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八则的原文和翻译
《论语》原文及翻译
《论语》原文及翻译《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论语》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第一篇:学而篇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论语》八则 解释和译文
二六《论语》八则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知之者不如好[hào]之者,好之者不如乐[lè]之者。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yān]。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yǐ]。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diāo]也。
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qǐn],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注释:①节选自《论语》。
《论语》,儒学经典,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辑录、编撰孔子及弟子的言行而成。
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者。
②时习:时,按时;习,实习,温习。
③说:通“悦”,喜悦、高兴。
④愠:怨恨,生气。
⑤知:通“智”,聪明。
⑥好:喜爱,爱好。
⑦乐:以(之)为快乐。
⑧凋:凋谢。
⑨尝:曾经。
⑩寝:睡。
二七天时不如地利《孟子》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guǎ]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pàn]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yǐ]。
注释:①自《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名轲[kē],战国思想家。
《孟子》是孟子和他的弟子所著。
②天时不如地利:天时,指适宜作战的时令、气候。
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形。
③人和:得人心,上下团结。
④三里之城:周围三里的城。
⑤环:围。
⑥夫:发语词。
⑦池:护城河。
⑧兵:武器。
⑨委而去之:委,抛弃。
去,离开。
⑩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限制。
以,用。
封疆之界,划定的边疆界线。
论语原文及翻译注释
论语原文及翻译注释上学期间,相信大家一定都记得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要一起来学习文言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论语原文及翻译注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则:学习方法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重点字词解释:(1)子:先生,指孔子。
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
《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在山东曲阜)人。
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按时地去复习。
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
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
“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
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通假字,音yuè,实意“悦”的古体字,愉快的意思。
(5)朋:上古朋和友是有区别的:同门(师)为朋,同志为友。
(6)乐:与说有所区别。
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
缺少宾语。
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
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拼音:yùn,生气,发怒。
(9)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补充词解释:而:连词。
(可译为并且)例:学而时习之。
转折。
(可译为却) 例:人不知而不愠。
亦(yì):同样、也是。
乎: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吗”。
自:从。
知:了解。
本段理解:第1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
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
论语的文言文加翻译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翻译:孔子说:“用道德来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它安居在自己的位置上,所有的星星都围绕着它。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翻译:孔子说:“《诗经》共有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思想纯正。
’”子曰:“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翻译:孔子说:“用道德来引导人民,用礼制来统一他们的行为,人民不仅有羞耻之心,而且会自我约束。
”子曰:“君子不器。
”翻译:孔子说:“君子不只是一个工具。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向他学习的人。
我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对于他们的缺点则加以改正。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翻译:孔子说:“君子胸怀坦荡,小人则常常忧愁。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翻译: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
小人则相反。
”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翻译:孔子说:“君子通过文学来结交朋友,通过朋友来培养仁德。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翻译:孔子说:“君子与人交往广泛而不结党营私,小人则结党营私而不广泛。
”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翻译:孔子说:“君子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稳固了,道德就会产生。
孝敬父母、敬爱兄长,这些都是做人的根本吧!”子曰:“君子不器,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翻译:孔子说:“君子不只是一个工具,不担心没有人了解自己,而是追求使自己被人了解。
”子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
”翻译:孔子说:“君子的品德像风,小人的品德像草。
风吹在草上,草一定会倒伏。
”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翻译:孔子说:“听信道听途说的言论,是道德的败坏。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翻译:孔子说:“我每天都要反省自己:为人谋事是否忠诚?与朋友交往是否诚信?传授的知识是否学习过?”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孔子《论语》全文及译文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孔子《论语》全文及译文孔子《论语》全文及译文导语:《论语》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孔子《论语》全文及译文,供各位阅读和借鉴。
《论语》全文及译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就可以凭着做老师了。
《论语》八则对照译文
《论语》八则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论语》属语录体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 20篇。
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
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
《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而:表顺接。
时:按时。
习:温习。
之:指学到的知识。
亦:也。
说:通“悦”,愉快、高兴。
乐(lè):快乐。
乎: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朋:志同道合的人。
自:从。
知:知道、了解。
而:却,表转折。
愠:怨恨,恼恨。
君子:指有地位的人,或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固定句式: “不亦……乎?”译作“不也是……吗?”翻译: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们,不也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一起探讨问题),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这一则讲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故:旧的(知识)。
而:表顺承。
知:领悟。
可:可以。
以:凭借。
为师:做老师。
亦:表示陈述语气,可译成“了”。
翻译: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时,又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这一点)做老师了。
”这则讲的是学习方法。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第一个“学”是:死读书。
第二个“学”指:认真学习。
第一个“思”:思考、动脑筋。
第二个“思”:空想。
两个“而”:都是转折连词,相当于“却”“可是”。
两个“则”:都是连词,相当于“就”。
罔:迷惑而无所得。
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这则也是讲的学习方法。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由:姓仲,名由,字子路,孔子的弟子。
《论语》原文及翻译
《论语》原文及翻译《论语》原文及翻译《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论语》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目录▼【一】作品原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二】注释1.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又字季路,小孔子9岁。
曾皙:姓曾,名点,字子皙。
曾参的父亲,约小孔子20多岁。
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小孔子29岁。
公西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小孔子42岁。
以上四人都是孔子的学生。
侍坐:卑者在尊者身旁陪伴叫“侍”。
单用“侍”是陪伴者站着。
用“侍坐”指双方都坐着;陪侍长者闲坐2.率尔:轻率地、毫不思索地样子。
3.千乘(shèng)之国: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
【高中古诗词阅读】《论语八则》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高中古诗词阅读】《论语八则》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高中古诗词阅读】《<论语>八则》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论语》八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说:“如果你复习旧知识,了解新知识,你就可以成为一名教师。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从,教女人知道?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知道。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子说:“静默学习不关我的事,学习永不厌倦,教学永不厌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说:“不要生气,不要多愁善感。
如果你不把一个角和三个角对立起来,这种事就不会再发生了。
”【试题】1.解释课文中下列附加词语的含义。
(1)思而不学则殆殆:()(2)永远不要厌倦学习:()(3)不愤不启不愤不启:()2.在下列小组中添加一些单词。
具有相同含义的组是()a.人不知而不愠择其善者而从之b、我可以当老师。
我能打一场战争c.必有我师焉不可亵玩焉d、有远方的朋友,从七百里的三峡来3.下面句子省略成分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你可以通过复习旧知识和学习新知识来成为一名教师。
B.有时早上是白帝,晚上是江陵c.林尽水源,便得一山d.悬泉瀑布,飞漱其间4.将“敏感且渴望学习,不羞于提问”这句话翻译成白话。
5.用原文填空。
(1)为了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精神,教师应该抓住适当的机会进行启发,正如文章所说:“,。
”(2)从课文中选择一个能表明你学习态度的句子,写在下面:。
6.相关内容链接。
(1)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从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2) ③ 在中国古代,有一句谚语说“一半的论语统治着世界”。
今天我们阅读它也将受益匪浅。
请在《论语》中再写一篇你熟悉的文章(与试卷上的不一样),并简要谈谈你对它的理解。
【参考答案】1.精神疲惫,毫无成果,心满意足,心想理解却无法理解。
论语八则翻译
论语八则翻译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夫子说:“学而时习之,岂不是一件开心的事么?假如有朋友从远方到来,不是一件让人欣喜的事么?人不自知而不愠怒,岂不是君子的表现么?”礼记: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翻译:孔夫子说:“君子应该学习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要知道礼仪,而且要按照礼仪去行事,这也是必须的!”先进后说:子曰:“先进而后言,则民兴而不疑也。
”翻译:孔夫子说:“先行以身作则,然后才去言说,那么百姓就会兴致勃勃,而不会有怀疑的想法。
”管仲:子曰:“君子闻讫而后喜而笑,大夫闻讫而不笑,士闻讫而作,下士闻讫而莫之知也。
”翻译:孔夫子说:“君子听说后便高兴并笑出声来;大夫听说后却不肯笑出声来;士族听说后事先行动;而下层士族听说后,则没有人知晓。
”能任事: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翻译:孔夫子说:“人应该不仅仅只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还要担心自己不了解他人。
”礼之用:子曰:“学而优则仕,礼之用也。
”翻译:孔夫子说:“学习,尤其要学习如何胜过别人,这样才能胜任官职,而礼仪则是如此学习的必要技巧。
”信:子曰:“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翻译:孔夫子说:“君子之间的相处宁静而有序,小人之间的相处讨好而不真实。
”节义: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翻译:孔夫子说:“一个没有守信用的人,根本不知道他行得对不对。
”宽容: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翻译:孔夫子说:“由,我要教你一句话:如果知道,就知道;如果不懂,就不管,这也是知道的一种。
”以上就是论语八则的翻译,以及孔夫子所言的话语的深刻含义。
孔子主张“仁义礼智信”,他的教诲至今仍然具有指导性的作用。
从中可以看出,孔子的教诲强调的是仁爱、节操、尊重、宽容、谦逊和守信用,而这些核心价值观仍然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基础。
孔子通过“论语八则”传达了他对传统价值观的一种重视和继承,从孔子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仁义礼智信这些核心价值观并不仅限于政治和社会,而是延伸到日常生活中,例如家庭中朋友之间的关系、尊重长者等等。
《论语》原文及其全文翻译
《论语》原文及其全文翻译《论语》原文及其全文翻译(一)01【学而篇】原文及其全文翻译【原文】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原文】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译文】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
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
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
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原文】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言,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译文】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原文】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
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原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
《论语》(全文及译文)
《论语》(全文及译文)生命有限,知识无限,人们在走完人生之路时,恐怕连人类知识财富的百分之一也未及领略,而当今工作紧张,能拿出的学习时间又十分有限。
为提高生命的知识含量和学习效率,就一定要读经典,看精品,以便在有限的时间获取更有价值的知识。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试译:孔子说:“一边效法圣贤如何做人做事,一边适时实习诵习,不也高兴吗?朋友同学远道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理解自己,心里却不怪人家,不也算个君子吗?”1.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欤!”试译:有子说,“一个人能够孝顺爹娘,敬重兄长,却喜好违犯上司,那是少有的;不喜欢违犯上司,却醉心于捣乱,这样的人从来不会有。
君子抓根本,根本扎稳了,一切为人处世之道自然生发出来。
孝敬父母,尊敬哥哥姐姐,这就是仁的根本吧!”1.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试译:孔子说:“花言巧语,貌似善良,缺德啊!”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试译:曾子说:“我每天在三件事上反省自己:给人办事、出主意,是不是尽心尽力?跟朋友交往,是不是守信用?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做到了?”1.5 子曰:“道导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试译:孔子说:“领导一个有千辆兵车的公侯之国,就要兢兢业业工作,以取得信用;要节约官府开销,以爱养百姓;征用民力要注意天时。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试译:孔子说:“弟子在家里对父兄孝悌,在外面对公卿忠顺,恭谨老实,博爱众人,亲近仁者。
这样子做好了,还有剩余精力,可以读点书。
”1.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八则的文言文翻译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说:“学习之后,按时复习,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情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是一位君子吗?”二、《论语·为政》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孔子说:“我每天都要反省自己三次:为人出谋划策时,是否忠诚?与朋友交往时,是否诚信?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三、《论语·八佾》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孔子说:“君子如果不庄重,就不会有威严;学习而不巩固,就会失去所学。
要忠诚和诚信,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犯了错误不要害怕改正。
”四、《论语·里仁》子曰:“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孔子说:“居住在有仁爱之心的地方是美好的。
选择居住的地方而不选择有仁爱之心的地方,怎么能算是有智慧呢?”五、《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被称为‘文’呢?”孔子回答:“他聪明而好学,不因地位低下而感到羞耻去请教别人,因此被称为‘文’。
”六、《论语·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了解某种学问的人不如喜欢它的人,喜欢它的人不如从中得到乐趣的人。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向他学习的人。
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于他们的缺点则加以改正。
”八、《论语·泰伯》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曾子说:“一个有志向的人不能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的责任重大,道路遥远。
把仁义视为自己的责任,不是非常重大吗?直到死后才能结束,不是非常遥远吗?”。
论语八则文言文翻译
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之后按时温习,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这不也是君子的表现吗?”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知识,能够从中获得新的理解,就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了。
”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向他学习的人。
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对于他的缺点则加以改正。
”四、子曰:“君子不器。
”翻译:孔子说:“君子不局限于某种器物。
”五、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翻译:孔子说:“君子心胸开阔,小人则常常忧虑。
”六、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翻译:孔子说:“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七、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翻译: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诚信,不知道他还能做什么。
”八、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孔子说:“了解它的人不如喜欢它的人,喜欢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这八则名言,涵盖了人生哲学、道德修养、教育理念等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对这八则名言的进一步解读:一、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提倡学以致用,做到知行合一。
二、强调温故知新的学习态度,提倡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提升。
三、强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改进自己。
四、强调君子应该具备广泛的知识和才能,不拘泥于某种事物。
五、强调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良好的心态。
六、强调诚信的重要性,提醒人们不要对他人施加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事情。
七、强调诚信的必要性,提醒人们要重视自己的信誉。
八、强调兴趣和热爱对学习的重要性,提倡以兴趣为动力,享受学习的过程。
总之,《论语》八则名言教导我们要不断学习、修身养性、诚信待人、乐观向上,为我们的人生道路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国学经典《论语》全文及译文
国学经典《论语》全文及译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欢愉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诚?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严谨,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凶狠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就可以凭着做老师了。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结合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结合群众。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戆直;思考不读书,就无所的。
论语·八篇
论语八则原文【附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们,不也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一起探讨问题),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时,又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这一点)做老师了。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翻译】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翻译】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被赐给‘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明而又努力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因此赐给他‘文’的谥号。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翻译】孔子说:“口里不说而心里记住它,学习从不满足,教导别人从不厌倦,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同走路,必定有我能取法的人在里面;我选取他们的优点来学习,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
”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翻译】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却不能时,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举出一个方角却不能由此类推出其他三个方角,就不再教他了。
《论语》原文_翻译_完整版
《论语》原文_翻译_完整版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完整版:《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整理而成,成书于战国前期。
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
《论语》原文_翻译_完整版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不再感到困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顺从天命,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完整版:《论语》作为儒家经典,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记录了孔子的言行,还反映了其弟子的思想。
书中充满了关于道德、政治、教育等方面的智慧。
孔子的教导强调了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鼓励人们追求知识和道德的完善。
这些思想至今仍对个人和社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论语》的每一章都包含了深刻的哲理和实用的智慧,适合不同年龄和背景的人阅读。
通过学习和实践《论语》中的教诲,人们可以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在个人和社会层面都取得进步。
《论语》原文_翻译_完整版原文:子曰:“君子不器。
”翻译:孔子说:“君子不应局限于某一方面的才能。
”完整版:《论语》不仅是一部哲学著作,更是一部关于如何成为君子的指南。
孔子强调,君子应该具备全面的才能和品质,不应被某一方面的才能所限制。
他认为,真正的君子应该具备仁、义、礼、智、信五种美德,这样才能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论语八则
论语八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
君子乎?”《学而》实词:
时:习:说:自:知:愠:君子:
虚词学而时习之:人不知而不愠:
译文: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实词:
故:知: 以:为:
虚词温故而知新
译文: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词语则:罔:殆:
虚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实词诲:女:知:是:知:
虚词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
译文:
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
也。
”(《公冶长》)
词语何以:谓:敏:耻:下:是:以:
虚词敏而好学:谓之文也:
句式何以谓之…文‟也?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词语默:识:厌:诲:于:何:
虚词默而知之:学而不厌:
句式何有于我哉?
译文: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词语择:其:善:者:从:
虚词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词语齐:贤:内:自省:省:
虚词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
论语全书原文注释译文
论语全书原文注释译文《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以下是《论语》的部分原文、注释及译文:1.学而篇:1.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注释:1.子:《论语》中“子曰” 的“子” 都是孔子的学生对孔子的敬称。
2.时:时时,经常。
3.习:演习,复习。
4.说:同“悦”,高兴。
5.愠(yùn):恼怒,怨恨。
3.译文:孔子说:“学了,又经常复习它,不也是高兴的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快乐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为政篇:1.原文: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注释:1.为政以德:以道德原则治理国家。
2.北辰:北极星。
3.共:同“拱”,环绕。
3.译文:孔子说:“用道德来治理国政,自己便会像北极星一般,在一定的位置上,别的星辰都环绕着它。
”3.八佾篇:1.原文: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2.注释:1.季氏:鲁国正卿季孙氏。
2.八佾(yì):古代乐舞的行列,一行八人叫一佾。
按照礼的规定,天子用八佾,诸侯用六佾,大夫用四佾,士用二佾。
季氏是大夫,按规定只能用四佾,却用了天子的八佾,这是严重的越礼行为。
3.忍:忍心,这里指容忍。
3.译文:孔子谈到季孙氏说:“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宗庙里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4.里仁篇:1.原文:子曰:“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2.注释:1.里:居住。
2.仁:有仁德的地方。
3.处:居住。
4.知:同“智”,智慧。
3.译文:孔子说:“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才是好的。
选择住处,不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怎么能说是明智的呢?”5.公冶长篇:1.原文:子谓公冶长:“可妻也。
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
论语八则译文
《论语》八则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先生,指孔子)(而:连词,表顺承)(时:按时)(习:温习)(之:代词,它,指学到的知识)(亦:助词,也)(说:同“悦”,愉快,高兴)(乎:语气助词,表反问,吗)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们,不也愉快吗?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朋:泛指朋友,可以译成“志同道合的人”)(自:介词,从)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一起探讨问题),不也快乐吗?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知:了解,知道)(而:表转折)(愠:恼恨,怨恨)(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有道德修养的人吗?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故:旧的知识)(而:顺接连词)(知:领悟)(新:新的东西)(可:可以)(以:凭借)(为:做)(师:老师)(矣:表陈述,了)复习旧的知识时,又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这一点)做老师了。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指死读书,死记硬背的意思)(而:表转折,却、可是)(思:思考,动脑筋)(则:连词,就)(罔:迷惑而无所得)(思:空想)(学:认真学习)(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6、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诲:教,教导)(女:同“汝”,你)(第一和第六个知:指对待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之:代词,代指孔子的训言)(乎:语气词,吧)(知:知道)(后两个之:指代事物)(为:动词,就是)(是:指示代词,此,这,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种态度)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
7、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何以:即“以何”,凭什么)(谓:称为)(之:他,指孔文子)(也:表疑问,呢)孔文子凭什么被赐给‘文’的谥号呢?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大学语文(第二版)《论语》八则翻译
大学语文(第二版)《论语》八则翻译第一篇:大学语文(第二版) 《论语》八则翻译《论语》八则《论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曰:“我每天都会反省我自己,为每个人做事,我都尽力了吗?我与朋友交往有没有忠诚?老师传授我的知识,我自己都温习了吗?”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译文】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
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孔子说:“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
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译文】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没有主观猜疑,没有定要实现的期望,没有固执己见之举,没有自私之心。
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原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翻译: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这里说的是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
8、原句: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翻译: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叫“文”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爱好学刁,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因此用‘文’做他的谥号。”这里借回答于贡的问话,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问。
6、原句: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翻译:这一则是孔子的自述,讲的是学习态度和方法。要把学过的东西默默地记在心里,不断积累知识。“学而不厌”,讲的是好学精神,学无止境,从不感到满足。“诲人不倦”,讲的是教学态度,要热情地教导学生。孔于一生都是这样做的,所以他说:“对我来说,有什么呀?”表现了孔子的自信。
(3)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这是讲个人修养问题。
2、原句: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翻译;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3、原句:子曰:“学而不思则闰;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翻译: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4、原句: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翻译:孔于说:“子路,教给你正确认识事物的道理吧。(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这段说的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5、原句: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论语八则翻译
1、原句:(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
(2)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