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风情
广西风景介绍模板作文素材

广西风景介绍模板作文素材广西风景介绍。
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国南部,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历史。
广西的风景以壮族风情为主体,融合了多民族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地域特色。
以下是对广西风景的介绍:一、壮族风情。
广西是壮族的主要聚居地,壮族是广西最大的少数民族,也是广西文化的代表。
壮族的服饰、建筑、饮食、歌舞等方面都有独特的风情,给广西增添了浓厚的民族特色。
游客可以在广西的各个角落感受到浓厚的壮族文化氛围,欣赏到壮族的传统歌舞表演,品尝到地道的壮族美食,体验到不一样的生活方式。
二、桂林山水。
桂林是广西的一个著名旅游城市,以其独特的山水风光而闻名于世。
桂林的山水是中国最为壮丽的景观之一,著名的漓江、阳朔、桂林山水甲天下。
漓江是桂林的母亲河,沿岸有着数不尽的奇峰峻岭、清波碧水,游客可以乘坐竹筏在漓江上畅游,欣赏到桂林山水的绝美景色。
三、龙胜梯田。
龙胜梯田是广西的一大自然奇观,被誉为“龙脊梯田”、“龙胜梯田”、“梯田世界”。
龙胜梯田是壮族人民在数百年的劳动中创造的奇迹,梯田连绵起伏,如同巨龙蜿蜒盘旋,给人以无限遐想。
特别是在水稻成熟的季节,金黄的稻田如同一幅幅油画,美不胜收。
四、德天瀑布。
德天瀑布位于广西与越南交界的边境地带,是中国境内最大的跨国瀑布。
德天瀑布高达163米,气势磅礴,水势浩大,给人以震撼的视觉冲击。
瀑布周围的原始森林和山川也是一片宁静和神秘,让人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五、南宁青秀山。
南宁青秀山是南宁市的标志性景点,也是广西的一大名胜。
青秀山以其清幽的环境、秀美的风景而闻名,山上有着古老的寺庙和观音像,是南宁市民心中的一处避暑胜地。
登上青秀山,可以俯瞰整个南宁城市的风光,感受到南宁的独特魅力。
六、广西民族风情。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除了壮族外,还有多个少数民族在此生活。
这些少数民族各具特色,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服饰、建筑等,游客可以在广西的各地感受到不同民族的风情,了解到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广西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表

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我国南部,是一个多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为了保护和传承广西自治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广西自治区政府制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表,对具有代表性和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梳理和整理。
以下是广西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表的部分内容。
一、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 侗族芦笙侗族芦笙是侗族人民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艺术的代表,被誉为“东方巴赫”,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其表演形式多样,有独奏、重奏、合奏等形式,是侗族传统重大节日和宴请活动的重要表演项目。
2. 壮族三月三壮族三月三是壮族人民以祭祀的方式纪念祖先和神灵的传统节日,举行时间在农历三月三日。
活动包括舞龙舞狮、侗戏、侗歌、竹竿舞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传统表演项目,展现了壮族人民的民族风情和传统文化。
3. 侗族铜鼓舞侗族铜鼓舞是侗族人民在祭祀、庆典、宴会等重大场合中跳的一种舞蹈,具有独特的舞蹈动作和节奏感,极富民族特色。
铜鼓舞的舞蹈姿态优美,舞者踏着节奏跳跃摆动,充分展现了侗族人民的生活情感和审美情趣。
4. 瑶族苗族侗族木鼓舞瑶族苗族侗族木鼓舞是瑶族、苗族和侗族共同的民间舞蹈表演,是一个融合了苗瑶侗三族文化元素的舞蹈形式。
木鼓舞的表演形式活泼多彩,舞者们手拿木鼓,随着节奏欢快起舞,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听觉享受。
5. 瑶族高秧舞瑶族高秧舞是瑶族人民在秋收季节举行庆祝丰收的重要仪式上跳的一种民间舞蹈,舞蹈动作优美、舞姿舒展,具有独特的民俗传统和浓厚的文化内涵。
高秧舞是瑶族人民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民族记忆。
6. 壮族歌仪壮族歌仪是壮族人民在举行婚丧嫁娶、祭祀、庙会等重大民俗活动时表演的一种传统民间文艺形式,包括歌唱、舞蹈、器乐等多种表演形式。
歌仪具有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表演特点,是壮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7. 壮族侗族苗族侗族琵琶曲壮族侗族苗族侗族琵琶曲是壮族、侗族、苗族和侗族等少数民族共同的传统音乐艺术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广西壮族风俗演示文稿 (2)

最具代表性的十大广西文化符号依次是桂林
山水 、刘三姐、壮族、山歌、象鼻山、桂林 米粉、漓江和铜鼓。
壮族人民素以能歌善舞著称,广西被称为歌 的陆地。壮民擅长以歌来展现本身的生活和 休息,抒发思想感情。青年男女恋爱无情 歌,婚嫁有哭嫁歌,丧葬有哭丧歌,相互磐 考竞赛智力有磐歌,宴请宾客有劝酒歌和季 节歌,祈神有求雨有祷告歌;教育儿童有儿 歌和童谣。
荔枝
荔枝是我国南方夏季佳果。 广西大部分县都种植荔枝, 产量仅次于广东居全国第二 位。广西的荔枝以灵山烟墩、 桂平麻垌、苍梧古风的荔枝 最为有名。 荔枝果肉富含糖份,还含有 蛋白质、脂肪、磷、铁和维 生素等,对治疗脾虚久泻、 哮喘、胃病、腹汗、疝气痛 等病症有一定治疗功效。
罗汉果
罗汉果罗汉果被人们誉为“神仙果”,是桂林名贵的土特产。果实营养价 值很高,素有良药佳果之称。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果糖及多种维生 素等,用途广泛,畅销国内外市场,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沙田柚
因原产地在广西容县沙田乡 而名, 早在2000 多年前就享有很 高声誉。 沙田柚果体大小适中, 单果重750— 2500克, 底部中间 微凹, 有一圈圆形凸起的印环( 俗 称金钱兜); 果皮稍厚, 内有12 片~15片崐瓤, 瓢皮薄; 果肉白色 至淡红色, 味甜如蜜, 果汁充足, 营养丰富。有“天然罐头”的美 称。果肉有润肺、清肠、利便、 补血之效, 对人体骨骼、血液、 肌肉的发育及预防坏血病、脚气 病均有好处。果皮可制蜜饯, 也 可加工风味独特的菜肴。在全国 水果质量评比中, 桂林沙田柚获 第一名。已成为传统大宗出口商 品, 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
“抛绣球”
亚热带农作物、水果
龙眼
广西传统节日

广西传统节日广西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文化,这些节日承载着民族的情感和历史的沉淀,蕴含着深厚的民俗风情。
在这些节日里,人们庆祝丰收、祭祀祖先、祈福求吉,体验着传统文化的魅力。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广西特有的传统节日,带领大家走进这些节日背后的故事和风情。
岭南节岭南节,又称建军节,是广西壮族和侗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这一节日通常在农历三月三举行,被视为壮族的传统节日。
在岭南节这一天,人们会在田间开展祭祀活动,感恩祖先和神灵的庇佑,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稻谷丰收。
同时,岭南节也被认为是传统的婚姻节日,许多地方都会举行盛大的传统婚礼,让新婚夫妇在这一天得到神灵的祝福。
壮族三月三壮族三月三是广西壮族传统节日中最具特色的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三月三举行。
在这一天,壮族人民会穿上传统服饰,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龙船比赛、荡秋千、滚滚磨等,展示传统文化与风俗。
此外,壮族的三月三还是传统的祭山祭水节日,人们会到山上或水边祭拜祖先和自然神灵,祈求灾祸消除、风调雨顺。
广西壮族干秧节干秧节是壮族传统的丰收节日,庆祝时间通常在农历六月。
在干秧节这一天,人们会举行龙船比赛、赛龙船、扎马、跳乡歌等各种活动,以庆祝当年丰收的喜悦,同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干秧节还是壮族传统的最具代表性的体育竞技类节日,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参与。
侗族大歌节侗族是广西的少数民族之一,侗族的传统节日大歌节是侗族文化的代表之一。
大歌节通常在每年的农历五月五举行,是侗族人民庆祝丰收、祭拜祖先的传统节日。
在大歌节这一天,侗族人会穿上节日盛装,聚集在村寨广场上唱大歌、跳芦笙舞,表演各种传统文艺节目,共同庆祝传统节日的来临。
大歌节不仅是侗族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还是弘扬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舞台。
总结广西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代表了当地民族的精神风貌和生活习俗。
通过参与这些传统节日,人们不仅能够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还能够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南宁民族文化之旅领略广西多民族的多彩风情

南宁民族文化之旅领略广西多民族的多彩风情南宁民族文化之旅:领略广西多民族的多彩风情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南部,其首府南宁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
这里汇聚了壮、瑶、苗、侗等多个民族,他们各具独特的文化,为南宁增添了迷人的多彩风情。
本篇文章将带您踏上南宁民族文化之旅,领略广西各民族的独特魅力。
一、广西壮族民族文化广西壮族是该地区最大的民族群体,也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之一。
他们有着灿烂的民族文化,以大山大水和田园生活为主题的歌曲和舞蹈,深深地表达了他们对土地和自然的热爱。
例如,《恭祝大家新年好》是壮族人民在春节期间共同唱的歌曲,探讨了他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此外,壮族还保留了许多古老的手工艺,如银饰、剪纸和织锦,并且在传统服饰上体现了华丽和丰富的色彩。
二、广西瑶族民族文化瑶族是广西的另一大民族,他们独特而华丽的服饰和舞蹈形式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瑶族人民的服饰通常是华丽多彩的刺绣,带有许多具有象征意义的图案。
他们的舞蹈通常伴随着锣鼓和竹笛的音乐,舞蹈动作翩翩轻盈,充满了对生活的无尽热爱和乐观精神。
三、广西苗族民族文化苗族是广西的另一个重要民族群体,在南宁地区也有着较大的分布。
他们以细腻独特的刺绣工艺而闻名,苗族的刺绣是纯手工制作的,精巧而丰富多彩。
各种不同图案的刺绣都带有不同的寓意,反映了苗族人民对生活、自然和家庭的理解和热爱。
此外,苗族的舞蹈形式也是独具特色的,他们以舞龙和踩高跷为代表的舞蹈形式,展现了苗族人民对生活活力与喜悦的追求。
四、广西侗族民族文化侗族是广西的一个小型民族群体,分布在南宁的一些山区。
他们的民族文化也非常有特色,以侗族歌楼和侗族木楼为代表。
侗族歌楼是他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建筑物,是他们进行歌舞表演和集会的场所。
歌楼内的侗族歌手以独特的嗓音演唱着富有民族特色的歌曲,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另外,侗族木楼是侗族人民的居住所,它们是木质结构的,完全由手工制造而成。
这些木楼造型独特,工艺精湛,体现了侗族人民智慧与勤劳的结晶。
少数民族风情纵览——广西篇

‰
; i
0
蜘家家腾放俗 飙一一耙圈近 ~。, ~一 一 习在,一能 俗堂岁纷 夫 挑先等来 一 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头明 深摆歌石 习 壮同起头 下 贴。~一上 蒸灭天竹 喝 一~未葱天 桌授。 姑 ,,、着 传 便
村 内或 院子 、厅 堂里举 行 ,两三 对男女老少 持杵 或扁担 ,排 于春 堂 或长板 凳 两侧 ,以类似捣 米 的动 作 ,有 节奏地 互相敲 击 ,间或敲打
o
●
春 堂或板凳 ,发 出 “ 同打 、 同打 、 同同打嘟打 ” 的声 响。较 大规模 的在村 边 空旷地举行 ,数 十人排在 临 时搭 起 的长 凳 两侧 ,在锣 鼓 的
司 给贺年的舞鸡者红包,从 “ 斗鸡”身上拔几根鸡毛插在 自家的鸡笼
上 , 以祈 求 六 畜 兴 旺 。
囤
舞春牛更为有趣 “ 春牛”是用竹片巧妙编织而成,牛头、牛
角糊上 绵纸 ,画上 牛眼 ,牛 身是 一块黑布 或灰布 。舞 牛人敲锣打 鼓
司 在村中表演,钻进布底的两人,一人在前撑牛头,一人在后弯腰拱
背甩 尾 巴,后面跟 着 的是 一个 手拿犁架 的汉 子。此 外,还有 敲锣打
鞠 鼓的,领唱春牛歌的, 他们走到哪里,哪里就有歌声笑声。舞罢上
村又 到下村 ,从初 一 闹到元 宵节。舞春 牛 的人们 为农 家带来 了节 日 的欢乐 , 同时,也寄托着对农 家丰 收、祥 和 的祝愿 。 打春 堂是平果 一带 的壮族 民间春 节流行 的一种娱 乐活动 。 “ 打 春 堂” 即用捣 米之杵 敲击木 槽。 现在有 一些地 方改为 以扁担 敲击板 凳 ,故又称 “ 打扁 担” ,或根据 其声响 而直称 “ 打虏 烈”。 一般在
关于广西的传统元素

关于广西的传统元素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国南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灿烂的文化遗产。
广西的传统元素包括壮族、瑶族、苗族等多个民族的文化特色,以及壮族绣球、侗族鼓楼、苗族银饰等传统工艺品。
下面将详细介绍广西的传统元素。
一、壮族文化壮族是广西最大的民族群体,也是中国的第八大民族。
壮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壮族人民热情好客,喜歌乐舞,善歌咏诗。
他们的传统服饰色彩鲜艳,绣有独特的花纹,呈现出浓厚的民族特色。
壮族绣球是壮族民间工艺品的代表之一、绣球由丝绸制成,色彩绚丽多样,常用于节日庆典和婚礼仪式上,作为饰物和礼品。
绣球花纹繁复精致,形状各异,寓意着吉祥和美满。
除了绣球,壮族还以剪纸、木雕等传统工艺出名。
壮族剪纸通常用鸟、花、虫等自然元素作为图案,花纹简洁大方,寓意吉祥如意。
壮族木雕则以精细的雕刻技法和生动的形象著称,常以龙、凤等神兽为主题。
二、瑶族文化瑶族是广西的少数民族之一,瑶族人口分布广泛,主要聚居在广西北部的山区。
瑶族人喜欢唱歌跳舞,热爱自然,尊重祖先,重视道德品质。
瑶族的服饰多采用亮丽的颜色,用线绣花为装饰。
瑶族工艺品以银饰为代表,瑶族的银饰制作工艺精湛,形状独特,给人一种华丽和神秘的感觉。
瑶族银饰的图案多取自自然景色,如花鸟、山水等,寓意着吉祥和幸福。
此外,瑶族还有发饰、手工织品等传统工艺品。
瑶族女子喜欢在头上插梳,插梳是她们的传统发饰,常用的材料有银、琥珀等。
瑶族的手工织品包括绣品、编织品等,色彩丰富多样,花纹精致,给人一种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
三、苗族文化苗族是广西的主要民族之一,苗族人民勤劳智慧,喜欢歌舞和杂耍。
苗族的服饰色彩鲜艳,富有民族特色。
苗族男子通常穿着黑色布料制作的上衣和黑色腰带,女子则穿着彩色的长裙和银饰。
苗族银饰是苗族工艺品中最具代表性的部分,苗族的银饰多用于民族仪式和节日庆典中,如苗族的花山节和蚂蚁婚礼等。
苗族银饰制作工艺独特,形状多样,常见的图案有花鸟、虫蛇、人物等,寓意着吉祥和祝福。
桂林:拥有独特民族风情的城市

桂林:拥有独特民族风情的城市桂林,位于中国南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一座拥有独特民族风情的城市。
桂林的自然风光美不胜收,被誉为“山水甲天下”,而这里的民族风情更是独具魅力,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探寻。
桂林的民族风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民族文化。
在桂林,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传承,如瑶族、苗族、侗族等,各民族间相互交融、互相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
这里的民间艺术、传统节日、民族服饰等都充满着浓厚的民族气息。
二是民俗风情。
桂林的民俗风情独具魅力,如阳朔的“洋人街”、兴安的“风情小镇”等,都是游客体验桂林民俗风情的绝佳去处。
在这里,游客可以品尝到地道的美食、购买特色的手工艺品,还可以参与到民间活动中,感受当地人的生活方式。
三是古建筑风貌。
桂林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遗留下来了许多具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如靖江王府、兴安灵渠等。
这些古建筑见证了桂林的历史变迁,也让游客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这座城市的过去。
四是自然景观。
桂林的自然风光如诗如画,山水相依,美不胜收。
阳朔的十里画廊、兴安的猫儿山、龙胜的梯田等景点都是游客流连忘返的地方。
在这里,游客可以领略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享受宁静与和谐。
五是民俗表演。
桂林的民俗表演丰富多彩,如瑶族的长鼓舞、苗族的芦笙舞等。
这些表演展示了民族独特的艺术风格,为游客带来了视觉和听觉的享受。
总之,桂林的民族风情独具魅力,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探寻。
这座城市的美景和特色文化,使得每一个来到这里的游客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美好回忆。
在未来,桂林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民族风情,迎接更多国内外游客,让他们感受到这座城市的魅力。
我家乡(广西壮族)的风俗习惯

我家乡的风俗习惯旅游0802班06号韦冬玲大家好!我的家乡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北部(桂林和柳州北部)山区。
八桂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又由于桂北的主要地形为山地,许多地方较为偏僻,故在此聚居了较多的少数民族,尤以壮族为代表,同时还有苗、侗等民族。
这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民族风情浓郁。
壮族的山歌,瑶族的舞蹈,苗族的节庆和侗族的建筑并称为桂北风情四绝。
下面我就先着重介绍一下在我的家乡壮族的一些风俗习惯。
节日风俗壮族的许多节日风俗与汉族的相同或相近,但有的节日是特有的。
广西素有“歌海”之誉。
是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壮族的山歌也因刘三姐而闻名全国。
在我的家乡,每个人都至少会唱一两句山歌。
出了著名的“三月三”歌节外,秋天的八月十五和春节期间也会举行聚会唱歌活动。
每年11月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大地飞歌)也是壮族山歌大展风采的时候。
壮族人崇拜祖先,每逢农历的七月初七至七月十五之间,几乎所有的壮族都举行祭祖活动。
杀鸡鸭、做糍粑、敬米酒祭祖,出价的女儿必须拿鸡鸭回来祭祖。
婚姻习俗壮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婚姻,实行氏族外婚,同家族的人不得通婚。
许多地方不禁同性为婚,但在一些地方,壮人视“同姓婚”为“爬灰”,社会予以禁止。
在缔婚过程中,舅权的作用是相当突出的,一些地方舅舅的意见甚至起决定作用。
因此社会上流行“天山最大是雷公,地上最大是舅公”的俗语。
壮族有雷公禁婚的习俗。
相传,农历八月至新年二月,天上雷公关门睡大觉,天上地上太平,那是吉利的季节,人们当选在这期间办婚事。
若有违者,就会受到雷公的处罚,婚事会办得不顺当,家庭将会欠美满。
因此,为了忌讳,这期间一半不相亲,不订婚,不结婚。
壮族青年男女的恋爱方式主要是通过对歌、赶圩等活动进行。
同意后,即经过媒人进行说合。
解放前,一般是父母之命的包办婚姻;解放后,男女婚姻自由。
居住风俗壮族人喜欢把村子建在山脚下向阳、通风好的地方。
后山和村边栽上树木,规定不得乱砍滥伐,以保持村庄的生活安全。
同时禁砍村边树木这也是壮族信仰禁忌。
广西民族风情

广西民族风情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祖国南疆,山水秀丽、四季如春、物产富饶,居住着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和仡佬等12个民族,是我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
1997年末总人口4589万,少数民族人口占40%。
他们世世代代在这块沃土上繁衍生息,辛勤耕耘,勇敢开拓,用自己非凡的智慧,描绘出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广西少数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自己灿烂的文化艺术,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点。
如壮族的铜鼓、花山崖壁画早已闻名中外。
各民族的民歌在全国也享有盛名。
此外,包括织锦、刺绣、陶瓷、竹编和芒编在内的各色工艺品,具有民族特点的壮族干栏式建筑、侗族风雨桥、鼓楼等民族建筑,瑶、苗等民族的医药,以及丰富多采的民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等等,都是广西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
至于壮族的三月三歌节、瑶族的达努节和盘王节、苗族的踩花山、仫佬族的走坡节、侗族的花炮节,以及别有风味的打油茶等充满着浓郁的民族风情的节日活动,更是深深地吸引着众多的游人。
广西少数民族一般穿家织的土布,上面有姑娘们亲自手绣的各种精美、复杂的图案,色泽艳丽,款式多样。
姑娘们喜戴银制饰物,耳环、项圈、手镯、银钗、银扣等,看上去光彩夺目。
人民豪爽、纯朴、热情、友善、崇尚美德,并且能歌善舞,喜欢用歌声表达自己的情感。
每逢节日或者祭祀,会举行各种盛大的活动,人们穿上最隆重的服装,唱歌、跳舞,热烈的气氛会令游人深深陶醉其中。
广西的少数民族都保持着他们纯朴的民族习俗,在饮食、服饰、居住、节日、礼俗方面都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其中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侗族的楼和桥是广西民族风情旅游不可不看的四绝。
壮族的歌--壮族人民善于以歌来表现自己的生活和劳动,抒发思想感情,所以广西又被称为"歌的海洋"。
青年男女恋爱唱情歌,婚嫁唱哭嫁歌,丧葬唱哭丧歌,还有互相盘考比赛智力的歌,宴请宾客唱劝酒歌和节令歌,祈神求雨唱祈祷歌,教养儿童唱儿歌和童谣。
广西的风俗

广西的风俗广西的风俗源远流长,独具特色,是中国多元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壮族、汉族、瑶族、苗族等多个民族共同繁衍生息,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惯。
以下,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广西,领略这里独特的风俗魅力。
壮族是广西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他们的风俗习惯尤为引人注目。
壮族人民热情好客,重视礼仪,这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无论是婚丧嫁娶,还是节庆活动,壮族人民都会按照传统习俗,举行隆重的仪式。
壮族的歌舞也是其风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每逢佳节或喜庆场合,壮族男女老少都会身着盛装,欢聚一堂,载歌载舞,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在壮族的众多风俗中,歌圩节尤为值得一提。
这是壮族民间的一种传统歌会,也是青年男女进行社交的重要场所。
在歌圩节期间,来自四面八方的壮族群众会聚集在一起,以歌会友,以歌传情。
歌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
此外,壮族的铜鼓、绣球等也是其文化符号,深受人们喜爱。
除了壮族,广西的汉族人民也有着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惯。
在汉族传统文化中,春节是一年中最为重要的节日。
春节期间,广西的汉族人民会进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如贴春联、放鞭炮、舞龙舞狮等,以祈求新年的平安和吉祥。
此外,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在广西也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人们会按照习俗包粽子、赏月等,共同感受节日的欢乐和温馨。
广西的瑶族人民同样拥有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
瑶族人民能歌善舞,他们的歌舞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生活气息。
在瑶族的传统节日中,盘王节尤为重要。
这是瑶族人民为纪念祖先盘王而举行的盛大庆典。
在盘王节期间,瑶族人民会穿上精美的民族服饰,进行歌舞表演、祭祀祖先等活动,以表达对祖先的敬仰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此外,瑶族的医药、刺绣等技艺也颇具特色,深受人们赞誉。
苗族是广西另一个重要的少数民族,他们的风俗习惯同样独具魅力。
苗族人民擅长刺绣、蜡染等手工艺技艺,这些技艺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苗族的传统节日中,苗年节尤为隆重。
广西民俗文化简单介绍

广西民俗文化简单介绍广西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
在这片土地上,不同的民族和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这些文化都在广西的历史长河中得以传承和发展。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简单了解一下广西的民俗文化吧。
广西的民俗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壮族的婚礼习俗了。
壮族是广西最大的少数民族,他们的婚礼仪式极为庄重隆重。
在壮族婚礼中,新郎要先向新娘家提亲,经过一系列繁琐的程序,最终确定结婚的日期。
婚礼当天,新郎要骑着大红花轿去迎接新娘,随后进行一系列的祭拜仪式。
除此之外,壮族婚礼还有许多特色的习俗,如新郎新娘要喝婚宴上的酒,以示对双方家庭的尊重和感激。
除了壮族的婚礼习俗,广西的民俗文化还有许多其他有趣的方面。
例如,广西的端午节习俗十分独特。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人们会挂起艾草和菖蒲,以驱邪辟邪。
此外,还有人们划龙舟、吃粽子、系五色丝线等传统习俗,以祈求平安和健康。
广西还有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活动,如广西民歌、广西民间舞蹈等。
其中,广西民歌以其悠扬动听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而闻名。
广西的民间舞蹈则以其独特的舞蹈动作和鲜艳的服饰而吸引人们的目光。
这些艺术形式不仅是广西人民娱乐的方式,也是他们表达情感和展示文化的重要途径。
广西还有许多与自然环境相关的民俗文化。
例如,广西的渔民们信奉渔神,并在每年的渔民节上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以祈求丰收和平安。
而壮族人民则信奉木奉水,他们会在每年的春节期间举行祭奠活动,以感谢神灵的庇佑和祈求来年的好运。
总的来说,广西的民俗文化丰富多样,充满了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
这些文化传统不仅是广西人民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他们对历史的记忆和传承。
通过了解和学习广西的民俗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和地区的传统,促进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的发展。
希望广西的民俗文化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和传承,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和传承这片土地上独特而珍贵的文化遗产。
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特色(水族)--韦永恒

水族———韦永恒【学习目的】⏹1了解水族的源流与分布。
⏹2了解水族的饮食和服饰习俗。
⏹3熟悉水族的婚恋嫁娶习俗。
⏹4掌握水族的宗教信仰⏹5掌握水族的主要节日。
一、水族 - 简介广西水族人口目前大约1.15万人,主要分布在南丹、环江、河池、宜州、融水、都安等县(自治县)。
水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
水族原有一种古老的文字,称为“水书”,造字方法有象形、会意、谐音和假借,通用单词100多个,现在则通用汉文。
水族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
相传水族的先民是岭南“百越”之——骆越人的一支。
水族的名称最早出现在中国明朝末年的文献中。
二、民族风情(一)民居饮食1、民居民俗历史上,水族筑楼而居,盛行“干栏”式建筑。
现已普遍改住木结构和木石结构的房屋。
2、饮食民俗水族以稻米为主食,肉食以猪、牛肉为主,以鱼作为祭典和待客的珍品,狗肉不能作为庆典和节日的菜肴。
口味喜欢酸辣,有名的菜肴是酸辣鱼。
水族喜好糯米制作的食物,常用糯米饭、糯米粑、粽子等作为馈赠品和待客,甜酒也多以糯米制作,水族喜饮自酿的包谷(玉米)酒。
(二)、服饰民俗水族崇尚黑色和藏青色。
水族男子多穿对襟无领蓝布短衫,水族妇女大多穿青黑色圆领右开襟宽袖短衣,下着长裤,结布围腰,脚穿绣花青布鞋。
(三)、婚丧习俗1、婚恋习俗⏹水族为一夫一妻制父系小家庭,富源水族的婚姻以本民族内异姓通婚为主。
婚姻遵守同宗不娶,过去多为父母包办,媒妁定亲等,现在姑表婚和包办婚姻已不多见。
青年男女可以自由恋爱,但形式上仍通过媒妁才缔结婚姻。
⏹流程:“赶摆”→说亲→“插毛香”→“吃火笼酒”→“合八字”→迎亲2、丧葬习俗水族一般采用土葬。
夭逝者,葬仪从简。
对年长丧逝者,讲究厚葬,停柩期间设堂开祭,有能力的人家,都要请人演奏丧乐、唱丧歌、跳丧舞。
(四)宗教信仰水族信奉的是原始宗教, 主要体现为自然崇拜、鬼神崇拜和祖先崇拜。
自然崇拜:⏹万物有灵观念在水族中极为普遍。
水族认为神灵主宰着人的命运和吉凶祸福,尤重水神、地神、山神和树神等。
【广西习俗】

广西习俗一.地方习俗1.三月三农历三月初三民族:壮族内容:三月三是壮族传统歌节,又叫“歌圩节”、“歌婆节”,分日歌圩和夜歌圩。
现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已将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定为壮族歌节,正逐渐发展成“三月三”文化艺术节。
2.苗年农历十月的第一个卯日(兔日)、丑日(牛日)或亥日(猪日)民族:苗族内容:苗年是苗族传统节日。
节日当天早晨放鞭炮,连放3炮,以示吉庆。
节日期间,人们走亲访友,互致祝贺。
有些地方伴随举行盛大的斗牛、赛马活动。
其中芦笙踩堂活动最为精彩,届时,小伙子芦笙嘹亮,悦耳动听,姑娘们身着节日盛装,头戴龙凤银角、银簪、银梳,踏着笙歌节拍,翩翩起舞。
通过踩堂,男女青年可以自由选择情侣。
时间:苗年的时间各地不一样,基本都是在秋收结束以后。
3.花炮节民族:侗族内容:这一天要放花炮,第一炮表示人丁兴旺,第二炮是恭喜发财,第三炮是五谷丰登。
花炮活动结束后,男女青年聚在一起奏芦笙、跳舞。
入夜,点燃篝火,有唱侗戏的,有自由对歌的,一片欢声笑语。
花炮节的日期在各个地方都不一样,从正月到十月都有,三江侗族自治县是正月初三(农历,下同),梅林是二月初二,富禄是三月初三,林溪是十月二十六,4.禁风节农历正月二十日内容:桂林市临桂县庙坪圩传统节日。
传说远古时,风神发怒,村寨受灾。
有神仙指点众人,正月二十日禁声禁风,祭祀风神,果然灵验,这一天便成了禁风节。
节前,人们用稻草扎些十字架,压在田头屋角,挂上屋檐。
节日期间,禁止一切声音,连晾衣服也只能铺在草地上,为了避免人来人往弄出声响,全寨人都离家到庙坪圩去过节。
节日活动多姿多彩,敲锣打鼓,舞狮唱戏,夜幕降临时,对唱山歌。
这个原是禁声禁风的日子,变成庙坪圩一次欢乐的盛会。
5.七月半河灯歌节农历七月半河灯歌节(七月十三日—十五日)地点:资源县城内容:农历七月半河灯歌节,历史悠久,是当地民间一年一度民族风俗传统节日。
每到七月半,以唱歌放灯寄托缅怀先人,消灾避祸的情思。
人们自发携灯,沿河漂放,夜幕下灯光辉煌,形成“万盏河灯漂资江”壮景。
广西壮族风情

广西壮族风情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国南部,是一个以壮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区。
这里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和独特的风情,吸引着游客们的目光。
一、自然风光广西壮族自治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山水之间蕴含着浓厚的文化氛围。
桂林山水甲天下,被誉为“山水画廊”。
漓江、象鼻山、阳朔等景点让人流连忘返。
而壮乡的最高峰——毛儿盖山也是旅游胜地之一,登上山顶俯瞰群山连绵,云雾缭绕,令人陶醉其中。
二、传统建筑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古老的建筑依然保存完好,展示了壮族人民的智慧和艺术才华。
壮族的传统建筑多以木结构为主,它们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美的雕刻而闻名。
例如,龙胜梯田村的木楼和凤凰岭的土楼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建筑。
这些建筑不仅是居住的场所,更是壮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三、民俗风情广西壮族自治区有着丰富多样的民俗风情,每年都会举办各种传统节日和庆典活动。
其中最著名的是壮族的三月三龙船节。
在这一天,人们会划龙船、赛龙舟,载歌载舞,共同庆祝这个重要的节日。
此外,壮族还有许多其他的传统节日,如壮年节、壮家年等,这些节日都以其独特的方式庆祝,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
四、美食文化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美食文化也是其独特的魅力之一。
壮族人民以米饭为主食,擅长制作各种精致可口的米饭菜肴。
例如,螺蛳粉是广西壮族的传统名吃,它以其独特的味道和口感受到了全国各地的喜爱。
此外,糯米饭、酸汤鱼、马肉粉等也是壮族的传统美食,吸引了许多美食爱好者前来品尝。
五、民间艺术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其丰富多样的民间艺术而闻名。
壮族人民擅长歌舞和手工艺制作。
壮族的歌舞形式多种多样,如锣鼓舞、踩高跷、马灯等,都是展示壮族文化的重要方式。
此外,壮族的手工艺制作也非常精湛,如银饰、织锦、蜡染等。
这些传统的手工艺品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表达。
总结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传统建筑、民俗风情、美食文化和民间艺术而闻名于世。
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流淌着浓厚的壮族文化气息,吸引着游客们的目光。
广西地区少数民族风情习俗

广区少数民族风情习俗**是我国5个民族自治区之一。
世居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主要民族,另有25个其他少数民族成分。
目前**总人口为4800多万,汉族人口约3000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61.6%;少数民族人口1800多万人,占38.4%。
现将**几个世居少数民族主要情况介绍如下,让大家对**更加了解。
一壮族壮族是**壮族自治区的主体民族,大约有1600万,占全区总人口的33%,占全国壮族人口的90%以上,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壮族分布比拟集中,约有95%的壮族人口居住在**的,白色,,等6个地区,60多个县十,其余分布在,,,和等省。
作为一个民族,壮族也有自己的民族语言文化、信仰风俗、民族心理等特性。
许多朋友并不了解壮族,今天我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说壮族。
希望对各位朋友对壮族能有些认识和了解!先从一般大家都关心的爱情开场:1 自由的恋爱方式壮族人对青年男女的交往是持开放的态度,有山歌唱到:"老人也有十七八,父母也有风流时。
〞成年的壮族青年男女外出赶墟,在田野、村头对唱山歌,一般父母不会加以约束。
而汉族对儿女〔特别是女儿〕的约束是有名的。
所谓的"大门不迈,二门不出〞是也。
壮族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方式有抛绣球、打木槽和对歌等。
抛绣球是壮族赶歌圩时,姑娘们手提五彩缤纷的花绣球,整齐地排队唱山歌,假设见到中意的小伙子,便把绣球抛给他。
小伙子接过绣球,如果对姑娘满意,就把小件礼物缠在绣球上扔回女方,恋爱就这样开场了。
**都安的壮族"三月三〞中有一项特别有趣的"碰鸡蛋〞的活动。
在前一天晚上,青年们特意准备好十几个染红的熟蛋,忙得不亦乐乎。
游戏开场时,男女双方各握一个蛋,相对而立,然后手握红蛋相互对碰。
如果双方红蛋同时破裂,则被认为两人的命运相连,有缘分,便将红蛋互赠吃掉。
如果只是单方面的红蛋破裂,则表示双方没有缘分,只好自己将红蛋吃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才情满溢的侗族
侗歌历史久长,其音乐大体可分为南部侗 族民歌和北侗族民歌。南部侗族民歌多有乐器伴奏, 常见乐器有琵琶、牛腿琴、侗笛、芦笙等。而北部 侗族民歌则多不用乐器伴奏,偶尔用木叶吹奏伴唱。 侗族民歌按形式大致可分为“大歌”、“小歌”、 “广场歌”、“叙事歌”、“酒会歌”和“拦路歌” 等六种。 欣赏-《心心相映》-《蝉虫歌》
男女情歌——见面歌、试探歌、赞美歌、定情歌、别离歌……男女青年通过唱歌交流
感情,谈情说爱,直至唱定终身,是传统广西少数民族爱情生活的一大特点,因此历 来有“倚歌择配”的说法。这种聚会对歌、交情会友的习俗,渗透于广西各民族的日 常生产生活和节日当中。
礼仪风俗歌——在生活歌化的传统广西社会,最典型的场景当是人们在群体劳动、赶
《酒歌》 酒歌》 《山歌年年唱春光》 山歌年年唱春光》
长歌
《三月歌》是壮族嘹歌的重要长歌。《三月歌》描写 初春时节,壮家青年结伴来到青山旁、泉水边、树荫下、花 丛中,采鲜花、摘嫩笋、拾蕨菜、找“北满”的欢乐景象。 当人们流连忘返之际,春雨喜降,雨水入田,紧张繁忙的春 耕季节来到了,人们纷纷赶回家中,修农具、运肥料、犁田 地、播种育秧。紧张的劳动,更激起人们歌唱的热情,他们 边春耕,边唱歌,一直唱到第二年的正月十五。 《建房歌》是壮族嘹歌中一部描述壮族干栏式建筑的长 歌。《建房歌》记述了一男青年帮助女恋人建筑新房的过程, 从巡山伐木、买牛踩泥、打砖烧瓦、平基安磉、立柱架梁、 盖瓦开窗,一直到新房落成,搬进新居。《献歌》是壮族嘹 歌中一部追求婚姻自由的赞歌,它描写一对自幼被父母包办、 已各有其主的童婚青年,路上相遇,邀唱《献歌》,通过互 相赞美、互表爱慕,几经交往,产生爱情。不料事情败露, 受世俗非议,又遭家人打骂,直到送官府治罪、戴枷 游街。但是,为了追求婚姻自由,他们千 方百计, 与家庭抗争,不惜倾家荡产,卖牛赎身, 终成眷 属,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壮族歌圩节—— ——壮族歌圩节——
歌圩:
壮族的歌会和歌节。在壮语中﹐歌 圩有出田垌之歌﹑山岩洞之歌﹑坡圩﹑ 垌市等等名称。 多在农闲或春节、中 秋等节日于山林坡地举行。届时,男女 老少盛装赴会,少者数百人,多者上万 人。通常以青年男女对唱山歌为主。还 举行抛绣球、碰彩蛋、放花炮等文娱活 动。
风俗:
唐宋以来,有如宋人周去非《岭外代答》、清人闵 叙《粤述》、清人李调元《南越笔记》都记载了瑶 族“踏歌”,清人赵翼《檐曝杂记》等分别记载了 “趁墟唱歌”、“群歌”等等,其中明人邝露《赤 雅》所记“浪花歌”与清人陆祚蕃《粤西偶记》所 载壮歌更为突出,前者细致地描述了壮族“歌圩” 活动的情景,后者详尽地论及壮歌与俍歌“五言八 句十二唱”(即 “勒脚歌”)的结构与“腰脚韵”的艺术特色。 由是可知,今日广西少数民族歌谣的基本格式及其 特征,至少在明、清时代已基本定型。
————歌曲学习————
《山歌好比春江水》
唱山歌来 这边唱来那边合 那边合 山歌好比春江水也 不怕滩险弯又多喽弯又多
《只有山歌敬亲人》
多谢了,多谢四方众乡亲 我今没有好茶饭哪, 只有山歌敬亲人,哪,敬亲人。 莫讲穷,山歌能把海填平 上天能赶乌云走 下地能催五谷生,哪,五谷生。
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
创世古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对天地万物起源的解释,也都有自己神话的体系。对
于没有文字的广西少数民族而言,节奏韵律鲜明的歌谣最便于口耳相传,因而也是承 载、记忆民族历史的最有效手段。在广西,壮、侗、毛南、仫佬、水、瑶、苗、彝、 仡佬等民族都有自己的创世古歌。
叙事长歌——壮族叙事长歌《莫一大王》流传于广西西北部和中部壮族地区。在壮族
民间,莫一大王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人物。壮族叙事长歌《莫一大王》叙述了莫一 从吞珠-抗粮-当王-压日-赶山-种竹育兵-射箭-扎草造兵-砍头到变蜂的神奇经历和他 坚忍顽强、不屈不挠的斗争。那坡县彝族民众在祭祀活动中,常在铜鼓上摆上祭品, 唱叙表现民族迁移历史的叙事长歌《昆仑歌》《金竹生彝王》《金竹情》《开田插秧》 《彝家造铜鼓》等。
圩做客、路遇休闲和互访聚会中的歌唱活动。这是人们表达友好情意的重要方式,堪 称“以歌为礼”。
壮族嘹歌
壮族嘹歌为著名的壮族长篇古歌, 它是经过长期的口头传诵后由壮族文 人加工和删改再用古壮字记录并在格 式上作了适当规范的歌谣集。它是一 种五言四句体的壮歌,全套歌有1.6 万多行,包括《三月歌》《日歌》 《夜歌》《入寨歌》《唱离乱》《建 房歌》《散歌》7种,内容极为丰富, 有山川景物、农耕工艺、民情世俗、 恋情婚嫁、事件人物等,反映了壮族 的社会、历史风貌,抒发了人们的生 活情感,被认为是壮族古代原生态百 科全书。
——壮族民歌赏析—— 壮族民歌赏析——
❤ 《花帽了沙沙》
《花帽》以原汁原味的壮乡山歌为素材,并采用无 伴奏的壮语合唱形式,整首曲子个性鲜明,具有浓郁 的民族风情,让大家能真切地感受到壮族原生态山歌 的特点。“了沙沙”的“了”在壮语中是笑的意思, 沙沙是衬词。“了沙沙”反复在曲中出现,烘托了壮 族姑娘对美好生活的无比热爱与赞美之情。曲子的亮 点除了壮语无伴奏演唱外,亮丽的服饰与鲜艳的花帽 更是丰富了曲子的蕴意。鲜艳的花帽是壮族服饰的一 大特色,也是壮族姑娘们展现美丽的传统方式。
❤《壮族人民歌唱毛主席》
这是一首歌唱毛主席的战地新歌,歌颂了中国人 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壮族人民心中高大的形象,永不 泯灭的精神。显示出了壮族人民热爱祖国,渴望解放, 过上幸福生活的美好理想。同时也体现了壮族人民对 革命胜利坚定的信念。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民族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广西先民在左江沿岸创作的崖壁 画,汉代前创造的大铜鼓以及古朴曲雅、可避湿热、防 蛇兽侵害的干栏建筑等,成为广西当时的文化代表;明 代的真武阁及三江侗族程阳风雨桥均具有很高的科学、 艺术价值。 广西素有“歌海”之称,主要有壮族的三月 三歌圩、瑶族的达努节、苗族的踩花山和芦笙节、仫佬 族的走坡节、侗族的花炮节以及别具风味的打油茶等, 其中农历三月三的壮族传统歌节,最为隆重。1985年, 自治区人民政府把“三月三”歌节定为文化艺术节,后 演化为广西国际民歌节,1999年改为南宁国际民歌节, 每年11月在南宁市举行。
歌圩是壮族人民进行文化娱乐 活动的场所﹐也是未婚青年唱情说爱 的地方。歌圩上唱的歌大都是生活语 言的高度提炼﹐具有生动﹑纯朴﹑深 刻的特点﹐歌词有韵﹐能唱﹐易记﹐ 赋﹑比﹑兴的艺术手法经常交替运用。 未婚青年在歌圩上自由地选择心爱的 伴侣 。
欢快的歌圩节
《心想唱歌就唱歌》
刘 三 姐
(男)哎, 什么结籽高又高咧,哎高又高。 什么结籽半中腰咧,哎半中腰。 什么结籽成双对咧,什么结籽 棒棒敲咧, 哎什么结籽成双对咧,什么结 籽棒棒敲咧。 (女)哎, 高梁结籽高又高咧,哎高又高。 玉米结籽半中腰咧,哎半中腰。 豆角结籽成双对咧,熟了芝麻 棒棒敲咧, 哎豆角结籽成双对咧,熟了芝 麻棒棒敲咧。
唱山歌的黑衣壮
黑衣壮是广西壮族的一个支系,主要集中在广西与云南边 邻的那坡县。他们最擅长唱山歌,每当夜幕降临,男女老少便 集于村头寨尾,以歌代言。按不同的声调分,可分为"虽敏"、 "尼的呀"、"论"、"春牛调"、"请仙歌"和"盘锐"六大种类约一 百六十多套。代表性曲目有《虽待客》、《论造》、《酒歌》、 《盘歌》、《祭祖歌》等。其中,"尼的呀",是广西那坡壮语 里"好的呀"的意思,在黑衣壮生活地区流传的民歌中是常用的 衬词。"尼的呀"山歌曲调清新明丽,艺术魅力独特,已经成为 壮族音乐的标签。《山歌年年唱春光》属于"尼的呀"山歌。世 界上只有壮族人民以歌为图腾崇拜,以歌仙刘三姐为自己民族 的“偶像”。世界上,也只有广西的山歌多声部的数目最高, 二声部、三声部等等都有,最高声部世界其他地区都没达到, 这一发现令世人惊叹。
壮乡----
广西 ❤ 是一片充满歌声的土地
古往今来
这里汇集着许许多多少数民族的歌声
西汉刘向《说苑·善说》用汉字记越音所录春秋 战国时期的《越人歌》。经学者考证《越人歌》为 古越语,其语法结构、语音格律等均与今壮、侗语 相近,当属壮侗语各民族歌谣之源。 《周礼·春官》所载“四夷之乐”。经学者考证, “四夷之乐”中的南方之乐曰“任”。现广西东部 流传的瑶族《盘王大歌》中有一套曲目叫《七任 曲》,这套七任曲与周代的“四夷之乐”中的“任” 有密切关系。 因此,可以说,广西少数民族的歌谣,文献记 载可追溯到周代、春秋战国时期,实际存在可能更 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