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碎屑岩的主要成岩作用

合集下载

02第二章 第一节风化作用

02第二章 第一节风化作用

沉积岩原始物质的形成阶段 (主要是母岩的风化产物,还有火山物质、有机物 主要是母岩的风化产物,还有火山物质、 质以及宇宙物质等) 质以及宇宙物质等) 沉积岩原始物质的搬运和沉积阶段 (即沉积物的形成阶段) 即沉积物的形成阶段)
沉积后作用阶段 其中又包括沉积物的同生作用阶段、 其中又包括沉积物的同生作用阶段、沉积物的成岩 作用阶段以及沉积岩的后生作用阶段
3.构造背景对风化作用的影响
构造背景是指包括母岩区到相关盆地的整 个区域所在的构造部位及其活动阶段。
七、风化壳
本节要点: 本节要点:
•风化作用的概念及类型 •各种矿物抗风化能力的强弱(重点) •各类沉积岩抗风化能力的强弱(重点) •风化过程中元素的转移顺序(重点) •母岩风化的阶段性 •母岩风化的产物类型(重点) •影响风化产物形成的因素 •风化壳的概念
氧化作用: (1)氧化作用: 空气和水中的游离氧是地表最重要的氧化剂。 空气和水中的游离氧 氧化作用最易破坏的是硫化物、有机化合物和含 有氧化亚铁、氧化亚锰、钒、钴的矿物。 的化学风化作用: (2)CO2的化学风化作用: 富有游离碳酸的水比纯水破坏碳酸盐和原生 铝硅酸盐矿物更为剧烈。 (3)水的化学风化作用 ) 水解作用与水化作用
花岗岩的风化产物
2.母岩风化作用的阶段性 2.母岩风化作用的阶段性
A.机械破碎阶段(碎屑阶段) A.机械破碎阶段(碎屑阶段) 机械破碎阶段 物理风化为主→岩石或矿物的碎屑 物理风化为主 岩石或矿物的碎屑
五、母岩风化产物的类型
• 1)碎屑残留物质(碎屑物质):母岩机械破碎 的产物,这类物质包括未遭受分解的矿物碎屑和岩 石碎屑,如石英砂、云母碎片、锆石砂,花岗岩岩 屑等。 • 2)新生成的矿物(不溶残余物质):母岩在分 解过程中新生成的矿物,如粘土矿物、铝土矿、褐 铁矿等,但以粘土矿物为主。 • 3)溶解物质:母岩在化学风化作用过程中被溶 解的那些成分,大都呈真溶液或胶体溶液状态被流 水搬运走,转移到远离母岩区的湖泊或海洋中去, 如Cl,S,Ca,Na, K,Si,Fe,Al,P等。

《沉积岩岩石学》课程笔记

《沉积岩岩石学》课程笔记

《沉积岩岩石学》课程笔记第一章:沉积岩岩石学概念1.1 沉积岩的定义和特征沉积岩是由母岩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破碎、搬运、沉积并经过长时间的压实和胶结作用形成的岩石。

沉积岩具有以下特征:- 成分: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粘土矿物等碎屑物质组成,也可含有有机质、碳酸盐等自生矿物。

- 结构:沉积岩具有独特的结构,如层理、波痕、泥裂等,反映了沉积环境和沉积过程。

- 构造:沉积岩的构造多样,包括水平层理、波状层理、交错层理等,是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的重要标志。

- 成岩作用:沉积岩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压实、胶结、重结晶等成岩作用,影响了其物理和化学性质。

1.2 沉积岩的分类根据沉积岩的组成和形成过程,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碎屑岩:由母岩破碎、搬运、沉积形成的岩石,如砂岩、砾岩等。

- 泥质岩:由细粒沉积物经长时间沉积、压实形成的岩石,如泥岩、页岩等。

- 化学岩:由化学沉积作用形成的岩石,如石灰岩、白云岩等。

- 生物岩:由生物残骸沉积形成的岩石,如礁灰岩、贝壳灰岩等。

1.3 沉积岩在地质历史中的重要性沉积岩在地质历史中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地层划分:沉积岩具有明显的层理和化石,是地质年代划分和地层对比的重要依据。

- 资源矿产:许多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能源矿产(如煤、石油、天然气)都赋存于沉积岩中。

- 环境记录:沉积岩记录了地球历史上的古气候、古地理、生物演化等信息,对了解地球演变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 工程地质:沉积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影响工程建设和地基处理,对工程地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4 沉积岩研究方法研究沉积岩的方法主要包括:- 宏观观察:通过野外考察、露头观测等手段,研究沉积岩的宏观特征,如颜色、层理、构造等。

- 显微镜观察: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等仪器,观察沉积岩的微观特征,如矿物成分、结构、成岩作用等。

- 地球化学分析:通过对沉积岩样品进行元素和同位素分析,研究其物质来源、沉积环境和成岩过程。

碎屑岩储集层

碎屑岩储集层
据郑俊茂
二、影响碎屑岩储层孔隙空间发育及储集物性的主要因素
碎屑岩储集层孔隙空间是否发育
沉积相和砂体的类型 成岩作用的强弱(胶结作用、埋藏深度) 次生孔隙是否发育
2.成岩阶段原生孔隙的损失
破坏或消灭砂岩孔隙 的主要成岩作用有:
(1)压实作用
岩石的孔隙度随埋深的加 大呈指数形式的下降,埋 藏越深,孔隙度和渗透率 越小
二、影响碎屑岩储层孔隙空间发育及储集物性的主要因素
(2)胶结作用
①岩性:质纯、杂基少、成分和 结构成熟度高的砂岩易被胶结 ②胶结物的含量:胶结类型 ③胶结物的成分: 硅质和钙质胶结的砂岩孔渗性较 差,泥质胶结的砂岩孔渗性较好。
粒间孔
Hale Waihona Puke 为颗粒原生或其残留孔隙杂基孔
粘土杂基间孔隙
颗粒及粒内溶孔
如长石和岩屑等颗粒的大部、局部 或粒内溶解
胶结物及其晶内
粒间
局部溶解
溶孔
杂基溶解
<2mm
如方解石等胶结物或其晶体内的局 部溶解
粘土杂基的局部溶解
超大孔
由胶结物及颗粒一起被溶解所致
铸模 孔
粒模 晶模 生物模
颗粒溶解而保留外形 晶体溶解而保留外形 生物溶解而保留外形
晶间孔
如在晚期形成的高岭石、白云石等 晶体间的孔隙
溶洞
>2mm 多与表生淋滤作用有关
层间缝、收缩缝
沉积作用形成
成岩缝及其溶蚀
无方向性,缝细,延伸范围小,有 >0.01mm 的可见溶解现象
构造缝
受应力控制,组系分明,平整延 伸,切割力强,有的可见溶蚀现象
二、影响碎屑岩储层孔隙空间发育及储集物性的主要因素

大型河流三角 洲、滨浅湖

成岩作用讲稿

成岩作用讲稿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成岩作用的概念与研究历史一、成岩作用的概念成岩作用一词diagenesis(复数diageneses,形容词diagenetic)最先由德国人GÜmbel(1868)提出。

在国内一样以为,成岩作用是指碎屑沉积物在沉积后到变质作用之前,这一漫长时期所发生的各类物理、化学及生物转变。

而不是狭义的,仅指沉积物的石化和固结作用(郑浚茂,1989)。

成岩作用的这一概念是我国现代大多数地质家们所同意的概念。

二、研究历史①1868-1970:一样性的描述,岩石学方面的研究。

②1970-1995年:成岩作用与石油地质相结合,再加上大量新技术、新方式的引入,如X―衍射、铸体薄片、压汞、阴极发光显微镜、SEM、R o、Rork Ever、同位素、荧光显微镜、电子探针等使成岩作用的研究取得冲破性进展,最大的发觉确实是深层(>4000m)次生孔隙的发觉,并在其中发觉了工业油气流。

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庞大的经济成效。

专门是成岩圈闭的发觉,令人们更进一步熟悉了成岩作用研究的重要性。

③1995~现今:显现了三个不同的研究方式和领域A、分析、化验、观看、描述:刘宝珺、孙永传、李忠、郑浚茂、应凤祥、赵澄林B、成岩作用物理模拟:赵澄林、孟元林C、成岩作用数值模拟:孟元林、应凤祥、何东博表1-1 成岩作用进展史(李忠,2006)第二节成岩作用的研究内容与意义一、成岩作用在石油地质中的地位(一)成岩作用对成藏要素的阻碍石油与天然气是一种沉积有机矿产,其形成和散布与沉积相和成岩作用紧密相关。

成岩作用可进一步分为早成岩时期A期、B期、中成岩时期A1、A2亚期、B期和晚成岩时期,他对石油地质的六大成藏要素生、储、盖、运、圈、保均有紧密关系(表1-1)。

表1-1 成岩作用对成藏要素的阻碍与操纵(二)对储层质量的阻碍成岩作用对六大成藏要素阻碍最严峻的是储层的质量。

研究说明,储层的物性要紧受沉积相、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的阻碍与操纵。

碎屑岩成岩作用

碎屑岩成岩作用

6.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深层成岩作用及次生孔隙发育特征
袁静(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山东东营 257061)
主要内容: 首先介绍区域地质概况, 然后通过钻井取心分析测试、岩石薄片和扫描电镜 观察等手段,对东营凹陷下第三系深层成岩作用和次生孔隙发育特征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东营凹陷下第三系深部碎屑岩地层经历了强烈的压实压溶作用和胶结 作用、复杂的交代作用和多期次的溶解作用。划分成岩作用阶段,并分析次生孔 隙的发育特征。得出各成岩阶段的孔隙形成特征。
8.
白马南地区长������1砂岩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的影响
刘林玉D,曹青 ,柳益群¨,王震亮D
1)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安, 7100692)西安石油大学资源工程系, 710069
主要内容: 根据砂岩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一衍射和包裹体测温分析,研究鄂 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白马南地区长81储层的成岩作用特征。该区的主要成岩作用 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和破裂作用。然后分析各种成岩作用对储层性 质的影响。 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导致储层孔隙度变低,而溶蚀作用和破裂作用又 改善了砂岩孔隙结构。
1.
东营凹陷古近系砂岩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
游国庆 ,潘家华 ,刘淑琴 ,陈永峤2
(1.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037;2.长江大学,湖北荆州 434023)
主要内容: 东营凹陷的岩石组成主要由湖相成因的砂岩和泥岩组成,发育河流相、三角 洲相、扇三角洲相、滨浅湖相以及半深~深湖相浊积扇等砂岩。东营凹陷古近系 砂岩在沉积物埋藏过程中,主要成岩作用为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重 结晶作用。并通过薄片特征作了详细阐述。然后依据粘土矿物混层比的变化、自 生矿物演化、 岩石的结构构造及物性特征以及有机质成熟度等对北部陡坡带、南 部缓坡带和中央隆起带3个次级构造单元成岩阶段进行划分。通过对岩石薄片和 砂岩物性等资料的研究得出结论, 东营凹陷古近系砂岩储层经历了多种类型的成 岩作用,对储层性质有重大影响的是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区沙四段储层成岩作用研究

储层地质学(中国石油大学)-4成岩作用

储层地质学(中国石油大学)-4成岩作用

和次生孔隙的形成。
1、有机酸的形成 在烃源岩生成液态烃之前,干洛根分子就释放出其外围羧 基和酚基,形成一元羧酸和二元羧酸两类水溶性有机酸。 二元羧酸阴离子浓度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热脱羧作用, 温度高时,二元羧酸就会脱羧转变为一元羧酸和(或)CO2。
2、羧酸和酚基在碳酸盐和铝硅酸盐溶蚀和次生孔隙形成中的
缚石类胶结物:呈粒状、板状、纤维状、针状等。 赤铁矿胶结物:常受含氧孔隙水的分解。 黄铁矿胶结物:形成于强还原环境。在同生成岩阶段的黄铁矿
在电镜下显示为草莓状,由八面体黄铁矿微晶集合而成。在砂
岩油藏中,黄铁矿常富集于油水边界部位。
4、交代作用 (1)概念 一种矿物代替另一种矿物的作用。
(2)类型
储层地质学——成岩作用 及其对储层孔隙发育的影响
(1)成岩作用:是沉积物沉积之后转变沉积岩直至变质作用 之前,或因构造运动重新抬升到地表遭受风化之前所发生的
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以及这些作用所引起的沉积物或
沉积岩的结构、构造和成分的变化。 (2)影响因素:较多,但以孔隙水的性质及运动最为重要。 (3)主要类型:压实、压溶、交代、矿物的多形转化、重结 晶等作用。
2、压溶作用 产生:缝合线、微缝合线、未缝合线的缝。 若缝合线中没有不溶残余和自生矿物充填,可作为储集
空间储渗油气。
3、胶结作用 (1)碳酸盐矿物胶结物 古代的:主要为方解石和白云石; 现代的:方解石、文石、镁方解石和白云石。
三种结晶形态:泥晶、纤维晶、较粗的粒状晶体。
影响胶结物晶体形态的因素是镁离子、硫酸根离子、铁离 子的选择性毒害效应,结果使镁方解石成长为数微米宽的纤 维状或泥晶状陡斜菱面体。
4、交代作用 (1)白云石化作用 雾心亮边构造:在 污浊白云石的外缘形成

碎屑岩成岩作用

碎屑岩成岩作用

碎屑岩成岩作用研究1三碎屑岩成岩作用(沉积后作用)经历什么过程才变为现在的岩石?碎屑沉积物的沉积后作用是指碎屑沉积物沉积后转变 为沉积岩直至变质作用以前,或因构造运动重新抬升到地 表遭受风化以前所发生的一切变化过程及其结果。

其所经 历的整个地质时期称为沉积后作用期。

2三碎屑岩成岩作用(沉积后作用)沉积后作用的类型(狭义的沉积后作用)有: (一)压实和压溶作用 (二)胶结作用 (三)交代作用 (四)重结晶及多型转变作用 (五)溶解作用33.1 压实与压溶作用3.1.1、压实作用是沉积物沉积后在其上覆水体或沉积层的重荷下, 或在构造形变应力的作用下,发生水分排出、孔隙度降低、 体积缩小的变化过程。

标志:沉积物内部发生颗粒的滑动、转动、位移、 变形、破裂,进而导致颗粒的重新排列和某些结构构造的 改变。

压实作用的结果:使岩石孔隙度降低,资料表明, 当埋深达3000米时石英砂岩的孔隙度将自40%左右降低至 10-30% 43.1.1压实作用53.1.1压实作用63.1.1压实作用两者孔隙差别为什 么如此大?73.1.1压实作用颗粒压裂83.1.1压实作用颗粒压裂93.1.1压实作用假基质103.1.1压实作用颗粒间为点线 接触关系值得注意与加大边相区分113.1.1压实作用压实作用的结果:孔隙度降低,渗透率降低,碎屑颗粒间的接触强 度增加,沉积层强度的增加和抗侵蚀能力的增强。

排出的水是孔隙流体的主要来源之一。

孔隙流 体中的Si4+,K+,Na+, Mg2+,Fe2+,Ca2+等离子,是后期化 学成岩作用(胶结作用)的物质基础。

123.1.1压实作用压实作用的影响因素:(1) 原始孔隙度大者易压实,反之亦然。

泥质沉积物的 原始孔隙度7O~90%压实作用明显;砂岩的原始孔隙度45~ 55%,其压实作用较弱; (2)荷重大、埋藏深度大压实明显。

(3)颗粒的形状、圆度、粗糙度、分选性、杂基含量等 对压实作用的效应也有影响。

3、陆源碎屑岩的成岩作用-2

3、陆源碎屑岩的成岩作用-2

深度
邻粘 砂土 岩矿 胶物 结随 作埋 用深 的的 影成 响岩 转 化 对 相
第五节 陆源碎屑岩的成岩作用 一、砂岩的成岩作用
常见的成岩作用现象: 压实作用
胶结作用
交代作用
成岩蚀变
重结晶作用
1、压实作用和压溶作用
A 发生的时间: 胶结作用之前——胶结过程中——胶结作 用之后。
B 表现方式: 早期:以压实作用方式为主,颗粒之间的滑动、 重新排列和某些颗粒的碎裂变形。 晚期:压溶作用方式为主,压力集中在颗粒接 触点上。

颗粒的接触类型示意图
机械压实作用下刚性颗粒接触关系
3)压实作用的估计方法及其随埋深的变化 刚性颗粒的接触强度
Taylor(1950)的研究表明: 在埋深900米处,点接触占52%; 在埋深2200米处,点接触减少为零; 在埋深1700米处,缝合接触为零; 在埋深2700米处,缝合接触占32%。 一般,随深度增加,刚性颗粒的接触强度增加。
在富含粘土基质的砂岩中,常见粘土矿物,尤其是 伊利石溶蚀和交代石英颗粒或长石颗粒的现象。
4、 重结晶作用
砂岩中的重结晶作用主要发育于基质及胶结物中。
1)灰泥基质的重结晶作用: 成岩早期重结晶为微晶方解石。 成岩作用晚期,由细晶变成粗晶甚至形成嵌晶(连 生)胶结组构。
2)硅质胶结物的重结晶作用: 非晶质蛋白石胶结物变成纤维状或微晶的玉髓,然 后进一步变为晶质石英,成为石英颗粒的次生加大边或 呈单独的细小自形晶体。 3)粘土基质的重结晶作用: 形成白云母或自生长石(呈次生加大边或单个的晶 粒);隐晶质高岭石可重结晶为蠕虫状或鳞片高岭石
3)伊利石和绿泥石的成岩转化
在埋藏成岩作用过程中,若在酸性孔 隙水内,两者均不稳定,甚至可以消失或 转化成高岭石。 在碱性孔隙水中,伊利石和绿泥石依 然可存在,但在成岩作用过程中结晶度增 加。

地质学(选择题)习题库与答案

地质学(选择题)习题库与答案

地质学(选择题)习题库与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以下哪个不是褶曲要素?( )A、翼B、曲C、核D、轴正确答案:B2、古登堡面与莫霍面之间的部分属于地球的那个部分( )A、下地壳;B、地幔;C、上地壳;D、地核正确答案:B3、按形成原因天然地震可划分为( )A、构造地震和火山地震B、陷落地震和激发地震C、A+BD、深源地震和浅源地震正确答案:C4、下列关于震级和烈度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每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一个烈度B、每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但烈度可以有多个C、每次地震的震级和烈度都可以有多个D、每次地震可以有多个震级,烈度只有一个正确答案:B5、加里东运动发生于( )。

A、中生代B、晚古生代C、早古生代D、新生代正确答案:B6、地球最主要的热源是( )。

A、太阳能;B、地球C、万有引力D、核能正确答案:B7、宁静式喷发型以( )喷发为主。

A、酸性熔浆B、基性熔浆C、中性熔浆D、超基性熔浆正确答案:B8、碎屑岩的主要成岩方式( )A、脱水作用B、胶结作用C、重结晶作用D、压固作用正确答案:B9、泥盆纪属于( )。

A、元古宙B、早古生代C、晚古生代D、新生代正确答案:C10、海洋面积约占地球表面面积的( )A、90%B、80%C、70%D、60%正确答案:C11、片理构造是区域变质岩中的常见构造,下列哪一种片理构造变质作用最强( )。

A、片麻状构造B、千枚状构造C、板状构造D、片状构造12、风搬运作用的主要方式是( )。

A、推运B、悬运 ;C、跃运 ;正确答案:A13、岩基是岩浆( )形成的A、交代作用B、火山作用C、侵入作用D、喷出作用正确答案:C14、随深度增加地热增温率的变化规律是( )。

A、先增大后变小;B、先变小后增大。

C、不断增大;D、不断变小;正确答案:D15、石灰岩变成大理岩所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A、岩石成分B、矿物成分C、岩石结构正确答案:C16、火山气体喷发物最主要成分是下列哪一种,( )A、二氧化硫。

第二章第六节 其他成岩作用方式

第二章第六节 其他成岩作用方式
C 新生变形晶体可破坏颗粒边界,但常保存其残余结构。亮晶 胶结物不破坏颗粒边界,常见两个以上世代
D 亮晶胶结物干净透明,不含原岩残余物,新生变形晶体因常 含显得较浑浊
E 新生变形晶体晶间界面一般为弯曲状,亮晶胶结物的晶间界 面平直
2、文石—方解石
(1)文石的矿物学特征 一种碳酸盐矿物。成分为Ca[CO3]。又称霰石,与方解
(2)玉髓 玉髓的原子排列与石英完全一样,是一种隐晶、微晶
状的石英变种,具有充填水的超微孔(0.1nm),比石英合有更 多的杂质,常呈细小粒状、纤维状及放射状球粒。纤维 状视延性的不同,分为正玉髓和负玉髓,硅质岩中负玉髓居多, 正玉髓常与蒸发岩共生。
(3)微晶石英
微晶石英,通常10一50µm,常常等粒镶嵌,出于晶体的 生长干涉形成弯曲的晶面。
二、陆源碎屑岩中的重结晶作用
重结晶作用主要发生在填隙物中(主要为胶结物)
1、碳酸盐胶结物 孔隙充填结构——连生(嵌晶)结构
E铁白云石的充填交代
贝16井, 兴安岭群上部,1349.16m
贝16井,兴安岭群上部,1332.23m
贝10井,南屯组 ,1620.00m
贝27井,大磨拐河组 ,1010.99m
石等成同质多象。斜方晶系,晶体呈柱状或矛状,常见假六 方对称的三连晶。集合体多呈皮壳状、鲕状、豆状、球粒状 等。通常呈白色、黄白色。玻璃光泽,断口为油脂光泽。具 不完全的板面解理。贝壳状断口。
在自然界文石不稳定,常转变为方解石。
珍珠的矿物成分为文石
(2)文石—方解石的重结晶机制 通过晶体间的溶液薄膜进行的 文石在极小的范围内溶解和立刻沉淀出方解石而完成的 转化过程中还发生了微量元素锶的丢失,是一种湿态过程
三、碳酸盐岩的重结晶作用

4 第二章陆源碎屑岩岩石类型

4 第二章陆源碎屑岩岩石类型

3.1 砾岩和角砾岩
粒度大于2mm的陆源碎屑颗粒超过50%的岩石称为粗碎屑岩。根据粗碎 屑颗粒的磨圆程度分为砾岩和角砾岩,相应的沉积物称为砾和角砾。
砾级碎屑(直径 大于2mm)含量大于30%者为砾岩类。
3.1.1 一般特征 成
粗碎屑岩由粒度大于2mm的粗碎屑颗粒(砾或角砾)、粒度小于 2mm的基质和胶结物三部分组成。 粗碎屑颗粒主要为岩屑,其次为单矿物。 基质为砂级以下的碎屑颗粒,包括石英、长石和岩屑。 胶结物主要为碳酸盐矿物、次生加大石英和铁质等。 结构
3.2 砂岩
石英砂岩 的形成环 境与成因
高成熟度的石英砂岩是长期风化、分选和磨蚀的 产物;主要产于海洋环境,含海相化石和海绿石, 与海相地层共生。 关于石英杂砂岩的成因,一般认为是由于石英形 成于高能的浅海环境,堆积于障壁后的低能环境 中形成的。 石英砂岩的出现标志着稳定的大地构造环境、基 准面的夷平和长期的风化。
般为圆状—次圆状。 粒度:以中细粒为主。 胶结物:一般为次生加大石英,有时为方解石、石膏和铁质。 构造:常见波痕和交错层理。 产状:石英砂岩的产状一般为稳定层状。 沉积环境:主要产于海相环境。 分布:石英砂岩约占砂岩总量的1/3。时代分布很广,但以前寒武纪和 早古生代为多。主要分布于构造条件相对稳定的地区。

3.1 砾岩和角砾岩
3.1 砾岩和角砾岩
3.1.4 研究方法和意义
1、研究方法
1)野外研究常用方法: 砾石的碎屑成分: 粒度和分选性: 砾石的圆度、球度及表面特征 砾岩的构造 砾岩岩体的产状、接触关系、底面特征的观察
2) 室内研究 2、研究意义
1)常作为沉积间断的标志和划分地层的依据。 2)有助于了解地质发展历史,如地壳运动情况、古气候条件、冰

碎屑岩成岩作用第二章碎屑岩的主要成岩作用1

碎屑岩成岩作用第二章碎屑岩的主要成岩作用1
岩性不能太致密,否则无流体流动空间; 溶剂溶液必须能溶解铝硅酸盐,但不能溶解共存的方解石。
纯钠长石溶解:
(PH值低) NaAlSi3O8+4H+ (液)Na+(液)+ Al + (液) +3SiO2(沉淀) + 2H2O (PH值高)
N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AlSi3O8+H2ONa+(液)+ Al(OH)4-(液) +3SiO2(沉淀)
的钙盐,因此对钙长石的溶解更加有效,钙长石溶解速率比钠长 石快两倍,而钾长石仅为钙长石的25%;
极少量的邻苯二酸可以产生大量次生孔隙,暗示次生孔隙可
能大量形成在III型干酪根的地层中,此类干酪根在成熟过程 中可生成更多的酚类化合物;
有机酸形成次生孔隙的机理以I.D.Meshri(1986)的有机酸的电离
方解石100℃计算平衡碳
log aCa2+-log∑CO2平面上 的投影
实线为PH等值线, ∑CO2随 PCO2增加而增加,箭头表 示PCO2增加的可能变化 途径(改自Surdam等,1984)
无机成因:(Hutcheon,1980)
粘土矿物和碳酸盐反应形成大量无机 CO2 ;
5CaMg(CO3)2+2Al 2Si2O5(OH)4 +SiO2 +2H2O
铝的迁移:
铝必须在化学上被络合成浓度超过每升100mg,才能发生骨架 颗粒溶解,为了使总溶解铝量达到超过每升100mg,大多数的铝必 须先在化学上被络合,并且必须制止粘土的成核作用和生长骨架颗 粒溶解溶剂最大铝溶解度约为每升1000mg到2000mg。
较强的络合剂:单羧酸、双羧酸、置换酚、吡啶、氨基酸、氮 化合物、硼酸盐等。
第四节 砂岩的成岩作用
本节重点: 石英砂岩类的成岩作用? 中成岩阶段石英砂岩类的孔隙演化、 成岩模式、孔隙演化及其与构造运动 的关系? 贫石英砂岩类的成岩变化?

沉积岩石学

沉积岩石学

(一)碎屑岩的成分1、碎屑岩由碎屑成分和填隙物成分(杂基、胶结物)组成。

2、碎屑岩的碎屑成分除陆源碎屑外还有岩石碎屑;岩石碎屑是以矿物集合体的形式出现的,它的成分反映着母岩的岩石类型。

3、碎屑矿物按密度可分为轻矿物和重矿物(>2.86)。

4、碎屑:是母岩岩石的碎块。

是保持着母岩结构的矿物集合体。

是提供沉积物来源区岩石类型的直接标志。

5、杂基:是碎屑岩中细小的机械成因组分。

以泥岩为主,次为细粉砂。

6、胶结物:充填于颗粒之间的起胶结作用的自生矿物。

7、按成熟度划分可将砂岩分为成熟砂岩和未成熟砂岩两类。

(二)碎屑岩的结构及粒度分析1、碎屑岩的结构:是指构成碎屑岩的矿物及岩石碎屑的大小、形状及空间组合方式。

碎屑岩的结构组合包括碎屑颗粒和填隙物(杂基、胶结物)。

2、碎屑颗粒的结构特征一般包括粒度、球度、形状、圆度及颗粒的表面特征。

3、粒度分级(直径):巨砾>1000mm 巨砂2-1mm 粉砂0.1-0.01mm粗砾1000-100mm 粗砂1-0.5mm 粘土<0.01mm中砾100-10mm 中砂0.5-0.25mm细砾10-2mm 细砂0.25-0.1mm4、球度:它是用来度量一个颗粒近于球体的程度。

是一个定量参数。

颗粒的形状是由ABC三个轴的相对大小决定的。

可分为四种形状:圆球体、椭球体、扁球体、长扁球体。

5、圆度:是指颗粒的原始棱角被磨圆的程度。

是碎屑的主要结构特征。

碎屑的圆度一方面取决于它在搬运过程中所受的磨蚀作用强度,另一方面也取决于碎屑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原始形状、粒度等。

碎屑的圆度划分为四个级别:棱角状、次棱角状、圆状、次圆状。

沉积产物不是化学沉淀组分。

从成分上看,杂基多为粘土矿物,有时为碳酸盐灰泥、云泥及一些细粉砂碎屑颗粒。

原始杂基和正杂基都可以作为沉积环境的标志。

8、结构成熟度:是指碎屑沉积物经风化、搬运和沉积作用的改造,使之接近终极结构特征的程度。

9、胶结物的结构类型:非晶质及隐晶质结构、显晶粒状结构、嵌晶结构、自生加大结构。

岩和碳酸盐岩的成岩作用类型及孔隙演化规律

岩和碳酸盐岩的成岩作用类型及孔隙演化规律

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的成岩作用类型及孔隙演化规律摘要:砂、砾沉积物沉积后会遭受一些沉积后作用,即成岩作用。

主要有:机械压实及压溶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重结晶作用及溶解作用等。

在各个成岩作用阶段,其岩石的孔隙度会发生变化。

碳酸盐岩的孔隙也会在成岩作用下有规律的的变化。

关键字:碎屑岩、碳酸盐岩、成岩作用1.碎屑岩的成岩作用及其多孔隙度的影响(1)压实作用压实作用系指沉积物沉积后在其上覆水层或沉积层的重荷下,或在构造形变应力的作用下,发生水分排出、孔隙度降低、体积缩小的作用。

压实作用是沉积物进入埋藏阶段后最先经历的成岩作用。

压实作用对颗粒灰岩、白云岩影响较小,而对泥灰岩等细粒岩大半对数图解上孔隙度变化规律压实作用最明显的结果是沉积物体积缩小发生排水、脱水作用。

石英砂岩的孔隙度为40%左右,在3000m深处其孔隙度降至30%-10%.碎屑沉积物在300m深处时,75%的水已经被排除,所排出的水是孔隙度的主要来源之一。

以饶阳凹陷为例,饶阳凹陷位于渤海湾裂谷盆地内的冀中坳陷中部, 是在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断陷盆地背景上发育起来的单段式箕状含油凹陷, 属于冀中坳陷一个次级构造单元。

该研究区储层砂岩的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 岩石类型以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 磨圆中等, 多呈次棱-次圆状, 分选中等偏差。

该研究区的结构成熟度不高。

该地区的岩石矿物以长石,杂基等以塑形为主的碎屑,随着埋深的增加,使沙岩储层的孔隙度大为减少。

埋深从2000m至5000m, 最大孔隙度由32.9%降至2.17%, 平均孔隙度下降率1.02%/100m.研究区机械压实作用贯穿了整个成岩过程, 但在成岩早期对储层的影响远比其它时期大.(2)压溶作用压溶作用主要发生在3000m一下。

沉积物埋藏深度的增加,碎屑颗粒接触点上所承受的来自上覆地层的压力或来自构造作用的侧向应力超过正常空隙流体压力时,颗粒接触处的溶解度增高,将发生晶格变形和溶解作用。

02 第二章 碎屑岩的成分

02 第二章 碎屑岩的成分

第三节 化学成分
2、化学成分与粒度之间存在明显关系 、 较细粒沉积物石英含量较少而粘土矿物较丰富, 较细粒沉积物石英含量较少而粘土矿物较丰富,较粗粒沉积物在 化学成分上差异明显。 化学成分上差异明显。 化学成分与粒度的关系(据裴蒂庄,1975) 化学成分与粒度的关系
组成 SiO2 TiO2 Al2O3 FeO 细砂 71.15 0.50 10.16 3.72 粉砂 61.24 0.85 13.30 3.94 粗粘土 48.07 0.89 18.83 6.91 细粘土 40.61 0.79 18.97 7.42 组成 MgO CaO Na2O K2O 细砂 1.66 3.65 0.86 2.20 粉砂 3.31 5.11 1.32 2.33 粗粘土 3.56 4.96 1.17 2.57 细粘土 3.19 6.24 1.19 2.62
第三节 化学成分
1、砂岩化学成分与大地构造环境分析联系密切 砂岩化学成分与大地构造环境分析联系密切 主要类型砂岩的平均化学组分(据裴蒂庄,1963) 主要类型砂岩的平均化学组分
化学 成分 SiO2 Al2O3 Fe2O3 FeO 砂岩类型 石英砂 岩 95.4 1.1 0.4 0.2 岩屑砂 岩 66.1 8.1 2.8 1.4 长石砂 岩 77.1 8.7 0.5 0.7 化学 成分 CaO Na2O K2O CO2 砂岩类型 石英砂 岩 1.6 0.1 0.2 0.1 岩屑砂 岩 6.2 0.9 0.3 5.0 长石砂 岩 2.7 0.5 0.8 0.0
安山岩 玄武 岩
沉 积 岩
橄榄岩 辉长岩
轻矿 物
第一节
二、岩屑
碎屑成分
岩屑是保持着母岩结构的矿物集合体, 岩屑是保持着母岩结构的矿物集合体,是提供沉积物来源 区岩石类型的直接标志。 区岩石类型的直接标志。 在风化、搬运过程中,各类岩屑含量变化极大, 在风化、搬运过程中,各类岩屑含量变化极大,取决于粒 母岩成分及成熟度等因素。 度、母岩成分及成熟度等因素。 随粒级的增大而增加,砾岩中岩屑含量最大, 随粒级的增大而增加,砾岩中岩屑含量最大,砂岩中只存 在有细粒结构及隐晶结构的岩屑。 在有细粒结构及隐晶结构的岩屑。母岩为细粒或隐晶结构的 岩石,如燧石岩、中酸性喷出岩等岩石的岩屑分布最广; 岩石,如燧石岩、中酸性喷出岩等岩石的岩屑分布最广;而 易受化学分解的石灰岩,否则很难形成岩屑, 易受化学分解的石灰岩,否则很难形成岩屑,岩屑砂岩常表 现出很差的结构成熟度。 现出很差的结构成熟度。

3—1 第二章陆源碎屑岩的基本特征

3—1 第二章陆源碎屑岩的基本特征

B 碎屑颗粒的分选(分选性) 碎屑颗粒大小的均匀程度叫分选度或分选性。
分选性分为三级:
分选好:主要粒级含量大于75%;
分选中等:主要粒级含量50-75%;
分选差:各种粒级含量都小于50% 研究碎屑颗粒粒度分布情况的方法称为粒度分 析,用这种方法可以准确的计算分选系数或用标准 偏差来表示分选程度。
碎屑颗粒分选程度的目估分级(路凤香等,2002)
递变层理
• 又称粒序层 理,是由粒 度的有规律 的变化形成 的。其特点 是由底向顶 粒度逐渐变 细,最后变 为泥质沉积 物。
韵律层理:
在成分、结构和颜色等方面不同的薄 层作有规律的重复出现而组成的。如:薄 的粉砂和薄泥岩层相互重叠出现。
2) 层面构造
在沉积层面上出现的各种沉积构造。 常见类型有: (1)波痕:由风、水流和波浪等介质的 运动,在沉积物表面上所形成的一种波 状起伏的构造。
生物钻孔或钻洞破坏了原生的各种层理构造形成种种不规则的层理原始沉积层轻微扰动强扰动完全均一化强度示意图由于现代意义上的标准化是在资本主义企业里发展起来的资本家所关心的是标准化的应用效果不可能支持企业里的标准化工作者去从事理论研究
第三章
主要内容
陆源碎屑岩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陆源碎屑岩的成分
第二节、陆源碎屑岩的结构 第三节、陆源碎屑岩的构造 第四节、陆源碎屑岩的分类
也称粒序层理
两种或两种以上 岩性层重复出现
水平层理和平行层理:细层呈直线状且相互平行,并都 与层面一致。但二者形成的水动力条件不同。
波状层理:细层呈波状起伏,但总方向平行层面,层系 界面往往也呈波状,或与细层平行,或与细层相切,波 形或对称,或不规则。
交错层理(斜层理): 由一组倾斜的细层与 层面或层系界面相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沸石的形成温度变化较大,不同地区不同井段差别较大。 沸石胶结的结果是使孔隙度降低,但也为溶解作用提供物 质基础(如陕甘宁浊沸石溶解)。
四、硅质胶结
1. 硅质胶结方式和形成条件
常见的形式是自生加大和自形晶粒,硅质胶结来孔隙水 (孔隙水中硅离子浓度正常平均值为6ppm,最大达80ppm) 当孔隙水中硅离子浓度超过正常值(如溶解SiO2的加入), 则发生硅质沉淀。
(1978):
些物质的触媒作用,压力不是决定因素。
A. Thomson (1959):
颗粒接触点上粘土膜在富CO2孔隙水作
用下游离出K2CO3,形成碱性微环境, 使氧化硅溶解度增加,属矿物化学反应。
4. 压溶对储集性能的影响
降低非塑性颗粒砂岩的体积,如果说压实作用使孔 隙度降为26%,那么压溶可进一步使其降低到40%以 下。
硅质胶结有晶质和非晶质两种形态,非晶质是蛋白石 (蛋白石A、蛋白石CT),晶质为玉髓和石英。
第二章 碎屑岩的主要成岩作用
关键问题:
各种成岩矿物和成岩现象的识别及其形 成条件? 砂岩、泥岩的成岩变化及其对储集性能 的影响? 次生孔隙的形成机理及特点?
第一节 压实作用
一、机械压实作用
1. 定义
机械压实是指沉积物在上覆重力及静水压力作用 下,发生水分排出,碎屑颗粒紧密排列,软组分挤入 孔隙,使孔隙体积缩小,孔隙度降低,渗透性变差的 作用。结果引起除骨架颗粒溶解之外的岩石总体积的 减小。
沸石一般是孔隙水与岩石的不稳定组分相互作用 的产物,不稳定组分:火山玻璃、结晶度差的粘土 (蒙脱石、钙长石)、生物成因的硅质岩
形成条件:PH值高,富含SiO2、Ca2+、Na、K的 高矿化度孔隙水;高盐度;低CO2分压;高Ca2+、 Si(OH)4浓度。
方沸石胶结物
方沸石晶体
浊沸石胶结物充填粒间孔
蒙脱石在有Mg2+的情况下可通过I/Ch混层向绿泥石转
化,早成岩期富铁,晚成岩期富镁。
玫瑰花瓣状绿泥石
针叶状绿泥石
3. 对储集性能的影响:
降低孔隙度,堵塞孔隙喉道。
高岭石、绿泥石呈分散质点的孔隙充填或蒙脱石、 伊利石、绿泥石呈薄膜式胶结,粒间孔为主,孔隙 大,连通好;若伊利石、埃洛石呈粘土桥,则以晶 间孔为主,连通差。
方解石 ( 0-0.5% FeO ):红色;
铁方解石(0.5-1.5% FeO):紫红色
铁方解石(1.5-2.5% FeO):紫蓝色; 铁方解石(2.5-3.5% FeO):深蓝色
铁白云石:蓝绿色
3. 形成条件:
① 孔隙水中含有一定量的碳酸钙(如生物壳的溶解) ② 化学结构影响溶解度(文石、高镁方解石易溶、最终
③热液蚀变带:温度低的地带,见斜发沸石、钠沸石,随 水温增加,出现方沸石、片沸石、浊沸石,主要见于火 山碎屑岩
④埋藏成岩及浅变质带: a带:早期成岩阶段,出现钙十字沸石、斜发沸石、菱 沸石、钠沸石、埋深 0-2km; b带:斜发沸石、丝光沸石、毛沸石,埋深2-4km; c带:方沸石、片沸石,埋深4-5km(日本卡达油田); d带:浊沸石、钠长石,埋深3-11km(新西兰)。
二、化学压实作用(压溶作用)
1. 定义
压溶是指在压应力作用下,由骨架颗粒在接触点的溶 解所引起的岩石总体积的减小过程。
2. 压溶的表现形式
① 石英自生加大
② 颗粒呈凹凸、缝合接触
石英自生加大
颗粒凹凸状接触
压溶的表现形式
石英自生加大
颗粒呈凹凸、缝合接触
3. 压溶的机理
① 与压力有关
Riecke:
Füchtbauer(1967): 分选较好以上的砂岩在压实前平均
有40%的孔隙度,一般最低降为26%。
不同成分砂岩压实效应不同。施密特指出:“杂七杂 八堆积的陆源碎屑经过机械压实作用,颗粒略呈定向,减 少了原生孔隙。脆性颗粒经过压实,破裂成碎块,堵塞了 小孔隙,总孔隙度减少,柔软的塑性颗粒经过压实,部分 被挤进粒间,堵塞了孔隙。如果柔性颗粒经过压实变成假 杂基充填于颗粒之间,那么,体积缩小5%,孔隙度可由 35.5%减至2%± ” 。
方解石胶结物
铁方解石胶结物
铁方解石包绕方解石
铁白云石
菱 铁 矿 胶 结 物 发 生 溶 蚀
4. 对储集性能的影响:
呈连晶式或孔隙式充填孔隙,降低岩石物性, 也可抵抗机械压实作用。但较易溶解,产生的次生 孔隙可以大大改善储层储集性能。
Schmidt 和 Mc Donold(1979) 认为,在碳酸盐 发育地区,溶解了的碳酸盐可向上迁移,胶结更高 层位的砂岩,从而形成多个次生孔隙发育带。
形成纯亮晶方解石) ③ PH值升高(>9)使溶解度降低引起沉淀 ④ CO2分压降低,利于沉淀 ⑤ 温度升高,利于沉淀 ⑥ Ca2+活度增加,利于沉淀
方解石出现在所有环境下:50℃,盐度2.6-3.8%,PH>9, 一般形成于成岩早期
白云石常与方解石共生,温度升高, Ca2+ /Mg2+比值 低有利于白云石沉淀。由于CaCO3沉淀从蒸发水中消耗 Ca2+而导致Ca2+ /Mg2+比值降低,随后白云石从富镁溶 液中沉淀出,导致白云石化。镁离子也可来自蒙脱石向 伊利石转变,如果遇上铁离子可形成铁白云石。
伊利石(水云母)与白云母相比K+离子少,多SiO2
和 H2O。
片状、针状集合体,由2个四面体加一个八面体组成。
d(001)=10 Å; d(002)=5 Å ;d(003)=3.3 Å。
伊利石 KAl4(OH)4 (Al,Si7)O20:片状、毛发状
绿泥石 Mg2Al(OH)6Mg3(OH)2(AlSi3)O10
绿泥石结晶度与化学成分复杂,一般在风化带中出现
在高纬度地区。
绒球状、玫瑰花状、针状集合体均有,二个八面体加
二个四面体以2:2型构成,晶层间短,14 Å。
d(001)=14.2 Å;d(002)=7.1 Å ;d(003)=4.7 Å ; d (003)
=3.53 Å, 加热600 ℃ d(001)=13.8-14Å。
压实作用、压溶作用均使砂岩孔隙度降低。
Housekecht 定量分析: (纵)原始孔隙度百分比= 40-粒间体积100
40
粒间体积用岩石总体积的百分数表示
(横)胶结物百分比= 胶结物 100
40
胶结物是指现存胶结物体积,用岩石体积百分数表示 粒间孔隙度=粒间体积-胶结物
第二节 胶结作用
胶结作用是自生矿物的沉淀堵塞粒间体积的过程,它 与岩石总体积的减小无直接关系。胶结作用总是导致粒间 孔隙度降低,但有些情况下又为溶解作用提供物质基础。
浊沸石沿斜长石解理分布
2. 形成环境
①盐碱湖、盐碱土壤:均易出现沸石,盐碱湖里PH >9, Al、Si溶解度大,如凝灰物质,几千年里就可变为沸石, 常见组合有钙十字沸石、斜发沸石、毛沸石、丝光沸 石、菱沸石。
②远洋沉积:最多的矿物是蒙皂石类(蒙皂石、坡缕石、 海泡石)次为沸石(钙十字沸石、斜发沸石、方沸石、 丝光沸石、毛沸石),再次为蛋白石、石英,三者共存, 随成岩加强,钙十字沸石转变为斜发沸石。
确定胶结顺序的标志:
胶结物世代向着孔隙中心逐渐变新,孔隙周围或喉
道上的胶结物早于孔隙中间的胶结物。
交代早期胶结物的矿物形成时间较晚 石英运移导致成岩作用中断 无胶结的孔隙度高的岩石中胶结物充填的早 胶结顺序应考虑成岩最初出现的深度和温度 常见的胶结顺序:铝硅酸盐(粘土、长石)石英
典型的晶形是蜂巢状,由两个四面体和一个八面体组
成2:1型含水硅酸盐。
蒙皂石在成岩过程中向伊利石和绿泥石转化,但其间
必须经过混层阶段。
d(001)=12-15 Å ,加热600 ℃ =9.6-10 Å。
蒙脱石 Al2(OH)2Si4O10
在火山碎屑表面分布的自生蒙脱石
自生蒙脱石
伊利石 KAl4(OH)4 (Al,Si7)O20
2. 机械压实的表现形式
① 颗粒间接触由点线,随深度加大而变紧密。 ② 塑性变形。火山岩屑、泥质岩屑、云母等柔性组 分
变形呈假杂基挤入颗粒空间。 ③ 破裂。刚性颗粒发生破裂,出现小裂缝。 ④ 颗粒定向排列,石英拉长具优选方位。
机械压实
点状接触
线状接触
刚性颗粒破裂
黑云母挤压变形呈假杂基
石英、长石以线状接触为主
碳酸盐及硫酸盐氯化物
一、碳酸盐的胶结作用
1. 胶结物种类:
方解石、白云石、铁方解石、铁白云石、菱铁矿。
2. 鉴别方法:
显微镜下鉴定:晶形、双晶与解理的关系、交代关系
染色:推荐用茜素红S和铁氰化钾混合液染色: 0.2克茜素红S+100毫升蒸馏水+3毫升浓盐酸 2克铁氰化钾+ 100毫升蒸馏水+3毫升浓盐酸 以3:2比例混合,染色30-40秒
粘土包壳
交代:替代碎屑颗粒,分布于颗粒表面 裂缝或晶洞充填
i2O5
电镜下可清楚显示书页状、六方板状、蠕虫状,
是一种靠大陆的近滨地带沉积的指示剂。风化带 中的高岭石是无序的,但自生高岭石是有序的, 外形呈蠕虫状。
随埋深加大,孔隙水中离子浓度发生变化,孔隙
水变为碱性,此时若有K 、Al 离子存在,则变 为伊利石;若有Mg、Al离子存在,则变为绿泥石。
d(001)=7.15Å d(002)=3.56-3.58 Å d(003)=2.38Å
在酸性孔隙水条件下,高岭石变成叶腊石的温度约
为 300 ℃ ,变成地开石约200 ℃ ,变成珍珠陶土要 求压力条件要大些。
高岭石稳定范围为25-300℃ , 压力约0.01-0.2Gpa, 一般中成岩末期消失。
高岭石:Al2(OH)4Si2O5
书页自状生高岭岭石石
蒙皂石组 ( Na,Mg) H2OAl2-x(OH2Si4O10)
蒙皂石出现于富钙的、富钠的碱性离子存在的地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