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口分布数据首次发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人口分布数据首次发布
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近日联合发布了北京人口调查报告,首次披露了环线人口分布情况。

数据显示,人口分布呈现由二、三环内向四环外聚集的特点,五环外常住人口达1097.9万人,占全市的51%。

数据显示:外来常住人口向外拓展聚集的特点更加突出,超过六成外来常住人口住在四环至六环间,五环外常住人口达1097.9万人,占北京市总人口一半。

数据显示,北京人口分布呈现由二、三环内向四环外聚集的特点。

人口增量增速“双下降”
此次统计局发布的人口调查报告,数据来自2014年人口抽样调查。

据了解,2014年年度人口抽样调查在全市抽选3%的居民住户进行调查,涉及300个街道和乡镇、999个社区居(村)委会、1940个调查小区。

数据显示,2014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2151.6万人,与2013年相比,增加36.8万人,增量减少8.7万人,增速为1.7%,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

虽然增量在缩减,但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人口密度也逐步上升。

数据显示,2014年,全市常住人口密度为1311人/平方公里,比2011年增加81人/平方公里。

此外,统计数据显示,全市常住外来人口为818.7万人,与2013年相比,增加16万人,增量减少12.9万人,增速为2%,也比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

与常住人口趋势相同,常住外来人口增量比重大幅下降。

五六环间常住人口最多
调查显示,环路人口分布呈圈层向外拓展,即由二、三环内向四环外聚集。

三环至六环间,聚集了1228.4万的常住人口,占全市的57.1%;四环至六环间聚集了941万人,占全市的43.8%;五环以外1097.9万人,占全市的51%。

以此计算,三环到四环的常住人口达287.5万,占全市的13.4%。

常住外来人口与常住人口在环路分布情况基本一致,且向外拓展聚集的特点更加突出。

三环至六环间,聚集了637.6万的常住外来人口,占全市的77.9%;四环至六环间聚集了532.1万人,占全市的65%;五环以外422.5万人,占全市的51.6%。

具体到环路间,二环内常住人口最少,达148.1万人;而五环到六环常住人口最多,达到580.2万人;六环外常住人口次之,达517.7万。

以此看来,五环外常住人口达1097.9万,占全市常住人口的51%。

而具体到常住外来人口,数据显示,二环内常住外来人口仅40万,随后逐渐增加,
二环到三环常住外来人口77.2万,三环到四环为105.5万人,四环到五环间为173.5万人,五环到六环间常住外来人口最多,达358.6万人。

而六环外常住外来人口却只有63.9万人。

以此计算,有51.6%的常住外来人口住在五环以外。

人口向郊区集聚趋势将更明显
北京市统计局方面指出,十二五以来,常住人口和常住外来人口增量、增速保持“双下降”趋势,这既与经济社会发展有关,也与产业结构调整、非首都功能的疏解,生活成本、交通成本提升有关。

据市统计局方面介绍,从环路上看,常住外来人口与常住人口在环路分布情况基本一致,均是由二、三环内向四环外聚集,其中常住外来人口向外拓展聚集的特点更加突出。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教授宋月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人口环路分布呈现这种情况并不奇怪,这与北京市的城市规划有关,也与人口承载情况有关,中心地区人口承载能力有限。

此外,常住人口涵盖户籍人口和在北京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结合流动人口规模越来越大占比越来越重的趋势来看,由于经济收入有限,就居住地而言更倾向选择聚集在价格相对较低的外环。

在宋月萍看来,这种向郊区聚集的趋势未来会更加明显,地铁线路的开发导致居民的活动半径越来越大,随着通勤成本越来越低,工作和居住的分离情况也会更加明显。

宋月萍称,常住外来人口增速下降主要是受北京人口调控因素影响,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控人,使人口增长速度明显下降。

> 2014年北京市人口发展变化情况及特点
一、人口发展变化情况
(一)常住人口和常住外来人口增量、增速保持“双下降”趋势
2014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2151.6万人,与2013年相比,增加36.8万人,增量减少8.7万人,增速为1.7%,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

全市常住外来人口为818.7
万人,与2013年相比,增加16万人,增量减少12.9万人,增速为2%,比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

具体呈现以下两个特点:
一是“十二五”以来常住人口增量、增速呈平稳下降的趋势。

增量从2011年的56.7万人降至2014年的36.8万人,增速从2.9%降至1.7%,是“十二五”以来最低水平。

二是“十二五”以来常住外来人口的增量、增速进一步放缓。

增量从2011年的37.7万人降至2014年的16万人,增速从5.4%降至2%。

常住外来人口增量的比重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从“十二五”前3年常住外来人口增量占人口增量的比重64.2%,降到2014
年的43.5%。

人口增量下降、增速放缓既与经济社会发展有关,也与产业结构调整、非首都功能的疏解,生活成本、交通成本提升有关。

(二)分布情况
1.从环路上看
环路人口分布呈圈层向外拓展,即由二、三环内向四环外聚集。

2014年人口抽样调
查结果显示,三环至六环间,聚集了1228.4万人的常住人口,占全市的57.1%;四环至六环间聚集了941万人,占全市的43.8%;五环以外1098万人,占全市的51.1%。

常住外来人口与常住人口在环路分布情况基本一致,且向外拓展聚集的特点更加突出。

三环至六环间,聚集了637.6万人的常住外来人口,占全市的77.9%;四环至六环间聚集了532.1万人,占全市的65%;五环以外422.5万人,占全市的51.6%。

2.从行政区划上看
一是从4个功能区看,2014年末,城市功能拓展区常住人口最多,达到1055万人,占49%;其次是城市发展新区,常住人口为684.9万人,占31.8%;首都功能核心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常住人口相对较少,分别为221.3万人和190.4万人,所占比重分别为10.3%和8.9%。

城市功能拓展区常住外来人口最多,达到436.4万人,占全市常住外来人口的53.3%;其次是城市发展新区,常住外来人口为296.9万人,占36.3%;而首都功能核心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常住外来人口相对较少,分别为54万人和31.4万人,所占比重分别为6.6%和3.8%。

二是从区县看,常住人口位居前3位的区县是朝阳区、海淀区和丰台区,3区人口占全市总量的46%。

常住外来人口位居前3位的是朝阳区、海淀区和昌平区,3区外来人口占到全市的52.6%。

门头沟区、平谷区、密云县和延庆县4个区县的常住外来人口均不足10万,占全市比重仅为2.6%。

3.从人口密度上看
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 人口密度也逐步上升。

2014年,全市常住人口密度为1311人/平方公里,比2011年增加81人/平方公里(2011年为1230人/平方公里)。

西城区常住人口密度最高,为25767人/平方公里,而延庆县最低,只有158人/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密度从首都功能核心区开始向外围逐渐降低。

核心区人口密度为23953人/平方公里,是城市功能拓展区的2.9倍,是城市发展新区的22倍,是生态涵养发展区的109.9倍。

4.从从业人员上看
一方面从产业情况看,2013年末,全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共有从业人员1111.3万人,比2008年末增加294.5万人,增长36.1%。

其中,第二产业从业人员216.6万人,增加15.4万人,增长7.6%;第三产业从业人员894.7万人,增加279.1万人,增长45.3%。

在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位居前5位的是,批发和零售业147.8万人,占13.3%;制造业138.5万人,占12.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41.7万人,占12.8%;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93.0万人,占8.4%;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95.2万人,占8.6%。

另一方面,第二、三产业法人单位的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

城市功能拓展区595.6万人,占53.6%;城市发展新区246.9万人,占22.2%;首都功能核心区202.3万人,占18.2%;生态涵养发展区66.2万人,占6.0%。

二、人口发展变化的特点
(一)人口向城市发展新区集聚的趋势进一步增强
近年来,从各功能区常住人口比重变化看,城市发展新区的人口所占比重从2011年的31.2%上升到2014年的31.8%,上升了0.6个百分点,城市功能拓展区人口所占比重仅增加0.1个百分点,而首都功能核心区及生态涵养发展区人口所占比重分别下降0.3个和0.4个百分点。

从各功能区人口增速看,城市发展新区人口增长最快,与2011年相比,快于全市2.1个百分点。

这一变化体现了人口从中心城区向发展新区聚集的趋势。

(二)就业人口向更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行业聚集
从就业人口构成看,2013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所占的比重分别为8.4%、12.8%和8.6%,比2004年分别提高4.4个、3.8个和3.1个百分点。

制造业从业人员继续排在前列,但其规模已从2004年的148.8万人降到138.5万人,减少10.3万人,所占比重下降8.6个百分点。

就业结构的变化反映出我市产业结构向更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方向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