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政策名词解释
存款准备金政策名词解释存款准备金政策名词解释1. 存款准备金政策(Reserve Requirement Policy)•定义:存款准备金政策是央行制定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用于调节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和货币供应量。
央行要求商业银行按一定比例将部分存款留在央行作为准备金,以控制银行体系的风险和金融体系的稳定。
•例子:假设央行规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0%,如果一家商业银行有1亿元的存款,根据政策要求,这家银行需要将其中1千万元存放在央行作为准备金。
商业银行实际可支配的流动性将从1亿元变为9000万元。
2. 存款准备金率(Reserve Requirement Ratio)•定义:存款准备金率是央行规定的一种比例,表示商业银行在存款中需要留存的准备金数量。
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是央行实施货币政策的一种重要手段,会影响金融机构的贷款能力和整个金融市场的流动性。
•例子:假设央行将存款准备金率从10%上调至15%,那么商业银行需要将存款留存比例提高,从而减少可用于贷款的资金。
这将导致商业银行的贷款能力下降,进而影响借款人的融资成本和市场的流动性。
3. 存款准备金(Reserve Deposits)•定义:存款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在央行保有的一部分存款,作为应对风险和偿付能力的储备。
央行通过调节存款准备金率,间接控制金融机构的信贷活动、货币供应量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例子:一家商业银行根据央行的存款准备金率需将10%的存款留作准备金,那么该银行的存款总额为1亿元时,实际可用于贷款和其他经营活动的资金为9000万元,而剩余的1千万元则需作为存款准备金保留在央行。
4. 货币供应量(Money Supply)•定义:货币供应量是指在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总量,包括流通中的现金和存款。
央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货币供应量,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如控制通胀或促进经济增长。
•例子:如果央行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来放宽银行系统资金的流动性,商业银行可用于贷款的资金会增加。
货币政策的目标和工具
货币政策的目标和工具货币政策是指通过改变货币供给和利率水平等手段来调节经济周期的一种宏观经济政策。
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稳定物价和促进经济增长。
而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有三种:开市场操作、政策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
本文将从货币政策的目标和工具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货币政策的目标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有两个: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
1. 物价稳定物价稳定是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也是中央银行的职责所在。
通货膨胀是物价稳定的主要威胁。
因此,货币政策制定者必须采取措施来控制通货膨胀,防止物价剧烈波动。
物价稳定可以带来长期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
2. 经济增长货币政策的另一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可以使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影响利率水平,控制信贷规模,增强货币流动性等一系列手段促进经济增长。
通常情况下,中央银行并不把两个目标权重视为同等重要。
因为在进行货币政策时,各种因素之间可能存在矛盾和冲突。
在保持物价稳定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制定者可能需要放宽信贷限制,增加货币流动性以促进经济增长。
而在促进经济增长的情况下,又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加剧从而影响物价稳定。
因此,货币政策制定者需要在两个目标之间做出权衡,并根据时事适时调整策略。
二、货币政策的工具为了实现货币政策目标,中央银行采用各种工具来影响货币供给和利率水平等。
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有以下三个:1. 开市场操作开市场操作是通过中央银行在银行间市场上买入或卖出政府债券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常见的工具。
当中央银行向市场出售债券时,市场上出现超额资金,货币供给量减少,利率上升。
相反,当中央银行购买债券时,市场上存在超额资金,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下降。
2. 政策利率政策利率是中央银行对金融体系提供短期贷款的利率,一般是央行发债利率。
政策利率的调整会影响整个金融体系的利率水平。
当政策利率上升时,银行的借贷成本上升,银行对外发放贷款的利率也会上升。
中央银行一般性政策工具
(1)存款准备金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从而影响货币供应量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
它是一种威力强大不易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就其效果而言,它往往能迅速达到预定的中介目标,甚至预期的最终目标,但它将对实际经济活动产生强有力的冲击,往往引起经济的剧烈动荡,如频繁调整也将使商业银行很难进行适当的流动性管理,因此它的运用往往产生较大的副作用。
因此,不适合微调,也不能经常使用。
(2)再贴现政策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和市场利率,从而影响货币供应量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
再贴现政策既可以调节货币供应量,对信贷结构的调整也有一定效果,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产生“告示作用”。
此外,中央银行可以利用它来履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能,防止金融恐慌,有利于一国经济的相对稳定。
但在运用此项工具时中央银行处于被动地位,这种决策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将决定于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对该决策的反应;而且再贴现率的调整有时不能准确反映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并可能会引起公众误解;中央银行通过再贴现政策发挥最后贷款人职能,存在道德风险问题。
(3)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特别是政府证券),以投放或回笼基础货币,控制货币供应量,并影响市场利率的一种行为。
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相比,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点在于:主动权完全在中央银行,其操作规模大小完全由中央银行自己控制;可以灵活精巧地进行,可以适时适量地按任何规模进行调节;具有极强的可逆转性;操作迅速,不会有延误。
当然,公开市场业务作为一种货币政策工具也有其缺陷,主要是对大众预期的影响和商业银行强制性影响比较微弱。
我国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又称经常性、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即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俗称三大法宝: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
1.存款准备金政策。
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存款规定存款准备金率,强制性地要求商业银行等货币存款机构按规定比例上缴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从而影响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措施。
2.再贴现政策。
再贴现政策就是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和市场利率,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手段。
3.公开市场业务。
所谓“公开市场业务”(OpenMa rketO perat ion,也称“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改变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准备金,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货币政策手段。
货币政策狭义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
广义货币政策: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
(包括金融体制改革,也就是规则的改变等)两者的不同主要在于后者的政策制定者包括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他们往往影响金融体制中的外生变量,改变游戏规则,如硬性限制信贷规模,信贷方向,开放和开发金融市场。
前者则是中央银行在稳定的体制中利用贴现率,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达到改变利率和货币供给量的目标。
货币政策(moneta rypol icy),它是通过政府对国家的货币、信贷及银行体制的管理来实施的。
货币政策工具的种类
货币政策工具的种类货币政策工具的种类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来影响经济运行的一种宏观经济调控方式。
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用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各种手段,包括直接工具和间接工具两大类。
一、直接工具1. 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是指商业银行必须按照规定比例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保证金。
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可以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能力和信贷扩张程度,从而达到控制货币供应量、稳定物价水平和促进经济增长等目标。
2. 贷款基准利率贷款基准利率是指商业银行向借款人收取利息的最低利率。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贷款基准利率来影响市场利率水平,从而引导资金流向特定领域或产业,促进经济发展。
3. 直接信贷控制直接信贷控制是指中央银行通过直接干预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和流向,来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扩张程度。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制定贷款配额、限制特定领域或产业的贷款等方式来实施直接信贷控制。
二、间接工具1. 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通过买卖国债、短期票据等证券来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水平。
当中央银行购买国债时,会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从而增加货币供应量;当中央银行出售国债时,会吸收流动性,从而减少货币供应量。
2. 利率政策利率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利率、贷款利率等市场利率来影响经济运行。
当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利率时,会促使资金流入储蓄领域,减少消费支出和投资;当中央银行降低贷款利率时,会促进商业银行发放更多的贷款,从而刺激经济增长。
3. 汇率政策汇率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汇率水平来影响经济运行。
当中央银行升值本币时,会减少出口,增加进口,从而刺激国内消费和投资;当中央银行贬值本币时,会增加出口,减少进口,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4. 调控金融机构流动性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向商业银行提供短期贷款、再贴现等方式来调节金融机构流动性。
当金融机构流动性过剩时,中央银行可以提高再贴现利率等方式吸收流动性;当金融机构流动性不足时,中央银行可以降低再贴现利率等方式注入流动性。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用于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等的工具。
其中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再贴现和公开市场业务等。
这些工具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下将深入论述这些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并举例说明它们的运作机制以及实际应用情况。
一、法定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是中央银行要求商业银行保持在存款准备金项下的一定比例的资金。
商业银行在向公众提供贷款时,需要根据法定存款准备金要求,将一部分存款留存在中央银行中,这样可以控制银行放贷能力和货币供应量。
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调整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能力和流动性。
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目的是防范银行体系的流动性风险和维护金融稳定。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提高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来调节银行体系的总体流动性。
如果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需要留存更多的存款在中央银行,导致银行体系的资金供给量减少,从而抑制货币供应增长;相反,如果中央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可以留存较少的存款在中央银行,增加银行体系的资金供给量,刺激货币供应增长。
举例说明,假设某国央行决定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20%增加到25%。
假设商业银行A的存款总额为1000万元,原存款准备金率为20%,那么商业银行A需要在中央银行中留存200万元。
随着新的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商业银行A需要将250万元(1000万元×25%)留存在中央银行,相当于多留下了50万元的存款。
这样,商业银行A 的可供贷款资金减少,可能会对市场上的借贷活动和货币供求关系产生影响。
二、再贴现:再贴现是指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短期紧急流动性支持的一种操作。
商业银行可以将其持有的符合条件的贷款和票据转让给中央银行,以获取流动性资金。
而中央银行则会收取一定的再贴现利率,作为向商业银行提供资金支持的成本。
再贴现操作可以用于调节市场上的短期流动性紧张以及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能力。
当市场上出现流动性紧张情况时,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将自己的贷款和票据转让给中央银行进行再贴现来获得流动性资金。
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内容
存款准备金政策1. 什么是存款准备金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央行通过调整商业银行必须保留的存款准备金比例,来控制货币供应量和稳定经济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
存款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在吸收公众存款后,根据央行规定的比例,留存于央行的一部分资金。
央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比例来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能力和货币供应量。
2. 存款准备金政策的目的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主要目的是维护货币市场利率稳定、保持通胀水平合理、防范金融风险、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调控货币供应量: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比例,央行可以控制商业银行的贷款能力,从而影响货币供应量。
当经济过热时,央行可以提高存款准备金比例,限制银行贷款规模,避免过度放贷导致通胀加剧。
反之,当经济增长放缓时,央行可以降低存款准备金比例,刺激银行贷款,促进经济复苏。
•维护货币市场利率稳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可以影响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从而对货币市场利率产生影响。
当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比例时,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会减少,导致货币市场利率上升;反之,降低存款准备金比例则会增加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推动货币市场利率下降。
•防范金融风险:通过要求商业银行保留一定比例的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政策可以增强商业银行的抗风险能力。
在经济下行周期或金融风险加大时,央行可以提高存款准备金比例,确保商业银行有足够的储备资金来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
•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通过灵活调整存款准备金比例,央行可以引导商业银行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优化信贷结构,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发展,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增长。
3. 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执行过程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执行过程如下:1.央行发布存款准备金政策通知:央行会定期或根据需要发布存款准备金政策通知,明确调整存款准备金比例的具体要求和时间。
2.商业银行计算并留存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根据央行规定的比例,计算并留存相应金额的存款准备金。
商业银行必须按时足额缴纳存款准备金到央行。
3.央行监测和调整政策效果:央行会密切监测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执行效果,并根据经济形势和政策目标的变化,适时调整存款准备金比例。
简述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
简述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等手段,影响市场利率和货币汇率的变化,以达到促进经济增长、稳定价格水平等宏观经济目标的调控政策。
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包括:
1. 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影响商业银行增加或减少贷款的能力,从而调节整个市场的货币供给量。
2. 贴现窗口: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设立贴现窗口,给予商业银行短期流动性贷款的服务,从而调节市场整体流动性水平。
3. 利率: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基准利率、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利率等利率手段,影响市场利率变化,进而调节市场的货币供给量和货币需求。
4. 外汇政策: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干预外汇市场,调节汇率波动,影响出口和进口,进而影响市场的货币汇率变化。
5. 宏观审慎政策: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加强监管、限制银行业扩张等宏观审慎政策手段,影响市场部分行业的货币供给量,避免过热的资产泡沫带来的风险。
以上这些货币政策工具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联合使用,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政策目标的需要,灵活调整和运用。
货币政策三大工具分析
货币政策三大工具分析货币政策是一国政府或中央银行为了达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而制订和实施的政策。
在现代经济中,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货币政策的调节,可以影响国内的通货膨胀、利率、汇率等方面的经济状况。
货币政策的工具是指中央银行利用的操纵货币供应、货币利率和外汇市场等手段,来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方法。
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分别是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这三种货币政策工具。
一、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市场操作是国家货币政策中最常用的工具之一,也是最为灵活和直接的一种手段。
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通过买卖政府债券或其他金融资产,来变动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
当中央银行希望加大货币供应量时,它会通过购买债券来向市场注入资金,从而推动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增加;反之,当中央银行觉得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过多时,它则通过出售债券来吸纳市场上的资金,使得货币供应量减少。
公开市场操作的优点在于其灵活性强,操作及时,而且对市场影响较大。
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中央银行可以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及时作出调整,可以精确地控制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以达到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公开市场操作还可以通过影响市场上的利率来影响经济主体的投资、消费决策,从而对经济产生直接的影响。
公开市场操作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公开市场操作需要中央银行通过买卖债券来实施,这意味着中央银行需要在市场上有足够的金融资产来进行交易,这对中央银行的资金实力有一定的要求。
公开市场操作可能面临市场预期的风险,一旦市场对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预期发生变化,就可能对市场产生不利影响。
在实施公开市场操作时,中央银行需要密切关注市场的预期和情绪,留意市场的反应。
二、再贴现率再贴现率是指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再贴现贴现率(Discount Rate)。
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贷款的利率,是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的重要手段。
当中央银行希望通过调节再贴现率来干预市场利率时,它会对再贴现率进行调整,从而影响市场上的贷款利率和债券收益率,进而影响市场上的资金供应和需求,从而对市场利率和货币供应量产生影响。
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
(三) 公开市场业务
是指中央银行根据货币政策目标的需要,通过在金 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的行为影响货币流通规 模的措施。
可以达到限制商业银行信用过度扩张、 约束其稳健经营的目的。
货币政策工具
(三)道义劝告
所谓道义劝告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其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对商业 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经常发出通告指示或与其负责人进行面谈,劝告 其自动遵守贯彻政府政策,从而达到控制信用的目的。
货币政策工具
(四)窗口指导
窗口指导是指中央银行根据产业状况、物价趋势 和金融市场动向等,确定商业银行一定时期内 (一般为一季度)对各产业部门贷款的增减额度
存款准备金政策优点 对存款货币银行影响是平等的 对货币供给量具有极强的影响力
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局限性: 第一,存款准备金政策缺乏弹性 第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可能会使商业银行资金严重周转不良
货币政策工具
(二) 再贴现政策
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票据的再贴现政策影响货币 供应量和市场利率水平的措施。
货币政策工具
❖ 证券保证金比例
定义: 中央银行对证券交易规定必须支付现款的比例 。
中央银行通过提高保证金比率来控制信用的优点: 1) 可以控制证券市场信贷资金的需求,稳定证券市 场价格。 2) 可以调节信贷结构,限制了大量的资金流入证券 市场,使较多的资金用于生产和流通领域
货币政策工具
三 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金融学
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进行 金融控制所运用的措施和手段。
存款准备金政策及其应用
存款准备金政策及其应用
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央行通过调整存款机构必须保持的准备金比例,来调控货币供应和信贷规模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
存款准备金是存款机构根据一定比例留存于央行的一部分存款,用于应对存款机构的资金风险和维护金融稳定。
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主要目标包括控制通货膨胀、稳定汇率、维护金融稳定等。
当央行希望提高货币供应和推动经济增长时,可以降低存款准备金比例,增加银行的贷款能力,促进经济增长;当央行希望抑制通货膨胀风险时,可以提高存款准备金比例,限制银行的贷款能力,降低经济增长速度。
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应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调整存款准备金比例,即调整存款机构需要留存的准备金比例,通过增加或减少存款机构可以使用的可贷款额度来调控货币供应和信贷规模;二是设定不同存款准备金率,根据不同的存款类型、存款余额等因素,设定不同的准备金比例,以实现差异化的货币调控效果。
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应用需要央行根据当时的宏观经济形势、金融市场状况和政策目标等因素进行分析和决策。
央行通常会定期公布存款准备金率,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此外,存款准备金政策通常需要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相结合使用,如利率调控、外汇干预等,以达到预期的政策效果。
中央银行三大基本政策工具各自的优缺点
3、请比较中央银行三大基本政策工具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请以近期货币政策为例。
一、存款准备金优点:中央银行具有完全的自主权,它是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中最容易实施的手段;存款准备率的变动对货币供应量的作用迅速,一旦确定,各商业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都必须立即执行;准备金制度对所有的商业银行一视同仁,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同样受到影响。
不足:一是作用过于巨大,其调整对整个经济和社会心理预期的影响都太大,不宜作为中央银行日常调控货币供给的工具,中央银行因此有将准备率固定化的倾向;二是其政策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的影响。
这一工具是一件威力巨大但不能经常使用的武器。
适用条件:为了防止货币信贷总量过快增长,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
央行宣布自11月1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已是中国今年以来第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业内人士表示,央行的频繁“出手”,剑指可能出现的资产泡沫、通胀风险和经济过热,旨在为中国的经济持续复苏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二、公开市场业务优点:第一,中央银行能及时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买卖任意规模的有价证券,从而精确地控制银行体系的准备金和基础货币,使之达到合理的水平。
第二,公开市场操作没有“告示效应”,不会引起社会公众对货币政策意向的误解,因而,也不会造成经济的不必要紊乱。
第三,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不决定其它证券的收益率或利率,因而不会直接影响银行的收益。
缺点:第一,传导机制较缓慢,其影响需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见效;第二,公开市场政策对各种有价证券的价格和收益率影响很大,需要发达的金融市场和多样的证券种类;第三,当商业银行的行动不配合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公开市场政策的作用就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适用条件:公开市场业务的开展需要有一个发达的金融市场,特别是发达的国债市场;公开市场业务需要通过政府债券市场的作用,将政策效力传递到全国的商业银行。
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原理
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原理
存款准备金政策是央行向商业银行规定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其主要作用原理有以下几点:
1. 调控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央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高低来改变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状况,从而影响银行体系的货币供应量。
当央行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能够用于贷款和投资的可用资金减少,导致整体货币供应量减少;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则会增加商业银行的可贷资金,从而扩大货币供应。
2. 调节货币市场利率:存款准备金政策可以通过改变银行的准备金需求来影响货币市场的利率水平。
当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资金紧缺,借贷成本增加,货币市场利率上升;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则减少商业银行的借贷成本,货币市场利率下降。
3. 稳定金融体系风险:存款准备金政策可以作为央行的一种监管工具,用于稳定金融体系的风险。
央行可以根据市场状况和风险情况,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借贷行为,从而控制资产泡沫、防范金融风险等。
总的来说,存款准备金政策通过调节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来影响银行的流动性、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从而实现货币政策的调控和金融风险的稳定。
货币政策的实施工具
货币政策的实施工具货币政策是一国央行用来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
它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影响经济的总需求和总供给,从而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
货币政策的实施工具是指央行用来执行货币政策的具体手段和方法。
这些工具可以分为直接工具和间接工具两大类。
一、直接工具1. 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是央行规定商业银行必须按一定比例存放于央行的存款,它是央行通过调整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来影响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方式。
当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需要将更多的资金存入央行,从而减少了银行体系内的货币供应量,进而抑制了通货膨胀。
2. 利率利率是货币政策中的核心变量之一。
央行可以通过改变短期货币市场利率、长期市场利率或贷款利率来影响经济体系中的资金成本和融资成本,从而刺激或抑制经济活动。
如果央行认为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压力上升,它可以提高利率以抑制通货膨胀;相反,如果经济衰退,央行可以降低利率以刺激经济活动。
3. 正回购和逆回购正回购和逆回购是央行与金融机构之间进行的一种短期资金交易。
央行通过卖出(或买入)国债和其他政府证券,以调节市场上的流动性状况。
当央行购买债券,即进行逆回购操作时,会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刺激经济;相反,当央行出售债券,即进行正回购操作时,会提取市场上的流动性,抑制经济。
4. 汇率汇率是一国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央行通过干预汇率市场,调整汇率水平来影响经济。
如果央行认为本国货币过强,会采取措施抑制其升值;反之,央行会采取措施支持本国货币的升值。
通过调整汇率,央行可以对外贸易、外资流入和经济增长产生直接影响。
二、间接工具1. 开放市场操作开放市场操作是指央行通过购买和销售政府债券或其他金融资产,来调整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影响货币供求关系。
央行购买债券时,增加了银行体系内的基础货币供应量,从而刺激经济;相反,央行出售债券时,减少了基础货币供应量,抑制了经济。
2. 定向降准和定向借贷定向降准和定向借贷是央行对特定领域或特定银行机构实施差别化的存款准备金率和贷款政策。
货币政策工具与效果
货币政策工具与效果货币政策可以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来影响经济运行,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
在货币政策操作中,央行可以运用多种工具来影响货币市场,从而达到调控经济的目的。
本文将分析一些常见的货币政策工具及其产生的效果。
一、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是央行通过调整商业银行必须准备金占存款比例来实施货币政策的工具之一。
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可吸收银行的流动性,减少货币供应量,抑制通货膨胀;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则相反。
通过调节存款准备金率,央行可以引导银行系统的资金流向,对经济产生一定的调控作用。
二、利率调控利率调控是央行直接影响货币市场利率水平的重要手段。
央行通过改变利率水平来影响市场上借贷行为的成本和资金供求关系。
例如,央行提高利率可以抑制借贷行为,减少信贷扩张,从而遏制过快的经济增长和通胀风险;而降低利率则相反,可以刺激消费和投资。
三、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市场操作是指央行通过买卖国债等金融工具来调节市场上的流动性和利率水平。
央行通过购买国债,增加市场上的流动性,推动利率下降,刺激经济增长;而出售国债则相反,可以减少市场上的流动性,抑制通胀压力。
四、再贴现再贴现是央行向商业银行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的一种手段。
商业银行可以将持有的短期债券贴现给央行以获取流动性,从而满足流动性紧张时的资金需求。
央行通过再贴现操作,可以直接影响银行系统的资金状况,进而对整体经济起到调控作用。
五、定向降准和定向放贷定向降准和定向放贷是央行在特定时期对具体领域或机构实施的货币政策工具。
央行通过降低特定领域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或提供专项贷款,以支持特定领域的发展,并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六、汇率干预汇率干预是央行通过买卖本国货币来干预外汇市场,以调节汇率水平的手段。
央行可以通过增加外汇储备或购买外汇来升值本币,降低出口竞争力,或者通过减少外汇储备或卖出外汇来贬值本币,提高出口竞争力。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货币政策工具及其产生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央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时,往往会综合运用多种工具,并且根据经济形势和政策目标的变化进行相应调整。
三大货币政策工具
三大货币政策工具是哪三大工具?一、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是限制金融机构信贷扩张和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的总额的比率。
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对商业银行的作用过程如下: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提供放款及创造信用的能力就下降。
因为准备金率提高,货币乘数就变小,从而降低了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创造信用、扩大信用规模的能力,其结果是社会的银根偏紧,货币供应量减少,利息率提高,投资及社会支出都相应缩减。
反之,亦然。
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
十多年来,经历了四次调整,在当时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抑制经济过热、物价上涨过快、货币投放过多的状况。
目前,中央银行对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方向是要逐步恢复存款准备金支付清算和作为货币总量调控工具的功能,改变原来主要功能不在调控货币总量而在发挥集中资金,调整信贷结构的作用。
二、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是指各种有价证券自由成交,自由议价,其交易量和价格都必须公开显示的市场。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的办法来调节信用规模、贷币供应量和利率以实现其金融控制和调节的活动,是货币政策的最重要的工具。
此业务的操作方法:当中央银行判断社会上资金过多时,使卖出债券,相应地收回一部分资金;相反,则央行买入债券,直接增加金融机构可用资金的数量。
我国的公开场业务从外汇操作起步,1996年又开办买卖国债的公开市场业务。
三、再贴现贴现,是票据持票人在票据到期之前,为获取现款而向银行贴付一定利息的票据转让。
再贴现,是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贴现所获得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作的票据转让。
贴现是商业银行向企业提供资金的一种方式,再贴现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资金的一种方式,两者都是以转让有效票据——银行承兑汇票为前提的。
再贴现是中央银行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存款准备金)之一,它不仅影响商业银行筹资成本,限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张,控制货币供应总量,而且可以按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有选择地对不同种类的票据进行融资,促进结构调整。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与操作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与操作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运用各种手段对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进行调控,以达到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保持金融稳定等目标。
中央银行通过使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和操作来实施货币政策。
本文将探讨中央银行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以及执行操作的方式。
一、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存款的一部分进行强制储备的比例。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来控制金融机构的存款储备量,从而影响金融机构的贷款能力和货币供应量。
当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时,金融机构的储备量减少,可贷款能力减弱,货币供应量相应减少;相反,当存款准备金率下调时,金融机构的储备量增加,可贷款能力增强,货币供应量相应增加。
二、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购买和出售政府债券等金融工具来调节金融市场上的流动性。
当中央银行希望增加货币供应量时,可以通过购买政府债券等进行市场投放,使市场上的流动性增加,进而刺激经济活动;相反,当中央银行希望减少货币供应量时,可以通过出售政府债券等进行市场回笼,减少市场上的流动性,从而收紧经济活动。
三、利率政策利率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利率水平来影响经济的货币供应和需求状况。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基准利率、存贷款利率等方式来实施利率政策。
当中央银行希望刺激经济时,可以降低利率水平,从而降低借款成本,促进投资和消费;相反,当中央银行希望抑制通胀时,可以提高利率水平,从而增加借款成本,抑制投资和消费。
四、外汇政策外汇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干预外汇市场来调节汇率水平和外汇市场供求关系。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购买和出售外汇等手段来影响汇率的波动。
当中央银行希望调升汇率时,可以通过购买外汇来增加外汇储备,提高汇率水平;相反,当中央银行希望调降汇率时,可以通过出售外汇来减少外汇储备,降低汇率水平。
五、定向降准和定向操作定向降准和定向操作是中央银行针对特定领域或行业的货币政策工具和操作。
定向降准是指中央银行对特定金融机构或行业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操作,以刺激相关领域的信贷投放;定向操作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向特定机构提供资金支持或向市场注入资金等方式来对特定领域进行干预。
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和数量型货币政策分别包括哪些?作用原理、特征
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和数量型货币政策分别包括哪些?作用原理、特征?1、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利率政策、汇率政策、公开市场货币型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再贷款、信贷政策、公开市场2、作用原理与特征存款准备金政策:(1)作用原理①根据货币供给理论,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影响货币乘数;②当中央银行调低存款准备金率,货币乘数扩大,货币供给增加;调高准备金率,货币乘数减小,货币供给增加;③存款准备金的存在客观上限制了商业银行体系信用创造的能力。
(2)特征①威力巨大,不能作为日常政策操作工具。
②对超额准备金很低的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会进一步降低银行可运用资金,引起流动性危机;对于超额准备金很高的银行作用有限。
③频繁调整会扰乱银行正常财务计划和管理,破坏了准备金需求的稳定性和可测性,不利于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和对短期利率的控制;④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利息收益很低,降低商业银行竞争力。
还会出现成本转嫁,造成利率扭曲。
再贴现再贷款:(1)作用原理①在我国,中央银行通过适时调整再贴现总量及利率,明确再贴现票据选择,达到吞吐基础货币和实施金融宏观调控的目的,同时发挥调整信贷结构的功能。
②通过控制再贴现贷款规模,影响基础货币。
③通过控制再贴现利率,影响基准利率。
④通过限定再贴现票据种类,影响信贷结构。
⑤再贷款主要影响基础货币和短期利率。
⑥新增再贷款主要用于促进信贷结构调整,引导扩大县域和“三农”信贷投放。
(2)特征①信贷职能,通过规定再贴现票据种类达到信贷结构的优化;②告示效应;再贴现政策的运用具有一定的“告示效果”,它对一国经济的影响是比较缓和的,有利于一国经济的相对稳定,但中央银行处于被动的地位,这种决策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将决定于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对该决策的反应。
③谨慎性工具,如果调节过于频繁会使商业银行和公众做出频繁的反应或无所适从;④缺乏主动性,中央银行出于被动地位,因为商业银行是否再贴现或再贴现多少,处于商业银行的行为,而商业银行具有多种获得资金的渠道,商业银行会选择成本最低的方式进行资金的筹措,这样会降低再贴现率对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
存款准备金政策名词解释(一)
存款准备金政策名词解释(一)存款准备金政策名词解释1. 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将一定比例的存款留存于央行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可以用于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市场流动性。
•例:假设国家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将存款准备金率设为10%,某商业银行存款总额为1000万人民币,那么该银行需要将1000万× 10% = 100万人民币作为存款准备金存入央行。
2. 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是央行规定的商业银行必须将一定比例的存款作为存款准备金留存的比率。
•例:央行规定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为20%,某商业银行存款总额为5000万人民币,那么该银行需要将5000万× 20% = 1000万人民币作为存款准备金存入央行。
3. 存款准备金减少•存款准备金减少是指央行调降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可减少存款准备金的存款金额。
•例:央行决定将存款准备金率从20%调降为10%,某商业银行存款总额为5000万人民币,按新的存款准备金率计算,该银行只需将5000万× 10% = 500万人民币作为存款准备金存入央行,存款准备金减少了500万人民币。
4. 存款准备金增加•存款准备金增加是指央行调升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需增加存款准备金的存款金额。
•例:央行决定将存款准备金率从10%调升为15%,某商业银行存款总额为10000万人民币,按新的存款准备金率计算,该银行需将10000万× 15% = 1500万人民币作为存款准备金存入央行,存款准备金增加了500万人民币。
5. 存款准备金调控•存款准备金调控是央行利用存款准备金政策,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水平,进而对货币供应量和市场流动性进行调控。
•例:当央行认为市场上货币过多,可能导致通货膨胀时,可以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来增加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从而限制货币供应量,稳定市场。
6. 存款准备金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央行使用存款准备金这一货币政策工具,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来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市场流动性,实现货币政策的目标。
存款准备金政策的运作原理
存款准备金政策的运作原理引言存款准备金政策是央行通过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来实施的一项货币政策工具。
该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调节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水平来控制货币供应量,影响货币市场利率和资金市场的流动性,从而达到宏观调控的目标。
本文将详细探讨存款准备金政策的运作原理。
存款准备金的概念与作用存款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应当根据规定,在其存款负债规模内,按照一定比例保持和公告的货币储备。
商业银行通过持有存款准备金,能够保证应对客户取款和支付的能力,维护金融稳定。
存款准备金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调节货币供应量:央行通过改变存款准备金率,影响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水平,从而影响货币供应量。
2. 控制银行间市场利率:存款准备金政策可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高低来影响商业银行之间的借贷利率,进而影响整体的市场利率水平。
3. 调控金融市场流动性: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实施可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
存款准备金政策运作的基本流程存款准备金政策的运作基本遵循以下的流程:1. 央行设定存款准备金率央行根据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目标,设定合理的存款准备金率水平。
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经济增长速度、社会融资需求、金融风险等。
2. 商业银行计算并实施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根据央行公布的存款准备金率,计算并保留相应的存款准备金。
商业银行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存款准备金存放到央行指定的存款准备金账户。
3. 存款准备金账户的管理央行通过存款准备金账户的管理,监督和控制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水平。
央行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窗口指导,要求商业银行增加或减少存款准备金余额。
4. 影响货币市场利率和流动性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实施会对货币市场利率和流动性产生直接影响。
当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时,商业银行需要留存更多存款准备金,导致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减少,货币市场利率上升;相反地,当存款准备金率下调时,商业银行可增加贷款和投资,流动性增加,货币市场利率下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大学工商实验班孙华绪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2016-11-18摘要存款准备金作为中央银行的一项货币政策工具,在对经济运行的调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央行通常通过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上下调整来发挥这一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以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我国自1984年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以来,根据实际经济运行的要求共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进行过51次调整。
同时,存款准备金通常是一种比较“猛烈”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也处于逐渐完善过程中,因此亦需要审慎使用。
关键词: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局限性一、存款准备金的内涵存款准备金(Deposit Reserves)是指商业银行及存款性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存入中央银行的一定数额的资金,通常又分为法定存款准备金(RequiredReserves)和超额存款准备金(Excess Reserves)。
法定存款准备金是按照中央银行的规定和要求存放于中央银行的存款部分,这部分准备金是按央行规定的一定比例缴存的,此比例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equired Reserve Ratio),即法定存款准备金占该商业银行存款总额的比例;超额存款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及存款性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存款账户上的实际存款准备金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部分,即除法定存款准备金以外在央行按任意比例存放的资金,此处超额准备金与该商业银行存款总额的比例为超额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与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共同构成了中央银行的三大传统货币政策工具,为央行的“三大法宝”。
除它们之外,目前货币政策工具还包含利率政策、汇率政策、窗口指导、再贷款、常备借贷便利等项目。
设立存款准备金的最初原因是为了保证商业银行对客户提款的支付,保证银行的清偿能力;如果商业银行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不能应付短期负债可能出现的大量提存的需要,导致出现挤兑,就会使其面临破产的危险,使存款者蒙受损失,进而可能会导致整个金融体系的动荡[1]。
正是基于避免这种偿付性风险,存款准备金制度逐步建立起来。
它的雏形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当时英格兰银行分支机构较多,并且有良好的商业信誉,与许多私人银行有业务往来,逐步发展成为政府的银行。
许多银行自愿将一部分准备金缴存在英格兰银行,开立活期存款账户,进行提取现金或资金清算,可以说这在实践中形成了存款准备金制度。
1842年,美国通过法律的形式首先规定路易斯安那州内全部银行必须设立存款准备金;1913年通过《联邦储备法》将设立存款准备金的规定扩展至全国,要求所有接受存款的金融机构都必须按法定比例向中央银行交存准备金,这就从法律层面确立了存款准备金制度。
在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中,许多私人银行破产倒闭,许多国家认识到存款准备金具有保持银行清偿力的重要作用,于是纷纷建立这一制度,存款准备金制度逐渐普及开来。
随着世界上许多国家中央银行的建立、金融体系的逐步完善以及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普及,在这个过程中存款准备金的作用内涵也在发生着丰富和扩展。
它不仅仅再单一的作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清偿能力的保障、发挥避免可能出现的支付提款危机的作用,在这一制度的实施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通过改变对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规定,可以影响其利用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规模,从而改变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信贷扩张的能力,调整社会银根,从而实现调节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的效果[1]。
这样就赋予了存款准备金更多的内涵,对保证支付客户提款、清算资金的功能进行了补充,使存款准备金制度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具备了影响货币供应的功能,发挥出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效能,发展成为中央银行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归结来说,存款准备金通常具有四种职能:一是缓冲职能,它有助于在流动资产状况发生变动时稳定隔夜利率;二是流动资产管理职能,作为中央银行进行流动管理的主要工具,可以抵补自发因素引起的流动性变化;三是货币控制职能,作为控制货币政策状态的工具,可以发挥控制货币总量的作用;四是收入或税收职能,由于法定存款准备金大多无息或利率很低,可以看作是中央银行的一种收入来源[2]。
二、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建设与运用我国于1984年建立了存款准备金制度,最初设定的目的是为央行筹集资金,用以支持信贷结构从而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以及为大型建设项目融资,此时存款准备金制度是作为央行和中央财政获取资金的重要手段[3],而没有作为货币政策工具运用。
本年央行按存款种类规定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企业存款为20%,农村存款为25%,储蓄存款为40%[3],由此可以看到,当时存款准备金率处于很高的水平,目的包含集中资金支持农副产品收购和为国家重点建设提供资金,强化结构调整等;但这使得当时的专业银行资金不足,央行不得不通过再贷款的形式将资金返还给专业银行,并付以银行1.62%的法定准备金利率和0.72%的超额准备金利率。
这些方面既使银行等存款机构负担较高,央行对其财务约束也不强,又导致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的操作成本较高,由此央行亦着力于进行相应改革和调整。
自1984年存款准备金制度建立以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共进行过51次调整,其中1984年到2004年调整过8次,2006年调整过3次,2007年至今调整过40次。
承上所述,为克服存款准备金过高带来的不利影响,减轻银行等存款机构的负担,1985年央行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首次调整,统一下调确定为10%;在1987年和1988年9月,为抑制通货膨胀,缩紧银根,央行分别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至12%和13%。
可以看到这一阶段实际上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均是比较高的,因为本阶段内存款准备金制度仍主要是作为央行的筹资工具运用。
它不能用于支付和清算,金融机构须按规定在央行开设一般账户——备付金存款账户用于资金收付,1989年央行对备付率作了具体规定,要求保持在5%—7%,从这方面来讲,实际上金融机构的准备金率还是可能达到20%左右[1]。
1992年以后我国市场经济建设进程加快,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也推进了金融体制的改革,国家成立了三大政策性银行重点扶持政策性金融业务,而原有国有银行逐步商业化,这些方面的变化也使央行需要对应的进行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
1998年3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对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了第一次改革,核心内容包括:将原各金融机构在央行的“准备金存款”和“备付金存款”两个账户合并,称为准备金存款账户;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13%下调至8%;各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按法人统一缴存,按旬进行考核等。
这次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改变了此前存款准备金不能用于支付、清算的情形,健全和完善了存款准备金的功能;二是切实减轻了存款机构的额外负担,理顺了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的资金关系;三是缴存和考核的规定有利于金融机构加强系统内资金的调度和管理,加快建立现代金融体系的步伐[2]。
这次改革也使得我国对于存款准备金制度的运用逐步向货币政策工具转变。
1999年11月21日,央行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下调至6%,这是我国历次调整的最低水平,主要是基于当年我国经济增长率的下滑,为放松银根,刺激低迷的经济,应对出现的通货紧缩问题。
这次下调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2000年商业银行贷款量相较于1998年增长了2万亿元左右[1],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增长,配合降低利率以及扩张性财政政策,使我国较快的解决了通货膨胀的局面。
而到了2003年上半年,这一低的存款准备金率又使我国出现了经济运行中货币信贷总量增长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偏快等问题,由此在当年9月21日,央行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至7%,以收缩银根,调控信贷走势,抑制出现的经济过热问题,从本次调整以后,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进入了较长时间的上升周期。
2004年4月25日,央行对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了又一次重要改革,核心是实行差额准备金制度,即各存款机构不再使用相同的存款准备金率,而是将其与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等指标联系起来,这是基于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促进金融机构稳健运行、防范金融风险、督促金融机构逐步达到资本充足率要求,降低不良贷款比率的目的[1],同时也实现了货币政策职能与金融监管职能的有机结合,创造性地发展了对存款准备金制度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属性[3]。
本次亦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进行了上调,幅度为0.5个百分点,即由之前的7%调整至7.5%,目的在于缩紧银根,进一步抑制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控制金融风险,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推进结构调整。
从本期以后央行历次对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可以看出,调整的频次相较于之前增加,前后两次调整的间隔由年缩短至月;而调整的幅度减小,大部分都在0.5%,也反映出央行在对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方式上由低频次、大幅度的调整向高频次、小幅度的调整的变化。
2006年以来的较长阶段内,由于国际收支的失衡,央行通过外汇占款渠道被动地向银行体系投放了大量基础货币,我国银行体系中存在过多的流动性[1],为应对这种过剩流动性,控制货币信贷总量,防止可能出现的通货膨胀,央行多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其中2006年上调了3次(分别在7月5日,8月15日,11月15日),2007年上调达到了10次,几乎每月就会上调一次,除2007年最后一次上调(12月25日)幅度为1%外,本阶段的其它调整幅度都为0.5%,因此到2007年年末,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已上升到了14.5%,这一存款准备金率水平冻结资金3924亿元;2007年年内的10次上调共回笼资金1.8万亿元。
之后央行对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还一直持续到2008年9月,前期到2008年年初,央行又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过5次,到2008年6月25日,存款准备金率水平上升至17.5%,还是基于应对贷款扩张压力。
到9月25日,央行首先对中小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进行了下调,由17.5%下调至16.5%,这主要是基于美国金融危机的蔓延使全球金融体系动荡的大背景,通过降准来推进金融机构提高对资金的利用,促进金融市场的平稳运行,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
此后央行又连续3次降准,到2008年12月25日,大型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至15.5%,小型金融机构调至13.5%,这一直保持了2009年全年。
从2010年1月18日起,到2011年12月,存款准备金率又进入了一个上调周期。
在这一时间段内央行共进行了12次上调,2010年和2011年各6次,至2011年6月20日,大型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升至21.5%,中小型金融机构为18%,达到了历史高位。
这一阶段的连续上调主要是基于从2010年开始,国内经济形势较之前金融危机时已有很大的好转,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等问题又逐步显现,需要注意收缩流动性,由此央行进行了高频次小幅度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