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课件:人物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色龙》中论狗的一段话,则更精彩。(文本61页) 这里,作者通过人物对话中变化无常的腔调,活现了人物 趋炎附势,谄上压下的丑恶嘴脸,以及善变的性格特征,使沙 皇警察的典型形象跃然纸上。 《荷花淀》中描写水生嫂的语言及几个妇女的语言也很精彩。 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过了两天,四个青年妇女聚在水 生家里来,大家商量。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不了一件衣 裳。”(借故托辞)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言直情真)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的女人说。 (谨 慎稳重)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心情急切)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去看看他——有什么看 头啊!”(委婉恢谐) 于是这几个女人偷偷坐在一只小船上,划到对面马庄去了。 这一段话,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把几个妇女想去看丈夫,而 又不愿直说的心态巧妙地表现了出来。
(祥林嫂第一次死了丈夫,来到鲁镇。)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 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她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 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 (祥林嫂第二次死了丈夫,再到鲁镇。) “她仍然头上扎上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 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 前那样精神了。” (祥林嫂被赶出鲁镇,论为乞丐后。) “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 上消瘦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 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 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柱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杆,下端开了裂:她分 明已经纯乎一个乞丐了。” 小说通过对祥林嫂肖像的一系列变化的描写,揭示了祥林嫂处境的 改变和性格的变化,一个善良无辜的、在封建社会魔掌下挣扎的女人, 心灵的重压和创伤就是这样一天一天地深化,她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被 黑暗社会吞噬的。 我们知道,人物和世界上的一切客观事物一样,无时无刻不在变化 发展,而这一切变化不能不表现在人物的肖像上。因此高明的作者不但 善于抓住不同人的特点进行肖像描写,而且善于根据人物的发展变化, 写出肖像的发展变化。
《素芭》的第一部分就是对素芭的总体介绍。让我们了解 到素芭是一个恬美多情、让父母焦苦而自己内心既孤苦又渴 望的哑女,也预示着将来的生活遭遇。 《小二黑结婚》一开头就介绍了刘家峧的两个神仙: “刘 家峧有两个神仙,邻近各村无人不晓:一个是前庄上的二诸 葛,一个是后庄的三仙姑。二诸葛原来叫刘修德,当年做过 生意,抬脚动手都要论一论阴阳八卦,看一看黄道黑道。三 仙姑是后庄于福的老婆,每月初一、十五都要顶着红布摇摇 摆摆装扮天神。”接着介绍了二诸葛的“不宜栽种”,三仙 姑的“米烂了”,使这两个滑稽人物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再看《红楼梦》描写凤姐出场的那一段: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 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 系谁,这样放诞无礼?”……(此所谓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贾母笑道: “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作‘辣 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 大舅贾赦之子贾链,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 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 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 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 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 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 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 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 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 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 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在又问婆子们:“林姑 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 他们去歇歇。” 一席话语,几个动作,便将王熙凤的身份、地位,以及她那种势利 逢迎、伶牙利齿,泼辣利落,善于适场作戏的性格特点,活龙活现地画 了出来。
二、揣摩小说作者对人物眼睛的刻画。
《素芭》中,哑女素芭虽不能用语言来说话,我 们仍然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形象和一颗晶莹剔透的 心。作者用饱满的诗意的笔墨去描绘素芭的眼睛: “一双又大又黑的眼睛,任何时候都不需要翻译, 心灵自个儿会映照在这双黑眸里。心灵的感触在这 黑眼睛的阴影里,时而伸展,时而蜷缩;这双黑眼 睛时而炯炯有神,燃烧着;时而灰心丧气,熄灭了; 时而犹同静悬的落月,目不转睛,不知凝视着什么; 时而若同急疾的闪电,飞速地向四周放射光芒。” 从这双眼睛里,我们看出了那掩饰不住的热情和 渴望、忧郁和伤感。 可见,“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话题(四)
小说的眼睛
浙江苍南求知中学
李凌宇
Hale Waihona Puke 高尔基说过“文学是人学”。文学作品要塑造有血,有肉, 有喜、怒、哀、乐的人物形象。一个作品好不好,重要的是看它 是否成功地塑造了典型形象。古今中外的成功作品,无不成功地 创造了艺术典型。例如:林黛玉、阿Q、加西莫多、阿巴贡、严 监生、葛朗台、堂· 吉诃德等等。 小说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 它是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以反映比较复杂的社会 生活的文学样式。小说的成败,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人物形象 塑造得成功与否。因此,小说作者都调动了各种各样的艺术手段 以图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 这里谈谈怎样欣赏小说中的人物。 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刻画了许多人物,组成了一个宏大 的人物长廊,但所有这些人物,都是有依据有逻辑的,合乎情理 的他仔细揣摩了这些人物的家庭出身、阶层、教养、职业、经历, 再仔细揣摩了他们的品性、性格以及人物当时所在的具体环境, 然后一笔一画、沉稳不乱地将这些人物刻画出来。 我们欣赏小说中的人物也应从这些方面去揣摩。
五、揣摩小说作者对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描写。
描写人物曲折微妙的心理,有助于细致入微地刻划人物丰富复 杂的性格,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譬 如:人物的心理独白,梦境,幻觉,人对各种景物的主观感受等 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人物不同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阿Q正传》是这样描写阿Q临刑前夕的心理活动的: “阿Q正羞愧自己画得不圆,那人却不计较,早已掣了纸笔去, 许多人又将他第二次抓进栅栏门。他第二次进了栅栏,倒也并不 十分懊恼。他以为人生天地之间,大约本来有时要抓进抓出,有 时要在纸上画圆圈的,惟有圈而不圆,却是他‘行状’上的一个 污点。但不多时也就释然了,他想:孙子才画得很圆的圆圈呢, 于是他睡着了。” 这是一段很深刻的心理描写,阿Q在死刑罪状上画了圆圈, 眼看就要被砍头,但他仍旧不觉悟,不愤怒,不抗争,倒在想自 己的圆圈画得不圆,有失面子,是“行状”上的污点。但后来连 这一点的不痛快的感情也消失了,因为他又想到孙子才画得很圆, 他自己倒像一个爷爷了,他又在幻想中取得了精神胜利。这段心 理描写,可以说入木三分,突出地表现了阿Q麻木不仁和愚昧无 知的精神状态。
《红楼梦》中有一段描写黛玉的心境: 黛玉听取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所喜者:果 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所惊 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扬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 所叹者:你既为我的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的知己,既你我 为知己,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呢?既有“金玉”之论,也 该你我有之,又何必来一宝钗呢?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 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 渐成,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致劳怯之症。”我虽为你 的知己,但恐不能久持;你纵为我的知己,奈我薄命乎 何!——想到此刻,不禁泪又下来。 通过对同一件事的喜、惊、悲、叹等心理描写,既表现 了黛玉对宝玉的深沉的爱,又反映了她对未来的深刻的焦虑, 惟妙惟肖地刻划了林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 《娜塔莎》《素芭》中的心理描写都能真切地表现出人物 的内心世界的喜忧与苦乐。
怎样欣赏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呢?
一、揣摩小说作者对人物的概括介绍文字
这就是作者站在第三人称的地位,对人物的经历、性格、习惯以及 他对别人的关系,做一个扼要的、概括的说明和分析。这种概括描写的 好处,是把有关人物的大小事件集中起来,撮要地描叙,给读者一个总 的印象;同时,更由于这种描写是比较扼要的,所以故事展开的速度比 较快。这介绍,有的放在文章开头,有的放在新人物快要露面或刚刚露 面的当儿。例如:
《死魂灵》描写泼留希金,这样写道: 从他的脸上,看不出一点特色来。和普通瘦削的老头子,是 不大有什么两样的,不过下巴凸出些,并且常常掩着手帕,免得 被唾沫所沾湿。那小小的眼睛还没有呆滞,在浓眉底下转来转去, 恰如两匹小老鼠,把它的尖嘴钻出暗洞来,立起耳朵,动着胡须, 看看是否藏着猫儿或顽皮孩子,猜疑地嗅着空气,那衣服可更加 有意思。要知道他的睡衣究竟是什么底子,只好白费力;袖子和 领头都非常龌龊,发着光,好像做长靴的郁赫皮;背后并非拖着 两片的衣裙,倒是有四片,上面还露着一些棉花团。颈子上也围 着一种莫明其妙的东西,是旧袜子,是腰带,还是绷带呢,不能 断定。但决不是围巾。一句话,如果在那里的教堂前面,乞乞科 夫遇见了这么模样的他,他一定会布施他两戈贝克。 泼留希金是一个极度贪婪和吝啬的农奴主,他家财万贯,但 却时时瞪着一双尖利的老鼠眼四处窥探,寻找钱财和物品,就连 掉在地上的一块硬币也不放过(就像杨二嫂所说的“愈是有钱愈 是一毫不放松,愈是一毫不放松便愈是有钱)”,他高级衣服满 箱,但却用捡来的破烂衣服把自己装扮成男不男女不女的乞丐相。 作者通过他的外貌和衣着的夸张的描绘,突出了他的贪婪和吝啬 的性格。
三、揣摩小说作者对人物的肖像描写 小说刻划人物,绝大多数都有肖像描写, 尽管描写的方法各不相同——有的浓浓地写, 有的淡淡地写;有的写得比较长,有的只是 寥寥几笔;有的从正面写,有的从侧面写; 有的单独地描写,也有的对比地描写。但是 不管采用什么手法,目的都在于塑造性格鲜 明的人物形象。 成功的肖像描写一定是重点突出那种最 最能透露出人物主要性格的方面,充分地表 现人物的主要精神的。它使读者读了,不仅 忘记不了这种肖像,同时也忘记不了肖像所 透露的人物性格。
描写人物的肖像以描写人物的眼睛最为重要, 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最富于表情,最能传达一 个人内心的秘密。上面的引文也注意了对眼睛的描 写。鲁迅说“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 是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 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这确是 经验之谈。但是也并非一定得描写眼睛的。 如果说,上面讲的描写是静的肖像,好像一幅 画。那么也有的描写则是动的肖像,好像一部电影。 例如鲁迅在《祝福》中对祥林嫂的几次描写:
四、揣摩小说作者对人物个性化语言的描写。
语言描写是指人物的独白、对话或几个人物谈话的具体 描写。古语云“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是人物思想感情的 自然流露,极易显示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因此语 言描写也是重要的人描写方法。有人说文学艺术就是语言的 艺术。 《丹柯》中,那些身体强壮貌似勇敢,实则在关键时刻缺 乏挑战困难、拯救族群的勇气的族人正准备去做奴隶时,丹 柯出现了,“你们不能够用思想移开路上的石头。什么事都 不做的人不会得到什么结果的。为什么我们要把我们的气力 浪费在思想上、悲伤上呢?起来,我们到林子里去,我们穿 过林子,林子是有尽头的,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有尽头的”。 丹柯这段话凸现出他的自信、勇敢与坚强,再加上抑彼扬 此手法成功的运用,有力的烘托出一个英雄人物形象,奠定 了主题的基调,同时也显得异常有力而令人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