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心律失常研究总结
李相中教授中医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经验总结
李相中教授中医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经验总结快速性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在平静状态下出现的心律异常,心率常常高于100次/分钟。
这种病症常常会导致患者心慌、胸闷、气短等不适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西医常采用药物或手术治疗,但具有副作用和局限性。
李相中教授多年来在中医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中医治疗方法,成功地治疗了许多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
以下是他对于中医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经验总结。
一、辨证施治中医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关键是辨证施治。
李教授强调,每个患者的病情是不同的,必须根据个体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特点来进行辨证施治。
他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饮食习惯、情绪状态等,通过这些信息进行辨证施治。
二、疏肝理气李教授指出,快速性心律失常常常与情绪波动有关,过度的愤怒、焦虑和情绪紧张都会影响心脏的运动。
因此,他常常采用疏肝理气的方法来缓解情绪紧张,减轻心脏负荷。
常用的中药有柴胡、香附、青皮等。
三、养心安神李教授认为,中医治疗还应该兼顾心血虚弱和心神不宁的情况。
他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来选择安神的中药,比如黄连、龙骨、牡蛎等。
这些中药可以安抚心神,舒缓患者的紧张情绪。
四、活血化瘀在一些病例中,快速性心律失常与血液循环不畅有关。
李教授会考虑采用活血化瘀的中药来改善血液循环,如当归、赤芍、川芎等。
这些中药可以改善心脏供血,缓解心律失常症状。
五、饮食调理李教授在治疗中还注重饮食调理。
他会根据患者的体质特点和病情来制定合适的饮食方案。
比如,对于阳虚体质的患者,他鼓励多吃一些温热食物,如姜、红枣、山药等;对于阴虚体质的患者,他建议多吃一些滋阴的食物,如绿豆、百合、莲子等。
六、生活调理李教授认为,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控制快速性心律失常非常重要。
他建议患者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劳累,戒烟限酒,尽量避免情绪激动和压力过大。
此外,适量的运动也有助于改善心脏功能。
综上所述,李相中教授通过多年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辨证施治、疏肝理气、养心安神、活血化瘀、饮食调理和生活调理等方法,成功地治疗了许多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
心律失常的中成药治疗临床经验总结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3年第 13卷第 15期
· 中医 中药 ·
心律 失常的中成药治疗 临床经验 总结
张之 仑
(黑龙江省 中医药科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摘要 :目的 探讨 中成 药治疗心律 失常 的临床措施。方法 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 ,在 临床 治疗过程 中总结 经验 。结论
左 右束 支传 导 阻滞或 预激 综 合征 的特 征 ;如 P波 与 QRS波 能 ,改 善 心 脏 功 能 的 作 用 。 用 于 多 种 tD律 失 常 ,包 括 房 室
群 无 同 定 关 系 ,表 明 有 房 室 分 离 。 1.4 动 态 心 电 图
动 态 心 电 图通 常 用 于 监 测 心 律 失 常 和 心 肌 缺 血 。它 的 优
2.2 养血安神片 适 应证 :滋阴养血 ,宁心安 神 ,主 治心律失 常 、心神 经
1.2 体格检查
官能 症 。用 于 阴虚 血 少 ,头 眩 、心 悸 、失 眠健 忘 ,还 用 于
PR间期 短时 第一 心音 较 强 ,反 之则 较弱 。第一 心 音强 精神倦 怠 、临寐 多梦 、肾虚腰酸 。
在常规 的 12导联 心 电图中应 了解 : P波 的形态 和时 限是 否正常 ;
2.3 心 宝 适 应 证 :温 阳 、益 气 、活 血 ,用 于 各 种 缓 慢 性 心 律 失 常 、
冠心病 、心绞 痛及心功能 不全等 。 服 法 :口服 ,1次 1 2丸 ,1日 2 ~ 8次 ,温 开 水 送 服 。
当 于 “心 悸 ”、“怔忡 ”、“心动 悸 ”等 范 畴。本 病 可见 于 任 何 年龄 。下面将 心律失 常的 中成 药治疗分 析汇报 如下 。
心律失常的治疗经验心得我是如何战胜心律失常的
心律失常的治疗经验心得我是如何战胜心律失常的心律失常的治疗经验心得——我是如何战胜心律失常的心律失常是一种心脏节律异常的疾病,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身体和心理负担。
作为一个曾经患有心律失常的人,我曾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治疗过程。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尝试和改变后,我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在战胜心律失常过程中的经验心得。
1. 寻求专业的医疗指导首先,当出现心律失常的症状时,一定要寻求专业的医疗指导。
心脏问题需要经过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在我的治疗过程中,我找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心脏专家,他对我的病情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和评估,给予了我正确的治疗建议。
2. 依从医生的治疗方案对于心律失常患者来说,依从医生的治疗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或其他非药物治疗等。
我在治疗中坚持按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积极参与康复训练,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复诊,这些都对我的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 积极参与心理疏导心律失常不仅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也对心理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积极参与心理疏导可以帮助减轻焦虑和压力,提升心理素质。
我在治疗过程中主动寻求了心理咨询师的帮助,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和疏导,我逐渐建立了积极乐观的心态,更好地应对心律失常带来的困扰。
4.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外,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对心律失常的治疗非常重要。
我意识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心脏健康的重要性,所以我开始注重饮食的合理搭配,增加体育锻炼的频率,保持充足的睡眠,适当的放松自己。
这些改变让我感到更加健康和舒适。
5. 改变生活中的不健康因素在治疗过程中,我还需要主动改变生活中的不健康因素。
比如,我避免接触过多的压力和紧张的工作环境,减少吸烟和饮酒的次数,尽可能避免一些药物的滥用,进一步减少对心脏的伤害。
6. 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在治疗心律失常过程中,一个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也非常重要。
身边的家人、朋友以及医疗团队的陪伴和鼓励帮助我走出了困境。
抗心律失常药物总结及合理应用
抗心律失常药物总结心律失常所发生的部位不尽相同,在心脏传导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发生。
心脏传导系统:正常人由窦房结起搏,称之为窦性心率。
窦房结产生的冲动经房间束传导至房室结,经房室结传到至希氏束,左右束支,最后到达浦肯野纤维网,完成心脏的电生理活动。
动作电位时相:在每一个心脏传导组成的部分,都有之相对应的动作电位示意图,大概可以分为0、1、2、3、4这五个期。
窦房结、房室结、浦肯野纤维网被称为快反应细胞,而心房肌、心室肌被称为慢反应细胞。
我们所说的快、慢是由0期去极化决定的,0期以钙离子内流为主的细胞称为慢反应细胞,而以钠离子内流为主的,我们称之为快反应细胞。
1期、3期主要以内流的钾离子决定,所以说钾离子外流快慢与否主要会决定动作电位时限问题。
2期是内流的钙离子对抗作用占优势引起平台期效应,这对于不应期的延长起到支持的作用。
最后来说4期,4期这个概念主要见于具有自律性的细胞当中,该期主要的离子流变化为钾离子外流的减弱,钠离子、钙离子内流的增加所引导的,逐渐达到域电位水平,引发自律细胞的自动除极。
心律失常机理:自律性升高、降低,折返激动,后除极,传导增加。
自律性升高:4期钾离子外流抑制钠离子、钙离子内流受到兴奋最大舒张电位过小折返激动:不应期相对缩短、传导增加:0期钠离子内流后除极:早后除极:2或3期;复极受阻,引起Na+或Ca2+内流4期;内Ca2+过多诱发短暂Na+内流所致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及药理作用Ia类:代表药物:奎尼丁、普鲁卡因胺共同药理作用:抑制钠离子内流、抑制钾离子外流0期钠离子内流3期钾离子外流4期钾离子外流4期钠、钙离子内流窦房结0 - - -房间束- - - -房室结0 - - -希氏束- - - -左右束支- - - -浦肯野纤维- - - -抑制0期钠离子内流,抑制3期钾离子外流非自律性升高的心动过速:房早、房速(阵发性)、房扑、房颤室早、室速(阵发性)、室扑、室颤预计综合症抑制4期钾离子外流,钠离子、钙离子内流自律性降低不明显Ib类:代表药物:利多卡因、苯妥英钠、美西律共性药理作用:轻度抑Na+内流,促K+外流0期钠离子内流3期钾离子外流4期钾离子外流4期钠、钙离子内流心室肌- + + -心室束- + + -浦肯野纤维- + + -抑制0期钠离子内流,促进3期钾离子外流室早、室速(阵发性)、室扑、室颤促进4期钾离子外流、抑制钠离子、钙离子内流,降低自律性(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c类:代表药物:普罗帕酮(心律平)共性药理作用:重度抑制钠离子内流0期钠离子内流4期钠、钙离子内流房室结- -心室肌- -心室肌- -浦肯野纤维- -抑制0期钠离子内流房早、房速(阵发性)、房扑、房颤室早、室速(阵发性)、室扑、室颤抑制4期、抑制钠离子、钙离子内流,降低自律性(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I类:β受体阻断剂(负性肌力、负性频率、负性传导)窦性心动过速房速、房扑降房率室速、室扑、室颤降室率III类: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胺碘酮广谱:抑制钾离子、钠离子、钙离子通道0期钠离子内流3期钾离子外流4期钾离子外流4期钠、钙离子内流窦房结0 - - -心房肌- - - -房间束- - - -房室结0 - - -希氏束- - - -左右束支- - - -浦肯野纤维- - - -心室肌- - - -抑制0期钠离子内流,抑制3期钾离子外流非自律性升高的心动过速:房早、房速(阵发性)、房扑、房颤室早、室速(阵发性)、室扑、室颤预计综合症抑制4期钾离子外流,钠离子、钙离子内流自律性降低不明显IV类:钙拮抗药物:维拉帕米、硝苯地平、地尔硫卓广谱:抑制钙离子通道0期钠离子内流0期钙离子内流3期钾离子外流4期钾离子外流4期钙离子内流窦房结0 - 0 0 -心房肌0 0 0 0 -房间束0 0 0 0 -房室结0 - 0 0 -希氏束0 0 0 0 -左右束支0 0 0 0 -浦肯野纤维0 0 0 0 -心室肌0 0 0 0 -地尔硫卓:用于室上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房早、房速(阵发性)、房扑、房颤室早、室速(阵发性)、室扑、室颤一切均为降室率IV腺苷与A受体结合,延长房室结不应期,减慢传导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中药抗心律失常作用研究进展
展2023-11-02•中药抗心律失常研究概述•中药抗心律失常的物质基础研究•中药抗心律失常的动物模型研究•中药抗心律失常的临床试验研究•中药抗心律失常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应用的研目究•中药抗心律失常研究的展望与挑战录01中药抗心律失常研究概述中药抗心律失常研究背景心血管疾病是全球公认的最主要死因之一,而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尽管目前存在一些西药可用于治疗心律失常,但这些药物往往存在副作用和依赖性。
中药作为一种天然药物,具有多靶点、多途径的治疗特点,且副作用较小,因此具有较大的研究潜力。
中药抗心律失常研究现状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提高和中药研究的深入,中药抗心律失常作用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通过对单味中药、中药有效成分及复方制剂的研究,学者们发现了一些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的中药。
同时,研究还发现,中药抗心律失常作用机制多样,包括调节神经内分泌、改善心肌缺血、减轻氧化应激等。
中药抗心律失常研究问题与展望展望未来,随着中药研究的深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中药抗心律失常作用的研究将会有更大的突破。
最后,中药的剂量和给药途径尚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最佳的给药方案。
其次,目前的研究多局限于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缺乏大规模的临床试验来验证中药抗心律失常作用的疗效和安全性。
尽管中药抗心律失常作用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中药抗心律失常作用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明确其作用机制。
02中药抗心律失常的物质基础研究总结词中药抗心律失常作用的有效成分种类繁多,通过分离和鉴定技术可以明确其主要活性成分,为后续的药理和机制研究提供基础。
详细描述中药的有效成分通常包括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挥发油、有机酸等多种物质,这些成分在抗心律失常方面具有显著的药理作用。
分离与鉴定技术包括色谱法、光谱法、质谱法等,可以精确地分析鉴定中药中的有效成分。
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与鉴定中药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总结词中药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是阐明其抗心律失常机制的关键环节,通过药理学实验可以揭示其作用靶点、效果及副作用等。
魏执真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对其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证治规律的研究
魏执真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对其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证治规律的研究•魏执真学术思想•魏执真临床经验总结•对魏执真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证治规律的研究•魏执真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总结与展望•参考文献目录CATALOGUE魏执真学术思想魏执真教授出生于1928年,河北滦县人,是中医及中西医结合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学者。
他曾就职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并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魏教授于2018年逝世,享年90岁。
魏执真教授生平简介魏执真教授的学术贡献魏执真教授的学术思想及特点魏执真教授主张“调理气血,平衡阴阳”,注重从整体角度出发,强调辨证施治。
他认为,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心脏的“气血失衡、脏腑功能失调”等因素有关,因此治疗上应注重调理气血、平衡阴阳。
魏教授还强调,在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时,应注重发挥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的优势,同时合理应用西医的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CATALOGUE魏执真临床经验总结重视望诊魏教授非常重视问诊,通过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等,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强调问诊善用脉诊辨病与辨证相结合01注重整体观念02善用经方03魏执真教授的临床疗效评估治愈率较高疗效稳定患者满意度高CATALOGUE对魏执真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证治规律的研究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主要机制包括折返、自律性增高和触发活动等。
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病理生理机制病因魏执真教授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思路和原则思路魏执真教授认为,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调理气血,燮理阴阳,祛除瘀血,安神定悸,同时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原则魏教授主张在明确病因病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综合运用中药、针灸、推拿等多种治疗手段。
魏执真教授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证治规律研究证治规律研究总结CATALOGUE魏执真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1 2 3重视心脏神经功能平衡中西医结合思想强调个体化治疗实践出真知魏执真教授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如“以脉辨症”、“先证治后药治”等。
抗心律失常指南总结-36页word资料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专题组一、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作用机制和用法药物一直是防治快速心律失常的主要手段,奎尼丁应用已近百年,普鲁卡因胺应用也有50年历史。
60年代,利多卡因在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到80年代,普罗帕酮、氟卡尼等药物的应用,使Ⅰ类药物发展到了顶峰。
9 0年代初,CAST结果公布[2] ,人们注意到在心肌梗死后伴室性期前收缩的患者中,应用Ⅰ类药物虽可使室性期前收缩减少,但总死亡率上升。
由此引起了人们重视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效益与风险关系,并开始注意Ⅲ类药物的发展。
(一)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现在广泛使用的是改良的Vaughan Wilams分类,根据药物不同的电生理作用分为四类(表1)。
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可能不是单一的,如索他洛尔既有β受体阻滞(Ⅱ类)作用,又有延长QT间期(Ⅲ类)作用;胺碘酮同时表现Ⅰ、Ⅱ、Ⅲ、Ⅳ类的作用,还能阻滞α、β受体;普鲁卡因胺属Ⅰa类,但它的活性代谢产物N-乙酰普鲁卡因胺(NAPA)具Ⅲ类作用;奎尼丁同时兼具Ⅰ、Ⅲ类的作用。
可见以上的分类显得过于简单,同时还有一些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未能包括在内。
因此,在19 9 1年国外心律失常专家在意大利西西里岛制定了一个新的分类,称为“西西里岛分类”(Siciliangambit) 。
该分类突破传统分类,纳入对心律失常药物作用与心律失常机制相关的新概念。
“西西里岛分类”根据药物作用的靶点,表述了每个药物作用的通道、受体和离子泵,根据心律失常不同的离子流基础、形成的易损环节,便于选用相应的药物。
在此分类中,对一些未能归类的药物也找到了相应的位置。
该分类有助于理解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的机理,但由于心律失常机制的复杂性,因此西西里岛分类难于在实际中应用,临床上仍习惯地使用Vaughan Wilams分类。
药物作用的通道、受体及主要电生理作用见表1。
周次清教授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经验总结
周次清教授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经验总结孙宁宁;张蕴慧【摘要】快速性心律失常属于中医“惊悸”“怔忡”的范畴,临床典型表现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常伴有失眠、胸闷、气短、健忘等.周次清教授秉持中医整体观念,辩证论治各类快速性心律失常,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本文介绍周次清教授中医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经验,归纳为:1)滋阴降火法2)清心化痰法3)益气养阴法4)交通心肾法5)疏肝理气法6.滋阴潜阳法.并从阳气偏盛、阴液不足两方面论述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脏腑辨证,以求为临床辨证提供依据.【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年(卷),期】2016(014)007【总页数】3页(P84-86)【关键词】周次清;快速性心律失常;名医经验【作者】孙宁宁;张蕴慧【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济南250000;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济南250011【正文语种】中文在中医学中,将心律失常归属于“心悸”范畴。
随着临床与相关中医学实验研究的开展,中医学对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临床选方用药等研究逐步深入并获得长足进步。
受到现代医学对于本病治疗过程中,由于抗心律失常药造成的心律失常的影响,副作用较低的中医药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理论指导下,中医学对各种类型心律失常均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心电图表现,并有效降低现代医学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不良影响。
根据研究发现[1],黄芪、当归、人参、黄连、牡丹皮、山楂、茯苓、干松等中药及天王补心丹、黄连阿胶汤、炙甘草汤等方剂均具抗心律失常作用,同时,在单味药抗心律失常机制方面的研究也颇具成效。
快速性心律失常是因心的生理功能失常引发的,包含心阴、心阳的病理状态与其相互的协调平衡关系产生的破坏。
一旦心的阴阳协调平衡失调(主要原因是由于心阴亏损、心阳偏亢的问题),就会导致阴虚火旺,进而产生心神不宁的心悸症状。
心房颤动、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多见,临床表现包括:心慌不安,心跳剧烈,伴气短乏力,失眠多梦,头晕目眩,胸闷胸痛,舌质暗红,有瘀点、瘀斑,脉象可见促、结、代、细、数、疾、涩等,且多为细数。
魏执真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对其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证治规律的研究
魏执真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对其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证治规律的研究2023-11-03CATALOGUE 目录•魏执真学术思想•魏执真临床经验总结•对魏执真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证治规律的研究•魏执真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的启示•结论01魏执真学术思想魏执真教授生平简介魏执真教授出生于1928年,河北滦县人,是中医及中西医结合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学者。
他曾就职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并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魏教授于2018年逝世,享年90岁。
魏执真教授的学术贡献魏执真教授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提出了“以中为主,西为中用”的治疗原则,强调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的治疗方法。
魏教授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了一系列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方剂和经验,为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魏执真教授的学术思想及特点魏执真教授的学术思想以“整体观念”为核心,强调人体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魏教授在治疗过程中,注重辨证施治,强调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他认为,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发生与人体内环境失衡密切相关,因此,治疗时应注重调理气血、脏腑功能,以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
他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制定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02魏执真临床经验总结强调辨证施治魏教授认为,对于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治疗,应注重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用不同的治则和方药,以达到个体化的治疗效果。
重视望诊魏教授认为望诊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通过观察患者的神态、舌象、脉象等,能够了解患者的体质和病情,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善用古方魏教授在临床实践中,善于运用古代名方,如炙甘草汤、生脉散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加减化裁,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魏执真教授的临床经验魏执真教授的诊疗特色重视心脏功能评估魏教授在诊疗过程中,注重对心脏功能的评估,通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手段,全面了解患者的心脏功能状况。
抗心律失常药总结
抗心律失常药概述一、心律失常简介(一)概念:心律失常(arrhythmia)是指心动频率和节律的异常。
是心肌电生理紊乱的结果。
(二)常见临床类型1、按心率分缓慢型:心动过缓、传导阻滞快速型:早搏、阵发性心动过速、扑动、纤颤2、按冲动来源分窦性:窦房结室上性:心房及房室交界室性:心室(含浦肯耶氏纤维)二、心肌正常电生理(一)心肌细胞的分类1、按功能分普通心肌:心房肌、心室肌特殊心肌:窦房结~浦氏纤维的传导组织2、按自律性分自律细胞:传导组织细胞非自律细胞:心房肌和心室肌(缺血缺氧时可出现异常自律性)3、按电活动分快反应细胞:除窦房结和房室结外的心肌细胞(缺血缺氧时可表现为慢反应电活动)慢反应细胞:窦房结与房室结细胞(二)动作电位(APD)与离子转运(三)心肌电生理特性1、传导性:与0相除极速度和幅度有关(与最大舒张电位有关)2、自律性:与最大舒张电位、阈电位、4相自动除极速度有关。
3、兴奋性:与ERP/APD有关。
比值大则兴奋性低。
三、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一)冲动形成异常1、自律性增高:自律细胞在交感神经活性增高、低血钾、胞膜受牵张时,自律性可增高;非自律细胞在缺血、缺氧时可出现异常自律性。
2、后除极与触发活动:(1)早后除极与触发活动:复极的2相、3相;Ca2+内流过多(易致尖端扭转型心动过速)。
(2)迟后除极与触发活动:复极的4相;胞内Ca2+过多(泵出1个Ca2+,泵入3个Na+) 。
(二)冲动传导异常(折返激动形成)1、条件:1)环形通路:解剖性、病理性2)单向传导阻滞区:与心肌缺血、损伤、有效不应期不一致有关2、结果:单次折返——早搏;多次折返——阵发性心动过速;多源性折返——扑动、颤动。
四、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作用机制(一)降低自律性(Na+、K+、Ca2+)1、阻断受体→抑制Ca2+内流,促进K+外流→降低4相斜率2、阻滞Na+或Ca2+通道→降低4相自动除极速度并提高阈电位3、促进K+外流→增加静息膜电位绝对值和背景电流4、阻滞K+通道→延长APD→降低心率(二)减少后除极与触发活动(Na+、K+、Ca2+)1、阻滞Ca2+通道→抑制后除极2、阻滞Na+通道→抑制触发活动3、促K+外流→缩短APD→抑制2相Ca2+内流(三)消除折返(Na+、K+、Ca2+)1、促K+外流→增加膜电位→加快传导→消除单向传导阻滞。
2024年常用抗心律失常药总结(3篇)
2024年常用抗心律失常药总结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抗心律失常药在心脏病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对____年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进行总结,包括分类、作用机制、适应症、用法用量和不良反应等方面,以供医务人员和患者参考。
一、分类根据作用机制及其对心律失常的选择性,抗心律失常药可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分类包括:1. 钠通道拮抗剂:如胺碘酮、普罗帕酮等;2.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3. 钾通道拮抗剂:如奎尼定、依维莫司等;4. 钙通道阻滞剂: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等;5. 心排除剂:如胺碘酮、普罗帕酮等;6. 电生理调控剂:如维拉帕米、胺碘酮等。
二、常用抗心律失常药1. 胺碘酮作用机制:胺碘酮是一种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通过抑制多种离子通道,包括钠通道、钾通道、钙通道等,从而延长心动周期和复极时间,改善传导系统功能;同时具有抗肾上腺素作用,可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减轻心肌的兴奋性。
适应症:用于治疗多种心律失常,包括室上性心动过速、快速性房颤/房扑、室性心动过速等。
用法用量:胺碘酮口服吸收较慢,建议使用静脉注射给药。
初始剂量通常为100-200mg,维持剂量为200-400mg/天。
不良反应:胺碘酮可导致甲状腺功能异常、肺部纤维化、肝功能损害、皮肤反应等不良反应。
2. 普罗帕酮作用机制:普罗帕酮是一种钠通道拮抗剂,通过阻断细胞内钠离子的进入,减少心肌的兴奋性和自律性,从而减慢传导速度和心率。
适应症:普罗帕酮可用于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快速性房颤/房扑、室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
用法用量:普罗帕酮口服吸收快,起效快,但持续时间较短。
常用剂量为每天2-3次,每次50-100mg。
不良反应:普罗帕酮可引起心动过缓、心动过缓、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3. 奎尼定作用机制:奎尼定属于钾通道拮抗剂,通过抑制细胞外K+离子的流出,延长心肌细胞的复极时间,抑制再入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适应症:奎尼定常用于治疗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如心室早搏、心室颤动、扑动等。
心血管内科实习医生对心律失常治疗的总结与心得体会
心血管内科实习医生对心律失常治疗的总结与心得体会心律失常是指心脏搏动节律异常,包括心搏过缓、心搏过速、心率不规则等多种类型。
作为一名心血管内科实习医生,我在实习中接触了大量心律失常患者,并积累了一些治疗心律失常的经验和心得,现在将其总结如下。
一、心律失常常见类型及其特点1. 房颤(AF):心房除极不规则,心室跟随不规则;心率快慢不一,多变性大;易引发栓塞,需要抗凝治疗。
2. 室性心律失常(VT/VF):心室快速、规则搏动;可恶化为室颤,需紧急电除颤。
3. 早搏(PVC/PAC):突发的早期心搏;正常人偶尔出现无需处理,频繁早搏或伴心动过速时需要干预。
4. 传导阻滞:分为一度、二度、三度阻滞,需根据阻滞程度和症状决定治疗策略。
二、心律失常的诊断与评估心律失常的诊断主要依靠心电图(ECG)检查,包括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运动心电图等。
对于暂时性心律失常,需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以明确诊断。
同时,综合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心电图特点,进行心律失常的类型、病因和严重程度评估。
三、治疗策略心律失常的治疗策略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两大类。
1. 非药物治疗- 心电生理治疗:通过电刺激导管插入心腔,刺激或阻断特定的电路,恢复或维持正常的心脏搏动。
- 射频消融术:利用高频电流产生热能,摧毁心脏内异常传导路径或自律细胞。
- 起搏器植入:对于心室停搏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等需要起搏治疗的心律失常患者,可以植入起搏器来维持心脏正常的搏动。
2. 药物治疗- 抗心律失常药物:根据心律失常类型选择合适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钠通道阻滞剂、钾通道阻滞剂等。
但需注意药物副作用和禁忌症。
- 抗凝治疗:对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需评估患者的卒中风险,并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需要抗凝治疗。
四、治疗中的注意事项和心得体会1. 全面评估病情:对于心律失常患者,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和体格检查,全面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和其他相关疾病,以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王化良教授治疗心律失常经验总结
Hale Waihona Puke 搏。 证属气血亏虚, 心神失养 。 治宜益气养血 , 安神定志 。 药
用 : 黄 芪 1 , 归 1 , 芎 1 , 胶 ( 化 ) 0g 黄 生 0g 当 0g 川 0g 阿 烊 1 ,
, 故配伍安神之品效果更佳 。
数月余 , 乏力, 汗出, 舌淡, 白, 苔 脉濡缓 , 纳可 , 寐欠 安, 二便 调。查心 电图示: 实性心动过缓, 心律 4 8次 / i, m n 室上性早
【 】 李敏. 1 心律 失常的 中医治疗体 会f 】 四川 中医,0 7 2 ( : . J 20,59 )
参考文献
律失常属 中医学“ 心悸 ” 范畴 , 发病原因多为体质虚弱、 心血 不足, 或饮食劳倦 、 七情所伤 、 感受外邪及药食不当等, 多以
虚 为主 , 当 以补 虚 为 主 , 以祛 邪 之 品 , 取 得 良好效 果 。 治 佐 可 案 2 陈某 , ,8岁 。 0 9年 8月 初 诊 。 胸 闷 、 女 6 20 诉 憋气
砂仁 1 g 焦神 曲 3 g 焦 麦芽 3 , 山楂 3 g 白术 1 。 0, 0, 0 焦 g 0, 0g
水煎服 , 剂 / 。服药 1 1 d 周后 , 胸闷、 憋气症状 减轻 。 原方加
桑寄 生 1 , 服 7 , 症 消 失 , 心 电 图 正 常 。 0g 继 剂 诸 查 2 益 气 安 神 以 固 其本 《 溪 心 法 ・ 悸 怔 忡 》 : 人 之 所 主 者 心 , 之 养 者 丹 惊 云 “ 心 血 , 血 一 虚 , 气 不 宁 , 惊 悸 之所 肇 端 也 。缓 慢 性 心 心 神 此
反复发作, 夜间尤甚 , 既往 高血压病史 1 0余年, 时头晕, 舌
心律失常相关知识总结
心律失常相关知识总结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节律发生异常,包括心率过快、过慢或不规则。
心律失常可分为窦性心律失常和非窦性心律失常两类。
1. 窦性心律失常
窦房结是维持心脏节律的重要部位,产生的心电信号沿着心脏传导系统传输,引起心肌收缩。
窦性心律失常是指窦房结自律性异常,产生的心电信号异常。
窦性心律失常可分为以下类型:
窦性心动过缓是指窦房结的自律性降低,心率低于60次/分钟。
常见于老年人、体态肥胖、心脏功能减退等人群,轻度病例不需要治疗,重度病例可考虑安装起搏器。
窦性心律不齐是指窦房结的节律不规则,常见于心肺功能不全、心脏病等人群。
治疗方法包括改善基础病、使用心率控制药物等。
非窦性心律失常是指心脏除窦房结以外其他部位产生的心电信号引起的心律失常。
非窦性心律失常包括:
2.1 早搏
早搏是指非窦性节律突然产生,引起心室提前兴奋,导致心跳不规则。
轻微早搏多不需要治疗,重度病例可口服β受体阻滞剂、抗心律失常药物。
漏搏是指心脏周期性地漏掉一个或多个搏动,常见于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人群。
治疗方法包括改善基础病、使用心脏兴奋剂等。
2.3 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是指心房肌肉极速而无序地收缩,导致心室频繁跳动,常见于高血压、心脏病等人群。
治疗方法包括控制心率、抗凝、心脏复律等。
总之,心律失常需要根据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包括药物治疗、心脏起搏器等,同时需要改善生活方式,如减少烟酒、注意饮食、增加运动等。
抗心律失常药自己总结
电生理特性:1.传导性:与0相除极速度和幅度有关(与最大舒张电位有关最大舒张电位越大,兴奋后0期去极化的速度和幅度也越快,兴奋传导的速度也越快)2.自律性:4期最大舒张电位与阈电位间的距离、4相自动除极速度有关3.兴奋性:与ERP(有效不应期)长短有关。
ERP反映Na+通道恢复有效开放所需的最短时间。
ERP长,不易引起快速心律失常。
●心肌细胞膜内外存在着电位差,称为跨膜电位。
●l心肌工作细胞在安静状态膜外为正膜内为负,处于极化状态,膜内外的电位差值称为静息电位。
l自律细胞在4期的跨膜电位不能保持稳定水平,自动产生去极化,故此期也称电舒张期。
自律细胞自动复极化达最大值的电位称为最大舒张电位。
到此后,缓慢去极化,达到阈电位后,又引起一次AP。
故4期自动去极化是自律性产生的基础。
从去极开始到复极膜电位达-60mv这段时期内给予刺激,均不能产生AP,称为ERP。
(一)冲动形成异常1.异位自律性增高:自律或非自律细胞膜电位下降到-60mV,可引起4期自动除极而产生冲动导致心律失常。
(1)窦房结功能降低或潜在起搏点自律性增高;(2)非自律细胞(膜电位减少至-60mv以下)出现自律性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作用:1.降低自律性:抑制Na+ 、Ca2+内流或促进K+外流,均可降低自律性(1)减慢4相自动除极速率(阻Na+、Ca2+内流)(2)下移最大舒张电位(促K+外流)(3)上移阈电位(阻Na+、Ca2+内流):与最大舒张电位距离增加2.后除极与触发激动:后除级:在一个AP中继0期除级后所发生的除级。
后除极可引起振荡电位而触发AP,容易引起异常冲动发放,称为触发激动。
(1)早后除极:在AP的2相、3相,因Ca2+内流过多所引起的除极。
(2)迟后除极:在AP的4相,因胞内Ca2+超载而诱发Na+内流引起的除极(胞内Ca2+升高,泵出1个Ca2+,泵入3个Na+,表现为内向电流)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作用:2.减少后除极与触发激动:(1)抑制Ca2+内流可减少早后除极;(2)抑制Ca2+内流或抑制Na+内流可减少迟后除极(二)冲动传导障碍1.单纯性传导障碍:包括传导减慢、传导阻滞、单向传导阻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对照组
治疗组
显效率 总有效率
显著减少室性早搏(心电图疗效)
9%5
85
75
66.7
65
55
45
35
25
19.1
15 对照组
88.9 37 治疗组
48例室性早搏合并窦性心动过缓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常规治疗),治疗组27 例(常规治疗+参松养心4粒 3/d),疗程4周,治疗组心电图和临床症状显效率、总有效率 均高于对照组(P<0.05)
研究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南京医
大一附院牵头的32家三甲医院
疗效指标:24h Holter心律(率)变化
第三方设盲与数据处理
室性早搏859例:
快 参松养心总有效率65.8%优于美西律50.7%,P<0.001
速
24h 人均早搏次数 治疗组较对照组少1813次,P<0.01
传统抗律药物现状 -两难境地
•Ⅰ类药物:
-早搏减少,死亡率增加
• -阻滞剂 -降低死亡率,但可引起缓慢性
心律失常而增加心律失常死亡率
• 胺碘酮 -疗效确切但严重心外副作用,
增加总死亡率,限制长期应用
截止目前为止,传统抗律药物没有一个药物能同时满足心律 失常三条评判标准
抗律药物单一作用于离子通道有局限性
参松养心调节心脏多离子通道,其正效应类 似胺碘酮,但无胺碘酮的副作用
明显抑制Ik1电流
明显抑制Ito电流
明显抑制Ik电流
通过调节钾、钠、钙电流遏制快速心律失常
北京阜外医院浦介麟.中华医学杂志,2007,87(14):995-998.
参松养心调节心脏自主神经功能
治疗后
治疗前
心电生理指标改善(MS)
从“抗律”到“调律”
— 整合调节有效治疗早搏、房颤
缓慢性心律失常
内容
心律失常概述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现状 整合调节-心律失常治疗新策略 早搏、房颤、缓慢性心律失常循证研究 参松养心临床应用
2
循证医学对心律失常药物评判标准
遏止心律失常 降低心律失常性死亡率 降低总死亡率
结论:参松养心提高固有频率,不延长Q-T间期;改善窦房结 恢复时间和传导时间;改善房室传导和不应期
提示:参松养心通过调节自主神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
浦介麟,等.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09,5月
参松养心改善供血 保护心功能
结论:明显降低冠脉阻力和心肌耗氧量(均P<0.05) ,增强心
肌细胞抵抗不良刺激能力,改善应激状态,进而调节心律
参松养心治疗非器质性室性早搏
疗效确切
0wk/8wk早搏变化值
非器质性室性早搏总有效率
非器质性室性早搏减少次数(%)
参松养心胶囊(n=89) 治疗8周,74.2%患者室性早搏次数与基线值相 比减少50%以上,与安慰剂(n=83) 28.9%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0.01
房颤总体疗效(%)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阵发性房颤 疗效与心律平相当
处方建议
1、单独治疗 -功能性心律失常,患者精神紧张焦虑引起明显的心悸
症状,影响工作及生活者; -器质性早搏,早搏并不重 4粒/次 3次/日
2、巩固治疗 -治疗好转后持续用药2-3个疗程.2-4粒/次 3次/日
3、联合治疗:顽固性心律失常,尤其是伴有植物神经功能 失调的顽固性心律失常者,在原治疗基础上,联合服用参 松养心胶囊 2-4粒/次 3次/日
对照组 n=1115
何穗智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0;16(2):158-60.
参松养心适用范围及服用方法快速性心源自失常 各种早博、窦速、室上速、房颤
缓慢性心律失常 窦缓、房室传导阻滞伴早博、慢快综合征等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失眠、心悸、气短、 乏力等症状
用法用量:一次 4粒,一日三次 四周一个疗程
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确切 提高缓慢心率24小时平均7.15次 填补窦缓伴室性早搏药物治疗空白 服用安全,未见心脏不良反应
感谢您对参松养心的关注!
“ 抗 律 ”
单纯阻抑对抗 离子通道
Ca++
Na
+
IKr IKs
治疗快速心律失 常可致缓慢性心
律失常
治疗简单的心律 失常反而引起复
杂性心律失常
恶化心功能; 不 减少或增加死亡
率
心脏是一个完整结构,受多种机制调节,单纯阻抑对抗离子通 道的抗律药物有局限
非离子通道药物对心律失常预后有益
• ACEI–房性重构 -依那普利降低心功能不良患者总死亡率和房颤发生 风险(SOLVD研究)
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参松养心改善心室重构等同卡托普利
雄性SD大鼠23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5只,模型组、胺碘酮组和参松养心胶囊组各6只;模型组、 胺碘酮组和参松养心胶囊组均行左冠状动脉结扎术,并于造模后第2天开始灌药,连续4周。
## # #
##
#
#
卡托普利抑制心室重构的作用最强;参松养心胶囊的作用等同于卡托普利 (P>0.05); 胺碘酮各剂量对心室重构无作用。 与模型组比较 #P<0.01
与基线相比,三组均显示在4wk、8wk时房颤症状发作频率下降,组间比 较无显著差异(p>0.05);三组总体疗效组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组 间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
参松养心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确切 提高窦缓心率7.15次/分
参松养心胶囊 (n=115)
安慰剂组 (n=114)
24小时平均心率 总疗效(%) 平均心室率变化质(次/分)
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 (30672754) 柴松波等. 北京中医药. 2009;28(12):967-71.
13
参松养心“调律”治疗临床优势
1 安全性及快慢兼治
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循证证实疗效确切,无心脏毒副作用1 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循证证实疗效独特,填补空白,平均提高心室率7.15次/min2
2 填补复杂性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空白
小结
传统作用于离子通道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有局限性 从“抗律”到“调律”的转变,是心律失常治疗的新策略
调节心脏多离子通道
调节植物神经功能
改善供血
调节心脏传导
参松“调律”
改善心室重构
治疗器质性早搏疗效优于美西律 治疗非器质性早搏疗效确切 治疗心衰伴室性早搏的有效药物 治疗阵发性房颤疗效与心律平相当
黄连 甘松 丹参 土鳖虫
参松养心胶囊同时具有多离子通道和非 离子通道整合调节作用
该药具有多离子通道阻滞与非离子通道整合调节作用,揭示了临床快慢兼治,且无导致心律 失常的心脏电生理基础
INa、ICa 、Ik 多离子通道阻滞
改
快速型
整
善
(室早、阵发性房颤)
合
心
心律失常
调
肌
节
缺
缓慢型
优
血
势
调节自主神经 改善心脏传导
参松养心胶囊有效提高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平均心率,总有效率为63.5%,与安慰剂 (22.1%)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0.001。且提高24小时平均心率7.15次/分
参松养心有效治疗窦缓伴早搏
窦缓伴室早临床疗效
%
100
明显优于常规对照组
92.6
90
80
66.7
70
60
50
40
30
23.8
33.3
型 阵发性房颤349例:
参松养心与普罗帕酮疗效相当 62.3% vs 58.6%,P>0.05
1476例 调律
症状改善优于普罗帕酮 80.2%vs 67.7%,P<0.05
缓 缓慢性心律失常268例与安慰剂对照: 慢 参松养心总有效率63.5%,平均提高心室率7.15次/分,P<0.001
型
心室率越低患者提高越明显
李宁, 等.中华医学杂志,2007,87(14):995-998 李宁, 等. 疑难病杂志,2007,6(3):133-137
FENG Li, GONG Jing, JIN Zhen-yi,et al .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2009;122(13):1539-1543(IF:0.952)
明显提高静息心率
次/w,次min
59.5
60 50.3
50
40
30 15.8
20
10
6.3
0 房颤发生次数
静息心率
治疗前 治疗后
50例窦缓伴阵发性房颤患者给予参松 养心胶囊治疗12周后,房颤发生次数明显 减少,静息心率明显提高(P<0.05)。
朱志仑.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4):490-491. 朱华. 临床合理用药,2011,4(3A):45.
杨义航,等.中国药业.2010,19(18):74-75
参松养心安全性良好,无心脏不良反应
心脏不良反应发生率 (%)
2005-2007年参松养心与慢心律、心律平、胺碘酮、倍他乐克等随机对照研究31篇
6
5
4
3
2
1
0%
0
参松养心治疗组 n=1221
5.38%
房室传导阻滞 22例 窦缓 23例 Q-T间期延长 7例 窦速 2例 血压下降 2例 心衰加重 2例 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 1例 室内传导阻滞 1例
参松养心改善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
超声心动图:明显改善心功能 (P<0.01 )
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 心衰分级疗效提高(P<0.05)
超声心动图:提高患者射血分数 ( P<0.05 )
244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 治疗组(122例,常规治疗+参松 养心)和对照组(122例,常规 治疗),疗程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