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的小故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科学家的小故事

在东汉时期,中国出现了一位创制天球仪、候风仪、地震仪的天文学家张衡。

张衡于公元78年出生在河南南阳,家境贫苦。但他自幼喜欢读书,成年后曾在南阳

郡做了几年文官,后来辞职回乡,潜心天文研究。中国汉朝先后出现了三种关于天体运动

和宇宙结构的学说,这就是“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盖天说”认为天在上,地在下,天像一个半圆形的罩子,大地像一个倒着的盘子。”“浑天说”主张天是浑

圆的,日月星辰会转入地下,早期的浑天说认为大地是平的,改进的浑天说认为大地是球

形的。“宣夜说”认为天没有一定形状,而是无边无际的充满气体的空间,日、月、星辰

都飘浮在气体中。张衡根据自己对天体运行的认识和实际观察,认为“浑天说”比较符合

观测实际。他还制作了一个能够精确演示浑天思想的“浑天仪”。

张衡的另一发明是制作了水运浑象,它是世界上第一架用水力发动的天文仪器。水运

浑象实际上是个天文钟,通过它的等速旋转,可以报告时刻。世界上第一个可以测定地震

方位的地动仪,也是这位古代科学家发明的。张衡还在《灵宪》等天文著作中,阐述了无

限宇宙的思想,解释了月亮反射阳光和月食发生的原因。他对2500颗恒星的观测记录和“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之一度”的计算结果,和近代天文学非常接近。

邓稼先1924—1986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邓稼先是安徽人,

后来在北京大学当物理老师,1948年10月,邓稼先去美国读研究生,1950年获物理学博

士学位。在他取得学位后的第9天,便登上了回国的轮船。回国后,邓稼先在中国从事原

子核理论研究工作。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

弹元勋”。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56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邓稼先曾荣获全国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级科学进步特等奖,并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邓稼先和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都是安徽人,在同一个中学上学,从小两人在一起弹

玻璃球、打墙球、比赛爬树,二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邓稼先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完成

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邓稼先又

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领导并亲自参与了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

弹的研制和实验工作。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

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

一星功勋奖章”,邓稼先就是为此付出了毕生的精力,也为此献出了生命。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和氢弹

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叶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1964年10月16

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

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这是中国人民在攀登现代科学高峰征途中创造的“两弹一星”的人间奇迹。“两弹一星”的伟业,是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的荣耀与骄傲,也是人类文明史

上的一个勇攀科技高峰的空前壮举。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祖籍中国山东省日照市,1936年1月27日生于美国密执安州安

阿伯,中学时代是在台湾度过的。1956年丁肇中入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60年获硕士

学位,1962年获博士学位。1963-1964年在欧洲核研究中心工作,1964-1967年在美国哥

伦比亚大学工作。1967年起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教授,1977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

院士。

丁肇中主要从事高能实验物理、基本粒子物理、量子电动力学、γ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他最杰出的贡献是在1974年,与里希特各自独立地发现了J/ψ粒子。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2年夏,丁肇中实验小组利用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质子加速器寻找质量在1.5×109eV~5.5×109eV之间的长寿命中性粒子。1974年,他们发现了一个质量约为质

子质量3倍能量为3.1×109eV的长寿命中性粒子。在公开发表这个发现时,丁肇中把这

个新粒子取名为J粒子,"J"和汉字"丁"字形相近,寓意是中国人发现的粒子。与此同时,美国人里希特也发现了这种粒子,并取名为ψ粒子。后来人们就把这种粒子称为J/ψ粒子。J/ψ粒子具有奇特的性质,其寿命值比预料值大5000倍。这表明它有新的内部结构,不能用当时已知的3种味夸克来解释,而需要引进第四种夸克即粲夸克来解释。J/ψ粒子的发现大大推动了粒子物理学的发展。

此外,通过高能正负电子对撞的物理实验,丁肇中在1979年夏发现了三喷注现象,

为胶子的存在和量子色动力学提供了实验依据。他进行的高能下电磁作用与弱作用干涉效

应的实验,为弱电统一理论提供了实验依据。1981年起,他组织和领导了一个国际小组

──包括中国在内的约13个国家近400名物理学家参加的L3组。在欧洲核子中心高能正

负电子对撞机LEP上进行高能物理实验,寻找新的基本粒子及其粒子物理的新现象。

丁肇中热心培养中国高能物理学人才,经常选拔中国青年科学工作者去他所领导的小

组工作。他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校的名誉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

委员。

2021年世界物理年活动日前在欧洲启动。他正领导着来自美、法、德、中等14个国家43所一流大学和科研院所的581名物理学家,在日内瓦建造的世界上能量最大的正负电子对撞机上,探索宇宙中的新物质、反物质。

1972年12月7日,苏步青的学生、著名数学家张素诚,因《数学学报》复刊之需,拜访各地数学家,到上海理应拜访苏老师,没想到苏老所赐的《射影几何概论》英文版一书上,别开生面在扉页题了一首诗:

三十年前在贵州,

曾因奇异点生愁,

如今老去申江日,

喜见故人争上游。

这不仅打破常人的题词俗话,把师生之情和盘托出,又足可看出苏老诗艺的高超,文学功底的深厚了。

许多人都知道苏步青是数学大师,却不知道他还是位文学大师,写作大家和诗人。他从小酷爱古诗文,13岁学写诗。读初小时常骑在牛背上诵读《千家诗》等。几十年来,他与诗为伴,与诗书同行,每次出差,提包里总放一二本诗集,如《杜甫诗选》等。苏步青不仅读诗,更有作诗兴趣,几十年笔耕不辍,写了近千首诗作。在他96岁高龄时,北京群言出版社出版了《苏步青业余诗词钞》,共收近体诗444首,词60首,由苏老手写影印,其中1931~1949年早期作品191首,内有词47首。从中我们可以领略苏老60年间的学术生涯和诗书技艺折射的光芒,富有时代气息,给人以诸多的启迪。

回想浙江大学内迁湄潭时期,他和数学大师钱宝琮等创设湄潭吟社,在生活极度困难下,自费出版了《湄潭吟社诗存第一辑》,内收各家诗词约100首。在国难当头日子里,诗人们品茶吟诗,或切磋教义,或评论时局,其忧国思乡,愤世嫉俗之情常流露于笔端。

1944年,苏步青以“游七七亭”为诗题作一诗:

单衣攀路径,一杖过灯汀。

护路双双树,临江七七亭。

客因远游老,山是故乡青。

北望能无泪,中原战血腥。

这是苏步表以物寄情,对家乡沦陷和祖国山河破碎的怀念和人民奋起抗战的歌颂,爱国忧世之情自心中汩汩流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