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线轨距加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曲线轨距加宽关键字:曲线轨距加宽

五、轨底坡

1/20的斜坡,为了使钢轨轴心受力,钢轨也应有一个向内的倾斜度,因此轨底与轨道平面之间应形成一个横向坡度,称之为轨底坡。

头不均匀磨耗。分析研究指出,轨头中部塑性变形底积累比之两侧较为缓慢,故而设置轨底坡也有利于减小轨头塑性变形,延长使用寿命。

1965年以前,轨底坡设定为1/20。但在机车车辆的动力作用下,轨道发生弹性挤开,轨枕产生挠曲和弹性压缩,加上垫板与轨枕不密贴,道钉的扣压力不足等原因,实际轨底坡与原设计轨底坡有较大的出入。另外车轮踏面经过一段时间的磨耗后原来1/20的斜面也接近1/40的坡度。所以1965年以后,我国铁路的轨底坡统一改为1/40。

轨钢轨中心线将偏离垂直线而外傾,在车轮荷载作用下有可能推翻钢轨。因此,在曲线地段应视其外轨超高值而加大内轨的轨底坡。调整的范围见表2-3。

作用情况下的理论值。在复杂的列车动荷载作用下,轨道各部件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弹性和塑性变形,静态条件下设置的1/40轨底坡在列车动荷载作用下不一定保持1/40。轨底坡设置是否正确,可根据钢轨顶面上由车轮碾磨形成的光带位置来看。如光带偏离轨顶中心向内,说明轨底坡不足;如光带偏离轨顶中心向外,说明轨底坡过大;如光带居中,说明轨底坡合适。线路养护工作中,可根据光带位置调整轨底坡的大小。

表2-3 内股钢轨轨底楔型或枕木砍削倾斜度

外缘超高(mm) 轨枕面最大倾斜铁垫板或承轨槽面倾斜度

0 1/20 1/40

0~75 1:20 1:20 0 1:40

80~125 1:12 1:12 1:30 1:17

概述

作用方才沿着曲线轨道行驶。在小半径曲线,为使机车车辆顺利通过曲线而不致被楔住或挤开轨道,减小轮轨间的横向作用力,以减少轮轨磨耗,轨距要适当加宽。加宽轨距,系将曲线轨道内轨向曲线中心方向移动,曲线外轨的位置则保持与轨道中心半个桂剧的距离不变。曲线轨道的加宽值与机车车辆转向架在曲线上的几何位置有关。

一、转向架的内接形式

位置,即可以有不同的内接形式。随着轨距大小的不同,机车车辆在曲线上可呈现以下四种内接形式:

1. 斜接。机车车辆车架或转向架的外侧最前位车轮轮缘与外轨作用边接触,内侧最后位车轮轮缘与内轨作用边接触,如图2-7(a)所示。

2. 自由内接。机车车辆车架或转向架的外侧最前位车轮轮缘与外轨作用边接触其它各轮轮缘无接触地在轨道上自由行驶,如图2-7(b)所示。

3. 楔形内接。机车车辆车架或转向架的最前位和最后位外侧车轮轮缘同时与外轨作用边接触,内侧中间车轮的轮缘与内轨作用边接触,如图2-7(c)所示。

2-7 机车通过曲线的内接形式

4. 正常强制内接。为避免机车车辆以楔形内接形式通过曲线,对楔形内接所需轨距增加,此时转向架在曲线上所处的位置称为正常强制内接。

二、曲线轨距加宽的确定原则

由内接最为有利,但机车车辆的固定轴距长短不一,不能全部满足自由内接通过。为此,确定轨距加宽必须满足如下原则:

1. 保证占列车大多数的车辆能以自由内接形式通过曲线;

2. 保证固定轴距较长的机车通过曲线时,不出现楔形内接,但允许以正常强制内接形式通过;

3. 保证车轮不掉道,即最大轨距不超过容许限度。

三、根据车辆条件确定轨距加宽

前轴外轮轮缘与外轨的作用边接触,后轴占据曲线垂直半径的位置。则自由内接形式所需最

小轨距为:

2-2)

Sf--自由内接所需轨距;

qmax--最大轮对宽;

f0--外矢距,其值为

L--转向架固定轴距,

R--曲线半径。

S0表示直线轨距,则曲线轨距加宽值e应为:

"202"型转向架为例计算如下:

R=350m,L=2.4m,qmax=1424m

mm

350m及以上的曲线,轨距不需加宽。

四、根据机车条件检算轨距加宽

轨距为小的"正常强制内接"通过曲线。

(2-3)

式中qmax--最大轮对宽度;

f0--前后两端车轴的外轮在外轨处所形成的矢距,其值为:

其中

L1--第一轴至第二轴距离,

L2--第二轴至第三轴距离,

L3--第三轴至第四轴距离;

fi--中间两个车轴的内轮在内轨处形成的矢距,其值为:

Li1--第二轴至与车架纵轴垂直的曲线半径之间的距离,可由下式计算:

S'w等于

(2-4)

式中δmin --直线轨道的最小游间。

五、曲线轨道的最大允许轨距

一个车轮轮缘紧贴一股钢轨时,另一个撤论踏面与钢轨的接触点即为车轮踏面的变坡点。

(2-5)

式中dmin--车辆车轮最小轮缘厚度,其值为22mm;

Tmin--车轮最小轮背内侧距离;

r--车辆车轴弯曲时轮背内侧距离缩小量,用2mm;

a --轮背至轮踏面斜度为1:20与1:10变坡点的距离,用100mm;

r --钢轨顶面圆角宽度,用12mm;

s--钢轨弹性挤开量,用2mm。

将上述采用的数值代入得:mm

6mm,所以曲线轨道最大容许轨距应为1450mm,即最大允许加宽15mm。

2-4规定的标准进行曲线轨距加宽。未按该标准调整前的线路可维持原标准。曲线轨距加宽递减率一般不得大于1‰,特殊条件下,不得大于2‰。

表2-4 曲线轨距加宽

曲线半径(m) 加宽值(mm) 轨距(mm)

R≥350 0 1435

350>R≥300 5 1440

R<300 15 1450

一、外轨超高的作用及其设置方法

股钢轨的压力,使旅客产生不适,货物位移等。因此需要把曲线外轨适当抬高,使机车车辆的自身重力产生一个向心的水平分力,以抵消惯性离心力,达到内外两股钢轨受力均匀和垂直磨耗均等,满足旅客舒适感,提高线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水平高度之差。在设置外轨超高时,主要有外轨提高法和线路中心高度不变法两种方法。外轨提高法是保持内轨标高不变而只抬高外轨的方法。线路中心高度不变法是内外轨分别降低和抬高超高值一半而保证线路中心标高不变的方法。前者使用较普遍,后者仅在建筑限界受到限制时才采用。

二、外轨超高的计算

2-8所示。为简便计算,将车体视为一个平面。

P--车体的重力;

Q--轨道反力;

图2-8 曲线外轨超高计算图

Fn--向心力;

S1--两轨头中心线距离;

h--所需的外轨超高度。

由于超高很小,从工程实用的角度出发,可取CB≈AB=S1

(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