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原理
工业机器人结构原理
工业机器人结构原理工业机器人是一种可以执行特定任务的智能机械设备。
它们通常由多个主要部分组成,包括机械结构、控制系统、执行器和传感器。
机械结构是工业机器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机器人提供了身体支持和运动能力。
通常,机械结构由连杆、关节和框架等元件组成。
连杆用于连接不同的关节,使机器人能够执行复杂的动作。
关节是机器人的可动连接点,允许机械结构在不同的方向上旋转或运动。
框架则起到支撑作用,保证机械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控制系统是控制工业机器人动作和功能的核心。
它通常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和电源等。
中央处理器是控制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接收和处理来自传感器的输入信号,并发送指令给执行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以及记录机器人的状态信息。
输入输出接口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例如与计算机或其他机器人进行数据交换。
电源则提供所需的能量给控制系统。
执行器是机器人的执行部件,它们负责将控制系统发送的指令转化为动态的机械运动。
常见的执行器包括电动机、液压缸和气动缸等。
电动机是最常用的执行器,它通过电能转变为机械能,驱动机械结构实现各种动作。
液压缸和气动缸则利用液体和气体的压力来实现运动控制,适用于一些需要大力矩或冲击力的操作。
传感器是机器人的感知装置,它们用于获取外部环境的信息,并将信息传递给控制系统。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光电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力传感器等。
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物体的位置和距离,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力的大小,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环境的温度变化,力传感器则可测量机器人施加的力。
综上所述,工业机器人的结构原理包括机械结构、控制系统、执行器和传感器等多个方面。
这些部分相互配合,使机器人能够进行复杂的动作和任务执行。
机器人考级三级知识点总结
机器人考级三级知识点总结机器人越来越成为我们生活中的重要角色,它们不仅在工业生产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还在家庭、医疗、教育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机器人考级三级是机器人领域的一项重要考级,通过该考级,人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机器人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从机器人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原理、编程与控制、应用与发展等方面对机器人考级三级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机器人的基本概念1. 机器人的定义和分类机器人是一种能够执行任务的自动化装置,它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序或指令来执行各种任务。
根据功能和用途的不同,机器人可以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不同类型。
2. 机器人的特点机器人具有自主性、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能够完成指定的任务,并且可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二、机器人结构和原理1. 机器人的结构机器人通常由机械部分、电子部分和控制系统三部分组成。
机械部分包括机器人的机械结构和执行器,电子部分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控制系统则是机器人的大脑,能够控制机器人的运动和动作。
2. 机器人的原理机器人的运动原理可以通过运动学、静力学、动力学等方面来解释,不同类型的机器人有不同的运动原理。
例如,工业机器人的运动原理通常基于运动学和轨迹规划,服务机器人的运动原理则涉及到感知和决策流程。
三、机器人编程与控制1. 机器人编程机器人的编程是指对机器人进行程序设计,以实现其自主运动或执行特定任务。
机器人编程可以通过编程语言、仿真软件等形式进行。
2. 机器人控制机器人控制是指对机器人的运动、动作和任务进行控制。
控制系统通常包括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能够实现对机器人的实时控制和监控。
四、机器人的应用与发展1. 机器人的应用领域机器人应用已经广泛涉及到工业生产、医疗卫生、家庭服务、军事防卫等多个领域。
工业机器人主要应用在自动化生产线上,服务机器人则主要应用在家庭服务、餐饮、医疗卫生等领域。
2. 机器人的发展趋势未来机器人的发展趋势是智能化、灵巧化、感知化和协作化。
智能机器人的结构与控制原理
智能机器人的结构与控制原理智能机器人,在很多人眼里,只是一个能够执行简单任务的机械设备。
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智能机器人已经成为了一个集成了各种先进技术的高科技产品。
下面,本文将介绍智能机器人的结构与控制原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个神奇的机器人世界。
一、智能机器人的结构智能机器人的结构主要包括三部分:机械结构、电子控制系统和智能算法。
1. 机械结构机械结构是智能机器人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它是机器人实体的骨架。
机械结构通常由材料、电机、传感器、执行器等组成,不同类型的机器人有不同的结构,比如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无人机等等。
机器人的机械结构必须满足以下要求:稳定性、灵活性、精度和耐久性。
机器人要支撑整个系统进行复杂的动作,同时还要保持平衡和稳定性,以避免因失衡而导致的事故发生。
而要实现更加准确的操作,机器人的结构必须具有高精度、高强度和高刚度。
2. 电子控制系统电子控制系统是智能机器人的核心,是控制机器人动作和行为的关键。
电子控制系统主要由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各种传感器、电机控制器、输入输出设备、通信模块等组成。
中央处理器是控制机器人运动和操作的大脑,它汇总和解释传感器的消息,然后发送指令给电机和执行器。
电机控制器计算出马达的动力和运转速度,使机器人能够更精细地定位和执行任务。
输入输出设备负责与人类进行人机交互,包括显示屏、操控杆、语音识别器等。
通信模块也非常重要,它可使机器人和其他设备或机器人进行实时交流,以便更好地实现协同任务。
3. 智能算法智能算法是机器人实现高级功能的关键,主要分为三类: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和自主决策。
计算机视觉主要依赖于机器视觉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让机器人能够识别物体、人脸、动作等,从而实现更智能、更人性化的服务。
语音识别是让机器人理解和反应人类语言的技术,它的核心是将语音信号转化为文字信号,以便机器人能够识别和处理。
自主决策是让机器人具备独立决策和执行任务的能力,这需要机器人具备更加深入的学习和判断能力。
机器人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机器人的基本原理及应用1. 机器人的定义机器人是一种能够自主行动和执行任务的机械设备,可以被编程和控制。
它通常由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系统组成,可以感知环境并作出相应的动作。
2. 机器人的基本原理机器人的基本原理涉及到三个关键方面:感知、决策和执行。
2.1 感知机器人通过传感器感知周围的环境。
常用的传感器包括视觉传感器、声音传感器、触摸传感器、惯性传感器等。
通过这些传感器,机器人可以获得外部信息,并将其转化为可处理的数据。
2.2 决策机器人的决策系统根据感知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然后确定下一步的动作。
这个过程通常包括数据处理、模式识别、路径规划等。
决策算法可以基于预先设定的规则,也可以利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来自主学习和优化。
2.3 执行机器人的执行系统负责将决策转化为实际的动作。
执行系统通常由各种执行器组成,如电动机、液压驱动器等。
通过这些执行器,机器人可以进行移动、抓取、操作等各种任务。
3. 机器人的应用领域机器人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3.1 工业制造在工业制造领域,机器人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线上的自动化操作。
它们可以快速、精确地完成重复性作业,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3.2 医疗保健机器人在医疗保健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它们可以被用于手术、康复治疗和辅助护理等方面。
机器人手术系统可以实现微创手术,减少手术风险和恢复时间。
3.3 农业机器人在农业领域可以用于种植、收获和植物保护等任务。
它们可以准确地进行作业,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同时减少人力和资源的使用。
3.4 物流和仓储机器人在物流和仓储领域可以用于自动化的货物搬运和仓储管理。
它们可以提高速度和效率,减少人力成本和错误率。
3.5 家庭和娱乐机器人在家庭和娱乐领域也有一定的应用。
例如,智能家居系统可以通过机器人帮助控制家电、安防和环境等。
娱乐机器人可以陪伴儿童玩耍、教育和娱乐。
4. 机器人的未来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机器人在未来将有更广泛的应用。
机器人的组成结构及原理
机器人的组成结构及原理机器人是一种能够自动执行任务的机械设备。
它们可以被用于各种各样的任务,从工业制造到医疗保健和军事应用等。
机器人的组成结构和原理是机器人技术的核心,这篇文章将会介绍机器人的组成结构和原理,以及机器人的应用领域。
一、机器人的组成结构机器人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机械结构:机械结构是机器人的骨架,它包括机器人的机身、关节、连接器、执行器等。
机械结构的设计直接影响机器人的稳定性、精度和速度。
2. 传感器:传感器是机器人的感知器,它们能够感知环境中的信息并将其转化为机器人能够理解的数据。
传感器包括摄像头、激光雷达、声音传感器、触摸传感器等。
3.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机器人的大脑,它负责控制机器人的运动和行为。
控制系统包括计算机、控制器、运动控制器等。
4. 能源系统:能源系统是机器人的动力源,它提供机器人所需的能量。
能源系统包括电池、液压系统、气压系统等。
二、机器人的原理机器人的原理是通过机械结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的协同作用来实现机器人的运动和行为。
机器人的运动和行为通常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实现:1. 感知环境:机器人通过传感器感知环境中的信息,并将其转化为机器人能够理解的数据。
2. 分析数据: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对感知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
3. 运动控制:机器人的控制系统通过运动控制器控制机械结构的运动,从而实现机器人的运动和行为。
4. 反馈控制:机器人在运动和行为过程中,通过传感器不断反馈环境的变化信息给控制系统,从而实现机器人的自适应控制。
三、机器人的应用领域机器人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领域:1. 工业制造:机器人在工业制造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汽车制造、电子制造、食品加工等。
机器人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2. 医疗保健:机器人在医疗保健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如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护理机器人等。
机器人能够提高手术精度、减少手术创伤、提高康复效果。
机器人的原理是什么
机器人的原理是什么
机器人的原理基于人工智能和机械结构。
它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的组成部分:
1. 人工智能算法:机器人通常配备了强大的人工智能算法,用于处理各种感知、决策和执行任务。
这些算法使得机器人能够感知环境、理解任务要求,并做出相应的决策。
2. 传感器:机器人通常搭载各种传感器,如摄像头、声音感应器、激光雷达等,用于感知周围环境。
这些传感器能够收集到关于位置、距离、颜色、声音等方面的数据,为机器人提供重要的信息。
3. 控制系统:机器人的控制系统负责接收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并根据预设的算法进行分析和决策。
控制系统还负责控制机器人的运动、执行任务等操作。
控制系统通常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通过实时协作来完成各种任务。
4. 机械结构:机器人的机械结构包括机器人的身体和关节等部分。
机器人的身体和关节的设计取决于其特定的任务和功能。
例如,工业机器人通常具有坚固的金属外壳和多个可动关节,以便进行高精度的操作。
而服务机器人可能更注重机动性和人机交互的友好性。
5. 学习与适应能力:为了更好地应对不同的任务和环境,现代机器人通常具备学习和适应能力。
机器人可以通过不断地与环境互动和不断地训练来提高自己的性能和技能。
这种能力使得
机器人能够适应多变的工作需求并自主地进行决策。
总之,机器人的原理是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和机械结构,通过传感器感知环境、控制系统进行决策和执行任务,以及具备学习与适应能力,使机器人能够完成各种任务。
机器人的组成结构及原理
机器人的组成结构及原理机器人作为一种能够替代人力完成各种任务的智能装置,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理解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和组成结构,本文将从机器人的基本组成部分、传感器及感知技术、中央处理器、执行器和电源系统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机器人的基本组成部分机器人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机械结构、电子设备及软件系统。
机械结构是机器人最为显著和重要的特征之一,它是机器人的外部框架,用于支撑和连接各个部分。
通常,机械结构由连接杆、关节和整体骨架等组成。
电子设备则是机器人的"大脑",用于控制和操纵机械结构。
软件系统是机器人的指令和运行程序,它决定了机器人的行为和任务执行方式。
二、传感器及感知技术机器人的传感器起到了感知环境和获取信息的关键作用。
传感器可以接收并转换环境中的物理量和信号,进而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以供机器人进行分析和判断。
常见的机器人传感器包括视觉传感器、声音传感器、力传感器、光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能够帮助机器人感知和识别人类的动作、声音、姿势以及环境中的物体和障碍物等。
感知技术的发展不仅提高了机器人的自主性和智能化水平,还为机器人与人类之间的互动提供了更加精确和准确的基础。
三、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是机器人的控制中枢,类似于人类的大脑。
它能够接收传感器传来的信息,并进行处理和分析。
中央处理器负责决策机器人的行动和执行任务的顺序。
在中央处理器中,通常会嵌入一些算法和软件,用于机器人的导航、路径规划、动作控制等方面。
中央处理器的性能决定了机器人的反应速度和智能水平。
四、执行器执行器是机器人的身体部分,用于执行各种动作和任务。
常见的执行器包括电机、液压装置、气动装置等。
机器人的执行器通过接收中央处理器的指令,将其转化为力、速度或位移等物理功能,从而实现机器人的运动和动作。
不同类型的机器人会采用不同的执行器,比如工业机器人常使用电机来完成各种机械操作。
五、电源系统电源系统为机器人提供所需的电能,以保证它的正常运行和工作。
机器人的组成结构及原理
机器人的组成结构及原理1.引言机器人是一种可以执行各种任务的自动化设备,由多个组成部分组成。
本文将探讨机器人的组成结构以及其原理。
2.机器人的组成结构2.1机械结构机械结构是机器人的物理结构,它决定了机器人的外形、尺寸和运动方式。
机械结构一般由连杆、齿轮、轴承、电机等组件构成。
连杆用于连接各个部件,齿轮用于传动力,轴承用于减小摩擦,电机用于提供动力。
2.2电子结构电子结构包括机器人的传感器和执行器。
传感器用于获取周围环境的信息,如光线、声音、温度等。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摄像头、声音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
执行器用于使机器人实际执行任务,如电机、液压驱动系统等。
2.3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机器人的大脑,负责控制机器人的运动和执行任务。
控制系统通常由微处理器、逻辑电路、软件等组成。
微处理器是机器人的核心处理器,负责处理输入信息并输出指令控制机器人的运动。
逻辑电路用于执行各种判断和决策,如自主导航、避障等。
软件则是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程序,包括运动控制、任务规划等。
3.机器人的工作原理机器人的工作原理涉及到机械、电子和控制系统的相互协调和配合。
下面将对机器人的工作原理进行简要介绍。
3.1机械原理机器人的机械结构决定了其运动方式和工作范围。
通过控制机械结构中的电机和传动机构,机器人可以实现不同的运动方式,如直线运动、旋转运动等。
机械结构也决定了机器人的可控自由度,即机器人可以同时控制的独立运动轴数目。
3.2传感器原理机器人通过传感器获取周围环境的信息,并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通过输入到控制系统中进行分析和处理。
传感器原理涉及到各种物理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摄像头通过感光元件拍摄图像,声音传感器通过麦克风转化声音信号等。
3.3控制系统原理控制系统原理包括机器人的算法和软件。
控制系统通过输入传感器的信息,并进行决策和规划后,输出指令控制机器人的运动和执行任务。
控制系统原理涉及到机器人运动学和动力学的理论,以及各种控制算法的实现。
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机器人这一词汇以及与之相关的技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和使用。
人们可以利用机器人来辅助生产、使用机器人进行学习、机器人也能够在危险区域代替人类进行工作等。
然而,虽然人类已经拥有了各种各样的机器人,然而,这些机器人是如何结构并运作的呢?一、机器人的基本结构机器人的基本结构通常包括两个主要组成部分:机械结构和电路系统。
机械结构部分主要是由臂、关节以及手指等零部件组成,电路系统则是由控制器和执行器组成。
因为机器人各种各样,并有各自的功能和任务,所以它们的各个零部件的形状和大小,也各有不同。
1. 机械部分机械部分是机器人中最基本的部分,是它的“骨架”。
它的代码通常由由臂、关节以及手指等不同的部件组成,以多自由度(DOF)张的方式设计。
多自由度的机械结构能够帮助机器人以更加自由的方式运动和操作,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
另外,其他的机械部分还包括Driving force、reducer、potentiometer、encoder 等基本要素。
2. 电路系统机器人的电路系统是包括了控制器和执行器。
控制器是机器人的大脑,可以根据程序控制机器人的运动。
执行器则可以将运动指令转化为机械结构的动作。
通过约定好的程序和传感器,控制器可以使执行器实现相应的动作。
这个过程中,控制器还可以将各种情况反馈给执行器,以便对机器人进行适当调整。
二、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在完成各种任务之前,计算机通常会给机器人配合一个完备的程序,这个程序将告诉机器人完成什么任务以及何时做完任务。
机器人运作的过程中,它的大脑——控制器会始终运转,对机器人的整个运作过程进行管理。
控制器将接受到来自不同的传感器的信息,这些传感器能够监测到机器人和环境中各种各样的数据,如:温度、压力、速度、形状等等。
控制器将根据传感器收到的信息进行对机器人进行调度,并且通过执行器进行相应的操作。
整个过程中,执行器能够帮助机器人处理信息,转化为机械动作。
机器人本体结构_图文
腕部及手部结构
机器人腕部结构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机器人的手部作为末端执行器是完成抓握工件或执行特定作业的重要部件,也需要有多种结构。腕部是 臂部与手部的连接部件,起支承手部和改变手部姿态的作用。目前,RRR型三自由度手腕应用较普遍。
腕部是机器人的小臂与末端执行器(手部或称手爪)之间的连接部件,其作用是利用自身的活动度确定手部 的空间姿态。对于一般的机器人,与手部相连接的手腕都具有独驱自转的功能,若手腕能在空间取任意 方位,那么与之相连的手部就可在空间取任意姿态,即达到完全灵活。 从驱动方式看,手腕一般有两种形式,即远程驱动和直接驱动。直接驱动是指驱动器安装在手腕运动关 节的附近直接驱动关节运动,因而传动路线短,传动刚度好,但腕部的尺寸和质量大,惯量大。远程驱 动方式的驱动器安装在机器人的大臂、基座或小臂远端上,通过连杆、链条或其他传动机构间接驱动腕 部关节运动,因而手腕的结构紧凑,尺寸和质量小,对改善机器人的整体动态性能有好处,但传动设计 复杂,传动刚度也降低了。 按转动特点的不同,用于手腕关节的转动又可细分为滚转和弯转两种。滚转是指组成关节的两个零件自 身的几何回转中心和相对运动的回转轴线重合,因而能实现360°无障碍旋转的关节运动,通常用R来标 记。弯转是指两个零件的几何回转中心和其相对转动轴线垂直的关节运动。由于受到结构的限制,其相 对转动角度一般小于360°。弯转通常用B来标记。
一、腕部的自由度
手腕按自由度个数可分为单自由度手腕、二自由度手腕和三自由度手腕。
腕部实际所需要的自由度数目应根据机器人的工作性能要求来确定。在有些情况下,腕部具 有两个自由度,即翻转和俯仰或翻转和偏转。一些专用机械手甚至没有腕部,但有些腕部为 了满足特殊要求还有横向移动自由度。
6种三自由度手腕的结合方式示意图
机器人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以及各种传感器和运动控制技术的应用
机器人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以及各种传感器和运动控制技术的应用机器人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以及各种传感器和运动控制技术的应用一、引言机器人是一种能够自主执行任务的人工智能系统,它在不同的领域和行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机器人由各种不同的组件构成,其中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
这些组件相互协作,使机器人能够感知环境、做出决策并执行任务。
本文将深入探讨机器人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以及各种传感器和运动控制技术的应用。
二、机器人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1. 传感器传感器是机器人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们负责感知和获取关于环境的信息,并将其转化为机器可识别的数据。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摄像头、声音传感器、触摸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能够帮助机器人获得关于物体位置、形状、颜色、声音等方面的信息。
2. 控制器控制器是机器人系统的大脑,负责处理传感器收集到的信息,并根据预定的算法和策略做出决策。
它能够将感知到的信息与事先存储的知识进行比对和分析,从而使机器人能够做出正确的动作。
控制器的具体实现方式有多种,例如基于规则的控制、模糊控制和强化学习控制等。
3. 执行器执行器是机器人系统的臂膀和手脚,负责执行控制器下达的指令。
执行器可以是关节驱动器、电机、液压驱动器等。
它们使机器人能够进行各种运动,例如行走、抓取、举起物体等。
执行器的种类和数量取决于机器人的类型和应用场景。
4. 通信模块机器人系统中的通信模块负责机器人与其他系统、设备或人之间的信息交换。
通信模块可以使用无线技术,例如Wi-Fi、蓝牙或红外线,也可以使用有线连接方式,例如以太网。
通过与其他系统的通信,机器人能够接收外部指令、发送传感器数据或与其他机器人进行协作。
机器人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将传感器获取的环境信息传递给控制器进行处理,然后控制器根据预先设定的策略和算法生成相应的输出信号,控制执行器进行动作。
这个过程是一个循环,机器人不断地感知、决策和执行,以完成各种任务。
工业机器人工作原理及其基本构成
工业机器人工作原理及其基本构成工业机器人工作原理现在广泛应用的焊接机器人都属于第一代工业机器人,它的基本工作原理是示教再现。
示教也称导引,即由用户导引机器人,一步步按实际任务操作一遍,机器人在导引过程中自动记忆示教的每个动作的位置、姿态、运动参数\工艺参数等,并自动生成一个连续执行全部操作的程序。
完成示教后,只需给机器人一个启动命令,机器人将精确地按示教动作,一步步完成全部操作。
这就是示教与再现。
实现上述功能的主要工作原理,简述如下:(1) 机器人的系统结构一台通用的工业机器人,按其功能划分,一般由 3 个相互关连的部分组成:机械手总成、控制器、示教系统,如图 1 所示。
机械手总成是机器人的执行机构,它由驱动器、传动机构、机器人臂、关节、末端操作器、以及内部传感器等组成。
它的任务是精确地保证末端操作器所要求的位置,姿态和实现其运动。
图 1 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结构控制器是机器人的神经中枢。
它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一些专用电路构成,其软件包括控制器系统软件、机器人专用语言、机器人运动学、动力学软件、机器人控制软件、机器人自诊断、白保护功能软件等,它处理机器人工作过程中的全部信息和控制其全部动作。
示教系统是机器人与人的交互接口,在示教过程中它将控制机器人的全部动作,并将其全部信息送入控制器的存储器中,它实质上是一个专用的智能终端。
(2) 机器人手臂运动学机器人的机械臂是由数个刚性杆体由旋转或移动的关节串连而成,是一个开环关节链,开链的一端固接在基座上,另一端是自由的,安装着末端操作器 ( 如焊枪 ) ,在机器人操作时,机器人手臂前端的末端操作器必须与被加工工件处于相适应的位置和姿态,而这些位置和姿态是由若干个臂关节的运动所合成的。
因此,机器人运动控制中,必须要知道机械臂各关节变量空间和末端操作器的位置和姿态之间的关系,这就是机器人运动学模型。
一台机器人机械臂几何结构确定后,其运动学模型即可确定,这是机器人运动控制的基础。
FANUC基本结构原理
FANUC基本结构原理1.机器人的机械部分:臂展:FANUC机器人的臂展通常为3至6个自由度,这些自由度使机器人能够在三维空间内进行灵活的动作。
机器人臂展的设计主要考虑了负载能力、臂展长度和工作空间。
关节:FANUC机器人的关节结构由电机、减速器、编码器和传感器组成。
这些关节使机器人能够作为一个连续的链条,通过关节的旋转实现机器人的动作。
传动装置:FANUC机器人的传动装置通常由电机驱动和减速器组成,并通过链条、齿轮或带动模式将驱动力传递给机器人的关节。
末端执行器:FANUC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进行定制。
常见的末端执行器包括夹具、喷枪、焊枪等,用于完成不同的工作任务。
2.机器人的控制部分:控制器:FANUC机器人的控制器是机器人工作的大脑,负责控制机器人的运动和任务执行。
控制器接收编程信号,并通过驱动系统控制机械部分的动作。
传感器:FANUC机器人通过传感器来获取与环境和工件相关的信息。
这些传感器可以是视觉传感器、力传感器、位置传感器等,用于监测机器人的位置、力量和工件状态等参数,并实现自适应控制。
编程:FANUC机器人的编程主要分为在线编程和离线编程两种方式。
在线编程是指在机器人运行时实时对其进行编程,离线编程是指在离开机器人实际运行环境的情况下对其进行编程。
编程可以使用专门的编程语言,如KAREL语言和TP语言,也可以使用仿真软件来模拟机器人的动作。
总之,FANUC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原理包括机械部分和控制部分。
机械部分包括臂展、关节、传动装置和末端执行器,用于实现机器人的运动。
控制部分包括控制器、传感器和编程,用于控制机器人的运动和执行任务。
这样的结构使得FANUC机器人能够在工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原理
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原理机器人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在制造、医疗、服务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原理包括机械结构、电子控制系统和感知系统。
一、机械结构机器人的机械结构是指其身体的物理形态和运动方式。
通常,机器人的机械结构由多个关节和连接部件构成。
机器人的关节可分为旋转关节和直线关节。
旋转关节使机器人能够在三维空间内进行旋转运动,而直线关节使机器人能够实现直线运动。
这些关节通过连接部件相互连接,形成机器人的身体结构。
机器人的身体结构根据具体应用需求可能有很多种形式,例如人形机器人、轮式机器人、足式机器人等。
在选择机器人的机械结构时,需要考虑其运动范围、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等因素。
二、电子控制系统机器人的电子控制系统是控制机器人运动和执行任务的关键部分。
电子控制系统通常由控制器、驱动器和传感器组成。
控制器是机器人的大脑,负责接收和处理指令,并控制机器人的动作。
驱动器将控制器发出的信号转化为电能或液压力,推动机器人的关节运动。
传感器用于感知环境和获取机器人身体部分的状态信息。
例如,机器人可能配备摄像头、激光雷达、压力传感器等,以便感知周围环境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电子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需要考虑能效、响应速度和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
三、感知系统机器人的感知系统是指机器人如何感知和理解周围环境的能力。
感知系统通常由多个传感器组成,用于获取机器人所需的视觉、听觉、触觉等信息。
视觉传感器例如摄像头可用于机器人的视觉感知,听觉传感器例如麦克风可用于机器人的声音感知,触觉传感器例如力传感器可用于机器人的触觉感知。
感知系统不仅能够帮助机器人感知实时的环境信息,还能够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和解析,以支持机器人的决策和行动。
总结起来,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原理包括机械结构、电子控制系统和感知系统。
机械结构决定了机器人的身体形态和运动方式,电子控制系统是机器人运动和执行任务的核心,而感知系统则帮助机器人感知和理解周围环境。
机器人组成原理
机器人组成原理
机器人组成原理是指构成机器人的主要部件和配件,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工作原理。
机器人一般由机械部分、电子部分和控制系统部分组成。
机械部分是机器人的身体,通常包括机械框架、传感器、执行器和运动系统。
机械框架是机器人的骨架,可以支撑和保护其他部件。
传感器可以用来获取环境信息,如测量物体的位置、检测温度、光线或声音等。
执行器则用于产生力量和运动,从而实现机器人的动作。
电子部分主要包括电池、电路板和电动机。
电池提供机器人所需的电力。
电路板是机器人的大脑,上面有各种电子元件和芯片,用来处理传感器获得的数据,并根据程序指令做出相应的响应。
电动机则根据电路板的指令,转换电能为机械能,驱动机器人的运动。
控制系统部分是机器人的决策和控制中心,包括机器人的软件和算法。
机器人的软件用来编写各种程序,实现不同的功能和任务。
算法则是机器人的智能核心,通过分析和处理传感器的数据,进行决策,并生成相应的指令,控制机器人的行为和动作。
机器人组成原理的核心思想是将不同的技术和系统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机器人系统。
通过优化各个部分的设计和性能,可以使机器人具备更强的功能和灵活性,实现各种复杂的任务和活动。
机器人的组成结构及原理
机器人的组成结构及原理机器人是一种能够自主工作的机械设备,是由电子、机械和控制系统组成的复杂系统。
它们使用不同的形式和尺寸的机器人臂来执行各种任务。
下面将阐述机器人主要的组成结构及其原理。
1. 机械结构机械结构是机器人主体的结构,是连接和支撑机器人各部分的基础。
它包括机器人臂、关节、运动系统等。
机器人臂是机器人最重要的部分,它可以根据需求伸缩、旋转和弯曲。
关节是连接机器人臂和其他部分的主要部件,它们可以围绕任意三个轴自由旋转。
运动系统则负责控制机器人的运动。
2. 传感器机器人需要大量的传感器来感知周围环境,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
这些传感器可以包括相机、声音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
相机可以用来捕获图像,声音传感器可以检测声音,压力传感器可以检测机器人与其他物体之间的压力。
3. 控制系统机器人的控制系统是机器人的大脑。
它包括计算机、编码器、运动控制器和传感器等。
计算机负责计算和传递指令,编码器用于测量怎样从一种状态到达另一种状态,运动控制器控制运动系统的操作,传感器用于提供精确的位置和姿态信息。
4. 电气系统电气系统包括电池、电动机和电机控制器。
电池是机器人的能源来源,它们需要充电才能正常运行。
电动机是机器人的动力系统,它们与机器人的运动部分相连,驱动机器人移动和工作。
电机控制器则负责控制电动机的速度和方向。
5. 软件系统软件系统是机器人的“思考”系统,可以根据程序执行任务。
它包括机器人的程序和算法,这些程序可以由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支持。
这些算法允许机器人学习并调整其行为,以根据输入数据做出更好的决策。
以上是机器人的主要组成结构及其功能原理。
了解这些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机器人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如何使用它们来完成各种任务。
在未来,机器人将进一步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因为它们能够在许多领域自动化,从而提高效率和生产力。
机器人工作原理
机器人工作原理机器人是一种能够自主执行任务的智能机器。
它们可以完成各种任务,如生产、清洁、维修、医疗和安全等。
机器人在现代工业制造、医疗服务和军事领域等诸多领域中得到应用,它们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效率。
本文将介绍机器人的工作原理。
一、机器人的结构机器人的功能取决于其结构和控制系统。
通常,机器人由四个主要组件组成:1. 机械结构:由轴、传动装置和连接机制组成,包括基座、臂、连接器、关节和末端器等部分。
2. 传感器:用于读取和检测运动、力和位置信息的装置,包括视觉、触觉、声音和其他传感器。
3. 控制电路:通过读取传感器信号和执行任务来控制机器人运动的电路系统。
4. 能源:机器人需要能源来运作,通常使用电动机、压缩空气、液压和化学能源等。
二、机器人的运动原理机器人的运动原理可以分为四个部分:感知、决策、动作和反馈。
1. 感知:机器人使用各种传感器来获取环境的信息,包括图像、声音、接触和其他传感器的信息。
这些感知器将数据传输到机器人的控制中心。
2. 决策:机器人的控制系统会分析所有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并基于内置程序或人工智能算法作出决策。
这些决策可能包括执行任务、如何执行任务、如何移动和寻找解决方案等。
3. 动作:控制系统基于上一个阶段的决策,执行机器人的运动。
机器人的动作通常类似于人类的动作般复杂,需要通过提高运动控制的精度来保证。
4. 反馈:机器人会在执行任务期间收集反馈信息,检查任务是否正确执行。
如果出现问题,机器人将重复上述流程,直到任务完成或出现错误解决。
三、机器人的应用机器人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工业自动化、医疗、教育和娱乐等各个领域。
以下是一些机器人应用的例子:1. 工业自动化:工业机器人是最常见的机器人类型。
它们用于组装、加工和包装等各个领域,如汽车制造、电子和半导体生产、医疗保健和循环利用等。
2. 医疗:机器人可以用于进行手术、治疗和康复训练等医疗服务。
这包括外科手术机器人、中心减压机器人、物理治疗机器人和康复机器人等。
机器人的组成结构及原理
机器人的组成结构及原理机器人是一种能够自主执行任务的自动化设备。
它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现代工业的进步。
机器人的组成结构和原理是机器人技术的核心,本文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一、机器人的组成结构机器人的组成结构可以分为机械结构、电气结构和控制系统。
1. 机械结构机械结构是机器人的物理结构,包括机械臂、关节、传感器和执行器等。
机械臂是机器人最重要的部分,它是机器人进行操作的主要手段。
机械臂的结构通常由多个关节连接而成,每个关节都能进行运动。
机械臂的长度、质量、刚度等参数对机器人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2. 电气结构电气结构包括机器人的电路、电机、传感器和控制器等。
电路是机器人的电气系统,包括电源、信号处理器和驱动器等。
电机是机器人的动力来源,它可以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机械臂进行运动。
传感器是机器人的感知系统,可以感知环境和物体的位置、形状、重量等信息。
控制器是机器人的大脑,它对机器人进行控制和指令的下发。
3.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机器人的核心,它包括感知、决策和执行三个环节。
感知环节是机器人获取环境信息和目标信息的过程,决策环节是机器人根据感知信息和任务要求进行决策的过程,执行环节是机器人根据决策结果进行动作的过程。
控制系统需要具备高效、精确、稳定的特点,以确保机器人能够完成任务。
二、机器人的原理机器人的原理包括机器人的运动学、动力学、控制和感知等方面。
1. 运动学运动学是研究机器人运动的学科,它主要研究机器人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运动参数。
机器人的运动学是机器人控制的基础,它可以确定机器人的运动轨迹和动作方式,从而实现机器人的操作。
2. 动力学动力学是研究机器人动力学特性的学科,它主要研究机器人的力学特性、惯性特性和动态响应特性等。
机器人的动力学研究是机器人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确定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从而实现机器人的精确控制和运动优化。
3. 控制机器人的控制是机器人技术的核心,它主要包括开环控制、闭环控制和自适应控制等。
工业机器人内部结构及基本组成原理详解
工业机器人内部结构及基本组成原理详解一、工业机器人的内部结构1.机械结构:工业机器人的机械结构是支撑和传输力量的基础,它由臂体、关节和末端执行器组成。
臂体是机器人的主要结构,一般由相互连接的柔性关节组成。
关节是进行转动的连接部件,通过电机和减速器实现驱动力。
末端执行器是机器人的工具,根据不同的任务可以配备不同的执行器,如夹持器、焊接枪、喷涂枪等。
2.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的控制系统是实现机器人自动操作和运动能力的核心部分,它由控制器、电机和传动系统组成。
控制器是机器人的大脑,负责接收和处理传感器的信号,生成控制指令,并通过电机和传动系统实现机械结构的运动。
电机是驱动机械结构运动的动力源,通常使用伺服电机配合减速器实现精确控制。
传动系统是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机械结构的线性运动的装置,常见的传动方式包括齿轮传动、皮带传动和丝杆传动等。
3.传感器:工业机器人的传感器用于感知和监测外部环境和机器人内部状态,以实现自适应和高精度的操作。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力传感器、视觉传感器、触觉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
力传感器用于测量机器人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力量和力矩,以保证机器人操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视觉传感器用于识别和定位目标物体,实现机器人的视觉引导和视觉跟踪。
触觉传感器用于模拟人类手的触摸感应能力,实现机器人的触觉控制和力适应操作。
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机器人的工作温度,以确保机器人的运行稳定和安全。
二、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组成原理1.位置控制:工业机器人的位置控制是确定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和姿态,以实现精确的定位和操作。
位置控制通常采用正逆运动学的方法,正运动学是指已知机械结构的运动参数,通过计算得到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和姿态;逆运动学是指已知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和姿态,通过求解逆运动方程得到机械结构的运动参数。
2.路径规划:工业机器人的路径规划是确定机器人从初始位置到目标位置的最优路径,以实现高效的运动和操作。
路径规划通常采用离散采样的方法,将机器人的可行空间细分为多个离散的点,通过算法找到最短路径。
工业机器人的基本工作原理
工业机器人的基本工作原理工业机器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将计算机控制与机械技术相结合,实现对机器人的动作、力量和位置的精确控制。
工业机器人通常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1. 机械结构:包括机器人的臂部、关节、连接件和末端执行器等机械部件。
这些部件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具有较高的刚性和稳定性,能够承受机器人的运动和负载。
2. 传感器:机器人通常配备各种传感器,如视觉传感器、力传感器和位置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能够捕捉到机器人周围环境的信息,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供控制系统使用。
3. 控制系统:机器人的控制系统通常由计算机、控制器和软件组成。
计算机负责对机器人的运动和操作进行精确的计算和控制,控制器用于指挥和控制机器人的各个动作,软件则用于编程和调整机器人的功能和性能。
4. 电动驱动系统:机器人通常使用电动驱动系统实现各个关节的运动。
这些驱动系统通常由电机、减速器和传动装置组成,能够提供足够的动力和速度来驱动机器人进行各种任务。
基于以上部分,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描述为:1. 通过传感器获取环境信息:机器人通过搭载的传感器获取周围环境的信息,比如物体位置、形状、力量等。
2. 处理和解析信息:机器人的控制系统接收到传感器传来的信息,计算和解析这些信息,确定下一步操作的方式和路径。
3. 调整关节和执行器:机器人根据控制系统的指令,调整各个关节和执行器的位置和力量,以实现预定的任务,如抓取、移动、组装等。
4. 反馈系统:机器人通过传感器和控制系统之间的反馈系统,将当前的工作状态信息反馈给控制系统,实现机器人的闭环控制,以确保工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工业机器人通过传感器获取环境信息,通过控制系统按照预定义的程序完成各种任务,实现了高精度、高效率的自动化生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首页课程名称农业机器人任课教师李玉柱第2章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原理计划学时 3 教学目的和要求:1.弄清机器人的基本构成;2.了解机器人的主要技术参数;3.了解机器人的手部、腕部和臂部结构;4.了解机器人的机身结构;5.了解机器人的行走机构重点:1.掌握机器人的基本构成2.弄清机器人都有哪些主要技术参数3.机器人的手部、腕部和臂部结构难点:机器人的手部、腕部和臂部结构思考题:1.机器人由哪些部分组成?2.机器人的主要技术参数有哪些?3.机器人的行走机构共分几类,请想象未来的机器人能否有其它类型的行走机构?第2章概论教学主要内容:2.1机器人的基本构成2.2机器人的主要技术参数2.3人的手臂作用机能初步分析2.4机器人的机械结构构成2.5机器人的手部2.6机器人的手臂2.7机器人的机身2.8机器人的行走机构本章介绍了机器人的基本构成、主要技术参数,人手臂作用机能,在此基础上对机器人的手部、手腕、手部、。
机身、行走机构等原理及相关的结构设计进行讨论,使学生对机器人的机构和原理有较为清楚的了解。
2.1机器人的基本构成简单地说:机器人的原理就是模仿人的各种肢体动作、思维方式和控制决策能力。
不同类型的机器人其机械、电气和控制结构也不相同,通常情况下,一个机器人系统由三部分、六个子系统组成。
这三部分是机械部分、传感部分、控制部分;六个子系统是驱动系统、机械系统、感知系统、人机交互系统、机器人-环境交互系统、控制系统等。
如图2-1所示。
●是由关节连在一起的许多机械连杆的集合体,关节通常分为转动关节和移动关节,移动关节允许连杆做直线移动,转动关节仅允许连杆之间发生旋转运动。
个主要部●常规的驱接地与臂、腕或手上的机械连杆或关节连接在一起,也可以使用齿轮、带、链条等机械传动机构间接传动。
●感知系统....由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组成,用来获取内部和外部环境中的有用信息,通过这些信息确定机械部件各部分的运行轨迹、速度、位置和外部环境状态,使机械部件的各部分按预定程序或者工作需要进行动作。
传感器的使用提高了机器人的机动性、适应性和智能化水平。
●控制系统....其任务是根据机器人的作业指令程序以及从传感器反馈回来的信号支配机器人的执行机构去完成规定的运动和功能。
若机器人不具备信息反馈特征,则为开环控制系统;若具备信息反馈特征,则为闭环控制系统。
根据控制原理,控制系统又可分为程序控制系统、适应性控制系统和人工控制系统。
根据控制运动的形式,控制系统还可分为点位控制和规矩控制。
●机器人......是实现机器人与外部环境中的设...-.环境交互系统备相互联系和协调的系统。
机器人可与外部设备集成为一个功能单元,如加工制造单元、焊接单元,也可以是多台机器人或设备集成为一个复杂任务的功能单元。
●人机交互系统......是使操作人员参与机器人控制并与机器人进行连续的装置。
例如计算机的标准终端、指令控制台、信息显示板及危险信号报警器等。
归纳起来人机交互系统可分为两大类:指令给定装置和信息显示装置。
机器人作为一个系统,它由如下部件构成:机械手或移动车这是机器人的主体部分,由连杆,活动关节以及其它结构部件构成,使机器人达到空间的某一位置。
如果没有其它部件,仅机械手本身并不是机器人。
(相当于人的身体或手臂)末端执行器连接在机械手最后一个关节上的部件,它一般用来抓取物体,与其他机构连接并执行需要的任务,机器人制造上一般不设计或出售末端执行器,多数情况下,他们只提供一个简单的抓持器。
(相当于人的手)末端执行器安装在机器人上以完成给定环境中的任务,如焊接,喷漆,涂胶以及零件装卸等就是少数几个可能需要机器人来完成的任务。
通常,末端执行器的动作由机器人控制器直接控制,或将机器人控制器的信号传至末端执行器自身的控制装置(如PLC)驱动器驱动器是机械手的“肌肉”。
常见的驱动器有伺服电机,步进电机,气缸及液压缸等,也还有一些用于某些特殊场合的新型驱动器,它们将在第6章进行讨论。
驱动器受控制器的控制。
传感器传感器用来收集机器人内部状态的信息或用来与外部环境进行通信。
机器人控制器需要知道每个连杆的位置才能知道机器人的总体构型。
人即使在完全黑暗中也会知道胳膊和腿在哪里,这是因为肌腱内的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神经传感器将信息反馈给了人的大脑。
大脑利用这些信息来测定肌肉伸缩程度进而确定胳膊和腿的状态。
对于机器人,集成在机器人内的传感器将每一个关节和连杆的信息发送给控制器,于是控制器就能决定机器人的构型。
机器人常配有许多外部传感器,例如视觉系统,触觉传感器,语言合成器等,以使机器人能与外界进行通信。
控制器机器人控制器从计算机获取数据,控制驱动器的动作,并与传感器反馈信息一起协调机器人的运动。
假如要机器人从箱柜里取出一个零件,它的第一个关节角度必须为35°,如果第一关节尚未达到这一角度,控制器就会发出一个信号到驱动器(输送电流到电动机),使驱动器运动,然后通过关节上的反馈传感器(电位器或编码器等)测量关节角度的变化,当关节达到预定角度时,停止发送控制信号。
对于更复杂的机器人,机器人的运动速度和力也由控制器控制。
机器人控制器与人的小脑十分相似,虽然小脑的功能没有人的大脑功能强大,但它却控制着人的运动。
处理器处理器是机器人的大脑,用来计算机器人关节的运动,确定每个关节应移动多少和多远才能达到预定的速度和位置,并且监督控制器与传感器协调动作。
处理器通常就是一台计算机(专用)。
它也需要拥有操作系统,程序和像监视器那样的外部设备等。
软件用于机器人的软件大致有三块。
第一块是操作系统,用来操作计算机。
第二块是机器人软件,它根据机器人运动方程计算每一个关节的动作,然后将这些信息传送到控制器,这种软件有多种级别,从机器语言到现代机器人使用的高级语言不等。
第三块是例行程序集合和应用程序,它们是为了使用机器人外部设备而开发的(例如视觉通用程序),或者是为了执行特定任务而开发的。
在许多系统中,控制器和处理器放置在同一单元中。
虽然这两部分放在同一装置盒内甚至集成在同一电路中,但他们有各自的功能。
2.2 机器人主要技术参数由于机器人的结构、用途和用户要求的不同,机器人的技术参数也不同。
一般来说,机器人的技术参数主要包括自由度、工作范围、工作速度、承载能力、精度、驱动方式、控制方式等。
●自由度...机器人的自由度是指机器人所具有的独立坐标轴运动的数目,但是一般不包括手部(末端操作器)的开合自由度。
自由度表示了机器人动作灵活的尺度。
机器人的自由度越多,越接近人手的动作机能,其......................通用性越好;....................但是自由度越多结构也越复杂。
图2-2 三自由度机器人图2-3 六自由度机器人●工作范围....机器人的工作范围是指机器人手臂或手部安装点所能达到的空间区域。
因为手部末端操作器的尺寸和形状是多种多样的,为了真实反映机器人的特征参数,这里指不安装末端操作器时的工作区域。
机器人工作范围的形状和大小十分重要,机器人在执行作业时可能会因为存在手部不能达到的作业死区而无法完成工作任务。
机器人所具有的自由度数目机器组合决定其运动图形;而自由度的变化量(即直线运动的距离和回转角度的大小)则决定着运动图形的大小。
●工作速度....指机器人在工作载荷条件下、匀速运动过程中,机械接口中心或工具中心点在单位时间内所移动的距离或转动的角度。
产品说明书中一般提供了主要运动自由度的最大稳定速度,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仅考虑最大稳定速度是不够的。
这是因为运动循环包括加速启动、等速运行和减速制动三个过程。
如果最大稳定速度高允许的极限加速度小,则加减速的时间就会长一些,即有效速度就要低一些。
所以,在考虑机器人运动特性时,除了要注意最大稳定速度外,还应注意其最大允许的加减速度。
●承载能力....指机器人在工作范围内的任何位姿上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载,通常可以用质量、力矩、惯性矩来表示。
承载能力不仅决定于负载的质量,而且还与机器人运行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有关。
一般低速运行时,承载能力大,为安全考虑,规定在高速运行时所能抓起的工件质量作为承载能力指标。
图2-4 排爆机器人●定位精度、重复精度和分辨率.............定位精度....是指机器人手部实际到达位置与目标位置之间的差异。
如果机器人重复执行某位置给定指令,它每次走过的距离并不相同,而是在一平均值附近变化,变化的幅度代表重复精度....。
分辨率...是指机器人每根轴能够实现的最小移动距离或最小转动角度。
定位精度、重复精度和分辨率并不一定相关,它们是根据机器人使用要求设计确定的,取决于机器人的机械精度与电气精度。
●驱动方式....是指机器人的动力源形式,主要有液压驱动、气压驱动和电力驱动等方式。
●控制方式....指机器人用于控制轴的方式,目前主要分为伺服控制和非伺服控制。
2.3 人的手臂作用机能初步分析人的上肢大体上可以分为大臂、小臂、手部三大部分。
大臂通过肩关节与躯干相连接,小臂与手之间通过腕关节相连接。
手部由手掌与五个手指构成。
从工程学的角度出发,将臂部从肩关节起到手腕关节的活动机能用自由度加以描述,则每个可看作缸体的部分,在空间都有沿x、y、z轴的三个移动自由度,以及绕x、y、z轴的三个转动自由度。
人手共有27个自由度。
图2-5 人臂的自由度图2-6 人手的自由度人的手指通过关节的屈伸,可以进行种种的复杂动作。
尤其是大拇指与其他四指不同,它除了有与其他四指相同的屈伸功能外,还具有内外转动的机能,以及与其他四个指对向的机能,这种对向动作,大大提高了手的把握机能。
从机构学的角度,将日常生活中常见手的握持动作大致可以区分。
在考虑机械手的把握机能时,除必须考虑机械手自身的机构和机构外,还必须对对象物及环境等进行分析。
作为机械手自身,存在手指的大小、形状、根数、手指接触表面的状态与手指的配置情况问题。
同时,还存在一个为充分发挥其作用,全体所具有的自由度数问题。
对象物的条件请参见表2-1 ,P13对于有条件约束的机械手,在确定手指所需握力时还应考虑由于惯性与振动的影响而产生的附加力。
如果在机械手上再加上感知性传感元件,感知到手指表面是否接触到对象物,抓着对象物时的强弱,以及被加在手上的外力大小,手指的开闭程度等,就成了具有智能的高级机械手。
2.4 机器人机械结构组成通常机器人由手部、手腕、手臂。
机身和行走机构组成。
手部机器人为了进行作业,通常在手腕上配置的操作机构,也称末端操作器。
其主要作用是抓取物体,对其进行相关操作。
●手腕连接手部和手臂的部件,主要作用是改变手部的空间方向和将作业载荷传到手臂。
它有独立的自由度,以使机器人的手能满足复杂的动作要求。
●手臂连接机身和手腕的部分,主要作用是把被抓取的工件运送到给定的位置,并将各种载荷传递到机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