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防爆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防火防爆系统课程设计

防火防爆系统课程设计

防火防爆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理解防火防爆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工作原理及重要性。

2. 学生能够描述不同类型的防火防爆设备及其在工业和生活中的应用。

3. 学生掌握防火防爆的相关法规和标准,了解其在预防火灾和爆炸事故中的作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分析特定场所的火灾和爆炸风险,并提出合理的防火防爆措施。

2. 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和维护防火防爆设备,具备基本的操作能力。

3. 学生通过实例学习,掌握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初步调查及应急预案的制定。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惜财产的安全意识,增强防火防爆的责任心。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在紧急情况下互相帮助,共同应对危机。

3. 增进学生对社会公共安全的关注,提高作为公民的安全防范和社会责任感。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安全知识教育课程,结合学生年级特点,以实用性为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的年龄阶段,对安全知识有较高的学习兴趣。

教学要求以生动的案例教学,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课程目标的具体分解,旨在使学生在掌握必要知识的同时,能够形成正确的安全行为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防火防爆基础知识- 火灾与爆炸的概念及成因- 防火防爆的基本原则2. 防火防爆系统设备-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防爆电气设备- 防火分隔设施3. 防火防爆法规与标准-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防火防爆标准及规范4. 防火防爆措施与实践- 环境风险评估- 防火防爆措施的制定与实施- 火灾和爆炸事故应急预案5. 案例分析与实操演练- 火灾爆炸案例解析- 防火防爆设备操作演练- 应急预案模拟演练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防火防爆基础知识学习第二周:防火防爆系统设备学习第三周:防火防爆法规与标准学习第四周:防火防爆措施与实践学习第五周:案例分析与实操演练教材章节关联:教学内容与教材中“防火防爆系统”章节紧密相关,涵盖了该章节的主要内容,并根据课程目标进行适当拓展和深化。

防火防爆课程设计版

防火防爆课程设计版

目录第一章绪论 01.1课程设计的目的 01.2课程设计的意义 0第二章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及介绍 (2)2.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简介 (2)2.2机房常用火灾自动报警设备 (2)2.2.1 火灾探测器 (2)2.2.2 火灾报警控制器 (3)2.2.3手动火灾报警按钮 (3)2.2.4在声光报警器 (3)2.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基本形式 (3)第三章机房火灾设备的选择 (5)3.1火灾探测器的选择规定 (5)3.2点型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5)第四章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立及布局 (12)4.1设计原则 (12)4.2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设立 (12)4.3火灾探测器的布置 (12)第五章火灾探测器的数量及具体布局 (14)5.1火灾探测器数量的计算 (14)5.2火灾探测器的具体布局 (14)结束语 (16)参考文献 (17)第一章绪论1.1课程设计的目的本环节是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工程案例的分析和设计,使我们学生更好地熟悉和理解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的基本理论。

通过防火防爆技术课程设计,掌握生产过程中引起火灾爆炸的因素和基本规律,为分析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已经存在的或尚未出现的不安全因素问题提供坚实的实践基础和解决防止措施。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防火防爆的基本理论;(2)熟悉危险性生产或储存装置或场合存在的重要危险、有害因素;(3)了解生产工艺流程、熟悉安全生产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4)运用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安全管理原理提出针对性的安全对策措施。

1.2课程设计的意义本次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研究一个具有60台电脑的机房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安装,使其设计的更加合理、安全。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身并不能影响火灾的自然发展进程,其重要作用是及时将火灾迹象告知有关人员,以便他们准备疏散或组织灭火,延长建筑物可供疏散的时间并通过联动系统启动其他消防设施。

在火灾的初期阶段,准确的探测到火情并迅速报警,对于及时组织有序快速疏散、积极有效地控制火灾的蔓延、快速灭火和减少火灾损失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防火防爆课程设计办公室

防火防爆课程设计办公室

防火防爆课程设计办公室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防火防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我保护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防火防爆的基本概念,掌握火灾和爆炸的成因、危害及预防措施。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灭火器和灭火设备,掌握火灾逃生和自救互救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树立安全意识,珍爱生命,自觉遵守消防安全规定,积极参与防火防爆活动。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防火防爆基本知识:介绍火灾和爆炸的成因、危害及预防措施。

2.灭火设备及使用方法:讲解灭火器的种类、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火灾逃生和自救互救:教授火灾逃生的原则和方法,以及自救互救的技巧。

4.消防安全规定:介绍消防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日常生活中应遵守的消防安全规定。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1.讲授法:用于讲解防火防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讨论法:学生就防火防爆相关话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火灾和爆炸事故案例,让学生从中吸取教训。

4.实验法:进行灭火设备的使用实验,以及火灾逃生的模拟演练。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防火防爆教材。

2.参考书:提供防火防爆相关的参考书籍,供学生课后阅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直观地展示防火防爆知识和技能。

4.实验设备:准备灭火器、灭火设备等实验器材,进行实地操作演练。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取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防火防爆相关作业,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

防火与防爆工程课程设计

防火与防爆工程课程设计

防火与防爆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防火与防爆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及重要性;2. 掌握防火防爆设施的种类、性能、适用范围及工作原理;3. 理解防火防爆法规、标准和相关政策。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分析火灾爆炸事故原因、提出预防措施的能力;2.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防火防爆设施、检查和维护设备的能力;3. 培养学生编制防火防爆预案和开展应急演练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防火防爆安全,树立安全意识;2. 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其积极参与防火防爆工作;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遵守纪律的良好品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程,旨在培养学生防火与防爆工程方面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化学基础知识,但对防火防爆工程了解较少,动手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防火防爆工程实际,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预定的学习成果,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防火与防爆工程基本概念- 火灾爆炸的形成与发展- 防火防爆工程的意义及任务2. 防火防爆设施与设备- 防火设施:灭火器、消防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 防爆设施:隔爆、增安、本质安全型等- 设备检查、维护与操作3. 防火防爆法规与标准- 相关法律法规:消防法、安全生产法等- 防火防爆标准:GB50016、GB50058等4. 火灾爆炸事故原因与分析- 火灾爆炸事故典型案例分析- 火灾爆炸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5. 防火防爆预案与应急演练- 预案的编制与实施- 应急演练的组织与评估6. 防火防爆工程实践- 实地考察防火防爆设施- 模拟演练:灭火、疏散逃生等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防火与防爆工程基本概念第二周:防火防爆设施与设备第三周:防火防爆法规与标准第四周:火灾爆炸事故原因与分析第五周:防火防爆预案与应急演练第六周:防火防爆工程实践本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章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防火防爆工程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综合楼防火防爆课程设计

综合楼防火防爆课程设计

综合楼防火防爆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旨在让学生掌握综合楼防火防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应急处理能力。

具体包括:1.知识目标:了解综合楼防火防爆的基本知识,掌握火灾和爆炸的成因、危害及预防措施;掌握消防设施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了解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执行。

2.技能目标:学会正确使用消防设施和应急设备;具备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初步判断和处置能力;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认识到防火防爆的重要性;养成遵守消防安全规范的习惯;增强学生关爱生命、保护家园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综合楼防火防爆基本知识:火灾和爆炸的成因、危害及预防措施;消防设施的种类和功能;消防安全管理。

2.消防设施的使用方法:灭火器的选择和使用;消防栓的配置和操作;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的设置;防火门、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设施的使用。

3.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执行:应急预案的编制原则;应急预案的要素;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

4.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处置:火灾报警和处置程序;爆炸事故的应急措施;人员疏散和救援。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讲解防火防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掌握相关理论。

2.讨论法:学生就防火防爆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火灾和爆炸事故案例,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实验法:进行消防设施的操作演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四、教学资源为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运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防火防爆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教案等多媒体资料,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实验设备:配置消防设施和应急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防火与防爆技术课程设计

防火与防爆技术课程设计

防火与防爆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防火与防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重要性;2. 掌握防火与防爆的技术措施,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灭火设备、防爆设备等;3. 了解我国防火与防爆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防火与防爆知识,分析、评估火灾与爆炸风险的能力;2. 提高学生设计、实施防火与防爆措施的能力;3. 培养学生应对火灾与爆炸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防火与防爆安全的意识,养成安全防护的习惯;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积极参与防火与防爆宣传和实践活动;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尊重生命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安全技术类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防火与防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安全意识。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生,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但对防火与防爆知识了解有限。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防火与防爆基础知识- 火灾与爆炸的概念、原因及危害- 防火与防爆的基本原理- 我国防火与防爆法律法规及标准简介2. 防火技术措施-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其工作原理- 灭火设备的种类、性能及使用方法- 消防设施的使用与维护3. 防爆技术措施- 防爆设备的作用与分类- 防爆电器的选用与安装- 防爆场所的安全管理4. 火灾与爆炸事故的应急处理- 火灾与爆炸事故的报警流程- 灭火与疏散逃生方法- 现场急救知识5. 实践教学环节- 消防演练:灭火器、消防栓等的使用- 紧急疏散演练- 防火与防爆设施的认识与操作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课本内容,科学、系统地组织。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学内容涵盖防火与防爆知识的各个方面,旨在提高学生的安全素养和实践能力。

某商场防火防爆课程设计

某商场防火防爆课程设计

某商场防火防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防火防爆的基本概念,掌握火灾和爆炸的形成原因。

2. 学生能够掌握商场防火防爆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

3. 学生能够了解商场防火防爆的相关法律法规。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商场中可能存在的火灾和爆炸隐患。

2. 学生能够设计并实施简单的商场防火防爆预案。

3.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消防设施和器材,进行基本的灭火和救援操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树立安全意识,认识到防火防爆的重要性,自觉遵守相关法规。

2. 学生能够培养团结协作、临危不惧的品质,提高应对火灾和爆炸等突发事件的能力。

3. 学生能够关注社会公共安全,积极参与防火防爆宣传和实践活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安全教育与学科知识相结合的实践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防火防爆意识和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初中阶段,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但对防火防爆知识了解有限。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案例分析和现场操作为主要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防火防爆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

通过课程学习,实现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能力提升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火灾与爆炸的基本概念- 火灾的形成原因及特点- 爆炸的形成原因及特点2. 商场防火防爆的重要性- 商场火灾爆炸的危害- 防火防爆对商场安全的意义3. 商场防火防爆措施- 建筑设计要求- 消防设施设备及使用方法- 应急预案制定与实施4. 相关法律法规- 防火防爆相关法律法规概述- 商场防火防爆的具体规定5. 案例分析与实操演练- 火灾爆炸典型案例分析- 现场操作:灭火器材的使用、逃生演练等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火灾与爆炸的基本概念第二课时:商场防火防爆的重要性第三课时:商场防火防爆措施(建筑设计要求、消防设施设备及使用方法)第四课时:商场防火防爆措施(应急预案制定与实施)第五课时:相关法律法规及案例分析第六课时:实操演练(灭火器材的使用、逃生演练等)教学内容关联课本:《消防安全知识》第四章 防火防爆,结合课本内容,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防火防爆设计课程设计

防火防爆设计课程设计

防火防爆设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防火防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能够了解火灾和爆炸的危害,掌握防火防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提高学生的防火防爆意识和能力。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火灾和爆炸的危害,掌握防火防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技能目标: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火灾和爆炸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关注公共安全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防火防爆的基本知识,火灾和爆炸的危害,防火防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火灾和爆炸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具体的教学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防火防爆的基本知识1.1 火灾和爆炸的危害1.2 防火防爆的基本概念第二章:防火防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1 防火防爆的基本原则2.2 防火防爆的基本方法第三章:火灾和爆炸事故的预防和处理3.1 火灾和爆炸事故的预防3.2 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处理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通过讲授法,使学生掌握防火防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讨论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防火防爆的重要性和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法,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通过实验法,使学生能够亲手实践,加深对防火防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教材和参考书将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资源;多媒体资料将用于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实验设备将用于实验教学,使学生能够亲手实践,加深对防火防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

评估方式应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平时表现评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防火与防爆工程课程设计

防火与防爆工程课程设计

防火与防爆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防火与防爆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火灾爆炸的成因、危害及预防措施;2. 掌握防火防爆设施的种类、原理及使用方法,如消防器材、防爆设备等;3. 了解我国防火与防爆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提出合理的防火防爆措施;2. 能够正确使用消防器材和防爆设备,提高应对突发火灾爆炸事件的能力;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防火防爆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其认识到防火与防爆工作的重要性;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公共安全问题,积极参与防火与防爆宣传;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提高应对火灾爆炸等突发事件的信心。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性较强的安全知识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防火与防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学生特点:高中生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但对安全知识了解不足,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和实践活动提高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要求:结合实际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动手操作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今后的工作生活打下坚实的安全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火灾爆炸基础知识:包括火灾爆炸的定义、分类、成因及危害;教材章节:第一章 防火与防爆基础知识2. 防火防爆设施与设备:介绍消防器材、防爆设备等种类、原理及使用方法;教材章节:第二章 防火防爆设施与设备3. 防火防爆措施及案例分析:分析火灾爆炸事故原因,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教材章节:第三章 防火防爆措施及案例分析4. 防火防爆法律法规:普及我国防火与防爆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法制观念;教材章节:第四章 防火防爆法律法规5.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消防器材操作、火灾逃生演练等实践活动;教材章节:第五章 实践操作6. 防火防爆方案设计: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防火防爆方案;教材章节:第六章 防火防爆方案设计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火灾爆炸基础知识学习;第二周:防火防爆设施与设备学习;第三周:防火防爆措施及案例分析;第四周:防火防爆法律法规学习;第五周:实践操作及总结;第六周:防火防爆方案设计及展示。

防火防爆课程设计cad

防火防爆课程设计cad

防火防爆课程设计cad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防火防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预防和应对火灾和爆炸事故。

具体的教学目标包括:1.知识目标:(1)了解火灾和爆炸的危害性;(2)掌握防火防爆的基本知识和方法;(3)了解火灾和爆炸的预防措施和应对方法。

2.技能目标:(1)学会使用灭火器和灭火器材;(2)学会火灾逃生和急救的基本技能;(3)能够分析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对防火防爆重要性的认识;(2)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紧急应变能力;(3)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积极参与防火防爆工作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火灾和爆炸的危害性:介绍火灾和爆炸对人类和社会的危害,让学生了解防火防爆的重要性。

2.防火防爆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讲解防火防爆的基本知识,包括火灾和爆炸的成因、预防措施和应对方法。

3.灭火器和灭火器材的使用:介绍灭火器的种类和适用范围,讲解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4.火灾逃生和急救的基本技能:讲解火灾逃生的方法和步骤,介绍急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5.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分析与预防:分析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原因,引导学生提出预防措施。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火灾和爆炸的危害性、防火防爆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防火防爆的措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案例分析法:分析火灾和爆炸事故的案例,引导学生从中吸取教训,提高防火防爆意识。

4.实验法:进行灭火器和灭火器材的使用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防火防爆的操作过程。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本节课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符合课程标准的防火防爆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性的知识学习。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防火防爆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防火与防爆课程设计

防火与防爆课程设计

防火与防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防火防爆的基本概念,掌握火灾爆炸的成因、危害及预防措施。

2. 使学生掌握火警报警方法、灭火器材的使用和火灾逃生自救技能。

3. 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认识到防火防爆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火灾爆炸事故原因的能力,提高防范意识。

2. 使学生能够熟练操作灭火器材,具备初期火灾扑救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在火灾发生时的应急反应能力,掌握有效的逃生自救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观,增强防火防爆的责任感。

2.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提高面对突发火灾爆炸事故的心理素质。

3. 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养成遵守消防法律法规的良好习惯。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安全知识教育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防火防爆意识,增强火灾应急处理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但安全意识相对薄弱。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遵守防火防爆规定。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预定的学习成果,确保防火防爆知识深入人心。

二、教学内容1. 火灾爆炸基础知识:包括火灾爆炸的成因、危害、分类及预防措施,涉及教材第一章内容。

- 火灾爆炸成因及危害- 火灾爆炸分类- 预防火灾爆炸的基本措施2. 灭火器材的使用与维护:包括各类灭火器材的识别、操作方法、维护保养,涉及教材第二章内容。

- 灭火器材的种类及性能- 灭火器材的操作方法- 灭火器材的维护保养3. 火灾报警与初期火灾扑救:包括火警报警方法、初期火灾扑救技巧,涉及教材第三章内容。

- 火警报警流程及注意事项- 初期火灾扑救方法及技巧4. 火灾逃生自救与互救:包括火灾逃生自救方法、互救技巧及注意事项,涉及教材第四章内容。

- 火灾逃生自救方法- 火灾互救技巧- 火灾逃生注意事项5. 消防法律法规:包括我国消防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违反消防法规的法律责任,涉及教材第五章内容。

教学楼防火防爆课程设计

教学楼防火防爆课程设计

教学楼防火防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教学楼防火防爆的基本知识,掌握消防设施的使用方法和火灾时的应急逃生路线。

2. 学生能够掌握火灾的分类、燃烧的条件和爆炸的危害。

3. 学生能够了解我国教学楼防火防爆的相关法律法规。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栓等,具备初步的灭火技能。

2. 学生能够根据火场情况,制定合理的逃生计划,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实地演练,熟练掌握火灾逃生技巧和防爆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教学楼防火防爆的重要性,增强安全意识。

2. 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尊重生命,关爱他人。

3.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防火防爆活动,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安全教育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年龄在6-12岁之间,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但安全意识相对薄弱。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教学楼防火防爆基础知识:火灾的分类、燃烧条件、爆炸的危害。

- 消防设施的使用方法:灭火器、消防栓、消防报警器等。

- 火灾逃生技巧:识别安全出口、低姿逃生、使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

- 防爆措施:易燃易爆物品的分类、防爆器材的使用。

2. 实践操作:- 消防设施操作演练:分组进行灭火器、消防栓的操作练习。

- 火灾逃生演练:组织学生在教学楼进行模拟火灾逃生演练。

- 防爆器材操作演示:邀请专业人员为学生演示防爆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

3. 教学大纲安排:- 第一课时:教学楼防火防爆基础知识学习。

- 第二课时:消防设施的使用方法学习及实践操作。

- 第三课时:火灾逃生技巧学习及实践操作。

- 第四课时:防爆措施学习及实践操作演示。

教学内容关联教材章节:- 《安全教育》教材第三章:防火防爆基础知识。

12防火防爆课程设计

12防火防爆课程设计

12防火防爆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防火防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我保护能力。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火灾和爆炸的危害性,掌握防火防爆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了解火灾和爆炸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技能目标:使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能够进行简单的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应急处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遵守消防法律法规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火灾和爆炸的危害性、防火防爆的基本知识、火灾和爆炸的预防措施、应急处理方法等。

具体的教学大纲如下:1.火灾和爆炸的危害性:介绍火灾和爆炸对人身和财产的危害,分析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原因。

2.防火防爆的基本知识:介绍防火防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火灾的分类、灭火器材的使用等。

3.火灾和爆炸的预防措施:介绍火灾和爆炸的预防措施,包括火灾隐患的排查和整改、安全疏散的设计等。

4.应急处理方法:介绍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包括报警、疏散、灭火等。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防火防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火灾和爆炸事故的案例,使学生了解火灾和爆炸的危害性,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3.实验法: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提高学生的应急处置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1.教材:选用正规出版社出版的防火防爆教材,内容全面,结构合理。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防火防爆相关的参考书籍,以拓展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防火防爆的知识和技能。

4.实验设备:准备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进行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在防火防爆课程中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取多种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表现,评估其对防火防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防火防爆技术课程设计

防火防爆技术课程设计

防火防爆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防火防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措施;2. 使学生掌握火灾爆炸事故的类型、原因及危害;3. 帮助学生掌握防火防爆设备的使用方法及日常检查维护。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具备分析和评估火灾爆炸风险的能力;2. 培养学生运用防火防爆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在火灾爆炸事故中的应急处理和逃生自救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防火防爆安全,树立安全意识;2.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参与防火防爆工作的精神;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成为防火防爆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用技术课程,结合理论与实际操作,旨在提高学生的防火防爆意识和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好奇心强,动手能力强,但安全意识相对薄弱。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案例分析、实验演示、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防火防爆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火灾爆炸基本概念与原理;- 火灾爆炸类型、原因及危害;- 防火防爆技术措施及设备;- 防火防爆法规与标准。

2. 实践操作:- 防火防爆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火灾爆炸风险分析与评估;- 火灾爆炸事故应急处理与逃生自救;- 防火防爆宣传与教育培训。

教学大纲:第一周:火灾爆炸基本概念与原理,介绍防火防爆技术措施;第二周:防火防爆设备的使用与维护,学习相关法规与标准;第三周:火灾爆炸风险分析与评估,案例分析;第四周:火灾爆炸事故应急处理与逃生自救,实践操作;第五周:防火防爆宣传与教育培训,小组讨论与总结。

教材章节:第一章:火灾爆炸基本概念与原理;第二章:防火防爆技术措施及设备;第三章:防火防爆法规与标准;第四章:火灾爆炸风险分析与评估;第五章:火灾爆炸事故应急处理与逃生自救。

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使学生全面掌握防火防爆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防火防爆宿舍楼课程设计

防火防爆宿舍楼课程设计

防火防爆宿舍楼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防火防爆的基本概念,掌握宿舍楼火灾爆炸的原因及危害。

2. 学生能掌握基本的防火防爆知识,如灭火器的种类、使用方法,火场逃生技巧等。

3. 学生了解我国关于防火防爆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法制观念。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宿舍楼潜在的火灾爆炸风险,并提出合理的预防措施。

2. 学生能熟练操作灭火器,掌握火场逃生的基本技能。

3. 学生能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树立防火防爆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自觉维护宿舍楼的安全。

2. 学生增强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在紧急情况下互帮互助的能力。

3. 学生培养遵纪守法、关爱生命的价值观,提高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安全知识教育课程,结合学生所在年级,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防火防爆意识和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青少年阶段,好奇心强,活泼好动,但安全意识相对较弱,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提高其防火防爆意识。

教学要求:教师应采用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防火防爆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的目标。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火灾爆炸的基本概念、原因及危害。

- 防火防爆的基本原则和措施。

- 灭火器的种类、原理及使用方法。

- 火场逃生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

- 我国防火防爆相关法律法规。

2. 实践操作:- 灭火器的实际操作演练。

- 火场逃生模拟演练。

3. 案例分析:- 分析典型的火灾爆炸案例,总结经验教训。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火灾爆炸基本概念、原因及危害,防火防爆基本原则。

第二课时:灭火器的种类、原理及使用方法,火场逃生技巧。

第三课时:防火防爆法律法规,案例分析。

第四课时:实践操作,灭火器操作演练和火场逃生模拟演练。

教学内容与课本关联性: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教材中关于防火防爆的知识点,确保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厂房防火防爆课程设计

厂房防火防爆课程设计

厂房防火防爆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厂房防火防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遵守安全生产法规的意识,提高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互救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火灾和爆炸的危害、原因及预防措施;掌握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火灾逃生技巧等应急处理方法。

2.技能目标:学会正确使用灭火器进行初期火灾扑救;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有序地实施火灾逃生。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关注安全的价值观,增强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厂房防火防爆基本知识:火灾和爆炸的危害、原因及预防措施。

2.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灭火器的种类、适用范围、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3.火灾逃生技巧:火灾逃生的原则、方法、注意事项及应急预案。

4.应急处理方法:初期火灾扑救、受伤人员救治、拨打急救电话等。

5.安全生产法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及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厂房防火防爆基本知识、灭火器使用方法、火灾逃生技巧等。

2.讨论法:学生就安全生产法规、应急预案等内容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案例分析法:分析火灾和爆炸事故案例,让学生从中吸取教训,提高防火防爆意识。

4.实验法:进行灭火器使用操作演练,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灭火方法。

5.实地考察法:学生参观工厂、企业,了解安全生产实际情况,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防火防爆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防火防爆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教学视频等,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4.实验设备:准备灭火器、烟雾发生器等实验设备,进行实地操作演练。

5.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渠道。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评估将全面考核学生在防火防爆知识掌握、技能应用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进步。

评估方式包括: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环节,记录学生的表现,评估其积极参与和安全意识。

防灭火与防爆课程设计

防灭火与防爆课程设计

防灭火与防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燃烧的基本原理,掌握防火、灭火和防爆的基本知识。

2. 学生能够掌握不同类型的火源和易燃易爆物质的特点,了解相应的防范措施。

3. 学生能够了解火灾、爆炸的危害及对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评估火灾、爆炸的危险性,制定预防措施。

2. 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灭火方法,使用灭火器材进行初期灭火。

3. 学生能够掌握火场逃生自救技能,提高应对火灾、爆炸的应变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树立安全意识,认识到防火、灭火和防爆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主动预防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3. 学生能够关心社会消防安全,积极参与消防宣传活动,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安全知识教育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但安全意识相对薄弱。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通过案例分析和模拟演练,使学生掌握防灭火与防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安全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主动关注消防安全,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二、教学内容1. 燃烧的基本原理:包括燃烧的三个条件(氧气、可燃物、点火温度),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一节2. 火灾、爆炸的危害与防范:介绍火灾、爆炸的危害,分析火源、易燃易爆物质的特点,讲解防范措施。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二节3. 灭火器材与灭火方法:介绍常见灭火器材的类型、性能及使用方法,讲解初期灭火的操作要领。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一节4. 火场逃生自救:讲解火场逃生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技巧,分析火场逃生的误区。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二节5. 消防安全意识与责任:强调消防安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意识,提高消防安全素养。

防火防爆课程设计

防火防爆课程设计

防火防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防火防爆的基本概念,掌握燃烧爆炸的基本条件;2. 掌握火灾爆炸的危害、成因和防护措施;3. 了解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知道火灾报警电话及正确报警方法。

技能目标:1. 学会正确使用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栓等;2. 能够分析火灾爆炸现场,制定初步的逃生路线和自救互救方法;3. 提高火灾爆炸事故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认识到防火防爆的重要性;2. 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珍惜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安全;3. 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社会消防安全工作。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安全知识教育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防火防爆意识,增强安全防护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青少年阶段,好奇心强,活泼好动,但安全意识相对较弱,需要引导和培养。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防火防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火灾爆炸事故的应对能力,培养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火灾爆炸基本知识:包括燃烧的三要素,爆炸的分类及原理,火灾爆炸的危害及成因。

教材章节:第一章 防火防爆基础知识2. 防火防爆措施:介绍火灾爆炸预防措施,如安全用电、易燃易爆物品管理、火源控制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 防火防爆措施3. 消防设施使用:教授灭火器、消防栓等消防设施的正确使用方法。

教材章节:第三章 消防设施与器材4. 逃生自救与互救:讲解火灾爆炸发生时的逃生技巧、自救互救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材章节:第四章 火灾爆炸事故应急处理5. 法律法规与报警方法:普及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教授正确的火灾报警方法。

教材章节:第五章 法律法规与报警求助6. 实践操作与演练:组织学生进行消防设施操作、逃生演练等活动,提高实际应对能力。

教材章节:第六章 实践操作与演练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课时:火灾爆炸基本知识第二课时:防火防爆措施第三课时:消防设施使用第四课时:逃生自救与互救第五课时:法律法规与报警方法第六课时:实践操作与演练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系统讲解防火防爆的基本知识、法律法规及报警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防火防爆技术课程设计

防火防爆技术课程设计

防火防爆技术课程设计
防火防爆技术课程设计
一、课程介绍
本课程是针对工程管理学科的学生进行的一门重要且专业性深厚的课程,主要介绍防火防爆技术的相关知识,以达到提高学生对于爆炸危险及防范防火防爆技术管理的认识应用能力的目的。

二、课程理念
防火防爆技术是现代社会生活中重要的一门专业,在工程管理学科中占据一定的地位,为了改善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使得其得以正确认识和使用防火防爆技术,本课程以安全第一为理念,以强调在火灾和爆炸等危害情况之前就要采取正确的措施作为目的,努力让学生了解防火防爆技术的原理,并像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和实施防火防爆技术的方案,为社会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三、课程内容
1、防火防爆技术概述
2、安全管理方针
3、消防技术原理
4、防爆安全设计
5、防爆安全操作
6、消防设施维护保养
7、应急处理
四、教学方法
1、理论教学:通过教师幻灯片,采用教授式的讲授方式,系统地讲解防火防爆技术的原理。

2、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施工安装设计相关知识,以及防火防爆设备操作技术。

3、课堂讨论:实时讨论涉及到的安全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提高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

4、案例研究:通过案例研究,加以分析,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防火防爆技术。

五、教学目标
1、提升学生对防火防爆技术的认识,熟悉防火防爆技术的基本常识;
2、掌握消防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及安全管理的基本方法;
3、培养学生积极的安全意识,并能熟练操作施工设施,熟练运用防火防爆技术;
4、使学生具有分析防火防爆安全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考虑多种安全因素后可以制定施工安装设计方案。

防火防爆技术课程设计

防火防爆技术课程设计

防火防爆技术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防火防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我保护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防火防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常见的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3.熟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和适用范围。

4.能够正确使用灭火器进行初期灭火;5.能够分析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6.能够制定简单的防火防爆计划,并实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其认识到防火防爆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使其在紧急情况下能够采取正确的行动;3.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爱护,使其明白防火防爆是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防火防爆的基本知识、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等。

具体内容如下:1.防火防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包括电气火灾、燃气泄漏爆炸等;3.灭火器的种类、使用方法和适用范围;4.防火防爆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讲解防火防爆的基本知识和原理,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2.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的火灾和爆炸事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4.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灭火器进行初期灭火,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防火防爆技术基础》;2.参考书:相关防火防爆的专业书籍;3.多媒体资料:火灾和爆炸事故的视频资料;4.实验设备:灭火器、模拟火灾和爆炸场景的设备。

通过以上教学资源的使用,我们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防火防爆的知识和技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前言 (1)第一章工程概况 (2)第二章工程项目分析 (3)2.1 工艺流程介绍 (3)2.1.1酒精生产工艺 (3)2.1.2酒精发酵机制 (4)2.2 酒精的火灾爆炸危险性 (5)2.3 副产品爆性及毒性 (6)第三章危险区域划分 (8)3.1 评价单元划分的原则和方法 (8)3.2 划分区间 (9)第四章总平面布置 (10)4.1 选址和布置 (10)4.2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11)4.3 防火间距 (12)第五章防爆电气的设计 (13)5.1 电气防爆危险环境分区 (13)5.2 电气设计要求 (13)第六章防火防爆措施 (16)第七章总结 (18)参考文献 (19)附录 (20)前言在现代化工生产工艺和储存中,火灾与爆炸灾害是最主要的危害之一。

近几年来,我国化工系统所发生的各类事故中,由于火灾爆炸导致的人员死亡为各类事故之首,由此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也相当可观。

因此了解化学品的火灾与爆炸危害,正确进行危险性评价,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对搞好安全生产,防止事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化工企业中存在着各种火灾爆炸隐患,具体针对化工厂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我进行了防火防爆的设计,通过对生产工艺的了解,根据生产原料及产品的性质,生产工艺过程,进行合理设计。

对厂区进行合理分区布置,大致可分为:生产区、储存区、生活区以及附属设施区四个部分。

根据相关规定进行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并采取合适的方法消除火灾爆炸隐患。

本次课程设计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系统的对防火防爆这门专业课有了更深的认识,掌握了危化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危险因素,以及控制方法,从中也发现了很多问题,遇到了很多困难,但通过努力解决这些困难让我对酒精的生产以及储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在课程设计中出现的错误恳请同学和老师指正,在此感谢老师的指导和同学们的帮助。

第一章工程概况长沙市天顺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化工的公司,是经国家相关部门批准注册的2000年成立的公司。

公司成立以来,秉承:顾客至上,诚信第一的原则,凭借科学的管理方式和先进的经营理念,脚踏实地一步一个阶梯的发展成为中南地区化工流通行业中规模最大,实力最强,品种最全,信誉最好的化工公司。

天顺化工有限公司主营甲醇,乙醇,食用酒精工业酒精,醋酸乙酯,甲苯,二甲苯,丙酮,玉米淀粉,口服葡萄糖,片碱,硬脂酸1801(抛光精)甲醇燃料,醇基,甲醇炉头,甲醇燃料技术,固体酒精技术,求购废甲,乙醇,废酮,废苯,废脂,废医药中间体,废乙腈,废四氢呋喃,废吡啶。

公司位于中国湖南长沙市芙蓉区长沙市高桥大市文体城3区12栋。

图1-1 天顺化工有限公司第二章工程项目分析2.1 工艺流程介绍2.1.1酒精生产工艺我国酒精生产以发酵法为主,大多数工厂是采用薯干和玉米为原料。

为了进一步提高酒精生产水平,各国的工程技术人员都在研究新型的酒精发酵方法,如目前已在工业生产上应用的固定化细胞酒精发酵法,耐高温活性干酵母发酵法等新的发酵工艺。

在设备方面也有不少新型生物反应器出现,如单罐连续搅拌反应器、酵母回用连续搅拌反应器、塔式反应器、细胞固定化反应器等。

酒精蒸馏工艺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

进一步改造了蒸馏塔板结构,并研究新的蒸馏工艺。

目前研究较多的蒸馏工艺有高效节能的差压式蒸馏,膜分离酒精等。

随着乙醇传感器和微机控制系统的应用,酒精工业的生产水平将有新的突破。

图2-1 生产工艺图温水蒸汽↓↓原料→除杂→粉碎→拌料→泵→蒸煮→成熟蒸煮醪送入糖化锅2.1.2酒精发酵机制在酒精发酵过程中主要经过下述4个阶段第一阶段葡萄糖磷酸化生成1,6-二磷酸果糖第二阶段1,6-二磷酸果糖分解生成两个分子的磷酸丙糖第三阶段3-磷酸甘油醛经氧化磷酸化生成1,3-二磷酸甘油酸,在生成丙酮酸。

第四阶段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将丙酮酸继续降解,生成乙醇。

2.1.3酒精发酵的目的和要求1、目的:淀粉质原料经过预处理、蒸煮和糖化等作用,大部分淀粉转化成可发酵性糖。

可发酵性糖在酵母菌的作用下,转变为酒精和二氧化碳,获得酒精产品。

2、要求:酒精生产要求用最少原料来生产尽可能多的酒精产品,并尽量减少发酵损失,为达到此目的,必须创造如下有利条件:(1)在发酵前期,要创造条件,让酵母菌繁殖到一定数量。

(2)保持一定量的糖化酶活力,保证后糖化作用继续进行,使糖化醪中的淀粉和糊精继续被分解,生成可发酵性糖。

(3)发酵过程的中、后期,创造厌氧条件,使酵母在无氧条件下将糖分变成酒精。

(4)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应设法排除,并注意回收二氧化碳逸出时夹带的酒精。

2.2 酒精的火灾爆炸危险性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易挥发、易燃烧,不导电的液体。

酒精属于一级易燃液体,闪点低于28。

如汽油、酒精、丙酮和苯等有酒的气味和刺激的辛辣滋味,微甘。

学名是乙醇,分子式C2H6O,(酒精燃烧C2H5OH+3O2=2CO2+3H2O)因为它的化学分子式中含有羟基,所以叫做乙醇,比重0.7893(20/4°)。

酒精危险特性:极易燃、气态酒精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爆炸燃烧。

气态酒精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乙醇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引起爆炸,爆炸极限浓度3.5-18.0%(W)。

EU分类:可燃 (F);警示性质标准词:R11安全建议标准词:S2, S7, S16闪点:286.15 K (13 °C or 55.4 °F)毒性:属微毒性。

急性毒性:LD507060mg/kg(兔经口);7340mg/kg(兔经皮);LC5037620mg/m3,10小时(大鼠吸入);人吸入4.3mg/L×50分钟,头面部发热,四肢发凉,头痛;人吸入2.6mg/L×39分钟,头痛,无后作用。

刺激性:家兔经眼:500mg,重度刺激。

家兔经皮开放性刺激试验:15mg/24小时,轻度刺激。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经口10.2g/(kg·天),12周,体重下降,脂肪肝。

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鼠伤寒沙门氏菌阴性。

显性致死试验:小鼠经口1~1.5g/(kg·天),2周,阳性。

生殖毒性:大鼠腹腔最低中毒浓度(TDL0):7.5g/kg(孕9天),致畸阳性。

致癌性:小鼠经口最低中毒剂量(TDL0):340mg/kg(57周,间断),致癌阳性。

(一)物理性质纯净的酒精是无色、透明具有酒味和微弱香辣味的液体,易挥发。

液体所含酒精浓度百分比不同。

其沸点、比重、凝固点、燃点等均不同。

如95%(重量)的酒精溶液,沸点是78.18℃。

常用的酒精比重为0.7893g/ml,沸点78.3℃,自燃点558℃,闪点12℃。

酒精燃烧时,每1kg酒精完全燃烧后约能放出7000一7100kcal约热量。

可为工业生产提供热能。

酒精又是一种很好的有机溶剂,它能和水、乙醚、甘油等以任意比混合。

酒精与水混合时,放出热量、体积缩小。

体积缩小这一性质在配制一定体积的混合溶液时值得注意。

(二)化学性质燃烧时发出不易见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燃烧后生成CO2和H2O。

酒精能与碱金属作用放出氢气。

酒精与浓硫酸共热发生失水反应,生成乙烯或乙醚。

酒精在高锰酸钾或重铬酸酒席与浓硝酸作用,生成硝酸乙醋。

硝酸乙酯受热分解。

会发生猛烈爆炸钾等氧化剂作用下,能迅速氧化生成乙醛,并进一步气化生成乙酸(冰醋酸)。

酒精与有机酸作用,生成有机酸乙酯。

(三)酒精的生化性质酒精能使细胞蛋白质凝固变性,因此具有杀菌能力,75%的酒精杀菌力最强。

少量的酒精对人大脑具有兴奋作用。

2.3 副产品爆性及毒性杂醇油:杂醇油是由酿酒原料所含的氨基酸与糖类在发酵过程中经一系列的生化反应而生成的,其构成部分有各自的香气与口味,其总量及各种醇类的含量比例直接左右着白酒的风味,因此白酒中不能没有杂醇油。

但是杂醇油的含量不可过高,多量的杂醇油将导致人头疼、头晕,它在人体内氧化分解的速度较慢,毒性较乙醇强,且随碳数的增加呈加剧的趋势。

因此,白酒中杂醇油的含量应严格控制在国标规定的范围内——60°蒸馏酒的杂醇油含量应不超过0.20g/100ml(以异丁醇与异戊醇计)。

乙烯:吸入高浓度乙烯可立即引起意识丧失,无明显的兴奋期,但吸入新鲜空气后,可很快苏醒;对眼及呼吸道粘膜有轻微刺激性;液态乙烯可致皮肤冻伤;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可引起头昏、全身不适、乏力、思维不集中。

个别人有胃肠道功能紊乱。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易燃。

甲醇:工业酒精由乙烯水化法制得,在生成主产物乙醇的同时也会有副反应发生,副反应的产物就是少量甲醇,在乙醇的精馏过程中很难把甲醇除尽,工业酒精成品中会含有少量甲醇杂质。

甲醇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视神经和视网膜有特殊选择作用,引起病变;可致代射性酸中毒。

急性中毒:短时大量吸入出现轻度眼上呼吸道刺激症状;经一段时间潜伏期后出现头痛、头晕、乏力、眩晕、酒醉感、意识朦胧、谵妄,甚至昏迷。

视神经及视网膜病变,可有视物模糊、复视等,重者失明。

代谢性酸中毒时出现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呼吸加速等。

慢性影响:神经衰弱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粘膜刺激,视力减退等。

皮肤出现脱脂、皮炎等。

燃爆危险:该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三章危险区域划分3.1 评价单元划分的原则和方法一般将生产工艺、工艺装置、物料的特点和特征与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分布有机结合进行划分,还可以按评价的需要将一个评价单元再划分为若干子评价单元或更细致的单元。

评价单元的划分并不要求绝对一致。

常用的评价单元划分原则和方法如下:(1)以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为主划分评价单元1)对工艺方案、总体布置及自然条件、环境对系统影响等综合方面的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和评价,可将整个系统作为一个评价单元。

2)将具有共性危险因素、有害因素的场所和装置划为一个单元。

(2)以装置和物质特征划分评价单元1)按装置工艺功能划分。

2)接布置的相对独立性划分。

3)按工艺条件划分评价单元。

4)按贮存、处理危险物品的潜在化学能、毒性和危险物品的数量划分评价单元。

5)根据以往事故资料,将发生事故能导致停产、波及范围大、造成巨大损失和伤害的关键设备作为一个单元;将危险性大且资金密度大的区域作为一个单元;将危险性特别大的区域、装置作为一个单元;将具有类似危险性潜能的单元合并为一个大单元。

(3)依据评价方法的有关具体规定划分。

如ICI公司的蒙德火灾、爆炸、毒性指标法需要结合物质系数以及操作过程、环境或装置采取措施前后的火灾、爆炸、毒性和整体危险性指数等划分评价单元;故障假设分析方法按问题分门别类,例如按照电气安全、消防、人员安全等问题分类划分评价单元;再如模糊综合评价法需要从不同角度(或不同层面)划分评价单元,再根据每个单元中多个制约因素对事物作综合评价,建立各评价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