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小说欣赏
高中语文外国小说欣赏_基础知识归纳
高中语文外国小说欣赏_基础知识归纳第一单元◇《桥边的老人》——选自《海明威短篇小说选》海明威,美国小说家,“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
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老人与海》1954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太阳照样升起》描写了在欧洲参战的青年流落巴黎街头的生活情景,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他也因此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
代表作品有《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伊甸园》《死在午后》《第五纵队?西班牙大地》等中长篇小说。
“冰山原则”是海明威提出的一种文学创作理论。
指的是人的语言对于人的思想的表达就好像冰山一样,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另外八分之七在水下。
意思是说人的语言是不足以表达思想的,也没必要写得太过直露。
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是构成“冰山原则”的四个基本要素。
文字和形象是所谓的“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所谓的“八分之七”。
这种理论在海明威的作品中显得尤为突出。
《老人与海》简介:这是一场人与自然搏斗的惊心动魄的悲剧。
老人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后遭到无可挽救的失败。
但是,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说,他又是一个胜利者。
因为,他不屈服于命运,无论在怎么艰苦卓绝的环境里,他都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了奋勇的抗争。
大马林鱼虽然没有保住,但他却捍卫了“人的灵魂的尊严”,显示了“一个人的能耐可以到达什么程度”,是一个胜利的失败者,一个失败的英雄。
这样一个“硬汉子”形象,正是典型的海明威式的小说人物。
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发表的一些短篇小说里,海明威描写了一些拳击师、斗牛士、猎人等形象,在这些下层人物身上,他塑造了一种百折不挠、坚强不屈、敢于面对暴力和死亡的“硬汉子”性格,《老人与海》中桑地亚哥的形象就是这种性格的发展与升华。
小说中的大海和鲨鱼象征着与人作对的社会与自然力量,而老人在与之进行的殊死搏斗中,表现了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不失人的尊严,虽败犹荣,精神上并没有被打败。
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的特点
调的审美情趣 。 西方 现代 派 文学 流派 纷呈 ,政
文学的科学性 ,一直是中学教 师
治 、思想倾 向也很不一致 , 但有如下
是毋庸置疑的,但是 由于以前教材要 : 凡点共同点:①各流派都强溺要表现
求的模糊性 , 使得文学的科学性在 中 : “ 现代 意识” ,其 中心就 是危机 感和 学语文教学中,几乎被扼杀。由于对 文学的科学性缺 乏了解 因丽 一般
教 研 成 果 园
杨 长 橐
人 教 版 《 国 小 说 欣 赏 》 的 特 点 外
文目 标显然要更高。新一轮课程改革 把 语 文 学 科 归 人 “ 言 和 文 学 领 语
域” ,重新确立 了文学在语 文教学 中
思考 。总之 , 这是一本真正的把小说 当成 “ 小说”的好教材 。
的小说文本都 比较典型地说 明了这个 话题的作品 ,教学可操作性很强 。每
个话题下面又分解出一些小话题 ,深
界级大师 雨果 、高尔基 、 托尔斯泰的 作品,也有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 的作
品 。在 “ 题 ” 和 “ 考 与 实践 ” 话 思 中,重在 以文学的眼光 , 观照小说的
入阐述该话题不同的方 面,以方便教
( 的话 《 国小说 欣赏》前 言) 编者 外 。
教材紧扣 “ 国小说”这一特性 ,课 外 文的选 择上重视经典作品 ,作品所代 表的流派更是多元化 ,几乎涵盖了近
现代外 国小说 的所有主要流派 , 有世
等八大单元。这些话题 大体上囊括 了
小说的一些基本面 , 是各个单元的核 心要素和分类依据。每个单元所选择
人物 出场…
调 ” 营造意境与渲染 境” “ 弓 : 说,外晷小说是我们今天面对的文学 导 l 揭示人物性格… 作 为 :世界的一个庞太的组成部分 ,是不 可 象征 ”凡个小话题 。这些太小话题 的 :忽视的人类智慧的结 晶。这门课程 旨
高中语文《外国小说欣赏》1-新人教版选修
骄傲的勇士丹柯望着横在自己面前的广大的草原——他快乐 地望着这自由的土地,骄傲地笑起来。随后他倒下来——死了。
——自我牺牲,一心为公的高贵品质
作品主题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
小说主 读者的人 题的基 生体验、
读了这段话,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丹柯
勇敢、坚强
穿过
前勇
搭救 往
直 站起
自然
环境恶劣
人类
前进(难)
难进 退
投降 族人
两
快乐、强壮、勇敢
后退(难)
敌人又强又狠
略
烘
托
详
“一波三折”的情节(二)
丹柯的故事出自伊则吉尔老婆子之口,由于它是一则民间 传说,小说沿用了讲故事中最为传统的第三人称叙述口吻。
故事在一开头就为丹柯的出现拉开了序幕:一群生活在草 原上,快乐、强壮、勇敢的人被另一凶残的种族赶到不宜生存 的林子深处去了,惟一的出路是穿越森林到另一片草原上寻找 生机。
作业一:《丹柯》主题的拓展思考——
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 奇·彼希柯夫
? 马克西姆·高尔基
有人说,从《丹柯》中可 以窥视到高尔基的“最大 的痛苦”是什么,你同意 吗?
作品主题的拓展思考二
伊则吉尔老婆子——
“这是从丹科炽燃的心里迸发出来的火星。在世 界上曾经有一颗心,某一次这颗心冒出火来……这也 是一个古老的故事啦……古老的,完全是古老的!你 瞧瞧,在古时候有着多少故事?……可是现在,再没 有这样的东西了,无论是事情,无论是人,无论是故 事,都没有跟古时候一样的……为什么呢?……现在 我看见各式各样的人,但却没有强有力的人!他们到 哪儿去了呢?……美丽的人是愈来愈少啦。”
普通高中新课准人教版语文《外国小说欣赏》教材介绍
小说的八个 基本元素(话题) 传统小说的三要素 叙述 人物 场景 情节 主题 环境 人物 ●这些话题大体上囊括了小说的一些 情节 基本面,是各个单元的核心要素和分 结构 类依据。每个单元所选择的小说文本 情感 都是比较典型地说明了这个话题的作 虚构 品。每个话题下面又分解出一些小话 题,深入阐述该话题不同的方面。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叙述 场景 主题 人物 第五单元 第六单元 第七单元 第八单元 情节 结构 情感 虚构
第一单元:叙述
掌握小说的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生;通过具体课文的分析,考察 小说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与内容、题旨的关系;了解小说的叙述腔 调和速度控制。
《桥边的老人》:叙述角度和人称对于主题表达的作用
第一人称,有限视角:亲历感;依靠对话,显示故事;含而不露, 令事件、对话充满弦外之音 细节反复出现:“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 办?”
《墙上的斑点》:叙述角度和人称对于主题表达的作用
第一人称,全能视角:主观性;给叙述者最大的叙述自由 理清意识流动的大致线索 了解意识流的写法和特点
写作
一题:训练学生在规定情境下的联想思维能力,体会叙述人称的 选择对于作品题旨表达的意义
“课程标准”关于小说的教学目标
(1)培养阅读古今中外各类小说的兴趣,从优 秀的小说作品中汲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 ,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提 高文学修养。 (2)形成良好的文化心态,学会尊重、理解作 品所体现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风 格的文化,理解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 审美取向,作出恰当的评价。
(五)倡导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 学习兴趣与主观能动性。
比如,在《教师用书》部分的教学建议里, “虚构”单元的一个教 学建议是:“组织一次类似于电视综艺节目的竞猜活动,让同学讲述 一件事,让听众判断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虚构的。”类似的活动会非 常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
外国小说欣赏答题技巧
《外国小说欣赏》考点突破【考纲导航】除散文这种常考文体之外,小说也是最近几年尤其是新课程高考中非常热门的一种文体。
《外国小说欣赏》由“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和“虚构”等八个话题知识组成,因而这些话题知识很可能就是高考出题的八个考点,试题一般以主观简答题的形式出现。
【精粹点睛】在外国小说阅读的复习中,考生宜紧扣教材的八个话题知识展开,细密梳理八个话题知识及掌握答题要领,规范作答话语。
1.理解叙述角度、人称及其表达效果【考点梳理】叙述角度有“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两种。
全知视角大多见于传统小说,叙述者如上帝一般俯瞰人间,对所发生的故事、各个人物都了如指掌,有时候还跳到前台对人物评头论足。
如雨果的《一滴眼泪换一滴水》。
全知视角判断与评价。
完全依赖于人物的眼睛来看小说里的世界,完全靠叙述者带领读者走进情节的各个环节,让读者参与其中。
有限视角的表达效果:这使得读者变得不像在阅读传统小说那样只是被动地听故事,而必。
“我”和第三人称“他”。
第一人称的叙述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与有限视角一样会受到一定的叙述限制,但它能使小说显得真实亲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同时便于抒发感情。
第三人称叙述则更自由,与全知视角一样,对人物和故事无所不知,但它的叙述并不那么亲切没有距离感。
小说家选择何种叙述人称完全是根据小说的具体叙述需要而定的,也无所谓孰优孰劣。
第二人称问题小说用第二人称“你”来叙述的情况很少见,严格上说不是一种叙述角度而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
用“你”,倾注的是叙述者对这个人物一种抒情目光,将之当作朋友,更加拉近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使得他们之间别有一种依恋和欣赏的意味。
【考点纠错】混淆叙述视角与叙述人称;不能结合具体文本回答叙述视角与叙述人称相应的表达效果。
【命题形式】小说采用的是什么叙述视角(或人称)?这样的叙述视角(或人称)能够取到怎样的表达效果?等等。
【答题要领】准确识别叙述视角与叙述人称,对叙述视角或人称的表达效果进行分点作答,要能结合文本进行具体分析。
高考语文复习《外国小说欣赏》内容整理
小说必有主题,宽泛意义的主题称为“母题”。有时材料比作家想要表达的更有思想。写作目的不外两种:讲故事和讲道理。小说忌讳“主题鲜明”,主张“形象大于思想”,小说的主要功能是叙事而不是说理,小说通过形象将“理”蕴涵其中。小说通过客观描绘、隐喻、象征暗示出主题,因此主题就有多种可能。罗兰巴特说:作品一旦产生,作者就死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种模糊处理,说不尽的主题,反而增加了小说的艺术魅力。
场景
场景是小说最小的构成因素,有大小场景之分。就是我们常说的“场面描写”,不同于环境描写,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一般由人物、事件和环境组成。是生活的横截面。场景可以:(1)给全篇定调;(2)营造意境与渲染气氛;(3)导引人物出场;(推动情节发展和为后文铺垫)(4)揭示人物性格;(5)作为象征,有揭示主题的作用。(注意和环境描写的作用区分)
《战争与和平》(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制)
《安娜卡列尼娜》(第二部里程碑作品)
《复活》(世界文学不朽名著)
对贵族生活的批判,道德自我修养的主张,擅长于心理分析。
关注“人民的思想”
“娜塔莎”是托尔斯泰笔下一个经典的形象。
本文:分析人物形象和塑造人物的方法
素芭
通过刻画哑女素芭永恒孤寂的内心世界,为我们展示了素芭的不幸以及她与自然的和谐融合。长大后,由于自身的残疾,素芭被迫远嫁到加尔戈达,远离了她熟悉的生活,陷入了更大的孤寂之中,美丽、聪颖、内心丰富,充满爱心的善良女性素芭的遭遇让人同情。
艾萨克什维辛格(美国)1978年诺贝尔文学奖
长篇小说《卢布的魔术师》
“充满激情的叙事艺术,这种艺术既扎根于波兰犹太人的文化传统,又反映了人类的普遍处境。”本文:景物描写的作用;拟人叙述的作用;理解主题。
新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完美课件
海明威(1899—1961),美国小说家,一向以文坛硬汉 著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生于乡村医生 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他的一生经 历丰富,富有传奇色彩。18岁起进入报界,曾参加过两 次世界大战,出生入死以致伤痕遍体。在战争中,他炸 成过重伤,膝盖被打断,身上中的炮弹片和机枪弹头多 达230余块,一共做了13次手术,换上一块白金做的膝 盖骨。 他的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 武器》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1940年写成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1954年,因为 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中篇小说《老人与海》 之中,以及他在当代风格中所发挥的影响,被授予诺贝 尔文学奖。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十分抑郁,多次医疗 无效, 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开枪自杀, 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
新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完美课件
猫,当然不要紧。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
只东西怎么办呢?我简直不敢想。”
“猫是不要紧的,我拿得稳。不用为它担心。可是, 另外几只呢,你说它们会怎么样?”
“可是山羊呢?唉,不想也罢。”
思考:老人3次唠叨,小说在强调什么呢?
新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完美课件
新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完美课件
冰山理论--叙述的“减法”
作者海明威说,“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 庄严宏伟的,这时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 水面上”。他认为应该把思想、情感乃至语 言与动作等八分之七的内涵隐藏起来,使得 叙述简洁。
1、“硬汉”海明威
文学常识
短篇:《桥边的老人》
2、海明威的中长篇篇创::《《作老太人阳与…》海《》永别…》
中篇小说《老人与海》:
老渔夫桑提亚哥在海上连续84天没有捕到鱼。第85 天,老头儿一清早就把船划出很远,他出乎意料地钓到了 一条比船还大的马林鱼。老头儿和这条鱼周旋了两天,终 于叉中了它。但受伤的鱼在海上留下了一道腥踪,引来无 数鲨鱼的争抢,老人奋力与鲨鱼搏斗,但回到海港时,马 林鱼只剩下一付巨大的骨架,老人也精疲力尽地一头栽倒 在陆地上。那天下午,桑提亚哥在茅棚中睡着了,梦中他 见到了狮子。“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 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是桑提亚哥的生活信 念,也是《老人与海》中作者要表明的思想。通过桑提亚 哥的形象,作者热情地赞颂了人类面对艰难困苦时所显示 的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象征着人类这种“打不败”的精 神。
外国小说欣赏知识梳理
《外国小说欣赏》课文整理——话题 小说考点解释之一
小说三大要素:情节、人物和环境。 所以考试也会围绕三个要点展开。 读小说第一步要读懂小说,理清课 文情节思路,体会这样安排的意义(比如 倒叙的作用),归纳主题思想; 第二步分析小说人物,特别要抓住 小说人物言行、心理(环境对人物塑造也 有作用,如《炮兽》)进行分析,从而归 纳人物形象,通过知人论世,了解背景解 读塑造该人物的意义;
安东诺夫卡苹果
一、字音(红色字) 槭树 叽叽嘎嘎 惬意 馥郁 腌肥肉 斜睨 麦糠 篝 火 黑魆魆 黑黪黪 蓦 风驰电掣 寒噤 萦绕 伛偻 忧心忡忡 比曲格牝马 雪橇 弥撒 深邃 鹞雏 柞树 倾圮 杪 分蘖 黑黝黝 打褶 狺狺 颀长 犄角 颐 指气使 倏忽 詈骂 龇牙咧嘴 媲美 卷帙浩繁 鞑靼 骟马 二、字形(红色字) 寒噤与噤若寒蝉、襟怀 克勤克俭 和蔼与暮霭 打褶 与熠熠生辉 犄角与掎角之势 三、字义 络绎不绝与接连不断 自命不凡 逢场作戏 风驰电掣 伛偻与佝偻 寥廓与辽阔 料峭 颐指气使 美轮美奂 龇牙咧嘴 卷帙浩繁 破釜沉舟
《外国小说欣赏》课文整理——话题 场景
场景是小说最小的构成因素,有大小 场景之分。就是我们常说的“场面描写”, 不同于环境描写,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 描写,一般由人物、事件和环境组成。是 生活的横截面。 场景作用:(1)给全篇定调;(2) 营造意境与渲染气氛;(3)导引人物出 场;(推动情节发展和为后文铺垫)(4) 揭示人物性格;(5)作为象征,有揭示 主题的作用。
一、字音(红色字) 蹒跚 脚踝 桥头堡 瓦家堡 撇 踯躅 踟蹰 踌躇 二、字形(红色字) 神秘 轮辐与辐射、一副手套、一幅画 三、字义 踯躅与踟蹰、踌躇 四、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 l899~1961)
高中语文 《外国小说欣赏》知识汇总素材
《外国小说欣赏》知识汇总一、了解八个单元十六篇小说的基本内容和艺术特色1.《桥边的老人》海明威〔美国〕〔1〕主题:通过描写老人在逃难路上对家中动物的挂念,揭示战争的罪恶,呼唤人性与爱的回归。
〔2〕艺术特色:A.以小见大 B.表达简约,含蓄深远2.《墙上的斑点》伍尔芙〔爱尔兰〕〔1〕主题:通过描写主人公对斑点的六次猜想,表现作者对生命的神秘与不可控制、对自由的向往、对男权的否定等等思想感情。
〔2〕艺术特色A.辐射状结构 B.自由联想3.《炮兽》雨果〔法国〕〔1〕内容:描写了“炮兽肆虐〞“人兽之战〞“赏功罚过〞三个场景,塑造了一个临危不乱、有勇有谋、赏罚分明、刚毅坚定、严酷无情的将军形象。
〔2〕艺术特色A.对照法B.拟人手法,将无生命的事物描绘得如同有生命的物体一样神奇、动人心魄。
4.《安东诺夫卡苹果》蒲宁〔俄国〕通过描写苹果丰收、庄园生活、深秋打猎、小地主生活等四幅图画,将读者带入那个已逝的田园梦境,在对昔日的深情缅怀中,抒发对过去生活的留恋,对贵族衰落的不满,对时世变迁的惆怅和感伤。
[艺术特色]〔1〕绘景艺术:动静结合、调动多种感官的写景状物手法。
〔2〕结构艺术:用思绪来组织内容;首尾呼应。
以欢乐喜悦丰收场景开头,以萧瑟荒凉打猎场景结尾,形成强烈的对照。
〔3〕象征手法:安东诺夫卡苹果象征丰收、甜美、富足的乡村生活。
5.《丹柯》高尔基〔苏联〕通过塑造丹柯这一勇于实践、永不言败,敢于为理想英勇献身却不计较个人得失的悲剧性英雄形象,鼓励人们去追求胜利,追求光明;同时也批判了那些懦弱、忘恩负义的人们。
[艺术特色]〔1〕浪漫主义手法〔2〕对照手法:丹柯——族人6.《炼金术士》保罗•戈埃罗〔巴西〕通过表达西班牙少年圣地亚哥历经千辛万苦却最终未能找到宝藏的寻梦经历,启示人们要想实现梦想,就需要经历一个艰苦的过程,需要勇气、智慧、执著和经受考验,需要付出代价。
同时鼓励人们要敢于为梦想打拼。
〔三种人:爆米花小贩、矿工、圣地亚哥〕7.《娜塔莎》列夫托尔斯泰〔俄国〕活泼、天真、热情争强好胜、渴望受关注及胸无城府、率真个性为爱义无反顾艺术特色: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人物塑造方法。
外国小说欣赏干货
外国小说欣赏干货外国小说作为文学的“精品”,其深度和文化内涵已经超越了单纯娱乐的范畴。
在这些小说中,主题、人物塑造、情节构思等方面的处理均要求突出故事背后的思想和文化,使人在阅读的同时能够领悟到更多的人生哲理和文化价值。
作为文学爱好者,我们可以通过细致的分析和欣赏,更好地领略到外国文学的魅力。
1.《三体》——刘慈欣《三体》是刘慈欣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于人类面对外来文明时,与之产生的思考和动荡的描写,作者使人们重新意识到了自己和外部世界的关系。
在这部小说中,人类和外生命体三体之间的战争成为了整个故事的主线,而这个战争的产生和展开,在最深处的是人类对生命本质和世界本质的思考。
作者通过对于人类文化和宇宙本质的对话,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科学文明”与“主义信仰”之间的差异和矛盾。
这使得读者可以进一步地思考自我和文明的关系,进而引发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度思考,启示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认知自己的生命。
2.《麦田里的守望者》——J.D. Salinger《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一部美国现代小说经典之作,它被视为美国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以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费尔德的经历为主线,通过对于年轻人成长、进入社会和迷失的描写,反映出了人类文化与人性的内在矛盾。
作者通过对于霍尔顿的情感、思想和行动的刻画,使读者深切认识到了成长这个既富有意义又充满曲折的过程。
小说揭示了一个青少年厌恶光怪陆离的社会、审慎选择和择友的意义,以及对于真实与虚假、生存与死亡等命题的思索。
作为一个小时候过早地丧失童真、和父母不和的叛逆少年,霍尔顿的遭遇是一个个人与社会格格不入的缩影。
阅读这本书,我们不仅可以认识自己的内心,更能够理解民主、文明和人性之间的关系。
3.《百年孤独》——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是一部魔幻现实主义小说,是捷克作家博尔赫斯颇受赞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拉美新小说之代表。
小说通过对于翁德加尔德家族在码头镇的历史和人生的底层重叠和升华,展现出了哥伦比亚百年沧桑和文化的生生不息。
《外国小说欣赏》课件
牲畜林
村民逃难——母牛被
抢——朱阿多次瞄准
情节
——举枪射击——德
兵坠崖——朱阿成为
写法
“用英轻雄松对” 抗沉重
用幽默消解残酷
延迟
1.符合人物身份性格 2.符合故事发展之理 3.符合小说主旨揭示
第七单元 情感
山羊兹拉特
老山羊和贫穷家庭
的亲情故事情感让
情节
步现实到情感战胜
情感
现实
山羊:信任—怀疑—惊讶—信任
打破单元 整合重 构
叙述视角
骑桶者
虚构真实 圆形人物 主题丰富
第一人称:真实感、亲切感、参与感
虚构和真实、沉重和诙谐的合理融通
卑微、可怜、无助、担忧,值得同情 恼怒、咒骂、仇恨、决绝,信任减少
流动
阿隆:不舍—无奈—慰藉—感恩
手法
草堆对话和结尾的“咩” 留白、节制胜于放纵
骑桶者讨煤无果浮到冰山隔绝人世
情节
第八单元 虚构
骑桶者
人物 主题 虚构
贫穷自卑 畏缩怯弱 疏远孤独 绝望无助
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同情 凸显了爱与沟通的匮乏
情节的虚构 心灵的真实
反馈与评价
请以《骑桶者》为例,从叙述视角、虚构、人物等角度 分析小说话题要素对揭示主题的作用。
挺身
而出
剖心
情节
引路
被人
第三单元 主题
丹柯
人物
丹践柯踏:乐观果敢 无私奉献
族人:自私卑劣 怯懦愚昧
主题
英雄“现”于外部环境 英雄“炼”于内心执着 英雄‘成’于历史评判
第四单元 人物
娜塔莎
舞会前的
准备舞会
情节
上的相遇
为了爱的
人物
《外国小说欣赏》3-5单元
பைடு நூலகம்
泰戈尔(1861-1941),印度伟大的诗 人、小说家。著有《吉檀迦利》 (诺贝尔文 学奖) 、《飞鸟集》、《新月集》等。
素芭泰戈尔
一、字音(红色字) 硕大 胚胎 沮丧 睫毛 解数与解元、解甲归田 黑眸 蜷缩 炯炯有神 静谧 晌午 纤细与纤绳 毗邻 磨蹭 舐 犄角 摩挲 颈脖与脖颈 休憩 脸颊 岸埠 海市蜃楼 崭新 瞥见 干瘪与瘪三 簌簌 修葺 模样与模板
文学,形成“白桦”一派。志贺直哉为“ ” 代表作家之一。在日本文学史上地位很高,甚至被誉为“小说之神”。
白桦派
清兵卫与葫芦 人物:清兵卫是一个热衷于葫芦,并且对葫
芦的鉴赏和收藏有着特别的天赋,但最终在 老师和父亲的压力下被迫放弃爱好的单纯、 可爱又不幸的少年形象。 主题:批判家长老师的武断专制、扼杀孩子 个性的做法,提醒人们要尊重、爱护孩子的 个性,让孩子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 艺术特色:采用倒叙结构,设置悬念。
——郁达夫论鲁迅
炼金术士
一、字音(红色字) 萦绕 颤抖与颤栗 诱拐 羊圈 弥天 大谎 攒钱与攒射 沮丧 二、字形(红色字) 帐篷与结账 赌博与脉搏、搏斗 名副 其实 、惊慌、荒谬 三、字义 莫名其妙 名副其实 神清气爽 弥天 大谎
娜塔莎 一、字音(红色字) 花翎 宅邸 胸脯与果脯 颤抖与颤(站)栗
丹柯
一、字音(红色字) 泥沼 虬曲 龌龊 二、字形(红色字) 安详与慈祥 警戒与告诫 三、字义 四、高尔基 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 自传体长篇小说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 学》,长篇小说《母亲》。列宁说他是“无产阶级艺术最 伟大的代表者” 。散文诗《海燕之歌》,充满革命激情, 被认为是“革命的宣言书”。《丹柯》选自《伊则吉尔老 太婆》,是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作。
《外国小说欣赏》知识梳理,高考小说技巧都在这里!
《外国小说欣赏》知识梳理,高考小说技巧都在这里!展开全文《外国小说欣赏》知识梳理!第一单元话题:叙述1.叙事角度(1)全知视角:往往用第三人称来叙事。
叙事人相当于上帝,他对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心理、命运了如指掌,甚至走到前台对人物评头论足。
好处:①便于作者对人物、情节的掌控;②便于作者对人物进行评判,使作者的倾向鲜明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2)有限视角:往往用第一人称来叙事。
依靠人物的眼睛来看小说中的世界。
好处: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让读者去推理、评判。
2.叙述人称(1)第一人称:使小说显得亲切,拉近作品和读者的距离,便于抒发感情。
(2)第三人称:以旁观者身份来讲述故事,叙述相对自由。
(3)第二人称:拉近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抒情气息浓。
1.《桥边的老人》海明威(1)主题:通过描写老人在逃难路上对家中动物的挂念,揭示战争的罪恶,呼唤人性与爱的回归。
(2)艺术特色:A.以小见大B.叙述简约,含蓄深远(3)作者:海明威,美国小说家。
1954年因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
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性格”。
在艺术上,他提出了著名的“冰山理论”。
他的代表作还有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和《丧钟为谁而鸣》等。
2.《墙上的斑点》伍尔芙(1)主题:通过描写主人公对斑点的六次猜想,表现作者对生命的神秘与不可控制、对自由的向往、对男权的否定等等思想感情。
(2)艺术特色A.辐射状结构B.自由联想(3)作者:弗吉尼亚·伍尔芙,英国女作家,批评家,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
《墙上的斑点》是她第一篇典型的意识流作品。
第二单元话题:场景1.场景:小说是由一个个场景构成的。
它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
(人物+事件+环境)2.场景:公共场景和私人场景3.场景的功能(1)给全篇“定调”(2)营造意境与渲染气氛(3)导引人物出场(4)揭示人物性格(5)作为象征4.风景的意义(参考初中知识:景物描写的作用)(1)营造氛围,渲染气氛。
高二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课文整理
《梦的戏剧》(欧洲表现主义的先锋)《红房间》《朱丽小姐》
以独特的表现方式,表达深刻的内涵,给人耳目一新之感。用平实的语言写生动的人和事。本文:理解半张纸的意义;理解小说的主题。
山羊兹拉特
通过卖羊未成的经历的叙述,不仅将悲悯的目光投向困难中的人,更把关怀的温情给了绝境中依然忠心耿耿的纯洁的山羊,体现作者对社会现实的高度关注和精炼概述。
娜塔莎——《战争与和平》
通过描写娜塔莎在参加舞会前的兴奋、激动与焦急的心情,舞会上相遇安德来公爵并双双埋下爱情的种子以及已经许配给安德来的娜塔莎因为孤独与寂寞受美男子阿那拖尔的诱惑而背叛安德来的心理状况,塑造了一位纯真善良、渴望爱情与幸福,但又过于轻信、充满浪漫与幻想的贵族女孩形象。
列夫·托尔斯泰(俄国19世纪最伟大的作家)
继承俄国古典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其小说不太重视情节与结构的安排,而专注于人物性格的刻画和环境气氛的渲染。(以课文为例展开分析)
丹柯——《伊则吉尔老婆子》
用浪漫主义手法,刻画丹柯这一光辉形象。为了让族人走出黑暗,他献出自己的心,用那颗燃烧的心照亮了人们的前程,带领人们走出黑暗。高度赞扬了丹柯勇敢、坚定、无私无畏、敢为理想献身的精神。借丹柯这一形象表达了俄罗斯人民渴望自由,追求光明的理想。
《与一位女士的合影》《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以时代广阔的视野和敏锐的典型化的技巧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逼真细腻地人物塑造。本文:抓住情节的运行和细腻的心理描写。
高二(下)《外国小说欣赏》课文整理(二)
课文(出处)
中心思想
作者(流派、国籍)
代表作品
作品特色及课文重点
牲畜林——《卡尔维诺文集》
以平实但又调侃幽默的语言描写了意大利农民同入侵的德国纳粹士兵抗争的心态,表现了人们战胜法西斯的乐观精神。
《外国小说欣赏》导学(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三、整合教学资源,提供课堂背景支持。
1、建构完美课程首先要整合教材资源,不要 将一本教材从一而终,按部就班。
﹝1﹞单元重组。 ﹝2﹞选文重组。 ﹝3﹞思考与实践重新设计。
教学建议
1. 在课堂中渗透思考。 2. 以灵活来训练实践。
其一是灵活地将它设计成思考题,自然地渗 透到阅读过程中。 其二是有目的的将它作为课后作业,让学生 课后独立或合作完成。 其三是根据学生的情况,巧妙地将课后的某 些实践题进行转换。
教学也可分为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钻研新课标,正确理解意图,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较好地使用教材。
第二种境界,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能重视 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能成为学生学习 真正的引导者与促进者。
第三种境界,不仅会利用现成的教学资源,而 且会开发教学资源,能凭着自己的知识、情感、 经验、能力等多种因素,对课程进行开发、重 组、构建,用独立思考、自主创新架构和充实 课程标准和教材间的空间,成为新课程体系的 建构者,校本课程的开发者与创造者。
《外国小说欣赏》的编者,以小说的八个 元素为话题,在话题的视野中选编小说来对应 着呈现小说各个元素的魅力,把小说的表达方 式与表达需要结合起来,吻合起来,小说元素 的本身就表达着主题,或帮助表达着主题。而 我们教师教学的责任和教学的价值是尽可能地 把它们的魅力解读出来,引导学生加以体会和 认识。从小说元素的角度去解读欣赏小说,我 们可以得到一些收获,从中也学到了小说欣赏 的一个新的解读方法,开拓了小说欣赏的一种 新的视野。也许,这就是这本教材学习的意义 所在,也许,这也是小说欣赏的本源所在。
第二部分:接收
一、文学欣赏、语文教育中的接收美学。
1. 文本之所以具有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取决于 读者,没有经过读者阅读的文本只是一个召唤 结构,一个第一文本。 2. 文学作品的意义也决定于读者,作品的意 义包括读者在自己独特前理解下,在填补作品 空白时,创造性添加到作品中的意义,因此, 作品的意义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指数,随读者的 不同而不同。
选择性必修上册语文外国小说欣赏
选择性必修上册语文外国小说欣赏《外国小说欣赏》中的观点
主题一“小说忌讳主题鲜明,主题鲜明对于小说很难说是一个优点人物一“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概念虚构区分“事实”与“真实”,心灵真实。
《外国小说欣赏》课文整理一话题
叙述之一
叙述角度:小说要有一个讲述的人,即故事由难来讲。
叙述可以分为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
第一人称,叙事者同时也是故事里的人物,他是站在故事内部的参与者角度来讲述故事,是有限视角。
第三人称叙述可以是有限的也可是无限的(全知)。
传统小说《三国演义》就是全知视角,莫泊桑的《项链》也是。
叙述之二
叙述人称:
第一人称真实亲切、拉近作品和读者的距离,便于抒情。
但在叙述上会受限制。
(《墙上的斑点》叙述者是我,但是全知视角)。
第三人称比较自由,可以深入人物内心,可以展示不同人物在不同地点同时发生的事情。
但它缺乏亲切感,有一定的距离。
契诃夫的《万卡》就采用了第三人称,但里面人物的信和内心独白是第一人称。
既利于交代背景,也有利于抒发感情,令人心酸落泪
第二人称“你”既拉近叙述者和人物的距离又有别于第三人称的两相疏离,别有一种依恋和欣赏的意味。
《外国小说欣赏》教案全集
《外国小说欣赏》教案全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外国小说的多样性与独特性。
2. 培养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和欣赏能力。
3. 通过分析外国小说的人物、情节、主题等元素,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外国小说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2. 外国小说的历史发展与代表作品。
3. 外国小说的人物塑造、情节安排、主题表达等艺术手法。
4. 分析与欣赏外国小说中的优秀作品。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外国小说的基本概念、分类、历史发展等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外国小说中的典型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其中的艺术手法。
3. 讨论法:组织学生针对小说的某一主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4. 阅读法:引导学生阅读外国小说,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四、教学准备:1. 教材:选用一部涵盖外国小说知识的教材,如《外国文学史》。
2. 参考书目:为学生提供一批外国小说参考书目,以便拓展阅读。
3. 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讲解与展示。
4. 网络资源:搜集外国小说的相关视频、音频、文章等资源,丰富教学手段。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课堂参与、讨论发言、作业完成等情况。
2. 阅读笔记:检查学生对外国小说的阅读情况,了解其对作品的欣赏与思考。
4.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外国小说的题目,测试学生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进度安排:第1-4课时:外国小说的基本概念与分类第5-8课时:外国小说的历史发展与代表作品第9-12课时:外国小说的人物塑造、情节安排、主题表达等艺术手法第13-16课时:分析与欣赏外国小说中的优秀作品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外国小说的基本概念与分类外国小说的历史发展与代表作品外国小说的人物塑造、情节安排、主题表达等艺术手法分析与欣赏外国小说中的优秀作品2. 教学难点:外国小说的人物塑造、情节安排、主题表达等艺术手法的深入理解对外国小说中的优秀作品的鉴赏与分析八、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外国小说的经典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
《外国小说欣赏》1-2单元
其小说专注于人物性的刻画和环境气氛的渲染,语言 生动和谐,富于节奏感,不太重视情节与结构的安排,被 高尔基誉为“当代优秀的文体家”。1933年,“由于他 严谨的艺术才能,使俄罗斯古典传统在散文中得到继承”, 蒲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小说是以什么为线索串联起来的?能否给文章的 四个部分各起一个名字?
“仅有的幸运”,说明在战争的环境下,老人是大不幸的。 当时,如果不是偶然的因素,老人必定凶多吉少,命运十分辛酸。 战争使老人的性命仅悬在运气上,而全不由自己掌控。这几个字里 透着战争的残酷和罪恶,也包含了“我”对老人遭遇的同情与怜悯。 (从老人的命运角度,从作者的情感角度。)
2 、本文是一篇反映战争主题的小说,请你结合内容 谈谈本小说在取材上的突出特点。(4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9题。(8分) “你没家?”我问,边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 那儿最后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这位老人仅有的幸运吧 。 《桥边的老人》 1 、海明威的叙事非常节制,简洁而含蓄,正如他的“冰山理论”
所讲的那样,还有更多的言外之意需要读者挖掘。请你谈谈最后 一段“仅有的幸运”所包含的丰富内涵。
水手们欢呼是因为炮队队长得到了奖赏,被授予圣路易十字勋章; 水手们惊惶是因为老头突然要枪毙炮队队长。
4、“这些话,一句一句说出来,缓慢地,严肃地,带着一种毫不 变动的节奏,仿佛斧子砍在橡树上。”为什么这些话会是“缓慢地, 严肃地”说出来?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这些在场的人看来是听得清清楚楚,这样写能突出当时 场上的气氛紧张,更能很好地表现老人斩钉截铁的表情和坚 毅果敢的性格。
桥边的老人
(美)海明威
“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 文风一向以简洁明快著称,俗称“电报式”,他擅长用极精练的 语言塑造人物。他创作风格也很独特,从来都是站着写作。以至他 的墓碑上有句双关妙语:“恕我不起来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小说欣赏
文学常识
第一单元
《桥边的老人》海明威(1899--1961)美国小说家,1954年因《老人与海》获诺贝尔文学奖。
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
以塑造“硬汉”而著称。
长篇小说代表作有《丧钟为谁而鸣》《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
《墙上的斑点》弗吉尼亚·伍尔芙(1982--1941)英国女作家、批评家,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
《墙上的斑点》是她第一篇典型的意识流作品。
她是女性主义文学的先驱,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现
代主义文学潮流的先锋。
第二单元
《炮兽》雨果(1802--1885),法国浪漫主义作家。
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海上劳工》《笑面人》等。
他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
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
《九三年》是他人道主义思想的颠峰之作。
《安东诺夫卡苹果》蒲宁(1870--1953),俄国作家,193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他的创作继承了俄国
古典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往往具有一种音乐般的韵味和魅力,被高尔基誉为“当代优秀的文体家”。
第三单元
《丹柯》高尔基(1868--1936),苏联作家。
主要作品有《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自传体三部曲,长篇小说《母亲》等。
列宁称他为“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
本文节选自短篇小说《伊则吉尔老婆子》,《母亲》被公认为世界文学史上崭新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奠基作品。
《炼金术士》保罗·戈埃罗,生于
是1947年,巴西作家。
他的创作以理解自己为出发点,长于用朴素的语言、象征手法来讲述富于意味的哲理。
《炼金术士》是作者最负盛名的小说,这部象征色彩极强的寓言故事被誉为“影响读者心灵一辈子的现代经典”。
第四单元
《娜塔莎》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
他的成名作是自传体小说《童年》《少年》。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战争与和平〉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制。
〈安娜·卡列
尼娜〉完成后,他的小说艺术已炉火纯青,《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
美国文学教授兼批评家哈洛德·布鲁姆称他为“从文艺复兴以来,唯一能挑战荷马、但丁与莎士比亚的伟大作家”。
对文学拥有“狂恋式爱情”的托尔斯泰,是俄罗斯文学史上创作时间最长、作品数量最多、影响最深远、地位最崇高的作家。
《素芭》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成为第一个获得这项殊荣的亚洲作家。
他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
他重要的诗作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等;重要小说有《弃绝》《素芭》《摩诃摩耶》《沉船》《戈拉》等;散文有《中国的谈话》《俄罗斯书简》等。
第五单元
《清兵卫与葫芦》志贺直哉(1883--1971),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流派“白桦派”的主要代表。
他的作品追求个性解放,提倡人道主义精神,强调人的尊严和意志。
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暗夜行路》等。
《在桥边》伯尔(1917--1985),德
国小说家,197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他被誉为当代德国的歌德。
他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火车正点》、长篇小说《亚当,你到过哪里?》和短篇小说集《流浪人,你若来斯巴……》等。
成名作《火车正点》已成为德国“废墟文学”的代表作。
1963年的《一个小丑的看法》,被称为这一时期的“不顺从文学”的重要作品。
1971年发表的《以一个妇女为中心的群像》是伯尔全部创作的结晶,被诺贝尔评委会誉为“臻于顶峰”之作。
第六单元
《牲畜林》卡尔维诺(1923--1985),意大利作家。
代表作有《寒冬夜行人》
《看不见的城市》等。
《半张纸》斯特林堡(1849--1912),瑞典作家。
第七单元
《山羊兹拉特》艾萨克•什维斯•辛格(1904--1991),美国犹太裔小说家。
197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品有《傻瓜吉姆佩尔》《卢布林的魔法师》《庄园》《冤家,一个爱情故事》《萧莎》等。
《礼拜二午睡时刻》加西亚·马尔克斯,生于是1928年,哥伦比亚作家。
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作家,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等。
第八单元
《沙之书》博尔赫斯(1899--1986),阿根廷诗人、小说家,20世纪短篇小说大师。
1955年担任国立图书馆馆长,智利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巴勃罗·聂鲁达认为他是“影响欧美文学的第一位拉丁美洲作家”。
《骑桶者》卡夫卡(1883--1924),是西方现代派文学奠基人之一,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
他短暂的一生给后人留下的主要是三部未写完的长篇小说《美国》《审判》《城堡》和以《变形记》《判决》《饥饿的艺术家》为代表的几十部中短篇小说以及大量的私人信件、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