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人本主义心理学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本主义心理学述评
摘要人本主义心理学是行为主义学派和精神分析外的心理学史上的第三大思潮。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和罗洛梅等。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有:马斯洛提出的需要阶段和自我实现等理论和罗杰斯提出的个人中心治疗和同感等治疗理论。本文主要就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起源、理论发展以及贡献和不足展开探讨。
关键词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
一、前言
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1943年,马斯洛发表了《人类动机论》,以后出版《动机与人格》一书,创立了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被称为除行为学派和精神分析以外,心理学上的第三势力,并已成为当今最有市场的心理学流派之一。此外,人本主义心理学也是西方心理学五种研究取向之一,与生物学、行为主义、精神分析、认知心理学一起,以理论多元化的视角来解析人的心理及其行为的机制;并且从组织上、教学上和科研上已被正式纳入学院心理学之中。[5]人本主义心理学自产生起便讥讽精神分析心理学为不正常人的心理学;行为主义是低级动物和婴幼儿的心理学。人本主义和其它学派最大的不同是特别强调人的正面本质和价值,而并非集中研究人的问题行为,并强调人的成长和发展,称为自我实现。它不但主张心理学应研究正常的人,而且更应强调人的高级心理活动,如热情、信念、生命尊严等内容。它主张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而不是将人的心理肢解为不能整合
的几个部分。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起源
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于美国本土。美国战后,经济发展速度快,人民物质生活水平虽有提高.但社会问题如失业,种族歧视、犯罪道德堕落,人的异化与追求量上感性满足等现象愈演愈烈,人民精神生活极度空虚。往往把人变成社会机器的一部分,使人缺乏主动性和个性,处于被控制.被隔离的状态。特定的社会环境呼唤人本主义精神的重归。[1]人们终于明白科学和实证乃是一把双刃剑人要想真正享有圆满的生活,充实的内心世界,还需研究人的尊严,人与人及人与环境的和谐等涉及心灵的内容。人本主义心理学独树一旗.从自己的哲学、心理学、伦理原则来支持这一追求。证明人类生活与人类行为是一种综合系统.其中价值、目标、意义占据中心位置。[2]人本心理学发现并证明人的充分发展建设性原理,而这些对个人生活构建有意义的原理将最大可能挖掘人的潜能。1962年马斯洛呼吁成立心理学的“第三势力”,这与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不同的心理学思潮,吸引不同背景、来自各学科的成员,但他们都同意:为了与日益严重的社会、文化危机进行斗争,与20世纪非人性、泯灭人性的感情作斗争,要对精神分析、行为主义提出挑战,并呼吁建立新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思想渊源。[3]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一)、马斯洛的“自我实现人”模式
马斯洛被誉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他强调心理学应研究人性整
体的思想。马斯洛心理学思想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人性本质观、需求层次理论和自我实现。[4]首先,马斯洛在身心关系问题上持身心合一的一元论观点,显示在需求层次理论中,就是从生理需求到心理需求的发展采取了连续观;在天性与教养问题上持“性本善”的观点,认为人类的天赋善根是其一生发展的内在潜力;在自由意志与决定论问题上他强调个人的行为决定于自己,决定于自己的需求和自由意志,这就是马斯洛人本思想之源。其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共有七个层次:生理需要:饥饿及渴等;安全需要:感到安全、有保障、没有危险;归属和爱的需要:和别人亲近、为人接受、有归属;自尊需要:成就、能够胜利、获得赞美、友赏识;认知需要:知道、了解、及探索;美的需要:对称、称序、及美;自我实现需要:发现自我满足的方式,及实现个人的潜能。[6]再次,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个人人格获得充分发展的理想境界是自我实现,这是人性本质的终极目的,使个人潜力得到了充分发展。[7]据马斯洛估计,人群中能够自我实现者不过十分之一,原因是除了个人条件之外,难免会受到环境因素的限制。[8]
(二)、罗杰斯的“当事人中心疗法”
罗杰斯与马斯洛同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但罗杰斯强调人本理念用于心理治疗的实践。他提出了自我为人格核心的人格理论,即著名的“自我论”。该理论采用了完形心理学所涉及的现象场概念,强调个人的现象场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生活经历逐步改变而扩大,并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个人自我。罗杰斯采用自我概念来说明白
我的内涵,即在个人的现象场之内的个人对自己的看法自然是主观的,某人所表现出来的言行举止,在别人看来可能是骄傲自大的,而在他本人心理感觉上却可能是虚心谦卑的。因此,要想了解一个人的性格,唯一的途径是将当事人对他自己的看法作为研究他的中心议题。在此基础上,罗杰斯又提出了“当事人中心论”,并将该理论用于心理治疗,强调咨询人员应真挚、同理心和无条件积极关注,形成了著名的“当事人中心疗法”。
(三)、罗洛·梅的人性本质观
罗洛·梅是介于存在主义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之间的桥梁人物,在其心理学思想中,自由与焦虑是两个核心概念。他认为在现实中个体根据自己的条件做自由选择,个人的潜力才会获得充分发展,即自由选择是个体自我实现的先决条件。在心理治疗方面,罗洛·梅将自由与焦虑连在一起解释。认为自由是人性的重要本质,人在现实生活中自由选择时,其选择的后果往往非但使人心安,反而使人感到焦虑。[9]因为选择的不确定性后果会使个体面临选择情景时,在心理上产生想成功怕失败而又必须承担后果的矛盾状态,导致心理压力。罗洛·梅认为,心理治疗的目的正是帮助那些因患得患失而不敢选择导致神经质焦虑的人,使他领悟到自由选择和勇于负责两者间的必然关系,以期使其面对现实去实现自我。
(四)、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
凯利强调自我认知自由选择及自行负责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人格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个人的行为表现乃至整个人格的形成,都是决
定于他对周围环境的认知和评价后所建立的观念。凯利将个人在其生活中经由对环境中人、事物的认识、期望、评价、思维所形成的观念称为个人建构,每个人的生活经验不同,个人建构自然也因人而异,因此个人建构就代表他的人格特征。根据这一理论,凯利发展了一种心理治疗方法,称为设定角色治疗,希望情绪困扰者在角色扮演时改变他过去不健康的观点,这与罗杰斯的思想颇为一致。
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贡献与不足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心理学的主题是人,心理学的存在依据及生存价值亦蕴含于人身上,心理学的任务就是对人的心理和行为进行研究,因此,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学科,理所当然应该以人为中心,这一点无论是实证心理学还是人文心理学都予以认可。人本主义心理学适应了“关注主体”这一心理学的发展方向,以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以理论多元化的视角来解析人的心理及其行为的机制,把“自我”看成是能动的、积极向上的统一体,强调自我潜能与人性的充分发挥,充分展现了人的社会性,把人的主体性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不仅建构一系列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主客观范式统合的新构想,而且在组织管理、教育改革和心理治疗等方面也有重大的贡献。但是由于在人性的先天与后天,自然性与社会性等关系的问题上的理解仍有偏差,因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局限与误区也是不容忽视的。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