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的社会道德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传播的社会道德功能

社会道德作用于新闻传播,新闻传播则反作用于社会道德。新闻传播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具有一定的道德功能。通常人们所说的新闻的教育功能、引导功能、监督功能等,从伦理角度看,则归属于道德教化功能。新闻传播的道德功能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两个方面。当然,所谓新闻传播道德功能的积极和消极,都是以特定的伦理体系为参照点的。

1、新闻传播的道德建构功能

新闻传播的积极道德功能就是对于其所处伦理体系的建构和维护功能。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1)促进社会主流道德意识的社会化

新闻传播的道德功能首先表现在传播并促进社会主流道德意识的社会化,特别是执政集团的主流道德意识。从历史的角度看,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新闻媒体总是摆脱不了社会政治的影响和制约,往往被作为政治统治的工具。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虽然有些新闻媒体基于私有资本,但它们依然要服务于其国家和政府,为其民众负责,传播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基础之上的道德观念。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新闻媒体由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政府掌握,自然会成为其社会主流道德意识社会化的载体。在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新闻传播实践都表明了这一点。这不仅体现在政治新闻方面,同时也体现在一般的社会新闻方面。新闻媒体会秉承政治意志,选择一些能代表和体现社会主流道德理想的典型新闻,以实现社会主义道德教化的目的。比如,在我国的各个历史时期中,都会通过新闻传播树立一些道德楷模,以体现社会的道德理想。实际上,社会的主流道德意志,一定程度上也是民众的道德意志,是整个社会的道德理想。

(2)作用于社会道德风尚,改善、提升公众的社会道德水准

新闻传播通过对新闻事实的甄别、选择,以倡扬社会主旋律,促进社会整体道德风貌的改善和提高。在我国,新闻传播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流渠道。作为新闻被报道的往往是那些符合社会道德要求、顺应社会主流道德意志的事件。比如,体现国际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无私奉献等的新闻事件,往往都被作为新闻传播的主要内容。20世纪中叶以后的黄继光、罗盛教、雷锋等先进人物的事迹,都被作为社会的道德楷模进行报道。这对改善道德风尚,提高公众的道德水平,促进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惩恶扬善,伸张社会正义,反映社情民意,扶危济困

新闻传播除了一些正面的信息之外,还选择一些反映社会丑恶现象的事件作为道德教化的内容,以此鞭挞丑恶现象,伸张社会正义,比如,惩治贪官污吏的新闻,打击黑社会犯罪的新闻,批判歪理邪说的新闻等等。比如广西南丹矿难的报道,就伸张了社会正义,为那些矿工赢得了社会权益,使那些玩忽职守的官僚受到了应有的惩罚。新闻传播还通过对一些社会不公现象的报道,促进行政、法制的改善,比如报道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反映群众的呼声、揭露社会阴暗面的新闻等,都是通过新闻监督实现社会公正、公平。

(4)反作用于社会个体的道德修养

新闻传播受个体道德的影响,但又反作用于社会个体的道德修养包括新闻从业者的道德修养,有助于社会成员的道德观念形成、稳固,这包括是非观念、人生观、幸福观、价值观等等。毫无疑问,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除了人际传播之外,电视、网络等现代大众传播越来越强大,逐渐成为人类新闻信息传播的主要系统。这一方面意味着人类信息传播系统的重构,同时也意味着人类生活方式的转变。强大的大众传播系统,不但有助于社会道德的强化,也有助

于个体道德的形成、转变,有助于个体道德观念的形成、道德修养的提高和人格的建构。可以说,现代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人格等,都不同程度地打上了大众传播的烙印,打上了新闻传播的烙印。这也包括了新闻从业者的道德。新闻记者以及相关的编辑人员等,在新闻传播过程,同样要接受社会道德的考验,受社会现实的影响,其价值观、人生观以及职业道德,都难以摆脱其职业影响。这包括消极的影响和积极的影响两个方面。有些新闻记者在目睹所报道的不良现象、丑恶现象之后会受其影响,形成消极甚至堕落的价值观念,做出背离社会道德要求甚至职业道德要求的事。比如,一位记者早上买油条时,就向摊主亮出了记者证:“我是××报的记者,先给我来两根油条!”[2]这是对记者权力的滥用,应该受到社会的谴责。其行为自然不乏不良社会现象的影响,也难免其对职业行为的影响。

当然,更多的情况是新闻记者受所报道社会现实的激励,思想情操受到陶冶,人格修养获得提升。比如,2004年6月初,在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长任长霞的事迹采访中,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等中央新闻单位的记者们,就被人民的忠诚卫士、公安局长的楷模――任长霞的英雄事迹所感动。正如有的记者所写的,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们始终沉浸在任长霞精神的光辉和普通群众的缅怀里。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的无限热爱,面对黑恶势力时的浩然正气,以及她优秀的品质和出色的才干,一次次地感动记者,一次次地令记者们热泪沾襟,一行行饱含深情泪水的文字,一个个用泪眼摄下的画面,一句句哽咽着的同期声,记录下新闻工作者对英雄的崇敬之情,使英雄的事迹具有强大的震撼力和穿透力!”[3]记者们表示,“这次采访对自己的心灵是一次净化,也是一次很好的自我教育。”有记者表示:“作为记者,特别是作为党报记者,应该有一种神圣的责任感,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同时应该更多地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则表示:“我们被任长霞同志的事迹所感动,我们采访团全体记者正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发扬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以英模的精神采访英模,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扎实工作,进一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深入采访、精心写作,把任长霞同志先进事迹报道好,使我们的作品对得起长眠的英烈,对得起我们的良心,对得起拥戴她、热爱她的人民群众,无愧于我们这个英雄辈出的时代。”[4]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新闻传播对记者道德素养尤其是职业素养的积极影响。

(5)促进人际传播道德建设

新闻传播关涉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也关涉人际传播中的新闻。这些新闻信息同样对人际传播的道德起一定的制约作用。比如,礼貌属于人际传播道德范畴,大众媒体往往通过新闻鼓励那些礼貌的人际交往行为,批评、谴责那些不礼貌行为,以此推动人际传播的道德以及其他社会道德建设。

比如,据报道,2002年3月16日下午,南京一对老年夫妇兴致勃勃地到新街口逛街,看南京闹市变化。刚下车,因人老步缓,加上闹市区人多,挡了后面一位年轻男子的路。该男子就踢了老人一脚:“走快点!”老人歉意地说:“人老了,走不动了,但是你也不能踢我呀?”那男子出言不逊:“你以为你是什么东西,狗屎!”说着,竟卷起西装袖子,继续骂两位老人。老人气得手发抖,要该男子道歉。但是,那男子在吐出更脏话后,竟然领着近10岁的孩子扬长而去。老人看着男子远去的背影,要以头撞墙,在记者和路人的劝说下,他才平静下来。望着男子离去的方向,老人放声大哭。在记者和他老伴的再三劝告下,老人才离开了受辱的伤心地。[5]此事被媒体曝光后,当事人受到社会公众的谴责。此后,那个骂人的男青年终于站了出来,向被他辱骂的老人当面赔礼道歉。[6]

上例中,两位老人与男青年之间的交际行为发生在大庭广众下,男青年出言不逊,侮辱老人,被新闻媒体暴光后,遭到公众舆论的谴责。老人与年轻人之间的冲突属于人际传播,年轻人的言语行为违背了人际传播的伦理规范。新闻媒体的报道,不但教育改造了该青年,同时也对公众的人际传播行为起了积极的影响。该新闻报道谴责了不礼貌的行为,倡扬了礼貌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