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数据地类转换技术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

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数据地类转换技术方案

一、目标任务

1、按照《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间适用)(国土资源部,2002)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对应关系,对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数据进行地类转换,将更新调查《全国土地分类》过渡分类(以下简称旧分类)转换成《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规定的新分类(以下简称新分类)。

2、地类转换中具有“一对一”(旧分类对新分类,以下同)和“多对一”(旧分类对新分类,以下同)对应关系的可直接转换;“一对多”(旧分类对新分类,以下同)关系的情况要进行标识,然后进行详细内业核实,需要外业核实的要进行补充调查;最后修改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地类码和数据字典,对转换后的成果数据进行统计汇总、表格输出和成果分析。

3、对2005年度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按《关于2006年土地变更调查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国土资电发…2006‟43号)文件要求修改前后的两套数据库成果,分别进行地类转换和成果汇总,最终都要根据变更调查数据,将汇总成果修改到2007年10月31日统一时点。

二、作业基础和技术依据

作业基础:

1、以2005年10月31日为时点的县级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数据。

根据《关于2006年土地变更调查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国土资电发…2006‟43号)要求修改后的县级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数据。

2、2006、2007年度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数据

技术依据:

1、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GB/T 21010-2007

2、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 TD/T 1014-2007

3、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 TD/T 1016-2007

4、《全国土地分类》(试行)(过渡期间适用)(国土资源部,2002)

5、《关于2006年土地变更调查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国土资电发…2006‟43号)

6、山东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技术细则(试行)

三、技术路线

以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成果为基础,按照《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间适用)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的对应关系,采用属性连接的方法,进行地类转换;“一对多”关系的情况要进行标识,待逐一进行核实、外业补充调查后确定;然后修改土地利用数据库地类码和数据字典,在此基础上进行统计汇总、表格输出和成果分析,技术流程如图1。

四、具体步骤流程

1、资料准备和分析

准备2005年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数据资料(按国土资电发

图1 地类转换技术流程图

…2006‟43号文修改前后各一套)和2006年、2007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资料,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附表B.2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与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间适用)对应关系表”分析确定本县(市、区)地类转换的技术方案,掌握地类转换的基本情况、

确定需要补充调查的项目和注意的问题。

2、数据库地类转换

(1)建立“地类转换属性对照表”(DBF格式)

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附表B.2建立旧分类对新分类转换的“地类转换属性对照表”(DBF格式,见表1),“一对多”关系的情况在“补调标记”字段中用“B”标记,待逐一进行内业核实及外业补充调查后确定新分类。

表1 地类转换属性对照表(旧分类到新分类)

(2)地类转换“一对多”关系(旧地类对新地类)基本情况

①水工建筑用地

国有“干渠”、“支渠”等旧地类确认为水工建筑用地的,新地类应确认为“沟渠”。

②苇地

旧地类确认为苇地的,根据不同情况,新地类分别拆分为“沿海滩涂”、“内陆滩涂”、和“沼泽地”。

③滩涂

旧地类确认为滩涂的,根据不同情况,新地类将“滩涂”拆分为“沿海滩涂”和“内陆滩涂”。

④其他未利用土地

旧地类确认为其他未利用土地的,新地类拆分为“其他草地”和“裸地”。

⑤独立工矿用地

旧地类确认为独立工矿用地的,新地类拆分为“城市”、“建制镇”、“村庄”、“采矿用地”。

(3)修改数据库文件数据结构、备份原地类码字段。

在数据库“地类图斑DLTB”、“线状地物XZDW”、“零星地物LXDW”文件中地类码相应字段添加“BF”后缀。

(4)在数据库中,通过关键字段关联“地类转换属性对照表”

(DBF)的方式,连接“地类码”(新地类)和“补调标记”两个字段实现旧地类到新地类的转换。

3、内业核实及外业补充调查

根据连接的“补调标记”字段,对“一对多”关系的地类进行数据提取,然后可以结合数据库、影像底图进行内业核实及外业补充调查具体确定新地类。

4、修改数据库补充调查部分地类码

根据内业核实和外业补充调查成果,对数据库“地类图斑DLTB”、“线状地物XZDW”、“零星地物LXDW”三个文件,分别修改地类码值,同时将相应的“补调标记”值赋为“G”值,表示已修改。

5、修改数据字典

(1)土地新分类编码逻辑归并(便于数据库软件统计汇总)

为便于现土地利用数据库软件兼容土地新分类进行数据汇总,对新分类编码根据首位码进行逻辑归并成三大类即“0耕园林草地”、“1交通水域水利其他用地”、“2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其中前两大类没有实际对应意义,见表2。

表2 地类逻辑归并编码表

(2)参照表2,在土地利用数据库系统中修改数据字典地类码,如图2。

修改数据字典时,首先要删除原旧分类编码;然后按表2手工增加新分类编码,也可在删除旧分类的数据字典文件基础上,采用Excel、FoxPro等关系数据库追加下发的新地类编码表(DBF文件)。

图2 土地利用数据库中修改数据字典中“地类码”

6、汇总前地类逻辑检查

采用土地利用数据库系统中“逻辑检查”工具,进行地类码空值及与数据字典不一致检查。

7、汇总表格模版生成

采用土地利用数据库系统中“模版向导”工具生成汇总表格模版。

8、数据预处理

采用土地利用数据库系统中“数据预处理”工具,进行数据汇总前预处理。注意空间分析半径、小数位等设置与更新调查数据汇总相同。

9、数据汇总和成果分析

(1)采用土地利用数据库系统中“汇总表格”菜单工具进行数据汇总和相应表格输出(图形格式),需要手工转换成Excel格式,也可以使用土地利用现状管理系统直接生成Excel格式汇总表格。

(2)成果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