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版《中国药典》四部介绍及其在中药分析鉴定中的应用
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凡例
![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凡例](https://img.taocdn.com/s3/m/914ad37249649b6649d74774.png)
总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组织制定和颁布实施。
《中国药典》一经颁布实施,其同品种的上版标准或其原国家标准即同时停止使用。
《中国药典》由一部、二部、三部、四部及其增补本组成。
一部收载中药,二部收载化学药品,三部收载生物制品,四部收载通则和药用辅料。
本部为《中国药典》四部。
二、国家药品标准由凡例与正文及其引用的通则共同构成。
药典收载的凡例与通则对未载入本版药典但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布的其他中药标准具同等效力。
三、凡例是正确使用《中国药典》进行药品质量检定的基本原则,是对《中国药典》正文、通则及与质量检定有关的共性问题的统一规定。
四、正文中引用的药品系指本版药典收载的品种,其质量应符合相应的规定。
五、正文所设各项规定是针对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GMP)的产品而言。
任何违反GMP或有未经批准添加物质所生产的药品,即使符合《中国药典》或按照《中国药典》没有检出其添加物质或相关杂质,亦不能认为其符合规定。
六、《中国药典》的英文名称为Pharmacopoeia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英文简称为Chinese Pharmacopoeia;英文缩写为ChP。
七、《中国药典》各品种项下收载的内容统称为标准正文,正文系根据药物自身的理化与生物学特性,按照批准的来源、处方、制法和贮藏、运输等条件所制定的、用以检测药品质量是否达到用药要求并衡量其质量是否稳定均一的技术规定。
正文八、《中国药典》各品种项下收载的内容统称为标准正文,正文系根据药物自身的理化与生物学特性,按照批准的来源、处方、制法和贮藏、运输等条件所制定的、用以检测药品质量是否达到用药要求并衡量其质量是否稳定均一的技术规定。
九、药用辅料标准正文内容一般包括:(1)品名(包括中文名、汉语拼音与英文名);(2)有机物的结构式;(3)分子式、分子量与CAS编号;(4)来源;(5)制法;(6)性状;(7)鉴别;(8)理化检查;(9)含量测定;(10)类别;(11)贮藏;(12)标示等。
2015版《中国药典》分享解读
![2015版《中国药典》分享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d689a82cec3a87c24128c42b.png)
h
新版药典收录药品数量达5608个,比2010年 版药典新增1082个,覆盖基本药物目录和医 疗保险目录的大部分品种,更加适应临床用 药。
h
一部:中药 二部:化学药 三部:生物制品 四部:附录和药用辅 料标准
一部:中药
收载品种2598种 新增品种 440 个 修订品种 517 个
h
不收载品种7种
对提升药用辅料质量,特别是高风险药品的安全性、 弥补我国药用辅料 标准短缺、 提高药用辅料监管能力、 推进药用辅料的行业发展具有重要 作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在药典四部增加了直接服用中药饮片的微 生物限度检查要求
《中国药典》增补本是将《中国药典》编制 工作常态化的重要手段,要及时跟上国际国 内医药工业的发展步伐,根据临床需求,积 极吸纳科研成果。
h
• 《中国药典》是为保证药品质量可控、确保人民 用药安全有效而依法制定的药品法典。”是国家 药品标准体系的核心。
• 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和管理都必须遵守 《中国药典》
2015版
2010版 2005版 2000版 1995版 1990版 1985版 1977版 1963版 1953版
总 《中国药典》收载品种:全面满足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体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用药的需要; 目 标 ( 安全保障和质量控制水平:中药标准引领国际发展,
新增品种各论 13 个, 其中包括预防类 4 个品种,治疗类 9 个品种
不收载 2010 年版《中国药典》 品种 6 个
四部:附录和药用辅料标准
2015 年版《中国药典》 最大的变动之一是将原药典各部附录整合, 并 与药用辅料标准单立成卷,首次作为《中国药典》 第四部
内容包括凡例、 通则和药用辅料
2-1 中国药典2015版及使用
![2-1 中国药典2015版及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c140daaf0066f5335b81211d.png)
2015版《中国药典》内容结构——一、二、三部
一、二、三 部
2015版《中国药典》内容结构——四部
凡例
制剂通则
38个,如:片剂、颗粒剂通则检验方法来自240个,如重金属检查四部
指导原则
30个,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
药用 辅料
通则
标准物质与 试液试药
9类,如滴定液的配制
通则规定的内容
2015版《中国药典》内容结构——凡例
通则目次
1953年版 1963年版 1977年版 1985年版 1990年版 1995年版 2000年版 2005年版 2010年版 2015年版
2015版《中国药典》基本情况
一部:收载药材及饮片、植物油脂 和提取物、成方制剂和单方制剂等 二部:收载化学药品、抗生素、生 化药品、放射性药品等 三部:收载生物制品 四部:收载通则和药用辅料
笔画数:
(十一划…. 羟液维)
维生素C
1237页
正文品种
质量标准
2015版《中国药典》的使用
第二步:查阅凡例,明确标准中的共性问题
标准内容
本品含量范围为99.0%~101.0%。
凡例规定
2015版《中国药典》的使用
第三步:查阅通则,确定标准中的通用方法
2015版《中国药典》的使用
第四步:确定检验所需试液种类及配制方法
标准品与对照品
计量 05
04
检验方法和限度
03
精确度 06
项目与要求
02
试药、试液、指 07
示剂
01
名称与编排
凡例是对药典共性问题的统一规定,共计:十二类三十八条
2015版《中国药典》的使用——查阅维生素C质量标准
2015年版《中国药典》
![2015年版《中国药典》](https://img.taocdn.com/s3/m/e20a6411770bf78a6429541d.png)
1953、1963、1977、1985、1990、1995、2000、 2005、2010年版 现行中国药典为2010年版,2010.10.1—开—始20执15版行药典解析 1953年版:共一部,收载药品531种 1963-2000年版:分一、二两部
一部:中药材、饮片、 中药成方制剂等
二部:化学药品及其制 剂、药用辅料 2005、2010年版:分为一部、二部、三部;
《美国药典》 (USP) 《英国药典》 (BP) 《日本药局方》 (分JP类): 《欧洲药典》 (Ph.Eur.) 《国际药典》 (Ph.Int) 《北欧药典》 《亚洲药典》等
—— 2015版药典解析
我国药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Ch.P.)
—— 2015版药典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CH.P.)
2165 2139 132 131
2598 440 517 2603 492 415 270 137 97 137 13 108 1082 1134 316 43 67
不收 载品
种 7 28 2 6
-
43 -
2015版药典 特点二:
—— 2015版药典解析 -药典标准更加系统化、规范化
2015版药典 特点八:
—— 2015版药典解析 - 有效性控制水平提升
• 增加对制剂有效性指标的设置:进一步加强对不同机型特
点的研究,适当增加控制制剂有效性的指标,研究建立科学
合理的检测方法。 化 学 • 进行完善溶出度和释放度检查法,加强对现有常释口服固
体制剂 和缓控释制剂有效性的控制;加强肠溶制剂释放度 药
-新药典变化最多的一部
2015版药典 特点五:
—— 2015版药典解析
-药用辅料标准水平明显提高
《中国药典》2015版四部9101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中国药典》2015版四部9101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b614e3db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cd.png)
《中国药典》2015版四部9101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法验证指导原则《中国药典》2015版四部9101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法验证指导原则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法验证的⽬的是证明采⽤的⽅法适合于相应检测要求。
在建⽴药品质量标准时,分析⽅法需经验证;在药品⽣产⼯艺变更、制剂的组分变更、原分析⽅法进⾏修订时,则质量标准分析⽅法也需进⾏验证。
⽅法验证理由、过程和结果均应记载在药品质量标准起草说明或修订说明中。
⽣物制品质量控制中采⽤的⽅法包括理化分析⽅法和⽣物学测定⽅法,其中理化分析⽅法的验证原则与化学药品基本相同,所以可参照本指导原则进⾏,但在进⾏具体验证时还需要结合⽣物制品的特点考虑;相对于理化分析⽅法⽽⾔,⽣物学测定⽅法存在更多的影响因素,因此本指导原则不涉及⽣物学测定⽅法验证的内容。
验证的分析项⽬有:鉴别试验、限量或定量检查、原料药或制剂中有效成分含量测定,以及制剂中其他成分(如防腐剂等,中药中其他残留物、添加剂等)的测定。
药品溶出度、释放度等检查中,其溶出量等的测定⽅法也应进⾏必要验证。
验证指标有:准确度、精密度(包括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和重现性)、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线性、范围和耐⽤性。
在分析⽅法验证中,须采⽤标准物质进⾏试验。
由于分析⽅法具有各⾃的特点,并随分析对象⽽变化,因此需要视具体⽅法拟订验证的指标。
表1中列出的分析项⽬和相应的验证指标可供参考。
表1检验项⽬和验证指标项⽬鉴别杂质测定含量测定及校正因⼦内容定量限度溶出量测定准确度-+-++精密度重复性-+-++中间精密度-+①-+①+专属性②+++++检测限--③+--定量限-+--+线性-+-++范围-+-++耐⽤性+++++①巳有重现性验证,不需验证中间精密度。
②如⼀种⽅法不够专属,可⽤其他分析⽅法予以补充。
③视具体情况予以验证。
⼀、准确度准确度系指采⽤该⽅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度,⼀般⽤回收率(%)表⽰。
准确度应在规定的范围内测定。
2015版药典中药材标准的变化讲解
![2015版药典中药材标准的变化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fae7db97d0d233d4b14e6997.png)
新药典变化概述:1.药典一部收载药材和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等,品种共计2598种,其中新增440种,修订517种,不收载7种。
3.完善了“药材和饮片检定通则”“炮制通则”和“药用辅料通则”。
4.制定了中药材及饮片中二氧化硫残留量限度标准,建立和完善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黄曲霉毒素、农药残留量等物质的检测限度标准。
5.中药材增加专属性的显微鉴别检查、特征氨基酸含量测定等。
6.不再新增处方中含羚羊角、豹骨、龙骨、龙齿等濒危物种和化石的中成药品种。
新药典增减药材情况:删除:紫河车新药典“来源”修订情况:品种2015药典2010药典火麻仁本品为桑科植物大麻Cannabis sativa L.的干燥成熟果实。
本品为桑科植物大麻Cannabis sativa L.的干燥成熟种子。
花蕊石本品为变质岩类岩石蛇纹大理岩。
主含碳酸钙(CaCO3)本品为变质岩类岩石蛇纹大理岩附子……浸入胆巴的水溶液…………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菊花来源增加“怀菊”蜂胶本品为蜜蜂科昆虫意大利蜂Apis mellifera L.工蜂采集的植物树脂与其上颚腺、蜡腺等分泌物混合形成的具有黏性的固体胶状物。
本品为蜜蜂科昆虫意大利蜂Apis mellifera L.的干燥分泌物。
芦荟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库拉索芦荟Aloe barbadensis Miller、好望角芦荟Aloe ferox Miller或其它同属近缘植物叶的汁液浓缩干燥物。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库拉索芦荟Aloe barbadensis Miller叶的汁液浓缩干燥物新药典“性状”修订情况华南忍冬……华南忍冬……子房有毛……川芎表面灰褐色或褐色表面黄褐色天麻表面黄白色至黄棕色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表面灰黄色至黄棕色表面黄白色太子参断面较平坦,周边淡黄棕色,中心淡黄白色,角质样。
断面平坦,淡黄白色,角质样;或类白色,有粉性。
平贝母表面黄白色至浅棕色表面乳白色或淡黄白色丝瓜络表面黄白色表面淡黄白色百合表面黄白色至淡棕黄色,有的微带紫色。
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介绍与其在中药分析鉴定中应用
![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介绍与其在中药分析鉴定中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159f82bf242336c1eb95ecf.png)
2015年版
一
《中国药典》
四部介绍
山东中医药大学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一) 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介绍
1 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增修订整体情况:
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收载通则总数317个, 将药典一部、二部、三部制剂整合后共计38个,检 测方法附录287个,其中新增通则28个 (检定方法通 则27个、制剂通则1个),整合通则63个,修订通则 67 个;新增生物制品总论3个;指导原则共计30个, 其中新增15个,修订10个。辅料收载总数约270个 品种,其中新增137 个,修订97个,不收载2个。
山东中医药大学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7年山东省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学习材料——
2015 《中国药典》四部介绍 及其在中药分析鉴定中的应用
主讲人:李峰 教授
2017年5月
山东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生药系主任李峰教授
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教学名师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国家科技奖励审评专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教育专家 教育部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计划评审专家 山东省中医药学会中药鉴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药鉴定分会常务理事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鉴定专委会常务理事 全国中医药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 山东省教学名师 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 山东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 山东省优秀博士论文奖 山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 山东省优秀青年志愿者 山东省暑期三下乡优秀指导教师 全省支教先进个人 山东省高校中青年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
2015版中国药典电子版
![2015版中国药典电子版](https://img.taocdn.com/s3/m/596c9994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d4.png)
2015版中国药典电子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电子版简介(《中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2015年版,分为一,二,三,四部分。
根据含量,共有2158种药材和煎剂(618),植物油和提取物(47),处方制剂和单一制剂(1493)等,共有2158种。
《药典》第二部分共记录了2271种。
药典的第三部分包含137种生物产品,包括预防等级I(48),治疗等级II(78),体内诊断等级III (4)和体外诊断等级(7)。
药典4包含药物赋形剂(270),一般原则和指导原则(339)。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特点(2015年版)-新版《中国药典》的内容包括618种药材和汤剂,47种植物油和提取物,1493种处方药和单一风味制剂以及第2卷第2603个品种。
在《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共有2165个品种记录在第一卷和第二卷的2271中。
-新版《中国药典》是1953年第一版以来的第十版。
在保持科学,先进,规范药典的基础上,本版《药典》着重于加强对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控制要求。
充分利用国际先进的质量控制技术和经验,提高药典标准水平,反映出中国目前医学发展和检验技术水平,促进中国药品质量的提高,加快企业技术进步。
我们将继续在产品升级,促进中国医药工业健康发展,增强中国药典权威和国际影响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关说明:-本版《药典》是中国药品质量保证规范,以科学,先进,规范和权威为基础,着力解决限制药品质量和安全的突出问题,努力提高药品标准的质量控制水平,充分利用世界先进技术和经验,客观地反映了中国目前制药行业的水平,临床用药和检测技术。
它在提高药品质量的过程中将发挥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并将进一步扩大和增强中国药典在世界范围内的积极影响。
-自中国药典实施之日起,自历史药典开始记录的同一品种的药品标准,卫生部发布的药品标准,国家食品局发布的新药品认证标准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同时废止升级为国家标准的国家标准。
2015版《中国药典》四部介绍及其在中药分析鉴定中的应用
![2015版《中国药典》四部介绍及其在中药分析鉴定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129d23b69eae009581beca7.png)
2015 年版《中国药典》四部介绍及其在中药分析鉴定中的应用李峰2015年版《中国药典》已于2015年6月5日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正式颁布。
2015年版《中国药典》最大的变动之一是将原药典各部附录整合,并与药用辅料标准单立成卷,首次作为《中国药典》第四部,解决了长期以来药典各部共性检测方法重复收录、彼此之间方法不协调、不统一、不规范,给药品检验实际操作带来不便的问题。
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是保证《中国药典》执行的重要基础,是2015年版《中国药典》水平和特色的重要体现,也是系统阐述药品检测技术、传播药典知识的良好教科书,对于强化药品监管手段,保障药品质量不断提高,促进先进检测技术应用和行业健康必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介绍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内容包括凡例、通则和药用辅料。
药典通则涵盖了通用性要求、检验方法、指导原则以及试剂和标准物质等药品标准的共性要求,是药典标准的基础,不但反映了我国药品质量控制整体状况和药品检验技术水平;同时也对规范药品研究、生产、检验、加强药品监管发挥重要作用。
现就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整体情况简要介绍如下。
1.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增修订整体情况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收载通则总数317个,将药典一部、二部、三部制剂整合后共计38个,检测方法附录287个,其中新增通则28个 (检定方法通则27个、制剂通则1个),整合通则63个,修订通则 67 个;新增生物制品总论3个;指导原则共计30个,其中新增15个,修订10个。
辅料收载总数约270个品种,其中新增137 个,修订97个,不收载2个。
2.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主要特点2.1 整体提升质控水平《中国药典》凡例、通则、总论是药典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药品标准的检测方法和限度进行总体规定,对药典以外的其他药品国家标准具同等效力。
通过对2010年版《中国药典》相关内容的全面增修订,全面完善了药典标准基本共性规定,从整体上提升对药品质量控制的要求,形成了以凡例为统领,通则为同类药品基本准则、各论作为基本要求的药典标准体例。
《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药材的取样和鉴定通则【药品检验研究院】 ppt课件
![《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药材的取样和鉴定通则【药品检验研究院】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a6d12bb284ac850ad0242c1.png)
成分进行的鉴别试验。包括一般鉴别、光谱及色谱鉴别等方法。 (1)如用荧光法鉴别,将供试品(包括断面、浸出物等)或经酸、碱 处理后,置紫外光灯下约10cm处观察所产生的荧光。除另有规定外,紫外 光灯的波长为365nm。
(2)如用微量升华法鉴别,取金属片或载玻片,置石棉网上,金属片
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
4、聚合酶链反应鉴别法是指通过比较药材、饮片的DNA差异来鉴别药 材、饮片的方法。
《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 药材和饮片取样和检定通则解析
《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 药材和饮片取样和检定通则解析
《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 药材和饮片取样和检定通则解析
三、供试品如已破碎或粉碎,除“性状”、“显微鉴别”项可不完全相同 外,其他各项应符合规定。 四、“性状”系指药材和饮片的形状、大小、表面(色泽与特征)、质 地、断面(折断面或切断面)及气味等特征。性状的观察方法主要用感官 来进行,如眼看(较细小的可借助于扩大镜或体视显微镜)、手摸、鼻闻 、口尝等方法。 1、形状是指药材和饮片的外形。 2、大小是指药材和饮片的长短、粗细(直径)和厚薄,一般应测量 较多的供试品,可允许有少量高于或低于规定的数值。
倍,即1/3供实验室分析用,另1/3供复核用,其余1/3留样保存。
《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 药材和饮片取样和检定通则解析
0212 药材和饮片检定通则
检定包括“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测定”、“含
量测定”等。检定时注意下列有关的各项规定: 一、检验样品的取样应按药材和饮片取样法(通则0211)的规定进 行。 二、为了正确检验,必要时可用符合本版药典规定的相应标本作对 照。
方法验证指导原则-《中国药典》2015年版第四部
![方法验证指导原则-《中国药典》2015年版第四部](https://img.taocdn.com/s3/m/77d23dfe0740be1e640e9aca.png)
方法验证指导原则-《中国药典》2015年版第四部9101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量。
③应注意固体制剂的晶型原料药含量应在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内。
④应使用外标标准物质ai2o3对仪器及数据进行校正。
方法3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定置分析方法,获得供试品晶型含量数据。
采用DSC定量分析的晶型物质一般应具有不同的熔融吸热峰值,且晶型样品质量与吸热量呈正比关系。
(a)晶型原料药分析:精密称量不同质量晶型样品,建立质量与热量的热焓值的线性关系,绘制标准曲线,定量测定样品的晶型含量。
(b)混晶原料药分析:当不同晶型含量与热焓呈正比关系,采用精密称量配制不同晶型含量的混晶样品,建立晶型含量与热焓值的线性关系,绘制标准曲线,定量测定混晶样品中的晶型含量。
(c)方法说明:①仅适用于晶型原料药定量分析。
②对熔融吸热峰值相差大的混晶原料供试品,建立标准曲线时线性范围较宽;熔融吸热峰值相差小的混晶样品,建立标准曲线时线性范围较窄。
③有时DSC法仅能作为限量检测方法。
方法4红外光谱(IR)定量分析方法,获得供试品晶型含量数据。
采用IR法可以对晶型原料药或固体制剂进行定量分析,常用的方法为相对峰强度法。
晶型特征峰选取原则:①分别选取2种晶型特有的红外光谱吸收峰作为特征峰。
②2种晶型的特征峰应独立而不受对方干扰。
③特征峰强度应与晶型成分含量呈对应线性关系。
对压力可致晶型状态发生转变的晶型原料供试品,制样时应避免压片法。
(a)晶型原料药分析:采用相对峰强度法时分别选择2 种晶型成分的特征吸收峰位置匕与b2,在同一红外光谱图上读取2种晶型成分的特征吸收峰的吸光度值V1与42,计算二者特征吸收峰的吸光度比值r。
通过配制一系列不同晶型比例的混晶样品,建立特征吸收峰的吸光度比值的对数值与晶型含量间的线性关系,绘制标准曲线,实现对混晶样品的晶型含量进行定量分析。
(b)制剂中晶型原料药成分分析:采用相对峰强度法时分别选择晶型原料药特征吸收峰位置h与空白辅料的特征吸收峰位置b2,在同一红外光谱图上读取2种晶型成分的特征吸收峰的吸光度值八1与A2,计算二者特征吸收峰的吸光度比值~通过配制一系列含有不同质量晶型原料与空白辅料比例混合样品,建立特征吸收峰的吸光度比值的对数值与晶型原料药含量间的线性关系,绘制标准曲线,实现对固体制剂中晶型原料药含量进行定量分析。
2024版《中国药典》四部介绍及其在中药分析鉴定中的应用
![2024版《中国药典》四部介绍及其在中药分析鉴定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0601b97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05.png)
2024版《中国药典》四部介绍及其在中药分析鉴定中的应用2024版《中国药典》是我国药典的最新版本,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制和发布。
它是我国法定的国家药典,对中药的质量和使用提供了标准规范,保障了中药的安全有效性。
目前,2024版《中国药典》分为四部,分别是中药和中药制剂、西药和西药制剂、生物制品、物理化学检验。
下面将对这四部分别进行介绍,并阐述它们在中药分析鉴定中的应用。
第一部分是中药和中药制剂,该部分主要对常用中药和中药制剂进行了规定和描述,包括中药的鉴别、质量控制、提取和分离、指纹图谱等方面。
它提供了中药的质量标准,包括外观、性状、含量、残留溶剂、微生物限度等方面的要求。
在中药分析鉴定中的应用方面,中药和中药制剂部分为中药的标准鉴定提供了依据和指导,能够确保中药的质量和安全性。
第二部分是西药和西药制剂,该部分对常用西药和西药制剂进行了规定和描述,包括药物的鉴别、纯度检验、质量控制、溶出度等方面。
它提供了西药的质量标准,包括外观、性状、含量、不溶物、有机杂质等方面的要求。
在中药分析鉴定中的应用方面,西药和西药制剂部分为西药的标准鉴定提供了依据和指导,能够确保西药的质量和疗效。
第三部分是生物制品,该部分主要对生物制品进行了规定和描述,包括疫苗、血液制品、基因工程制品等。
它提供了生物制品的质量标准,包括特性、纯度、含量、细菌、病毒等方面的要求。
在中药分析鉴定中的应用方面,生物制品部分为生物制品的鉴定和检验提供了依据和指导,能够确保生物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第四部分是物理化学检验,该部分主要对药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进行了规定和描述,包括密度、熔点、燃点、旋光度、溶解度等方面。
它提供了药物的基本物理化学参数,为药物的分析和检验提供了依据。
在中药分析鉴定中的应用方面,物理化学检验部分可以用于药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为药物质量的控制和鉴定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综上所述,2024版《中国药典》共分为四部,分别是中药和中药制剂、西药和西药制剂、生物制品、物理化学检验。
[实用参考]《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凡例详解
![[实用参考]《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凡例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25bfe4135901020207409cab.png)
【7A版】《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凡例详解总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组织制定和颁布实施。
《中国药典》一经颁布实施,其同品种的上版标准或其原国家标准即同时停止使用。
《中国药典》由一部、二部、三部、四部及其增补本组成。
一部收载中药,二部收载化学药品,三部收载生物制品,四部收载通则和药用辅料。
除特别注明版次外,《中国药典》均指现行版《中国药典》。
本部为《中国药典》四部。
二、国家药品标准由凡例与正文及其引用的通则共同构成。
本部药典收载的凡例与通则对未载入本部药典的其他药品标准具同等效力。
三、凡例是为正确使用《中国药典》进行药品质量检定的基本原则,是对《中国药典》正文、通则与药品质量检定有关的共性问题的统一规定。
四、凡例和通则中采用“除另有规定外”这一用语,表示存在与凡例或通则有关规定不一致的情况时,则在正文中另作规定,并按此规定执行。
五、正文中引用的药品系指本版药典收载的品种,其质量应符合相应的规定。
六、正文所设各项规定是针对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ManufacturingPractices,GMP)的产品而言。
任何违反GMP或有未经批准添加物质所生产的药品,即使符合《中国药典》或按照《中国药典》没有检出其添加物质或相关杂质,亦不能认为其符合规定。
七、《中国药典》的英文名称为Pharmacopoeia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英文简称为ChinesePharmacopoeia;英文缩写为ChP。
正文八、《中国药典》各品种项下收载的内容为标准正文。
正文系根据药物自身的理化与生物学特性,按照批准的处方来源、生产工艺、贮藏运输条件等所制定的、用以检测药品质量是否达到用药要求并衡量其质量是否稳定均一的技术规定。
九、药用辅料标准正文内容一般包括:(1)品名(包括中文名、汉语拼音与英文名);(2)有机物的结构式;(3)分子式、分子量与CAS编号;(4)来源;(5)制法;(6)性状;(7)鉴别;(8)理化检查;(9)含量测定;(10)类别;(11)贮藏;(12)标示等。
2015版《中国药典》四部介绍及其在中药的分析报告鉴定中地应用
![2015版《中国药典》四部介绍及其在中药的分析报告鉴定中地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f91586b2cc58bd63086bda2.png)
2015 年版《中国药典》四部介绍及其在中药分析鉴定中的应用峰2015年版《中国药典》已于2015年6月5日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正式颁布。
2015年版《中国药典》最大的变动之一是将原药典各部附录整合,并与药用辅料标准单立成卷,首次作为《中国药典》第四部,解决了长期以来药典各部共性检测方法重复收录、彼此之间方法不协调、不统一、不规,给药品检验实际操作带来不便的问题。
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是保证《中国药典》执行的重要基础,是2015年版《中国药典》水平和特色的重要体现,也是系统阐述药品检测技术、传播药典知识的良好教科书,对于强化药品监管手段,保障药品质量不断提高,促进先进检测技术应用和行业健康必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介绍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容包括凡例、通则和药用辅料。
药典通则涵盖了通用性要求、检验方法、指导原则以及试剂和标准物质等药品标准的共性要求,是药典标准的基础,不但反映了我国药品质量控制整体状况和药品检验技术水平;同时也对规药品研究、生产、检验、加强药品监管发挥重要作用。
现就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整体情况简要介绍如下。
1.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增修订整体情况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收载通则总数317个,将药典一部、二部、三部制剂整合后共计38个,检测方法附录287个,其中新增通则28个 (检定方法通则27个、制剂通则1个),整合通则63个,修订通则 67 个;新增生物制品总论3个;指导原则共计30个,其中新增15个,修订10个。
辅料收载总数约270个品种,其中新增137 个,修订97个,不收载2个。
2.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主要特点2.1 整体提升质控水平《中国药典》凡例、通则、总论是药典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药品标准的检测方法和限度进行总体规定,对药典以外的其他药品国家标准具同等效力。
通过对2010年版《中国药典》相关容的全面增修订,全面完善了药典标准基本共性规定,从整体上提升对药品质量控制的要求,形成了以凡例为统领,通则为同类药品基本准则、各论作为基本要求的药典标准体例。
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凡例
![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凡例](https://img.taocdn.com/s3/m/446daf384b73f242336c5f25.png)
总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组织制定和颁布实施。
《中国药典》一经颁布实施,其同品种的上版标准或其原国家标准即同时停止使用。
《中国药典》由一部、二部、三部、四部及其增补本组成。
一部收载中药,二部收载化学药品,三部收载生物制品,四部收载通则和药用辅料。
本部为《中国药典》四部。
二、国家药品标准由凡例与正文及其引用的通则共同构成。
药典收载的凡例与通则对未载入本版药典但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布的其他中药标准具同等效力。
三、凡例是正确使用《中国药典》进行药品质量检定的基本原则,是对《中国药典》正文、通则及与质量检定有关的共性问题的统一规定。
四、正文中引用的药品系指本版药典收载的品种,其质量应符合相应的规定。
五、正文所设各项规定是针对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GMP)的产品而言。
任何违反GMP或有未经批准添加物质所生产的药品,即使符合《中国药典》或按照《中国药典》没有检出其添加物质或相关杂质,亦不能认为其符合规定。
六、《中国药典》的英文名称为Pharmacopoeia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英文简称为Chinese Pharmacopoeia;英文缩写为ChP。
七、《中国药典》各品种项下收载的内容统称为标准正文,正文系根据药物自身的理化与生物学特性,按照批准的来源、处方、制法和贮藏、运输等条件所制定的、用以检测药品质量是否达到用药要求并衡量其质量是否稳定均一的技术规定。
正文八、《中国药典》各品种项下收载的内容统称为标准正文,正文系根据药物自身的理化与生物学特性,按照批准的来源、处方、制法和贮藏、运输等条件所制定的、用以检测药品质量是否达到用药要求并衡量其质量是否稳定均一的技术规定。
九、药用辅料标准正文内容一般包括:(1)品名(包括中文名、汉语拼音与英文名);(2)有机物的结构式;(3)分子式、分子量与CAS编号;(4)来源;(5)制法;(6)性状;(7)鉴别;(8)理化检查;(9)含量测定;(10)类别;(11)贮藏;(12)标示等。
2015年版中国药典
![2015年版中国药典](https://img.taocdn.com/s3/m/ce889d8a376baf1ffc4fadf3.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是2015年6月5日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是由国家药典委员会创作的。
《中国药典》分为四部出版:一部收载药材和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等;二部收载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以及放射性药品等;三部收载生物制品;四部收载通则,包括:制剂通则、检验方法、指导原则、标准物质和试液试药相关通则、药用辅料等。
2020年7月2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公告,正式颁布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新版《中国药典》于2020年12月30日起正式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2015年版,药典包括凡例、正文及通则(本版药典对各部药典共性附录进行整合,将原附录更名为通则),是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等均应遵循的法定依据。
所有国家药品标准应当符合中国药典凡例及附录的相关要求。
新版药典进一步扩大药品品种的收载和修订,共收载品种5608种。
一部收载品种2598种,其中新增品种440种。
二部收载品种2603种,其中新增品种492种。
三部收载品种137种,其中新增品种13种、修订品种105种。
首次将上版药典附录整合为通则,并与药用辅料单独成卷作为新版药典四部。
四部收载通则总数317个,其中制剂通则38个、检测方法240个、指导原则30个、标准物质和对照品相关通则9个;药用辅料收载270种,其中新增137种、修订97种。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关怀人民的医药卫生保健工作,当年11月卫生部召集在京有关医药专家研讨编纂药典问题。
1950年1月卫生部从上海调药学专家孟目的教授负责组建中国药典编纂委员会和处理日常工作的干事会,筹划编制新中国药典。
1950年4月在上海召开药典工作座谈会,讨论药典的收载品种原则和建议收载的品种,并根据卫生部指示,提出新中国药典要结合国情,编出一部具有民族化、科学化、大众化的药典。
2015版《中国药典》四部介绍与其在中药分析鉴定中地应用
![2015版《中国药典》四部介绍与其在中药分析鉴定中地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339ea6ec281e53a5802ffd9.png)
2015 年版《中国药典》四部介绍及其在中药分析鉴定中的应用李峰2015年版《中国药典》已于 2015年6月5日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正式颁布。
2015年版《中国药典》最大的变动之一是将原药典各部附录整合,并与药用辅料标准单立成卷,首次作为《中国药典》第四部,解决了长期以来药典各部共性检测方法重复收录、彼此之间方法不协调、不统一、不规范,给药品检验实际操作带来不便的问题。
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是保证《中国药典》执行的重要基础,是 2015 年版《中国药典》水平和特色的重要体现,也是系统阐述药品检测技术、传播药典知识的良好教科书,对于强化药品监管手段,保障药品质量不断提高,促进先进检测技术应用和行业健康必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 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介绍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内容包括凡例、通则和药用辅料。
药典通则涵盖了通用性要求、检验方法、指导原则以及试剂和标准物质等药品标准的共性要求,是药典标准的基础,不但反映了我国药品质量控制整体状况和药品检验技术水平;同时也对规范药品研究、生产、检验、加强药品监管发挥重要作用。
现就 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整体情况简要介绍如下。
1.2015 年版《中国药典》四部增修订整体情况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收载通则总数 317个, 将药典一部、二部、三部制剂整合后共计38个,检测方法附录 287个,其中新增通则 28个 ( 检定方法通则 27个、制剂通则 1个) ,整合通则 63个,修订通则 67 个;新增生物制品总论 3个;指导原则共计30个,其中新增 15个,修订 10个。
辅料收载总数约 270个品种,其中新增 137 个,修订97个,不收载 2个。
2.2015 年版《中国药典》四部主要特点2.1 整体提升质控水平《中国药典》凡例、通则、总论是药典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药品标准的检测方法和限度进行总体规定,对药典以外的其他药品国家标准具同等效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 年版《中国药典》四部介绍及其在中药分析鉴定中得应用李峰2015年版《中国药典》已于2015年6月5日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正式颁布。
2015年版《中国药典》最大得变动之一就是将原药典各部附录整合,并与药用辅料标准单立成卷,首次作为《中国药典》第四部,解决了长期以来药典各部共性检测方法重复收录、彼此之间方法不协调、不统一、不规范,给药品检验实际操作带来不便得问题。
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就是保证《中国药典》执行得重要基础,就是2015年版《中国药典》水平与特色得重要体现,也就是系统阐述药品检测技术、传播药典知识得良好教科书,对于强化药品监管手段,保障药品质量不断提高,促进先进检测技术应用与行业健康必将发挥积极得作用。
一、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介绍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内容包括凡例、通则与药用辅料。
药典通则涵盖了通用性要求、检验方法、指导原则以及试剂与标准物质等药品标准得共性要求,就是药典标准得基础,不但反映了我国药品质量控制整体状况与药品检验技术水平;同时也对规范药品研究、生产、检验、加强药品监管发挥重要作用。
现就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整体情况简要介绍如下。
1、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增修订整体情况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收载通则总数317个,将药典一部、二部、三部制剂整合后共计38个,检测方法附录287个,其中新增通则28个 (检定方法通则27个、制剂通则1个),整合通则63个,修订通则 67 个;新增生物制品总论3个;指导原则共计30个,其中新增15个,修订10个。
辅料收载总数约270个品种,其中新增137 个,修订97个,不收载2个。
2、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主要特点2、1 整体提升质控水平《中国药典》凡例、通则、总论就是药典得重要组成部分,对药品标准得检测方法与限度进行总体规定,对药典以外得其她药品国家标准具同等效力。
通过对2010年版《中国药典》相关内容得全面增修订,全面完善了药典标准基本共性规定,从整体上提升对药品质量控制得要求,形成了以凡例为统领,通则为同类药品基本准则、各论作为基本要求得药典标准体例。
药品标准控制更加全面化、系统化、规范化。
2、2 药典标准体系更加完善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首次纳入“国家药品标准物质通则”以及“国家药品标准物质制备指导原则”、“药包材通用要求”与“药用玻璃材料与容器”等指导原则,进一步完善了药用辅料与药包材通用性要求,从影响药品质量得等各方面,包括原料药及其制剂、药品标准物质、药用辅料与药包材得制定控制要求,形成了全面、完善得药典标准体系。
2、3 药典附录整合与编号制定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本着求同存异、统一规范得原则,将各部药典附录统一整合。
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用性附录整合后,除生物制品收载个性通则外,一部、二部不再单独收载通则,对中药与生物制品得特殊性检定方法通则予以单列。
鉴于生物制品特性检定通则较多,为方便使用,2015年版《中国药典》三部将同步收载生物制品个性检测方法。
整合后得药典附录统一更名为通则。
按照原理、目得、属性、作用、方法、特性等将药典通则分为十五大类,实现了通则编码得唯一性、科学性、扩展性与稳定性。
新编后得编码更加规范、合理、扩展性更强,更加适应药典在检测技术发展得需要。
2、4 检测方法进一步完善在参考美国、欧洲、英国药典等国际标准得基础上,2015年版《中国药典》不断借鉴与采用国际先进检测技术,完善检测方法,提高检测方法得专属性、灵敏度与稳定性。
通过检测方法得完善,为进一步建立严格得质量标准,提高药品安全性与有效性奠定基础。
2015年版《中国药典》在保留常规检测方法得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对新技术、新方法得应用,提高检测得灵敏度、专属性与稳定性。
采用液相色谱法串联质谱法、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应用于中药得质量控制。
采用超临界流体色谱、临界点色谱法、粉末X射线衍射法等用于蒙脱石得结构分析以及滑石粉中石棉得检测。
采用毛细管电泳分析用于重组单克隆抗体产品分子大小异构体,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测定抗毒素抗血清制品分子大小分布等;建立了中药材DNA条形码分子鉴定等指导方法,为加强药品质量控制提供检测技术储备。
2、5 药品质控进一步加强检验方法得完善就是实现提高药品安全性与有效性得基础,2015年版《中国药典》在完善检验方法得同时,重点加强对药品安全性及有效性方面加强检验方法得建立与质控要求得制定。
通过完善与优化检测方法、扩大成熟、先进得检测技术得应用,对药品检验得能力大幅提升。
2、6 加强药品全过程控制2015年版《中国药典》进一步强化药品质量全过程控制理念,加强对药品生产源头与工艺过程控制,通过完善相关技术指南,加强对药品得研发、生产、质控环境、药用辅材与药用包材等涉及药品质量得各环节得全过程控制要求,加强产品批间一致性与稳定性控制,丰富了药品标准得内涵,对全面提升药品质量意义重大。
2、7 中药安全性控制进一步加强2015年版《中国药典》在2010年版《中国药典》得基础上,既突出了中药整体质量控制得特点,又增加与完善了安全性控制方面得要求。
主要体现在对中药材及其饮片在种植、流通、储藏等环节存在得主要风险因素如二氧化硫残留、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农药残留、真菌毒素、色素、内源性有害物质、微生物以及相关致病菌等进行控制,在相关控制方法方面,2015 年版《中国药典》增加了专属性优、灵敏度高、检测效率好得检测技术。
如二氧化硫检测增加了离子色谱法与气相色谱法,农药残留量测定建立了气相色谱法串联质谱法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真菌毒素检查建立了高相液相质谱联用方法等。
2、8 制剂通则相关要求更加完善2015年版《中国药典》实现了药典一部、二部与三部制剂通则得全部统一。
在整合得基础上,完善了制剂要求以及新型制剂得收载。
(1)制剂要求更加规范制剂整合在按照求同存异得原则,同一剂型下得检查项应尽量统一,尤其就是涉及安全性与有效性指标,例如:眼用制剂与注射剂下可见异物、不溶性微粒、无菌、细菌内毒素等检测项目;对于难以统一者,在相应项下分别作出规定。
如胶囊剂得重量差异、中药硬胶囊剂要求水分检查、中药注射剂有关物质检查等。
通过完善制剂要求,进一步提高药品得安全性与有效性。
对以动物、植物、矿物质来源得非单体成分制成得,生物制品片剂、颗粒剂、丸剂、胶囊剂,黏膜或皮肤炎症或腔道等局部用片剂(如口腔贴片、外用可溶片、阴道片、阴道泡腾片等)检查项下应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并应符合规定。
生物制品进行杂菌检查得可不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
眼用制剂,如加入抑菌剂得,应要求标示所使用抑菌剂得种类与标示量;供雾化用吸入溶液制剂由微生物限度要求为无菌制剂;对于烧伤用软膏剂、乳膏剂、气雾剂、喷雾剂、凝胶剂、散剂、涂膜剂等,除用于轻度烧伤I或浅II外,应为无菌制剂。
为保证制剂得有效性,对于来源于动、植物多组分且难以建立测定方法得以外,溶出度、释放度、含量均匀度均应合要求。
(2)完善制剂通则共性要求制剂通则规定适用于中药、化学药与治疗用生物制品,不适用于预防类制品;各剂型、亚剂型并不适用于所有原料药物,而应取决于原料药物特性、临床给药需求以及药品得安全性、有效性与稳定性;在确定制剂处方时,应根据抑菌效力检查法确定抑菌剂得添加剂量等。
(3)增加新剂型得收载2015年版《中国药典》增加了吸入制剂与口崩片亚剂型得收载。
吸入制剂就是对发挥局部或全身作用得液体或固体制剂做出统一要求,包括吸入气雾剂、吸入粉雾剂、吸入鼻用制剂、供雾化用吸入溶液与可转化为蒸汽得制剂,在符合原相应剂型得基础上,还应符合吸入制剂得相关要求;取消外用制剂,原按照外用溶液剂命名得制剂名称可不变,检查项下应按其使用适应证与用途归属相应得制型,并应符合相关制剂得要求。
制剂或可转化为蒸汽得制剂。
2、9 微生物检定要求与国际接轨2015年版《中国药典》进一步完善了微生物检验标准体系,将药品微生物控制从简单得终产品控制向药品生产与检定全过程得微生物风险调查与控制方向发展。
为提高药品微生物控制,2015年版《中国药典》无菌检查法与微生物限度法参照ICH标准进行了修订,并与国际要求相统一,即无菌检查法修订了培养基种类。
修订后得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提高了灵敏度、检查项目分类更加合理。
2、10 药品标准物质进一步规范国家药品标准物质作为实物标准,就是国家药品标准得重要组成部分。
2015年版《中国药典》对国家药品标准物质得制备做出规范与指导,就是为保证国家药品标准得执行、保障药品安全、有效与质量可控。
同时,对树立《中国药典》作为国家药品标准管理体系中得核心地位具有十分重要得意义。
201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中药对照品、对照药材、对照提取物504个,标准品32个;化学药对照品832个,生物制品标准品62个。
2、11 药用辅料标准水平显著提高(1)药用辅料标准体得到完善 2015年版《中国药典》完善了药用辅料标准体系,加强了凡例中有关药用辅料通用性要求与药用辅料通则得增修订,强化药用辅料源头与过程控制得要求,特别就是对可供注射用辅料,过程控制尤为重要。
同时,鉴于制剂得多样性与复杂性,以及药用辅料用途得广泛性,强化了药用辅料标准得适用性验证要求。
(2)品种收载大幅增加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新增药用辅料品种139 个,修订95个,收载总数达270个,收载品种增长105% 。
可供注射用辅料品种由2010年版得2个增加至23个,增加了聚乙二醇300、聚乙二醇400、聚山梨酯80、活性炭等常用得可供注射用辅料标准得制定,对提升药用辅料质量,特别就是高风险药品得安全性、弥补我国药用辅料标准短缺、提高药用辅料监管能力、推进药用辅料得行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辅料质量控制更加严格 2015年版《中国药典》加强对药用辅料鉴别、有关物质、杂质、残留溶剂等全兴控制要求。
同时增订药用辅料功能性指标研究指导原则,更加注重对辅料功能性控制;如增订多孔性、粉末细度、粉末流动、比表面积、黏度等检查项等;并根据辅料得功能性指标得不同,形成系列化,规格化,以满足制剂生产得需求。
二、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在中药分析鉴定中得应用1、单列中药分析鉴定方法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单列收载了中药分析鉴定常用得方法通则。
1、1在2000中药其她方法项下,集中收载中药分析鉴定得方法。
具体有:显微鉴别法、膨胀度测定法、膏药软化点测定法、浸出物测定法、鞣质含量测定法、桉油精含量测定法、挥发油测定法、杂质检查法、灰分测定法、酸败度测定法、铅、镉、砷、汞、铜测定法、汞与砷元素形态及其价态测定法、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农药残留量测定法、黄曲霉毒素测定法、注射剂有关物质检查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