调查报告发布”网络舆情分析报告“北京人口调查报告发布”网络舆情分析报告一、核心提示:近日,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联合发布北京人口调查报告,首次披露了环线人口分布情况。
数据显示,人口分布呈现由二、三环内向四环外聚集的特点,五环外常住人口达1097.9万人,占全市的51%。
外来常住人口向外拓展聚集的特点更加突出,其中有65%的外来常住人口住在四环至六环间。
此报告一出,即受到舆论的广泛热议。
二、舆情传播:通过对北京人口调查报告发布后几日内的舆情传播情况进行监测可见,截至5月26日,本次政策发布的相关舆情仍处于上升期,新闻报道量在监测期内已超过2500篇。
从22日以来的报道内容看,各大媒体对该报告所涉及的政策分析、解读类文章数量有一定的上升。
对文件发布本身意义进行宏观评论的文章数量跟以往同类事件相比保持平稳趋势。
三、传播特点:1、深度解读报道较多北京人口调查报告发布所引发的舆论热潮中,新闻报道类性质的文章占据近一半比例,而具有调查、探访性质的报道也占据近三分之一比例。
此外,深度解读类文章表现极为突出。
2、报道媒体地域性不明显综观参与报道北京人口调查报告的媒体发现,这些媒体的地域性特征不强,安徽、河北、广东、重庆、西藏等多地媒体均对该消息保持较高的活跃度,原创类文章数量及转载量较大。
3、意见领袖和网民参与度有别通过对腾讯微博、新浪微博、百度贴吧、凯迪社区以及各大门户网站中的新闻跟帖进行分析发现,意见领袖对该报告的发声较少,而网民则踊跃表态。
四、舆论观点分析:观点一:北京人口分布与京津冀规划密不可分京津冀城市圈人口有序转移与合理分布研究,首先应从国家战略角度进行顶层设计,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人口调控纳入国家和京津冀三地发展的长远战略规划中。
其次,就其人口调控政策目标而言,不仅要着眼于人口分布与新首都圈的产业布局、城市功能定位、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相匹配,更要考虑区域人口与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规划,稳步推进,促进区域内人口有序迁移与合理分布。
新中国第一次人口普查
新中国第一次人口普查【知识窗】2009年第3期业化迈进.常活跃.大家男女老少,都穿了新衣服,像过节日一样,挂灯结彩,敲锣打鼓,然后到人口调查登记站来新中国第一次人口普查申报自己的人口项目."1953年6月30已,全国开展了第一次人口普为了做好这次人口普查工作,从中央到地方都设查.立了专门机构,各省市县区都设立了调查登记站,公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在解放以前,民到站登记,必要时由调查员逐户调查.普查工作进一直没有一个准确的人口数据.本世纪30年代曾有展顺利,两个月后就完成了登记工作.1953年11一次不很完整的人口调查,从那时起,四万万这个数月,国家统计局发布了全国人口调查登记结果的公字就成为中国人口的代名词.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报.由于采用了科学的方法,第一次人口普查取得了1949年.准确的人口数字.原国家统计局人口司司长沈益民说:"当开国大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报:全国人口总数为典的时候,中国人头脑中的人口数据也就是四万万七601,938,035人.千五百万同胞."沈益民说:"这个数字刷新了多年来沿用的四万新中国建立之初正是百废待兴之时.摸清人口状万七千五百万这个估算的数字,这个数字给大家一个况,了解我国基本国情,成为开展新中国建设的一个深刻的印象:新中国有六万万人口."重要任务.1953年,全国开展了第一次普选,而选原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孙兢新说:"这在国际上是举各级人民代表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有准确的人一个很大的贡献.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查清了,这口数据.普选使第一次人口普查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在对国际人口学也是一个很大的贡献."96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展开.第一次人口普查开启了中国现代意义的人口调查沈益民说:"人口是国情当中最重要的数据,新的历史,它对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中国刚刚成立后,当时的中央人民政府就考虑到要配响.合选举,要有准确的人口数据;第二要开展新中国的建设.也需要准确的人口数据.所以,当时的中央人新中国成立后国庆阅兵回放民政府就发布了关于人口调查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1953年4月,政务院发出进行全国首次人口调商会议的决定,把阅兵列为国庆大典的一项重要内查登记的指示.这次人口普查结合选民登记同时进容.从1949年开国大典至1959年建国1O周年,新行,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年龄性别民族等,调查采用统中国每年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一次大规模的国庆阅兵,一的表格,并且确定了统一的计算标准时间.前后共举行了11次.196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沈益民说:"现代意义的人口普查,最关键的是院本着厉行节约,勤俭建国的方针,决定改革国庆典要有一个标准时间,以1953年6月30日24时那一礼制度,实行"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大庆刻的时候,我们国家有多少人口.以这个时间作为标举行阅兵."1964年国防部颁布的军队列条令中,首准时间,所以非常科学."次出现阅兵条款.之后,由于"文化大革命"的缘这不是一次普通的人口调查,它不仅标志着中国故及其他方面的原因,中国连续24年没有举行国庆具有现代意义的人口普查的开始,它更意味着人民第阅兵.直到1981年,根据邓小平的提议,中共中央,一次拥有了当家作主的权力.因此这次人口普查得到中央军委决定恢复阅兵,并于1984年国庆35周年了人民群众热情的支持和积极的响应.时,举行了恢复阅兵后第一次大型的国庆阅兵.沈益民说:"我们当时人口调查登记时,气氛非▲1949年,开国大典阅兵.开国大典阅兵,奠图贵州统计GUIZHOUSTATISTICS。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概述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概述一、通过纲要2015年4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3]从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听取专题汇报到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规划纲要,经过一年多时间,京津冀协同发展即将完成顶层设计,实施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的主要着力点也已清晰明确。
[3]会议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
战略的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发展的新路子,探索出一种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模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增长极。
[3]会议强调,要坚持协同发展、重点突破、深化改革、有序推进。
要严控增量、疏解存量、疏堵结合调控北京市人口规模。
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要大力促进创新驱动发展,增强资源能源保障能力,统筹社会事业发展,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要加快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动要素市场一体化,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
要抓紧开展试点示范,打造若干先行先试平台2015年5月,《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出炉,规划将北京地铁6号线通至河北燕郊、大兴线通至河北固安、房山线通至河北涿州。
受地铁即将开通的影响,有不少北京上班族趁周末前去看房,部分楼盘每天签约三四十套,有楼盘开盘一天房子便卖出了8成。
此外,燕郊有的楼盘已涨价约10000元/平米二、改革蓝图京津冀协同发展,有了细化清单和路径设计后,还得三地踏石留痕的执行力,并重视改革驱动的作用,用改革为发展提供更强大的势能动能。
[5]有了规划纲要,意味着京津冀地区政策互动、资源共享、市场开放会被纳入到体系化、全局性设计中。
这有利于在统一规划产业布局、生态结构,建立一体化市场,将首都“健体”做减法和区域联动算加法结合。
京津冀区域幅员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由来已久,北京有“大城市病”,津冀则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的瓶颈。
如何在“北上广深”过上有房的生活——《论住宅问题》导读
如何在“北上广深”过上有房的生活——《论住宅问题》导读如何在“北上广深”过上有房的生活——《论住宅问题》导读思想2小时前10激流网0激流按:1818年5月5日,卡尔·马克思诞生了,在历经200年的历史长河中,人类为反抗剥削与压迫的斗争风起云涌,无数革命先驱为了人类的解放事业奉献了自己全部的青春与热血,共产主义学说的瑰丽花朵相继盛开在了俄国、中国等相对落后的国家里,世界各国人民为了反抗资本剥削与压迫的斗争,至今仍此起彼伏。
为了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激流网特推出系列通俗化原著导读供大家学习。
今天推出的是恩格斯的《论住宅问题》。
摘要弗·恩格斯的《论住宅问题》系由《蒲鲁东怎样解决住宅问题》、《资产阶级怎样解决住宅问题》以及《再论蒲鲁东和住宅问题》等三篇文章组成的。
这一系列的文章主要批判了蒲鲁东主义代表的小资产阶级关于住宅缺乏问题的观点和解决方法,并指出资产阶级及其联合体——国家不会主动彻底解决住宅问题,他们常用的解决该问题的方法不会使住宅问题消失,而是周期性地浮出水面。
同时指出住宅缺乏问题是一切时代地一切被剥削阶级都会遭遇的痛苦,而住宅问题的真正解决方法“要消除这种住宅缺乏现象,只有一个方法:消灭统治阶级对劳动阶级的一切剥削和压迫”。
历史背景恩格斯于1872年5月至1873年l月之间,在同德国的蒲鲁东主义者关于住宅问题的论战中,发表了三篇论文,以《论住宅问题》为题编成文集。
该文集的发表是在住宅问题上批判蒲鲁东主义小资产阶级的错误观点,阐明无产阶级必须夺取国家政权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才能为解决住宅这个社会问题创造前提社会条件。
本来,法国是蒲鲁东主义的发源地。
19世纪30年代,是蒲鲁东的“小私有制”、“建立人民银行”、“绝对平等分配”等思想的形成时期,19世纪中期它成为流行于法国和西欧最大的与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相对抗的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流派,其影响和危害甚大。
他宣扬社会改良主义,反对政治斗争,反对无产阶级革命,鼓吹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和解”;宣扬保留资本主义制度,消除由私有制这棵罪恶种子结出的道德果实,即社会弊病,为小资产阶级求得一点宽容,创立一个建立在“平等”、“法律”、“独立性”、“相称性”原则基础上的“第三种社会形式”,即共产制和私有制的“综合”的小私有社会。
15省份人口数据出炉
15省份2022年人口数据出炉15省份2022年人口数据出炉近期,各省份正陆续发布2022年的人口数据。
根据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已有15个省份公布了2022年的人口数据。
在15个省份中,有11个省份实现常住人口正增长。
从出生人口来看,各省人口出生率全部下滑,人口死亡率普遍略有上升,河南等地人口自然增长率多年来首次转负。
3月14日,福建省统计局发布的《2022年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末常住人口418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万人。
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93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 70.11%,比上年末提高0.41个百分点。
这也是福建省城镇化率首次突破70%大关。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发现,福建也是全国第9个城镇化率超过70%的省份。
这其中,上海、北京、天津三个直辖市城镇化率超过了80%,广东、江苏、辽宁、浙江、重庆和福建城镇化率在70%-80%之间。
在出生人口方面,数据显示,去年全年福建人口出生率为7.07‰,人口死亡率为6.52‰,自然增长率为0.55‰。
年末户籍人口数为3961.5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5.7万人。
记者据此计算,去年福建出生人口为29.6万人,比上一年减少4.9万人,这也是多年来福建出生人口首次跌破30万大关。
相比20XX年,近5年来福建出生人口下降51.2%。
去年,福建人口出生率比上一年下降1.19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了1.43个千分点。
与全国水平相比,福建人口出生率比全国水平高0.3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比全国水平高1.15个千分点。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对第一财经分析,受传统宗族文化、生育文化影响,福建东南部的泉州、莆田等地生育意愿比较高。
另外,福建原有的国有经济占比低,计生政策影响比较小,生育率较高,这也形成了一定的惯性。
不过,虽然福建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仍高于全国水平,但与全国一样,福建的人口出生率也显著下滑。
第一章《人口》检测题 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一章《人口》检测题一、单选题下图是环境正常提供的资源量和人口消耗的资源量关系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代表环境正常提供的资源量的折线在B点之后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最可能是因为A.人口减少B.科技进步C.劳动力增加D.政策改变2.甲处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人们生活质量提高B.人口老龄化严重C.生态环境恶化D.环境质量提高下图示意安徽省2012-2019年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及户籍常住比(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比值)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示期间安徽省()A.人口迁移以净迁入为主B.常住人口数量多于户籍人口数量C.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D.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差距缩小4.安徽省户籍常住比呈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安徽省()A.户籍制度调整B.生态环境改善C.生育政策改变D.就业机会增加下表为2019年北京市部分区人口统计数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注:自然增加人数=出生人数-死亡人数)5.表中()A.东城区由于外来迁入人口数量多,常住人口密度最大B.海淀区自然增加人数最多,可以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C.门头沟区户籍人口总数最小,导致人口合理容量增大D.通州区受区域职能定位影响,常住与户籍人口差异大6.影响表中四区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有()①气候①水资源①经济水平①发展历史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我国劳动年龄人口(16~59岁)数量从2012年开始下降,至2015年累计减少1 300万人,随着越来越多外出务工者的回流,2015年,我国首次出现了流动人口减少的现象。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7.造成我国流动人口减少的直接原因是()A.外出务工时间过长B.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降低C.城乡户籍制度的改革D.就业和收入难达预期8.劳动年龄人口与流动人口“双降”,对我国经济可能带来的影响是()A.劳动密集型企业回流B.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C.加快经济的增长速度D.促进第一产业发展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
_空间失配_假设及对中国城市问题研究的启示
〔文章编号〕 1002-2031(2006)02-0016-06“空间失配”假设及对中国城市问题研究的启示李纯斌 吴 静 〔摘 要〕 对美国学者在“空间失配”假设方面的研究及其对政策的影响进行了回顾,提出在研究中应重点关注在中国城市就业、城市交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改造拆迁四个方面应用“空间失配”假设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 “空间失配”假设;城市问题;贫困;就业〔中图分类号〕 C912181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简介〕 李纯斌(1972—),男,土家族,湖北长阳县人,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讲师,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博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 2005-12-15〔修回日期〕 2005-12-30 一 前言“空间失配”假设,在国内又有译作“空间不匹配”假设(周江评,2004),简单来说,就是指黑人居住区域比白人居住区域拥有更少的工作机会。
那么,黑人寻找工作的困难就会增大,或者工资较低,或者要花费比白人更多的通勤时间,从而造成失业率的增高。
“空间失配”假设潜在的前提是:1)工作机会从黑人居住区域(市中心区)转移到了郊区(白人居住区);2)住房和贷款市场上的种族歧视阻止了黑人向工作增长区域的移动;3)对黑人消费者的歧视,不完整的工作机会信息,黑人区域和工作增长区域的公共交通限制和其他可能的因素限制了黑人通勤和在工作机会富裕区工作(I hlanfeldt and Sj o 2quist,1998)。
这个假设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学者John Kain 1968首次提出,后来者给其冠以“空间失配”这一名词。
这一理论经过三个阶段的集中发展,逐渐由最初研究美国黑人的失业贫困,扩展到其他少数民族和新移民等。
研究内容也从居住隔离扩展到空间工作寻找、工作可达性、社会可接受性和交际网络等方面,并逐步扩展到对低收入人群寻找工作的一系列障碍研究(周江评,2004;Prest on and Mclaf 2ferty,1999)。
胡焕庸线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以及中国近现代地理学创立和发展一百周年之际,地理学界给出了一份这样的答案。由 中国地理学会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发起的这项“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评选活动,共发布了30项地理大发现, 排在“珠峰测量”之后的,是“胡焕庸线”。
王铮、吴静通过建立“中国历史人口地理演变的自主体模拟模型”,重现了伴随气候变化而来的土地资源数 量和农业产出的波动,并模拟显示出大约在公元918年,中国南方人口总数超过北方人口总数,此后人口分布南 重北轻的格局始终再未改变。换言之,中国人口分布的南重北轻的格局在唐末到五代之间开始形成。此后随着气 候温暖期的结束,至1240年,中国人口的东西分布差异最终形成,从而出现胡焕庸线所展示的人口分布特点。
王铮等学者研究发现,因气候变化导致农业生产潜力波动,人口则因农业产出的区域不同作相应变化,从而 形成了后来胡焕庸所发现的人口地理分界线——胡焕庸线。这仅是解释胡焕庸线成因的一个主要理论。
在汉唐时期,西部的黄土高原及关中地区气候较为温暖湿润,因而能够承载更多的人口,从而成为历代中国 政治、经济中心。唐中期曾频繁从长安迁都洛阳,除了政治、经济上的解释,长安地区不断发生的自然灾害也是 重要原因之一。宋代以后,气候变化日益表现出“胡焕庸方向”的趋势,中国人口、文化、经济重心遂逐渐南迁 长江流域。明清两代,政府虽然大力经营甘肃,但胡焕庸线以西,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粮食自给已成问题。
胡焕庸线
黑河-腾冲线
01 分界线简介
03 作者介绍 05 研究背景
2023我国人口数量有多少
2023我国人口数量有多少2023我国人口数量有多少2023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2年全年经济数据,2022年末全国人口(包括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
全年出生人口 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 7.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
从性别构成看,男性人口 72206 万人,女性人口68969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69(以女性为100)。
从年龄构成看,16-59 岁的劳动年龄人口8755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62.0%;60岁及以上人口28004 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9.8%,其中65 岁及以上人口20978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9%。
中国人口最多的城市1、重庆:3562.31万人。
2、上海:2418.34万人。
3、北京:2153.5万人。
4、成都:1872.33万人。
5、天津:1556.87万人。
6、广州:1865.2万人。
7、深圳:1252.83万人。
8、武汉:1140.65万人。
9、哈尔滨:1068.39万人。
10、石家庄:1062.57万人。
中国人口最多的省第一名是广东省,广东位于中国的南部,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广东人口众多,截至2020年底,全省常住人口超过1.26亿人。
广东的发展速度快,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前往就业和定居。
第二名是山东省,山东位于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
山东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发达的工业,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人口流入。
截至2020年底,山东省常住人口约为1.05亿人。
第三名是河南省,河南位于中国的中部地区。
河南是中国的农业大省,也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河南的人口数量庞大,截至2020年底,常住人口超过1.02亿人。
第四名是四川省,四川位于中国的西南地区。
四川是中国的农业大省,同时也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石景山区域介绍
政策
石景山+中关村+国家保险园三部联动
策
石景山+中关村+国家保险园三部联动-租赁/购房补贴 优惠政策示例
纳税奖励 购房补助 租房补助 子女教育 人才引进 补贴资助
三年内每年按其对区财政贡献额的50%提供奖励 每平方米1000元人民币的一次性补贴。 租用可以享受三年租金补贴,第一年补贴50%,第二年补贴30%,第三年补贴20% 高端人才子女优先落户、入托、入学 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可由用人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办理调京手续,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 可随调、随迁。 获得的各类贷款,自贷款之日起3年内给予50%的贴息,每年不超过50万元,连续三年总额不 超过100万元。
目前北京公寓成交已超越去年总和
供求关系=房价走势
首 钢 厂 区 整 体 规 划
新首钢未来规划
“新首钢” 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地处长安街东西轴和西部发展带重要节点, 空间承载能力巨大,基础服务设施完善,综合交通发达。东至体育场西路,南 至莲石路,西至永定河东堤,北至石龙路,总面积约8.63平方公里。重点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产业等
西山美庐 京西会展商务区
苹果园交通枢纽商务区
苹果园交通枢纽商务区。位于苹果园地区,东至
苹果园大街,南至阜石路,西至金顶西路,北至金顶山。 交通枢纽商务区依托该区域交通便利和客流优势,发展 综合商业,旅游集散中心,适度安排中高档酒店,形成 地区级商业中心。充分发挥地铁车站的经济辐射作用, 商业金融建筑面积 市政商业综合体建筑面积 配套公建设施面积 35.19万平方米 9.04万平方米 3.82万平方米 总用地面积 规划建筑面积 居住建筑面积 57.9公顷 66.61万平方米 15.7万平方米
2021半月谈1-24期国内外半月大事及小测验(完整)
2021半月谈1-24期国内外半月大事及小测验(完整)半月谈2021年第1期国内外半月大事及小测试1. 国务院讨论通过“十二五”促进就业规划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21年12月1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促进就业规划(2021―2021年)》。
规划明确,“十二五”时期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40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社会保障制度覆盖所有劳动者,就业稳定性明显提高。
2. 欧盟开征航空“碳税”欧盟委员会2021年12月21日宣布:欧盟关于从2021年1月1日开始征收国际航空碳排放费(即航空“碳税”)的政策将如期实施。
据此政策,所有在欧盟境内飞行的航空公司的碳排放量都将受限。
欧盟单方面规定航空公司免费排放额度,各公司将为超出部分掏“买路钱”。
对拒不执行此法案的航空公司,欧盟将实施超出部分罚款以及禁止在欧盟境内飞行的制裁措施。
3. 国务院部署加快发展下一代互联网产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21年12月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快发展中国下一代互联网产业。
会议明确,2021年年底前,开展国际互联网协议第6版网络小规模商用试点,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和技术演进路线;2021年至2021年,开展大规模部署和商用,实现国际互联网协议第4版与第6版主流业务互通。
4. 今年新开工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700万套以上 2021年12月2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在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宣布,2021年将继续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强化管理工作;完善准人分配机制,加强使用退出管理。
2021年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700万套以上,基本建成500万套以上,竣工量要高于2021年。
5. 我国启动碳排放交易试点新华社2021年12月24日报道,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2021年12月23日在上海表示,目前已启动了包括上海在内的7个省市的碳排放交易试点,鼓励试点地区结合自身的实际,探索建立区域碳排放交易体系,为今后在全国建立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场进行有益探索。
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简介 - 人口健康共享杯大赛
附件1: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简介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属于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下的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2003年作为科技部科学数据共享工程重大项目立项,2010年通过科技部和财政部组织的平台认定转为运行服务,面向全社会开放提供服务。
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承担单位是中国医学科学院,主管部门是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在平台理事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卫计委刘谦副主任担任理事长,卫计委科技司秦怀金司长担任常务副理事长,人大常委刘德培院士担任副理事长兼平台管理中心主任,副理事长单位还有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平台由20余家行政事业单位及高等院校直接参与建设,其中包括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国统计信息咨询中心、健和九州(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兰州大学、中国中医药国际合作中心、东北大学、广东省云计算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
平台的总体目标是建立一个“逻辑上高度统一,物理上合理分布”的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
为政府决策、人口健康、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百姓健康提供权威、开放、便捷的数据共享和信息服务。
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建立了数据资源注册登记系统,研究制定出人口健康科学数据共享标准规范,包括数据分级分类标准、元数据标准、数据集制作规范,完成了数据资源唯一标识,这对于保护数据提供者权益,推进科学数据汇交、深化共享服务起到了示范作用。
目前平台已有772个数据集, 67.76TB的科学数据在线开放共享,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公共卫生、中医药学、人口与生殖健康等多方面科学数据资源,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数据资源服务。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 人口与城市问题
(2021·厦门三检)常住人口是指在某设区市实际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在常住人口中,户
籍地不在本设区市的称为流动人口。我国某省流动人口规模大,以省外流动人口为主。
2000年,该省流动人口已达2 105.41万;2010年增至3 139万,约占全省常住人口的30%,且
不同年龄组的性别比(男性与女性人口的比值)较2000年均匀。下图示意该省2000年和
【考题·精细剖析】
(2021·山东等级考)刚果首都布拉柴维尔在老城区东北方向的滨河湿地规划建设新城。下
图示意新城区的功能分区,其中住宅区规划为三个不同等级。O、P区的住宅设计为装配式木
质建筑, Q区的住宅设计为钢筋混凝土建筑。据此完成(1)、(2)题。
(1)新城区内设计“串珠状”湖泊的首要目的是 ( )
2021年北京卷 2021年湖南卷 2021年天津卷
18题(2) 区域图+文字 以区域地图为背景,考查人口分布特点
1-2
统计图+文字 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8
统计图+文字 以民工流为背景,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专题1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人口迁移与人口问题 【热点情境·地理思考】
安徽省作为外出人口大省,2012年以前净流出人口持续增加,2013年首次出现外出人口 回流现象,至2018年已连续六年持续回流。随着安徽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长三角一体化 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人口迁移出现新特点。如下图。 (1)(区域认知)2019年安徽人口流动呈现哪些新特点? 提示:区域间人口流动双向加速,省际间流动更加频繁;流向外 省人口远多于流入人口。 (2)(综合思维)安徽人口大多流向江苏和上海,影响因素是什么? 提示:距离和经济发展水平。
2010北京2100万人口
北京已经成为全球资源最匮乏的首都?这是几年前外国对北京的判断。
如今,面对“屡设屡破”的人口规划控制目标,北京的常住人口增长规模已经严重超过我们的预期。
在2020年,我们将不得不接受北京2100万常住人口的现实。
这显然已经超出了北京人口控制在1800万以内宜居的目标,作为一个资源稀缺型城市,北京目前的人口已经接近各种资源的承载极限。
如果不加以有效的控制和引导,北京将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严重影响未来北京的协调发展。
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中国人口数量以及结构的急剧转变,在世界各国的现代化进程中都是极为罕见的。
北京作为环渤海区域的中心城市和全国人民的首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就业机会较多,这成为大量外地人口进京的主要推动力。
面对“屡设屡破”的人口规划控制目标,北京的常住人口增长规模已经严重超过我们的预期。
在2020年,我们将不得不接受北京2100万常住人口的现实。
无法控制的增长北京能够承载的人口数是多少,20年前这个问题就被讨论过。
当时有人说是800万,有人说是1000万,直到2003年,国务院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其中明确提出北京2020年人口控制在1800万。
据介绍,这一数据是依据2003年北京市常住人口为1456万,采用生态及水资源承载力法、就业岗位需求预测法、综合增长率法等三种方法测算出来的。
不过,现实的人口数量增长竟然比计划提前了10年。
今年1月2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截至2009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达到1755万人,比2008年末的1695万人增加60万人。
在另外一项统计中,北京市政协进行的一项“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专题调研发现,2009年底,北京市实际常住人口已达1972万人,其中户籍人口为1246万人,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达726万人。
一个城市的常住人口正是由户籍人口和居住半年以上的外来流动人口两部分组成。
其中流动人口的增长是主要原因,占常住人口增量的70%;户籍迁入是次要原因,占常住人口增量的21.7%。
北京人口20年来首次下降
北京人口20年来首次下降Xinhua: Beijing Population Falls for First Time in 20 Years新华社:北京人口20年来首次下降The population of China's capital, Beijing, fell for the first time in two decades in 2017, the official Xinhua news agency reported Thursday, citing official data.中国官方新华社援引官方数据称,中国首都北京的人口在2017年下降,这是20年来的第一次。
The number of permanent residents reached 21.707 million last year, 22,000 fewer than the previous year, Xinhua said.新华社称,去年北京永久居民人数达到2170.7万人,比上一年减少22,000人。
The number of people in the city's six urban districts fell 3 percent from 2016 to 2017, the Xinhua report said, citing the city's People's Congress.新华社援引市人民代表大会的报告称,北京市六个城区的人数从2016年到2017年下降了3%。
Authorities in Beijing have been trying to curb population growth as part of their efforts to ease traffic congestion, resource shortages and house price inflation.北京当局一直在努力遏制人口增长,这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资源短缺和房价飞涨的部分努力。
高中地理人口迁移测试题
高中地理人口迁移测试题2019.2本试卷共4页,100分。
考试时长6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人口重心是人口分布在地理空间上的表现,其演变反映了区域人口数量的空间变化过程,即由于地区人口增长和地区间的人口迁移,拉动人口数量平衡点的变化。
下图为1984 -2013年中国人口重心演化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ILW113.9s114.1*1.1984-2013年中国人口重心演变能反映出( )A.能源资源开发导致人口重心移动加快B.户籍制度变化导致人口重心移动缓慢C.地区经济差异导致人口重心移动加快D.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人口重心移动减缓2.2010-2013年中国人口重心移动可能是因为( )A.河南省人口出生率降低B.四川省农民工回流增多C.江苏省人口老龄化加剧D.湖北省自然增长率降低《北京人口蓝皮书:北京人口发展研究报告(2018)》显示:2017年,北京市外来人口、户籍人口实现了双下降。
其中,2017年北京市常住人口为2170. 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 2万人,20年来首次实现负增长。
北京市2。
I 1—2017年常住人口增量及噌长速度(万人)6口用50.040.0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3.由材料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0n年,北京市人口总数最多B. 2017年后北京市户籍人口比常住人口多C.近些年北京市人口增速不断下降D.北京市出现城市空心化4.导致北京市人口出现负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A.人口自然增长率变为负值B.环境质量持续恶化C.经济发展放缓D.分散城市职能“棒棒”是指以竹棒和绳索为劳动工具,在城市爬坡上坎、流动揽活,专门为市民日常生活、商业活动提供零星搬运劳务服务的打工农民。
“棒棒”群体的工作形式不同于其他的打工族,更不同于城市工矿企业的工人。
他们主要活动于街头、菜市场、汽车站、码头、家电商场等,承担了城市人不愿意干的以苦、脏、累、险为特征的工作。
2021中国百岁老人数量
上海百岁老人突破3000 2021中国百岁老人数量俗话说的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宝”,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人的寿命变得越来越长,百岁老人的数量也大大增重,10月25日上海市民政局表示上海百岁老人突破300 0人,这也正是意味着老人们的身体素质也大大增高,那么2020中国百岁老人数量有多少呢?下面大家就和有图有真相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哦~上海百岁老人突破300010月25日是重阳佳节,上海市民政局发布了2021年上海百岁寿星榜,公布上海百岁寿星最新数据信息。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30日,上海10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3009人,男性占比26.02%、女性占比73.98%。
从年龄构成看,100-105岁占97.3%、106-110岁占2.6%、111岁及以上占0.1%。
另外,2000年到2021年,上海男性百岁老人平均增长率高于女性,但绝对人数低于女性。
百岁老人榜中首次出现四对百岁夫妻,99岁“准百岁寿星”为1949人。
百岁寿星们的长寿秘诀包括:生活规律、早起早睡、饮食健康、保持运动、看“未病” 稍微有点不舒服就要马上注意,不要等到最后再去看病,还有老人提到了平时多喝点儿醋。
上海是中国最早进入老龄化 1979年且老龄化程度最深的城市。
2021年末,上海60周岁及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口达518.12万人,占其户籍总人口的35.2%。
同时,上海也是名副其实的长寿之城。
上海市民政局自2008年起,连续13年发布百岁寿星榜。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等有关数据,上海百岁老人数量为:上海1953年仅有一名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数量2011年首次突破1000人;2017年首次突破2000人;2021年首次突破3000人。
自1953年起,上海百岁老人数量从1人到1000人,用时58年;从1000人到2000人,用时六年;从2000人到3000人,用时仅三年。
北京百岁老人数量首次破千10月18日,北京市老龄办、市老龄协会发布《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报告 2019》。
中国十大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简介
中国十大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简介中国十大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此次统计结果中,市域人口密度最高的10个城市分别是深圳、东莞、上海、厦门、佛山、广州、中山、汕头、郑州和无锡。
其中前8个城市的人口密度超过了2000人/平方公里。
作为四大一线城市之一,深圳本土面积为1997平方公里,加入深汕合作区之后,深圳总面积达到了2465平方公里,仍是目前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中市域面积最小的。
仅看深圳本土地区(不含深汕合作区),人口密度已高达8821人/平方公里,是第二名东莞的两倍多。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本土地区还有一大部分是山体,也就是说,深圳的城区实际人口密度早已经突破每平方公里1万人大关。
当前深圳本土可供开发的土地空间已经基本饱和。
七人普的数据显示,2023年深圳常住人口达到1756万,较2010年新增了714万,新增人口居全国第一。
在大量人口流入之下,深圳目前的承载力也逐渐趋于饱和,特别是住房、、医疗的短板较为明显,深圳的公共设施面临非常大的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深圳的落户门槛也在提高。
2023年5月25日,_网发布了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深圳市户籍迁入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其中提高了对学历型人才落户的底线,将核准类学历型人才的底线要求调整为全日制本科,技术型人才底线要求调整为“中级职称+全日制大专”,技能型人才的底线要求调整为技师。
毗邻深圳的“世界工厂”东莞位居第二。
面积仅2474平方公里的东莞,在1988年升格为地级市。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出口贸易的发展,东莞逐渐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形成以电子信息、电气机械、纺织服装、家具、玩具、造纸及纸制品业、食品饮料、化工等八大产业为支柱的现代化工业体系。
近年来,东莞的产业升级不断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大量人口流入。
七人普数据显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比较,东莞全市常住人口增加224.64万人,首次突破千万大关,达到了1046.66万人,2023年进一步增至1053.68万人。
【精选】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中国13.39亿人2011年04月28日10:18本文来源于财新网订阅《新世纪》 | 注册财新网国家统计局28日发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第1号公报,全国总人口为13。
397亿人。
汉族人口占全国人口91.51%,比2000年下降0.08个百分点;少数民族占8.49%,上升0.08个百分点。
我国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
6139亿人,比2000年增长81.03%。
我国每十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由2000年的3611人上升为8930人。
文盲率从2000年的6.72%下降为4.08%。
我国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
6557亿人,占总人口49.68%,2000年来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
我国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减少0.34人,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人口漏登率为0.12%。
我国男性人口占51.27%,女性人口占48.73%。
人口性别比为118.04。
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8,人口更替水平为2.1。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2000年以来,我国人口年均增长0.57%,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上升2.93个百分点,我国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
国家人口计生委“一二三四”总体工作思路2009-12-20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总体思路概括起来就是“一二三四”。
坚持一条道路: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
推进两个统筹:即统筹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统筹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强化三个注重:即更加注重利益导向,更加注重服务关怀,更加注重宣传倡导。
促进四个转变:即人口计生工作要积极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促进由单纯控制人口数量向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转变,促进工作机制和方法转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人口分布数据首次发布
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近日联合发布了北京人口调查报告,首次披露了环线人口分布情况。
数据显示,人口分布呈现由二、三环内向四环外聚集的特点,五环外常住人口达1097.9万人,占全市的51%。
数据显示:外来常住人口向外拓展聚集的特点更加突出,超过六成外来常住人口住在四环至六环间,五环外常住人口达1097.9万人,占北京市总人口一半。
数据显示,北京人口分布呈现由二、三环内向四环外聚集的特点。
人口增量增速“双下降”
此次统计局发布的人口调查报告,数据来自2014年人口抽样调查。
据了解,2014年年度人口抽样调查在全市抽选3%的居民住户进行调查,涉及300个街道和乡镇、999个社区居(村)委会、1940个调查小区。
数据显示,2014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2151.6万人,与2013年相比,增加36.8万人,增量减少8.7万人,增速为1.7%,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
虽然增量在缩减,但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人口密度也逐步上升。
数据显示,2014年,全市常住人口密度为1311人/平方公里,比2011年增加81人/平方公里。
此外,统计数据显示,全市常住外来人口为818.7万人,与2013年相比,增加16万人,增量减少12.9万人,增速为2%,也比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
与常住人口趋势相同,常住外来人口增量比重大幅下降。
五六环间常住人口最多
调查显示,环路人口分布呈圈层向外拓展,即由二、三环内向四环外聚集。
三环至六环间,聚集了1228.4万的常住人口,占全市的57.1%;四环至六环间聚集了941万人,占全市的43.8%;五环以外1097.9万人,占全市的51%。
以此计算,三环到四环的常住人口达287.5万,占全市的13.4%。
常住外来人口与常住人口在环路分布情况基本一致,且向外拓展聚集的特点更加突出。
三环至六环间,聚集了637.6万的常住外来人口,占全市的77.9%;四环至六环间聚集了532.1万人,占全市的65%;五环以外422.5万人,占全市的51.6%。
具体到环路间,二环内常住人口最少,达148.1万人;而五环到六环常住人口最多,达到580.2万人;六环外常住人口次之,达517.7万。
以此看来,五环外常住人口达1097.9万,占全市常住人口的51%。
而具体到常住外来人口,数据显示,二环内常住外来人口仅40万,随后逐渐增加,
二环到三环常住外来人口77.2万,三环到四环为105.5万人,四环到五环间为173.5万人,五环到六环间常住外来人口最多,达358.6万人。
而六环外常住外来人口却只有63.9万人。
以此计算,有51.6%的常住外来人口住在五环以外。
人口向郊区集聚趋势将更明显
北京市统计局方面指出,十二五以来,常住人口和常住外来人口增量、增速保持“双下降”趋势,这既与经济社会发展有关,也与产业结构调整、非首都功能的疏解,生活成本、交通成本提升有关。
据市统计局方面介绍,从环路上看,常住外来人口与常住人口在环路分布情况基本一致,均是由二、三环内向四环外聚集,其中常住外来人口向外拓展聚集的特点更加突出。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教授宋月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人口环路分布呈现这种情况并不奇怪,这与北京市的城市规划有关,也与人口承载情况有关,中心地区人口承载能力有限。
此外,常住人口涵盖户籍人口和在北京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结合流动人口规模越来越大占比越来越重的趋势来看,由于经济收入有限,就居住地而言更倾向选择聚集在价格相对较低的外环。
在宋月萍看来,这种向郊区聚集的趋势未来会更加明显,地铁线路的开发导致居民的活动半径越来越大,随着通勤成本越来越低,工作和居住的分离情况也会更加明显。
宋月萍称,常住外来人口增速下降主要是受北京人口调控因素影响,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控人,使人口增长速度明显下降。
> 2014年北京市人口发展变化情况及特点
一、人口发展变化情况
(一)常住人口和常住外来人口增量、增速保持“双下降”趋势
2014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2151.6万人,与2013年相比,增加36.8万人,增量减少8.7万人,增速为1.7%,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
全市常住外来人口为818.7
万人,与2013年相比,增加16万人,增量减少12.9万人,增速为2%,比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
具体呈现以下两个特点:
一是“十二五”以来常住人口增量、增速呈平稳下降的趋势。
增量从2011年的56.7万人降至2014年的36.8万人,增速从2.9%降至1.7%,是“十二五”以来最低水平。
二是“十二五”以来常住外来人口的增量、增速进一步放缓。
增量从2011年的37.7万人降至2014年的16万人,增速从5.4%降至2%。
常住外来人口增量的比重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从“十二五”前3年常住外来人口增量占人口增量的比重64.2%,降到2014
年的43.5%。
人口增量下降、增速放缓既与经济社会发展有关,也与产业结构调整、非首都功能的疏解,生活成本、交通成本提升有关。
(二)分布情况
1.从环路上看
环路人口分布呈圈层向外拓展,即由二、三环内向四环外聚集。
2014年人口抽样调
查结果显示,三环至六环间,聚集了1228.4万人的常住人口,占全市的57.1%;四环至六环间聚集了941万人,占全市的43.8%;五环以外1098万人,占全市的51.1%。
常住外来人口与常住人口在环路分布情况基本一致,且向外拓展聚集的特点更加突出。
三环至六环间,聚集了637.6万人的常住外来人口,占全市的77.9%;四环至六环间聚集了532.1万人,占全市的65%;五环以外422.5万人,占全市的51.6%。
2.从行政区划上看
一是从4个功能区看,2014年末,城市功能拓展区常住人口最多,达到1055万人,占49%;其次是城市发展新区,常住人口为684.9万人,占31.8%;首都功能核心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常住人口相对较少,分别为221.3万人和190.4万人,所占比重分别为10.3%和8.9%。
城市功能拓展区常住外来人口最多,达到436.4万人,占全市常住外来人口的53.3%;其次是城市发展新区,常住外来人口为296.9万人,占36.3%;而首都功能核心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常住外来人口相对较少,分别为54万人和31.4万人,所占比重分别为6.6%和3.8%。
二是从区县看,常住人口位居前3位的区县是朝阳区、海淀区和丰台区,3区人口占全市总量的46%。
常住外来人口位居前3位的是朝阳区、海淀区和昌平区,3区外来人口占到全市的52.6%。
门头沟区、平谷区、密云县和延庆县4个区县的常住外来人口均不足10万,占全市比重仅为2.6%。
3.从人口密度上看
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 人口密度也逐步上升。
2014年,全市常住人口密度为1311人/平方公里,比2011年增加81人/平方公里(2011年为1230人/平方公里)。
西城区常住人口密度最高,为25767人/平方公里,而延庆县最低,只有158人/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密度从首都功能核心区开始向外围逐渐降低。
核心区人口密度为23953人/平方公里,是城市功能拓展区的2.9倍,是城市发展新区的22倍,是生态涵养发展区的109.9倍。
4.从从业人员上看
一方面从产业情况看,2013年末,全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共有从业人员1111.3万人,比2008年末增加294.5万人,增长36.1%。
其中,第二产业从业人员216.6万人,增加15.4万人,增长7.6%;第三产业从业人员894.7万人,增加279.1万人,增长45.3%。
在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位居前5位的是,批发和零售业147.8万人,占13.3%;制造业138.5万人,占12.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41.7万人,占12.8%;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93.0万人,占8.4%;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95.2万人,占8.6%。
另一方面,第二、三产业法人单位的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
城市功能拓展区595.6万人,占53.6%;城市发展新区246.9万人,占22.2%;首都功能核心区202.3万人,占18.2%;生态涵养发展区66.2万人,占6.0%。
二、人口发展变化的特点
(一)人口向城市发展新区集聚的趋势进一步增强
近年来,从各功能区常住人口比重变化看,城市发展新区的人口所占比重从2011年的31.2%上升到2014年的31.8%,上升了0.6个百分点,城市功能拓展区人口所占比重仅增加0.1个百分点,而首都功能核心区及生态涵养发展区人口所占比重分别下降0.3个和0.4个百分点。
从各功能区人口增速看,城市发展新区人口增长最快,与2011年相比,快于全市2.1个百分点。
这一变化体现了人口从中心城区向发展新区聚集的趋势。
(二)就业人口向更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行业聚集
从就业人口构成看,2013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所占的比重分别为8.4%、12.8%和8.6%,比2004年分别提高4.4个、3.8个和3.1个百分点。
制造业从业人员继续排在前列,但其规模已从2004年的148.8万人降到138.5万人,减少10.3万人,所占比重下降8.6个百分点。
就业结构的变化反映出我市产业结构向更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