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诊疗指南(最新)培训资料
病毒性心肌炎诊疗指南(最新)
第二节病毒性心肌炎【ICD-10编码】I40。
001【定义】病毒性心肌炎就是指病毒侵犯心脏,以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得疾病,有时病变可累及心包或心内膜。
【病因】引起儿童心肌炎常见得病毒有柯萨奇病毒(B组与A组)、埃可(ECHO)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腺病毒、流感与副流感病毒、麻疹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传染性肝炎病毒等,新生儿期柯萨奇病毒B组感染可导致群体流行,死亡率高。
【诊断要点】1。
症状与体征(1)症状:表现轻重不一,取决于年龄与感染得急性或慢性过程,预后大多良好。
大多数患儿有发热、咽痛、咳嗽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或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病毒感染等前驱症状。
心脏受累轻者可无症状或有胸闷、胸痛、心悸、乏力,活动受限等症状,少数重症可发生心力衰竭并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猝死。
新生儿患病病情进展快,常见高热、反应低下、呼吸困难、发绀,常有神经、肝脏与肺得并发症。
(2)体征:心脏有轻度扩大,伴心动过速,偶有心动过缓、心律不齐、心音低钝及奔马律。
有心包炎者可闻及心包摩擦音。
重症病例反复心衰者,心脏明显扩大,肺部出现湿啰音及肝、脾肿大,呼吸急促与紫绀,重症患者可突然发生心源性休克,脉搏细弱,血压下降。
2、辅助检查(1)X线检查:心影大小正常或增大,严重者有肺淤血或水肿,少数可伴有心包积液、(2)心电图:可见严重心律失常,包括各种期前收缩,室上性与室性心动过速,房颤与室颤,II度与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心肌明显受累时可见T波降低、ST段改变等、心电图缺乏特异性,应动态观察。
(3)超声心动图:轻者无改变。
重者可有心房、心室扩大,以左心室扩大为主,或有心包积液、胸腔积液、心力衰竭者心脏收缩功能减退、(4)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数增高,血沉增快,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磷酸激酶及其同工酶活性增高,肌钙蛋白阳性。
(5)病原学检查:以咽拭子,粪便、尿液、血液、心包液进行病毒分离,或者在恢复期做血清补体结合试验、中与试验,可有特异性病毒抗体明显升高。
病毒性心肌炎健康教育手册
避免过度劳累
患者应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时间 ,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以降低 复发风险。
预防复发措施
定期进行体检和复查,及时发现并 处理潜在的诱因和并发症。
增强免疫力与健康生活方式
均衡饮食
保持营养均衡的Biblioteka 食,摄入足 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以增强身体免疫力。
充足睡眠
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和 免疫力提升,患者应保证充足
加强医疗保健服务与支持
医疗机构合作
与医疗机构合作,为患者提供专业的医疗咨询和 治疗服务。
康复支持
为需要康复的患者提供专业的康复指导和支持, 帮助他们恢复身体健康。
随访关怀
为患者提供定期的随访关怀,了解他们的恢复情 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THANKS
感谢观看
病毒性心肌炎健康教育手册
2023-11-07
目 录
• 病毒性心肌炎概述 • 病毒性心肌炎的预防 • 病毒性心肌炎的早期发现与预防 • 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与护理 • 病毒性心肌炎的康复与预防复发 • 病毒性心肌炎的健康教育宣传
01 病毒性心肌炎概 述
定义和症状
定义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炎症病变,属于感染 性心肌炎的一种。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抗病毒药物 、免疫调节药物等进行治疗。患者应按时按量服药,不 要随意更改药物剂量或停药。
要点二
注意事项
药物治疗期间,患者应密切关注自身病情变化,如出现 严重不适或症状持续加重,应及时就医。此外,定期随 访复查也是必要的,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心理护理与情绪调节
心理护理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 良情绪,心理护理尤为重要。家属和医护人 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关心和支持 ,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面对疾病。
病毒性心肌炎有哪些症状?
病毒性心肌炎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病毒性心肌炎症状,尤其是病毒性心肌炎的早期症状,病毒性心肌炎有什么表现?得了病毒性心肌炎会怎样?以及病毒性心肌炎有哪些并发病症,病毒性心肌炎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病毒性心肌炎常见症状:肌肉酸痛、乏力、心尖搏动弥散、心悸、窦房结病变、心排血量增多*一、症状本病的临床表现取决于患者的年龄、性别、感染病毒的类型、机体反应性以及病变范围等因素,轻重差异很大,且不特异,易造成误诊或漏诊。
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必须建立在有心肌炎的证据和病毒感染的证据基础上。
轻者几无症状而呈亚临床经过,或症状轻微;重者可出现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休克等,甚至猝死。
1.病毒感染史 50%~80%的患者有过发热、倦怠、全身肌肉酸痛、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感冒"样症状或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部分患者因症状轻微而忽略,此时虽无明显的前驱症状,但并不能据此而除外病毒感染;亦有在其他病毒感染(如肝炎、腮腺炎等)之后而发病。
心脏受累症状常在病毒感染前驱症状出现1~3周后逐渐出现。
2.症状多数患者症状轻微而呈亚临床型或隐匿型,仅有心电图改变而疑及诊断,或因车祸死亡或死于其他疾病尸解时发现有心肌炎的病理改变。
少数患者由于病变弥漫,出现大面积心肌坏死而呈暴发性发作,表现为急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或猝死。
在临床就诊的患者中,90%左右以心律失常为主诉或首发症状,常诉有发热、腹泻或流感症状,心悸、乏力、胸闷、头晕等,严重者可出现晕厥或阿-斯综合征。
心脏扩大、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为心脏明显受损的表现。
部分患者可有程度不一的胸痛,其原因可能有:①伴发心包炎;②心肌坏死广泛;③心排血量下降引起相对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④病毒感染引发闭塞性冠状动脉炎。
*以上是对于病毒性心肌炎的症状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看下病毒性心肌炎并发症,病毒性心肌炎还会引起哪些疾病呢?*病毒性心肌炎常见并发症: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扩张型心肌病*一、并发病症本病常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脏性猝死及扩张型心肌病等并发症,重症者可危及生命。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中型:心电图有明显异常,或有奔马律,或有气促、心 累、乏力和其他充血性心力衰竭表现 重型即暴发型:往往首发症状以心外的表现为主,如: 呼吸困难、惊厥与抽搐、腹痛和肌痛、急性吐泻等。多 伴有乏力、萎糜、苍白、多汗及肢端发凉等症状,小婴 儿多有拒食、哭闹等表现。这类患儿病情往往比较危重, 进展快,容易误诊、漏诊
临床表现
症状
• • • • • 表现轻重不一,取决于年龄和感染的急性或慢性 过程,预后大多良好 可隐匿起病,有乏力 、活动受限、心悸胸痛 重者:心力衰竭并发严重心律紊乱、心源性休克 甚至猝死 部分成慢性进程,演变为扩张型心肌病 新生儿病情进展快,常见高热、反应低下、呼吸 困难和紫绀,常有神经、肝和肺的并发症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分型及各型临床特征
按起病情况、临床经过和转归分为五种类型
无症状型:临床无明显症状,多数ECG无明显改变,但
心肌酶谱检查,尤其肌钙蛋白可发现心肌损害证据, 分子生物学技术可找到病毒侵袭心肌的依据
心律失常型:临床较多见,以心律失常为主要表现
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型
暴发型 猝死型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分型及各型临床特征
辅助检查
心肌损害的血生化指标
• 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增高 • 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1)增高 • 心肌肌钙蛋白(cTnI和cTnT)的变化对心 肌炎诊断的特异性更强,但敏感度不高 • 高敏丙种反应蛋白(hsCRP) 国外有报道在 VMC患儿中CRP增高,且有助于判断预后。但 在临床实践中VMC患儿CRP升高的不足5%,诊 断价值不大
按病程经过可分为四期
急性期:新发病,临床症状明显而多变,病程少于6个月
恢复期:症状和客观检查好转,但尚未痊愈,病程超过6 个月
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
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炎症,是心肌炎的一种常见类型。
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对于及时治疗和预后评估至关重要。
目前,对于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标准有一定的共识,下面将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心内膜心肌活检等方面介绍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胸痛、心悸、乏力、呼吸困难、心律失常等。
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发热、关节痛、皮疹等全身症状。
对于有心肌炎症状的患者,应当高度警惕病毒性心肌炎的可能性。
实验室检查,在实验室检查方面,血清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等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升高是病毒性心肌炎的常见表现。
此外,炎症指标如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等也可能升高。
对于疑似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应当及时进行相应的实验室检查,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影像学检查,心脏超声是病毒性心肌炎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心脏超声可以显示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如心脏扩大、室壁运动异常等。
此外,磁共振成像(MRI)也能够显示心肌炎症的部位和程度,对于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心内膜心肌活检,心内膜心肌活检是确诊病毒性心肌炎的“金标准”。
通过心内膜心肌活检,可以直接观察心肌组织的病理改变,确定是否存在病毒感染和炎症反应。
但是,心内膜心肌活检是一项有一定风险的检查,需要在严格的指征下进行。
总之,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心内膜心肌活检等多方面的信息。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分析各项检查结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诊断和治疗。
希望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探索,能够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病毒性心肌炎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病毒性心肌炎
中华中医药学会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年(卷),期】2011(9)18
【摘要】@@ 心肌炎(myocarditis)是指心肌中有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炎症病变.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是指由嗜心性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心肌非特异性间质性炎症为主要病变的心肌炎.各种病毒都可引起心肌炎,其中以引起肠道和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最多见.
【总页数】3页(P148-150)
【作者】中华中医药学会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冠心病心绞痛
2.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室性早搏
3.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心力衰竭
4.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5.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治疗进展
的改变(30±8%),而急性心肌炎却无法
改变(19±7%)。
作者认为通过超声心动图区别急性或暴发型 心肌炎,同时亦可能对判断预后有一 定的 意义。 国内1999年在昆明召开了全国小儿心肌炎、 心肌病学术会议,对1994年5月在山东威 海会议制定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 进行了修订。新的诊断标准如下
(2)同时具备病原学诊断依据之一,可确诊为 心肌炎,具备病原学参考之一,可临床确诊为病 毒性心肌炎。
(3)凡不具备确诊依据,应给予必要的治疗
或随访,根据病情变化,确诊或除外心肌炎。
(4)应除外风湿性心肌炎,中毒性心肌炎、
先天性心脏病、结缔组织性疾病及代谢性疾病 的心肌损伤、原发性心肌病,原发性心内膜弹 力纤维增生症、先天性房室传导阻滞,心脏自 主神经功能异常,B受体功能亢进或药物引起 的心电图改变。
刺激第二信使。在这些复合因子及抗原存
在的情况下,细胞毒T淋巴细胞才被激活,
并且能够溶解病毒感染的心肌细胞。
为了达到有效的溶解作用,细胞与细胞必须
充分接触,这种接触是通过感染心肌细胞
表面上的粘附因子上调介导而产生的。以
上作用的产生是由肿瘤坏死因子α,γ干扰
素或者是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中和抗病毒抗体的增加,加快病毒的清除。
20%是由心肌炎所致。在回顾或前瞻性研
究中发现,死后常规尸解VMC的患病率为
1-7%。心内膜活检变异数差异很大,可从
0-80%不等。
1993年8月至1999年6月,欧洲一个多中心
流行病学3055例心内膜活检资料显示:经
组织学或免疫组化法能证实为急性或慢性
心肌炎为526例。射血分数小于45%为182
床 可考虑心肌炎系病毒引起:
病毒性心肌炎诊疗指南(最新)(建议收藏)
第二节病毒性心肌炎【ICD—10编码】I40。
001【定义】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病毒侵犯心脏,以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有时病变可累及心包或心内膜。
【病因】引起儿童心肌炎常见的病毒有柯萨奇病毒(B组和A组)、埃可(ECHO)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腺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麻疹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传染性肝炎病毒等,新生儿期柯萨奇病毒B 组感染可导致群体流行,死亡率高。
......文档交流【诊断要点】1。
症状和体征(1)症状:表现轻重不一,取决于年龄与感染的急性或慢性过程,预后大多良好。
大多数患儿有发热、咽痛、咳嗽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或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病毒感染等前驱症状。
心脏受累轻者可无症状或有胸闷、胸痛、心悸、乏力,活动受限等症状,少数重症可发生心力衰竭并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猝死.新生儿患病病情进展快,常见高热、反应低下、呼吸困难、发绀,常有神经、肝脏和肺的并发症。
..。
文档交流(2)体征:心脏有轻度扩大,伴心动过速,偶有心动过缓、心律不齐、心音低钝及奔马律.有心包炎者可闻及心包摩擦音。
重症病例反复心衰者,心脏明显扩大,肺部出现湿啰音及肝、脾肿大,呼吸急促和紫绀,重症患者可突然发生心源性休克,脉搏细弱,血压下降....。
.文档交流2。
辅助检查(1)X线检查:心影大小正常或增大,严重者有肺淤血或水肿,少数可伴有心包积液。
(2)心电图:可见严重心律失常,包括各种期前收缩,室上性和室性心动过速,房颤和室颤,II度和III度房室传导阻滞。
心肌明显受累时可见T波降低、ST段改变等。
心电图缺乏特异性,应动态观察。
.。
....文档交流(3)超声心动图:轻者无改变.重者可有心房、心室扩大,以左心室扩大为主,或有心包积液、胸腔积液、心力衰竭者心脏收缩功能减退。
...文档交流(4)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数增高,血沉增快,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磷酸激酶及其同工酶活性增高,肌钙蛋白阳性。
...。
文档交流(5)病原学检查:以咽拭子,粪便、尿液、血液、心包液进行病毒分离,或者在恢复期做血清补体结合试验、中和试验,可有特异性病毒抗体明显升高.。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怎样治疗?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怎样治疗?*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方法,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应该吃什么药。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怎么治疗?*一、西医*1、治疗1.卧床休息在急性期至少卧床休息至热退后3~4周,减少心脏负担及耗氧量。
心脏扩大及并发心力衰竭者,更应绝对卧床休息,病情好转,心影缩小再开始逐渐活动。
2.镇静及镇痛处理病人烦躁不安、心前区痛、肤痛及肌痛,应及时处理,可用解痛镇静药,如苯巴比妥、阿司匹林,必要时可注射吗啡。
3.控制心力衰竭并发心力衰竭必须及时控制,由于心肌炎对洋地黄制剂极为敏感,易出现中毒现象,故多选用速效及速排的制剂,如毛花苷C(西地兰)或地高辛,剂量应使用有效量的1/2~1/3即可,在急性心力衰竭控制后即可停药,对慢性心功能不全者多主张长期使用偏小的维持量,直至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为止。
利尿药的使用要注意补钾,防止诱发严重心律失常。
4.肾上腺皮质激素经一般治疗后心力衰竭或末梢循环衰竭未能控制及有严重心律失常者,可试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每天5~10mg/kg或地塞米松0.3~0.6mg/kg,好转后改口服泼尼松(强的松)剂量开始每天1~2mg/kg,1~2周后减量。
但在感染早期(起病18天内)一般不宜应用,因激素有抑制机体对病毒的免疫力。
有些学者提出使用激素治疗的指征是:(1)心肌炎发生心源性休克时,可短期使用。
(2)心肌炎时新出现的Ⅲ°房室传导阻滞,短期应用。
(3)心肌炎严重,其他治疗无效,可在严密保护下试用,情况好转后,出院在家继用,并注意防治感染。
5.免疫抑制药的使用在欧洲、美国和日本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使用泼尼松(强的松)加或不加硫唑嘌呤azafhioprine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多用于有心力衰竭而用一般治疗效果不理想的重病人,治疗前后用心内膜心肌活检随诊,治愈率只有3.17%,好转加痊愈占42.9%,死亡及恶化占38.1%,可见对重症合并心衰的心肌炎,用免疫抑制药治疗只能争取1/2的机会。
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及治疗PPT课件
QRS波群电压增高。
影像学检查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观察心脏形态、结构 和功能。
X线和计算机断层扫 描(CT):排除其他 原因引起的心脏扩大 和肥厚。
核磁共振成像 (MRI):显示心肌 水肿和充血。
03 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
一般治疗
休息
患者应充分休息,减轻心 脏负担,以利于病情恢复。
饮食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 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刺激 性饮食。
预防感染
注意保暖,避免感冒等感 染。体情 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 或电复律。
心力衰竭治疗
对于出现的心力衰竭,应给予利尿剂 、洋地黄等药物治疗,同时注意纠正 电解质紊乱。
药物治疗
抗病毒治疗
其他对症治疗
使用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复制,减轻 心肌损害。
预防措施评估
患者应定期评估自身预防措施 的实施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和
改进。
05 病毒性心肌炎的典型病例 分析
病例一: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总结词
病情严重,进展迅速,可能导致心源性休克或猝死
详细描述
患者通常在病毒感染后1-3周内出现症状,表现为胸闷、气短、心悸、乏力等。心电图可能出现严重心律失常, 如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等。心肌酶谱显著升高,心脏超声检查显示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严重受损。治疗需尽早使 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等,以抑制免疫反应和减轻心肌损伤。
病例二:慢性迁延性病毒性心肌炎
总结词
病程较长,症状反复,可能发展为扩张 型心肌病
VS
详细描述
患者病毒感染后可能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 微不适,但病程较长且反复发作。心电图 可能出现轻度异常,如ST段压低、T波倒 置等。心肌酶谱轻度升高或正常。心脏超 声检查显示心肌肥厚、心脏扩大等。治疗 需长期使用营养心肌的药物,如辅酶Q10 、维生素C等,以改善心肌代谢和保护心 肌功能。
病毒性心肌炎诊疗和治疗培训课件 - 副本
病毒性心肌炎诊疗和治疗
7
发病机制---脂质过氧化物学说
心肌炎患者血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降低, 血浆脂质过氧化物增多。80年代国内动物实 验证明,小鼠感染柯萨奇病毒后细胞内外脂 质过氧化物明显增高,硒元素缺乏,细胞凋
亡可能参与病毒性心肌炎发生与发展。静脉 推维生素C,3-4小时后明显降低。
病毒性心肌炎诊疗和治疗
病毒性心肌炎诊疗和治疗
9
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症状及体征
---轻型或一过性心肌受累型
此型患者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因发烧就医时 发现或1-3周因胸闷、胸痛、乏力就诊,心电图 有心动过速,ST-T改变伴各种早搏,或不同程度 的房室传导阻滞,呈一过性或几天恢复正常。心 尖部第一心音减弱,无心脏扩大,心衰或阿斯综合 征,超声心动图、X线胸片均正常。经卧床休息 及适当治疗1-3个月后可完全恢复,不留后遗症。
病毒性心肌炎诊疗和治疗
23
病毒性心肌炎治疗
(1)急性期静脉推或快点Vitc,一般用量150200mg/kg/d,可加10%GS 50-100ml快静点或直接静脉 推入,每日一次,四周为一疗程。对心源性休克100200mg/kg/次,静脉推,血压升的不理想0.5-2小时再推一 次,血压平稳后6-8小时一次,24小时用4-6次。动物实 验发现小鼠受柯萨奇病毒感染后,每日腹腔注射大量 维生素C,可减少或推迟心肌炎发病及减轻心肌损伤, 降低死亡率。
要地位。1993年10月在沈阳某医院发生的15名
新生儿死亡,为可萨奇病毒感染所致。有的青
年患者全身感染的症状不明显,常在活动或正
常活动时突然发生猝死,猝死后尸检证实为急
性病毒性心肌炎。死亡推测可能与严重的房室
传导阻滞或窦房结停跳或心肌大面积坏死、心
医学课件-主管护师-第12讲 病毒性心肌炎、循环系统诊疗技术
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 病因及发病机制 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炎症性病变,青壮年多见。
由柯萨奇病毒A、B、ECHO病毒,骨髓灰质炎病毒,流感病毒和HIV病毒。
尤其柯萨奇病毒B最多见。
临床表现 1.病毒感染症状 发病前1~3周,常有病毒感染前驱症状,如发热、全身倦怠感等“感冒”样症状或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2.心脏受累症状 出现心悸、胸闷、呼吸困难、心前区隐痛、乏力等表现。
严重者甚至出现阿-斯综合征、心源性休克。
临床诊断的病毒性心肌炎大部分以心律失常为主诉或首见症状就诊。
3.主要体征 可见与发热程度不平行的心动过速,各种心律失常,心尖部第一心音减弱,出现第三心音,舒张期奔马律。
或有颈静脉怒张、水肿、肺部啰音及肝大、心脏扩大等心力衰竭体征。
重症出现心源性休克体征。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清学CK、AST、LDH增高,白细胞增多,红细胞沉 降率加快,C反应蛋白增加。
血清病毒中和抗体,血凝抑制抗体或补体结合体需反复测定,发病后3周间的2次血清抗体滴度呈4倍增高。
X线检查:心影扩大或正常。
心电图:ST-T改变,R波降低,病理性Q波,各种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期前收缩)。
对病毒性心肌炎最有诊断价值的检查是 A.超声心动图 B.血清病毒中和抗体滴度 C.心电图 D.心音图 E.胸部X线摄片『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血清病毒中和抗体,血凝抑制抗体或补体结合体需反复测定,发病后3周间的2次血清抗体滴度呈4倍增高。
治疗原则 无特异性治疗,原则上处理好心衰和心律失常。
1.急性期应安静卧床及补充营养,一般为起病后至少6个月。
2.应用营养心肌,促进心肌代谢的药物 如三磷腺苷、辅酶A、大剂量维生素C、细胞色素C、果糖、肌苷等药物静滴。
3.疱疹病毒感染者可使用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
4.治疗并发症 心力衰竭: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由于心肌本身的坏死易导致洋地黄中毒,所以洋地黄用量应偏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毒性心肌炎诊疗指南(最新)第二节病毒性心肌炎【ICD-10编码】I40.001【定义】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病毒侵犯心脏,以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有时病变可累及心包或心内膜。
【病因】引起儿童心肌炎常见的病毒有柯萨奇病毒(B组和A组)、埃可(ECHO)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腺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麻疹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传染性肝炎病毒等,新生儿期柯萨奇病毒B组感染可导致群体流行,死亡率高。
【诊断要点】1.症状和体征(1)症状:表现轻重不一,取决于年龄与感染的急性或慢性过程,预后大多良好。
大多数患儿有发热、咽痛、咳嗽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或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病毒感染等前驱症状。
心脏受累轻者可无症状或有胸闷、胸痛、心悸、乏力,活动受限等症状,少数重症可发生心力衰竭并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猝死。
新生儿患病病情进展快,常见高热、反应低下、呼吸困难、发绀,常有神经、肝脏和肺的并发症。
(2)体征:心脏有轻度扩大,伴心动过速,偶有心动过缓、心律不齐、心音低钝及奔马律。
有心包炎者可闻及心包摩擦音。
重症病例反复心衰者,心脏明显扩大,肺部出现湿啰音及肝、脾肿大,呼吸急促和紫绀,重症患者可突然发生心源性休克,脉搏细弱,血压下降。
2.辅助检查(1)X线检查:心影大小正常或增大,严重者有肺淤血或水肿,少数可伴有心包积液。
(2)心电图:可见严重心律失常,包括各种期前收缩,室上性和室性心动过速,房颤和室颤,II度和III度房室传导阻滞。
心肌明显受累时可见T波降低、ST段改变等。
心电图缺乏特异性,应动态观察。
(3)超声心动图:轻者无改变。
重者可有心房、心室扩大,以左心室扩大为主,或有心包积液、胸腔积液、心力衰竭者心脏收缩功能减退。
(4)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数增高,血沉增快,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磷酸激酶及其同工酶活性增高,肌钙蛋白阳性。
(5)病原学检查:以咽拭子,粪便、尿液、血液、心包液进行病毒分离,或者在恢复期做血清补体结合试验、中和试验,可有特异性病毒抗体明显升高。
【诊断标准】根据1999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修订后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1、临床诊断依据:(1)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或心脑综合征。
(2)心脏扩大(X线、超声心动图检查具有表现之一)。
(3)心电图改变:以R波为主的2个或2个以上主要导联(Ⅰ、Ⅱ、AVF、V5)的ST-T改变持续4天以上伴动态变化,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或左束支阻滞,成联律、多形、多源、成对或并行性早搏,非房室结及房室折返引起的异位性心动过速,低电压(新生儿除外)及异常Q波。
(4)CK-MB升高或心肌肌钙蛋白(cTnI或cTnT)阳性。
2、病原学诊断标准:(1)确诊指标:自患儿心内膜、心肌、心包(活检、病理)或心包穿刺液检查,发现以下之一者可确诊心肌炎由病毒引起:①分离到病毒;②用病毒核酸探针查到病毒核酸;③特异性病毒抗体阳性。
(2)参考依据:有以下之一者结合临床表现可考虑心肌炎系病毒引起:①自患儿粪便、咽拭子或血液中分离到病毒,且恢复期血清同型抗体滴度较第一份血清升高或降低4倍以上;②病毒早期患儿血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③用病毒核酸探针自患儿血中查到病毒核酸。
3、确诊依据:(1)具备临床诊断依据2项,可临床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
发病同时或病发前1~3周有病毒感染的证据支持诊断者。
(2)同时具备病原学确诊依据之一,可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具备病原学参考证据之一,可临床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
(3)凡不具备诊断依据,应给予必要的治疗或确诊,根据病情变化,确诊或除外心肌炎。
(4)应除外风湿性心肌炎、中毒性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结缔组织病以及代谢性疾病的心肌损害、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心脏病、原发性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先天性房室传导阻滞、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异常、β受体功能亢进症及药物引起的心电图改变。
4、分期(1)急性期:新发病,症状及检查阳性发生明显且多变,一般病程在半年以内。
(2)迁延期:临床症状反复出现,客观检查指标迁延不愈,病程多在半年以上。
(3)慢性期:进行性心脏增大,反复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病情时轻时重,病程在1年以上。
【鉴别诊断】1.风湿性心肌炎:多见于5岁以后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有前驱感染史,除心肌损害外,病变常累及心包和心内膜,临床有发热、大关节肿痛、环形红斑和皮下小结,体检心脏增大,窦性心动过速,心尖二尖瓣区可听到收缩期反流性杂音,偶可听到心包摩擦音。
ASO增高,咽拭子培养A族链球菌生长,血沉增快,心电图可出现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2.β受体功能亢进症:系β-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反应性增高所引起的交感神经活动亢进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及心电图非特异性ST-T改变。
多见于6~14岁学龄女童,疾病的发作和加重常与情绪变化(如生气)和精神紧张(如考试前)有关,症状多样性,但都类似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的表现。
体检心音增强,心电图有T波低平倒置和S-T改变,普萘洛尔试验阳性。
3.先天性房室传导阻滞:多为III度房室传导阻滞,患儿病史中可有晕厥和阿-斯综合征发作,但多数患儿耐受性好,一般无胸闷、心悸、面色苍白等。
心电图提示III度房室传导阻滞,QRS波窄,房室传导阻滞无动态变化。
出生史及既往史有助诊断。
4.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全身型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
全身性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主要临床特点为发热、关节疼痛、淋巴结、肝脾肿大、充血性皮疹、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增高、白细胞增多、贫血及相关脏器的损害。
累及心脏可有心肌酶谱增高,心电图异常。
对抗生素治疗无效而对激素和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有效。
系统性红斑狼疮多见于学龄女童,可有发热,皮疹,血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减低,血中可查找到狼疮细胞,抗核抗体阳性。
5.川崎病:多见于2~5岁幼儿,发热,眼球结膜充血,口腔黏膜弥散性充血,口唇皲裂,杨梅舌,浅表淋巴结肿大,四肢末端硬性水肿,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多有病变。
需要注意的是,重症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害严重时,可出现冠状动脉栓塞、心肌缺血,此时心电图可出现异常Q波,此时应根据临床病情和超声心动图进行鉴别诊断。
【治疗】1.一般治疗(1)休息急性期应卧床休息,一般3~4周,如心脏增大及心力衰竭者应休息3~6个月,随后逐渐恢复正常活动,病重者予心电监护、吸氧。
(2)营养管理:清淡饮食。
2.对症治疗:防治诱因,控制继发细菌感染,控制心力衰竭、纠正心律失常,抢救心源性休克。
3.药物治疗(1)抗病毒治疗:可选用病毒唑、更昔洛韦等,干扰素、中药黄芪颗粒等抗病毒治疗,但疗效不确切。
(2)改善心肌代谢,增进心肌营养:维生素C每日100~200mg/kg,稀释成10%~12.5%溶液;静脉注射,每日一次,疗程15~30天。
1,6二果糖二磷酸每日100~250mg/kg,静脉滴注,疗程10~14天。
辅酶Q10每日 10~30mg,分次服用,疗程1~3月。
亦可用磷酸肌酸营养心肌。
(3)使用静脉丙种球蛋白2g/kg,于2~3天内分次静滴,减轻心肌细胞损害,同时增加心肌细胞收缩功能。
(4)糖皮质激素:通常不用,对重症合并心源性休克及严重心律失常(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患儿,应早期、足量应用。
糖皮质激素可选用强的松或强的松龙,开始用量为2mg/(kg·d),分3次口服,持续1~2周逐渐减量,至8周左右减量至0.3 mg/(kg•d),并维持此量至16~20周,然后逐渐减量至24周停药。
根据病人情况,疗程可相应缩短或延长。
危重病例可采用冲击治疗,用甲基强的松龙10mg/(kg•d),2小时静脉输入,连续用3天,然后逐渐减量或改口服,减量的方法及疗程同上。
【并发症及处理】(1)心源性休克:地塞米松每次0.5~1.0mg/kg,静脉注射。
大剂量维生素C 每次 2~5g静脉注射,每2~6小时一次,病情好转后改为每日1~2次。
补液、纠正酸中毒。
血压仍不升高或升高不满意者,应使用升压药维持血压。
使用洋地黄类改善泵功能。
(2)心力衰竭:基本药物为洋地黄及利尿剂,但病人对洋地黄的敏感性增高,易发生洋地黄中毒(常表现为心律失常),故心肌炎病人只用常规剂量的2/3。
使用利尿剂时,应注意补钾。
必要时联合使用排钾和保钾性利尿剂。
(3)缓慢性心律失常:严重窦性心动过缓和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者应及时给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静脉点滴异丙肾上腺素、阿托品或山莨菪碱、大剂量维生素C,多数患者在4周内恢复窦性心律和正常传导。
必要时安装临时或永久心脏起搏器。
(4)快速性心律失常:β阻滞剂和胺碘酮是首选的治疗药物。
控制房颤心室率可选用β阻滞剂、洋地黄、地尔硫卓或维拉帕米。
若治疗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可使用胺碘酮。
必要时行电复律治疗。
严重危及生命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可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
必要时置入体内自动除颤器。
【特殊危重指征】1.休克,精神、反应差。
2.气促、心率增快、肝大、水肿、面色苍白等心力衰竭表现。
3.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药物控制不理想。
4.严重窦性心动过缓和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晕厥等。
【分级及诊治指引】分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临床表现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气促、精神、反应差、血压降低、尿少或无尿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气促、精神、反应差,血压正常心率快、乏力、胸闷、心悸等症状无明显症状,一般情况尚好超声心动心脏搏动无力、EF明显下降、心脏扩大、大量心包积液心脏搏动减弱,EF下降、心脏扩大、中等心包积液心脏扩大,EF正常或轻度降低心脏轻度扩大或正常图心电图改变病理Q波,广泛ST-T段改变、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T波降低、ST-T改变,室上性心动过速、II房室传导阻滞。
T波改变,心动过速、左束支传导阻滞T波改变,心动过速、早搏、右束支传导阻滞责任医生专科三线医生+ICU医生专科三线医生(副主任或主任医师)二线医生(主治或副主任医师)一线医生(住院或主治医生)【入院标准】1、诊断明确者。
2、出现心脏增大、心肌酶增高、心电图异常等可疑病例。
【会诊标准】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大量胸、腹腔液及心包积液,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肌梗死等表现,需请ICU会诊。
【谈话要点】1.本病病因是病毒侵犯心脏,尚无特效治疗,轻症预后好,重症由于心肌损害严重而预后差,可发生猝死。
少数心肌炎可发展演变为扩张型心肌病。
防治诱因,控制继发细菌感染,控制心力衰竭、纠正心律失常,抢救心源性休克。
2.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C反应蛋白(CRP),血沉,免疫五项、凝血功能、输血前四项、CK-MB、肌钙蛋白、心、肝、肾功能、血电解质、病原学检查、胸正侧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是必须进行的检查。
3.目前治疗方法是急性期卧床休息,予促进心肌代谢,营养心肌等治疗,严重者予糖皮质激素治疗。
4.及时治疗严重合并症。
5.此次入院的预计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