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岱年论文孔子与中国文化

合集下载

张岱年论文中国文化发展的道路

张岱年论文中国文化发展的道路

中国文化发展的道路——论文化的综合与创新现在我们正处在中国文化继往开来、推陈出新的转变时期。

在这个伟大的转变时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分析、反思、批判、继承,对于西方进步文化进行考察、引进、选择、吸取,确是当务之急。

我们的总方向已经确定了,这就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这个总方向是完全正确的。

但是,如何才能具有中国特色 ?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和近代西方文化的关系,仍然是值得考虑的重要问题。

本篇就四个问题提出一些个人的管见,即:(1)中国文化演变的历程;(2)中国传统文化的得失;(3)文化综合之路;(4)新文化体系的创造。

一、中国文化演变的历程中国文化,从夏商周有文字记载的时代算起,至今日已有五千多年。

在这五千多年的漫长历史中,有几件突出的重要事项,也就是几件重要的变化过程。

即:(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秦始皇焚书坑儒与汉武帝独尊儒术;(3)佛教输入;(4)理学兴起;( 5)近代西学东渐与新文化运动。

从春秋末年开始,到战国之末,士阶层异常活跃,出现了诸子并起,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盛况。

当时最重要的有六家;儒、墨、道、名、法、阴阳。

从六家竞胜的全局来看,当时学术的发展是比较全面的、健康的。

儒家宣扬道德的自觉性,重视文化教育,注意保存历史文献;墨家提倡为国为民的自我牺牲精神,强调刻苦力行,同时对于自然科学作出了贡献;道家批判社会上的不平等现象,宣扬个性自由;名家对于思辩方法(逻辑学)有一定研究;法家特重富国强兵之术,强调法纪的必要;阴阳家对于天文、地学提出了一定的见解。

应该承认,六家之学,一方面相互争论,一方面亦相互补充,表现了相反相成的情况。

惜乎六家并存的局面为时不久,文化的发展便陷于“偏胜”了。

秦始皇焚书杭儒,是对于诸子争鸣的反动。

《汉书·艺文志》说:“战国从衡,真伪分争,诸子之言纷然淆乱。

至秦患之,乃燔灭文章,以愚黔首。

”秦朝统治,为时不久,民间秘藏的书到汉初复见于世,但是六国“史记”及一部分诸子书却永远消失了。

中国民俗文化论文

中国民俗文化论文

中国民俗文化论文篇一:中国传统文化论文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创造的灿烂文化,它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内容, 具有强烈的历史性、民族性和继承性,影响着我们今天的生活、制约着我们当今的教育。

然而,在对待我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其传承上,当今人们却有着基本的文化判断力和理性的缺失。

本篇论文的主要目的就是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并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之基本精神的界定问题乃是治中国文化史者所不能回避的基本论题,也是一个历来歧见纷呈的论题。

张岱年先生认为,所谓文化的基本精神乃是相对文化的具体表现如文物、制度、习惯等的“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也即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

??是文化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基本观点”在张先生看来,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形态上的基本特点,而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与天人协调四点,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

李宗桂先生则指出: “所谓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特定价值系统、思维方式、社会心理以及审美情趣等方面内在特质的基本风貌。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因而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内容也是极为丰富的,我们应该选取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积极影响和重要作用的基本精神内容。

1.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周易》中所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论语》中所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这些思想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反映了中华民族朝气蓬勃、努力向上的顽强生命力,这也成为中华民族的普遍心理认同,成为中华文明得以绵延千载、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

孔子之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孔子之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时代背景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由于社会内部不可调合的矛盾引起的深重危机摇撼了传统文化的权威性,对传统文化的怀疑与批判精神与日俱增,就连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的孔子也不能不把当时所处的时代精神注入到自己的思想体系中,并对传统文化加以适当的改造,以便在社会实践中建立一种新的和谐秩序和心理平衡旧制度溃败(天子失去号召力),新制度未建立。

各地方势力崛起,军权高过相权,利益角逐激烈,存在各种新格局建立的可能性,给知识分子提供了制度建构多选的可能。

关于君子的品德,孔子有一个非常经典的阐述。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5](《宪问》)由此可见,仁、智、勇是君子最重要的三种品德。

三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使君子达到不忧、不惑、不惧的境界。

之后的《中庸》更是将仁、智、勇三者称为“天下之达德”。

君子,作为孔子理想人格的现实版,是有可能实现的。

孔子强调“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5] (《雍也》)由此可知,塑造君子人格也应该从“质”和“文”出发,在这两个方面下功夫。

唯有将二个方面完美地结合起来,一个人才能最终成为受众人敬仰的谦谦君子。

总结孔子塑造君子人格的途径,主要有立志、好学、内省和依礼而行四种。

其中前三种偏重于“质”,最后一种偏重于“文”。

仁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因而孔学又被称为仁学。

一般儒学研究者都以为,仁之核心体现在下面这句话中:“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这是一种克己的工夫,也就是内修的工夫,所以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

”关于这两句话的讨论,实在已经很多很多了,用不着我再罗嗦。

仁当然可以说是爱,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有仁,有爱,有不忍人之心。

需要说清楚,孔子的爱,并不是卿卿我我、男欢女爱的那种爱。

孔子的仁是本体的爱,这种爱的体现就是孟子所说的“仁者爱人”。

总之,孔子讲的爱是推己及人的爱,是从人自身开始的爱,而这种爱的根本是仁。

孔子讲仁,是从本体上、人之为人的根本上说,而不是从情感上说。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配套题库-第16章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圣才出品】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配套题库-第16章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圣才出品】

第16章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一、填空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

【答案】“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解析】“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

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国文化的这种特色,有时通过“天人合一”的命题表述出来。

“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用中国传统方式来说,就是肯定在天地人之间,以人为中心;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中心。

刚健有为作为中国文化基本精神之一,是人们处理天人关系和各种人际关系的总原则,是中国人的积极的人生态度的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

“贵和尚中”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也在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

2.______提出刚健有为的思想。

【答案】孔子【解析】孔子提出刚健有为的思想。

他十分重视“刚”的品德。

他说:“刚毅木讷近仁。

”(《论语·子路》)刚毅指坚定性。

他高度肯定临大节而不夺的品质,认为是刚毅的表现,所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便是其生动写照。

在孔子心目中,刚毅和有为是不可分割的。

二、判断题所谓“和而不同”,就是不同质的事物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厦门大学2011年研]【解析】天道提倡在主导思想的规范下,不同派别、不同类型、不同民族之间思想文化的交互渗透,兼容并包,多样统一。

中国传统哲学所讲的“和而不同”,就是讲各种不同质的事物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才能产生出新的事物。

三、简答题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功能有哪些?答: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在中国古代社会的长期发展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1)民族凝聚功能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民族凝聚的功能。

文化基本精神有着巨大的思想统摄性,它可以超越地域、阶级、种族、时代的界限,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哺育每一个中华儿女,使其凝为一体,同心同德地为民族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而不懈地奋斗。

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主要的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主要的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主要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交流已经有数千年了。

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相信很多人都很了解吧。

下面是由小编分享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希望对你有用。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的精神1、“人文”精神。

炎黄时代已有其萌芽,以后孔子继承了商周的人文精神,又有创造性发展。

其特征是重视人的道德修养,主张通过自身的修养和学习,成为高尚的、有理想的人。

因而古代的人文精神特别重视礼仪,提倡德治,追求社会的和睦相处,并最终建立一个“天下为公”的世界。

这些人文精神培育了中华民族积极进取、坚忍不拔、敬老养老、救济孤残、勤俭治家治国等传统美德。

2、“自然”精神。

古代各个学派都从不同的方面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即“天人”关系。

《老子》一书提出的“道法自然”,是中国传文化中“自然”精神的出发点,强调要如实认识自然,不要附加人的主观想象。

而《庄子》一书则强调人们应当尊重自然,爱护自然,提出了保护生态平衡的卓越思想。

3、“奇偶”精神。

我们的祖先在劳动实践中创立了“阴”和“阳”这个哲学概念。

当人们用这两个概念来解释自然和人事变化的时候,又在数字方面归纳出“奇”“偶”概念。

例如从“无音”、“五色”“五味”中的“五”看事物的构成与变化。

唐代后,中医又受“八卦”说的影响。

奇与偶的离合,成为古代思维方式的一个显著特征。

于是相生相克、安危、动静、盈缺、尊卑、知行等相对的概念便应运而生。

孔子的“中庸”说、老子的“抑损举补”理论等,都是这种“奇偶”变化的理论说明。

宋儒所说的“一分为二”,也是奇偶的结合。

观察“一”,要看到它自身的“二”;最后又归结为“一”,这时人们对于某事物才有了真切的认识。

4、“会通”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是国内个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结果,同时也吸收了外国的优秀文化,这种不断吸纳并完善的特质,就是“会通”精神。

例如,西汉时期,儒、法走向了结合。

以后,儒、道又走向了兼容,并吸取了佛学的精华。

这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可以看得十分清楚。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16章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圣才出品】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16章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圣才出品】

第16章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16.1复习笔记一、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意涵1.几个基本定义(1)文化的基本精神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所有文化现象中最精微的内在动力和思想基础,是指导和推动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观念。

(2)传统传统是历史上形成的、具有稳定的组织结构和思想要素的、前后相继的、至今仍然影响着人们的特定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道德风尚等深层文化的社会心理和行为习惯。

(3)文化传统文化传统是受特定文化类型中价值系统的影响。

经过长期历史积淀而逐渐形成的、为全民族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上的难以移易的心理和行为习惯。

2.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属于观念形态的范畴,它凝聚于文化传统之中。

(1)定义①一些长期受到人们遵崇,成为生活行动的最高指导原则的思想观念或固有传统,在历史上起了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成为历史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②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指代表中国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体现中华民族蓬勃向上精神的主要的思想观念。

③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在中国文化中起主导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的基本思想和观念,是我们大家熟悉的,而不是莫测高深的玄思妙想。

(2)实质从理论思维的高度审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实质上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①民族精神,广义地讲,是指导中华民族延续发展、不断前进的精粹思想,是民族文化的主导思想。

②就其性质而言,它是一种伟大的卓越的精神。

③就其表现形式而言,它渗透在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之中。

(3)地位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民族延续发展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4)特点作为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思想观念和文化传统,它必须具有两个不可或缺的特点:①具有广泛的影响,感染熏陶了大多数人民,为他们所认同所接受,成为他们的基本人生信念和自觉的价值追求。

②具有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

二、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1.天人合一(1)中西文化的差异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之一就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

中国文化概论 张岱年 方克立

中国文化概论 张岱年 方克立

第四章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在中国文化史上居有什么样的地位?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以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所谓“诸子百家”,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

其次有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等。

百家争鸣是中国教育思想史和学术史上空前繁荣和极为活跃的一次盛会。

史学教育家孙培青先生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及其思想成果,堪称中国思想学术发展的重要源泉”。

百家争鸣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的地主阶级和没落的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我国学术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以后中国文化的发展基础,决定其发展方向。

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主义所推崇的传统文化就是百家争鸣的思想精华。

秦朝所采用的治国思想是法家的思想,从汉朝开始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以后各朝都以儒家为正统的思想。

法家、儒家都是百家中的大家。

百家争鸣为各朝代的统治者提供了各种治国思想,也开辟了多元文化的先河。

可以说,百家争鸣的精华部分的组合是我国文化发展的源泉。

百家争鸣的影响一直贯穿与整个历史发展的进程,虽然自汉开始,儒家正统。

此后历代都以儒为主流。

但是,百家争鸣的思想依然存在,只不过是融合进儒家的思想当中去了。

儒家思想随着改朝换代的历史进程,不断完善自身的特点。

为了符合统治者的治国需要,儒家思想必须不断的补充新的内容,而这些部分绝大多是从百家争鸣的精华中取得。

可以说,儒家的思想是百家争鸣的一个浓缩。

综上所述,百家争鸣自出现的时代起一直到现在,其所产生的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2000多年中国古代文化学术发展的道路、特点及其中的各种问题、思想都可以从先秦百家争鸣中追溯到其源头。

可见,百家争鸣在中国文化中是起着基础性作用的。

二儒学是怎样崛起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如何?1 社会大变革,为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提供了历史舞台。

由于战争不断,在战争中衰败的诸侯大臣们,他们畜养的家庭文人乐师流落四方,促使了学术下移,形成了从“学在官府”到“学在四夷”的转变。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结课论文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结课论文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结课论文中国的文化丰富多彩,传统文化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中国传统文化论文篇1:《中国传统文化管理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市场竞争环境日益激烈,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单单是技术方面的竞争,更是文化的竞争。

因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是我国企业管理者势在必行的一件事情。

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管理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对于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管理思想“儒家”思想的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我国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儒学的创始人“孔子”核心思想是“仁”,将“仁”的思想应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中,要求企业管理者制定企业管理方案时要充分体现“仁”的思想,首先,企业管理在制定企业管理规章制度时要将企业的长远利益和员工的个人利益结合起来,既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员工的个人利益还要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例如企业在制定员工福利制度时,要充分考虑到员工的实际需求,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员工的心声,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其次,企业管理者在对企业员工进行管理时,要积极与员工进行沟通和交流,及时获得反馈,对员工实施“仁”的管理思想,以人为本,尊重员工,让员工不单单只是为了谋生而工作,更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而去工作。

最后企业管理者在企业聘用人才时,要做到“知人善用,任人唯贤”,在考量员工工作能力的时候,还要注重员工的思想品格。

总而言之,要将儒家“仁”的思想切实的落实到企业经营管理中。

儒家思想除了孔子的“仁”的思想之外,“以和为贵”也是儒家的重要管理思想,儒家注重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孔子更是把“和为贵”作为人处世和管理的原则。

而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将“和”的思想应用到其中,是十分有必要的。

作为企业管理者要明白员工不只是“经济人”,更是具有自我价值实现需求的企业开拓者。

因此在企业的建设和发展之中,必须发挥其主体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与自我实现

中国传统文化与自我实现

中国传统文化与自我实现--采访张岱年先生许金声许金声:中国传统哲学中有哪些有关"自我实现"的思想?张岱年:"自我实现"是翻译名词,在我国古代也有类似的思想。

从孔子讲起吧,孔子人认为每一个人都有独立的人格。

都有实现仁德的要求。

所以他讲:"为仁由已,岂由人乎哉?"。

实际上这个"仁"就是一种内在的要求,"仁"的实现也就是一种自我实现。

但孔子讲得很不明确。

到孟子就比较明确了。

孟子也是讲性善论的。

人善性。

扩充这个善性就是自我实现。

孟子提出"践形"的概念。

"践形"就是实现形体中有可能性,把形体中所有可能性都有动发展起来。

这叫做"践形"。

"践形"这个概念和"自我实现"比较接近,只人有圣人才能够践形,能够实现他自己所有的可能性。

到了《中庸》,讲得也比较明确。

《中庸》讲"尽性"孟子讲"尽心"。

《中庸》讲圣人能"尽已之性"。

把自己的性尽量认识。

尽量发展。

然后能"尽入之性"以及"尽己之性"。

"尽已之性"。

就是自我实现,把自已心理中的善良本性都实现出来,这就是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总是肯定本性中有善良的方面。

要是本性中都是不善良的东西那么实现起来就没有意义了。

荀子跟孟子不一样,他讲"性恶",所谓"化性"就是要改变本性,他强调实现自己的主观动性。

以后来的宋儒,周敦颐讲"诚",他认为"诚"是圣人的本性,"诚"就是纯粹的善。

把本性尽量地实现出来就是"诚",这是周敦颐的思想。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_张岱年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_张岱年

收稿日期:2003-07-10作者简介:张岱年(1909—),男,河北献县人,北京大学教授,中华孔子学会名誉会长。

 2003年第5期总第176期 齐鲁学刊QILU JOU RN AL N o .5G eneral No .176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张岱年(北京大学,北京100871) 摘 要:几千年来,中国文化长期延续发展,虽曾经走过曲折的道路,而仍能自我更新,继续前进。

其发展更新的思想基础,就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其主要内涵有四项基本观念,即:(一)天人合一;(二)以人为本;(三)刚健自强;(四)以和为贵。

关键词:中国文化;天人合一;人本;刚健自强;和中图分类号:G 02;B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22X (2003)05-0005-04 现今时代,做一个中国人,最重要的是具有爱国意识,而爱国意识有一定的思想基础。

只有认识到祖国的可爱,才能具有爱国意识。

而要认识到祖国的可爱,又必须对于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有正确的理解。

几千年来,中国文化长期延续发展,虽曾经走过曲折的道路,而仍能自我更新,继续前进。

这发展更新的思想基础,就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何谓精神?精神即是思维运动发展的精微的内在动力。

中国文化中有一些思想观念,在历史上起了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成为历史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这就是文化的基本精神。

当然,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但是思想意识在一定条件下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文化的基本精神必须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具有广泛的影响,为大多数人民所接受领会,对于广大人民具有熏陶作用。

二是具有激励进步、促进发展的积极作用。

具有这两方面的表现,才可以称为文化的基本精神。

我认为,中国几千年来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其主要内涵有四项基本观念,即:(一)天人合一;(二)以人为本;(三)刚健自强;(四)以和为贵。

以下试依次加以诠释。

一、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即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亦即认为人与自然界不是敌对的关系,而是具有不可割裂的关系。

张岱年论文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演变及其发展规律

张岱年论文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演变及其发展规律
不但各学派之间展开辩论,而且同一学派中间更存在着不同的支派。韩非说:“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自墨子之死也,有相里氏之墨,有相夫氏之墨,有邓陵氏之墨。故孔墨之后,儒分为八,墨离为三。”(5)这样,大的学派之内又有不 同的支派,这充分显示了战国时期的学术自由。
儒墨当时并称“显学”,《吕氏春秋·当染》说:孔墨“从属弥众,弟子弥丰,充满天下”;“孔墨之后学,显荣于天下者众矣,不可胜数”。儒家的特点是宣扬“仁义”,通习六经,《庄子·天下》云:“《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墨家的特点是宣扬“兼爱”,而对于名辩(逻辑)、几何、物理学有较精深的研究,在中国逻辑史、科学史上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商代宗教和艺术已相当发展,保存至今的商代青铜器的精美,至今犹今人赞叹。商代的甲骨文表明当时文字已很繁富。《尚书·周书·多士》记述周公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这表明商代已有典籍,但都失传了。孔子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1)孔子已叹夏商之 礼“文献不足”,今日更难考其详情了。甲骨文提供了商代史迹的一些证据,但仍然是不完备的。
道家是隐者之学,但也有广泛的影响。道家长于抽象思维,对于本体论的问题进行较深的探索,而又表现了菲薄知识、排摈文化的倾向。孔子主张“博学于文”,墨子亦“好学而博”,老子则宣扬“绝圣弃知”、“绝功弃利”;庄子指斥“文灭质、博溺心”,要求回到原始的“素朴”。老子、庄子的这些言论是对于当时的等级制度的抗议。
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产为了实行“《春秋》大一统”的方针,保证当时中央集权的政治统一。这个建议的实施确实保证了政治上的统一,却是以牺牲学术繁荣为代价的。秦始皇焚书,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惨重的后果。上古文献《尚书》缺残不全了,六国的国史荡然无存(到西晋时代才发现了魏国的《纪年》);惠施是博学之士,《庄子·天下》篇说:“惠施多方,其书五车。”而《汉书·艺文志》仅仅著录 “《惠施》一篇”,其余都逸失了。汉武帝罢黜百家,道家仍有其潜势力,流传不绝,阴阳家的一部分学说被董仲舒所吸收,法家的“刑名法术”仍为统治者所采用,此外墨家和名家的学术却倏然断绝了。墨家对于名辩之学(逻辑)、物理之学有重要贡献,汉代以后竟无人继承,这是一项严重的损失。(幸而《墨子》一书还保存下来,使后人有所 考见。)

张岱年论文综合、创新,建立社会主义新文化

张岱年论文综合、创新,建立社会主义新文化
有人认为,在近几年的文化热中,已发表的文章,基本上还没有超出二三十年代的水平。我认为这个估计是不全面的。我想这是忽略了一个主题,即忽略了当前我们所处时代的时代精神。在二三十年代,当时讨论的是:中国走向何处?中国文化走向何处?中国到底应如何办?这是那个时代面临的问题。时隔半个世纪之后的今天,我国早已进入了社 会主义社会,二三十年代面临的问题已经解决了,目标和方向已经确定了。现在的任务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一定的文化总是一定社会形态的反映。我国当今的社会状况与二三十年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已大相同,而且是大大的进步了。不同的时代应有不同时代的精神。在文化建设上,今天我们如何把握时代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文化?我认为对这个问题应有 一个明确的认识。在近几年的文化问题讨论中,有的学者所提出的观点,似乎是很“新 ”,实际上却没有把握时代的精神。
(原载《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2期)�
中国的二三十年代,日本等帝国主义入侵中国,民族、国家处于危急存亡之秋。当时,一般的中国人都有一个信念:“中国必胜”,并以“我们是中国人”自豪。可是,在80 年代的中国人中,有人却偏偏看不起自己,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思。如果说中国国民性中有“奴性”的一面,那末,这些人看不起中国的思想,正是“奴性”、“劣根性”的表现。我们有责任来纠正这种思潮。
综合、创新,建立社会主义新文化
近几年来,国内出现了文化热,同时在香港、台湾、国外都出现了有关中国文化问题的讨论。在二三十年代,我国也曾有过文化讨论的热潮。文化热往它讨论的虽是文化问题,而实质上却是关系到国家、民族发展前途的重大问题。“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文化热的出现,反映出广大人民尤其是知识阶层对国家、民族前途的关注。因此,近几年来的文化热,是一个好的现象,它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论文2000字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论文2000字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论文2000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经历了数千年的社会变迁,依然保持着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论文,供大家参考。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2000字论文篇一:中华传统文化讲坛-心得体会通过学习学校开设的《中华传统文化讲坛》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提高了自身的文化素养的意识。

中华文化讲坛是在著名学者乾泉及其负责的国家知识更新工程国学专家团队倡导下,由国家级文化教育学术团队发起,以普及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使命,以开展中华文化学术研究、专家公益巡讲、系列国学讲座、中华文化产业整合和项目产品开发的公益性文化交流项目和资源平台。

中华传统文化包罗十分广泛,内涵极其丰富学习,特别是蕴含了丰富传统哲学,那些简短精悍的名言警句是古代闲人的人生智慧总结,这些有助于我们走好人生的路途,有助提高个人思想道德修养。

例如老子和孔子做人的道理与为人处事的原则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思考空间。

古人没有现代人的忙碌节奏,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人生思考未来思考那些我们现在可能觉得是疯子似的问题,他们之所以睿智,是因为他们比我们更用心的去观察了这个社会,我们被更多世俗的东西蒙住了眼睛,我们被局限到了一个自己的小世界里,我们无法认识更广阔的天地。

假如我们思考问题只从自己出发,那么看到的都是很短期,肤浅的利益。

那么为社会为他人牺牲更是无从说起。

但是,如果把我们置于一个群体中,置身与我们大社会,我们就不会过多的注重自我的感受和个人的得失了。

文化是生活,是力量,是尊严,是灵魂,是信仰,是精神,是一切创新的源泉;弘扬中华文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

国学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华文化之根干和精华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文化强国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体系,正本清源、扬清激浊、革故鼎新,积极探索现代国学教育、研究和普及新模式,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和国学智慧,增强民族文化认同和历史自觉意识,追本溯源,继往开来,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积极提升国民人文素养、创新素质和创业能力,打造中华民族精神家园。

张岱年论文文化发展的辩证法

张岱年论文文化发展的辩证法
我们现在的历史任务是创建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文化。在创建新文化的过程中,必须努力研究传统文化二、文化的时代性与民族性
文化有其时代性,随着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西方社会经历了奴隶制时代、封建制时代、资本主义时代,20世纪之初俄国进入社会主义。西方社会的演变具有典型的意义,但是否具有普遍意义,亦尚难以断定。近年来有些学者认为中国并没有像西方奴隶制那样的奴隶制社会,这是可以继续研讨的。现在一般语言中所谓“封建制”是一个翻译名词,与中国古代所谓“封建”不同其意义。但是,经较明显的是,西方自15、16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逐渐建立。而中国在明代后期,虽然出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的萌芽,但是未能转入资本主义社会。如果说,西方自15、16世纪转入近代,在此以前可称为中古时代,那么,中国的中古时代一直延续到19世纪的初期。用现在流行的名词来说,中国自周秦以来以至清代中期,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封建”制的文化,而近代西方的文化是资本主义文化。这是中国文化的时代性的差异。
试就哲学体系而论,一个哲学家的哲学体系较之民族文化,应是更严密的体系。但哲学体系的内容也是可以分析的。哲学体系之中包含许多主要命题,包含许多理论环节。其所包含的命题之中,有些是正确的,有些是不正确的,亦难免正误错杂、真伪交糅、瑕瑜互见。自古及今,每一哲学体系大都有其所“见”,有其所“蔽”。取其所“见”,解其所“蔽”,这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应该的。例如德哲黑格尔,建筑一个巨大的体系,超迈前哲。但我们可以取其辩证法,而批判其唯心论。
(选自《张岱年全集》第7卷,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版)
注 释
(1) 《列宁选集》第4卷,第348页。�
四、文化的整体与可分性
每一民族的文化都具有一定的体系,其中包含许多层次、许多方面、许多条目、许多成分。这些不同的层次、方面、条目、成分,相互维系、相互扶助、相互补充,共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这是文化的整体性。文化体系之中,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不同条目、不同成分,又是可以分析的,是可分别辨识的,这是文化的可分性。

张岱年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论证思路

张岱年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论证思路

张岱年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论证思路张岱年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论证思路是指张岱年对于中国文化的深入探究,他通过以下几点来论证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一、历史文化背景。

张岱年认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由先秦以来积淀而成的,它将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放在最高位置,不断更新和创新,使中国文明得以保持长久的发展。

因此,张岱年提出,要了解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就必须全面把握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背景。

二、儒家思想支撑。

张岱年认为,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根基,儒家学说所提供的“仁政”理论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仁政不仅是政治行为的标准,也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是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张岱年认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仁”,即以“仁”为中心,以“忠”、“义”、“礼”和“智”为基础的整体构成,它既是道德规范,又是政治实践的基础,是中国文化的精髓。

三、太极元素支撑。

张岱年认为,太极元素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支撑,它融合了儒家、道家和其他传统文化的思想,以“道法自然”为核心,以“天人合一”为理念,认为人应在和谐的宇宙环境中追求自我完善。

张岱年认为,太极元素代表了中国文化的理念、价值观和文化精神,它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四、自然观支撑。

张岱年认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也包括自然观,即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他指出,中国文化一直强调“天人合一”,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把自然界当作人类有机的一部分。

张岱年认为,这种自然观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五、总结。

张岱年认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仁、义、礼、乐、忠、智”,这是以“仁”为中心,以“忠、义、礼、智”为基础的整体构成。

它不仅是道德规范,也是政治实践的基础,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它既体现了儒家以及其他传统文化的思想,又体现了太极元素和自然观的内涵,从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张岱年的《中国文化概论》资料

张岱年的《中国文化概论》资料

绪论中国文化的基本概念教学难点:对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认识教学内容:一、“文化”的涵义(一) “文化”界说文化概念的界定,是个复杂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有许多不同的看法。

要说明“什么是文化”,并不是一个经院式的学究问题,而是一个牵涉理论和实际两方面的具体问题。

“文化”一词早在中国古代汉语中就已经存在。

“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

“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

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

同时又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

“文化”在中国古代本指“以文教化”,与武力征服相对应,即所谓“文治武功”。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是文化的原始提法。

中国文化一开始就有一种精神和人文的指向。

而西方语言中的文化一词与汉语的文化有相近的一面,又有相异之处。

英语中的Culture和德语中的Kultur均由拉丁语的Cultura转化而来。

拉丁语系的Cultura则是从对物质文化的解说开始的。

文化作为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是由近代欧洲人开创的。

(二) 文化的定义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的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其结果,都属于文化;或者说,“自然的人化”即是文化。

二、文化的分类与基本结构文化犹如一具血肉丰满的肌体,它的内容十分丰富,且其内涵外延差异较大。

为了深入了解文化的概念,将其分成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

(一) 广义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

也称“大文化”。

(二) 广义文化的结构层1、物态文化层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的。

它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务,构成整个文化创造的基础。

2、制度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构成的。

它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家族、民族、国家、经济、政治、宗教社团、教育、科技、艺术组织等。

3、行为文化层4、心态文化层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蕴化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古代,孔子是一个继往开来的人物,一方面对于过去的文化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总结,另一方面又开创了文化发展的新局面。从孔子开始,私人讲学蔚然成风;到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的盛况蓬勃兴起了。
西汉今文经学把孔子装扮为一个神人,那是历史的倒退。古文经学和历史家司马迁则肯定孔子是一个卓越的学问家。在古文经学和历史的传说中,孔子的主要工作是:“删诗书,定礼乐,修春秋,序易传。”这是东汉以来至明清时代孔子的具体形象,这是一个卓越的哲学家、教育家的形象。孔子以《诗》、《书》教弟子,保存了上古的诗歌和历史文献。孔子在音乐史上也有重要地位。“修春秋”之说,首见于孟子的言论中,近人颇有疑问,但亦不易提出有力的反证。宋代欧阳修开始怀疑《易传》不是孔子所作,但直到近代,许多史学家、易学家仍然承认《易传》表达了孔子的思想。《易传》中有先秦哲学中最精湛的辩证法。如果《易传》出自孔子,孔子的哲学观点就超越老庄荀诸子了。《礼记》的《礼运》篇有孔子谈论“大同”的记载,而“大同”是中国古代最高的政治理想。这样,在汉魏以至宋明时代中,一般学者心目中的孔子形象,确实是高大的、卓越的。
何谓仁?仁即是“爱人”(29),亦即“泛爱众”(30),亦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 达人”(31)。所谓“爱人”的具体意义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何谓立 ?立即能独立生存而不依靠别人。何谓达?达即上讲,提高。“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是自己要求成立,也帮助别人成立;自己要求提高,也帮助别人提高。这是仁的主要涵义。
孔子称赞子产,赞扬子产不毁乡校(21)。子产宣称“天道远,人道迩”,孔子主张“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孔子重礼,子产亦说过“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22)。孔子的政治思想基本上是和子产一致的。近年以来,许多人都承认子产是进步的政治家,却认为孔子是守旧派,这是不公允的。(十年动乱时期,也有人写文章 评击子产,那更是完全荒谬的。)
张岱年论文孔子与中国文化.txt世上有三种人:一是良心被狗吃了的人,二是良心没被狗吃的人,三是良心连狗都不吃的人。︶﹋丶 爱情是个梦,而我却睡过了头﹌张岱年论文孔子与中国文化.txt35温馨是大自然的一抹色彩,独具慧眼的匠师才能把它表现得尽善尽美;温馨是乐谱上的一个跳动音符,感情细腻的歌唱者才能把它表达得至真至纯孔子与中国文化
过去很多人认为孔子是守旧派,或者认为是复古主义者,其主要理由之一是认为孔子拥护周礼,这个问题还需要作具体的分析。孔子曾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载!吾从 周。”(17)事实上,孔子并不认为周制是永恒的尽美尽善的。他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18)这就是说,对于周礼还应有所损益。他曾评论乐章说:“《韶》尽美矣,又尽善也”;“《武》尽美矣,未尽善也”(19)。从这些言论看来,所谓“吾从周”乃是在三代之中取其最近的,并非认为周制是绝对好的。孔子论仁,有“克己复礼为仁”之说(20),有些人认为“复礼”即是恢复周礼,其实这是望文生义,所谓“复礼”的内容即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即视听言动无不合礼,并非复古之意。
何谓文化?文化即是人类改造自然同时改变人性的一切成就。何谓心理?一般的所谓心理包括对于客观世界的正确的和不正确的认识,以及自发的和自觉的主观要求。孔子的学说对于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和共同心理的形成起了别人不能比拟的深远影响。
孔子的学说何以能发生这样巨大的影响呢?这首先是由于孔子继承、总结了原始社会后 期以来和夏商周三代的文化传统。我们现在看孔子,觉得他已经是年代久远了,事实上在孔子以前,中国文化已经有二三千年的漫长历史。韩非说:“殷周七百余岁,虞夏二千余岁。”(2)尧舜虽然是传说中的人物,但未必出于虚构。孔子自称“述而不作,信 而好古”,又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孔子一生的工作正是对于尧舜以来夏 商周三代的文化成就进行了一番系统的整理,作出了一次重要的总结。孟子称赞孔子为 “集大成”,即意谓孔子总结了上古时代的文化思想。孔子的学说不是凭空提出的,而是有其深厚的历史基础。惟其如此,所以能够对后来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近年以来,多数哲学史家认为:《春秋》基本上是鲁国史官的手笔,《易传》是战国时期的著作,“大同”学说更是战国时期儒家的思想;关于孔子言行的最可靠的资料是《论语》和《左传》中关于孔子的记载。这样,关于孔子的资料较过去时代所承认的大大削减了。虽然如此,专从《论语》和《左传》来看,孔子仍然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仍然是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思想基础的最主要的哲人。
孔子所谓“为之”具有什么具体内容呢?他所从事的活动是什么性质的活动呢?多年以来有一个流行的说法,认为孔子在伦理学说、教育思想方面有所创新,在政治上却是保守的,属于守旧派,他一生不得志,是由于他的政治活动是违反历史发展趋势的。十年动乱时期,“批孔”、“批儒”,更指斥孔子是一个顽固的反动派、复古派、复辟狂。时至今日,这个问题须加以认真考察,分辨清楚。认为孔子守旧、保守,逆历史潮流而动的看法,主要以四项历史资料为依据。(1)孔子反对三桓僭越;(2)孔子反对陈桓杀君; (3)孔子反对鲁用田赋;(4)孔子反对晋铸刑鼎。前两项见于《论语》,后两项资料见于《国语》和《左传》。多数的论者都认为当时鲁国的三桓、齐国的田氏司于革新派,鲁用田赋、晋铸刑鼎也都属于革新的措施。当时鲁国的三桓破坏了周礼,齐国的田氏进行了一些改革,晋铸刑鼎,鲁用田赋,都是符合历史潮流的新措施,这些都是事实。孔子反对这些,是否一定是顽固守旧呢?这还要进行具体的分析。当时各国诸侯大夫都从事 于僭越,这是大势所趋。但这类僭越行为对于人民有没有好处呢?事实上那只是加重了 人民的负担。孔子尝说:“礼,与其奢也,宁俭。”(7)从宁俭勿奢的观点来反对僭越 ,应该是有积极意义的。田氏篡齐有一定的进步性,但是春秋末年陈恒杀君,据《左传》的记载,仅仅属于权利之争,并无革命意义。孔子反对陈恒杀君,也难以断定其为反动的。后来《庄子》书中讥讽田氏代齐为“窃国者侯”,韩非在他们的著作中也指责“ 田常杀君”(8),能说反对陈恒杀君就是守旧反动么?孔子反对鲁用田赋的理由是反对增税,他的主张是:“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9)这反对增税的言论,虽然 不合乎经济发展的形势,但不能说是反动的。孔子反对晋铸刑鼎的理由是“民在鼎矣 ,何以尊贵?贵何业之守?贵贱无序,何以为国?”(10)强调了贵贱的等级秩序。这表现 了反对劳动人民的倾向。但是,强调贵贱区分是先秦时代儒法诸家的共同观点。商鞅论历史的演变说:“上世亲亲而爱私,中世上贤而说仁,下世贵贵而尊官。”(1)法家的 “贵贵”更甚于儒家。如果说法家的“贵贵而尊官”的思想在当时也还起过一定的进步作用,何以继言孔子的“尊贵”言化一定是反动的呢?
孔子的哪些思想观点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呢?这主要有三点。第一,积极 乐观的有为精神;第二,对于道德价值的高度重视;第三,开创了重视历史经验的优良传统。
孔子虽然承认天命,但不是消极地等待命运的安排,而是积极努力争取达到人力所能达到的最高限度。孔子自称“为之不厌,诲人不倦”(3)。当时的隐者讥讽他是“知其不 可而为之者”(4)。他自述自己的生活态度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5)。孔子倡导积极有为,是非常昭著的。他还说过:“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不有博奕者乎?为之犹贤乎已。”(6)认为博奕比无所事事还好些,这种反对无所作为的态度是非常明显的。
孔子的政治活动究竟是什么性质的活动呢?《论语》中有一段记载透露了其中的信息。 《论语》云:“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桀溺……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 易也。’”(23)所谓“易之”、“与易”的“易”字是改变之意。孟子批评墨者夷之,曾说:“墨之治丧也,以薄为其道也。夷子思以易天下。”(24)儒墨都是企图以其道“ 易天下”的。孔子一生的活动也是企图以其道易天下,企图改变“天下无道”为“天下有道”。这种活动固然不是革命的活动,而可谓一种移风易俗、建立理想秩序的活动。
所谓立就是有独立生存的能力,亦即有独立的人格。孔子肯定人人有自己的独立意志,他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32)孔子称赞伯夷、叔齐“不降其志,不辱其身”(33),以为这是保持独立人格的最高表现。
人人具有“不可夺”的独立意志。孔子认为,做一个人,应该“志于道”(34)。如能“ 志于道”,就可以达到高尚的精神境界。孔子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35)又说:“饮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36)志于道的人,虽然生活艰苦,但能自得其乐,这是一种高尚的乐趣。孔子以为,在一定条件下,应该为了实现道德理想而牺牲自己的生命。他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37)道德理想比个人生命更为重要。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灿烂的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延续、不断发展的精神支柱。斯大林论民族,认为一个民族不但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而且还有“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1)。中华 民族确实具有“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种“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方面有其经济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有其与社会教育密切联系的思想基础。这种“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是在一些有重要影响的思想家பைடு நூலகம்教育家的引导和培育之下逐渐形成的。而在中华民族的 “共同文化”与“共同心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起了最重要、最巨大的作用的,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
孔子的政治思想主要有三点:(1)为政以德;(2)君主集权;(3)反对个人独裁与大臣专 权。他强调道德在政治上的作用,宣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敦敢不正?”(12)要求 统治者在道德上作出表率,这确实具有深刻的意义。孔子宣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也;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也。”(《季氏》)这是中央集权的思想,应该说是符合春秋战国的发展趋势的。以后孟子讲“定于一”(13),荀子鼓吹“天下为一 ”(14),都主张建立统一的中央政权,这种思想都可以说源于孔子。鲁定公问:“一言而丧帮,有诸?”孔子回答:“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 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15)反对“言莫予违”,也就是反对个人独裁。孔子认为,君主虽应有最高权力,但不应个人独裁;同时大臣亦不应专权,“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16)。这些思想,应该说都是符合当时历史发展要求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