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小说欣赏》知识梳理

合集下载

外国小说欣赏要点整理

外国小说欣赏要点整理

《外国小说欣赏》课文知识点整理
《外国小说欣赏》课文整理——话题
小说考点解释:阅读小说三大要素最要紧:情节、人物和环境。

所以考试也会围绕三个要点展开。

读小说第一步要读懂小说,理清课文情节思路,体会这样安排的意义,归纳主题思想;第二步分析小说人物,特别要抓住小说人物言行、心理(环境对人物塑造也有作用,如《炮兽》)进行分析,从而归纳人物形象,通过知人论世,了解背景解读塑造该人物的意义;第三步分析小说的环境,主要是归纳环境的特点和环境的作用(重点是环境对情节推动的作用、人物塑造的作用和主题深化的作用)。

第四步,要认真品读小说的语言,分析某些词、句在文中的作用,比如对塑造人物、表现环境、深化主题上的作用,学会鉴赏评价。

总之,就是要扣住文章主旨,从三大要素入手,内容与形式共同关注。

情节是基础,主旨是关键,解题是目的。

外国小说欣赏》知识梳理

外国小说欣赏》知识梳理
《外国小说欣赏》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话题:叙述 1.叙事角度 (1)全知视角:往往用第三人称来叙事。叙 事人相当于上帝,他对情节的发展,人物 的心理、命运了如指掌,甚至走到前台对 人物评头论足。 好处:①便于作者对人物、情节的掌控; ②便于作者对人物进行评判,使 作者的倾向鲜明地叙事。依靠人 物的眼睛来看小说中的世界。 好处: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让读者去推理、评 判。 2.叙述人称 (1)第一人称:使小说显得亲切,拉近作品和读 者的距离,便于抒发感情。 (2)第三人称:以旁观者身份来讲述故事,叙述 相对自由。 (3)第二人称:拉近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 抒情气息浓。
第四单元话题:人物 1.了解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的区别 圆形人物性格复杂多样,如娜塔莎。扁平人 物性格单一,如素芭。 2.掌握人物形象的分析与概括技巧 分析技巧: (1)把人物放到情节中分析 (2)抓住传神的人物描写来分析人物:外貌(肖像)描 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行动)描写和心理描 写 (3)把人物放到侧面描写中分析:其他人物的衬托、景 物烘托等。 概括技巧: 不仅仅只概括人物的性格、品质,还应该结 合人物生活遭遇、命运结局等把人物整体形象概括出来, 让读者一看就能在脑子里唤起这个形象。
第五单元话题:情节 1.情节运行基本模式: 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2.情节的“摇摆” 作家写小说往往不会让人物选择捷径一 口气跑到底,而是让他千折百回,最终才 到达胜利的彼岸。这样情节就出现一波三 折或跌宕起伏,即情节产生了“摇摆”。 擅长讲故事的作家总是极尽摇摆之能事的。
3.情节的“出乎意料”与“情理之中” 小说情节也追求“戏剧性”,最典 型莫过于美国作家欧•享利。 4.学会概括情节及赏析情节设置的妙处 情节是人物活动的过程,概括情节 就是将人物的活动过程概括出来。

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知识梳理课件(共26张PPT)

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知识梳理课件(共26张PPT)
而不能离谱地误读。尽管“一千 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读者读出的毕竟还应该 是哈姆雷特。那么,如何把握小说相对合理而复杂多义的主 题而不至于被认为是误读呢?
可以从三个方面去把握小说的主题:①从小说的 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②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 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 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 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③从小说 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2. 小说是一种想象的艺术:小说在本质上是一种想象的艺术, 它经由想象所呈示出的那个世界是一个相对独立于现实的虚构 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同样隐含着一种真实,这是一种更为深 刻的真实,它并不与现实的客观事物一一对应。
3. 小说中的真实:小说中的真实是一种想象和虚构的真实, 是一种真实的谎言。小说最终要表达的不是某种事实,而是 一种具有审美魅力的真实。艺术的真实固然与生活的真实有 关,但艺术的真实绝不等于生活的真实。心灵的真实才是最 重要的真实。呈现事实不是小说的目的。真正的小说是一种 创造,是以想象和虚构为翼的自由飞翔。它来自于现实大地, 却又高蹈于云霄之上。
荒诞手法:西方文学中表现主义 文学流派,主张用主观感受的真实去 代替客观存在的真实。在艺术表现上 则任意扭曲客观事物的外部形态,用 来强化和外化主观的思想感情,或则 采用象征的手法用以表现某种抽象的 观念。
一般来说,圆形人物的艺术性要强于扁平人物, 因为前者内涵更丰富,性格中的矛盾会产生足够 的张力。在人物众多的长篇小说中,往往采取主 要人物为“圆形人物”,次要人物为“扁平人物” 的做法,两种人物共同承担着阐释主题的任务。
第五单元:情节
1. 情节运行一般有如下几种方式:
一是遵循基本模式: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二是摇摆:即通常所说的“一波三折”,大多数小说情节运 行并不呈现一条直线,作家不会让人物选择快捷方式一口气跑 到底,总会在某处放慢速度甚至停下来做点什么然后再回到轨 道,这就出现了情节的摇摆。情节的摇摆往往赋予小说更为摄 人心魄的魅力。 三是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又俗称为“欧·亨利式结尾”。 在结尾出其不意地揭示真相,而这个真相通常都出乎人的意料, 却不能不承认又在情理之中,从而增加小说情节的生动性。

人教版 选修《外国小说欣赏》单元及各课要点

人教版 选修《外国小说欣赏》单元及各课要点

《外国小说欣赏》知识梳理(教师用)第一单元话题:叙述1.叙事角度(1)全知视角:往往用第三人称来叙事||。

叙事人相当于上帝||,他对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心理、命运了如指掌||,甚至走到前台对人物评头论足||。

好处:①便于作者对人物、情节的掌控;②便于作者对人物进行评判||,使作者的倾向鲜明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2)有限视角:往往用第一人称来叙事||。

依靠人物的眼睛来看小说中的世界||。

好处: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让读者去推理、评判||。

2.叙述人称(1)第一人称:使小说显得亲切||,拉近作品和读者的距离||,便于抒发感情||。

(2)第三人称:以旁观者身份来讲述故事||,叙述相对自由||。

(3)第二人称:拉近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抒情气息浓||。

1.《桥边的老人》海明威(1)主题:通过描写老人在逃难路上对家中动物的挂念||,揭示战争的罪恶||,呼唤人性与爱的回归||。

(2)艺术特色:A.以小见大B.叙述简约||,含蓄深远(3)作者:海明威||,美国小说家||。

1954年因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美国“迷惘的一代” 的代表作家||。

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 硬汉性格”||。

在艺术上||,他提出了著名的“冰山理论”||。

他的代表作还有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和《丧钟为谁而鸣》等||。

2.《墙上的斑点》伍尔芙(1)主题:通过描写主人公对斑点的六次猜想||,表现作者对生命的神秘与不可控制、对自由的向往、对男权的否定等等思想感情||。

(2)艺术特色A.辐射状结构B.自由联想(3)作者:弗吉尼亚·伍尔芙||,英国女作家||,批评家||,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

《墙上的斑点》是她第一篇典型的意识流作品||。

第二单元话题:场景1.场景:小说是由一个个场景构成的||。

它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

(人物+事件+环境)2.场景:公共场景和私人场景3.场景的功能(1)给全篇“定调”(2)营造意境与渲染气氛(3)导引人物出场(4)揭示人物性格(5)作为象征4.风景的意义(参考初中知识:景物描写的作用)(1)营造氛围||,渲染气氛||。

《外国小说欣赏》基础知识梳理

《外国小说欣赏》基础知识梳理

《外国小说欣赏》基础知识梳理桥边的老人一、字音桥头堡bǎo瓦窑堡bǔ 撇①piē②piě二、字形1.轮辐辐射一副手套一幅画三、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 l899~1961)美国小说家。

他的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1954年作品《老人与海》获诺贝尔文学奖。

用海明威的一句名言可以概括这类硬汉甚至其本人,乃至可涵盖美利坚民族的性格:“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墙上的斑点一、字音一哄而上hōng哄堂大笑hōng哄骗hǒng铁裙箍gū芜菁wú jīng箭镞zú都铎duó二、字形1.赝品义愤填膺2.箭镞花团锦簇3. 油漆膝盖三、伍尔芙(1882—1941)英国女作家、批评家,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之一,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

其最知名的小说包括《戴洛维夫人》《到灯塔去》《雅各的房间》,《墙上的斑点》是她第一部典型的意识流作品。

《奥兰多》是女性主义批评的典范作品。

炮兽一、字音槌chuí一垛墙duò晕眩yùn xuàn剐guǎ颠簸diānbǒ嵌qiàn瞥piē颠踬diān zhì痉挛jìng luán 飓风jù fēng二、字形 1.胳膊肘儿思忖(cǔn)三、雨果(Victor Hugo)(l802~1885)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法国19 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领袖人物和代表作家,最著名的长篇小说有《巴黎圣母院》(又称《钟楼怪人》)、《悲惨世界》等。

1827年,雨果发表剧本《克伦威尔》及其序言。

还有长篇小说《海上劳工》和《笑面人》。

《<克伦威尔>序言》,提出了“美丑对照原则”,被称为法国浪漫主义戏剧运动的宣言。

《巴黎圣母院》开创了浪漫主义小说的新纪元。

《外国小说欣赏》总复习

《外国小说欣赏》总复习

作者世界 学生世界 研究者抽象出来的世界 引领体验和感悟,进入了文本世界。 二、精化——丰富深入
从局部细节到整体的隐喻
从强调之处到有意空白所传递的内涵
文本的意义空间就在细读中得到丰富 与深化。
《外国小说欣赏》课文整理——话题
一、叙述之一
叙述角度:小说要有一个讲述的人,即故事 由谁来讲。叙述可以分为全知视角(上帝俯 瞰)和有限视角(凡人目光)。 叙述人称: 第一人称,叙事者同时也是故事里的人物, 他是站在故事内部的参与者角度来讲述故事, 是有限视角。 第三人称叙述可以是有限的也可是无限的 (全知)。传统小说《三国演义》就是全知 视角,莫泊桑的《项链》也是。
首尾的手法和作用: 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 小说常用的开头: 1、设疑法(悬念法、倒叙法):提出疑问, 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才回答疑问。作用 是造成悬念,引出下文,引发阅读兴趣,引 起读者思考。 ①引起读者的思考。②引出下文的情节。③ 突出人物形象。 ④揭示小说的主题。 2、写景法: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渲染气氛、 烘托人物心情等。
1、从“只言片语”、“一举一动”来认识人物
文学作品塑造人物常常借助于语言、行动、外貌 和心理等描写方法,鉴赏人物形象,一定要抓住 最能体现人物个性特征的外貌、语言、行动和内 心活动,深入细致的加以分析。尤其是在篇幅短 小的阅读语段,作品中人物的“只言片语”、 “一举一动”、不易察觉的神情、细微的内心波 澜,都是人物思想性格的具体呈现;对深入鉴赏 人物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理解叙述角度、人称及其表达效果:
命题形式:小说采用的是什么叙述视角(或人称)? 这样的叙述视角(或人称)能够取起到怎样的表达 效果? 考点纠错:混淆叙述视角与叙述人称;不能结合具体 文本回答叙述视角与叙述人称相应的表达效果。 答题要领:准确识别叙述视角与叙述人称,对叙述视 角或人称的表达效果进行分点作答,要能结合文本进 行具体分析。

《外国小说欣赏》文学常识总结(15篇

《外国小说欣赏》文学常识总结(15篇

《外国小说欣赏》文学常识总结(15篇1、海明威美国小说家。

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桥边的老人》现实主义短篇小说“冰山理论”海明威早期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50年代后,他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性格”(代表作中篇小说《老人与海》)。

在艺术上,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出色运用,在美国文学中曾引起过一场“文学革命”,许多欧美作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

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乞力马扎罗的雪》;中篇《老人与海》;短篇《白象似的群山》2、弗吉尼亚伍尔夫英国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也是世界三大意识流作家之一,被誉为“20世纪最佳女作家”。

意识流短篇小说:《墙上的斑点》;长篇意识流小说《达洛威夫人》《到灯塔去》和《海浪》等。

意识流代表作家、作品:(法)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英)乔伊斯《尤利西斯》,伍尔夫《墙上的斑点》;(美)威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

3、维克多、雨果19世纪法国伟大作家,浪漫主义文学最卓越代表。

《炮兽》浪漫主义长篇《九三年》节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被称作“法律的命运”)《海上劳工》(被称作“事物的命运”)(以上称人道主义三部曲),《笑面人》、《九三年》4、蒲宁《安东诺夫卡苹果》现实主义短篇小说长篇:《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被高尔基誉为“当代优秀的文体家”。

1933年,“由于他严谨的艺术才能,使俄罗斯古典传统在散文中得到继承”,蒲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5、马克西姆高尔基前苏联无产阶级伟大作家。

《丹柯》—现代派文学的鼻祖弗兰茨、卡夫卡,奥地利小说家。

1904年(21岁)开始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进行写作,他不以发表、成名为目的,只是想用写作来解除内心的苦闷。

主要作品:三部长篇小说《城堡》《审判》《美国》;短篇小说《变形记》《判决》《地洞》《饥饿的艺术家》等,且生前大多未发表,卡夫卡被公认为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鼻祖(奠基人),是欧洲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

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知识点总结.

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知识点总结.

《外国小说欣赏》课文整理——话题
情节之二
情节的运行方式有: 1、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基本 模式)(注意倒叙) 2、摇摆。(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和 契诃夫的《变色龙》故事不是一下子讲 完而是在摇摆中进行) 3、出乎意料和情理之中。(欧亨利式 的结尾:《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篇 长青藤叶》、《警察与赞美诗》)
3、简要说说小说主题的价值和意义。
注意:要结合小说,注意主题的多义性, 新颖和创新
贴着人物写 揣摩人物的心理
人物
描摹人物的语言与行动 “圆形人物”与“扁平人 物”* 人物在现代小说的退隐*
要点: 1、“贴着人物写”。一是贴着人物的心 理写,直接深入人物内心,写出人物的精 神世界。一是贴着人物言行写,以人物自 身的言语和行动来刻画人物。 2、最常见的心理描写手段是内心独白;梦 境描写和幻觉描写也是一种心理描写手段。 梦境往往是现实无法达到的渴望的折射和 反映。《卖火柴的小女孩》 3、人物的内心世界,不是封闭的,情感、 情绪、念头等,最终都会流露出来。(言 语、行动、神态、细节)
《外国小说欣赏》课文整理——话题 虚构
虚构是小说的灵魂,没有虚构就没有 小说。小说中的真实是一种想象和虚构的 真实,是一种真实的谎言。 小说最终表达的不是某种事实,而是 一种具有审美魅力的真实。艺术的真实固 然与生活的真实有关,但艺术的真实绝不 等于生活的真实。
《外国小说欣赏》课文整理——话题 小说考点解释之一
《外国小说欣赏》总复习
了解《外国小说欣赏》的知识体系
以小说基本元素来区分单元 叙述 场景 主题 人物 情节 结构 情感 虚构
什么是小说?
传统观点认为: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 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 种文学体裁。(古典小说、19世纪现实主义 小说)

《外国小说欣赏》文学常识总结[高中语文选修]

《外国小说欣赏》文学常识总结[高中语文选修]

《外国小说欣赏》文学常识总结1、海明威——美国小说家。

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桥边的老人》——现实主义短篇小说——“冰山理论”海明威早期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50年代后,他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性格”(代表作中篇小说《老人与海》)。

在艺术上,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出色运用,在美国文学中曾引起过一场“文学革命”,许多欧美作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

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乞力马扎罗的雪》;中篇《老人与海》;短篇《白象似的群山》2、弗吉尼亚·伍尔夫——英国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也是世界三大意识流作家之一,被誉为“20世纪最佳女作家”。

意识流短篇小说:《墙上的斑点》;长篇意识流小说《达洛威夫人》《到灯塔去》和《海浪》等。

意识流代表作家、作品:(法)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英)乔伊斯《尤利西斯》,伍尔夫《墙上的斑点》;(美)威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

3、维克多.雨果——19世纪法国伟大作家,浪漫主义文学最卓越代表。

《炮兽》——浪漫主义长篇《九三年》节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被称作“法律的命运”)《海上劳工》(被称作“事物的命运”) (以上称人道主义三部曲),《笑面人》、《九三年》4、蒲宁《安东诺夫卡苹果》——现实主义短篇小说长篇:《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被高尔基誉为“当代优秀的文体家”。

1933年,“由于他严谨的艺术才能,使俄罗斯古典传统在散文中得到继承”,蒲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5、马克西姆·高尔基——前苏联无产阶级伟大作家。

《丹柯》—浪漫主义象征性寓言体短篇小说,选自《伊则吉尔老婆子》《伊则吉尔老婆子》是高尔基早期浪漫主义代表作。

主要作品: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长篇小说《母亲》,散文诗《海燕》等。

外国小说欣赏知识点

外国小说欣赏知识点

小小说知识点:
上帝俯瞰即全知视角
凡人目光即有限视角
第一人称:1、真是亲切2、拉近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也便于抒发感情。

但叙述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

第二人称:1、叙述者把人物当成朋友,倾注了情感。

拉近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

2、使叙述者与人物之间有欣赏和依恋的意味。

第三人称:叙述不受叙述者的见闻和感受的约束,可以深入人物内心将人
物心理活动告知读者。

同时便于介绍事件全貌。

场景:包括人物、环境、事件。

即场面描写。

场景的作用(功能):
1、给全篇定调。

(在开头)
2、营造气氛渲染氛围。

3、导引人物出场。

4、揭示人物性格。

5、起象征作用。

如大海是人生的象征。

6、明示、暗点主题
圆形人物扁平人物
摇摆:情节运行的方式
延迟法:给人物、故事、心里的进展设置障碍。

虚构:最常用的手法。

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知识点总结

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知识点总结
从强调之处到有意空白所传递的内涵
文本的意义空间就在细读中得到丰富 与深化。
了解《外国小说欣赏》的知识体系
以小说基本元素来区分单元 叙述 场景 主题 人物 情节 结构 情感 虚构
《外国小说欣赏》课文整理——话题
叙述之一
叙述角度:小说要有一个讲述的人, 即故事由谁来讲。叙述可以分为全知 视角和有限视角。
他看上去既不像牧羊的,也不像管牛,我瞧着他满 是灰尘的黑衣服,尽是尘土的灰色面孔,以及那副 钢丝边眼镜,问道,“什么动物?” “各式各样,”他摇着头说,“唉,只得把它们撇 下 了。” 我凝视着浮桥,眺望着充满非洲色彩的埃布罗河三 角洲地区,寻思着究竟要过多久才能看到敌人,同 时一直倾听着,期待着第一阵响声,它将是一个信 号,表示那神秘莫测的遭遇战的爆发,而老人始 终坐在那里。——【海明威《桥边的老人》】
• 描写手法: 按内容:语言 动作 肖像神态 心理 细节 环境(景物) 按技巧:工笔 白描 侧面 正面 • 环境:自然与人文(社会) • 情节模式:
完整模式:序幕 开端 发展 高潮 尾声 一般模式: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结局
小说的创作与阅读流程
生活题材 作者
提炼加工
小说
品味鉴赏
读者
走进文本,掌握小说阅读的方法 阅读小说大致有三种目的:一
*速度控制
• 加速:次要情节,一笔带过 *速度控制 加速是“张”,是跳跃,是略写,多用叙述手法, 读者一般用快速阅读,细细品味。 • 减速:关键情节、精彩之处,浓墨重彩 减速是“弛”,是慢行,是工笔细描细绘,多用描 写手法,读者要用慢速阅读,细细品味。 • 小说的阅读魅力:加速与减速交织,一张一弛, 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叙述与描写是控制小说速 度和营造叙事波澜的法宝。 • 注意:这一技巧也是我们写好记叙文的法宝!

中学课件外国小说欣赏知识梳理

中学课件外国小说欣赏知识梳理

《外国小说欣赏》知识梳理第一单元话题:叙述 1.叙事角度(1)全知视角:往往用第三人称来叙事。

叙事人相当于上帝,他对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心理、命运了如指掌,甚至走到前台对人物评头论足。

好处:①便于作者对人物、情节的掌控;②便于作者对人物进行评判,使作者的倾向鲜明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2)有限视角:往往用第一人称来叙事。

依靠人物的眼睛来看小说中的世界。

好处: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让读者去推理、评判。

2.叙述人称(1)第一人称:使小说显得亲切,拉近作品和读者的距离,便于抒发感情。

(2)第三人称:以旁观者身份来讲述故事,叙述相对自由。

(3)第二人称:拉近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抒情气息浓。

1.《桥边的老人》海明威(1)主题:通过描写老人在逃难路上对家中动物的挂念,揭示战争的罪恶,呼唤人性与爱的回归。

(2)艺术特色: A.以小见大 B.叙述简约,含蓄深远(3)作者:海明威,美国小说家。

1954年因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

塑造了以桑地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a name=baidusnap0></a>不</B>败他”的“硬汉性格”。

在艺术上,他提出了著名的“冰山理论”。

他的代表作还有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和《丧钟为谁而鸣》等。

2.《墙上的斑点》伍尔芙(1)主题:通过描写主人公对斑点的六次猜想,表现作者对生命的神秘与不</B>可控制、对自由的向往、对男权的否定等等思想感情。

(2)艺术特色 A.辐射状结构 B.自由联想(3)作者:弗吉尼亚??伍尔芙,英国女作家,批评家,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

《墙上的斑点》是她第一篇典型的意识流作品。

第二单元话题:场景 1.场景:小说是由一个个场景构成的。

它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

(人物+事件+环境) 2.场景:公共场景和私人场景 3.场景的功能(1)给全篇“定调”(2)营造意境与渲染气氛(3)导引人物出场(4)揭示人物性格(5)作为象征 4.风景的意义(参考初中知识:景物描写的作用)(1)营造氛围,渲染气氛。

《外国小说欣赏》文学常识梳理

《外国小说欣赏》文学常识梳理
《外国小说欣赏Leabharlann 文学常识梳理课文体裁
欣赏重点
作者
国别
风格
其他作品
荣誉
桥边的老人
短篇小说
A.以小见大B.叙述简约,含蓄深远
海明威
美国
“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以文坛硬汉著称。创作原则:冰山理论——力求简洁,发人联想。
《老人与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太阳照样升起》
获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墙上的斑点》
美国
《魔术师•原野王》
1978年诺贝尔文学奖
《礼拜二午睡时刻》
魔幻现实主义
延迟法插叙
加西亚•马尔克斯
哥伦比亚
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家
《百年孤独》
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
沙之书》
魔幻现实主义
象征手法、荒诞手法
博尔赫斯
阿根廷
20世纪短篇小说大师
《南方》《第三者》
《骑桶者》
荒诞派短篇
卡夫卡
奥地利
现代派文学的鼻祖
列夫•托尔斯泰
俄国
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
《复活》《安娜•卡列宁娜》《战争与和平》
《素芭》
现实主义短篇小说
:“画眼睛”
泰戈尔
印度
诗圣
《吉檀迦利》《飞鸟集》《新月集》《园丁集》《流萤集》
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清兵卫与葫芦》
现实主义短篇小说
采用倒叙结构,设置悬念
志贺直哉
日本
“白桦派”的主要代表
《审判》《变形记》《城堡》
蒲宁
俄国
现实主义
1933年诺贝尔文学奖
《丹柯》
浪漫主义象征性寓言体短篇小说
1)浪漫主义手法(2)对照手法

外国小说欣赏总复习

外国小说欣赏总复习

4、从作品的整体出发来分析人物
我们评价人物形象,必须从作品的整体出 发,围绕作品的主题进行考察、鉴别、判 断、评价,切不可用部分代替整体,以一 叶而障目。人物具有怎样的个性,为什么 会具有这种个性,都得用主题要素来衡量, 人物的只言片语、一举一动都不可能游离 于作品的主题。
从“人物”角度对小说进行赏析的要点
2、从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来发现人物
作者每塑造一个人物,都是把他作为一定社会历 史时期的典型人物来对待的。合理地鉴赏人物形 象,便要注意紧扣环境因素,把人物置于一定的 社会历史背景中去考察,在把握鲜明的人物个性 的同时,看他是否代表了那个时期很多类型的人 物。否则,就不能从中发现更多的人,就不能领 会作品的社会认识价值,这样的鉴赏评价自然流 于肤浅。
用什么笔墨塑造的(结合作品列举典型例 子),塑造了怎样的人物,有着怎样的性 格,蕴涵着什么认识意义。
《外国小说欣赏》课文整理——话题
1、从“只言片语”、“一举一动”来认识人物
文学作品塑造人物常常借助于语言、行动、外貌 和心理等描写方法,鉴赏人物形象,一定要抓住 最能体现人物个性特征的外貌、语言、行动和内 心活动,深入细致的加以分析。尤其是在篇幅短 小的阅读语段,作品中人物的“只言片语”、“一举 一动”、不易察觉的神情、细微的内心波澜,都是 人物思想性格的具体呈现;对深入鉴赏人物有极 为重要的作用。
3、从多侧面、多层次来把握人物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有多重复杂的 性格。鉴赏人物形象,不要停留在静态的、 单一的思维上,不要用一种解释去框套人物, 不要轻易下非此即彼的简单绝对结论。要处 理好两层关系:一是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的 关系,重在主要人物的赏析;二是主要人物 的主要倾向与次要倾向的关系,重在主要性 格的把握、理解与评价。

外国小说欣赏要点整理

外国小说欣赏要点整理

《外国小说欣赏》课文知识点整理
《外国小说欣赏》课文整理——话题
小说考点解释:阅读小说三大要素最要紧:情节、人物和环境。

所以考试也会围绕三个要点展开。

读小说第一步要读懂小说,理清课文情节思路,体会这样安排的意义,归纳主题思想;第二步分析小说人物,特别要抓住小说人物言行、心理(环境对人物塑造也有作用,如《炮兽》)进行分析,从而归纳人物形象,通过知人论世,了解背景解读塑造该人物的意义;第三步分析小说的环境,主要是归纳环境的特点和环境的作用(重点是环境对情节推动的作用、人物塑造的作用和主题深化的作用)。

第四步,要认真品读小说的语言,分析某些词、句在文中的作用,比如对塑造人物、表现环境、深化主题上的作用,学会鉴赏评价。

总之,就是要扣住文章主旨,从三大要素入手,内容与形式共同关注。

情节是基础,主旨是关键,解题是目的。

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八个单元的小说文体知识汇总

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八个单元的小说文体知识汇总

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八个单元的小说文体知识汇总第一单元话题:叙述1. 叙事角度(1)全知视角:往往用第三人称来叙事。

叙事人相当于上帝,他对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心理、命运了如指掌,甚至走到前台对人物评应论足。

好处:①便于作者对人物、情节的掌控;②便于作者对人物主评判,使作者的倾向鲜明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2)有限视角:往往用第一人称来叙事。

依靠人物的眼睛来看小说中的世界。

好处: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让读者去推理、评判。

2.叙述人称(1)第一人称:使小说显得亲切,拉近作品和读者的距离,便于抒发感情。

(2)第三人称:以旁观者身份来讲述故事,叙述相对自由。

(3)第二人称:拉近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抒情气息浓。

第二单元话题:场景1.场景:小说是由一个个场景构成的。

它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

(人物+事件+环境)2.场景:公共场景和私人场景3.场景的功能(1)给全篇“定调”(2)营造意境与渲染气氛(3)导引人物出场(4)揭示人物性格(5)作为象征4.风景的意义(参考初中知识:景物描写的作用)(1)营造氛围,渲染气氛。

(2)衬托人物心情,暗示人物心理。

(3)表现地域特色,孕育美感(4)暗示背景(5)推动情节发展第三单元话题:主题1.母题:文学作品中,会反复出现一些题材,如“爱情”“战争”“复仇”等,这些宽泛意义上的主题,我们称之为“母题”。

2.主题是小说的灵魂。

3.小说主题是通过形象和情节来暗示出来的,因而小说主题往往比较模糊、含蓄,因为“形象大于思想”。

这就造成小说主题的复杂性,如一部《红楼梦》,有人认为主题是表现“爱情悲剧”,有人认为主题是反映“封建社会的败落”,甚至认为主题是表现“排满思想”等等。

4.考试中归纳主题往往用这样的句式:通过……表现(反映、揭示、批判、赞美等)……第四单元话题:人物1.了解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的区别圆形人物性格复杂多样,如娜塔莎。

扁平人物性格单一,如素芭。

2.掌握人物形象的分析与概括技巧分析技巧:(1)把人物放到情节中分析(2)抓住传神的人物描写来分析人物:外貌(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行动)描写和心理描写(3)把人物放到侧面描写中分析:其他人物的衬托、景物烘托等。

《外国小说阅读与欣赏》知识梳理

《外国小说阅读与欣赏》知识梳理

《外国小说阅读与欣赏》知识梳理一、文学学识《桥边的老人》1、海明威一生经历丰富,历经艰险,他用自己的一生及作品诠释着“硬汉”含义.他的小说《太阳照常升起》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

他有一个众所周知的文学理论叫做“冰山理论",就是要求表达要简约含蓄。

除了《老人与海》外,还有代表作《丧钟为谁面鸣》《永别了,武器》。

2、伍尔夫是意识流小说早期主要代表人物,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

《墙上的斑点》是她发表的第一部意识流小说,还有长篇小说《到灯塔去》《达罗卫夫人》.3、雨果被誉为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最主义的代表,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和小说家之一,主要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

《九三年》是雨果最后一部最后小说,也是人道主义思想的颠峰之作.他提出了“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种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的思想,把人道主义看成是永恒的、最高的原则。

《炮兽》一文选自《九三年》。

4、蒲宁,继承了俄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传统,193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他的小说大都是哀悼处于衰微中的贵族之家,似乎是在为贵族阶级黄金时代的消逝唱一曲曲挽歌,带有浓厚的感伤情调。

《安东诺夫卡苹果》正是这样的一篇小说。

5、《丹柯》》选自《伊则吉尔老婆子》,是高尔基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作,是一篇寓言式的小说,采用民族传说的形式,寓教于乐.6、保罗·戈埃罗,被认为是继马尔克斯之后最受世人欢迎的拉美作家。

《炼金术士》是他最负成名的小说,这部象征色彩极强的寓言故事,被誉为“影响读者心灵一辈子的现代经典”.7、《娜塔莎》选自《战争与和平》。

《战争与和平》一直被人称为“世上最伟大的小说”。

它以战争为中心,以四大家贵族生活为线索,展现了当时俄国从城市到乡村的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和重大的历史事件,歌颂了人民的爱国热忱和英勇斗争,也探讨俄国前途和命运,特别是贵族的地位和出路问题。

8、泰戈尔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共写了五十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他对中国的现代文学影响深远。

《外国小说欣赏》文学常识整理()

《外国小说欣赏》文学常识整理()
纳丁·
戈迪默
南非
长篇小说:《说谎的日子》《恋爱时节》《陌生人的世界》《尊贵的客人》《专制的人》《自然变异》
行文优美,以描写人物心理活动和感情美化见长
获奖:W.H.史密斯文学奖、詹姆斯·台特黑人纪念奖、南非CNA文学奖、英国布克奖等。此外,她还是法国文学骑士勋章获得者、美国艺术科学院荣誉院士和国际笔会副主席。1991年,她在6次提名之后获诺贝尔文学奖。
激进、诡异多变,内涵丰富复杂、大胆反叛。
①有“激进女性”之称;
②曾获得不来梅文学奖(1996)、柏林戏剧奖(2002)和莱辛批评家奖(2004)等诸多奖项;2004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
詹姆斯·
乔伊斯
爱尔兰
意象派、意识流、现代主义
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1914)、长篇小说《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1916)、《尤利西斯》(1922)以及《芬尼根的苏醒》(1939)
创作笔力明劲,语言质朴,情节富于戏剧化,常常将笔下人物置于极端严酷生死攸关的环境之下,以此展露人性中最深刻最真实的品格。
被誉为“美国无产阶级文学之父”
华盛顿·欧文
美国
浪漫主义
《纽约外史》、《见闻札记》
文笔优雅自然,清新精致,时常流露出温和的幽默。
19世纪美国最著名的作家,号称美国文学之父
海明威
美国
《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
村上春树
日本
《且听风吟》、《海边的卡夫卡》、《挪威的森林》
写作风格深受欧美作家轻盈基调影响,少有日本战后阴郁沉重的文字气息。
被称作第一个纯正的“二战后时期作家”,并誉为“日本1980年代的文学旗手”。1979年,《且听风吟》获得群像新人文学奖,2006年,获捷克法兰兹卡夫卡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小说欣赏》知识梳理第一单元话题:叙述1、叙事角度(1)全知视角:往往用第三人称来叙事。

叙事人相当于上帝,她对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心理、命运了如指掌,甚至走到前台对人物评头论足。

好处:①便于作者对人物、情节的掌控;②便于作者对人物进行评判,使作者的倾向鲜明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2)有限视角:往往用第一人称来叙事。

依靠人物的眼睛来瞧小说中的世界。

好处: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让读者去推理、评判。

2、叙述人称(1)第一人称:使小说显得亲切,拉近作品与读者的距离,便于抒发感情。

(2)第三人称:以旁观者身份来讲述故事,叙述相对自由。

(3)第二人称:拉近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抒情气息浓。

1.《桥边的老人》海明威(1)主题:通过描写老人在逃难路上对家中动物的挂念,揭示战争的罪恶,呼唤人性与爱的回归。

(2)艺术特色:A.以小见大B.叙述简约,含蓄深远(3)作者:海明威, 美国小说家。

1954年因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

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她消灭,但就就是打不败她”的“硬汉性格”。

在艺术上,她提出了著名的“冰山理论”。

她的代表作还有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与《丧钟为谁而鸣》等。

2.《墙上的斑点》伍尔芙(1)主题:通过描写主人公对斑点的六次猜想,表现作者对生命的神秘与不可控制、对自由的向往、对男权的否定等等思想感情。

(2)艺术特色A.辐射状结构B.自由联想(3)作者:弗吉尼亚·伍尔芙, 英国女作家,批评家, 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

《墙上的斑点》就是她第一篇典型的意识流作品。

第二单元话题:场景1、场景:小说就是由一个个场景构成的。

它就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

(人物+事件+环境)2、场景:公共场景与私人场景3、场景的功能(1)给全篇“定调”(2)营造意境与渲染气氛(3)导引人物出场(4)揭示人物性格(5)作为象征4、风景的意义(参考初中知识:景物描写的作用)(1)营造氛围,渲染气氛。

(2)衬托人物心情,暗示人物心理。

(3)表现地域特色,孕育美感(4)暗示背景(5)推动情节发展3.《炮兽》雨果(1)内容:描写了“炮兽肆虐”“人兽之战”“赏功罚过”三个场景,塑造了一个临危不乱、有勇有谋、赏罚分明、刚毅坚定、严酷无情的将军形象。

(2)艺术特色A.对照法B.拟人手法,将无生命的事物描绘得如同有生命的物体一样神奇、动人心魄。

(3)作者:维克多·雨果,法国浪漫主义作家、诗人、剧作家。

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炮兽》选自她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九三年》,采用对照法,着力刻画了叛军头子朗德纳克侯爵的形象。

4.《安东诺夫卡苹果》蒲宁通过描写苹果丰收、庄园生活、深秋打猎、小地主生活等四幅图画,将读者带入那个已逝的田园梦境,在对昔日的深情缅怀中,抒发对过去生活的留恋,对贵族衰落的不满,对时世变迁的惆怅与感伤。

【艺术特色】(1)绘景艺术:动静结合、调动多种感官的写景状物手法。

(2)结构艺术:用思绪来组织内容;首尾呼应。

以欢乐喜悦的丰收场景开头,以萧瑟荒凉的打猎场景结尾,形成强烈的对照。

(3)象征手法:安东诺夫卡苹果象征丰收、甜美、富足的乡村生活。

(4)作者:伊凡·蒲宁, 俄国作家,写作中短篇小说的高手,1910年,中篇小说《乡村》问世,使她成为俄国文坛上的第一流作家,被高尔基誉为“当代优秀的文体家”。

1933年获得诺贝尔奖。

第三单元话题:主题1、母题:文学作品中,会反复出现一些题材,如“爱情”“战争”“复仇”等,这些宽泛意义上的主题,我们称之为“母题”。

2、主题就是小说的灵魂。

3、小说主题就是通过形象与情节来暗示出来的,因而小说主题往往比较模糊、含蓄,因为“形象大于思想”。

这就造成小说主题的复杂性,如一部《红楼梦》,有人认为主题就是表现“爱情悲剧”,有人认为主题就是反映“封建社会的败落”,甚至认为主题就是表现“排满思想”等等。

4、考试中归纳主题往往用这样的句式:通过……表现(反映、揭示、批判、赞美等)……5.《丹柯》高尔基(1)主题:通过塑造丹柯这一勇于实践、永不言败,敢于为理想英勇献身却不计较个人得失的悲剧性英雄形象,鼓励人们去追求胜利,追求光明;同时也批判了那些懦弱、忘恩负义的人们。

(2)【艺术特色】A、浪漫主义手法B、对照手法:丹柯——族人(3)作者:高尔基, 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列宁语)。

主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母亲》被公认为世界文学史上崭新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奠基作品。

《丹柯》选自《伊则吉尔老婆子》,就是高尔基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就是一篇以英雄为主题的作品。

6.《炼金术士》保罗•戈埃罗(1)主题:通过叙述西班牙少年圣地亚哥历经千辛万苦却最终未能找到宝藏的寻梦经历,启示人们要想实现梦想,就需要经历一个艰苦的过程,需要勇气、智慧、执著与经受考验,需要付出代价。

同时鼓励人们要敢于为梦想打拼。

(三种人:爆米花小贩、矿工、圣地亚哥)(2)艺术手法:象征手法的运用——主题的寓言性。

这就是一篇侧重通过事件来表现主题的小说。

主人公牧羊少年圣地亚哥在寻梦的过程中成长。

这篇小说涉及的文学创作的母题就是梦想。

(3)作者:保罗·戈埃罗, 巴西作家。

1988年,凭借《一千零一夜》中一个故事的启发,保罗·戈埃罗创作出版了寓言故事《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原著名《炼金术士》),就是作者最负盛名的小说,被誉为“影响了读者心灵一辈子的现代经典”。

作者在小说中将人生价值追求比作炼金,用以点化、提炼人生真金的“哲人之石”与“生命之液”则象征少年梦想与苦难磨练。

第四单元话题:人物1、了解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的区别圆形人物性格复杂多样,如娜塔莎。

扁平人物性格单一,如素芭。

2、掌握人物形象的分析与概括技巧分析技巧:(1)把人物放到情节中分析(2)抓住传神的人物描写来分析人物:外貌(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行动)描写与心理描写(3)把人物放到侧面描写中分析:其她人物的衬托、景物烘托等。

概括技巧:不仅仅只概括人物的性格、品质,还应该结合人物生活遭遇、命运结局等把人物整体形象概括出来,让读者一瞧就能在脑子里唤起这个形象。

7.《娜塔莎》列夫托尔斯泰(1)人物形象:活泼、天真、热情,争强好胜、渴望受关注及胸无城府,率真个性、为爱义无反顾。

(2)艺术特色: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人物塑造方法。

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神态刻画人物的方法。

(3)作者: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

除《战争与与平》外,代表作还有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战争与与平》就是一部具有史诗与编年体特色的鸿篇巨制,一直被人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

《娜塔莎》选自《战争与与平》。

娜塔莎就是托尔斯泰为我们塑造的一个圆形人物,这类人物的性格较复杂,如《红楼梦》中的王熙凤,美国小说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长篇小说《飘》中的女主人公斯嘉丽等。

而扁平人物有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变色龙》中的奥楚蔑诺夫等。

8.《素芭》泰戈尔(1)人物:素芭就是一位美丽聪慧的哑女。

她心灵纯净、感情细腻丰富、敏感而孤独。

她就是人们议论的对象,就是家庭的负担。

她只能与大自然、动物们亲近交流,没有理解她,没人真正关心她,最后被父母以欺骗的方式嫁到远方,就是一个悲剧性人物。

(2)主题:作者通过对素芭遭遇与命运的叙写,表达了对素芭悲惨命运的同情,同时借素芭这个悲剧人物形象来表现当时的印度妇女悲惨的命运并寄予深切的同情。

(3)艺术特色:“画眼睛”(4)作者:泰戈尔,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与社会活动家,泰戈尔就是伟大的“歌手与哲人”。

她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

1913年,泰戈尔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这项殊荣的亚洲作家。

她的重要诗作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等,重要小说有短篇《还债》《弃绝》《素芭》等,长篇代表作有《沉船》《戈拉》《两姐妹》等。

散文有《中国的谈话》《俄罗斯书简》等。

第五单元话题:情节1、情节运行基本模式:发生——发展——高潮——结局2、情节的“摇摆”作家写小说往往不会让人物选择捷径一口气跑到底,而就是让她千折百回,最终才到达胜利的彼岸。

这样情节就出现一波三折或跌宕起伏,即情节产生了“摇摆”。

擅长讲故事的作家总就是极尽摇摆之能事的。

3、情节的“出乎意料”与“情理之中”小说情节也追求“戏剧性”,最典型莫过于美国作家欧•享利。

4、学会概括情节及赏析情节设置的妙处情节就是人物活动的过程,概括情节就就是将人物的活动过程概括出来。

9.《清兵卫与葫芦》志贺直哉(1)人物:清兵卫就是一个热衷于葫芦,并且对葫芦的鉴赏与收藏有着特别的天赋,但最终在老师与父亲的压力下被迫放弃爱好的单纯、可爱又不幸的少年形象。

(2)主题:批判家长老师的武断专制、扼杀孩子个性的做法,提醒人们要尊重、爱护孩子的个性,让孩子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

(3)艺术特色:采用倒叙结构,设置悬念。

(4)作者:志贺直哉,日本国“白桦”派代表作家之一。

1904年发表处女作《菜花与少女》。

生平唯一的长篇小说《暗夜行路》为其代表作。

《清兵卫与葫芦》主要写了一个叫清兵卫的孩子与葫芦的故事。

采用倒叙的手法,以葫芦为线索,首尾呼应。

10.《在桥边》伯尔(1)人物:“我”就是一个对单调、乏味工作不满,用乱数、不数、漏数方式来反抗,渴望美好生活的伤残军人。

(2)主题:揭示德国战后重建偏重物质,缺乏精神关怀的问题,思考小人物的命运。

(3)作者:伯尔,197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就是战后德国最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她被誉为就是当代德国的歌德。

伯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长篇小说《……一声没吭》与《以一个妇女为中心的群像》。

(4)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变色龙》中的对话就采用了摇摆,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的变色龙性格就在对话的摇摆里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而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则就是大摇摆。

打鱼的老人圣地亚哥与大马林鱼的搏斗就是场拔河式的拉锯战,小说极尽摇摆之能事。

第六单元话题:结构1、小说的结构由两方面组成:情节结构与小说整体结构。

2、结构就是一个“容器”意思就是作家在构思一篇小说时,她总就是想方设法找到一样东西,让人物与情节围绕这样东西来表现与行进,如《牲畜林》中的“牲畜林”,《半张纸》中的“半张纸”等。

3、延迟:小说情节结构中常采用的一种手法,即“欲擒故纵”,“延迟”情节的进展,以便更好地表现人物,同时使情节增加摇摆弧度,增强戏剧性效果,吸引读者。

4、高考中要求学会赏析小说结构的巧妙,常见的巧妙结构有:(1)以小见大,如《病人》(2)欧•享利手法,如《最后的常春藤叶》(3)倒叙,如《清兵卫与葫芦》(4)延迟,如《牲畜林》其她如线索安排、伏笔照应、首尾呼应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