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音诗音画
第四单元音诗音画《图画展览会》课件人音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
“漫步”主题
整个组曲用“漫步”主题贯穿统一起来。 仿佛是穆索尔斯基,以及哈特曼的朋友们在展览会的观众中走来走去。
《牛车》
《牛车》描绘了公牛拖着笨重简陋的大货车经过的 风俗性画面。低音号奏出悲戚的驾车人之歌。
力度由弱及强,仿佛牛车由远处走来。小鼓模仿牛 车急促的吱吱嘎嘎声。饱满而坚定,情绪吕伟开朗 。
第四单元 音诗音画
《图画展览会》
欣赏
背景资料
《图画展览会》是1874年穆索尔斯基参观亡友俄罗斯画家、建筑 家哈特曼的遗作展览后有感而创作的。穆索尔斯基参观哈特曼的纪 念展览会不久,即从展品中选出他最感亲切的肖像画、风俗画及民 间创作密切相关画面,创作了一组钢琴曲,并将这组钢琴曲命名为 《图画展览会》,在其中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哀思和热情。
《侏儒》
《古堡》
《杜依勒里宫的花园》 《利莫日市场》
《未孵化的鸡雏的舞蹈》
No Image
《墓穴》
《鸡脚上的小屋》
作者介绍——穆索尔斯基
俄国作曲家。 代表作:歌剧《鲍里斯·戈杜诺夫》《霍万斯基乱党》; 管弦乐曲《荒山之夜》;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等。歌曲 《跳蚤之歌》《可爱的萨维什娜》。
“漫步”主题的灵感:穆索尔斯基以及哈特曼的朋友们在展览会中走来走去。
《图画展览会》的管弦乐改编至少有五种。其中以法国作曲家拉 威尔配器的最为出色。
《图画展览会》
Unified fonts make reading more fluent. Theme color makes PPT more convenient to change.Adjust the spacing
高潮之后再现驾车人之歌的主题。随着音响渐弱,
两个犹太人》
富有、肥胖、傲慢、乐观的
《音诗音画》教案
第四单元音诗音画第一课时:歌曲《美丽的村庄》教学目标:1、能够根据《美丽的村庄》的节奏、旋律、结构等特点,用欢快、活泼、热情、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这首歌曲,用创造性的积极态度为歌曲伴奏。
2、聆听《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嘎达梅林》、《图画展览会》,能够感受、体验乐曲中音乐要素 (如节奏、旋律、音色、速度、力度……)在表现音乐情绪、刻画音乐形象方面的作用,理解音乐的内容及意境,知道俄国作曲家鲍罗丁、穆索尔斯基的主要贡献,并能背唱《嘎达梅林》的民歌主题及《图画展览会》的漫步主题,为《图画展览会》的音乐作画。
3、能够对标题音乐感兴趣并愿意主动参与聆听,初步了解交响诗及交响音画的一般特点。
教学重难点:附点及切分节奏,弱起小节,密集的节奏难点:把握歌曲的风格,有感情的演唱教学方法:视唱法、欣赏法、讨论法教具:录音机、磁带、钢琴教学过程:教材分析:歌曲采用二部曲式结构而成。
降E大调、2/4拍。
歌曲的第1-16小节由两个完全对应的乐句组成。
可以说,这16小节已经构成一个完整的乐段。
而此后的8小节(第17—24小节)实际上发挥着补充前面两个乐句的作用。
因此,这两部分内容依然可以看做是一个完整的段落。
即:第1—24小节为这首歌的第一乐段。
这个乐段由弱拍起始,节奏比较密集。
其中,附点及切分节奏使音乐的动力感得到加强。
歌曲的旋律起伏较大,给人以清新活泼的感觉。
歌曲的第二乐段开始部分的节奏疏密相间,其中的切分节奏刻意加长,而旋律线主要呈上扬的趋势,使人们的情绪激昂、振奋,感情更加激动,由衷地表达出人们对家乡的赞美之情。
这就与前面的音乐情绪形成了对比。
其后半部分的音乐基本上是与第一乐段呼应着的,从而使歌曲在对比之后又求得统一。
新课教学:一、初听歌曲《美丽的村庄》思考:这首歌曲的情绪?它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作曲家怎样来表达的?生讨论,师归纳。
二、学唱乐曲:1、找出最难唱的乐句,跟着老师学唱旋律。
2、跟着钢琴轻声唱,注意附点、切分节奏3、分析歌曲:歌曲采用二部曲式结构而成。
《第四单元 音诗音画 黄鹤的故事》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
《黄鹤的故事》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聆听和欣赏《黄鹤的故事》这首音乐作品,理解其音乐风格和情感表达。
2. 通过对音乐背景的了解,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 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这首音乐的感受,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二、作业内容:1. 聆听和欣赏《黄鹤的故事》这首音乐作品,至少反复聆听三遍,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
2. 阅读相关音乐背景资料,了解这首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和相关故事,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 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将这首音乐作品进行改编或再创作,如用乐器演奏、歌唱或舞蹈等方式表达出来。
可以参考相关资料,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创作。
三、作业要求:1. 作业提交形式可以是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不限,但要保证质量。
2. 作业内容要真实反映自己的感受和理解,不要抄袭或借鉴他人的作品。
3. 鼓励创新和个性化的表达,但要符合社会公德和法律法规。
4. 按时提交作业,逾期提交将视同未完成处理。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包括创意性、表现力、真实性等方面。
2. 评价方式将采取教师评价、同学互评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3. 评价结果将作为期末成绩的参考之一,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作业并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五、作业反馈:1. 鼓励学生在作业过程中遇到问题和困难时及时与教师和同学沟通交流,共同解决。
2. 作业提交后,教师将对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3. 学生应根据教师的反馈进行改进和提高,不断完善自己的作业。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能够:1. 深入理解《黄鹤的故事》这首音乐作品的风格和情感表达。
2. 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 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4. 通过教师的评价和反馈,不断改进自己的作业,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同时,也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
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参与,共同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初中音乐第四单元:音诗音画《图画展览会》教学案共6页word资料
要成员有 5 位,他们分别是: 米利·阿列克谢耶维
像画、风俗画以及与民间创作密切相关的画面有感而写 思。
的。可以说这部作品,倾注了姆索尔斯基全部的哀思和
热情。
学生跟着唱主
我们唱着漫步主题,走进图画展览会,来到了第一 教师领唱 题
幅图画前。
2.欣赏音乐,分析作品
㈠、两个犹太人----胖子和瘦子
从美术的角度
此时此刻,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服图画,从图画中,
主题。鸣钟是故俄罗斯庆典仪式不可缺少的内容,乐曲 中的钟声热烈辉煌,表现了古俄罗斯的节日气氛。最后, 在尾声中,城门的主题越来越辉煌,呈现出全民欢腾的 壮丽景象。
美术角度:一座具有俄罗斯风格的城门,有教堂, 总结体裁 有钟。
音乐角度:体现出了城门的雄伟,还描绘了三个不 介绍作者 同的音乐形象,表现出了全民欢庆的景象。
车》、《基辅大门》)?乐曲的力度有了怎样的变化?
同学们闭眼欣赏、用心感受。
作曲家用了怎样的力度来描绘牛车的呢?
远——————近——————远
(弱)
(强)
(弱)
学生表演哑剧
感受音乐要描 绘的图画 找出音乐要素 力度的变化
力度有着很大的变化。乐曲从积弱的音响开始,好 像这负重的牛车从远处慢慢走来。当音乐到达高潮的时 候,我们听到的牛车好像走到我们跟前一样,同时我们 还听到了小鼓模仿牛车的吱吱呀呀声。后来,这驾车人 在带弱音器的法国号和低音单簧管上闪现,最后便在远 处慢慢地消失了。
回答问题
你都看到了什么?
穆索尔斯基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两个主题分别
代表了哪个人物?
从音乐要素的
我们将用填表格的方式对胖子和瘦子进行对比:
角度上来进行
人物
胖子(富有) 瘦子(穷人)
第四单元 音诗音画——《图画展览会》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
图画展览会教材分析《图画展览会》原是一部钢琴组曲,是穆索尔斯基根据亡友哈特曼遗作展览会的观后感写成。
组曲由十首小曲组成,每一首小曲各以人物肖像、生活风俗、民间童话和叙事诗中的形象,被作曲家巧妙地用“漫步”主题,联系各分曲成为一个统一的艺术整体,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标题音乐画廊。
我们欣赏的是由法国作曲家拉威尔改编的管弦乐曲。
教学目标一、欣赏《国画展览会》,尝试从速度,力度节奏、音区(乐器(销绪、性格等多种音乐要素和心理特征上分析作品,并记住《漫步》、《基辅大门》等几段音乐主题,进而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二、知道民族乐派与强力集团、作曲家穆索尔斯基及创作背景;复习“音画”相关知识,并借助画面,感受作品中描绘的音乐形象与绘画艺术的关系,了解音画的创作手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介绍“强力集团”和曲作家穆索尔斯基。
教师:从作家的笔下看19世纪的俄罗斯,是动荡、变革与征战的。
然而,随着俄罗斯音乐渐渐走近人们的视野,对民族的热爱之情深深地烙在了人们心中。
这股热情也带来了一个复兴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团体一“强力集团”,又称“五人集团”,一个由巴拉基列夫为代表组成的作曲家社团。
其宗旨是促进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发展,从民歌、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以及文学名著中吸取素材,并在音乐表现手法上也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他们笔下的音符描绘出一幅幅俄罗斯民族的风情长卷,形成一股席卷世界乐坛的潮流。
而提起“强力集团”,就不能不提及穆索尔斯基。
因为他把俄罗斯的民间音乐元素运用到作品中,让俄罗斯风情在音乐中闪闪发亮。
很有趣的是,穆索尔斯基原是政府官员,从小曾受过严格的音乐训练,虽然其晚年凄凉,但在音乐上的才华却难以掩盖。
听过他作品的人都会觉得他就是一个天才的画家,信手拈来的乐思中,带着斑斓的画面。
他的代表作有:管弦乐《荒山之夜》、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歌曲《跳蚤之歌》等。
二、音画之境(一)观赏画家哈特曼十幅图画教师:这十幅作品,是俄罗斯画家哈特曼的作品。
第四单元 音诗音画——我的祖国(合唱落实)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
《我的祖国》第二讲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课题:《我的祖国》2.课时:13.所属单元: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诗音诗画》4.合唱课5.教学方法:聆听分析、教师引导、小组讨论6.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二、课标要求能够用轻声高位的方法自信有感情的演唱合唱,并在合唱中训练中积累演唱经验,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让学生进一步地感受合唱艺术的魅力。
三、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我的祖国》的第二讲,是在上节课演唱完整的基础上对歌曲的第一段做出力度、速度、情感的对比。
本节课重点是第三段合唱的落实,学生要在轻声高位的状态下演唱出立体的二声部。
四、学情分析由于整首歌曲比较长,所以上节课学生对歌曲的学习比较吃力,几乎用了一节课才能把歌曲完整唱下来,但是歌曲的情感处理以及力度的变化几乎没有唱出来,但是在课堂快结束时终于看到了希望,相信本节课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掌握如何用音乐要素来表现音乐的情绪,并能够用轻声高位的方式来演唱歌曲的合唱部分,在演唱的同时感受合唱的魅力。
2.过程与方法:完整演唱《我的祖国》能够在尝试模仿合唱演唱方式的基础上来探究音乐要素对歌曲的作用,最后全班集体合作演唱整首歌曲。
3.情感态度价值观:完整的演唱歌曲在体验合唱和声魅力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合唱的团结协作,并且应用在平时的生活与学习中。
六、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突破方法1.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且重点落实合唱部分。
2.教学难点:合唱部分的演唱3.突破方法:聆听分析、发声练习建立立体听觉与演唱能力,轻声高位调整音色。
七、板书设计我的祖国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导入发声训练1歌曲情感处理一、导入回顾上节课《沃尔塔瓦河》的主旋律1.教师用钢琴弹奏主旋律。
2.学生跟着钢琴来演唱主题。
二、发声练习1.首先用SI来练习气息,每次记得把气息吐干净让后再吸气,深吸气,把气息吸到丹田。
2.本条练习主要为歌曲的换气以及力度变化服务。
3.始终要贯穿轻声高位。
音诗音画教学设计(精选5篇)
音诗音画教学设计(精选5篇)第一篇:音诗音画教学设计第四单元:音诗音画一、教材分析:《音诗音画》是人音版的八年级上册的第4单元,这是第二课时,本课的教学内容为:学唱《我的祖国》、欣赏《图画展览会》这两个作品。
通过本课的学习来了解“音诗、音画”这一概念,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用舒缓的呼吸、优美圆润的歌声,满怀深情的演唱歌曲《我的祖国》,并从中体会其中的爱国情感及文化内涵。
聆听《图画展览会》,能够感受、体验乐曲中音乐要求如(节奏、旋律、音色、速度、力度)在表现音乐情绪中刻画音乐形象中的作用,理解音乐的内容及意境。
2、知识与能力:在学习过程当中,能在歌谱上标出适当的表情术语、呼吸记号及力度记号。
通过小组合作,在理解音乐意境的基础上,能创编哑剧,并自信的表演3、过程与方法:在进行二声部合唱时,能够关注并力争做到声部之间的和谐与均衡。
通过欣赏、创编、表演掌握“音诗音画”这一概念,并能了解穆索尔斯基这个音乐人物。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能用舒缓的呼吸、优美圆润的歌声,满怀深情的演唱歌曲。
并从中体会其中的爱国情感及文化内涵。
2、欣赏《图画展览会》,体验音乐要素在表现音乐情绪中刻画音乐形象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进行二声部合唱时,能够关注并力争做到声部之间的和谐与均衡。
2、学生创编、表演《图画展览会》——“两个犹太人——胖子和瘦子”哑剧。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热爱自己的祖国吗?说说为什么?2、指名学生回答。
3、教师:你们的这种情感代表着所有热爱祖国的人们的感情,今天让我们去感受一下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吧!(揭示课题)(二)、学习歌曲1、聆听歌曲《我的祖国》感受作品,熟悉旋律。
2、请同学说说听后的感受。
3、简单介绍作者斯美塔那(1824---1884)捷克作曲家。
斯美塔那是捷克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和钢琴家。
4、再次聆听歌曲《我的祖国》,进一步感受作者热爱祖国的情感。
初中音乐《音诗音画》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课时)
专题三:《嘎达梅林》
(1 课时)
其中,专题三《嘎达梅林》中的表现“集结起义队
伍”活动作为研究性学习。
专题三
专题三:《嘎达梅林》
所需课时
1 课时
专题学习目标
1、了解《嘎达梅林》的故事情节,能背唱《嘎达梅林》的民歌主题。 2、通过欣赏多种艺术形式表现的《嘎达梅林》,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 的敬仰和热爱。
1、《美丽的村庄》用什么的声音演唱最能展现歌曲
风格。
2、《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是两个不同风格的两段旋
主题单元问题 律,分别代表着什么?
设计
3、《图画展览会》中如何用乐器不同的音色来刻画
人物形象及表现意境?
4、《嘎达梅林》中节奏、旋律、音色、力度等音乐
要素在表现音乐情绪上有何作用?
专题划分
专题一: 歌曲《美丽的村庄》
适用年级
八年级
音诗音画
所需时间
课内共用 3 课时,每周 1 课时。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音诗音画》是义务教育音乐八年级第一学期(人民音乐出版社), 第四单元的内容。本单元设计为三课时,第一课时,歌曲《美丽的村 庄》,第二课时欣赏《《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图画展览会》,第三课 时欣赏《嘎达梅林》。要求学生能用活泼、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了解交响音诗、交响音画(标题音乐)的一般特点,背唱相关主题,感 受音乐的意境及各种音乐要素在表现音乐作品中的作用。
对应课标
1、能够对标题音乐感兴趣并愿意主动参与聆听,初步了解交响诗与 交响音画(标题音乐)的一般特点。 2、能够根据节奏、旋律、结构等特点,用欢快、活泼、热情、有弹
性的声音来演唱这首歌曲,用创造性的积极态度为歌曲伴奏。 3、能够对标题音乐感兴趣并愿意主动参与聆听,初步了解交响诗及 交响音画的一般特点。 4、聆听,能够感受、体验乐曲中音乐要素(如节奏、旋律、音色、速 度、力度„„)在表现音乐情绪、刻画音乐形象方面的作用,理解音 乐的内容及意境,知道俄国作曲家鲍罗丁、穆索尔斯基的主要贡献, 并能背唱《嘎达梅林》的民歌主题及《图画展览会》的漫步主题,为 《图画展览会》的音乐作画。
《第四单元 音诗音画 黄鹤的故事》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
《黄鹤的故事》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聆听和学唱《黄鹤的故事》这首歌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2. 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分享,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口头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黄鹤这一文化符号所代表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意义,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审美素养。
二、作业内容:1. 聆听并学唱《黄鹤的故事》这首歌曲,要求能够准确把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 分组讨论:各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分享关于黄鹤这一文化符号的了解和认识,包括其历史、文化和社会意义。
小组讨论内容可以包括黄鹤楼的传说、诗歌、故事等方面。
讨论时,请注意听取其他小组的意见和建议,并整理成书面报告。
3. 课堂分享:各小组代表轮流上台分享,鼓励其他学生提问和交流,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应在课后完成,并提交书面报告。
报告应包括小组讨论的成果和结论,字数不少于XX字。
2. 提交时间:请在下一节课开始前将报告交给教师。
3. 请注意作业的质量和完成情况,确保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并认真对待作业。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对所有提交的作业进行批改,并根据作业质量给出相应的评价分数。
评价标准包括学生对歌曲的把握、小组讨论的深度和广度、课堂分享的表现等方面。
2. 评价结果将作为期末成绩的一部分,以激励学生更加认真地对待每一次作业。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在课后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作业的看法和建议,以便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案。
2. 对于在作业中表现优秀的学生,教师将给予口头表扬和鼓励,以激励他们继续保持优秀的表现。
3. 对于在作业中存在困难的学生,教师将提供帮助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作业设计,我们希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黄鹤的故事》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分享,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和审美素养。
初中音乐十五册四单元《音诗音画》第二课时《图画展览会》教学案
新课标人音版初中音乐十五册四单元《音诗音画》第二课时《图画展览会》教学案教学内容:1、欣赏俄国作曲家穆索尔斯基音画作品《图画展览会》中的《牛车》、《两个犹太人》、《基辅大门》三个音乐段落。
2、认识一种新的音乐体裁:音画。
教学目标:1、认知性:通过聆听作品,认识“音画”这种音乐体裁。
2、技能性:通过聆听、分析音乐作品,能够感受、体验乐曲中音乐要素(节奏、旋律、音色、力度等)在表现音乐情绪、刻画音乐形象中的作用,理解音乐的内容及意境。
3、体验性:充分发挥想象力,体会作品表达的音乐形象和绘画作品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欣赏《图画展览会》中《牛车》、《两个犹太人》、《基辅大门》三个音乐段落,体验音乐要素在表现越情绪中刻画音乐形象的作用。
教学准备:电脑、多媒体课件、钢琴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有没有去参观过画展?今天,老师将邀请同学们用耳朵去参观一个图画展览会。
一会儿,我们就将在俄国作曲家穆索尔斯基音乐的引领下去参观一个精彩的图画展览会。
新作赏析、目标落实一、认识作曲家:穆索尔斯基。
二、走进作品1、《漫步主题》1)课件播放创作背景,介绍漫步主题。
2)聆听漫步主题,提问作曲家的心情是怎样的?3)音乐知识:变换拍子、复合拍子、混合拍子4)跟随钢琴伴奏,随老师一起将这段音乐主题进行视谱演唱。
用“beng”模唱,并用手在桌子上模仿脚步。
伴随着漫步主题,我们来到第一副画作面前。
2、《牛车》1)初听牛车提问:音乐力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音乐呈现出一部怎样的牛车?2)复听牛车用手跟随音乐速度、力度轻拍桌子。
提问:哪种乐器突出体现出这种形象?牛车比喻了什么?3、《两个犹太人》1)创作漫步主题。
告别了牛车,老师远远的看到前面的一副画上有很有意思的两个人,这是怎样的两个人呢?我非常好奇的走过去。
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速度和力度演唱漫步主题?2)分别聆听胖子和瘦子的主题片段,让学生选择哪个是胖子,哪个是瘦子。
八年级音乐上册第四单元《音诗音画》第一课《我的祖国》教案-人音版
八年级音乐上册第四单元《音诗音画》第一课《我的祖国》教案-人音版教材分析:《我的祖国》选自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音诗音画》,这首歌曲是根据捷克人民音乐家斯美塔那的交响诗第二乐章《沃尔塔瓦河》填词而成的。
歌曲精神饱满、富有张力,蕴含了作曲家深刻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演唱歌曲《我的祖国》,感受蕴含的深刻的爱国主义情感。
知识与目标:了解交响诗及作曲家斯美塔那的主要贡献,掌握6/8拍节拍特点。
过程与方法:能用优美的声音、满怀深情地演唱歌曲的第一乐段,感受第二乐段。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对歌曲的感知和模仿能力也有一定基础,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导入:PPT出示沃尔塔瓦河的美丽图片,同时背景音乐为《沃尔塔瓦河》。
提问:1、刚才所看到的景色有什么特点?是哪一条河流?(沃尔塔瓦河是捷克最大的河流,它由南北纵贯捷克国土,是捷克人民赖以生存的母亲河,是捷克民族繁荣昌盛的摇篮,在捷克人民心中占由重要的地位。
2、介绍作者斯美塔捷克作曲家、钢琴演奏者和指挥家。
捷克民族歌剧的开路先锋,捷克民族乐派的创始人。
1874年不幸耳聋,继续坚持创作,其中最著名的有由六部独立交响诗组成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和第一弦乐四重奏《我的生活》。
引出本堂课的歌曲《我的祖国》新课教授:1、欣赏《我的祖国》并思考问题:歌曲的速度?节拍?中速,6//8拍2、歌曲可以分为几个乐段?(二段)3、跟琴模唱《我的祖国》的第一段旋律,伸出手边演唱边划旋律线。
感受旋律线的起伏,就像一条弯曲的河流。
4、欣赏《我的祖国》并思考问题:(1)、歌曲的情绪?(2)、第二段的情绪有什么变化?这个问题将引入转调的概念。
5、模唱第二段旋律,处理最后的渐弱句。
6、完整演唱全曲旋律。
7、学唱歌词(1)演唱歌词。
在这一遍将处理学生不正确的地方。
并且处理学生的气息。
(2)分组演唱歌曲。
第一句一起唱,第一段第一遍歌词女生唱,第一段第二遍歌词男生唱,第二段歌词一起唱,通过这个环节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第二段的情绪和前面的对比。
第四单元《音诗音画》第一课
教学设计第四单元《音诗音画》第一课授课年级八年级(上)课题欣赏乐曲《图画展览会》课时 1 课型欣赏课教材分析《图画展览会》是1874年穆索尔斯基参观亡友俄罗斯画家和建筑家哈特曼的遗作展览后有感而写的。
穆索尔斯基参观哈特曼的纪念展览会后不久,从展品中选出他最感亲切的肖像画、风俗画以及与民间创作密切相关的画面,写了一套钢琴曲,叫做《图画展览会》。
在用音乐手法来描绘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景物方面,这部作品足以称为一个辉煌的范例。
其管弦乐改编曲至少有5种。
其中以法国作曲家拉威尔配器的一种最为出色和广为流传。
全曲共分十段。
每一段乐曲描绘一个特定的景物(教材选了其中三个段落),而整个作品则用一个叫做“漫步”的主题贯串和统一起来。
它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好像是穆索尔斯基自己,在展览会的观众面前走来走去。
单元在聆听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创作活动。
以初中生年龄特征,在欣赏《两个犹太人》乐段时开展创编活动,最容易引起学生兴趣、主动参与,因而以此设计为详为重。
《牛车》乐段,音乐形象鲜明,各种音乐要素突出,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可放在《两个犹太人》之前,引导学生提出音乐要素,为创编活动打下基础,因此设计为次详。
《基辅大门》为略或舍,视时间情况而定。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本节课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欣赏、创编、表演,掌握“音画”这一概念。
能力目标:欣赏《图画展览会》,能够感受、体验乐曲中音乐要素(节奏、旋律、音色、力度等)在表现音乐情绪、刻画音乐形象中的作用,理解音乐的内容及意境;初步领略音乐与绘画之间的联系。
情感目标:使学生对交响音画感兴趣并主动参与实践,让学生在发散思维能力的实践过程中获得享受,拓宽艺术视野与审美空间。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欣赏《图画展览会》中《漫步》主题、音乐片段《牛车》、《两个犹太人》的音乐段落,体验音乐要素在表现情绪中刻画音乐形象的作用。
难点:通过活动理解并感受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之间的联系。
教学策略1教法:视频播放、情景创设法、启发式教学法;2学法:通过看、听、唱、说、合作探究等方式比较分析歌曲旋律;教学设备电脑、音响、ppt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一、学生进入教室,并按老师要求入座。
《第四单元音诗音画黄鹤的故事》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
《黄鹤的故事》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通过对黄鹤故事的了解,理解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2. 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能够正确演唱。
3. 通过音乐欣赏,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和感受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能够正确演唱。
2. 教学难点:理解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和感受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的音乐CD,包括《黄鹤的故事》的伴奏和原声版本。
2. 准备教学用的乐器(如钢琴、吉他等),以便为学生提供伴奏和示范。
3. 准备教学用的PPT,展示黄鹤的故事和音乐作品的背景信息。
4. 安排学生的学习环境,确保课堂氛围轻松愉快,有利于学生的参与和交流。
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 师生问好2. 介绍本节课所学乐曲的背景和特点(二)导入新课1. 播放《黄鹤的故事》的音乐,让学生听赏。
教师提问:听完乐曲后,你们对乐曲有哪些了解?还想了解哪些内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乐曲是根据一首叙事歌曲改编的,这首叙事歌曲是根据一个古老的传说改编的。
这个传说流传在湖北省长江流域的沔阳(现湖北省仙桃市)一带。
传说从前在长江边的一个小镇上,有个叫李太白的人,一天,他酒后失足,跌入长江,为了救他,一只神奇美丽的仙鹤从天而降,把他驮到了江对岸。
后来他因此事成了神仙,常到月下吹箫作乐。
这段动人的传说就是这首乐曲的故事背景。
2. 引出新课题:《黄鹤的故事》学唱。
教师:你们想了解这首乐曲吗?下面我们一起学习这首乐曲。
(三)学唱歌曲1. 播放音乐,学生欣赏。
2. 教师分段示范演唱歌曲并作简短解释。
3. 学生独立演唱歌词。
4. 学生分小组进行探究性学习,试着分析歌曲的结构并说明理由。
教师提示相关的知识。
学生回答问题,并进行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歌曲结构分析:这首歌曲是带引子的单三部曲式结构,ABACA。
第一部分是引子,由笛子独奏引出歌声,它描绘了黄鹤楼美丽的夜景及动人的传说;第二部分是歌曲的第一段,它以叙述的方式讲述了黄鹤楼传说;第三部分是第二段,音乐情绪得到升华,通过自由的倒拍和移调反复出现来表达人们对传说中的那位神奇美丽的黄鹤的赞美之情;第四部分是尾声部分,通过上七下八小节同音重复来描绘黄鹤的鸣叫声。
第四单元 音诗音画《黄鹤的故事》课件 2023—2024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
交响诗
了解作品
《黄鹤的故事》是为了庆祝中国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胜利, 由联盟动画电影制片厂于1950年制作的一部动画。
故事取自中国民间传说,叙述古老的旧中国黑暗社会 里的时候,一个正义、耿直、忠心为劳动人民服务的艺人 老马,和官老爷作斗争的故事。
该动画展现了苏联高超的制画技术:即使在上世纪50 年代也有60帧超高帧数,手动画的水倒影,背景虚化等。 该动画还体现了许多中国元素。
欣赏再现部:老马主题再现
思考:这个主题描绘了怎样的 场景?
从远处传来老马悠扬悦的耳笛声开始, 黄鹤终于在老马的召唤下冲出官府, 飞回人民中间,和人民一起尽情欢乐 地歌唱。
作品结构
奏 鸣 曲 式
完整欣赏乐曲
知识拓展
乐器介绍:笛
笛:笛子、竹笛,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吹 管乐器,多用于中国民间戏曲、曲艺和器乐 合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主要有两种:曲笛、梆笛。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说一说令你印象最深 的故事?
黄鹤的故事
很早以前的江南水乡,人们辛勤地生活着,在这些善良的 人们中间,有一个正义、耿直、忠心,并且勇于和官老爷作斗 争的艺人——老马,他常以美妙的竹笛声为人们娱乐、驱散他 们的忧愁、带给他们以欢乐。一天, 老马要远离乡亲,为了 不使朋友们失去快乐,他在墙上画了一只黄鹤。
竖琴音色与钢琴较相似,但比钢 琴轻柔飘逸,其最佳音质在中区,音 响犹如行云流水,华丽而富于幻想。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谢谢聆听!
先后由小提琴,单簧管, 长笛及木管与弦乐四次 重复,表现了黄鹤边唱 边舞,抒情优美的动人 形象。
表现了黄鹤活泼欢快的舞蹈形象,一个上下 飞舞,欢腾跳跃的形象。
《第四单元 音诗音画 黄鹤的故事》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
《黄鹤的故事》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学生对《黄鹤的故事》这首音乐作品进行深入理解,能够熟练地演奏乐曲,感受音乐中的故事和情感。
2. 通过作业,学生能够了解音乐的结构和旋律特点,提升音乐欣赏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热爱,增强文化自信。
二、作业内容:1. 演奏《黄鹤的故事》:学生需在家中反复练习演奏这首乐曲,力求准确把握每个音符和节奏,充分理解乐曲的情感表达。
2. 撰写音乐故事:学生需根据对乐曲的理解,创作一篇关于“黄鹤的故事”的音乐故事,包括乐曲的创作背景、表达的情感以及个人对这首乐曲的感受。
字数不少于800字。
3. 观看相关视频:学生需观看一段关于中国古典音乐的视频,了解中国音乐的风格和特点,加深对音乐文化的理解。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进行一次关于中国传统音乐的讨论,分享各自对中国音乐的了解和认识,提升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
三、作业要求:1. 演奏《黄鹤的故事》作业需在课后完成,并提交录音或视频。
2. 音乐故事需手写或打印,并在课堂上分享。
教师需对学生的故事进行点评和指导。
3. 观看视频作业应在课后完成,并提交观看记录。
4. 小组讨论作业应在课后完成,小组长需提交一份小组讨论报告,包括讨论内容、问题和解决方案等。
5. 所有作业应在规定时间内提交,逾期不候。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对所有作业进行评分,并根据作业质量给出反馈意见。
2. 优秀作业将在课堂上展示,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作业并提高学习效果。
3. 对于未能按时提交或质量不高的作业,教师将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原因并给出改进建议。
4. 评价结果将纳入学生的平时成绩,作为期末总评的重要依据。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将根据教师的反馈意见对作业进行修改和完善。
2. 教师将定期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对音乐课程的学习感受和需求,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
3. 班级可以组织一次音乐分享会,让学生们分享自己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收获,增强班级凝聚力。
《第四单元 音诗音画 黄鹤的故事》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
《黄鹤的故事》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学生对《黄鹤的故事》这首歌曲有深入的理解,能够准确演唱并理解其音乐风格和情感表达。
2. 通过作业,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和表现能力,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热爱。
3.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作业内容:1. 听歌识曲:学生通过听歌识曲,找出并记录《黄鹤的故事》这首歌曲的旋律,尝试用简谱记录下来。
2. 歌曲分析:学生阅读歌曲的歌词,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尝试分析歌曲的音乐风格和节奏特点。
3. 小组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歌曲的创作背景、黄鹤的故事以及这首歌曲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地位和影响。
4. 制作展示:学生根据讨论结果,制作一份展示PPT,介绍《黄鹤的故事》及其背后的故事,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分享。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学生需独立完成听歌识曲、歌曲分析和小组讨论等任务,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2. 合作完成:学生在制作展示PPT时,需与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提交作业:学生需将记录的简谱、歌曲分析报告和PPT提交到学习平台,以便教师检查和评价。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提交的记录的简谱、歌曲分析报告和PPT进行评价,重点关注学生的完成情况、分析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2. 评价方式:教师对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批改,给出分数和评语,在课堂上进行反馈和交流,鼓励学生进一步学习。
3. 优秀作品:对优秀的记录简谱、歌曲分析报告和PPT进行展示,激励学生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反馈:学生在完成作业后,可以通过学习平台或课堂讨论向教师反馈自己的收获和不足,以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教师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案,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第四单元 音诗音画
沃尔塔瓦河
(交响诗)
交响诗
交响诗(symphonic poem),一种单乐章的 标题交响音乐,脱胎于19世纪(1850年)的 音乐会序曲,强调诗意和哲理的表现。交 响诗的形式不拘一格,常根据奏鸣曲式的 原则自由发挥,是按照文学、绘画、历史 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构思作成的大型管弦乐 曲。它是标题音乐的主要体裁之一。通常 多采用单乐章的曲式,结构较自由。音诗、 音画、交响童话等,这些也是与交响诗相 类似的音乐体裁。
第四单元 音诗音画
我的祖国
同学们知道的“母亲河”有哪些? 中国的母亲河--黄河、长江 埃及的母亲河――尼罗河 奥地利的母亲河--多瑙河 德国的母亲河――莱茵河 捷克的母亲河—沃尔塔瓦河 美国的母亲河--密西西比河
沃尔塔瓦河
沃尔塔瓦河是捷克的“母亲河”,也是捷 克最大最长的河流,起源于黑山海拔 1172M,出乌兹提进入德国,全长430,2 km。
黄鹤的故事
(交响诗)
交响诗的题材
音诗
音画 交响童话
音 诗
按照文字、绘画、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 构思创作的一种大型管弦乐曲。文字性的 交响诗称为“音诗”。
音 画
描写自然景物等绘画性的交响诗称为“音 画”,以童年故事为题材的交响诗称为 “交响童话”。
图画展览会
(音画)
我的祖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黄鹤的故事
很早以前的江南水乡,人们辛勤地生活着,在这 些善良的人们中间,有一个豪爽乐观的艺人--老 马,他常以美妙的竹笛声为人们娱乐、驱散他们 的忧愁、带给他们以欢乐。一天, 老马要远离乡 亲们,为了不使朋友们失去快乐,他在告别前为 乡亲们画了一只黄鹤,黄鹤从墙上飞了下来,为 乡亲们唱歌舞蹈,结果被官老爷抢走了,人们非 常想念老马和黄鹤,过了不久老马回来后吹响了 竹笛,黄鹤又回到了乡亲们中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鹤的故事
很早以前的江南水乡,人们辛勤地生活着,在这 些善良的人们中间,有一个豪爽乐观的艺人--老 马,他常以美妙的竹笛声为人们娱乐、驱散他们 的忧愁、带给他们以欢乐。一天, 老马要远离乡 亲们,为了不使朋友们失去快乐,他在告别前为 乡亲们画了一只黄鹤,黄鹤从墙上飞了下来,为 乡亲们唱歌舞蹈,结果被官老爷抢走了,人们非 常想念老马和黄鹤,过了不久老马回来后吹响了 竹笛,黄鹤又回到了乡亲们中间。
黄鹤的故事
(交响诗)交响诗的题材Fra bibliotek音诗音画 交响童话
音 诗
按照文字、绘画、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 构思创作的一种大型管弦乐曲。文字性的 交响诗称为“音诗”。
音 画
描写自然景物等绘画性的交响诗称为“音 画”,以童年故事为题材的交响诗称为 “交响童话”。
图画展览会
(音画)
我的祖国
第四单元 音诗音画
我的祖国
同学们知道的“母亲河”有哪些? 中国的母亲河--黄河、长江 埃及的母亲河――尼罗河 奥地利的母亲河--多瑙河 德国的母亲河――莱茵河 捷克的母亲河—沃尔塔瓦河 美国的母亲河--密西西比河
沃尔塔瓦河
沃尔塔瓦河是捷克的“母亲河”,也是捷 克最大最长的河流,起源于黑山海拔 1172M,出乌兹提进入德国,全长430,2 km。
沃尔塔瓦河
(交响诗)
交响诗
交响诗(symphonic poem),一种单乐章的 标题交响音乐,脱胎于19世纪(1850年)的 音乐会序曲,强调诗意和哲理的表现。交 响诗的形式不拘一格,常根据奏鸣曲式的 原则自由发挥,是按照文学、绘画、历史 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构思作成的大型管弦乐 曲。它是标题音乐的主要体裁之一。通常 多采用单乐章的曲式,结构较自由。音诗、 音画、交响童话等,这些也是与交响诗相 类似的音乐体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