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发展史605清代的碑派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法发展史605清代的碑派发展
• 郑簠(1622-1693) 字汝器,号谷口。江苏上元(今 南京)人。为名医郑之彦次子,深得家传医学,以 行医为业,终生不仕,工书。
• 少时便立志习隶,学汉碑达三十余年,为访河北、 山东汉碑,倾尽家资。清方朔《曹全碑》跋:“国 初郑谷口山人专精此体,足以名家,当其移步换形, 觉古趣可挹。至于联扁大书,则又笔墨俱化为烟云 矣。”
• 郑簠是清初对隶书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书家,也是 清代隶书复兴的先行者。
• 他用心研究隶书,以篆书之结构,楷书之笔法融入 隶书,并参以草情,得沉着飞动之妙。他自称: “作字最不可轻易,笔管到手,如控于钧弩,少驰 则败矣。” 因此,他“作书正襟危坐,肃然以恭, 执笔在手不敢轻下,下必迟,敬慎为之”,“每成 一字,必喘数刻” 。由此而知其用心良苦。
• 清代碑学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顺治至乾隆初年(1644 ----1736)为早期; 乾隆至道光年间(1736--1850)为中期; 咸丰至宣统年间(1851—1911)Hale Waihona Puke Baidu晚期。
书法发展史605清代的碑派发展
• 早期碑学主要产生于民间,以宗汉碑为特征。习 碑者多为在野文人,他们不趋流俗,而从秦汉碑 刻中讨取营养。
• 早期碑学之所以产生于民间,不仅在于这些在野 文人与官方文人士大夫们在审美上的差异,还在 于其所体现出的对官方正统的流行妍美书风的逆 反心态。
• 早期碑学于篆书、隶书二体,取得了相当的成绩, 其中以隶书成绩最大,故可称隶书为清代碑学之 先导。
• 这一时期,以郑簠、金农、郑燮为代表。郑簠、 金农、郑燮等书风古拙质朴,雄浑奇崛,与当时 盛行的董、赵书风颇为不合,被目为狂怪,故于 当时影响并不太大。
• 其书法有着深厚的碑学基础,师承高古的汉魏书法, 尤得益于《瘗鹤铭》.他吸收了黄庭坚和徐渭书法 的某些特点,将篆、隶、草、楷相杂,以画法入书 以书法入画。
• 蒋士铨《忠雅常诗集》所说;“板桥作字如写兰, 波磔奇古形翩翻;板桥写兰如作字,秀叶疏花见姿 致.”故其书“别为一格,如秋花倚石,野鹤戛烟, 自然成趣,时称板桥体,多效之者,然弗能似也.”
• 金农虽饱经世之学,但系一介布衣,一生终无所遇,含辛茹苦, 云游四方,以卖字画为生。也许正因为如此,才锻造了他不迷信 “权威”、“偶像”,勇于大胆创新和开拓的精神。
书法发展史605清代的碑派发展
书法发展史605清代的碑派发展
• 郑燮(1693—1765年), 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 人。与金农同为扬州八怪之一。郑燮才华横溢,精 于诗书画。
书法发展史605清代的碑派发展
• 金农(1687--1764年)字寿门,又字吉农、吉金,号冬心,稽留山 民等。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客居扬州,擅绘画,为“扬州八怪” 之一.金农是继郑簠之后又一开宗立派的大家之一,其工书善诗 画,尤擅隶楷。
• 金农是中国书法“碑学”革新的先行者之一,他甚至将王羲之也 不放在眼里:“会稽内史负俗姿,字学荒疏笑骋驰;耻向书家作 奴婢,华山片石是我师。”
书法发展史605清代的碑派发 展
书法发展史605清代的碑派发展
• 什么叫碑? • 从书法的角度来说,碑是刻石的总名,细加分析,
直立中央四无依傍者谓之碑,在门上者谓之阙, 埋于圹中者谓之墓志,自然之山石谓之摩崖,所 有这些在石上刊刻的书法作品统称为碑。
书法发展史605清代的碑派发展
• 清代碑学从萌芽到高峰的发展过程,即 经过“郑燮、金农发其机,阮元导其流, 邓石如扬其波,包世臣、康有为助其澜, 始成巨流耳”。
• 其隶书飘逸虚灵,活脱洒丽。包世臣《艺舟双辑》 将其隶书列为“逸品上”。后人称之为清代隶书第 一人。
• 和郑书簠同法期发的展朱 史605清代的碑派发展
彝尊、王时敏的隶 书于当时也颇负盛 名,被称为“清初 三隶”。他们三人 的隶书基本代表了 清初隶书的基本风 貌.此三家相比, 以郑簠为最,朱彝 尊次之,王时敏尚 不能与此二人比 肩.除“清初三隶” 之外,尚有影响较 大的万经。万经隶 书从郑簠出,清钱 林《文献征存录》 渭其“得郑谷口之 妙”。
• 马书宗法霍《发书展林史藻6鉴0》5清所评代;的“碑板派桥有发三展绝,
曰画、曰诗、曰书,三绝之中又有三真, 曰真气、曰真意,曰真趣.”
• 郑板桥一变帖学旧习,独创一格,丁文隽 在《书法精论》中指出:“金农、郑燮则 与馆阁诸家异趣,馆阁诸家专攻帖学,金、 郑则兼取汉隶魏碑,虽驳杂不纯,稍失之 怪,然基帖学之故步,开碑学之先声,实 自此始。”这个评价还是公允的。
• 他以汉魏之碑刻片石作为师法对象,是最早向传统帖学发起猛烈 冲击,以古朴之书风力矫媚书流俗时弊的书家之一。金农的隶书 神气古穆,凝整厚重,极为稚拙,质朴。他还创“漆书”,风格 独特,前无古人。金所书“漆书”,如油漆工用漆帚刷出一般, 暗合后世出土之汉简、帛书,足见金农之胆识,体现出他对当时 流俗书风的蔑视反叛。
• 他们在书法上提倡师法北碑,追求质朴自然的美 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对传统帖学和“馆阁体”的不 满,是对当时流行的媚弱书风的一种集体反叛。 这对碑学的兴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书法发展史605清代的碑派发展
• 中期碑学是随着金石考据学的发展和北碑的大量发现而 得到长足的发展。这一时期,祟尚碑学者已从在野文人发 展到朝野内外的土大夫阶层。
书法发展史605清代的碑派发展
• 开早书期法碑学发之展先史的6除0郑5清燮外代.的可碑以派“扬发州展八怪”
为代表,“扬州八怪”(金农、黄慎、郑燮、李 鱓 、李方膺、汪士慎、高翔、罗聘)以画名世, 其绘画突破了清初那种泥古“院画”的藩篱,无 论是在内容、技法、题画等方面,都突出表现了 其创造性。
• 他们的书画也都以抒发自己的性灵情感为特征。 这种师法自然,“我用我法”各具个性特点的扬 州画派,被“正统派”视为异端。
• 虽然其主要成就仍在篆书、隶书方面,但是尚碑已汇成一 股不可阻挡的潮流,崇尚碑学的实践者颇多,这一时期的 书法家以邓石如、伊秉绶、钱沣、桂馥、陈鸿寿、吴熙载 等人最为著名,成就也最大。
• 而且出现了碑学理论,产生了阮元《南北书派论》、《北 碑南帖论》以及包世臣的《艺舟双楫》,阮元的两“论” 褒扬北碑,摒弃法帖,旗帜鲜明,鼓励人们越过唐碑而直 接六朝碑版。包世臣的《艺舟双楫》对碑学的张扬比阮元 又进了一步,他尊碑卑唐,并树立了一个当时书坛的碑学 典型.即他的老师邓石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