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第17课解放战争(第一轮复习)
高一历史第四单元 第17课 解放战争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
高一历史第四单元第17课解放战争人教实验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第四单元第17课解放战争(一)阶段特征1945年8月至1946年6月,是抗日战争到国内战争地过渡时期。
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在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先后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经过战略进攻阶段和三大战役的战略决战、渡江战役,国民政府统治崩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准备。
这一阶段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人民解放战争,解放战争既是蒋介石集团走向败亡的过程,又是帝国主义侵略势力退出中国大陆的历史,既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领导地位确立过程,又是中国人民翻身解放的过程。
(二)学习重点1. 抗战胜利后的国际国内形势(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使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
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力量壮大,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为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2)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和军事强国,实行全球扩张政策,以建立世界霸权。
美国在中国推行扶蒋反共的基本政策,以发展美国侵略势力和控制中国。
(3)为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在抗战胜利后打着“和平建国”的旗号,坚持独裁和内战的方针,阴谋发动大规模内战以消灭人民革命力量。
(4)抗日战争的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共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有了较大发展,这为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包括各民主党派,要求和平、民主的呼声十分强烈。
以上这些情况表明,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统治之间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 全国人民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1)中国共产党努力争取和平民主① 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
中国共产党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力图避免内战,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
② 与国民党举行重庆谈判,签署了《双十协定》,使民主力量取得了主动权。
高中历史必修1笔记第17课 解放战争
第17课解放战争一.内战的爆发1. 1945年10月10日,重庆谈判,《双十协定》,规定和平建国,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障人民权利。
2. 1946年初,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3. 全面进攻:1946年6月,国民党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4. 重点进攻:1947年春,国民党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进行重点进攻二.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1. 战略反攻: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渡过黄河,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2. 决战:1948年秋,三大战役➢辽沈战役:1948年9月,东北全境解放➢淮海战役:以徐州为中心,1941年1月发起总攻➢平津战役:1941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结果:共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 1949年4月,《国内和平协定》,和谈破裂2. 1949年4月21日,渡江战役打响,23日,占领南京。
3. 意义:➢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来屈辱的历史,迎来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前言:1946年2月10日,重庆各界人士在较场口集会,庆祝政治协商会议成功。
国民党特务使用暴力破坏了这次集会。
较场口事件后,国民党不顾政协协议和人民的反对,发动了内战。
总结:1946年6月,蒋介石不顾人民的和平要求,发动了内战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后,1947年6月开始战略反攻经过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等,解放军基本解放了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作了哪些努力?进行重庆谈判,进行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以及渡江战役,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有什么意义?➢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来屈辱的历史,迎来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第17课 解放战争(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2、概况:
——战略决战:(1948.9—1949.1)
1、概况: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2、意义:
(1948.9 —— 1948.11)
关 门 打 狗
锦 州
沈阳
长 春
营口
(1948.11 —— 1949.1)
碾庄 陈官庄 双堆集 徐州
分各 割个 包击 围破
(1948.11——1949.1)
张家口 新保安
大同
1949、1、31
北平 塘沽 天津
先后 打取 两中 头间
石家庄
平津战役
辽沈战役
三大战役的 顺序?
三 大 战 役
淮海战役
练习 《固学案》
P139,T7。
探究思考: 材料一:陈毅:“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 推出来的。” 材料二:淮海战役中出动民工543万人,其中随军常备 民工22万人,二线民工130万人,后方临时民工391万人; 担架20.6万副,大小车辆88万辆,挑子30.5万副,牲畜 76.7万头,船只8539艘;筹集粮食9.6亿斤,运送到前线的 粮食4.34亿斤。参战兵力与支前民工的比例高达1:9。 思考:为什么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革命的积极性 如此之高?由此得出什么启示? 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 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
歼敌47万
基本解放长江以北地区
歼灭、收编敌人52万
国民党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三 大 战 役 后
歼敌55.5万
1、报纸图片中“国民政府拒绝 和平”的说法因何而起? 2、中共由此决定如何?
把共产党阻止在长江北岸……司徒雷登大使曾说:划 江而治,搞一个国共两党“南北朝”……美国人的一厢情 愿,构成了李宗仁全部言论和活动的精神支柱。 ——《解放战争全记录》
第17课 解放战争 高三一轮复习
抗战结束后中国人民共同的愿望是什么?
漫画:窃贼和他的老板
漫画:磨好刀再杀
两种命运的较量
思抗考战: 胜利前后,国共两党在建国方针上有什么 不两同种?命运的较量说明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1945年4月至6月,在延安召开了中共 七大。毛泽东号召全党为废止国 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而奋斗。中共 “七大”为中国人民指出了光明的前途。
和平
民主
光明的前途
战争
专制
黑暗的前途
一、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而斗争
1.重庆谈判
(1945.8-10)
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 中 共:争取和平民主
原因:①国民党:迫于国内外的和平
压力, 内战准备尚未完成。
②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 揭穿蒋介石的阴谋。
结果:签署 《双十协定》(内容)
2.思政考治:协重商庆会谈议判(有19何4历6.史1)意义?
根据“双十协定”,1946年1月中国各党 派代表和无党派代表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在重 庆举行;会议再一次确认了避免内战、和平建 国的方针,否定了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方针;但 会后国民党不顾人民反对,继续坚持一党专制 独裁方针,加紧内战准备,一旦时机成熟,蒋 介石就丢掉伪装,公开发动内战。
——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下)
平减少人民痛苦
结果:国民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
1945年4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拒绝 在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
1945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 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南京
江阴
湖口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新民主主义 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军队内部的腐败,是国民党战败的重要原因。蒋介石承认军民关 系“可以说恶劣到了极点”……“人民对我们发生反感,而不愿意 帮助我们。”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7课《解放战争》
破灭。
2.人民解放战争
(1)爆发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____________ 中原解放区。
(2)战争进程。
战略阶段
战略防御 (1946.6~1947.6)
战略重点
重点进攻 粉碎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和_________ 大别山 刘伯承、邓小平率军挺进_______ 辽沈、淮海、平津 发动__________________ 三大战役
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的历史贡献
时期 新民主主义 革命崛起时 期 会议 中共一大 中共三大 贡献 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作出了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的正确决定 作出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 总方针,给混乱中的共产党指明了前进方向
国共十年对 峙时期
八七会议
遵义会议
抗战时期 解放战争时 期 中共七大 中共七届二 中全会
视角延伸 关注新史观 用现代化史观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重大事件 中国近代史是帝国主义(资本主义)侵略中国,把中 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反对
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历史,同时也是中
国逐渐走向近代化(现代化)的历史。从中国近代化
(现代化)的角度去认识和评价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重
解析 1924 年 1 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
合作的开始,故A项错;国民党撕毁协议,发动内 战,故B项错;国民党没有在《国内和平协定》上 签字,和谈破裂,故D项错。
拓展延伸: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
产党探索的特点
1.从最高纲领到最低纲领(国共第一次合作,开 展国民大革命)。 2.从以城市为中心到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国 共十年对峙时期)。 3.从反蒋抗日到联蒋抗日(国共第二次合作, 开展抗日战争)。 4.从农村再到城市(人民解放战争)。
第17讲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课件)-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新教材专用)
二、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三)东方主战场 (1)原因:
①东方最早:中国各民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共同抗敌,海外华侨 积极支援抗战。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 ②抗日主力: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战场所抗击的日军兵力超过了 太平洋战场,给予盟军以战略上和资源、情报上的重大支持。 ③倡导同盟:中国积极倡导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实际参与了世界 反法西斯战争的谋划和指挥。
经济上
进行野蛮的经济掠夺,垄断沦陷区的工矿、金融、交通业
“以战养战” 实行“粮食统制”,强行“征购”和“配给”
强迫中国青壮年劳动力到日本和中国东北做苦力
教育
推行奴化教育
二、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一)局部抗战(1931-1937)
国民政府 国际联盟
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方针,实行不抵抗政策,寄希望于国联调停 国际共管方案
三、人民解放战争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3.军事斗争 ①战略进攻: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 ②战略决战:1948年9月—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先后发动了辽 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基本摧毁了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 量,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③渡江战役: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国民党蒋介 石集团在大陆的统治覆灭,中华民国时期结束。
(一)从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到全面内战的爆发 1.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重庆谈判 (2)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①时间:1946年1月 ②参与者: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和无党派人士。 ③结果: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案等五项协议,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 很快否决。
三、人民解放战争
(一)从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到全面内战的爆发 1.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2.全面内战的爆发 (1)爆发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围攻中原解放区。 (2)战略方针:自力更生、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军队进攻。 (3)战略防御 ①1946年7至10月,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②1947年,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 攻。
2019北京市昌平凯博外国语学校人教版必修一高三历史复习题:第17课 解放战争语文
一、单选题1.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词反映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光辉历程,下列诗词反映的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的是()①金沙水拍支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②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③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④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④③② D.④③②①2.美国《时代》周刊曾这样报道:“对西方而言,这一事件已是巨大灾难;对共产主义而言,这是自俄国革命以取得的最伟大胜利;对大多数中国人而言,这样将意味着和平。
”文中“这一事件”隐含着作者某种强烈的价值判断的是()A.中国赢得民族抗战伟大胜利 B.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C.解放战争即将取得最终胜利 D.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3.下列诗歌所反映的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②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③“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④南湖的船啊党的摇篮A.②③①④ B.③②④①C.④③②① D.④③①②4.解放战争中,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的目的是()A.实现战略转移B.争取战略主动C.指挥全国战争 D.转移到河北西柏坡5.毛泽东曾说“有些人认为蒋介石是靠不住的,是骗人的。
要同他谈是谈不出什么结果的。
……我向他们说,你们说的都是有理由的,有根据的,积十八年的经验,深知是怎么回事……但是,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还有很多因素是蒋介石不能不有很多顾虑”当时毛泽东主张与蒋介石谈判主要是为了()A.避免内战,争取和平民主 B.停止内战,国共携手抗日C.国共合作,开展国民革命 D.结束内战,建立新中国6.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在给山东战区的一份电报中指出:“敌军密集不好打,忍耐待机……让敌占领莱芜、沂水、莒县,陷入极大困境,然后歼击,并不为迟。
”这是为了()A.消灭国民党的主力 B.粉碎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C.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D.奠定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7.下列抗战胜利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解正确的是()A.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已经解决B.国内阶级矛盾是中国社会惟一的主要矛盾C.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大矛盾仍然存在D.反蒋斗争表明中外矛盾仍然存在8.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的重大意义是()A.影响战略决战的主攻方向B.粉碎蒋介石的重点进攻C.改变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D.改变解放战争的战略态势9.建国60周年献礼大片《建国大业》展现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历史画面。
历史必修一第17课解放战争知识要点
第17课解放战争过渡时期(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时期)(1945.8—1946.6)战略防御阶段(1946.6—1947.6)战略反攻阶段(1947.6—1948.9)战略决战阶段(1948.9—1949.1)最后胜利阶段(1949.1—1949.9)一、解放战争前1、抗战胜利后国际形势:(内战爆发的必然性)①社会主义力量壮大,民族解放运动发展②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积极向全球扩张国内形势:①人民要求和平民主、反对内战;中共争取和平民主,准备武装斗争;②美蒋勾结准备内战A.战后美国的对华基本政策是“扶蒋反共”蒋介石坚持独裁和内战反动方针中日民族矛盾--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2.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A、1945年,参加重庆谈判,签《双十协定》。
B、1946年初参加政治协商会议,通过有利于人民的协议。
重庆谈判原因:国内外和平舆论的压力;内战准备工作尚未完成。
抗战胜利后国内外人民要求和平国民党: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一面准备内战;一面邀毛商讨和平问题)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揭露美蒋假和平阴谋,毛泽东毅然前往谈判目的:通过谈判拖延时间,准备内战;把内战的责任推在中共方面.时间:1945.8.28—10.10成果:1945.10.10.签《双十协定》【“双十协定”规定: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 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保证人民享有民主、自由权利等.但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合法问题未达成协议】意义:①对人民:内容有利于实施民主政治和和平建国②对中共:表明了争取和平的诚意,扩大了影响③对国民党:被迫承认,再发动内战陷于被动1946年初政治协商会议政协协议内容包括:改组国民政府,召开国民大会,实施《和平建国纲领》、整编全国军队、制定宪法等.比较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相同点:①背景:都是抗战胜利后,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②内容:都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协定;③影响:都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对和平民主的诚意,使蒋介石集团在政治上处于被动;④结果:成果都被国民党破坏,没有带来和平与民主。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课件:第17课_解放战争(共47张PPT)
这是对哪一历史事件的评价?
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 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土地改革: 学思之窗)(反攻阶段,配合军事反攻)
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9月) 内容: 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实行
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影响: 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
解放战争胜利提供了保障。
经济上:土地改革( 反攻阶段,配合军事反攻)
国共双方兵力变化示意图
430万人
365万人 280万人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130万人
1946年6月
1948年秋
1948年,人民解放军已增到280万人,实力有很
大的提高;建立了相当强大的炮兵和工兵,并掌握了攻坚
技术;刘不邓仅大能军打运过用大战别,山而且的能战打略阵反地战攻。有解成放效区土;地 改参军革支的解基前放更本区踊完土跃成地, 。改生各产主革的要基迅解本速放完发区展相成继,。连使成后一方片更加,巩可固作战,
• 国内意义:结束了半殖半封社会的屈辱历 史,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
• 国际意义:改变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世界 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被压 迫民民族的解放斗争。
• 思想意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 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复习与回顾: 中共成立后领导进行革命的史实有哪些呢?
1.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2)渡江战役(时间)、 解放南京(革命胜利标志)时间、意义。
(3)追剿残余部队。
1949年4月21日 渡江战役打响
百万雄师过大江
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 占领南京。 南京总统府,总统办公桌 上的日历永远定格在了这 一天—— 民国三十八年四月23日。
第17课__解放战争练习题
第17课:解放战争一、选择题1.“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重庆),共同商讨,事关国际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恳盼之至。
蒋中正。
”下列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A.蒋介石希望建立国共联合政府B.当时抗日战争已经胜利C.和平民主成为民心所向D.蒋介石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2. 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实行扶蒋反共的根本目的是()A.进一步扩大对华资本输出B.在中国建立稳定、统一的全国性政权C.控制中国,推行全球战略D.缓和美苏矛盾,划分势力范围3.三大战役为何首选东北作为战役的开始①可粉碎国民党的战略收缩企图②可使东北解放军腾出手来转入关内作战③战争取胜即可利用东北工业来支援全国解放④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①④4.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
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A. 挺进大西南B. 百万雄师过长江C.千里跃进大别山D. 挥师大西北5.2011年大陆出版的《中华民国史》中,对蒋介石追随孙中山,推倒北洋军阀,尤其是他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给予应有的肯定。
但对他发动政变、导致国共关系破裂,以及内外政策的保守性和个人独裁,抗战胜利后违背民意、发动内战的责任,也予以充分的揭露和批评。
这体现了作者的()A.文明史观B.整体史观C.革命史观 D.唯物史观6.史学家胡绳指出,国共两党之间还有一大片很重要的中间势力,“革命能胜利,是因为我们党把中间势力拉过来了”。
以下史实中有利于中共争取是中间势力的有①八七会议纠正党内右倾错误②建立“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③促成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召开④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材料题7.阅读下列材料:《时代》周刊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有世界“史库”之称。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7课 解放战争
第17课解放战争一、争取民主与和平的斗争(一)国共重庆谈判(1945年8月):国共两党签署《双十协定》,确立了和平民主建国方针。
(二)重庆政协会议(1946年初):通过一些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决议,后被蒋介石撕毁。
二、解放战争的过程(1946——1949年)(一)开始: 1946年6月,蒋介石重兵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全面爆发。
(二)战略防御阶段(1946.6——1947.6):人民解放军相继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三)战略反攻阶段(1947.6——1948.秋):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四)战略决战阶段(1948.9——1949.1):人民解放军发动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五)胜利阶段1.国共北平和谈(1949.4) :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
2.渡江战役: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政权在中国大陆的统治结束。
三、解放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1、国内: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2、国际: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3、思想: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全民族抗战的具体表现:(1)旗帜: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地域:真正的全国战争,前线军民抗日,后方全国救亡。
(3)参战:全国各个阶级、阶层,工农兵学商各界、各族人民,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共同参加。
(4)团结:全国各党派均以民族存亡为重,结束分裂对抗,求同存异,在抗日的基础上团结一致,集中力量争取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
(5)合作:全国军队,包括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主力军和游击队,一致抗日,形成了既统一又独立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者互相配合,共同抗日。
(6)基础: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使抗日战争有了雄厚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2022届人教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集训考点17 解放战争 Word版含答案
考点17 解放战斗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2.5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陈旭麓先生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斗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
关于这“三次高潮”的说法,正确的是()A.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根本全都B.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根本全都C.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根本全都D.革命对象与革命领导根本全都2、“工厂死在接收上,鸟巢做在烟囱上。
……,民主涂在嘴巴上,自由附在条件上,议案、协定归了档,文章写在水面上。
……,财政躺在发行上,发行发到天文上。
……,中国命运在哪里,挂在高高鼻子上。
”这首诗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社会状况()A.国民大革命时期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C.抗日战斗时期 D.解放战斗时期3、抗战成功后,重庆政协制定的宪法提到:“中华民国人民,无分男女、宗教、种族、阶级、党派,在法律上一律公平。
依据省县自治通则,制定省自治法……全国陆海空军,须超出于个人、地域及党派关系以外,效忠国家,疼惜人民……任何党派及个人,不得以武装力气为政争之工具。
”这体现的原则是()A.民主共和、地方自治、党政分别B.民主共和、分权制衡、党政军分别C.人人公平、分权制衡、党政分别D.人人公平、地方自治、党政军分别4、历史学家费正清在《观看中国》中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幻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夫的地位,消退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
”中国近代最接近这两个幻想实现是在()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斗时期 D.解放战斗时期5、有学者认为,纵观毛泽东诗词,可谓是一幅中国的北伐战斗、土地革命战斗、抗日战斗、解放战斗以及建国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反修防修史的剪影,是一部现代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史和建设史。
下列毛泽东的经典诗词句中,跟人民解放战斗有关的是( )A.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B.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C.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D.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6、某历史学家回忆说,日寇投降不久,他从重庆飞上海前领取了薪俸,一下飞机就发觉手中的法币(国民政府发行的货币)突然成了硬通货;在重庆只能购买两根油条的法币,到了上海竟可以在上好的酒楼摆上两桌酒席。
人教版必修一:第17课《解放战争》同步试题(含答案)
第17课解放战争课程标准: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一、内战的爆发1.争取和平(1)重庆谈判:①原因: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②成果:1945年10月10日,双方签订《双十协定》。
a.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
b.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等。
③不足: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未达成协议。
(2)政协会议:1946年初在重庆召开,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
2.内战爆发(1)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
(2)战况:①人民解放军采取运动战方式,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八个月歼敌七十多万。
②1947年,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二、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1.战略反攻(1)时间:1947年6月。
(2)战况: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2.战略决战(1)条件:1948年秋,敌我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2)战况: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北平谈判(1)原因:①蒋介石在1949年元旦发出“求和”声明。
②为了迅速结束战争,减少人民痛苦,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和平谈判的条件。
(2)结果:国民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
2.渡江战役(1)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解放军横渡长江。
(2)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覆灭。
3.历史意义(1)国内: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来屈辱的历史,迎来了一个人民企盼已久的、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2)世界: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3)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1.右图体现了什么历史信息?这幅漫画中,右侧人物表面上谈判,私底下用枪指着对方,影射了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本质;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共派代表赴重庆谈判也表明了其争取和平、民主的诚意和全国人民期盼民主的愿望。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7课 解 放 战 争
第17课解放战争一、内战的爆发抗战胜利后的形势:①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国民党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和中共代表的人民之间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不可调和最终导致战争爆发②美蒋勾结准备内战扶蒋反共,帮蒋介石建亲美反共政府,对抗苏联1.重庆谈判(1945.8-10)(1)原因:①国民党:迫于国内外的和平压力,内战准备尚未完成②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揭穿蒋介石的阴谋(2)结果:签署《双十协定》(内容):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 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保证人民享有民主、自由权利等.但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未能达成一致2、政协会议(1946初、重庆)(1)政协协议内容包括:改组国民政府,召开国民大会,实施《和平建国纲领》、整编全国军队、制定宪法等.(2)结果:通过一些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决议3、全面内战爆发-------战略防御:(1946.6—1947.5)(1)爆发:1946年6月1946年6月底,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国民党军队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内战。
解放军实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计划(2)全面进攻失败后,国民党重点进攻山东、陕北1947年人民解放军打破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重点进攻。
二、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一)战略反攻:1947.5—1948.81、经济:土地改革---《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内容: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影响:解放区一亿多无地和少地农民分到了土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翻身农民踊跃参军,支援前线。
2. 军事---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反攻序幕(二)战略决战:三大战役(1948.9—1949.1)1、条件(背景):(1)敌我力量发生重大变化,我军数量迅速增加。
(2)国民党收缩战线,实行重点防御。
(3)我军士气高昂,决战条件成熟。
2、三大战役(1)辽沈战役--1948.9-11 (2)淮海战役--1948.11-1949.1(3)平津战役--1948.11-1949.1(1)、辽沈战役①1948年9月,辽沈战役开始。
高中历史必修1精品课件:第17课 解放战争
课程标准
学法指导
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 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 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1.结合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特别是中国社会主要 矛盾的变化来理解内战的爆发,掌握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 平民主而进行的斗争。 2.运用图示法理解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用数字归纳法总 结解放战争的历程,分析其胜利的原因,总结其基本经验。
史料一 万急,延安
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①,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
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
迫切悬盼之至。
蒋中正
八月十四日
注:①指日本投降,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结束。 思考 (1)依据史料指出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理由是什么? 提示 为了避免内战,共商和平建国。
知识点二 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 1.战略反攻:1947年6月,刘伯承、_邓__小__平__率晋冀鲁豫解放军挺进大别山。
2.战略决战 (1)条件:1948年秋,__敌__我__力__量___发生重大变化。 (2)战况
战役 辽沈战役
时间 1948年9月~11月
战果 攻占_锦__州__,长春解放,攻下沈阳,东北全境解放
二、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的演变
时代
地方管理制度
实行分封制,加强了王权,周王成为“天下共主”;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走 周代
向崩溃
本 节 内 容 结 束 秦朝 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奠定了中国古代统一王朝的基础,促使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武帝颁行“推恩令”,设置刺史。封国制导致“七 汉朝 国之乱”,“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
第17课解放战争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 1.最后的胜利: • (1)北平谈判: 原因是什么?结 果怎样? • (2)渡江战役: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 泽 东 《 七 律 人 民 解 放 军 占 领 京 》
要点回顾:
抗日战 争
全民族的 抗战 日军的滔 天罪行 抗战的胜 利
解放战争
内战的爆发 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学习目标: 知道重庆谈判、全面内战、 三大战役、北平谈判和渡江作战; 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 历史意义。
一、内战的爆发
• 1.内战爆发的背 景——重庆谈判 和政协会议 • 重庆谈判的内容 包括哪些?
知识结构
战 略 防 御
1947.6
和 谈 时 1946.6 期
战 略 反 攻
战 略 决 战
1948.9
渡 江 战 役
1949.10
1949.1 1949.4
解放战争时期
谢谢
共军战略反攻的重点应该放在哪里?
重
点
南京 武汉
二.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
• 1.战略反攻:揭开战略 反攻的历史事件是什 么? • 1947年,刘邓大军挺 进大别山。
辽沈战役
平津战役
淮海战役
三大战役概况
战役
辽沈 淮海
时间
1948.9—11 1948.11— 1949.1 1948.11— 1949.1
部队
东北解放军
战果
平津
解放东北全境 47万 中原、华东 基本解放长江以北 的华东和中原地区 55万 东北、华北 基本解放华北全境 52万
必修1历史第17课解放战争知识点
必修1历史第17课解放战争知识点推荐文章山西历史会考必背知识点热度:高一历史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知识点热度:高一历史必修一抗日战争知识点热度:高一历史袁世凯的独裁统治知识点热度:高一历史上册第四章知识点热度:解放战争的胜利,在中国大陆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必修1历史第17课解放战争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必修1历史第17课解放战争知识点导航1.首先要分析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国内外形势,注意社会主要矛盾已由民族矛盾变为中国共产党及全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的阶级矛盾,中国出现了两种命运和前途的激烈斗争,国共两党的关系也由抗日战争的合作转为对抗。
2.本课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可按解放战争发展的线索来建立知识体系:内战前,围绕着国民党阴谋发动内战和共产党及广大民主人士争取和平、反对内战等整理知识点;国民党发动内战,先后进行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这一时期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粉碎敌人的进攻等内容较为突出;人民解放军反攻直至国民政府覆灭阶段,可围绕国共双方政治、军事、外交几方面整理知识点。
并适当联系相关的世界史内容,形成中外知识网络。
3.分析比较整合教材通过了解战局变化,从对比中区别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南京的历史意义;从装备优劣、兵力众寡、战局起伏等方面分析对比国共双方军力的发展演变,归纳出蒋家王朝灭亡的必然性。
必修1历史第17课解放战争知识点:重点讲解一、比较重庆谈判与北平谈判1.从形式上看,都是国民党主动提出和谈,其目的基本上都是为了维护国民党的统治地位。
但重庆谈判是在国民党军事力量处于优势的情况下为其军事部署准备时间,另外给中国人民造成和平民主的假象,将战争的罪责嫁祸于共产党;北平谈判是在国民党败局已定的情况下,国民党主动求和的,目的是为了延缓时间,通过缓兵之计达到卷土重来或“划江而治”的目的。
2.从结果来看,中共都通过和谈挫败了国民党的阴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7课《解放战争》知识点总结
第四单元第17课解放战争一、解放战争的过程:第一阶段:战争序幕:1945年8月—1946年6月第二阶段:全面内战:1946年6月—1950年6月①防御阶段(1946、6——1947、6)②反攻阶段(1947、6——1948秋)③决战阶段(1948、9——1949、1)三大战役④胜利阶段(1949、1——1950、6)第一阶段:战争序幕:1945年8月—1946年6月1.重庆谈判:(1)背景:①主要矛盾:抗战结束后,国内主要矛盾由中日民族矛盾变为了美帝支持的国民党发动派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矛盾。
②国内人民:渴望和平。
③美国:扶蒋反共政策(积极帮助国民党抢夺胜利果实)[来源:学.科.网]④蒋介石:迫于国内外的和平压力,内战准备尚未完成→“假和平、真内战”⑤中共:代表人民,努力争取和平民主(2)结果: 签署《双十协定》(3)《双十协定》内容: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等。
(4)斗争焦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合法地位→未达成协议(5)意义:政治上取得主动权, 赢得民心。
2.政治协商会议:时间:1946年初地点:重庆结果:通过一些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
第二阶段:全面内战:1946年6月—1950年6月(1)全面内战爆发(时间、标志): 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2)粉碎全面进攻(战术、战果):运动战,歼敌70多万。
(3)粉碎重点进攻(地区):1947年,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
2.反攻阶段(1947、6——1948秋)[来源:Z&xx&](1)经济:土地改革(时间、文件、内容、意义)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内容: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影响: 解放区一亿多无地和少地农民分到了土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翻身农民踊跃参军,支援前线。
(2)军事: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时间、部队、意义):1947年6月; 晋冀鲁豫解放军;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高中历史必修一导与练:第17课 解放战争
第17课解放战争课程标准: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课前知识梳理】一、解放战争的过程1、过渡阶段(1945、8——1946、6)(为争取和平民主而斗争)(1)重庆谈判(1945.8-10)(背景(抗战后))主要矛盾:中日民族矛盾转变为美帝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和①的矛盾.国内人民:渴望②.背景美国:为了自身战略利益,“扶③反 .”蒋介石:迫于国内外的和平压力,内战准备尚未完成,采取“④”策略.中共:代表人民,努力争取和平民主,揭露⑤阴谋结果: 1945.10.10签署《⑥》内容: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等.斗争焦点: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未能达成协议.影响:中共:政治上取得主动权, 赢得民心;国民党:如果发动内战将陷于被动地位.(2)政治协商会议(1946.1)(时间、地点、结果)时间:1946年初地点:重庆结果:通过一些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决议(各党派代表和无党派人士参加,再次确认了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否定了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方针)1.防御阶段(1946、6——1947、6)(1)全面内战爆发(时间、标志)1946.6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①解放区(2)粉碎全面进攻(战术、战果)人民解放军采取②方式,集中优势兵力,打③战,八个月歼敌70多万。
(3)粉碎重点进攻(地区)从1947年春开始,国民党军队对④和⑤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又被解放军粉碎.3、反攻阶段(1947、6——1948.9秋)(1)经济措施:土地改革(时间、文件、内容、影响)(1947年)颁布《①大纲》内容:没收②土地,废除③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依据:主要矛盾的变化影响:解放区一亿多无地和少地农民分到了④,激发了农民⑤和⑥的积极性。
翻身农民踊跃参军,支援前线.(2)军事措施:刘邓挺进大别山(时间、部队、意义)1947.6 刘伯承、邓小平率⑦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挺进⑧,揭开了⑨的序幕.意义:三大战役共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从战争的规模和取得的战果上看,在中国战争史乃至世界战争史上都是空前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磨好刀再杀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同意赴重庆同国民党当局举行 谈判?
一是尽量争取和平;二是揭露美蒋“假和平,真内战”阴谋
一、内战爆发的背景
原因
“假和平 真内战”表现:
VS
1.揭穿阴谋 2.争取和平
迫于舆论压力 内战尚未准备好
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
重庆谈判 (1945.8)
一、内战爆发的背景
1、重庆谈判 (1945.8—10)
结果:通过一些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决议
资料回放 全面内战开始时国共双方军事力量对比简表
人 数
430万
陆军 海空军
国民党 200万 19万
共产党 61万 无
127万
非正规军 211万(包括特 66万(地方 种兵、机关院校) 部队) 装备 美式装备和8亿 小米加步 多美元的物资 枪”,没有 外国的接济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A
迁移应用
【例2】毛泽东在给朱德、刘少奇的一封信中写到: “陈谢纵队本月休整……协同边区兵团开辟西北 局面。……山东自歼七十四师后,局面已稳定, 现正计划新的攻势作战。刘邓本月休整,准备月 底出击……”请判断,这封信应写于解放战争中 A、战略反攻开始前夕 B、战略决战开始前夕 C、渡江战役开始前夕 D、开国大典举行前夕
三 伟大的胜利
2、渡江战役
1949年4月21日,毛泽 东、朱德总司令发布向 全国进军的命令。
百万雄师过大江
渡江战役示意图 1949年4月23 日解 放军占领南京, 国民政府覆灭
安 江 南京 苏 江阴 上海 徽
湖口 江 西
浙
江
1949年4月23日,南京总统府,总统办公桌上的日历 永远定格在了这一天—— 民国三十八年四月23日。
山 东
八个月歼敌七十多万, 全面进攻被粉碎
山 东
毛泽东在转战陕北途中
国共双方兵力变化示意图
人民解放军:
反攻时机已经到来
国民党军队:
460 万人
100万人
130 万人
195 万人
373 万人
1946年6月
1947年6月
3.反攻阶段(1947、6——1948秋)
A、经济上,土地改革 B、军事上,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中有这样一个 情节:在西柏坡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 头时拔下一根白头发,毛打趣地说:“打了三 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是因为人 民解放军 A、粉碎了胡宗南对延安的进攻 B、实现了挺进中原的战略计划 C、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 D、攻克了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
利用谈判之机,诱使共产党交出政权 和军队 如果毛去: 获得准备发动内战的时间,调兵遣将、 部署内战
磨好刀再杀
一、内战爆发的背景
原因
“假和平 真内战”表现:
迫于舆论压力 内战尚未准备好
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
下面的漫画反映了蒋介石的哪一项政策
A.“攘外必先安内”
B.“不抵抗政策”
C.“和平建国” D.“假和平、真内战”
此结束,人民企盼已久的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 将诞生。
(2)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它改变了世界政
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3)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
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曾在山西的白云观 抽签,抽到的是“下下签”,他叹息败局已定 。不久,毛泽东也恰巧来到白云观,为助兴也 抽了一签,抽到的是“上上签”,道士大为赞 叹。此事后来蒋介石知道了,说:“天意。” 毛泽东却说:“民意。”
1945.10.10 签署 《双十协定》
1945.10.10 签署 《双十协定》
1、《双十协定》达成 什么内容? 和平建国, 坚决避免内战, 召开政协会议, 保证人民权利等。
2、有没有未达成的内 容? 人民军队和解放 区政权合法地位
一、内战爆发的背景
2、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初)
政协协议内容包括: 改组国民政府,召开国民大会,实施 《和平 建国纲领》、整编全国军队、制定宪法等.
是国共两党关系恶化直至破裂的根本原因。 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 两党就有结束对抗走向合作的可能;当阶级矛盾上升时, 两党的合作关系就有可能破裂,两党就会走向对抗。 ③国际环境的影响:有利的国际环境能促成两党之间的合
作,而不利的国际环境会加速两党关系的破裂。
1、抗战结束后,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 谈判的主要原因是 A、中共力量强大 B、 广大人民反对内战 C、发动内战准备不足 D、 美国主张和平解决
A
二 内战的过程
2.战略防御阶段(1946年6月—1947年6月)
国民党:(1)全面进攻
共产党:(1)运动战
八个月歼敌七十多万,全面进攻被粉碎
战略防御
结合课本知识思考:
材料:1946年8月6日,毛泽东在 全面进攻失败后,国民 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 党重点进攻什么地方? 朗的谈话中提出了 “一切反动 结果如何? 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极 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同美蒋反动 派作斗争的信心和勇气。 重点进攻陕北解放区 和山东解放区 几个月后,重点进攻 被粉碎
机动 装备 后方 士 兵力 气 优于 大为 巩固 高 敌军 改善 昂 不足 略占 危机 低 优势 四伏 落
1946.6
1948年秋
平津战役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三 大 战 役
(1948.9--1948.11)
长 春
关 门 打 狗
锦 州
沈阳
营口
淮海战役示意图
黄百韬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歼敌55万余人
三 伟大的胜利
1、北平和谈
蒋介石:“求和” 战争结束后不久举行之政治商谈之目的固在和平„„但是今日 时局为和为战,人民为祸为福,其关键不在政府„„全在于共党。 国家能否转危为安,人民能否转祸为福,乃在于共党一转念之间。 只要和议无害于国家的独立完整,而有助于人民的休养生息; 只要神圣的宪法不由我而违反,民主宪政不因此而破坏,中华民国 的国体能够确保,中华民国的法统不致中断,军队有确实的保障, 则我个人更无复他求。
歼敌55.5万
三大战役概况
战役 辽沈 时间
1948.9—11
部队 东北解放军
战果
淮海
1948.11— 1949.1 1948.11— 1949.1
平津
解放东北全境 47万 中原、华东 基本解放长江以北 的华东和中原地区 55万 东北、华北 基本解放华北全境 52万
意义:共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黄维
杜聿明
基本解放长江 以北的华东地 区、中原地区
(1948.11 -- 1949.1)
分各 割个 包击 围破
碾庄 陈官庄 双堆集
徐州
陈毅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 推出来的”
淮海战役中出动民工543万人,其中随军常备民工22万人,二线 民工130万人,后方临时民工391万人;担架20.6万副,大小车辆88 万辆,挑子30.5万副,牲畜76.7万头,船只8539艘;筹集粮食9.6 亿斤,运送到前线的粮食4.34亿斤。参战兵力与支前民工的比例高 达1:9。
2、1948年冬,陈毅在一首诗中写道:“几十万 里,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 东,前线争立功。”出现这种情景的重要原因是 A.淮海战役取得最后胜利 B.人民解放军占领了南京 C.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了城市 D.各个解放区实行了土地改革
练一练
抗战结束后,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 的主要原因是 A、中共力量强大 B、 广大人民反对内战 C、发动内战准备不足 D、 美国主张和平解决 抗战后的重庆谈判,国共双方在很多问题上达 成一致,没有达成一致的是 A.和平建国 B.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C.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D.保证人民权利
你认为蒋介石失败是“天意”还是“民 意”?
中华民国拉壮丁的告示
翻身农民积极参军, 支援解放战争
主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
(1)合作→对抗→再合作
(2)再合作→再对抗
(3)影响国共两党关系的因素
①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
利益,中国共产党代表工农群众的利益。阶级性质的不同
(1948.11--1949.1)
张家口
先后 打取 两中 头间
新保安
大同
1949、1、31
北平
塘沽 天津
石家庄
一 九 四 九 放年 。一 图月 为三 入十 城一 仪日 式北 。平 和 平 解
歼敌47万
歼灭、收编敌人52万
三大战役共歼 灭或改编国民 党军队150多 万,国民党的 主力基本上被 歼灭。
毛泽东:“将革命进行到底”
三 伟大的胜利
把共产党阻止在长江北岸……司徒雷登大使曾说: 划江而治,搞一个国共两党“南北朝”……美国人的一 厢情愿,构成了李宗仁全部言论和活动的精神支柱。 ——《解放战争全记录》
南京国民政府北平和谈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目的:缓兵之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全中国, 企图划江而治
1946年6月
二 内战的过程 1.内战的爆发
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 什么?
1946年6月 国民党进攻 中原解放区
开始标志: 1946年6月国民党 进攻中原解放区
A B C D
【例题】1946年10月10日,梁漱溟(著名爱 国民主人士)到上海去见周恩来,促其回南京 继续和谈。次日梁返回南京,下车见报载“国 军已攻下张家口”,不禁惊叹地对记者说:“ 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和平死了”是 因为 国民党发动内战,撕毁政协协议 国人和平建国的要求脱离实际 中共抵制国民党的和谈请求 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