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人本主义心理学综述.

合集下载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概述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概述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概述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教学原则认为,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

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相信学生学习的潜力,并具备以“自我实现”为最终目标的学习动机。

人本主义是研究“人”作为活动主体的整体心理活动,认为每个个体都有主动去实现自我价值的动力和诉求。

即人性是积极的,会本能的朝着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方向去前进。

同时,人也是自主的,每个个体的行为都是有目的、有意识的。

人本身所进行的行为,是由行动本身的价值以及行动的目的所决定的。

而决定个性行为的决定性因素,是自我意识,其中最高的为自我实现,这是个体生活的最大目的。

基于此,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特点有以下四点:(1)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课堂,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学生,同时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独立的人格,促使每个学生的价值观和个性的形成,让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得到充分的发展,培养“完整的人”,让学生得以全面的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情感、心理和精神。

在教育过程中时刻关注学生“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观”的形成,尊重学生。

通过认知、情感和互动,使学生不但能够习得知识,也能促进其完整人格的形成。

(2)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强调,人本主义的核心是“人”,是以人为中心,这是一种价值上的取向,而将此映射到教育当中,即“以学生为中心”。

因此,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考虑,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全方位的进行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强调学习过程的重要性。

同时,还要确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者”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提高课堂学习的生动性。

(3)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理论注重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和学生做到“真诚沟通”。

反对传统教学中,教师“高高在上”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活动中认为教师只是作为“传教士”的角色,进行知识的传授与解答。

人本主义心理学概述(精)

人本主义心理学概述(精)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思想

人性本善,人人有“善根”。孟子 荀子
相信人人具有无限潜能和创造力、具有积极向 上的力量和自我实现的倾向。 关注人的情感和需要,人具有丰富的情感和各 种合理的需要。尊重人的情感,满足人的基本 需要,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出生原教旨主义家庭。父母管教很严,从不让 他出去跳舞、看电影,更别说抽烟、喝酒和打 牌了。他12岁那年,父亲买了一个农场,举家 搬到乡下,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子女远离城市生 活的“邪恶”。所以,罗杰斯在整个青少年时 代几乎不参加任何社交活动,因而也没有任何 亲密的朋友。早年的孤独,成了他后来从事心 理治疗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章 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幼儿行为指导
第一节 人本主义心理学概述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

人本主义于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兴起。
反对行为主义把人等同于动物,只研究人的行 为,不理解人的内在本性。 批评弗洛伊德只研究神经症和精神病人,不考 察正常人心理。 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

大学三年级(1922年)时,他作为美国12名学生代 表之一,参加了在中国北京召开的“世界学生基督教 同盟大会”。这次前后长达6个月的旅行,对他一生 产生了巨大影响。他认识到,具有各种不同宗教信仰 的人也可以真诚地和睦相处。这使他摆脱了父母的宗 教思想,“成了一个独立的人”。也是在这次旅途中, 他结识了自己的人生伴侣海伦(R.Helen)。在与 海伦的交往中,他发现,个人的想法和对未来的憧憬 是可以与人交流和分享的。
亚伯拉罕· 马斯洛 (Abraham Harold Maslow,1908-1970) 出生于纽约市布鲁克 林区。美国社会心理 学家、人格理论家,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 要发起者和理论家, 心理学第三arl Ransom Rogers 1902-1987), 美国心理学家。1902 年1月8日生于芝加哥 附近的奥克帕克。罗 杰斯是当代美国人本 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 表之一。提出了“当 事人中心疗法”

17.人本主义心理学

17.人本主义心理学

现实自我(actual self)是指真实存在中的自我,即个人目 前的真实状况。 理想自我(ideal self)指期望中的自我,如我希望将来成为 什么样的人,即个人向往的自我形象。 两者的一致性程度可作为个体心理和谐程度的标志。两 者的相关程度越高,其心理越是和谐和健康,反之,则 越不和谐,越不健康。
(三)科学背景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科学背景主要有生物学、生 态学和机能整体学。 (四)心理学背景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中叶发展起来的一种 心理学思潮,它的产生受到了行为主义、精神 分析、整体心理学(holistic psychology)和格式 塔心理学的影响。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简史

3.低层需要和高层需要的差异
①在生物进化进程中,低层需要出现得早,高层需要出现 的迟。 ②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低层需要出现得早,低层需要出现 的迟。 ③低级需要比高级需要对人的生存更为重要。 ④高级需要比低级需要更能获得积极而持久的主观感受。 ⑤高级需要相对低级需要的满足要求更多的条件。 ⑥低级需要比高级需要更躯体化、部位化。



1924年,从威斯康星大学毕业后进入纽 约联合神学院学习,同时选修了相邻的 哥伦比亚大学的教育学和心理学课程。 两年后,正式转入哥伦比亚大学主攻心 理学,并于1928年获得临床心理学硕士 学位。 之后到了位于纽约罗彻斯特的社会儿童 研究中心防止儿童虐待协会工作直到 1940年。 1940年,受聘为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教授 。1945年,受聘为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 授兼心理咨询中心主任。
(四)价值论

自然主义的价值观(naturalistic values):马斯洛认为, 人不仅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且自然也是人的一部分。人 之所以能在自然中发生、生长和存在,说明人和自然必 然在某种程度上是同型的或者是相似的。

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
主要著作有:《动机与人格》(1954)、《存在心理学探索》(1962)、<<宗教、价值观和高峰体验>> (1964)、《科学心理学》(1967)、《人性能达的境界》(1970)等。
理论体系
自我实现
需要层次
高峰体验
按马斯洛的理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所组成,各种需要之间, 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境界或程度。
首先,他尊重个人,强调自我实现,主张以最简单的方式,对人类劳动、生活和谋生的方式进行合适的管理, 认为合适的管理是一种理想化的或革命性的技巧。
其次,他认为,推进健康管理和协同管理,要修改在大型组织里一直在起作用的那种顺从性的行为,让人们 在一个公司里保持自己的个性,使工作不成为一种工作,而成为自己喜欢的娱乐。
罗杰斯提出的个人中心治疗和同理心等治疗理论。
Rogers的在人本主义的治疗中特别重视治疗师必须要有三个成分:真诚一致、无条件正向关怀与同理心。
创立者
人本主义心理学(3张)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
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1908-1970)出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心理学第三势力的领导人。1926年进入纽 约市立学院攻读法学专业,但由于对于学习法律没有兴趣,第二学期转至麦迪逊大学攻读心理学,在著名比较心 理学家哈洛的指导下,1934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35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桑代克学习心理研究工作助理。1937 年任纽约布鲁克林学院副教授。1951年被聘为布兰迪斯大学心理学教授兼系主任。1969年离任,成为加利福尼亚 劳格林慈善基金会第一任常驻评议员。在布兰迪斯大学任职时,开始对健康人格或自我实现者的心理特征进行研 究。曾任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会主席和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67),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超个人心理学 >>两个杂志的首任编辑。

心理学史第7章.人本主义心理学[精]

心理学史第7章.人本主义心理学[精]
马斯洛对猿猴的研究发现,他们通常是友爱合作的,而非小气、 自私、侵略成性
用动物来进行研究一开始就注定要忽视只有人类才有的那些能力, 如殉道、自我牺牲、羞辱、爱情、幽默、艺术、美、良心、负疚、 爱国、理想、诗情、哲学、音乐、科学。要认识灵人类与灵长类 动物所共有的特征,动物心理学是十分必要的。可是,要研究人 类所独具的或使人类大大优于其他动物的特性,那么动物心理学 就用不上了
大部分哲学和心理学是通过观察人类中的渣滓而不是精英得出其结论的科学家对诸如幸福欢乐满意宁静满足风趣健康欣喜入迷仁慈慷慨友谊等所知甚少如果一个人只潜心研究精神错乱者神经症患者心理变态者罪犯越轨者和精神脆弱的人那么他对人类的信息势必越来越小他会变得越来越现实尺度越来越低对人的指望也越来越小
第7章 人本主义
海德的归因理论
有意义地生活着 Living meaningfully
生活着
Living
活着: 物质生存 + 社会生存 Surviving(people are just surviving)
三个层次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进行划分 生存着(surviving)。包括物质、社会、心理三个方面。 物质匮乏、社会处境不利,对将来充满忧虑,对生活环
这些同学包括Theodore Newcomb 和 Ernest Hilgard, 后来都成为了著名的心理学家。
受当时盛行于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杜威的进步运动的 影响,逐步摆脱了自己对宗教工作的迷恋。1926年秋天 转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全日制主修临床心理学和 教育心理学,从此永远与正规的宗教分手,转向新的方 向——心理学和教育。
9.社会关切感 10.深厚的人际关系 11.民主的性格结构 12.善于区分手段和目的 13.富有哲理性的幽默感 14.具有创造性 15.抵制现存的社会文化类型

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观点

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观点

人本主义心理学:回归个体的心理探索概述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上半叶出现的一种心理学流派,旨在回归个体的心理需求和人类的主观体验。

与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学派相比,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个体的价值、自由意志和个人成长。

本文将讨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1.人的自发性和积极性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类是积极主动的存在,强调个体对自己生活的选择和决策具有自由意志。

与传统心理学派别相比,人本主义心理学将个体视为能够通过积极的努力实现自我实现和成长的。

人们具有自我推动的力量,追求个体目标和价值。

2.个体的主观体验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个体的主观体验和内在经历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与行为主义关注外部行为和精神分析关注潜意识驱动力不同,人本主义心理学更注重个体意识和自我确知的过程。

个体意识的探索和发展对于形成自我认同、解决内外部冲突以及实现个体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3.个体的自我实现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了“自我实现”概念,即个体通过追求自己潜在的能力和目标来达到内心满足感。

自我实现需要个体发挥自己的优势、承担责任,并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以实现自我发展。

个体的自我实现是一种不断变化和向上的过程,其目标是实现个体的最高潜力。

4.现时经验的重要性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现时经验对个体的重要性超过了过去和未来的经验。

现时经验是指个体当下的情绪、感受和意义的体验。

人们应该关注和体验当前的经验,而不是过于依赖于过去的经验或对未来的预期。

通过专注于现在,个体可以更好地感受到内心的需求和真实的情感状况,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满足自己。

5.关系和社会联系的重要性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际关系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个体需要与他人建立积极的、真实的关系,并通过互动和合作来实现自身潜能的发展。

人际关系提供支持、表达和认同的环境,促进个体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实现。

结论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个体的自由意志、主观体验和自我实现,通过关注个体内部的潜能和价值,推动心理健康和成长。

人本主义心理学简介

人本主义心理学简介

人本主义心理学简介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

它的形成受当时人道主义和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在批判和继承行为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等学派的基础上形成了自身的理论体系。

与其它心理学派不同,它主要研究人的本性(nature、潜能(p otentiality、经验(experience、价值(value、创造力(creativity和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

人本心理学的形成,为人类了解自己树立了新的里程碑,为心理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所以又被西方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四位:马斯洛(Abraham Maslow,1908—1970、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1902—1987、罗洛·梅(Rollo May,1909—1994和布根塔尔(James Bugental,1915—。

1956年4月,马斯洛等人发起并创立了人本主义研究会组织,第一次讨论了人类价值的研究范围。

1962年,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会(American AssociationPsychology,简称AAHP在美国成立,这标志着人本主义心理学正式诞生,布根塔尔担任了第一任主席。

人本主义和其他学派最大的不同是特别强调人的正面本质和价值,而并非集中研究人的问题行为,并强调人的成长和发展,称为自我实现。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起源不少治疗师如罗杰斯、马斯洛等,都认为精神分析学派过于强调病态的行为和过于以决定论作为人的价值基础,缺乏了对行为的意义、正面的成长和发展的探索,因此决意创立一个全新的心理学取向,藉以强调正向的心理发展和个人成长的价值。

同时又加入了存在主义的哲学思想,强调自由、个人决定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1、人性本善论人性本善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基本的人性观,也是人本主义的动机论与人格论的出发点和理论支柱。

它认为人的天性中就有实现自己的潜能和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倾向。

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一种关注个体内在潜力和自我实现的心理学理论。

该理论强调个体的自主性和自我塑造能力,主张通过人际关系、自我认知和自我实现来帮助个体实现更高层次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观点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每个个体都有内在的积极潜能和自我实现的动机。

人们是自主的、有目的的和整体的个体,具有自我塑造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这种心理学的观点强调人的自我决定性和主观体验,而不是受到外部因素的完全控制。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重要理论自我实现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是自我实现理论。

这一理论由马斯洛提出,强调人类追求实现自身潜能和自我完善的动机。

自我实现的过程中,个体会逐渐实现自己的目标、理想和价值观,从而获得更高层次的满足感。

客观关系理论另一个重要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是客观关系理论。

这一理论由罗杰斯提出,强调人际关系对于个体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建立积极的客观关系,个体能更好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并实现自我实现的目标。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实践方法人际关系辅导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因此人际关系辅导成为一种重要的实践方法。

通过建立互信、尊重和支持的人际关系,个体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解决问题并实现自我目标。

自我意识训练自我意识训练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中常用的一种实践方法。

通过提高个体对自己思维和情感的觉察,帮助个体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动机、价值观和目标,从而更好地实现自我目标。

总结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个体的自主性和自我实现能力,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学理论流派。

通过关注个体内在的潜能和自我实现的动机,人本主义心理学为个体提供了一种积极、富有人文关怀的心理学视角,为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心理学理论,强调个体的主观体验、个体的主动性和自我实现的重要性。

本文将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起源、核心概念以及对心理健康和治疗的影响进行探讨。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起源人本主义心理学源于20世纪的西方社会,特别是对于工业化和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机械化、匿名化的反思。

20世纪初,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盛行,但这些理论都忽视了个体的主观体验和追求自我实现的重要性。

因此,一些心理学家开始提倡以人为本的心理学观点,试图探索人类内心的深层次需求和意义。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概念1. 自我实现: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有追求自我实现的内在驱动力。

自我实现指的是个体充分发挥自身潜能,达到最高层次的人类发展。

2. 主观体验: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类的主观体验对于理解个体行为和心理状态至关重要。

个体的主观感受和情感是对于世界的独特理解和回应。

3. 自由意志: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个体的自由意志和选择权。

个体有能力意识到自己的选择,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做出合适的决策。

4. 现在时刻: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个体专注于当下的重要性,认识到只有当下的存在是真实的。

过去和未来都只是在当下的延伸和构建。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个体的价值和尊严,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1. 自我接纳与自尊提升:人本主义心理学鼓励个体接纳自己的过去和现实,以及自身的情感和需求。

通过接纳自我,个体能够提升自尊和自信心,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2. 关系和连接: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个体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和连接的重要性。

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可以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困难时期给予个体支持和安慰。

3. 寻找人生意义:人本主义心理学鼓励个体思考人生的意义和目标。

通过思考自己的内在追求和价值观,个体可以找到生活的目的和动力,从而获得更高的心理满足感。

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 Humanistic Psychology
09应用心理2班 张璐
一、概念
由马斯洛组织创立,以罗杰斯为 代表,被称为除行为学派和精神分析以 外,心理学上的“第三势力”。 人本主义和其它学派最大的不同 是特别强调人的正面本质和价值,而并 非集中研究人的问题行为,并强调人的 成长和发展,称为自我实现。
综上:面对社会现实,传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只能用外部行为和 操作化的原理来解释是不可行的,精神分析生物化的潜意识观也无法 解决现实要求。于是一场新的心理学运动便在马斯洛等人带领下,应 运而生。
三、哲学基础
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的整体意 识经验,研究人的尊严和价值,研究人的 本性。其思想渊源可追溯到古希腊思想家,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 近代可以从存在主义哲学和现象学中 找到其理论依据。具体地说,人本主义心 理学是以存在主义哲学作为基本观点的理 论根源,以现象学作为其方法论基础的。
(2)罗杰斯的心理治疗观
罗杰斯对心理学的最大贡献在于其以自我理论 为理论假设的心理治疗观。他的 “以人为中心”的 咨询疗法直接反映出他的心理治疗观。 与传统咨询理论的区别 罗杰斯的咨询理论与传统咨询理论最本质的区 别在于对咨询者与被咨询者之间的关系的看法。 在罗杰斯看来,心理咨询的成功并不主要取决 于咨询者的专业知识和训练,而取决于咨询者这个人 本身和他对待被咨询者的态度。
(二)研究方法和方法论 1、折中融合的方法原则 2、整体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3、具体方法上的兼收并蓄
五、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及代表
人本主义心理学运动是一种组织结构松散、思想观点 并不完全一致的心理学运动。和其他心理学派不同,不 存在某一位专门的创立者。 就美国和欧洲心理学发展史来看,人本主义心理学 先驱大致概括为:狄尔泰、斯特恩、斯特兰格、凯利、 戈尔德斯坦和奥尔波特等人。 而罗杰斯、马斯洛等立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 论,成为该主义的领导者。

(整理)人本主义心理学综述.

(整理)人本主义心理学综述.

人本主义心理学述评摘要人本主义心理学是行为主义学派和精神分析外的心理学史上的第三大思潮。

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和罗洛梅等。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有:马斯洛提出的需要阶段和自我实现等理论和罗杰斯提出的个人中心治疗和同感等治疗理论。

本文主要就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起源、理论发展以及贡献和不足展开探讨。

关键词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一、前言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

1943年,马斯洛发表了《人类动机论》,以后出版《动机与人格》一书,创立了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被称为除行为学派和精神分析以外,心理学上的第三势力,并已成为当今最有市场的心理学流派之一。

此外,人本主义心理学也是西方心理学五种研究取向之一,与生物学、行为主义、精神分析、认知心理学一起,以理论多元化的视角来解析人的心理及其行为的机制;并且从组织上、教学上和科研上已被正式纳入学院心理学之中。

[5]人本主义心理学自产生起便讥讽精神分析心理学为不正常人的心理学;行为主义是低级动物和婴幼儿的心理学。

人本主义和其它学派最大的不同是特别强调人的正面本质和价值,而并非集中研究人的问题行为,并强调人的成长和发展,称为自我实现。

它不但主张心理学应研究正常的人,而且更应强调人的高级心理活动,如热情、信念、生命尊严等内容。

它主张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而不是将人的心理肢解为不能整合的几个部分。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起源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于美国本土。

美国战后,经济发展速度快,人民物质生活水平虽有提高.但社会问题如失业,种族歧视、犯罪道德堕落,人的异化与追求量上感性满足等现象愈演愈烈,人民精神生活极度空虚。

往往把人变成社会机器的一部分,使人缺乏主动性和个性,处于被控制.被隔离的状态。

特定的社会环境呼唤人本主义精神的重归。

[1]人们终于明白科学和实证乃是一把双刃剑人要想真正享有圆满的生活,充实的内心世界,还需研究人的尊严,人与人及人与环境的和谐等涉及心灵的内容。

简述人本主义心理观点

简述人本主义心理观点

简述人本主义心理观点
人本主义心理观点强调人的主观体验和感受是人的内在本质,是人的生命体验和发展的基础。

具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主张个体客观存在:认为人是具有主体性和自由意志的
生命体,每个人都有其独特性。

2.强调人的自我决定和自我实现:认为人的行为和发展是
基于内在的自我决定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而不是外在环境的压力或限制。

3.尊重人的个性和多样性:认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
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4.强调人的自我实现的过程:认为人的自我实现是一个长
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发掘和实现自己的潜能和能力。

5.关注人的情感和人际关系:认为人的情感和人际关系是
人的生命体验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总之,人本主义心理观点强调心理学研究应当关注人的主观体验和感受,关注人的自我决定和自我实现,尊重人的个性和多样性,以及关注人的情感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发展。

简述人本主义心理观点

简述人本主义心理观点

简述人本主义心理观点【提纲】一、人本主义心理观点的概述人本主义心理学,作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的心理学流派,主张关注人的主观体验,强调人的自我实现和自由成长。

它提倡以人为本,关注个体的内在价值和尊严,认为人类具有积极的本质。

【提纲】二、人本主义心理观点的核心理念1.自我实现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有内在的潜能和动力,追求自我实现。

个体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基础上,会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以实现自我价值。

2.人类本质的积极看法: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人类具有天生的善良、诚实和创造力。

环境和社会因素可能压抑个体的积极本质,但人们具有潜力去发掘和实现这种本质。

3.自由意志与个人成长: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个体在面对困境时有自由意志去选择和改变。

人们应该勇敢追求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提纲】三、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1.亚伯拉罕·马斯洛:著名的心理学家和哲学家,提出了自我实现理论和需求层次理论。

他认为,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个体在满足较低层次需求的基础上,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2.卡尔·罗杰斯: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另一位重要代表,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心理治疗观。

他主张心理治疗应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患者的主观体验,帮助患者实现自我成长和人格完善。

【提纲】四、人本主义心理观点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1.教育领域:人本主义心理学倡导教育工作者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以启发式教学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

2.企业管理: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企业应关注员工的内在需求和成长,创设以人为本的工作环境,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3.心理健康领域: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心理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强调治疗师与患者的关系,关注患者的主观体验,帮助患者实现自我成长。

【提纲】五、人本主义心理观点在我国的发展与启示1.我国在人本主义心理学领域的研究逐渐深入,许多学者致力于介绍和探讨这一流派。

人本主义心理学完整版

人本主义心理学完整版

人本主义心理学及其与语言教学的关系一、定义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它是以人为本研究人的本性、经验与价值的心理学,亦即研究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意向性、创造力、自我选择和自我实现的科学。

简而言之,因强调以人为本体的价值观而得名为人本主义心理学。

以人为本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宗旨,整体人观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方法论。

二、特点因其既反对行为主义把人等同于动物,只研究人的行为,不理解人的内在本性,又批评弗洛伊德只研究神经症和精神病人,不考察正常人心理,因而被称之为心理学的第三种运动。

三、代表人物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A.Maslow),马斯洛的自我实现心理学,其理论基础包括三个方面:性善论(或人性本善论),潜能论(或机体潜能论)和动机论或需要层次论。

主要观点是对人类的基本需要进行了研究和分类,将之与动物的本能加以区别,提出人的需要是分层次发展的;他按照追求目标和满足对象的不同把人的各种需要从低到高安排在一个层次序列的系统中,最低级的需要是生理的需要,这是人所感到要优先满足的需要。

而另一代表人物罗杰斯(C.R.Rogers),罗杰斯的人格自我心理学,包括人格理论、以人为中心疗法和会心团体治疗。

其主要观点则是在心理治疗实践和心理学理论研究中发展出人格的“自我理论”,并倡导了“患者中心疗法”的心理治疗方法。

人类有一种天生的“自我实现”的动机,即一个人发展、扩充和成熟的趋力,它是一个人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各种潜能的趋向。

四、主张1.心理学应当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而不是将人的心理肢解为不完整的几个部分。

并且正常的人,重视人的心理活动,强调影响个人学习的主要因素是心理。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和价值观,使学生注意研究自己的情感,学会正确阐明自己的价值观和态度。

当然,良好的学习环境也有助于学习者展示其真实的内心世界,促进学习的发展。

2.强调人的因素,以学习者为中心。

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理论
社会影响: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受到的影响和改变
自我概念: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
社会认同:个体对所属群体的认同和归属感
社会互动:个体在社会环境中与他人的互动和交流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应用价值
PART THREE
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01
02
03
04
学生中心: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
人本主义心理学
1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起源
2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3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应用价值
4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局限性和未来发展趋势
目录
CONTENTS
5
人本主义心理学对个人成长和发展的意义
6
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起源
PART ONE
历史背景
人本主义心理学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的美国
发展阶段
195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萌芽期,以卡尔·罗杰斯和马斯洛为代表人物
196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期,以罗杰斯和马斯洛的著作为主要理论基础
197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成熟期,以罗杰斯的“个人中心治疗”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为主要实践方法
198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整合期,与其他心理学流派相互融合,形成更加全面的心理学理论体系
PART FIVE
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自我发展:提供个体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帮助个体实现自我成长。
自我认知:帮助个体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自我实现:鼓励个体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实现自我价值。
自我超越:帮助个体超越自我,实现更高的人生境界。
对个人发展的意义

第十一章人本主义心理学

第十一章人本主义心理学

第三节罗杰斯的人格心理学思想
罗杰斯(1902-1987) , 一生著述颇丰:《问题 儿童的临床治疗》; 《咨询和心理疗法:新 近的概念和实践》; 《患者中心疗法:它的 实践、含义和理论》; 《在患者中心框架中发 展出来的治疗、人格和 人际关系》;《学习地 自由》;《择偶:结婚 及其选择》;后期又把 把兴趣转向交朋友小组 (互助小组)方面。
罗杰斯人格理论的局限性
过分夸大人的主观经验的作用 ,他的理论带 有主观唯心主义的色彩。 罗杰斯脱离人的社会性来孤立的看待人的本质 和个性,把个性抽象化 ,忽视了人的社会实 践活动对个性形成发展的决定作用。 罗杰斯的自我理论强调以自我为中心,过分的 夸大自我选择、自我决定和自我设计在人格形 成中的作用 。
2日常活动中的乐观体验和快乐 只有当我们努力在每时每刻发生的体验中寻 找生括的意义和乐趣的时候,真正的幸福才 能够来临。 如果我们认为从事的工作是具有挑战性的, 可以为之骄傲并能够从中得到满足,即使是 除草或者做晚饭都可以成为快乐的源泉。
涌动体验要求人们生活在现实中。从“此时 此地”的生活中得到最大的快乐,到达目的 并不是终点。奋斗过程才能带来享受。幸福 来源于控制自己的生活,在涌动体验中,他 们感受到能力感。
第十一章 人本主义流派
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 ) 世纪5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心理学新 是20世纪 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心理学新 世纪 思潮。它重视研究人的本性、动机、潜能、 思潮。它重视研究人的本性、动机、潜能、 经验以及价值。到了60、 年代 年代, 经验以及价值。到了 、70年代,迅速形成 与发展起来, 与发展起来,成为西方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 向之一,被称为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 向之一,被称为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 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反响巨大、 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反响巨大、 影响深远。 影响深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本主义心理学述评摘要人本主义心理学是行为主义学派和精神分析外的心理学史上的第三大思潮。

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和罗洛梅等。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有:马斯洛提出的需要阶段和自我实现等理论和罗杰斯提出的个人中心治疗和同感等治疗理论。

本文主要就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起源、理论发展以及贡献和不足展开探讨。

关键词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一、前言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

1943年,马斯洛发表了《人类动机论》,以后出版《动机与人格》一书,创立了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被称为除行为学派和精神分析以外,心理学上的第三势力,并已成为当今最有市场的心理学流派之一。

此外,人本主义心理学也是西方心理学五种研究取向之一,与生物学、行为主义、精神分析、认知心理学一起,以理论多元化的视角来解析人的心理及其行为的机制;并且从组织上、教学上和科研上已被正式纳入学院心理学之中。

[5]人本主义心理学自产生起便讥讽精神分析心理学为不正常人的心理学;行为主义是低级动物和婴幼儿的心理学。

人本主义和其它学派最大的不同是特别强调人的正面本质和价值,而并非集中研究人的问题行为,并强调人的成长和发展,称为自我实现。

它不但主张心理学应研究正常的人,而且更应强调人的高级心理活动,如热情、信念、生命尊严等内容。

它主张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而不是将人的心理肢解为不能整合的几个部分。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起源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于美国本土。

美国战后,经济发展速度快,人民物质生活水平虽有提高.但社会问题如失业,种族歧视、犯罪道德堕落,人的异化与追求量上感性满足等现象愈演愈烈,人民精神生活极度空虚。

往往把人变成社会机器的一部分,使人缺乏主动性和个性,处于被控制.被隔离的状态。

特定的社会环境呼唤人本主义精神的重归。

[1]人们终于明白科学和实证乃是一把双刃剑人要想真正享有圆满的生活,充实的内心世界,还需研究人的尊严,人与人及人与环境的和谐等涉及心灵的内容。

人本主义心理学独树一旗.从自己的哲学、心理学、伦理原则来支持这一追求。

证明人类生活与人类行为是一种综合系统.其中价值、目标、意义占据中心位置。

[2]人本心理学发现并证明人的充分发展建设性原理,而这些对个人生活构建有意义的原理将最大可能挖掘人的潜能。

1962年马斯洛呼吁成立心理学的“第三势力”,这与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不同的心理学思潮,吸引不同背景、来自各学科的成员,但他们都同意:为了与日益严重的社会、文化危机进行斗争,与20世纪非人性、泯灭人性的感情作斗争,要对精神分析、行为主义提出挑战,并呼吁建立新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思想渊源。

[3]三、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一)、马斯洛的“自我实现人”模式马斯洛被誉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他强调心理学应研究人性整体的思想。

马斯洛心理学思想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人性本质观、需求层次理论和自我实现。

[4]首先,马斯洛在身心关系问题上持身心合一的一元论观点,显示在需求层次理论中,就是从生理需求到心理需求的发展采取了连续观;在天性与教养问题上持“性本善”的观点,认为人类的天赋善根是其一生发展的内在潜力;在自由意志与决定论问题上他强调个人的行为决定于自己,决定于自己的需求和自由意志,这就是马斯洛人本思想之源。

其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共有七个层次:生理需要:饥饿及渴等;安全需要:感到安全、有保障、没有危险;归属和爱的需要:和别人亲近、为人接受、有归属;自尊需要:成就、能够胜利、获得赞美、友赏识;认知需要:知道、了解、及探索;美的需要:对称、称序、及美;自我实现需要:发现自我满足的方式,及实现个人的潜能。

[6]再次,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个人人格获得充分发展的理想境界是自我实现,这是人性本质的终极目的,使个人潜力得到了充分发展。

[7]据马斯洛估计,人群中能够自我实现者不过十分之一,原因是除了个人条件之外,难免会受到环境因素的限制。

[8](二)、罗杰斯的“当事人中心疗法”罗杰斯与马斯洛同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但罗杰斯强调人本理念用于心理治疗的实践。

他提出了自我为人格核心的人格理论,即著名的“自我论”。

该理论采用了完形心理学所涉及的现象场概念,强调个人的现象场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生活经历逐步改变而扩大,并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个人自我。

罗杰斯采用自我概念来说明白我的内涵,即在个人的现象场之内的个人对自己的看法自然是主观的,某人所表现出来的言行举止,在别人看来可能是骄傲自大的,而在他本人心理感觉上却可能是虚心谦卑的。

因此,要想了解一个人的性格,唯一的途径是将当事人对他自己的看法作为研究他的中心议题。

在此基础上,罗杰斯又提出了“当事人中心论”,并将该理论用于心理治疗,强调咨询人员应真挚、同理心和无条件积极关注,形成了著名的“当事人中心疗法”。

(三)、罗洛·梅的人性本质观罗洛·梅是介于存在主义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之间的桥梁人物,在其心理学思想中,自由与焦虑是两个核心概念。

他认为在现实中个体根据自己的条件做自由选择,个人的潜力才会获得充分发展,即自由选择是个体自我实现的先决条件。

在心理治疗方面,罗洛·梅将自由与焦虑连在一起解释。

认为自由是人性的重要本质,人在现实生活中自由选择时,其选择的后果往往非但使人心安,反而使人感到焦虑。

[9]因为选择的不确定性后果会使个体面临选择情景时,在心理上产生想成功怕失败而又必须承担后果的矛盾状态,导致心理压力。

罗洛·梅认为,心理治疗的目的正是帮助那些因患得患失而不敢选择导致神经质焦虑的人,使他领悟到自由选择和勇于负责两者间的必然关系,以期使其面对现实去实现自我。

(四)、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凯利强调自我认知自由选择及自行负责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人格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个人的行为表现乃至整个人格的形成,都是决定于他对周围环境的认知和评价后所建立的观念。

凯利将个人在其生活中经由对环境中人、事物的认识、期望、评价、思维所形成的观念称为个人建构,每个人的生活经验不同,个人建构自然也因人而异,因此个人建构就代表他的人格特征。

根据这一理论,凯利发展了一种心理治疗方法,称为设定角色治疗,希望情绪困扰者在角色扮演时改变他过去不健康的观点,这与罗杰斯的思想颇为一致。

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贡献与不足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心理学的主题是人,心理学的存在依据及生存价值亦蕴含于人身上,心理学的任务就是对人的心理和行为进行研究,因此,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学科,理所当然应该以人为中心,这一点无论是实证心理学还是人文心理学都予以认可。

人本主义心理学适应了“关注主体”这一心理学的发展方向,以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以理论多元化的视角来解析人的心理及其行为的机制,把“自我”看成是能动的、积极向上的统一体,强调自我潜能与人性的充分发挥,充分展现了人的社会性,把人的主体性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不仅建构一系列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主客观范式统合的新构想,而且在组织管理、教育改革和心理治疗等方面也有重大的贡献。

但是由于在人性的先天与后天,自然性与社会性等关系的问题上的理解仍有偏差,因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局限与误区也是不容忽视的。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贡献首先,人本主义心理学将人的本性与价值提到了心理学研究的首位。

人本主义心理学有力地抨击了传统心理的生物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把人的本性与价值第一次提到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首位,开拓了心理学研究人类许多高级精神生活的领域;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方法和心理治疗诸方面独树一帜,建构了一个新的心理学理论体系。

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超个人心理学把人的本性、潜能、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提到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高度,这在人类心理学史上来说是一个创举。

人本主义心理学一改传统心理学局限于意识经验的元素分析的狭隘封闭性,径直探讨意识经验和社会文化生活的关系,打开了心理学研究向社会方面发展的道路。

再次从主体内部出发扩大了心理学研究的领域,丰富了关于人类精神生活研究的内涵,如人的价值、潜能(似本能)、自我实现、超越自我,高峰体验、宇宙关怀、人类协同等。

其次,人本主义心理学突出了的动机系统和高级需要的作用,把人的社会性放在了一个重要的地位。

人本主义心理学不仅把人与动物分开,而且突出人性、人的价值和尊严、人的主动性和独特性以及人的社会需要。

人本主义心理学批判了传统心理学把人兽性化、非人格化和无个性化的倾向,阐明了动机的巨大作用和层次理论,突出了人的高级需要所具有的重大价值。

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发展的后期分化出超个人心理学。

超个人心理学重视人的精神生活及其内在价值。

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超个人心理学在反对把人兽性化、非人格化和无个性化,突出人性、人的价值和尊严、人的主动性和独特性、自我实现、丰满人性方面,既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又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也是对人类动机心理学的一大贡献。

此外,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实验客观范式与经验主义范式统合的构想。

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心理学中僵死的方法论和实验主义,主张对研究方法采取开放、兼容和综合的态度;反对心理学研究中的自然主义和客观主义,主张突出人的主体和主观的作用,提出将实验--客观范式和经验--主观范式统合起来的新构想;反对心理学研究中的元素主义,强调整体分析的方法论的意义。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方法论意义突出体现在开放研究、整体分析和多学科式跨学科研究的方法上。

人本主义心理学坚持根据心理学对象决定心理学方法的原则,反对方法为中心而主张以问题为中心,这既是对行为主义以方法为准则选择研究对象的一种反抗,又是对各种各样方法中心主义的一种批判。

最后,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以人为中心的需要层次理论、受辅者中心疗法,对强化组织管理,教育改革和心理治疗均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不仅成为行为科学的一个理论基石,而且也是西方管理科学和管理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支柱。

马斯洛的动机理论使人们认识到人的需要的金字塔,除了低层次的基础需要如生理需要、安全需要而外,还有高层次的需要,包括自我实现的对真、善、美的追求。

罗杰斯“以人为中心”的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观的核心和基础。

突出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与作用,提倡学会适应变化和学会学习的思想,倡导自主学习与意义学习的理论,弘扬情感非智力因素的动力功能,注重创造力的培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最佳教学心理气氛等诸方面做出了贡献。

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主要着眼于人具有内在的建设性倾向和自我指导能力,重视人的整体性和人际关系,强调通过辅导者和受辅者设身处地的理解、积极的关怀和耐心的引导使其障碍消除而恢复健康。

受辅者中心治疗法使用最广、影响最大。

该疗法旨在促进和协助来访者依靠自己的能力自己解决问题。

罗杰斯在开创以人为中心的治疗模式、创造团体治疗的新形式、建立良性互动的咨访关系、使用现代化治疗工具等方面均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