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社会企业的调研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社会企业的调研报告
一、调研情况
(一) 机构基本情况
1、机构成立时间
图1:机构创建时间
如图1所示,所有机构均成立于XX年以后,其中2家机构成立于XXXX年,8家机构成立于XXXX年,4家机构成立于XX年及以后。经计算,14家机构的平均存续时间为年。
在欧美等地区,社会企业是在公益组织发展上百年以后才有组织地出现的。和欧美地区不同,在北京,公益组织在上世纪90年代大量出现,社会企业紧随公益组织在XX年以后大量涌现。
2、机构规模
图2:机构年收入(XX年)
如图2所示,14家机构中,有7家XX年收入在100200万(不含100万)之间,有4家在100万及以下,1家在200300万(不含200万),1家在300400万(不含300万),1家在500万以上。经计算,14家机构XX年平均收入为万元。
所有受访机构XX年收入小于1000万,均属小微企业;结合年的平均存续时间和万元的平均年度收入来看,受访机构与商业企业相比,发展速度缓慢。
3、机构注册类型
图3:机构注册类型
如图3所示,14家机构中有8家在工商部门注册(其中3家因工作需要,正在申请民政部门注册),1家在民政部门注册(有工商注册的计划),4家同时在工商及民政部门注册,1家未在大陆地区任何部门注册,也在争取民政部门注册。
造成受访机构注册类型多样的原因,不仅和社会企业的来源有关(如部分机构仅是社会组织的一个部门,部分机构从商业企业转型而来),也和政府相关政策有关(如部分机构原本计划在民政部门注册,但由于政策限制选择工商部门注册,但一直没有放弃申请民政部门注册,有的机构原本选择工商部门注册,为了顺利申请政府资助,又同时选择民政部门注册)。同时选择工商和民政部门注册的机构,基本上还是一对人马两块牌子,其商业部分和社会公益部分独立和配合的有效方法还在探索之中。
4、对社会企业的认知
图4:是否了解社会企业的概念并认为自身是社会企业或计划成为社会企业
如图4所示,所有机构均表示了解社会企业的概念,认为社会企业是“用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并认为自身是社会企业或计划成为社会企业。
经过有关机构多年来的不断努力,社会企业概念已在受访机构中有了很好的认知。
5、对利润分红的认知
图5:机构分红情况
如图5所示,14家机构中,2家机构无数据,其余12家机构中,有1家表示不可以分红,所有利润应用于机构的扩张和社会目标的实现,11家表示可以分红(分红比例也有差异,比如有机构明确表示30%利润不能分红),但是其中至少有9家未分红(原因是这些机构尚处于发展期,有的尚未实现盈利,有的将盈利用于产品研发,无力分红,有的为民政部门注册,但有工商注册计划且愿意分红)。
目前我国有关社会企业分红比例的意见均来自于国外经验和学者研究,而各国社会企业的官方分红标准各有不同,学者对此也各持己见,因此各机构对于社会企业是否应该分红、分红比例是多少也持不同态度。分红有利于激励管理团队和吸引外部注入,不分红有助于保持机构的独立性和目的的纯粹性,应慎重决策。
(二) 创始人情况
1、年龄
图6:创始人年龄
如图6所示,14家机构的创始人年龄为2160之间,其中3140岁的为6家,5160岁的为5家,4150岁的为2家,2130岁的为1家。
受访机构创始人3140岁和5160岁的人占多数。其中
5160岁的创始人所在领域基本为养老助残等传统社会领域,而3140岁的创始人所在领域则稍显多元。
2、性别
图7:创始人性别
如图7所示,14家机构共有22位创始人,其中12家机构创始人数量为1,2家机构创始人数量为2,1家机构创始人数量为3及以上。21位创始人中,仅有4位男性。
受访机构的创始人中女性的比例高达82%,远高于商业企业创始人中女性比例不到30%的比例。
3、动机
图8:创业动机
如图8所示,14家机构中只有3家机构的创始人是事业型创业,其余11家为情感型创业。
根据创业动机的不同,商业企业可分生存型和事业型两类,二者目的是一致的,都是通过商品交易赚取利润。和商业企业不同,受访机构的创业动机分情感型和事业型两类,其中情感型创业的创始人应平衡情感与商业之间的关系。
4、合伙人
图9:合伙人情况
如图9所示,14家机构中有8家机构除创始人以外无合伙人,2家机构有12位合伙人,3家机构有2位以上合伙人,1家机构正在建立合伙人制度。
新东方创始人徐小平曾说:“对于一个创业机构而言,团队的重要性大于商业模式和行业选择”。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机构成长环境变化快速的情况下,只有建立一个精干的核心团队,机构才会具备强大的战斗力,否则单靠创始人自身是难以应付机构的管理、营销、公共等诸多事务的。合伙人的缺失是制约机构成长的因素之一。
5、培训经历
图10:是否参加过企业相关培训项目
如图10所示,14家机构中有12家机构的创始人参加过企业相关培训,其中有8家参加过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以下简称:bc)组织的社会企业家技能培训项目,4家创始人参加过其他组织提供的培训,2家机构创始人没有参加过企业相关培训。
受访机构不缺乏参加各类企业相关培训的机会,这些培训对他们的发展起到了启蒙作用。不过,这些培训多是普适性的,个性化不足。有针对性的、深度的辅导和扶持成为很多受访机构的迫切需求。
6、国际交流
图11:是否参加过国际交流
如图11所示,14家机构中,10家机构参加过国际交流活动。说明和商业企业相比,北京的饿社会企业拥有更多与国际同类型的一流组织交流的机会(行业协会、慈善机构组
织的参会参展、基金会组织的交流学习等)。
国际交流让受访机构开阔了视野,了解到了国际一流组织的发展经验。不过,如何将这些经验本土化,使其符合的实际国情和机构的发展水平,也成为了受访机构面临的难题。
(三) 商业化水平
1、战略与模式
企业发展的战略和模式是决定企业基因的重要因素,影响着企业的未来。商业企业甚至有“战略是企业的生命”、“未来企业的竞争是商业模式的竞争”的说法。因此,商业企业高度重视机构战略和商业模式的设计。
受访机构在机构战略和商业模式的设计方面,和商业企业相比存在差距。有的机构战略决策缺乏科学有效的论证,具有随意性;有的机构承担了本不应该由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为机构背上了沉重的发展包袱。
2、管理水平
(1)员工培训制度不健全
员工培训是现代企业人力管理的重要内容,关系企业长远发展。良好的员工培训制度将机构战略和核心需求与员工的自我发展需要相结合,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的培训体系。
受访机构员工培训制度普遍不健全。多数机构仅对员工进行了基本技能的简单培训,缺乏培训的系统化、制度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