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生态学复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生态学复习
土地生态学
1. 研究内容:土地生态系统的形成与演替、~组成与结构、~退化机理与修复途径、~调控
机制与可持续利用及管理、~研究方法和工程技术应用。
2. 理论基础:
整体论:客观世界是由一系列的处于不同等级系列的整体所组成;每一个整体都是一个系统,即处于一个相对稳定态中的相互关系集合。
系统论:是整体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系统是相互联系的诸要素的综合体,即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新功能的有机整体。
指导意义:要从整体性角度研究和把握土地开发利用中面临的生态问题;要把“土地生态系统”作为土地生态学研究的对象;要把土地生态系统的层次、结构、功能、反馈、信息、平衡、涨落、突变和自组织等作为土地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基础研究内容;要将土地生态系统的结构性、开放性和动态性作为土地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3. 生态平衡及调控理论:一个生态系统能够长期保持其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性,这种状态称之为生态平衡;(1)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长期、持久地保持相对不变,即具有长期的相对稳定性;(2)生态系统在环境改变和人类干扰的情况下,能通过内部的调整,以维持结构和机能的稳定。生态系统维护自身相对平衡的能力是有条件、有一定限度的;生态平衡的调节主要通过系统的抵抗力、恢复力、自治力以及稳态机制来实现。
指导意义:充分考虑各类土地之间的生态联系及生态规律,以维护和保持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平衡为中心,注重协调各类土地之间的生态关系;按照生态平
衡及其调控理论,创建和发展比原土地生态系统更佳的新的生态平衡,扩大土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模,即形成可持续的、最大的生产力和最佳的生态经济效果;土地供给及利用总体规划方面。
生态-经济理论:生态经济两重性理论;~有机整体理论;~全面需求理论;~生产理论;~价值理论;~循环理论;~战略理论。
指导意义:人类活动对土地影响的双重性,决定了土地利用调控必须同时重视其经济过程调控和生态过程调控;要从土地经济价值评估和土地生态价值评估两方面搞好土地的综合价值核算;要统筹考虑人们在土地方面的经济社会需求和生态精神需求;要将各类用地作为一个有机系统整体、统筹规划、合理安排;要在空间上合理布局土地资源,促进各类用地之间的良性循环;要同时重视土地的经济生产和生态生产;要将土地开发利用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作为一切土地活动的核心战略目标。
复合种群理论:复合种群是由空间上彼此隔离,而在功能上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亚种群或局部种群组成的种群缀块系统。有五种类型:经典型、大陆-岛屿型、缀块性种群、非平衡态复合种群、中间型复合种群。
指导意义:在研究土地生态植被分布结构时,将其分为若干复合种群类型分别进行,以便从空间上探究土地生态学规律;以复合种群理论为基础,开展土地生态分类研究;为生态农业建设和产业化经营提供合理的用地分区;土地资源合理配置时。
地域分异规律:是指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条件等在地球表层按一定的层次发生分化并按一定的方向发生有规律分布的现象;具有不同的规模和尺度;使区域间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出现一定的区域差异性。
指导意义:在土地生态系统的区域差异性和分异规律研究、土地生态类型形成及分布研究、研究大区域土地生态学规律及对大区域的土地生态评价、土地生态规划有指导作用。
土地可持续利用与管理的生态系统原理:时间原理:(1)生态系统当前的组成是历史事件或状况的部分结果;(2)人类行为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要在多年后才被发现,时滞效应造成的;(3)土地利用的结果会使发生变化了的景观长期存在;(4)以生态系统结构和过程为特
征的变动和改变意味着土地利用和管理的长期影响可能是很难预测的。
物种原理:特殊的物种和因物种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网络往往具有关键的、大尺度的、生态系统水平的影响作用,这些物种经常以多种方式影响生态系统。
位置原理:在任何区域,当地的气候、水文、土壤和地貌因素以及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强烈影响着当地的生态系统演变过程和物种的多度与分布。
指导作用:
(1) 当地的环境条件是限制土地利用格局的重要因素之一,位置的限制使利用生态
格局和过程作为衡量土地利用效率和可持续性模式成为可能;(2)土地利用方式要与当
地的生态环境条件相匹配;(3)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自然存在方式,提供了可持续的
和具有生态基础的农业生产模式,只有适应了一个地区环境特殊限制的物种才能够在那
里繁荣;(4)在当地区位条件限制下不能维持下去的土地利用,从长期和宏观角度来看
代价很大。
干扰原理:干扰的类型、强度和持续时间,形成了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特征;干扰
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受它们的强度、持续时间、频率、发生时间和空间效果的限制。
景观原理: 生境或生态系统的空间排列组合构成了景观,所有生态系统过程至少会部
分地响应这种景观模式。
3. 土地的功能:生物栖息和支撑功能;植物生产和生物养育功能;环境净化和修复功能; 地球生态系统的物质与能量循环功能;生态环境变迁的历史记载功能。
4. 土地生态系统:
农地生态系统:主要功能:将太阳无机能转化为生物有机能,其生物生产量大于其消费量,生态功能最强。
林地生态系统:指林地与其生物群落、生境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强大的生态系统;在生物圈的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中起关键作用; 是维护土地生态系统平衡的主体。
草地生态系统:是草本植物群落及与之相适应的土地环境的结合体。发展畜牧业的重要基地,为人类提供大量动物产品。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良土壤、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
水域生态系统:指生物组分及其水域环境构成的陆地水域生态系统。
建设用地生态系统:建设用地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量小于其消费量。城市土地生态系统。指城市绿地、水域及其动植物与商业、住宅等其他城市土地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综合体。
乡村聚落土地生态系统:主要包括农村庭院土地生态系统和其他村落土地生态系统。以人为核心、建筑物为主体、聚落周围环境和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半人工半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