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发展史605清代的碑派发展

合集下载

清代尊碑之风的兴起与衰落——兼论清代中后期书法艺术的发展

清代尊碑之风的兴起与衰落——兼论清代中后期书法艺术的发展

75决策探索2020.7下清代尊碑之风的兴起与衰落 文/宛维真 清代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独特的魅力,尤其是清朝中后期兴起的尊碑之风为清代前期一味尊帖的书法界带来了一股朴茂古拙的气息,引发更多人抛弃清代前期柔媚、僵化的馆阁体,开始崇尚篆书和隶书的风骨。

在嘉庆道光年间,这种风气逐渐衰弱,当时的有学之士更倾向于对唐及上溯六朝的碑帖进行临摹,这一行为开启了复古与创新相结合的新的书法创作时期,史称“碑学期”。

清朝中后期的书法风格由帖学盛行转化为尊碑之风,碑学的兴起和衰落有其独特的历史根源,其带来的复古与经典的思辨引人深思。

一、碑学兴起的历史原因清代中前期帖学书风逐渐式微,尊碑之风在清代后期开始逐渐兴起,有学之士越来越重视碑学书法。

碑学书法主要包括对篆书、隶书的模仿以及对北魏楷书的推崇。

和其他字体的兴起一样,碑学的兴起也是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具有一定的特殊历史意义。

清代文字狱使得学士开始转入实学考据。

乾嘉学派逐渐兴起,大量文人为考证经史收集金石、碑碣,这导致金石学得以盛行。

秦汉时期的碑文书法清新质朴且与前朝流行的字体具有较大的差异,这种碑文一般都是由篆、隶两种字体写成,虽然这两种字体是向楷行草书体过度的重要字体,但是由于当时流行的字体迥异,导致唐朝和宋朝的书法家并未对这两种字体有足够的重视,因此当时并未出现以篆书或者隶书见长的书法家。

碑学之兴与当时主导书坛的帖学式微有直接的关系。

清朝中前期帖学名家通过辗转翻刻,书体线条已经趋于模糊,所供参考的法帖范本几乎失去其本来面目,所谓“古法”已经基本消失。

比如以《淳化阁帖》为代表的笔法源流的丧失,就是由于当时印刷复制技术不发达,辗转翻刻导致用笔和墨法失真造成的。

加之当时“馆阁体”风靡士林,上至奏折诏书,下至科考试卷都将其奉为圭臬。

这些线条平淡、毫无特点的书体同样遭到碑学书者的贬抑。

在这种情况下,清朝中后期急需一种新的书体,而金石碑的书迹淳朴、厚重、清新,特别适合书者释放他们压抑已久的情怀,于是尊碑之风应运而生。

清代碑学的发展介绍

清代碑学的发展介绍
• 清代碑学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顺治至乾隆初年(1644 ----1736)为早期; 乾隆至道光年间(1736--1850)为中期; 咸丰至宣统年间(1851—1911)为晚期。
清代早期碑学
• 早期碑学主要产生于民间,以宗汉碑为特征。习 碑者多为在野文人,他们不趋流俗,而从秦汉碑 刻中讨取营养。
• 早期碑学之所以产生于民间,不仅在于这些在野 文人与官方文人士大夫们在审美上的差异,还在 于其所体现出的对官方正统的流行妍美书风的逆 反心态。
• 其隶书飘逸虚灵,活脱洒丽。包世臣《艺舟双辑》 将其隶书列为“逸品上”。后人称之为清代隶书第 一人。
• 和郑簠同期的朱 彝尊、王时敏的隶 书于当时也颇负盛 名,被称为“清初 三隶”。他们三人 的隶书基本代表了 清初隶书的基本风 貌.此三家相比, 以郑簠为最,朱彝 尊次之,王时敏尚 不能与此二人比 肩.除“清初三隶” 之外,尚有影响较 大的万经。万经隶 书从郑簠出,清钱 林《文献征存录》 渭其“得郑谷口之 妙”。
605 清代碑学的发展
清代碑学
• 什么叫碑? • 从书法的角度来说,碑是刻石的总名,细加分析,
直立中央四无依傍者谓之碑,在门上者谓之阙, 埋于圹中者谓之墓志,自然之山石谓之摩崖,所 有这些在石上刊刻的书法作品统称为碑。
碑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 清代碑学从萌芽到高峰的发展过程,即 经过“郑燮、金农发其机,阮元导其流, 邓石如扬其波,包世臣、康有为助其澜, 始成巨流耳”。
• 蒋士铨《忠雅常诗集》所说;“板桥作字如写兰, 波磔奇古形翩翻;板桥写兰如作字,秀叶疏花见姿 致.”故其书“别为一格,如秋花倚石,野鹤戛烟, 自然成趣,时称板桥体,多效之者,然弗能似也.”
• 马宗霍《书林藻鉴》所评;“板桥有三绝, 曰画、曰诗、曰书,三绝之中又有三真, 曰真气、曰真意,曰真趣.”

中国书法发展史(年表)

中国书法发展史(年表)

中国书法发展史(年表)字体发展变化:陶器文—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草书—楷书—行书主要书体:篆书:甲骨文(卜辞文)、金文(钟鼎文,铭文)、石鼓文(千古篆法)、大篆、小篆隶书:蚕头凤尾草书:章草、今草楷书:四大家=欧、颜、柳、赵新石器时代:陶器文=刻在陶器上的文字,目前还不识得,只能称为符号。

商朝:甲骨文:,又称卜辞,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是成熟的文字,也是书法艺术的开端。

西周:金文: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古代把铜称作金,所以又称金文,商周主要把文字刻在钟或鼎上,又称钟鼎文。

特点:笔画趋于圆润,结构疏密有致,字体庄重典雅,排列布局整齐。

学习金文必学《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散氏盘》西周早期:《大盂鼎》1849年出土周康王时期,注铭文19行,291字,字体庄重凝练,用笔方整,行款整齐划一,气度恢弘。

西周中期:《大克鼎》1890年出土,铭文2段28行,290字,笔画均匀,饱满圆润,布局完整,较为简化。

西周晚期:✨《毛公鼎》1843年出土,周宣王初期作品,42行,497字,是青铜器中铭文最长的,它是金文书法中最重要的文字。

《散氏盘》又称夨人盘(清出土周厉王时期,铭文19行357字)被誉为金文中草书、其它有墙盘(1976年出土,18行284字)、虢季子白盘(清出土,西周周宣王年间公元前815年,铭文8行111字)大篆:出于西周晚期,特点:布局均匀整齐,字形长行和方形,端庄凝重,笔力稳健遒劲,结构平整。

小结:本人认为《毛公鼎》《散氏盘》是书法必学的,同时参考《大盂鼎》《大克鼎》《墙盘》等;近代临本墨迹以吴大澂为佳。

春秋战国:✨石鼓文:唐朝发现,四言诗共十首,718字,文字多残,北宋欧阳修录465字,明范氏天录462字,公元前219年造是大篆到小篆的过渡的文字,小篆之祖,最早的石刻文字,属于篆籀系统。

流传石鼓文最著名的拓本,有明代安国藏的《先锋》、《中权》、《后劲》等北宋拓本。

特点:结字严谨,笔法圆劲,布局均匀,气韵古朴浑厚,是大篆到小篆的过渡文字。

清代隶书:一为碑学发展开了头,二伴随清三百年书法的发展而发展

清代隶书:一为碑学发展开了头,二伴随清三百年书法的发展而发展

清代隶书:一为碑学发展开了头,二伴随清三百年书法的发展而发展清朝隶书直接汉人(杨守敬句),贯穿于有清三百年的历史发展历程中,名家辈出,风格多样。

清隶为清朝碑学的兴起,从根本上击溃帖学垄断的僵局,起到了重中之重的历史作用。

典册告诉人们,有清一代擅长隶书的名家达500人之多。

清朝初期的隶书名家有:郭允伯(?-1652)、万授一(1659- 1741)、王嵩樵(1592-1652)、王烟客(1592-1680)、王虚舟(1668-1743)、傅青主(1607-1684)、郑谷口(1622-1693)、朱竹坨(1629-1709)、垢道人(1605-1691)、林吉人(1660-?)、周亮工(1612-1672);清代中期的隶书名家有:邓石如(1743- 1805)、伊墨卿(1754-1817)、曲江外史(1687-1763)、南阜山人(1683-1748)、汪近人(1686-1762)、高西唐(1688-1753)、郑克柔(1693-1765)、杨石(上宀下戊)(1696-?)、罗两峰(1733-1799)、龙泓山人(1695-1765)、黄小松(1744-1802)、奚冈(1746-1803)、陈曼生(1768-1822)、巴隽堂(1744-1793)、桂馥(1736-1805)、翁方纲(1733-1818)、阮芸台(1764-1849)、钱立群(1759-1844)、张文鱼(1738-1814);清代晚期的隶书名家有:吴熙载(1799-1870)、何绍基(1799-1873)、莫(吕阝)亭(1811-1871)、杨濠叟(1812-1881)、胡不恐(1817-1862)、杨见山(1819-1896)、俞荫甫(1821-1907)、胡荄甫(1825-1872)、赵之谦(1829-1884)、吴大澂(1835-1902)、徐袖海(1826-1890)、翁叔平(1830-1904)、杨惺吾(1839-1914),等等。

清朝碑学的兴起和发展,何绍基作为晚清一员碑学猛将,功不可没

清朝碑学的兴起和发展,何绍基作为晚清一员碑学猛将,功不可没

清朝碑学的兴起和发展,何绍基作为晚清一员碑学猛将,功不可没清代碑学的兴起清代是一个碑学鼎盛的时代,是一个重大的艺术变革时期。

主要原因是清政府大兴“文字狱”,导致大部分知识分子为了避免政治上的牵连、迫害,纷纷加入了“考据学”(对古籍加以整理、校勘、注疏、辑佚等)的队伍。

龚自珍诗:“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只为稻粱谋”,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这些知识分子们在收集和整理金石、碑碣的过程中,发掘和出土了一大批古代石刻文字,这一发现直接奠定了清代碑学兴起的基础。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则是帖学的衰落,受元、明两朝对书画方面的复古思想的影响,加上帝王的个人喜爱,使得赵孟頫、董其昌两人的书法全国流行。

我们也知道,赵孟頫和董其昌两人的书体风格都属于中规中矩,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反复学习容易变得油滑。

所以,清朝的书风开始走向“馆阁体”,科举制度也是以“馆阁体”作为书写的标准。

久而久之,帖学之风逐渐滑向深渊,沦落到奄奄一息的地步。

俗话说:“一物衰则一物盛”,这恰恰给碑学的兴起创造了一个契机,就如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里说:“碑学之兴,乘帖学之坏,亦因金石之大盛也”。

清朝碑学的兴盛,贯穿着大清300年的发展历程。

彼时涌现出一大批碑学运动者,名家辈出,风格多种多样,如碑学大家伊秉绶、钱澧、邓石如等逐渐开宗立派。

后来碑学的大家们又在阮元、包世臣、康有为等的积极推崇下,使得碑学在书法上的地位一跃而上,自此碑学更加受世人的欢迎和追捧。

据典籍的数据统计,光擅长隶书的名家就多达500余人。

其中何绍基就是晚清碑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是一员碑学猛将,对后世碑学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何绍基像何绍基的碑学造诣造诣何绍基,字子贞,号东洲,清代卓越的碑学大家,精通楷书、行书、草书、篆书、隶书等,其中行书、草书最为让人称道。

近人吴隐这样称赞何绍基:“于学无所不窥,尤精小学,旁及金石、碑版文字。

书法具体平原,上溯周秦两汉古篆籀,下逮六朝南北碑碣,搜孴至千余种,皆心模手追,卓然自成一子,草书尤为一代之冠”。

我国书法的发展顺序

我国书法的发展顺序

我国书法的发展顺序我国书法的发展顺序历经了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以下是从秦篆、汉隶、魏碑、唐楷、宋行、草以及元、明、清等各个时期对我国书法发展的概述。

1.秦篆秦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的文字,也是中国书法史上最早的文字。

秦篆的特点是笔画横平竖直,结构匀称,字形美观大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同时,秦篆也是我国文字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标志着汉字由复杂的象形走向简化的符号。

2.汉隶汉隶是汉代主要书体之一,也是我国书法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汉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秦朝,但在汉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汉隶的特点是扁方,左右分展,横平竖直,笔画清晰,结构严谨,章法巧妙。

汉隶的代表作品有《礼器碑》、《乙瑛碑》、《史晨碑》等。

3.魏碑魏碑是指南北朝时期北魏的刻石文字,是我国书法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魏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北魏前期,但真正意义上的魏碑是在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后逐渐形成的。

魏碑的特点是字形方正,笔画饱满,结构紧凑,体势多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魏碑的代表作品有《龙门二十品》、《郑文公碑》等。

4.唐楷唐楷是指唐代时期的正楷书体,是我国书法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

唐楷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隋朝,但在唐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唐楷的特点是笔画规范,结构严谨,法度森严,用笔灵活,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唐风”。

唐楷的代表作品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颜勤礼碑》等。

5.宋行、草宋行和草是指宋代行书和草书的合称,是我国书法艺术史上的重要发展。

宋行、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但在宋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创新。

宋行、草的特点是强调个性表现,注重情感表达,笔画多变,形态各异,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宋调”。

宋行、草的代表作品有《黄州寒食诗帖》、《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

6.元、明、清元、明、清是我国书法艺术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中国书法发展史上最具时代特色的时期之一。

在这个时期,我国书法艺术形成了多个地域性和民族性的特点,同时也出现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书法家和作品。

清代碑学的建立和影响

清代碑学的建立和影响

南朝 智永千字文
北朝刻石的質樸天然守舊是社會環境,地理條件,時代文化 等諸多因素形成的,並非書家個體主觀審美意識的自覺和追 求,與魏晉時期的書體改革有本質的不同。北朝刻石並非全 是精品,大量都是粗劣之作,審美價值極低,不能作為今天 的取法對象。
隋唐:書風融合—俊秀典雅的楷書高峰
歐陽詢九成宮禮泉銘
懷素 自敘帖
唐楷表現出博大雍容的廟堂氣息,字形變大,筆劃兩端 關節處多加頓挫,以此彌補楷書放大后的空泛。正因如 此,改變了晉以來,楷書與行書筆法相互貫通的規律。
宋遼金:繼唐法,追晉人,重意趣
米 芾 蜀 素 帖
蘇軾 黃州寒食帖
宋四家的書法,雖然發源于二王一系,但是都能跳出 唐人藩籬,各具鮮明特色,就是因為注入了“己意”。 這種追求,使得宋代書法發展與唐產生明顯變化,不 喜唐楷規矩嚴格,不喜唐草癲狂激情。於是非真非草, 產生行書最高成就。
的碑刻归为北派“碑學”领域,揭開清代碑學序幕。
包世臣《藝舟雙楫》 抑帖揚碑,完善碑學理論,強調北碑之法為主要格調, 論述了自己對北碑的技法和審美,這種說法是在為開帖 學之外的技法和審美尋找支撐,為清代碑派書法的興盛 推波助瀾
康有為《廣藝舟雙楫》 將抑帖揚碑變成尊碑貶貼,認為變者必勝,不變者必敗, 竭力批判唐碑和帖學,提出北碑十美,希望給北碑以美 學上的支撐。 清代碑学兴起的重要意义僅僅体现在书法发展史上的变 革与创新,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倒退作 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負面貢献。
魏晉:書體演變成熟時期
王羲之蘭亭序人們有意識地去追求書法美, 書法成為了成熟的藝術實踐活動。 此外《四體書勢》的編纂,成為我國存世最早的書法理論, 其對後世書法理論發展有重大影響,奠定了中國古代書論的 基礎。
南北朝:南北書風的分割

清朝的书法文化与碑刻艺术

清朝的书法文化与碑刻艺术

清朝的书法文化与碑刻艺术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虽然只存在了300多年,但是其文化宝库却博大精深。

其中,书法文化和碑刻艺术更是独树一帜,成为了当时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书法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清朝的书法则有着其自身的独特风格。

清朝时期,由于历史背景和政治环境的影响,书法风格呈现出了一种清新朴素的特点。

清代书法家有叶梦熊、郑板桥、黄宾虹等,他们的书法作品以洗练、简洁为主,不拘泥于形式,讲究笔力和意境的统一。

其中,郑板桥更是以清秀脱俗、笔力遒劲著称于世。

他的书法作品以字如其人著称,给人以文人清高、不拘世俗的印象。

与书法文化相伴随的,是中国的碑刻艺术。

清朝时期,由于封建体制的稳定和文化艺术的迅速发展,碑刻艺术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清代的碑刻艺术,以“清正明淨”、“神韵含灵”为主要特征。

清朝时期有许多具有代表性的碑刻作品,如我们熟知的开成年间的泰山石刻、康熙年间的石城硖门石刻、雍正年间的嘉庆士族墓志铭等等。

这些碑刻作品,不仅是当时文化艺术的高峰,更成为了后来的碑刻艺术的经典代表。

值得一提的是,清朝的碑刻艺术还体现在建筑领域中。

清代建筑由于采用了牢固的结构,广阔的建筑空间,而又注重对建筑细节的处理,因此在立面砖雕及装饰性陶瓷方面有着许多精湛的艺术作品。

例如德胜门的龙吟飞凤、故宫的瓦当上的各种花草等等,这些巧妙的构思和精湛的技艺,不仅与建筑空间相得益彰,更为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

总之,清朝的书法文化和碑刻艺术的发展成就不断为后人所推崇和传承。

这不仅是文化遗产,更是对我们时代的启示。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精髓,汲取历史和传统文化中的营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清代碑学的发展介绍精品课件(共50页)

清代碑学的发展介绍精品课件(共50页)
• 其隶书飘逸虚灵,活脱洒丽。包世臣《艺舟双辑》 将其隶书列为“逸品上”。后人称之为清代隶书第 一人。
• 和郑簠同期的朱 彝尊、王时敏的隶 书于当时也颇负盛 名,被称为“清初 三隶”。他们三人 的隶书基本代表了 清初隶书的基本风 貌.此三家相比, 以郑簠为最,朱彝 尊次之,王时敏尚 不能与此二人比 肩.除“清初三隶” 之外,尚有影响较 大的万经。万经隶 书从郑簠出,清钱 林《文献征存录》 渭其“得郑谷口之 妙”。
金农
• 金农(1687--1764年)字寿门,又字吉农、吉金,号冬心,稽留山 民等。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客居扬州,擅绘画,为“扬州八怪” 之一.金农是继郑簠之后又一开宗立派的大家之一,其工书善诗 画,尤擅隶楷。
• 金农是中国书法“碑学”革新的先行者之一,他甚至将王羲之也 不放在眼里:“会稽内史负俗姿,字学荒疏笑骋驰;耻向书家作 奴婢,华山片石是我师。”
• 他们的书画也都以抒发自己的性灵情感为特征。 这种师法自然,“我用我法”各具个性特点的扬 州画派,被“正统派”视为异端。
• 他们在书法上提倡师法北碑,追求质朴自然的美 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对传统帖学和“馆阁体”的不 满,是对当时流行的媚弱书风的一种集体反叛。 这对碑学的兴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中期碑学
• 早期碑学于篆书、隶书二体,取得了相当的成绩, 其中以隶书成绩最大,故可称隶书为清代碑学之 先导。
• 这一时期,以郑簠、金农、郑燮为代表。郑簠、 金农、郑燮等书风古拙质朴,雄浑奇崛,与当时 盛行的董、赵书风颇为不合,被目为狂怪,故于 当时影响并不太大。
郑簠
• 郑簠(1622-1693) 字汝器,号谷口。江苏上元(今 南京)人。为名医郑之彦次子,深得家传医学,以 行医为业,终生不仕,工书。
• 中期碑学是随着金石考据学的发展和北碑的大量发现而 得到长足的发展。这一时期,祟尚碑学者已从在野文人发 展到朝野内外的土大夫阶层。

清书法发展

清书法发展

清代书法在近300年的发展历史上经历了一场艰难的蜕变,它突破了宋、元、明以来帖学的樊笼,开创了碑学,特别是在篆书、隶书和北魏碑体书法方面的成就,可以与唐代楷书、宋代行书、明代草书相媲美,形成了雄浑渊懿的书风。

尤其是碑学书法家借古开今的精神和表现个性的书法创作,使得书坛显得十分活跃,流派纷呈,一派兴盛局面。

清代初期书法继承明代的余绪,在书坛上有影响的书法家仍是明代遗民,其中以王铎、傅山、朱耷、归庄、宋曹、冒襄等为代表。

他们均擅长行草书,而以王铎、傅山的影响最大。

明代末年狂放不羁的狂草书风,在清代并没有得到发展。

这是由于清代禁锢的文化政策,和狂放的草书格格不入,所以清初以后书法家很少有能写草书的,加之康熙酷爱董其昌的书法,至乾隆又推崇赵孟頫的书法,一般书法家只奉赵、董为典范。

而清代科举制度所产生的馆阁体要求的乌、方、光,使得这一时期的书法出现靡弱妍媚的风气,帖学更为狭隘。

当时有代表性的书法家有沈荃、高士奇、陈奕禧。

此外笪重光、姜宸英、何焯、汪士鋐并称为康熙间四大家。

清代中期帖学仍很风行。

当时帖学书法家有张照、汪由敦、孔继涑诸家。

张照行楷由董其昌入手,继入颜真卿、米芾,其成就虽不及董其昌,但笔势略强。

帖学书法家中还以刘墉、王文治、梁同书、翁方纲四大家为代表。

刘墉书法取径董其昌,力厚思沉,筋摇脉聚。

王文治书法强调风神,秀丽飘逸,但缺少刘墉的魄力。

梁同书工楷、行,书法秀逸,但缺乏雄强之气。

翁方纲书法学唐碑不余遗力,亦涉猎汉碑,其气质仍与帖学相近,他擅长小正楷,但在研究碑学上其功甚大。

此外,姚鼐的行书萧疏澹宕,永瑆的楷书、行草典雅端丽,钱澧的颜体楷书,丰腴厚润,铁保的草书,张问陶、郭尚先的行书,在当时都比较有名。

清代中叶碑学风气渐开,碑学书法家不断涌现。

较著名的有金农、邓石如、伊秉绶。

金农为扬州八怪之一,创造所谓漆书,力追刀法的效果,强调金石味。

由于乾隆、嘉庆时,学者研究金石之风兴起,也给书法界大开眼界。

于是阮元要求人们振拔流俗,宗汉、魏古法。

清朝碑学的发展趋势

清朝碑学的发展趋势

清朝碑学的发展趋势
清朝碑学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继承传统:清代碑学在继承唐、宋、元、明各代碑学的基础上,加以发扬光大,形成了清代独特的碑学风格和特点。

2. 日益多样化:清代碑学在传统基础上,逐步发展出对一些新的题材的独特风格。

比如,关于宗族祠堂、新式敬神观、各种新的建筑修建纪念碑等等。

3. 重视学术研究:清代碑学家重视碑文的考据、文学风格和书法技法等方面的研究,多有著作传世。

清代碑学家对于古代碑文的保存、整理和研究,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4. 加强神仙其他事物的宣传:清代碑学家大量收集、整理、出版了关于神仙、名人、历代文人墓志铭等碑文,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神仙、名人、文化传统和历代文人艺术成果的重视程度。

5. 知识分子的团体化:在清代,碑学的发展不仅是个人的努力,更是知识分子团体参与和组织的结果,碑学会、碑志会等组织形成,推动了碑学的繁荣发展。

书法发展史604清代的帖派发展

书法发展史604清代的帖派发展

• 查士标(1615-1698), 字二瞻,号梅壑,一号梅壑 散人,自号后乙卯生,安徽 休宁人,流寓江苏扬州。入 清后未仕官。在绘画上很有 成就,与孙逸、汪之瑞、僧 弘仁并称海阳(新安派)四 大家。他的书法深受董其昌 影响,并由董其昌上溯到米 芾。〈江南通志〉称其“书 法精妙,米董再生”。
• 汪士镕(1658-1723)字文升, 号退谷,又号秋泉,长洲(今江 苏苏州)人。康熙三十六年(一 六九七)举一甲第一名(状元), 姜宸英中探花。此科状元、探花 皆当时书坛名家,学董高手,一 时传为美谈,并将清初崇董书风 推向极致。书法与姜宸英齐名, 时称“姜汪”。学书初从〈麻姑 仙坛〉、〈阴符经〉,又学赵孟 頫、褚遂良,晚年上追篆隶。
归庄
• (1613--1673) 清初文学家。 一名祚明,字尔礼,又字玄恭, 号恒轩,昆 山(今属江苏)人。 明末为复社成员。清初,曾参 加昆山抗清斗争,失败后一度 改僧装亡命。他与顾炎武交游 甚密,且都性情怪异,时有 “归奇顾怪”之说。归庄的书 法取法王羲之,尤其倾心于 《兰亭序》,但他不拘于形似。 书法兴致所至,尺幅往往很大, 气势磅礴,有明代遗风。
• 何焯于62岁时去世。死后雍正皇帝下诏, 复其原官。破例赠予侍读学士,并赏赐 金钱,给予立传,回乡治丧,令地方从 优抚恤后代。何焯一生轻资财,重情义, 他将财产让给弟兄,并经常接济贫困的 亲戚朋友,对有才学而家境贫穷的学生 则供其食宿,有记载的即达400人。生平 著有《诗古文集》、《语古斋识小录》、 《道古录》、《义门读书记》、《义门 先生文集十二卷》、《义门题跋一卷》 等。 • 何焯博览群籍,长於考订。校勘古碑版 最精。喜临摹晋、唐法帖,所作真、行 书,并入能品。时人以为可与晋唐书法 家媲美,曾受命为康熙皇帝写《四书集 注》,刻成木版藏于宫内。宫内书籍则 大多由何焯校勘。

清代书法具有重大意义的转折点,“碑派”书法风尚是如何形成的?

清代书法具有重大意义的转折点,“碑派”书法风尚是如何形成的?

清代书法具有重大意义的转折点,“碑派”书法风尚是如何形成的?清代在中国书法史上是具有重大意义的转折点。

从阮元《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认为“北碑”“南帖”各有所长,二者不可偏废,到包世臣《艺舟双楫》极力鼓吹北碑,认为《张猛龙》《龙藏寺》可与“二王”书法比肩,再到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偏激地认为魏碑全是佳品,甚至乡间造像也各有其美,这些论述从理论上逐渐达到了“尊碑抑帖”的目的,直接把“碑派”推举到至高无上的地位。

伴随着“碑派”书法理论建构逐渐清晰化、系统化,“碑派”书法技法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出新。

然而,在学“碑”过程中的探索与实践,却存在着诸多问题。

首先,从“碑”的生成手段来说,汉魏碑碣是先书丹后刻石,所以刻工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碑”的风格面貌。

但由于刻工的技术良莠不齐,并不是所有刻工都能保持原碑面目。

更有甚者,将笔画线条刻得僵硬、刻板,棱角毕现,已非手书所能表现。

此外,“碑派”取法范本多为历经风化、剥蚀的石刻拓片。

这种斑驳、苍茫的“金石气”意味虽为“碑派”书法的独特面目,却也很容易使学者误入歧途。

在清代书坛尚“形”观念的驱使下,书家为追求其书法外在形迹,甚至采取不合理的手段,忽略了毛笔的物理属性及人的生理机能,最终形成与既有“帖派”书法风格迥异的“碑派”书风。

至此,在理论与实践的双重作用下,清代“碑学”发展至顶峰,“尊碑抑帖”的思想也成为书坛主流。

然而,在长达数千年的书法发展史中,为何唯独在清代出现了与传统“帖学”书风截然不同的书法风格?清代“碑学”形成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在“碑学”笔法发展过程中,清代士人做出了哪些探索?客观地了解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清代“碑学”从无至有发展而来的内在逻辑关系。

有清一代出现“碑派”书法风尚,与社会风气对士人书写观念的影响息息相关。

书家身处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其书法观念、书写习惯及审美标准必然会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

而社会风气的形成是由一个时代的思想、政治、学术、文化等条件共同决定的。

书法发展史605清代的碑派发展教学内容

书法发展史605清代的碑派发展教学内容

• 吴熙载(]799—1870年), 原名廷飓,字熙载,因 避同治皇帝(载淳)讳, 更字让之。号晚学居士, 江苏仪徵人。其擅篆书、 篆刻,为包世臣入室弟 子,也是继邓石如篆法 而又有所突破的篆书代 表书家之一。其篆书吸 取《天发神谶碑》,于 收笔处与邓迥异而自成 面目。篆刻也为邓石如 嫡传,印风妍丽。
• 邓石如篆书成就最高。
• 清代刘墉、陆锡熊惊叹:“千数百年无此作矣。”
• 赵之谦也评之;“国朝人书以山人为第一,山人 书以篆书第一。”
• 康有为更对这一艺术大师推崇倍至:“完白山人 未出,天下以秦分为不可作之书,自非好古之士, 鲜能为之。完白既出之后,三尺竖僮仅解操笔, 皆能为篆。”甚至说;“篆法之有邓石如,犹儒 之有孟子,禅家之有大鉴禅师。”
• 金农虽饱经世之学,但系一介布衣,一生终无所遇,含辛茹苦, 云游四方,以卖字画为生。也许正因为如此,才锻造了他不迷信 “权威”、“偶像”,勇于大胆创新和开拓的精神。
郑燮
• 郑燮(1693—1765年), 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 人。与金农同为扬州八怪之一。郑燮才华横溢,精 于诗书画。
• 其书法有着深厚的碑学基础,师承高古的汉魏书法, 尤得益于《瘗鹤铭》.他吸收了黄庭坚和徐渭书法 的某些特点,将篆、隶、草、楷相杂,以画法入书 以书法入画。
中期碑学的实践者
• 清代碑学在乾、嘉时期的崛起,较书法本 体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而这又是以书家卓有成效的碑学实践为标 志的。邓石如、伊秉绶在这个时期的出现, 不仅预示着碑学的确立,同时也意味着碑 学与帖学的最终分道扬镳。
邓石如
• 邓石如(1743—1805年),初名琰,字石如,后以字行,更字顽 伯,又号完白山人,安徽怀宁人。时人对邓石如的书艺评价极高, 称之“四体皆精,国朝第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郑簠是清初对隶书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书家,也是 清代隶书复兴的先行者。
• 他用心研究隶书,以篆书之结构,楷书之笔法融入 隶书,并参以草情,得沉着飞动之妙。他自称: “作字最不可轻易,笔管到手,如控于钧弩,少驰 则败矣。” 因此,他“作书正襟危坐,肃然以恭, 执笔在手不敢轻下,下必迟,敬慎为之”,“每成 一字,必喘数刻” 。由此而知其用心良苦。
• 其书法有着深厚的碑学基础,师承高古的汉魏书法, 尤得益于《瘗鹤铭》.他吸收了黄庭坚和徐渭书法 的某些特点,将篆、隶、草、楷相杂,以画法入书 以书法入画。
• 蒋士铨《忠雅常诗集》所说;“板桥作字如写兰, 波磔奇古形翩翻;板桥写兰如作字,秀叶疏花见姿 致.”故其书“别为一格,如秋花倚石,野鹤戛烟, 自然成趣,时称板桥体,多效之者,然弗能似也.”
• 他们在书法上提倡师法北碑,追求质朴自然的美 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对传统帖学和“馆阁体”的不 满,是对当时流行的媚弱书风的一种集体反叛。 这对碑学的兴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期碑学是随着金石考据学的发展和北碑的大量发现而 得到长足的发展。这一时期,祟尚碑学者已从在野文人发 展到朝野内外的土大夫阶层。
• 他以汉魏之碑刻片石作为师法对象,是最早向传统帖学发起猛烈 冲击,以古朴之书风力矫媚书流俗时弊的书家之一。金农的隶书 神气古穆,凝整厚重,极为稚拙,质朴。他还创“漆书”,风格 独特,前无古人。金所书“漆书”,如油漆工用漆帚刷出一般, 暗合后世出土之汉简、帛书,足见金农之胆识,体现出他对当时 流俗书风的蔑视反叛。
• 其隶书飘逸虚灵,活脱洒丽。包世臣《艺舟双辑》 将其隶书列为“逸品上”。后人称之为清代隶书第 一人。
• 和郑书簠同法期发的展朱 史605清代的碑派发展
彝尊、王时敏的隶 书于当时也颇负盛 名,被称为“清初 三隶”。他们三人 的隶书基本代表了 清初隶书的基本风 貌.此三家相比, 以郑簠为最,朱彝 尊次之,王时敏尚 不能与此二人比 肩.除“清初三隶” 之外,尚有影响较 大的万经。万经隶 书从郑簠出,清钱 林《文献征存录》 渭其“得郑谷口之 妙”。
书法发展史605清代的碑派发 展
书法发展史605清代的碑派发展
• 什么叫碑? • 从书法的角度来说,碑是刻石的总名,细加分析,
直立中央四无依傍者谓之碑,在门上者谓之阙, 埋于圹中者谓之墓志,自然之山石谓之摩崖,所 有这些在石上刊刻的书法作品统称为碑。
书法发展史605清代的碑派发展
• 清代碑学从萌芽到高峰的发展过程,即 经过“郑燮、金农发其机,阮元导其流, 邓石如扬其波,包世臣、康有为助其澜, 始成巨流耳”。
• 清代碑学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顺治至乾隆初年(1644 ----1736)为早期; 乾隆至道光年间(1736--1850)为中期; 咸丰至宣统年间(1851—1911)为晚期。
书法发展史605清代的碑派发展
• 早期碑学主要产生于民间,以宗汉碑为特征。习 碑者多为在野文人,他们不趋流俗,而从秦汉碑 刻中讨取营养。
书法发展史605清代的碑派发展
• 郑簠(1622-1693) 字汝器,号谷口。江苏上元(今 南京)人。为名医郑之彦次子,深得家传医学,以 行医为业,终生不仕,工书。
• 少时便立志习隶,学汉碑达三十余年,为访河北、 山东汉碑,倾尽家资。清方朔《曹全碑》跋:“国 初郑谷口山人专精此体,足以名家,当其移步换形, 觉古趣可挹。至于联扁大书,则又笔墨俱化为烟云 矣。”
• 金农虽饱经世之学,但系一介布衣,一生终无所遇,含辛茹苦, 云游四方,以卖字画为生。也许正因为如此,才锻造了他不迷信 “权威”、“偶像”,勇于大胆创新和开拓的精神。
书法发展史605清代的碑派发展
书法发展史605清代的碑派发展
• 郑燮(1693—1765年), 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 人。与金农同为扬州八怪之一。郑燮才华横溢,精 于诗书画。
书法发展史605清代的碑派发展
• 金农(1687--1764年)字寿门,又字吉农、吉金,号冬心,稽留山 民等。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客居扬州,擅绘画,为“扬州八怪” 之一.金农是继郑簠之后又一开宗立派的大家之一,其工书善诗 画,尤擅隶楷。
• 金农是中国书法“碑学”革新的先行者之一,他甚至将王羲之也 不放在眼里:“会稽内史负俗姿,字学荒疏笑骋驰;耻向书家作 奴婢,华山片石是我师。”
书法发展史605清代的碑派发展
• 开早书期法碑学发之展先史的6除0郑5清燮外代.的可碑以派“扬发州展八怪”
为代表,“扬州八怪”(金农、黄慎、郑燮、李 鱓 、李方膺、汪士慎、高翔、罗聘)以画名世, 其绘画突破了清初那种泥古“院画”的藩篱,无 论是在内容、技法、题画等方面,都突出表现了 其创造性。
• 他们的书画也都以抒发自己的性灵情感为特征。 这种师法自然,“我用我法”各具个性特点的扬 州画派,被“正统派”视为异端。
• 虽然其主要成就仍在篆书、隶书方面,但是尚碑已汇成一 股不可阻挡的潮流,崇尚碑学的实践者颇多,这一时期的 书法家以邓石如、伊秉绶、钱沣、桂馥、陈鸿寿、吴熙载 等人最为著名,成就也最大。
• 而且出现了碑学理论,产生了阮元《南北书派论》、《北 碑南帖论》以及包世臣的《艺舟双楫》,阮元的两“论” 褒扬北碑,摒弃法帖,旗帜鲜明,鼓励人们越过唐碑而直 接六朝碑版。包世臣的《艺舟双楫》对碑学的张扬比阮元 又进了一步,他尊碑卑唐,并树立了一个当时书坛的碑学 典型.即他的老师邓石如。
• 马书宗法霍《发书展林史藻6鉴0》5清所评代;的“碑板派桥有发三展绝,
曰画、曰诗、曰书,三绝之中又有三真, 曰真气、曰真意,曰真趣.”
• 郑板桥一变帖学旧习,独创一格,丁文隽 在《书法精论》中指出:“金农、郑燮则 与馆阁诸家异趣,馆阁诸家专攻帖学,金、 郑则兼取汉隶魏碑,虽驳杂不纯,稍失之 怪,然基帖学之故步,开碑学之先声,实 自此始。”这个评价还是公允的。
• 早期碑学之所以产生于民间,不仅在于这些在野 文人与官方文人士大夫们在审美上的差异,还在 于其所体现出的对官方正统的流行妍美书风的逆 反心态。
• 早期碑学于篆书、隶书二体,取得了相当的成绩, 其中以隶书成绩最大,故可称隶书为清代碑学之 先导。
• 这一时期,以郑簠、金农、郑燮为代表。郑簠、 金农、郑燮等书风古拙质朴,雄浑奇崛,与当时 盛行的董、赵书风颇为不合,被目为狂怪,故于 当时影响并不太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