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内容
研究性学习教案【优秀8篇】
研究性学习教案【优秀8篇】研究性学习教案篇一思想目标:使学生认识到使用错别字的危害,有意识的避免使用错别字,为纯洁祖国语言文字做出贡献。
情感目标:使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知识目标:1.使学生明确错别字的成因。
2.使学生懂得根据词语的意义和语境正确地使用汉字。
3.初步掌握研究性学习查找资料、搜集信息、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4.通过小组合作,分析加工处理资料并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能力目标:1.使学生懂得根据词语的意义和语境正确使用汉字。
2.初步掌握研究性学习查找资料、搜集信息、运用资料的方法。
方法目标:小组讨论,制作演示文稿,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重点:使学生懂得根据词语的意义和语境正确使用汉字。
突出重点的方法:学生制作演示文稿或写出研究报告,在课上讲解,并出练习题检测。
难点:学生制作演示文稿或写研究报告突破难点的方法:给学生多种形式的示范。
教法:小组研究讨论法、示例法、学生演示法。
教具:多媒体、幻灯片、展板学生准备:1.每个学生找初中生容易写错的字,逐个列举,填写个人研究报告单(课下)。
2.以小组为单位研究讨论:(1)进行小组汇总并按出现频率排序;(2)小组分析10个典型错别字现象的成因分析及诊治;(3)得出具有一定规律的结论;(4)填写小组成员个人评价表2;(5)写小组研究报告或制作演示文稿,出一些相关的练习题。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我们都知道汉字是表意文字,词汇量相当大,有很多同音、形似、近义的现象。
这就使大家使用时,经常觉得吃不大准,写出错别字来。
写错字不仅影响我们的考试成绩,也影响我们通过书面与人沟通。
使用电脑时,也时常因为认字不准,给我们带来诸多不便。
那么,我们经常出现哪些错别字?为什么出错?又怎样避免呢?我们看看同学整理的结果。
二.同学展示研究结果。
(多媒体、幻灯片或者大字报等等)三.教师总结:几个组的同学都上来展示了研究结果,各组都有自己的优点。
我想请同学评价一下,其它组的展示,对你们的研究分析有什么启发?(学生谈其他组的同学想到的,而自己没想到的)好,我把大家的研究结果总结一下:(一)产生原因:多由于缺乏一丝不苟的态度以致形成多笔、少笔、改笔、替换而致错。
研究性学习工作实施方案范文(2篇)
研究性学习工作实施方案范文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最根本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变学生以单纯接受教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研究性学习的目标1、激发观察生活、发现与探究问题的兴趣小学生要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接触和了解自然与社会,对身边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积极观察和思考,并通过简单的操作实践,品尝自己动手动脑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愉悦,获得问题探究的初步经验,激发对自然与社会问题探究的兴趣,初步养成好观察、好质疑、好探究的心理倾向。
2、初步学会观察与发现,发展探究问题的能力通过研究性学习,小学生应当初步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观察事物、发现问题,并发展对问题进行自主探究的能力。
包括:针对特定情境中的事物仔细观察并且提出问题;针对所探究问题,形成简单的探究思路,并以自己的方式实施探究;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和设备,采集基本的信息、数据,运用信息和数据对问题作出简单但合理的解释或回答;用明白的话语与同伴交流观察、思考、探究的过程与心得,展示成果。
3、形成合作与分享的初步意识小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要乐于与伙伴互相帮助,既分工又合作;克服依赖心理或骄傲心理,养成认真完成任务的自觉性;形成人际沟通的初步能力;热爱集体,乐于与同伴交流和分享信息、创意及成果。
4、形成尊重科学的意识和认真实践、努力钻研的态度在研究性学习中,耍初步形成尊重客观规律的意识、养成凡事认真思考的习惯,既敢于大胆想象,又能够认真实践、尝试、探究;不怕困难与挫折,不轻易放弃探究;能进行初步的反思和自我评价;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见和观点等。
二、研究性学习的内容1、研究方法。
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指学习者通过提问、观察和实验等方式,自主探索和调查事物,以发现知识、解决问题和选择策略的过程。
它将问题分解,组织思考,采用可操作的结论和创新的解决方案,从而提高学习的深度和效能。
研究性学习的概念来源于科学,尤其是实验科学,实验科学是活跃中的技术和方法来检验假设、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的总称。
此外,它还归结为实践活动,通过学习策略的使用者建立对某个主题的全面知识。
研究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它遵循思考、探究、实验、调查和获取信息的经历,使学习者能够主动投入,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以及更深入地学习全新知识。
它的过程能够培养学习者的解决问题能力、协调经验以及非线性思维,极大地提升学习者面对未知情况的能力和应变方案的实施能力。
研究性学习重要的能力是不断提出新问题,并将它们与正在进行的知识和实践结合在一起,培养学习者不断拓宽视野和思考深度,以及用现有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者在进行研究学习时,需要特别重视问题提出方式、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和处理、正确运用文字的表达等等,由此而获得的结果它将有助于构建学习者的模型,提升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并形成联系性的学习知识框架。
研究性学习是传统学习的一种转变,它的价值不仅可以衡量教学质量,而且还可以深入脉络和挖掘学习者的潜力和能力,使学习者全面培养有效运用知识和应对复杂情形的能力,以及展示学习者创新能力和自我指导性行为的能力。
研究型学习倡导自主学习,集中探究精神,重视学习内容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可以促进学习者获取新知识、提高技能及思维能力,使学习者不断改善自身,由此有助于改变学习者的学习模式,增强他们学习热情,以达到知识的深入,最终获得更有实际价值的学习结果。
高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实施方案(二篇)
高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综合实践活动是《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规定的一个独立的学习领域,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其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三个部分。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二、研究性学习的目标研究性学习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注意具体目标的实现:一是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和感悟。
培养学生努力求知态度,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欲望。
二是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和分析资料,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并进行成果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习和掌握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在学习中,通过研究性学习,要帮助学生学会利用多种有效手段、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学会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以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四是学会___与合作。
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将努力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___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五是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认真、踏实地探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尊重他人想法和成果,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磨炼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六是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学生要深入了解科学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类的意义与价值,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学会___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研究性学习的内容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所涉及的面相当广泛,既可以是属于传统学科的,也可以是属于新兴学科的;既可以是科学方面的,也可以是人文方面的;既可以是单科性的,也可以是多学科综合、交叉的;既可以偏重于社会实践的,又可以偏重于文献研究或思辨的。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领域。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
通过该学习领域,可以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不断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人格臻于完善。
三、劳动与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以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
它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强调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
通过该领域使学生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的技术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
四、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的重要内容。
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
这既包括发展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还包括发展学生对浩如烟海的信息的反思和辨别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信息伦理。
以上四个方面是国家为了帮助学校更好地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而特别指定的几个领域,而非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全部。
四大指定领域在逻辑上不是并列的关系,更不是相互割裂的关系。
“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方式渗透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全部内容之中。
另一方面,“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则是“研究性学习”探究的重要内容。
所以,在实践过程中,四大指定领域是以配合的形态呈现的。
研究性学习评价的主要内容和具体措施
研究性学习评价的主要内容和具体措施
研究性学习评价是一种比较新的教学评价方式,它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的能力,而不是仅仅考察学生的学习成绩。
它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
研究性学习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如学习策略、分析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二、重视学生的积极性。
研究性学习评价重视学生的积极性,如学习的热情、自主性、团队合作精神、自我调节能力等。
三、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
研究性学习评价不仅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积极性,而且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如职业素养、社会实践能力、文化素养等。
具体措施:
1.制定可行的评估标准。
在实施研究性学习评价之前,需要制定明确的评估标准,以便更好地衡量学生的学习能力。
2.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要想实施研究性学习评价,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如分析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3.加强学生的积极性。
研究性学习评价重视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在实施研究性学习评价时,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积极性的
训练,如学习的热情、自主性、团队合作精神、自我调节能力等。
4.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实施研究性学习评价时,教师还应该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如职业素养、社会实践能力、。
研究性学习2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吴焕庆[摘要] 研究性学习是8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普遍认同实施的新型学习方式。
课程整合是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视点。
本文在论述研究性学习和课程整合概念基础上,从课程整合的角度,分析了研究性学习的整合策略以及由此产生的特点。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整合研究性学习主要围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
由于它的实践性、主体性、互动性以及开放性,使它成为新形势下大家积极研究并乐于运用的学习方式之一。
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视点、也是信息技术教育继续普及发展的必然要求。
两者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联系呢?若从课程整合角度去看、研究性学习又会具备怎样的特点呢?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
一、研究性学习的概念研究性学习是在世纪之交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时候,作为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实施渠道而产生的。
它的产生改变了学习过程和科研过程截然分开的观点,使研究成为学生最好的学习。
研究性学习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一种高层次的学习方式。
它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指导思想,以课题为载体,围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体验”。
研究性学习为学生创造一种在“游泳中学游泳”的切身情境,在潜移默化中,了解社会,学会学习。
从而促进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个性和特长的发展。
它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和创新实践的精神,着眼于给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和能力,反映和回应时代对教育的要求。
是信息时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
二、课程整合及其整合模式随着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的信息技术教育也进行得如火如荼。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强大动力。
那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指的是什么呢?它是指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融合到其他学科(甚至是多门学科)中,让学生互相联系地加以学习,征不知不觉中提高综合素质。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一、课题的提出本课题所说的“研究性学习”涵盖了两种含义。
即广义和狭义。
从广义上理解,它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一种教育理念或策略。
它可以渗透于学生学习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中,主要是指研究性学习方式,同时也包括学科内的专题研究活动。
从狭义上理解,它是一种专题研究活动,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学习、直接体验和研究探索为基本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个性养成教育为归宿的学习活动,它实现了知识、能力、态度的三位一体,极大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深层内涵;它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它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台阶。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和研究目标1.内容:挖掘化学学科中研究性学习的素材和信息;化学课堂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模式;化学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与化学教材相对应的各阶段研究性课题等。
2.研究目标: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2)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提高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4)学会分享与合作(5)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6)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三、教师目标: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载体,研究性学习主要围绕着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或提出研究任务,即建立问题的初始状态。
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寻找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材料,用新颖的方式和生动的语言创设出若干问题,让学生探讨发现并提出新的问题;让他们怀着强烈的求知欲去进行研究。
四、学科目标:化学学科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又是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教师通过生活实践和社会调查、通过观察实验和奇趣事例、通过原有知识储备、通过对其中一问题的不同看法来创设问题情境,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热情,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从而获得较为牢固的知识。
研究性学习小结2篇 (2)
研究性学习小结研究性学习小结精选2篇(一)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探究学习方式,通过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实践,深入研究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以下是我对研究性学习的一些小结:1. 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的自主性,要求学生自主制定学习计划、选择研究课题和采取相应的研究方法。
这种自主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学习能力。
2. 实践操作: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实践操作,通过实地考察、实验和观察等方式实际解决问题。
这样的实践操作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多元资源:研究性学习侧重于多元资源的利用,包括图书馆、互联网、实验室等。
学生可以通过查阅文献和资料、收集数据和信息等方式,获取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提高信息素养。
4. 团队合作:研究性学习也强调团队合作,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研究团队等方式,共同合作解决问题。
团队合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5. 提高创新能力: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种创新能力是未来社会和工作中重要的竞争力。
总体来说,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有益的学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实践操作、信息素养、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这种学习方式不仅适用于学校教育,也对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创造力有着积极的影响。
研究性学习小结精选2篇(二)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进行了研究性学习,并准备了一个研究性学习报告。
通过这个研究过程,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首先,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之前,我明确了自己的研究目标和问题。
这个过程需要我仔细考虑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并确定一个具体的研究问题。
这个过程让我意识到一个清晰的问题陈述是进行研究的基础。
在研究过程中,我使用了多种资源来收集信息和数据。
我查阅了许多学术论文、书籍和资料,利用互联网进行了广泛的搜索,并与专家和其他研究人员进行了交流。
通过这些资源的整理和筛选,我获得了可靠的数据和信息来支持我的研究。
关于研究性学习报告
关于研究性学习报告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逐渐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旨在探讨研究性学习的定义、特点以及对学生的影响,并就如何有效开展研究性学习提出相应建议。
一、研究性学习的定义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设计和完成小型研究项目,积累知识、提高应用能力的过程。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研究性学习的特点1. 强调问题导向:研究性学习主要围绕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展开,着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自主探究: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可以自主选择研究领域和方法,并通过自主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进行学习和思考。
3. 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互动,促进知识共享和协作学习。
4. 应用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注重学习成果的应用,通过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研究性学习对学生的影响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研究性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2. 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进行独立思考和创新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和沟通技巧,促进学生的协作学习和交流能力。
4.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在项目完成过程中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批判性思维。
四、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建议1. 制定明确的研究目标:在开展研究性学习前,要明确研究目标和问题,确保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研究的方向和目标。
2. 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需要得到教师的引导和支持,教师应提供必要的指导材料、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
高中研究性学习范文 (2)
高中研究性学习范文一、引言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为主导的学习形式,在高中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它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技能和情感的综合发展。
二、研究性学习的定义和特点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选择研究课题、搜集相关资料、设计研究方案、开展实践操作、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结果等一系列科学研究的过程,完成一定研究任务的学习形式。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学生主体性强: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扮演主导角色,自主选择研究课题和研究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
2.具有实践性: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通过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和观察,来获取实际的研究结果和数据。
3.强调团队合作: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协作,通过合作讨论、共同分析和总结,来提高问题解决的效果和质量。
4.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性学习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术能力。
三、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和作用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它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自主选择和研究感兴趣的课题,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研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探索,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研究性学习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经常需要与同学合作讨论和交流,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最后,研究性学习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通过参与实际的研究活动,学生可以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四、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方法和步骤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方法和步骤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课题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需求,选择一个研究课题,并与指导教师进行沟通和确认。
研究性学习
一、什么是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
它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
改变那种偏重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仅仅立足于被动接受教师的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在开展有效地接受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对知识进行主动探求,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
二、研究性学习内容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所涉及的面可以相当广泛,既可以是科学方面的,也可以是人文方面的;既可以偏重于社会实践,又可以偏重于文献的研究或思辨等。
三、研究性学习的一般程序1.听讲座、翻阅资料、参观访问。
目的是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存,提供选题范围,诱发探究动机。
2.选题:先自主选题,一般宜与自己的生活直接相关联,切入口要小。
我们是老师选定一些题目,同学们从中自选。
选题举例:3.组织课题组:课题组多半采用学生自由组合,教师适当调节的做法完成,每组5-10人不等。
每个课题组设组长一名,各成员分工协助,发挥优势,共同完成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各组均由任课教师做指导老师4.制定计划:成组后,共同制定研究计划,计划中要有对目标的清晰表达,研究的具体方法和工作程序的设计,可以请老师指导研究方案的计定。
5.实施研究:课题组应积极争取校内外各方力量的帮助,发挥各人的优势。
研究过程中,每一步都要做好比较详细的工作记录,并随时记下自己的感受、体会。
6.中期检查指导:几周后进行检查,各组向指导老师汇报请教一次,汇报进展程度和初步成果。
7.处理结果、撰写报告:学会整理资料,加工处理信息,学会以恰当的方式表达研究结果――总结、调查报告、论文或解决某问题的方案、对策建议书、活动设计(班会、扶贫活动、环保宣传)等方式。
研究性学习教学大纲
《研究性学习》教学大纲适用专业:高等师范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人文教育、数理教育、美术教育专业一、课程性质及任务《研究性学习》是用科学的方法去带领学生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自我生活中自主发现选择研究课题,从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体验的一门学科。
《研究性学习》是专业基础课程。
其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研究的基本过程与环节,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意识和能力,为今后参加工作打好科学研究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研究性学习的意义、过程与基本原则2、理解研究性学习的主要术语、概念和观念3、能运用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4、能发现、选择有价值的研究课题5、能独立设计研究方案与课题报告6、能按规范格式独立撰写研究报告7、初步形成研究意识和方法意识,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理论教学内容课题1 研究性学习概论§1-1研究性学习的含义§1-2研究性学习的意义§1-3研究性学习在中国的进展课题2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与形式§2-1研究性学习的内容§2-2研究性学习的形式课题3 研究性学习的选题§3-1选题的意义§3-2选题的原则§3-3选题的策略课题4 研究方案的设计§4-1确定研究方法§4-2选择研究对象§4-3形成研究方案课题5 开题报告(理论)§5-1 为什么要进行开题报告§5-2 怎么进行开题报告课题6 尝试开题报告(实践)课题7 研究性学习社会调查(理论)§7-1 调查法的意义及种类§7-2调查研究的一般过程§7-3调查研究的基本方式§7-4调查研究方案的设计课题8 研究性学习社会调查(实践)课题9 研究性学习受控实验§9-1 受控实验的意义§9-2受控实验的特点§9-3受控实验的变量§9-4受控实验的步骤课题10 研究性学习创新发明§10-1 创新的三个境界§10-2 创新的三种能力§10-3 创新思维方法§10-4 创新发明方法课题11 研究性学习成果表达§11-1成果表达的目的§11-2成果表达的类型§11-3成果表达的格式四、实践教学内容1、实践目的和要求对于研究性学习而言,实践环节是基本环节。
学生研究性学习
学生研究性学习
学生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探究型学习方法,近年来备受关注。
它不仅仅是传统
学习的延伸,更是一种培养学生探究、创新及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定义、目的、实施步骤等方面进行探讨。
定义
学生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通过自主、自主选择并控制学习过程,以问题为导向,开展主动和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接收知识,更要能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目的
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思维、问题解决能力、
批判性思维等核心素养。
通过学生研究性学习,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终身学习的态度。
实施步骤
1.确定研究问题: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第一步是确定研究问题,这个问
题不应该是简单的答案,而是需要学生进行探究和分析的问题。
2.收集资料: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书籍、查找资料、采访专家等方式,
收集相关资料来解决问题。
3.分析数据:学生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从而形成对
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4.提出解决方案:学生在分析问题后,需要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进
行实践尝试,并不断完善。
5.展示成果:学生需要将研究的成果进行展示,可以通过报告、海报、
演示等形式展示给他人,从中获得反馈和启发。
总结
学生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学生研究性学习,学生
可以找到学习的乐趣,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潜力。
教育者应该在教学中尝试引入研究性学习方法,为学生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
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方案
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方案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通过自主选题、自主探究、自主归纳总结等方式,积极参与到知识的创造和发现中,培养学生主动求知、探究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学习方法和教学实践。
在小学阶段,研究性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精神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方案。
一、方案背景和目标研究性学习方案的制定需要明确方案的背景和目标。
背景可以简要介绍社会和教育发展的现状,以及学校的基本情况。
目标则是对学生所需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提升素质的具体要求。
二、选题和组织选题是研究性学习的基础,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点进行选择。
可以根据学科知识点、生活实际问题、学生兴趣等因素作为选题依据。
选题后,需要组织学生参与其中,并进行分组,每个小组需有明确的分工和任务。
三、调研和资源为了提供学生对研究主题的更全面了解,调研和资源的准备是非常关键的。
可以利用图书馆、互联网、教育软件等资源,向学生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和信息。
同时,教师也要给予学生指导和引导,帮助他们确定资源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四、实施主体活动在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实施主体活动。
主体活动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的科学探究活动。
可以开展实验、观察、调查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设计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数据处理与成果展示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和实验结果,需要进行整理和处理。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软件、统计图表等方式来指导学生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成果展示可以采取学生口头汇报、小组讨论、展板制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评价与反思在研究性学习方案的实施过程中,评价与反思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评价需要包括对学生研究成果和学习过程的评价,可以综合采用测试、观察、访谈等形式进行。
反思则是对整个方案的总结和反思,包括方案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以及对后续工作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通过以上六个方面的设计,一个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方案就能够初步建立起来。
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一、引言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基于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提出问题、收集信息、分析数据和解决问题等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本文将探讨研究性学习的定义、特点、优势、实施方法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二、研究性学习的定义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开展实证研究或探究性项目,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研究性学习的特点1.学生主动性: 学生在学习中扮演主导角色,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和方法。
2.问题导向: 学习过程以问题为导向,围绕问题展开研究。
3.合作性质: 学生之间通过合作共同解决问题,促进团队合作精神。
4.探究性质: 学生通过实践和探索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研究性学习的优势1.激发学习动力: 研究性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2.提升创新思维: 学生在自主研究中培养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促进全面发展: 研究性学习能够综合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4.适应未来发展: 研究性学习培养的是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和素质。
五、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方法1.设立研究性项目: 学校可以设立课外研究性学习项目,鼓励学生参与。
2.导师指导: 指定老师或行业专家担任学生的导师,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3.资源整合: 整合各种资源,提供学生需要的实验室、文献等资源。
4.成果展示: 鼓励学生将研究成果通过展示、论文等形式进行分享。
六、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创新的学习方式,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研究性学习将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结语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学习方式,学校和教育机构应该重视研究性学习的推广和实施。
通过研究性学习,能够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探索、勇敢实践,迎接未来的挑战。
研究性学习活动方案8篇
研究性学习活动方案8篇(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和方法的阐述)思维导向图1、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们教室学习环境的现状;(2)了解教室环境对我们的身心影响;(3)了解相关的影响教室学习环境的原因;(4)掌握改善教室学习环境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1)学会采用多种方式和途径收集相关资料(上网查找、上图书室查阅、向环保部门调查访问等),并能对各种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分析;(2)经历发现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过程,初步学会研究性学习的方法;(3)经过小组合作学习,初步掌握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教室目前的学习环境作出正确的认识和评价;(2)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3)积极主动地做好教室的保洁工作;(4)增强集体荣誉感,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每次走到教室门口,总感觉教室空气不太好,在一个30平方的室内,密密麻麻地摆放着五六十张桌子,坐着五六十个学生,还在讲台的一侧放着扫把、拖把、垃圾桶等。
特别是在冬天,天气寒冷,门窗紧闭,学生因为感冒、发烧经常请假,很不利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教室是老师和学生教学交往的家,是学生在校期间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教室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老师和学生的身心健康。
我们应该关注教室环境,并尽一切可能改善教室的学习环境。
3、课题介绍本次活动从关注教室学习环境入手,学生能说出教室的学习环境有哪些需要改善的地方,为什么需要改善教室的学习环境,然后,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改善老师和学生的家园,教室的学习环境。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和方法的阐述)思维导向图1、知识与技能:知道我们教室学习环境的现状;了解教室环境对我们的身心影响;了解相关的影响教室学习环境的原因;掌握改善教室学习环境的方法。
小学作业研习的主要内容
小学作业研习的主要内容
小学生研究性学习内容有哪些?就本人理解的小学语文研究性内容,其实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解决写作题材匮乏,开拓写作思路。
具体分为四方面:
(1)在课堂上开展“研读式”研究性学习。
注意挑选有实际意义,立足现实发展的文章进行研究性学习,比如<蝙蝠与雷达><鲸>这类的科普性文章。
但是类似老舍写的<猫>这类文一般学生领会那种意境就可以了,就不适合拿来研究。
(2)围绕课外阅读开展语文“拓展性”研究活动。
很简单,就是以课本内容为中心,比如学了老舍作品,可以指导学生合作通过上网查询相关资料,交流讨论老舍作品语言特点等。
(3)以孩子的课外生活作为重要资源,开展课堂以外的综合性学习社会实践活动。
这个主要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比如围绕[爱家乡],引导学生去调查,参观,游览自己家乡的历史,人文,名胜古迹等等。
(4)开展“专题式”研究活动。
较终落脚点在培养学生写调查报告、研究性小论文能力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外活动指导
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注意事项
1、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 2、一切行动听从组长的指挥、安排,不得私自个人外出行动。 3、外出时,一定和家长说明活动地点及大约活动时间,让家长放心。 4、实地调查、采访时,首先要注重个人的言行举止、文明礼仪;并事先做 好周密的活动计划,促使活动的顺利完成。 5、小组成员要团结合作,互相宽容、谅解,齐心协力,克服一切困难,完 成各自任务。 6、对学校声誉不利的事情坚决杜绝,大力提倡助人为乐之事。 7、外出时携带的财务:如摄像机,手机等,组员们一定要相互关照。 8、提前和实践地、采访单位取得联系,确认得到配合。 9、留有学校、教师的电话号码,遇事及时咨询。
“研究性学习”的步骤
1、成立课题组 确立题目 2、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3、课题论证与交流 4、实施研究方案 5、交流与评价 6、整理和分析研究资料 7、形成研究成果 8、交流与展示研究成果 9、课题评价与反思
组建课题组及确立题目:
选择及确立题目的原则: 1、留意身边事,从生活、学习中发现问题。 2、立足教材,学会质疑,从教材中发现问题。 3、注意社会热点问题。 4、选择的题目不易过大及过小,要有研究价值和意义。 成立课题组 1、兴趣趋同组建法。 2、能力互补组建法。 3、跨班自主组建法。
在子课题创设的过程中,要用发散性思维法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 即确立研究题目后,找准与题目相关的“人”、“事”、“部门”。 只有子课题创 设的合理、得当,才能有足够的证据针对性地支持、论证大课题,这样大 课题的论证才能具体、深刻、完备。子课题创设的过程是整个“研究性学习” 的重点、精髓、成败的关键。
研究性学习的常用方法
2、观察法:制定观察计划。包括观察的目的、对象、时间的
安排、记录方式等。
3、实验研究法:提出假设并制定试验计划。实施实验计 划。实验结果的总结。 4、调查研究法:就是采用问卷、测量、访谈等方法收集 相关资料,发现事实,解决问题。把调查的过程、结果 清楚地记录下来,即要提供调查的结果,还要提供调查 的过程。首先列出访谈提纲,设计好调查表、问卷,做 好调查分工,安排好调查时间。
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内一问题为主要目的,具体包括文献 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等类型(自然环境、社会生活、历史文化、 科学技术、个人发展等)。 项目(活动)设计以解决一个比较复杂的操作问题为主要目的。 包括社会性活动的设计和科技类项目的设计。
研究性学习实施的一般程序
三个阶段:
1、前期准备阶段。 2、实践体验阶段。 3、表达交流阶段。
研究性学习的常用方法
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有 :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理解和解决相关问题的一 种方法。主要有两种方法:查阅图书资料、搜寻与浏览网络 资料。 文献资料的整理加工:文献资料的整理加工及时信息处理。 (1)整理。查到有关文献之后,对它进行摘录(表明文献 的出处,书名、题目、姓名、出版单位、时间、期刊的年号、 期号)或复印,归类整理,便于查找使用。 (2)加工。对文献进行初步的分析,剔除无关的材料,对 有价值的材料进行研究(做记号、写提要、写批语、写综述 等)。
以1—6人建立课题组,实行分工合作制。
课题组的功能与分工
课题组由组长负责制,课题组长既课题负责人,课题组成员各有具体分工。
教 师 组长 策划 文秘 外交 摄影 电脑操作员
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在制定研究方案时,首先考虑课题的背景、原因,研究的目标,研究哪些 问题,研究方法,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如何解决,组员的分工,活动进度安排, 文稿编辑形式、财力、物力、交通工具等。 课题研究的关键------子课题的创设
实施研究方案:
实施研究方案是一个时间较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分工明确。根据每个人的特长进行分工并责任到人。防止一人干,多人 看现象。 2、安全第一。在活动过程中,要遵守各项规则,利用各种方法,开展相关 活动。 3、看结果,重过程。在活动中,每天要对当天活动情况做出小结,做好各 种调查、采访记录、图片保存、活动感悟等事宜,另做好第二天的活动 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