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胸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体会论文
开胸术后闭式引流管护理探讨论文
![开胸术后闭式引流管护理探讨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dfc15b9312b3169a551a415.png)
开胸术后闭式引流管护理探讨论文开胸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是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的一个动态窗口。
它不仅可以起到排除胸腔内积气、积血、积液的作用,还能促进胸腔内恢复正常负压,促进残余肺复张。
胸膜腔负压是维护肺气体交换的重要条件,所以做好引流管的护理至关重要。
全面而细致的护理工作,能够提高拔管率,减轻病人的痛苦,促进术后尽快恢复。
现将2000年6月~2004年6月我院开胸术后对患者引流管的护理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000年6月~2004年6月共收治开胸患者370人,男261人,女109人,年龄20~78岁。
患者行手术种类有肺上叶、中叶、肺段切除术,肺下叶切除术,一侧肺全切术,食管癌根治术,胸膜剥脱术。
患者术后72小时内拔管率达到90%。
2护理体会2.1保持引流管通畅密切观察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排气排液情况,如病人在咳嗽、深呼吸后,有气体自引流管溢出,这种现象是正常的,均可自行好转。
经常检查管腔是否有堵塞,每30到60分钟挤压一次。
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最有效的方法是观察引流管是否继续排气排液,以及长玻璃管中的水柱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
当胸腔闭式引流管内有血凝块出现时或病人出现活动性大出血,值班护士应在床旁守护,不停地挤压引流管,防止血凝块堵塞管腔。
2.2体位引流本组均采用全身麻醉,全麻术后完全清醒的病人,给予抬高床头15度~30度,以使胸腔内积液下流至膈肌,因排液管伏在膈肌上,故抬高床头有利于引流,闭式引流管主要靠重力引流,水封瓶面应低于胸腔出口平面60cm,任何情况下引流瓶不能高于病人胸腔,以免引流液逆流入胸腔造成感染。
术后第1日晨为患者摇高床头,给予半坐卧位,背后垫一薄枕,使病人舒适。
由于坐起活动引起疼痛,有时病人不愿合作,我们要耐心向病人讲清其重要性,术后早期活动有利机体康复,有利于引流,有利于早期拔管及减轻痛苦;并且术后早期活动可减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2.3咳嗽有利于引流鼓励病人咳嗽,以尽早排除肺内痰液和陈旧性血块,使肺复张,肺复张有利于胸腔内气、积液的排出。
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护理体会
![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45864524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f2.png)
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护理体会医学上,胸腔闭式引流术是指在行胸腔镜下经某引流入口,引流胸腔液体的一种治疗方式。
本次护理实践中,我有幸参与了一例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护理,虽然经历短暂,但也收获了丰富的护理经验。
首先,我负责了病人胸腔闭式引流术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我协助临床医生对病人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以确保术前的身体状况良好。
其次,我根据临床医生的要求,给病人预检及安排好手术供应药品、物品和用品,以便于手术操作顺利进行。
最后,我对病人进行了心理护理,使其能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克服对手术的恐惧心理,为手术创造良好的环境。
其次,在胸腔闭式引流术过程中,我负责进行引流术的直接护理。
首先,在手术开始前,我协助临床医生仔细检查手术现场,确保一切就绪。
然后,我在手术过程中,协助临床医生对病人的体温、心率、血压等重要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并及时向医生汇报,确保病人的安全。
最后,我根据医生要求,对手术后病人进行全面护理,包括检查伤口、皮肤,定时给予疼痛药物,动态观察护理结果,确保病情及时有效控制,促使病人快速康复。
最后,我在手术后进行了病人的教育护理,告知病人术后需要注意的事项,以解决病人的疑惑。
首先,我就病人的合理休息,坚持每天定时定量进行低强度体力锻炼,以有助于病人康复。
其次,我就病人的饮食指导,鼓励病人多食高营养、易消化的食物,提倡多喝水,以促进病人有效排除体内多余液体,避免出现肿胀现象。
最后,我就病人需要进行定期复查,建议病人及时到医院定期复查,以观察病情的变化,尽早发现和控制可能的并发症,加快病人的康复。
通过本次护理实践,我受益良多。
首先,本次实践使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护理要求,对相关的护理知识和技能有了更为全面的掌握,为日后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护理打下了坚实基础。
其次,本次实践使我更加重视了病人的心理护理,通过善意的交谈、适当的安慰,让病人得到心理安慰,为术后的康复创造良好条件。
最后,本次实践也使我更加注重对病人的教育护理,得以提醒病人及时就医,积极配合护理,从而加快病人的康复。
胸腔闭式引流患者护理论文
![胸腔闭式引流患者护理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decc6bd1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4f.png)
胸腔闭式引流患者护理论⽂2019-10-171资料与⽅法1.1⼀般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1⽉~2014年7⽉收治的46例⾏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其中男31例,⼥15例。
年龄22~75岁,平均年龄(48.43±5.32)岁,包括⾎胸14例,⽓胸12例,⾎⽓胸20例。
其中25例属于单侧胸腔病变,21例属于双侧胸腔病变。
且所有患者都出现发热、胸痛、呼吸急促或喘⽓等不同程度的症状,经过检查后发现其体胸廓饱满、胸廓活动度不⾜、呼吸声降低等现象。
⼊院后对全部患者进⾏胸腔管闭式引流术,所有患者不存在精神障碍、肺不张、凝⾎功能异常、肺功能不全。
1.2护理措施1.2.1⼼理护理因为患者对胸腔闭式引流⼿术的相关知识缺乏,会对⼿术产⽣排斥反应,护理⼈员应帮助患者了解胸腔闭式引流的相关知识,邀请曾接受过此⼿术的患者讲解成功的经历,尽量做好患者的⼼理⼯作以减轻患者的恐惧⼼理。
1.2.2术前指导详细对患者讲解术前、术中、术后的相关要求、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和解决办法,帮助患者学习练习带管坐起、离床活动以及咳嗽、呼吸等,以更好地配合⼿术的顺利完成。
1.2.3术中护理在进⾏⼿术过程中,多和患者交流,分散患者的注意⼒,减少患者的疼痛和恐惧感,并随时对患者的表情、呼吸、咳嗽和活动体征等进⾏观察。
1.2.4术后护理①术后正确卧位,确保引流管道的严密性:患者的卧位姿势由引流的位置所决定,术后尽量让患者保持半卧位,这样既有利于引流的排出,⼜有利于呼吸通畅,保持⽔封瓶中所有衔接的地⽅没有漏⽓现象,长玻璃管保持于⽔⾯以下3~4cm,如果是胸腔积液较多的患者,应进⾏定期的胸⽔排放,进⾏排放操作时胸⽔排放⼀次应少于1L,且缓慢排放,避免出现复张性肺⽔肿现象。
②引留管保持畅通:每隔30分钟对引流管进⾏1次挤压,密切关注玻璃管的⽔柱情况,⼀般⽔柱会跟着呼吸出现波动,平缓呼吸时⽔柱在4~6cm之间波动,如果患者深呼吸或者咳嗽波动范围在8~12cm之间,如果⽔柱波动过⼤或者过⼩,且引流管有正常接线,可能是引流管出现堵塞现象,应检查原因然后采取应对⽅案。
高龄病人开胸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体会.
![高龄病人开胸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692be69b83d049649b66585d.png)
高龄病人开胸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体会[ 10-11-14 15:27:00 ] 作者:张铁松编辑:studa20【关键词】开胸术;胸腔闭式引流;护理胸腔闭式引流是胸外科应用较广泛的技术,以重力引流为原理,是开胸术后重建、维持胸腔负压、引流胸腔内积气、积液,促进肺扩张的重要措施。
其目的是为更好地改善胸腔负压,使气、血、液从胸膜腔内排出,并预防其反流,促进肺复张,胸膜腔闭合,平衡压力,预防纵隔移位及肺受压。
笔者重点将我科室65岁以上高龄病人安置胸腔引流管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因这类病人是胸外科开胸手术中较广也较特殊的病人群体,做好这类病人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有一定难度。
1临床资料我科2006年8月—2008年8月共做开胸手术192例,65岁以上老年人128例,最大年龄91岁,男87例,女41例。
其中食管、贲门癌根治术137例,肺叶及肺段切除术18例,全肺切除术17例,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肺大疱切除术20例。
本组并发症:内出血2例,乳糜胸2例,行二次开胸手术。
96%的病人术后48~72h拔管,其余手术后第7~12天左右顺利拔管。
2护理2.1术前护理2.1.1术前健康指导对于入院后择期手术的病人在健康宣教时着重进行深呼吸以及正确咳嗽方法的指导,采用个体化和集体化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力争每个病人必须掌握技巧。
对于高龄、耳聋及语言交流困难的病人,可向病人家属讲解示范,让家属引导病人进行深呼吸及咳嗽训练,也可给病人看多媒体、图文录像及宣传资料,进一步让病人了解戒烟、咳嗽及预防肺部感染的重要性,以取得病人的主动合作。
2.1.2 术前心理护理因受出生年代及自身所受教育限制,大多数老年人性格孤僻、固执,加上住院环境带给病人的陌生感及手术可能引起病人自体的一系列变化。
因此,术前应做好病人及家属的思想工作,向他们解释开胸置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针对病人不同的心态,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热情解答病人及家属提出的有关疾病方面的问题,并作出详细的术前健康教育。
浅谈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进展(精选五篇)
![浅谈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进展(精选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8a9dbd13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86.png)
浅谈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进展(精选五篇)第一篇:浅谈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进展浅谈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进展胸腔闭式引流术在胸外科是一项较普遍的常规技术,应用也很广泛。
可以有效治疗脓胸、外伤性血胸、气胸、自发性气胸等。
它的目的在于将气体、液体、血液、脓液等病理成分自胸膜腔内排出,使胸膜腔的密闭性得到恢复,并重新建立胸膜腔的正常负压,促进肺复张,稳定纵隔,防止因纵隔过度摆动造成循环系统障碍,甚至胸膜肺、休克发生[1]。
它的原理是利用重力引流,对于各类开胸手术后能否重建、维持胸腔负压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有效的引流胸腔内积气、积液,促进肺扩张。
国内近年在对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的改良中做了有益的尝试,总结了不同的经验。
现将近年来对于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常规护理1.1术前心理护理应对患者作好解释工作,消除其顾虑和紧张情绪。
操作前向患者讲解有关的知识,取得患者配合[2],并尽可能的通俗易懂,使患者充分认识到此项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
从而能够接受此治疗方式并能积极配合。
如果患者仍然感到紧张不安,可适当给予镇静剂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同时应根据患者的生理、心理状况采用诱导、暗示等方法做好心理疏导,避免因患者心理因素影响治疗工作。
1.2保持胸腔闭式引流的通畅。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护理从某种程度上说可以决定引流的成败[3]。
要求:保持引流管通畅,使引流瓶始终处于密闭状态。
要做到三勤,即“勤挤捏、勤观察、勤检查” [4],防止引流管打折、受压、扭曲造成引流不畅。
术后应每30~60min挤压引流管一次,防止引流管被血块堵塞。
1.3预防胸腔感染:每日用灭菌的生理盐水更换引流瓶液体,更换时应严格无菌操作,水量以玻璃管入水2~4cm为宜,引流瓶连接要正确、紧密。
水封瓶置于患侧床以下,低于患者胸部,防止瓶中液体逆流入胸腔。
手术伤口处每日更换敷料,如发生感染应全身抗菌。
1.4胸腔引流液的观察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应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量,积极预防各类并发症的发生。
开胸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措施论文
![开胸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措施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dec543dee06eff9aef80731.png)
浅析开胸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措施【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03-0198-01【摘要】:胸腔闭式引流在胸外科的运用非常的广泛,它对病人开胸之后促进肺扩张、引流胸腔内积气积液、维持与重建胸腔负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利用重力作为引流原理,从而达到使胸腔负压得到更好的改善的目的,排除胸腔内的积液与积气,同时也可以预防其反流,促进肺复张,平衡压力,胸膜腔闭合;预防纵隔移位及肺受压。
因此,规范闭式引流病人的护理工作对病人取得早日康复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下面笔者将简略的讨论一下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关键词】:开胸术;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措施;1 临床资料所选取的资料来自我国某医院在5个月之内进行开胸手术的460个病人,其中有144例女性、316例男性;年龄为17~78岁,平均约为61岁。
其中有45例为食管切除术、352例为肺叶切除术、63例为其他开胸术。
每个病人完成开胸手术之后进行胸腔闭式引流都采用ii型双腔水封甁。
病人在引流期内,仔细查看是否持续漏气以及引流液的性质、容量、色泽,调节胸腔内的负压状况,适当应用负压吸引,维持引流管通畅,保证引流系统的密闭性。
协助病人逐渐的恢复活动能力,从而使肺复张得到促进。
在胸腔引流管被拔出之后,对病人的生命体征要不间断的观察,若病人出现不适主诉,胸壁置管处伤口漏气、渗液、大量出血等状况,必须告知主治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在本组种病人开胸手术完成之后拔除胸管的平均时间为三天。
在本组中有282个病人的引流状况良好;有78个病人在引流期内采用负压吸引促进引流,帮助肺复张。
所有病人在胸管拔除之后都完全康复出院。
2 有关护理措施2.1 手术之前的健康指导对尚在等待手术的病人进行正确咳嗽方法和深呼吸的训练和指导,每次的训练以5分钟以内为最佳,每日约训练4次左右,在病人完全掌握之后方可停止训练。
同时要对陪护家属和病人介绍手术后的一些护理情况,使其对管道的护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使手术完成之后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
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护理体会
![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439605d9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36.png)
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护理体会
对于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护理,作为一名护士助手,我有很多体会,也在护理过程中得到了很多收获。
在这种护理过程中,首先我要做的就是仔细的观察患者的身体反应,如果发现有任何异常症状,需要及时的监测患者的情况,同时及时的与主治医生沟通协商,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实施护理计划。
另外,应该密切地观察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排穿口,如有出血或者周边组织发炎,得到及时清理及处理,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另外,要注意检查管道的插拔位置,防止留置管过深或者太浅,以降低疼痛的感受。
另外,要认真的记录引流量的变化,观察清引流介质的性质,记录便于对比,以便判断治疗效果和反馈。
在这种护理中,我们也要加强患者的精神护理,帮助他们排除引起疾病、就诊以及护理相关的担忧和烦恼,使他们尽快地回到正常康复的轨道。
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使他们感受到温暖的尊重、理解和问候,使他们保持积极的心态。
对于胸腔闭式引流术,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促进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病程,加快康复的步伐,我们也要认真的完成护理,以保障患者的身心健康。
通过不断地完善自身知识和能力,认真观察和把控护理效果,我们有责任义务将护理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探讨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体会
![探讨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efc84d24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82.png)
探讨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体会胸腔闭式引流是目前较为常见的一种治疗胸腔疾病的方法,例如胸腔积液等,该方法通过在胸腔内插入一个闭合式导管,将胸腔内积液引流出来,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而在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过程中,护士的护理措施便显得尤为重要。
在我的工作中,我就遇到了多例胸腔闭式引流患者,通过对这些患者的护理,我深刻认识到了胸腔闭式引流护理的重要性。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包括体位护理、导管护理、负压护理、伤口护理。
其中,体位护理是重中之重,在胸腔闭式引流后,许多患者不能平躺,这时需要护士及时调整患者的体位以舒缓疼痛和苦闷感。
具体来说,可以调整床头高度、借助护士的力量帮助患者侧身、背部垫高等。
这充分考虑到了患者的身体状况,既保证了患者除治疗外的舒适度,也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的恢复。
导管护理也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因为导管需要在患者体内留置一段时间,随时存在着感染和出血的风险。
护士需要随时观察导管的位置和排液情况,并定期更换导管所使用的负压瓶以减少感染。
同时还需要定期检查导管周围的皮肤状况,如有红肿或出现渗出,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进一步处理。
此外,护士还需要指导患者如何正确清洗和保护导管,以降低导管带来的不适症状。
负压护理是胸腔闭式引流中另一重要的环节。
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负压环境,促进胸腔内积液的引流和吸收。
在负压护理时,护士需要严格执行感染控制措施,定期更换吸引瓶和排气瓶,如有必要随时调整吸引瓶的压力以保证胸腔内积液的充分引流。
伤口护理是最后一个环节,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促进伤口愈合和降低感染风险。
护士要时刻关注伤口的排液情况,定期更换敷料和清洗伤口。
同时也需要指导患者如何正确观察伤口的情况,以及如何进行常规的伤口护理。
总的来说,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不仅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情况,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医护水平,以确保患者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护士应该在工作中,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遵循医嘱的各项要求,协助医生积极治疗,并积极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切实解答他们的疑虑和问题,使患者和家属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和温暖。
成人开胸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成人开胸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f4af5007763231126edb1175.png)
成人开胸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关键词】开胸术后;胸腔引流管;护理胸膜腔负压是维持肺气体交换的重要条件。
开胸术后,由于胸膜腔破裂,空气进入胸膜腔,压迫肺,使肺萎缩,又由于手术创伤造成胸内有渗血、渗液、积气,因此手术后需在胸腔内放置引流管,以排除胸腔内积气、积液,调整胸内负压,维持纵隔正常位置,促使术后肺膨胀,从而使病人减少术后并发症。
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共护理胸腔闭式引流患者122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122例,男75例,女47例;年龄19~78岁,平均57岁;疾病种类:食管(贲门)癌手术后66例,肺叶切除术后30例,全肺切除5例,胸部外伤致血气胸21例。
2 护理2. 1 保持管道密封2. 1. 1 胸管和水封瓶之间的引流系统均应完全密封,以免影响胸内压的调节。
2. 1. 2 引流瓶放置应低于胸腔引流出口60~100 cm,以预防液体倒流入胸腔[1]。
2. 1. 3 水封瓶的压力管应置于液平面下3~4 cm,并保持直立位。
2. 1. 4 胸腔引流管周围要用油纱条严密包盖。
2. 1. 5 搬动病人或更换引流瓶时,应先双重夹闭引流管,以免空气进入;病人下床活动时,引流瓶位置应低于膝关节。
2. 2 观察和记录2. 2. 1 水封瓶压力管中液面的波动表示胸腔压力的高低,并指示引流是否通畅,一般情况下,水柱上下波动的范围大约4~6 cm,若水柱波动过大,提示可能存在肺不张,若不波动,提示引流管不通畅或肺已经完全扩张;若病人表现为气促、胸闷、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受压症状,则提示血块阻塞引流管,应积极采取措施,同时立即报告医生。
2. 2. 2 保持引流管的通畅,防止引流管扭曲、折转、受压或脱出[2],正常情况下,引流量应每小时小于80 ml,开始为血性,以后颜色转为浅红色,不易凝血。
若术后引流量较多,血性黏稠、色鲜红,且每小时超过200 ml,连续4~6 h,则提示胸腔内有活动性出血的可能[3],应加快输液、输血速度,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并为二次开胸做好准备。
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常见问题及护理体会(共5篇)
![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常见问题及护理体会(共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6572a1d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0e.png)
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常见问题及护理体会(共5篇)第一篇: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常见问题及护理体会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常见问题及护理体会目的:总结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易出现的问题,寻求解决方法。
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3例因血、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实施精心护理。
结果:13例患者均按时拔管,痊愈出院。
结论:针对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发生的不同问题提供细致、周密的护理,严谨,慎独的病情观察,行之有效的处理措施,能有效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胸腔闭式引流术护理体会胸腔闭式引流是指将特殊硅胶管或外科胸腔引流管插入胸腔,从而将胸腔内气体、脓液或血液持续排出,达到治疗气胸、脓胸或血胸的一种治疗方法[1]。
胸腔闭式引流术固然重要,然而术后翔实准确的护理对患者的早日康复至关重要,如有不慎,将导致护理问题的出现,引起不必要的纠纷,严重者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本文就我科收治的13例实施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术后遇到的问题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3例患者均为我科2013年至2016年收冶的因血、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男9例,女4例,年龄22~65岁。
1.2方法单纯性气胸:将引流管远端接水封瓶,近端引流管于第2肋闻隙置入胸膜腔,再用纱布环形包绕引流管管端,然后用胶布固定于胸壁上。
积液量多:切开胸壁,位置根据积液情况而定将引流管近端直接置入胸膜腔,远端接水封瓶,缝合切口并固定引流管,用纱布覆盖伤口。
2.结果通过精心护理,13例胸腔闭式引流患者均按时拔管,痊愈出院。
3.护理问题及解决方法 3.1引流管不通畅引起引流管堵塞的因素主要有引流管受压、扭曲,胸腔积液或渗出物堵塞,胸膜粘连堵塞。
膨胀的肺组织或升高的膈肌堵塞,引流装置密封不严出现漏气现象,引流管插入深度不够或脱出于胸膜以外等。
护理措施:护士应严密观察引流管内的水柱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以及有无气体溢出,如无法准确判断,可请患者咳嗽或做深呼吸运动以协助判断。
289例开胸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体会
![289例开胸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5e8c45d5bed5b9f3f80f1c6e.png)
289例开胸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体会胸腔内是否有活动性出血的护理体会。
方法:术后下胸壁置闭式引流管1根做引流,保持引流管通畅,给予体位引流。
结果:289例术后患者引流彻底,无一例发生胸内积液、积气,余肺扩张不良等并发症,其中2例胸内出血,1例食管胸膜瘘。
结论:对术后应用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使术侧胸腔得到充分引流,肺复张快,防止了胸腔内积液、积气,余肺扩张不良等并发症。
笔者所在医院自2010年11月-2011年12月共收治开胸手术289例患者,均应用胸腔闭式引流方法做引流。
对289例患者引流后的闭式引流管实施综合护理措施,保持引流通畅,准确监测引流液在单位时间内的量、颜色、性质、瘘气程度,使胸腔内渗液、积液、积气彻底引流,及时诊断术后是否发生胸内活动性出血、是否有支气管胸膜瘘等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89例,其中男184例,女105例,年龄1.5~87岁,平均49岁。
其中肺癌53例,肺脓肿11例,肺结核59例,肺良性肿瘤7例,肺结核球8例,支气管扩张5例,肺大泡20例,肺囊肿5例,食管癌24例,脓胸51例,包裹性胸膜炎11例,纵隔肿瘤8例,气胸26例,肺不张1例。
1.2方法术侧闭式引流方式,采用下胸后壁置1根引流管做引流。
2结果289例术后患者无一例发生胸腔内积液、积气、余肺扩张不良等并发症。
其中286例预期拔管痊愈出院,2例胸腔内出血,经再次剖胸止血,延期拔管痊愈出院,1例食管胸膜瘘患者带管出院。
3护理3.1保持闭式引流管通畅术后患者从麻醉室返回病房,护士首先要观察闭式引流管是否通畅,术后12 h内应每隔30~60 min挤压胸腔引流管1次,引流管要避免受压、扭曲、脱落、堵塞[1],观察引流管是否有气体或血性液体流出。
术后当天患者咳嗽时或深呼吸后有气体与少量血性液体从引流管内流出,这属于正常现象,均可自行好转。
当胸腔闭式引流管内有血性液体或血凝块排出时,应及时疏通,挤压引流管,防止堵塞管道,影响肺复张。
本科护理学毕业论文8000字范文
![本科护理学毕业论文8000字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b68bcf2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04.png)
本科护理学毕业论文8000字范文【篇一】本科护理学毕业论文8000字【摘要】目的探讨开胸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放置、观察和管理,从而提高对开胸术后胸引管认识,减少术后并发症。
方法通过临床回顾,分析胸腔闭式引流的管理及其相关并发症。
结果本组98%的患者术后48~72h顺利拔管,1例乳糜胸最迟于术后21d拔管;术后出血3例,乳糜胸12例;无一例发生胸引管脱落、移位、堵塞和逆行感染。
结论胸引管护理在开胸术后十分重要,加强其管理可降低术后并发症。
【关键词】开胸术;胸引管;护理胸引管作用:(一)使液体、血液和空气从胸膜腔排出,并预防其反流。
(二)重建胸膜腔正常的负压,使肺复张平衡压力,预防纵隔移位。
胸引管插管位置:(一)排气左锁骨中线第二肋间,引流管较细。
(二)排液腋中线第八肋间,引流管较粗,以便促进液体排出[2]。
胸引装置:水封式引流瓶在胸腔闭式引流中最为常用,组成包括:一个无菌引流瓶,内装无菌蒸馏水或生理盐水;瓶口用带两个圆孔的橡皮塞封住;长、短两根玻璃管分别插入圆孔;长管应在水面下3-4cm且保持直立,另一端和病人的胸腔引流管相连,短管作为空气通路。
影响引流因素:(一)引流装置的位置胸腔闭式引流主要是靠重力引流,水封瓶应置于病人胸部水平下60~80cm,搬运病人时,先用两把止血钳双重夹住胸腔引流管,再把引流瓶置于床上,可放在病人的双下肢之间。
搬运后先把引流瓶放置低于胸腔的位置,再松开止血钳。
(二)病人的体位术后病人通常为半卧位,如果病人躺向插管侧,注意不要压迫胸腔引流管。
(三)引流管的长度与固定引流管的长度以能将引流管固定在床缘,且能使它垂直降到引流瓶为宜。
过长时易扭曲,还会增大死腔,影响通气。
过短时病人翻身或坐起时会牵拉到引流管。
(四)维持引流系统的密闭为避免空气进入胸膜腔,引流瓶应用紧密的橡皮塞,所有的接头应连接紧密。
一、临床资料本组752例,其中男468例,女284例;年龄24~83岁,平均(5213±716)岁;肺叶及肺段切除111例,全肺切除25例,食道癌、贲门癌根治术486例,纵隔肿瘤86例,胸外伤144例。
心胸外科开胸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体会
![心胸外科开胸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f062c17a561252d380eb6e9e.png)
胸部 手术 不 但破 坏 了胸部 的完整 性 ,而 且 由于 胸腔 积 气 积 液, 对 呼 吸循环 功能 产生 显著 影响 。因此 胸部 手术 后 安置 胸腔 闭 式 引 流管用 来排 除胸 腔 内积液 、 积气, 维持 胸膜 腔 的负 压 , 促 进 肺 扩张 , 促进 术后恢 复 。我 院心胸外 科 于 2 0 1 2 年1 月~ 2 0 1 3 年2 月 对2 6 例 这类 患者 实施 科学 系统 护理 , 达 到预 期护 理效 果 , 使患 者 恢 复 良好 , 顺利 拔管 , 体会 如下 。
3 护 理体 会
3 . 1 保持 胸腔 闭式 引流 的密 闭性 :有 效连 接胸 腔 引流 管 、玻璃 接 头、 水 封瓶 引流 管与 引流 瓶 ; 水 封 瓶 长玻璃 管 没入 水 中 2 - 3 c m; 连 接 处 用无 菌 3 M大 号透 明贴 膜 敷贴 紧 密 ; 搬 动患 者或 更 换 引流 瓶 时, 需 双重 夹闭 引流 管 , 以防空 气进 入 ; 患 者外 出检 查 时用 两把 钳 子 不 同方 向进行 夹管 。 若为 有齿 钳 , 其 齿端 需包 裹纱 布或 胶套 , 防 止夹管 时 导致 引流 管破 裂 、 漏 气… 。 3 . 2 保 持胸 腔闭式 引流 的通 畅性 :患 者取 半 卧位 ;定 时挤 压 引流 管, 防止 引 流管 阻 塞 、 扭 曲、 受压 ; 观 察 引流 瓶 中长 玻璃 管 内 的水
色逐 步变 为淡 红色 。引 流量 > 1 0 0 m l / h r , 连续 2 ~ 3 h > 1 0 0 m l / h r , 应 及 时通 知 医生给 予相应 处理 。正 常者 术后 引流液 为 淡红 色 ; 引流 液 出现绿 色或 咖 啡色 怀疑 有 吻合 口瘘 ; 引 流液 出现 乳糜 样 改 变 ( 米 汤样 ) 患 者 为乳 糜胸 ; 观 察 切 口敷 料 是否 十燥 , 伤 口是 否 红 肿 , 渗 液情况 , 有 无皮 下气肿 。 3 . 6 呼 吸功能 锻炼 : 予 患者拍 背 , 指 导其 深 呼 吸 、 有 效 咳嗽 咳痰 , 痰 1 临床 资料 液黏 稠时 予雾 化吸 入 。为 了促 进小 气道痰 液 的排 出 , 使 用 多功 能 我 院心胸 外 科 于 2 0 1 2 年 1 月~ 2 0 1 3 年 2月收 治 开胸 术后 胸 振 动排 痰仪 , 予 患 者薄 型 病员 服 , 取半卧、 坐 位 或侧 卧 位 , 将 排 痰 定时器调至 1 0 ~ 1 5 m i n , 速度 1 5 ~ 5 0 H Z , 选 择 合 适 的 腔 闭式 引 流患 者 2 6 例, 其 巾食 管 癌 根治 术 1 2 例, 食 管 肿 物切 除 仪 插上 电源 , 术 2例 , 贲 门癌 根治 术 2例 , 肺 叶切 除 术 2 例, 右 肺肿 块切 除 活检 叩击头 用 叩击 头罩 自下 而上 、 由外 向 内进 行 振 动 , 并在 痰 多 的部 术1 例, 左 侧第 2 肋 骨肿 瘤切 除术 1 例, 左 全肺 切 除术 1 例, 剖胸 位稍 作停 留 , 每 日2 - 3次 ; 胸部 疼痛 不 明显 时 , 指 导患 者 吹气球 或 探 查术 2 例, 肺 癌 根治术 1 例, 二 尖瓣 机械 瓣膜 置换 术 l 例, 二尖 使 用呼 吸功能 锻炼 仪锻 炼肺 功能 , 恢复 肺膨 胀 。 瓣 机械瓣 膜 置换 + 三尖瓣 成形 术 1 例 ,年 龄 2 2 ~ 9 0岁 ,其 中男性 3 . 7 舒 适 的护理 : 加强 基础 护理 , 合 理安 置体 位 , 解 除 疼痛 , 促进 患 2 2例 , 女性 4例 。 者舒 适 十分重 要 , 首 先胸 带 同定妥 当 , 指 导患 者在 咳嗽 、 排 痰时 片 j 2 胸腔 闭式 引流 常见 并发 症与 护理 问题 手按 压切 口及 胸部 以减 少牵 拉引起 的疼痛 , 必要 时遵 医嘱 使用 镇 常 见并发 症 : 疼痛 、 皮下 气肿 、 引流 管 阻塞 、 胸腔 内感 染 、 纵膈 痛 剂 , 对 咳嗽 、 排痰 、 清 洁呼 吸道改 善肺通 气量 促 进 呼吸 功能 的恢 摆动 、 血胸 。 复 有着 积极 意义 。 常 见 护理 问题 : 疼痛 、 清 理 呼 吸道低 效 、 有 引 流不 畅 的可 能 、 3 . 8 心理 护 理 : 鼓励 患 者放 下 思想 包 袱 , 树立 战 胜疾 病 的信 心 , 认 有 感染 的危 险 、 焦虑。 真 倾听 患者 的 主诉 及要 求 , 消除 患者惧 怕导 管脱 落 而被 动卧 床不 针 对 以上这 些并 发症 与护 理 问题 ,我们 为 2 6例患 者分 别 制 敢 活动 的心理 , 讲 明适度 的 日常活 动 可使 引流 充 分 ; 尽量 降 低 患 定 明确 的 护理 目标 , 采 取相 应 的护理 措施 , 达 到了 预期护 理效 果 。 者 的不 良心 理反 应 。
胸腔闭式引流德护理体会(全文)
![胸腔闭式引流德护理体会(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95c6eee2f18583d0486459e1.png)
胸腔闭式引流德护理体会XX】R47 XX】XX】1004-7484(20XX)07-4325-01 自发性气胸是肺部疾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急骤必须及时采取医疗护理措施,才不至于发生意外。
一般气胸抽气后,胸腔内即可维持负压,症状改善,张力性或交通性气胸单纯穿刺抽气不能达到治疗目的,常需采取封闭引流手术进行治疗。
现仅就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谈谈个人体会。
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病例58例,男33例,女25例,年龄14- 82岁,其中肺癌根治术,肺叶切除术28例,血气胸11例,食管癌根治术3例。
结果本组病例中,2例外伤性血气胸患者出血量大,每小时超过200ml,连续3小时且持续增多,血色鲜红,出现血压持续下降、脉速等失血性休克表现,马上开胸手术止血,出血量减少,1例肺癌根治术患者烦躁,自行拔出胸管,及时给予处理,脱离危险。
1例气胸患者水封瓶内液体量逐渐减少,管道接错,及时重新接管,无出现意外。
通过以上临床实践,体会到护理观察中认真,细致,准确程度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的操纵。
2 护理体会水封瓶,橡皮管以及玻璃接管用肥皂水清洗干净,检查连接处有否漏气,如皮管软则须更换,用消毒巾包好高压消毒。
平时准备2套,以备急用。
2.2单纯封闭引流时,要注意玻璃管在水面下的深度,一般深入水面1~2cm即可。
如果太深胸内空气不易排出,过浅使玻璃管离开水面有空气的危险。
如排气管在水面下16cm深度时,胸腔内气体压力一定要超过16cm水柱才能排出体外,这样会使胸腔内保持一定的正压,以致压缩肺不易复张。
在搬动玻璃瓶时,要防止晃动,以免管口离开水面,使外面空气进入胸腔。
2.3 胸腔内已有感染,胸液多,最好用两个瓶子,即在水封瓶与胸腔之间再接上一个玻璃瓶盛分泌物用,插入瓶内两根玻璃管至瓶颈部即可,不能太深,以防在抽液时渗出物流入水封瓶内,或逆流至胸腔。
2.4 采纳电动吸引器连续抽气。
加连于引流瓶则吸力太大。
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护理(范文)
![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护理(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ee1923f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1e.png)
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护理(范文)第一篇: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护理(范文)【关键词】胸腔;引流;护理胸腔闭式引流术是胸外伤诊治过程中最基本的诊疗操作,现笔者就其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临床意义高压性气胸、呼吸窘迫需肋间插管胸腔闭式引流排气,解除压迫症状,使肺及早复张,急性脓胸如反复穿刺不能控制感染,做胸腔闭合引流排脓,使脓腔闭合,肺复张,恢复肺功能。
操作方法(1)引流气体的部位,在锁骨中线第二肋间,引流液体的部位,在腋中线第七肋间;(2)患者取半坐位,局麻后做一小切口约2 cm,以血管钳钝性分离肌层直达胸膜腔,将引液导管插入胸腔,用丝线缝合切口的一端并固定引流导管然后引流管连接于水封瓶。
适应证和禁忌证(1)胸腔手术结束后;(2)急性脓胸,脓多不易抽尽且发热不退者;(3)开放性或高压性气胸经反复抽气不能缓解呼吸困难,或胸内压不能下降至负压者;(4)单纯性结核性脓胸不宜做胸腔闭式引流。
护理4.1 保持管道密封使用前严格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和整个装置是否密封,引流管及广口瓶有无裂缝,各连接处,包括皮肤切口处均要求密封,以避免发生漏气或滑脱,并按无菌操作法安装,防止感染。
水封瓶长玻璃管以浸入水面下3~4 cm为宜,在水平面处用胶布黏贴作为标记,以便观察和记录引流量。
床边备一把血管钳以防水封瓶打破或接头滑脱时迅速夹管,以免空气进入胸腔。
更换引流瓶内液体时,先钳闭引流管再换液体,同时使用两把血管钳,钳夹住玻璃接头上方的引流管,防止接头处滑脱而漏气。
4.2 保持引流通畅水封瓶压力管中水柱的波动情况表示胸腔压力的高低,并提示引流管是否通畅。
引流管通畅时,可见到玻璃管中的水柱随呼吸上下波动;若无波动,可让患者做深呼吸或咳嗽;若仍无波动,表示引流管不通,应检查原因及时处理,一般可挤捏引流管使其畅通,所以应定时挤压引流管,并可防止血块、纤维块堵塞;若波动过大,提示肺粗糙而有漏气、余肺扩张不全或肺不张。
正常情况下水柱波动幅度为4~6 cm。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论文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952d6a2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d6.png)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论文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摘要】目的:是为更好地改善胸腔负压,使气、血、液从胸膜腔内排出,并预防其反流,促进肺复张,胸膜腔闭合;平衡压力,预防纵隔移位及肺受压。
对脓胸病人,应尽快引流,排除脓液,消灭脓腔,使肺及早复张,恢复肺功能。
方法:通过在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实习期间,跟随带教老师对50列胸腔引流患者进行护理,其中49列成功,1列意外拔管,成功率达98%。
【关键词】胸腔闭式引流护理胸膜腔闭式引流是用于外伤性或自发性气胸、血胸、脓胸及心胸手术后的引流。
其目的是引流胸膜腔内渗液、血液及气体,重建胸膜腔内负压,防止逆行感染,便于观察胸腔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能维持纵隔的正常位置,促进肺膨胀。
但是护理不当,极易造成致命的危险。
[1]1 临床资料本组50列患者,男38列,女12列,年龄24~75岁,其中外伤性气胸18列,自发性气胸7列,血胸10列,脓胸9列,心胸大手术后引流6列。
2 胸膜腔引流的装置广口瓶一只,硬胶塞一个,上穿长短玻璃管各一个,长管上端与引流管相接,下端插入水封瓶液面下3cm~4cm,短管为排气管,上下自然开放。
引流瓶内放生理盐水约500ml,引流瓶低于胸腔60cm~100cm,全部装置应密封不漏气、无菌。
并在引流瓶的水平线上注明日期和水量,接通后即见管内水柱上升,高出水面8cm~10cm,并随呼吸上下移动。
若水柱不动,提示引流管不通。
复张困难者需要装负压吸引器。
[2]3 护理3.1引流管的护理3.1.1 保持胸闭引流的密闭性由于胸腔内是负压,为了防止引流液倒流而发生逆行感染,要确保患者的胸闭引流瓶平面低于胸腔引流口平面至少60 cm,嘱患者活动时不要将引流瓶提的太高,更不能跨床。
引流管不要过长,以防折叠。
为防止胸腔管与外界相通,更换引流瓶时,必须用双钳双向夹管;为防止患者外出做检查时,管路连接不紧密或引流瓶倾斜至水封管露出水面等情况发生,应用两把钳子不同方相进行夹管。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体会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ce288e43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3a.png)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体会胸腔闭式引流(chesttubedrainage)在处理胸腔积液以及栓塞引起的病变上是常用护理。
本文就我的护理过程中,按照专业护理标准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护理的体会做出介绍和反思。
首先,在胸腔闭式引流护理之前,应结合病人的特殊情况,进行详细的护理观察及沟通,让病人对护理操作有全面的了解,在这个过程中,我了解了病人的病史,确定了需要胸腔闭式引流的地点。
同时,还为病人把握除伤后期外,尤其是引流管除去后的病情提供有利的条件,这样可以充分释放病人的心理负担,使他乐观面对引流护理,从而保护病人的心理健康。
其次,在胸腔闭式引流护理过程中,严格按照专业护理规范做好操作步骤,此次护理过程我采用静脉注射麻醉药物。
通过皮肤消毒,检查有无痛感及刺激性等,选择合适的输液器,按照专业操作技术,进行引流管的插入,把引流管连接在病人身上的引流系统,确保病人引流的正常进行,就护理前护理和过程护理之间的联系自然而然而就变得更加清晰了。
此外,在胸腔闭式引流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护理上的特殊情况,如:突发病情的发生和改变,以及病人病情变化、症状、体温、呼吸及血压等。
如有异常应及时作出相应处理,给予病人必要的护理,尽快恢复病人健康。
最后,在胸腔闭式引流护理中,我还应多加注意护理观察,不断更新护理知识,以保证自己的护理技能的提高和发展。
在护理过程中,把握住病人的变化,及时作出准确的诊断,缩短病情发展,给予病人更好的护理,以此提高护理质量,这是对病人护理负责的表现。
总结以上,胸腔闭式引流护理不仅要求护士要掌握专业护理技术,还要以志愿者的精神给病人提供护理。
总之,在护理过程中,应该以尊重病人的需要,关注护理需求,要细致入微地对每一位病人进行负责任的护理,这样才能提高护理的质量,保障护理的安全。
胸腔手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体会
![胸腔手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c248e1ff376baf1ffd4fad4e.png)
胸腔手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胸腔手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措施。
方法:对198例开胸手术患者放置的胸腔闭式引流管进行精心细致的护理。
结果:198例患者经精心细致的护理,均按时拔管,康复出院。
结论:术后加强引流管的护理、引流液的观察,保持引流管固定畅通,防止感染,是保证置管引流成功、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胸腔手术;引流管;护理;感染;出血[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ursing measures of closed thoracic drainage tube after thoracic surgery. Methods:198 patients with thoracotomy were carefully nursed by closed thoracic drainage tube. Result:After careful nursing,198 patients were pulled out on time and discharged from hospital. CONCLUSION:It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ensure the success of catheterization and drainage and to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patients by strengthening the nursing of drainage tube and observing the drainage fluid,keeping the drainage tube fixed and unblocked,and preventing infection after operation.[Key words] Thoracic surgery;Drainage tube;Nursing;Infection;Hemorrhage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5年11月-2018年11月共护理带管病人168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胸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体会【摘要】开胸手术后置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是引流胸腔内渗血、渗液及气体;重建胸腔内负压,维持纵膈的正常位置;促进肺的膨胀,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而且还是观察病情变化的一个动态窗口。
引流的成败与否,关系着病人的生命及愈后。
因此,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是保证开胸手术成败的关键。
现将我院103例开胸术后闭式引流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关键词】开胸术后;闭式引流;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176-01
1 临床资料
我院2008年3月—2010年3月共做开胸手术103例,其中男87例,女16例,最大年龄72岁,最小年龄23岁,平均53岁。
食管、喷门癌根治术35例,肺叶及肺段切除60例,肺大泡切除8例。
本组并发症内出血2例,肺不张1例,行二次开胸。
93%的病人术后48—72小时拔管,其余术后7—12天顺利拔管。
2 护理
2.1 术前健康指导对择期手术的病人应介绍放置胸腔闭式
管的目的;进行深呼吸、咳嗽的指导和训练,向病人讲明有效咳嗽对预防并发症、愈后的重要性,以取得患者配合。
本组有1例因惧怕疼痛而不咳嗽并发肺不张。
2.2 维持引流系统的密封,避免感染水封瓶液面应低于引流
出口平面60—
100cm;[1]长玻璃管没入水中3—4cm,[2]更换引流瓶时应严格无菌操作,用双钳夹闭近远端胸管,以防空气进入;搬动病人时与引流管、瓶一并搬移,动作协调一致。
本组发生1例把病人从平车移向病床过程中胸管脱落,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消毒处理后重新置入胸腔。
2.3 保持引流管通畅
2.3.1 挤压胸管患者回到病房,护士首先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有无扭曲、移位,水封瓶内玻璃管液面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
术后一般情况下30分钟挤压一次胸管,以防血凝块堵塞管口,方法:(1)站在患者术侧,双手分别握住排液管,距胸管插管处10—
15cm,[3]挤压时两手前后相接,后面的手用力捏闭管腔,用前面的手用力快速挤压,频率要快,这样可使气流反复冲击引流管口,防止血凝块形成而堵塞管口,然后两手松开,由于重力作用胸腔内积液可自引流管中排出,反复操作。
(2)用止血钳夹住排液管下端,两手同时挤压引流管,使引流液排出。
本组病人无1例堵管现象发生。
2.3.2 体位引流术后完全清醒的患者,给予半卧位。
利于引流和呼吸,降低伤口张力,减轻疼痛。
2.3.3 咳嗽、排痰促进引流鼓励患者有效的咳嗽、排痰,练习吸气为主的深呼吸运动,有利于排出胸内痰液和术中残留在呼吸道内陈旧性血块、积液、积气。
还可变换体位、扣背促使排痰。
开
胸手术和胸腔置管均可使肋间肌和膈肌运动受限,呼吸功能受到影响,使肺组织的弹性回缩减弱,肺泡和支气管内易积聚分泌物,并逐渐粘稠,且不易咳出。
因此术后第二天雾化吸入,2—3次/d,以湿化痰液利于咳出。
对不能自行排痰者护士要协助病人排痰。
护士可一手按压住切口,另一手的中指按压胸骨上窝处,刺激总气管,以引起咳嗽反射,促使咳痰排出。
另外疼痛往往使病人惧怕咳嗽,所以必须进行有效的止痛。
本组有1例并发肺不张,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后治愈。
2.4 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性状一般来说,术后早期引流液常为鲜红色,以后转为暗红色,并逐渐向淡红浅黄过渡,数量逐渐减少。
术后6h内每小时计量一次。
正常情况下引流量<
100ml/h,24h不超过500ml,(4)如术后4h内每小时引流量>100 ml 或24h>1000ml,呈鲜红色,且伴有呼吸困难、脉快、血压下降等异常情况,表明有胸内活动性出血。
本组有2例术后3h引流量达750 ml以上,经医生诊断为胸内活动性出血,立即开胸止血,使患者脱离危险。
引流液若为混浊的咖啡色,有絮状沉淀并带有恶臭,提示支气管残端瘘或食管瘘的发生;引流液为半透明的乳白色,且量骤然增加,提示有胸导管破裂的发生。
若在平静呼吸及深吸气时即有大量气泡逸出,在管道严密的情况下,应考虑残肺及支气管瘘。
(5)
2.5 引流管水柱波动的观察正常情况下水柱波动约4—6cm。
(6)水柱波动过大可能是手术切除肺的范围较大留下较大残腔所
致;或者存在肺不张;若无波动则示引流不畅或肺已完全扩张;如果咳嗽时水柱也不波动应疑为引流管不通畅,积极查找原因使其通畅。
2.6 拔管的护理术后48—72h引流液明显减少24h<50ml,且色变淡清,无气体排出,x线胸片肺膨胀良好,肺部呼吸音清晰,患者无呼吸困难、胸闷,即可拔管。
拔管时嘱病人深吸气后屏住呼吸,以免拔管时管道损伤肺脏,拔管后立即用无菌纱布按压插管处伤口。
拔管后24h观察病人有无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皮下气肿等。
3 体会
闭式引流是开胸术后重要治疗措施之一,对于术后病人的病情观察非常重要;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使胸外科专科护理的关键,要求护士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知识。
参考文献:
[1][2].[6] 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394.
[3] 唐育才、石临静等开胸术后引流管的护理,实用医技杂志2008.15(5):675—676.
[4] [5] 孙玉鹗.胸部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
社.200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