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方法管理程序
QEHS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
QEHS⽬标指标和管理⽅案控制程序QEHS⽬标、指标和管理⽅案控制程序(ISO45001-2018/ISO14001-2015/ISO9001-2015)1.0⽬的对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针、⽬标、指标和管理⽅案的策划,制定、分解和实施进⾏控制, 确保公司管理⽅针的有效贯彻及管理⽬标、指标的实现和管理⽅案的实施,使公司的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平持续改进。
2.0范围适⽤于公司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针、⽬标、指标和管理⽅案的制定、实施、评审和改进。
3.0定义⽆4.0职责4.1总经理:负责制定、评审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针,⽅针、⽬标、指标和管理⽅案的批准。
4.2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制定⽬标、指标和管理⽅案,并负责对⽬标、指标和管理⽅案的审核。
4.3品保部:负责公司⽬标、指标和管理⽅案的制定、评审、修订及更改,对⽇常实施情况进⾏不定期监督和检查并作好相应记录;负责对各部门分解⽬标、指标进⾏汇总并向管理者代表汇报。
4.4⼈⼒资源部:负责制定及实施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案,监督管理⽅案的实施及完成情况。
4.5财务部:负责为职业安全健康和环境管理⽅案所需资⾦提供保证。
4.6各部门:负责制定并实施本部门相关的分层⽬标、指标和管理⽅案。
5.0内容5.1⽅针控制5.1.1⽅针的制定总经理以提⾼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运⾏⽔平为⽬的,根据公司⽣产经营实际及长期发展的需要,适当考虑相关⽅的要求,组织制定⽅针并形成⽂件。
⽅针应确保:a)与公司的经营宗旨相适应;b)适合公司环境影响、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性质和规模,并具有本公司的⾃⾝特⾊;c)对满⾜顾客及其他相关⽅的要求,对持续改进、污染预防和降低风险作出承诺;对遵守有关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作出有效性承诺;d)提供了制定和评审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标的框架;e)与公司的其他⽅针⼀致。
f)在持续适宜性性⽅⾯得到评审。
5.1.2⽅针的修订:每次管理评审,均需对质量、环境及环境物质控制管理⽅针进⾏评价,确保其适宜性。
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控制程序
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控制程序编号:ZB-QESP-031.目的制定并实施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的管理,为产品质量的提高及安全、环境污染、事故的预防和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做出贡献。
2.范围适用于公司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的制定、更改和实施。
3.职责3.1总经理负责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的批准和颁布。
3.2 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核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
3.3人力行政部负责组织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的制定、修订和保持,并监督和检查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的实施。
3.4 各部门负责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的具体实施。
4.工作程序4.1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的制定4.2.0人力行政部每年年底组织各部门根据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本年度的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的完成情况以及其它外界因素的变更,制定下年度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生效。
4.1.2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内容应考虑:a)公司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b)工程要求及满足工程要求所需的内容;c)法律法规要求和应遵守的其他要求;d)重大环境因素、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可选技术方案;e)有关的相关方的观点等;f)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g)预防为主和持续改进的精神;h)应可能量化,并设置可测量参数;i)将目标和指标细化到有关的职能部门及层次上;j)为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的实现方法和实现的时间表。
4.2 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的实施4.2.1人力行政部组织各部门对所属员工进行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的宣传、培训,确保全体员工清楚公司及本部门的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并付诸实施。
4.2.2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以受控文件的形式发至各部门具体实施。
a)经总经理批准后,可向相关方或公众公开公司方针、目标、指标。
b) 各相关部门依据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对管理方案的要求,制定管理方案管控措施,可行时将管理方案量化。
RBA目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
文件制修订记录1、目的对劳工、环境、职业健康安全、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EHS&SA,下同)管理目标的编制原则、实施程序和方法等做出规定。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EHS&SA目标和方案的管理。
3、职责3.1总经理负责年度目标和管理方案的决策和批准。
3.2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目标和管理方案的制定、分解、评审和修订。
3.3行政部负责目标和方案完成情况的汇总、分析、落实、检查。
3.4各部门按照管理职责落实目标和方案的实施措施。
4、工作程序4.1目标的制定4.1.1管理者代表根据EHS&SA方针,结合公司生产实际,考虑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公司风险识别、环境、安全评价和职业健康评价结果,以及相关方的观点,制订公司EHS&SA目标,报总经理批准。
4.1.2公司目标制订后,由管理者代表组织各部门在各职能和层次上展开,编制《目标及管理方案一览表》。
4.2目标的公开与宣传4.2.1公司各级部门通过分发文件、召开会议、现况板等方式公开EHS&SA方针和目标,并对公司员工进行EHS&SA方针和目标的宣传,确保全体员工了解公司目标,并展开实施。
4.3目标的评审和修订4.3.1公司每年在管理评审会议上对目标的适宜性进行评审。
4.3.2管理者代表依照管理体系运行的需要,应适时组织对目标与指标的重新评审或修订。
4.3.3根据目标的评审结果,必要时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目标的修订,报总经理批准生效。
4.4目标完成情况的检查4.4.1行政部应每半年对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汇总、检查,填写《目标及管理方案完成情况检查表》。
4.4.2行政部负责检查目标达成情况,向没有达成和有下降趋势的部门发出整改通知,执行《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程序》。
4.4.3目标完成情况应输入管理评审。
4.5管理方案的控制4.5.1管理方案的制订4.5.1.1为了使公司危险源得到控制,实现EHS&SA方针做出的承诺,必要时,由行政部根据重大危险源的控制情况;目标的制订和实施情况组织编制《目标及管理方案一览表》,经管理者代表审定后报总经理批准。
全面的质量管理控制程序
全面的质量管理控制程序背景质量管理是任何组织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个全面的质量管理控制程序可以帮助组织确保其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并增强竞争力。
本文将介绍一个全面的质量管理控制程序,以帮助组织实现这些目标。
目标- 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符合组织设定的标准和要求;- 提高组织的运营效率和效果;- 提高客户满意度并增强组织的声誉;- 降低产品和服务的缺陷率;- 持续改进质量管理过程。
关键步骤1. 制定质量管理政策:组织应制定明确的质量管理政策,包括质量目标、质量标准和质量责任分配等。
2. 设计质量管理流程:组织应设计适合自身需要的质量管理流程,包括质量计划、质量控制、质量评估和质量改进等环节。
3. 建立质量管理团队:组织应组建质量管理团队,负责质量管理流程的执行和改进。
4. 进行质量培训:组织应培训员工,使其了解质量管理流程和要求,并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知识。
5. 实施质量控制措施:组织应采取适当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过程控制、产品检验、数据分析等,以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6. 进行质量评估:组织应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包括内部审核和外部认证等,以验证质量管理过程的有效性和符合性。
7. 进行质量改进:组织应持续改进质量管理过程,通过分析数据、识别问题和实施纠正措施来提高质量。
8. 监控和测量质量绩效:组织应建立监控和测量质量绩效的机制,以评估质量管理控制程序的有效性和效率。
监督和评估为确保质量管理控制程序的有效实施,组织应进行监督和评估。
这包括内部监督、外部审计和持续改进活动。
监督和评估的结果应用于质量管理控制程序的修订和优化。
结论一个全面的质量管理控制程序是组织实现优质产品和服务的关键。
通过制定明确的政策、设计有效的流程、建立团队和进行培训,组织可以不断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持续的质量控制、评估和改进活动将确保质量管理控制程序的可持续性和有效性。
最终,组织将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竞争力并取得持续的成功。
EHS体系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
EHS体系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EHS(环境、健康和安全)体系是一种有组织的方法,用于管理组织的环境、健康和安全方面的风险和责任。
一个有效的EHS体系需要明确的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
以下是一个关于EHS体系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的例子,总字数超过1200字。
XXX公司致力于在所有业务活动中实施环境、健康和安全管理的最佳实践,以保护员工、客户、社区和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我们遵守所有适用的法律法规,并不断努力改善我们的EHS绩效。
我们致力于预防事故和职业病,降低环境污染,提高工作场所的安全性和健康状况。
我们鼓励员工参与EHS管理,并提供持续的培训和意识提高。
1.减少职业伤害率:通过培训和有效的工作流程,降低职业伤害率至少10%。
2.降低工作场所事故率:通过改善工作流程和设备安全性,将工作场所事故率降低至每年不超过5起。
3.降低环境事故率:通过改善环境管理控制措施,将环境事故率降低至每年不超过3起。
4.提高废物管理效率:通过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废物管理措施,将废物管理效率提高至90%以上。
5.减少能源消耗:通过改善设备能源效率和管理措施,每年降低5%的能源消耗。
6.减少化学品使用量和排放:通过制定最佳化学品管理实践和控制措施,每年减少10%的化学品使用量和排放。
EHS管理方案控制程序:1.风险评估和管理:通过定期风险评估,识别并评估环境、健康和安全方面的风险。
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来管理这些风险,例如使用个人防护设备、培训员工和实施预防措施。
2.培训与教育:为所有员工提供必要的EHS培训和教育,确保他们了解和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操作规程和最佳实践。
培训内容包括职业卫生、事故预防和应急响应等方面。
3.监测与评估:实施定期的环境、健康和安全监测,并评估相关数据和指标,以确保有效的管理措施并监测绩效。
监测范围包括职业病筛查、空气和水质监测等。
4.管理体系审查:定期进行EHS体系审查,以确保其持续有效性。
质量控制方法和控制流程
质量控制方法和控制流程一、引言质量控制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方法和流程,以确保产品或服务达到预期质量标准的过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控制流程,以帮助组织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满足客户需求。
二、质量控制方法1. 抽样检验:抽样检验是一种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法,通过从生产批次或服务中随机抽取样本进行检验,以评估整体质量水平。
抽样检验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抽样方法,如随机抽样、系统抽样等。
2. 检测设备:使用适当的检测设备对产品或服务进行检测,以确保其符合质量标准。
检测设备可以包括物理测量仪器、化学分析设备、光学仪器等,根据不同的产品或服务需求选择合适的设备。
3. 测试和验证:通过进行各种测试和验证活动,验证产品或服务是否满足预期的质量标准。
测试和验证可以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可靠性测试等,以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4. 过程控制:通过控制生产或服务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和环境因素,以确保产品或服务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过程控制可以包括监测关键参数、采取纠正措施、优化生产或服务流程等。
5. 标准化作业程序:制定标准化的作业程序,明确各项工作的要求和流程,以确保工作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
标准化作业程序可以包括工作指导书、作业流程图、检查表等。
三、质量控制流程1. 确定质量标准:根据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和客户要求,确定质量标准。
质量标准应包括产品或服务的各项指标和要求,如尺寸、性能、外观等。
2. 制定质量计划:制定质量计划,明确质量控制的目标、方法和流程。
质量计划应包括质量控制的时间表、责任分工、资源需求等。
3. 进行质量控制活动:根据质量计划,进行各项质量控制活动。
这包括抽样检验、检测设备使用、测试和验证、过程控制等。
4. 分析质量数据:收集和分析质量数据,评估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水平。
通过分析质量数据,可以发现问题和改进机会,以提高质量。
5. 采取纠正措施:根据质量数据分析的结果,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纠正措施可以包括调整生产工艺、改进设备、培训员工等,以消除质量问题。
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及方法
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及方法1.建立质量管理体系(QMS)建立一个符合ISO9001等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QMS)是控制不合格品的基础。
QMS将帮助企业明确质量目标、制定质量管理计划和程序、确保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和纠正措施的可持续性。
2.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企业应对不合格品的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预防措施。
首先,通过分析过去的不合格品情况和其产生的原因,识别可能导致不合格品产生的关键环节和因素。
然后,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如添加额外的质量检查步骤、加强员工培训等,以减少不合格品的发生。
3.质量检验和测试质量检验和测试是不合格品控制的关键步骤。
企业应根据产品特点和客户要求,制定相应的检验和测试标准,并建立合适的实验室和设备。
质量检验和测试可以分为原材料检验、中间产品检验和最终产品检验等多个层次,确保产品在各个制造环节中都符合质量要求。
4.管理供应链供应链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因此企业需要与供应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并共同制定质量要求和标准。
对供应商进行筛选和评估,并建立供应链审核机制,以确保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符合质量要求。
5.过程控制过程控制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企业应对制造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细致的管理和控制,如机器设备的校验和维护、工艺参数的调整和监控、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等。
通过有效的过程控制,可以减少不合格品的产生,提高产品质量。
6.强化质量意识和培训不合格品的控制不仅仅依靠设备和流程,还需要通过全员参与和质量意识的强化来达到更好的效果。
企业应加强员工的质量培训,提升他们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感。
员工应了解质量控制的流程和方法,并积极参与到质量控制的过程中。
此外,企业还可以开展内部审计和质量培训活动,以不断提高质量控制水平。
总之,不合格品的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在整个供应链中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风险评估、质量检验和测试、过程控制等措施来控制不合格品的发生。
计划控制程序、方法及制度
计划控制程序、方法及制度
《计划控制程序、方法及制度》
在现代社会中,计划控制程序、方法及制度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它们帮助组织规划、管理和控制其工作流程,确保任务按时完成并达到预期结果。
首先,计划控制程序是一种管理工具,它通过确立目标和计划来管理活动的执行。
这些程序通常包括明确的目标和指导方针,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步骤和时间表。
通过这些程序,组织可以更好地规划和协调其工作活动,确保资源的充分利用,从而提高效率和生产力。
其次,计划控制方法是实现目标和计划的方式。
这些方法可能包括项目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等。
例如,在项目管理中,组织可以使用特定的工具和技术来规划和监控项目的进展,以确保项目按预期完成。
在时间管理中,组织可以使用日程安排和优先级排序来确保任务按时完成。
而成本管理则可以帮助组织有效地管理和控制资源开支,确保在预算范围内完成任务。
最后,计划控制制度是组织中确保计划执行的一系列规则和程序。
这些制度确保组织中的人员遵循特定的程序和方法来执行工作,确保任务按时完成并达到预期结果。
制度还可以帮助组织建立适当的监督和审查机制,以便对计划的执行进行监督和评估。
总的来说,计划控制程序、方法及制度对于组织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它们帮助组织规划、管理和控制其工作活动,从而提高效率和生产力。
因此,组织应该重视并不断改进其计划控制程序、方法及制度,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和需求。
过程管理控制的程序和方法
原因分析:①质量特征分析:炸裂、不熔层不熔物等;②物耗分析:粉料消耗籽晶超标等。③各班组质量差异及工作效率。
“A”(ACTION:纠正错误,调整方向)
采取改进措施
按照原因分析查找过程控制的弱点,制定整改方案不断持续改进(5W2H分析法综合运用)
控制目标:合格率60%,规格比60%
衡量尺度是指检验控制目标的方式或手段,或者为此设置的指标(WHERE——何处?在哪里做?从哪里入手?)
衡量尺度:①检验标准;②不同批次产品生产外形尺寸要求等。
对衡量尺度(指标)的量化(HOW MUCH——多少?做到什么程度?数量如何?质量水平如耗控制等。
整改纠正:制定相应改进方案。
追踪控制的反馈关系环
过程管理控制的程序和方法
管理步骤(PDCA循环)
工作内容
注释(5W2H分析法)
范例(以烧结生产为例)
“P”(PLAN:制定目标和计划)
确定控制对象
设置控制目标
建立衡量尺度
确定控制标准
控制什么样的对象或过程(WHY——为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理由何在?原因是什么?)
控制对象:刚玉烧结生产过程
希望得到什么样的结果(WHAT——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做什么工作?)
“D”(DO:开始行动,实施计划)
根据标准组织实施
根据标准制定实施方案去落实、执行(WHEN——何时?什么时间完成?什么时机最适宜?WHO——谁?由谁来承担?谁来完成?谁负责?)
组织实施:开展以提高生产有效头数为目的的专项活动法案等。
“C”(CHECK对行动的结果进行检验)
比较执行结果与标准
分析偏差原因
程序控制管理办法
1.0 目的1.1 加强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CNC程序的确认。
1.2 加强对数控程序的控制、验证和管理,防止数控程序错用,遗失。
2.0 范围本条款适用于本公司所生产的产品相关的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软件及数控程序。
3.0定义3.1数控程序:数控设备所使用的,根据产品编制的加工程序或检测程序。
3.2编程员:负责数控程序的编制人员。
4.0职责4.1编程员负责数控程序的编制、修改、发放和有效版本控制。
4.2生产部负责数控程序的验证。
4.3编程员按照机械加工工艺编制程序,由调机员进行校对,并经技术审批后,发放生产部使用。
4.4生产部负责有效版本数控程序的调用,程序现场使用的维护,参与数控程序的修改等工作,并给编程人员提供支持。
4.5程序管理员定期备份数控程序,并上传至公司服务器存档备份。
5.0程序5.1数控程序的产生5.1.1编程员按照产品工艺要求(包括加工基准、加工刀具、加工夹具、加工设备等),完成数控程序的初步编制:加工中心非手工编制程序、加工中心手工编制程序与其他数控设备程序建立程序清单。
5.1.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内容应包括所使用的刀具、夹具、程序名等内容,并进行制造试用。
5.1.3机械加工工艺卡片、程序清单为纸制文件,数控程序为电子文件。
5.2数控程序的验证5.2.1加工过中心非手工编制程序与CNC程序的验证5.2.2程序员安排设备的调机员对已初定的试制程序进行试用,至少加工三件合格产品。
质保部通过验证后填写《首检记录表》,对程序和作业指导书进行固化。
5.2.3加工中心手工编制程序与其他数控设备程序验证.5.2.4车间主任安排设备的调机员对已初定的试制程序进行试用,至少加工三件合格产品。
通过验证后将程序加入程序清单,并记录验证产品的生产批号。
5.2.5由验证不符合造成的数控程序修改,则返回编程员处,修改程序或修改相关地方重做验证。
5.3数控程序的修改5.3.1正常因为工艺因素的调整造成的程序修改,由修改部门提出,编程员完成对数控程序的修改,同步修改相应操作指导书。
《生产制程质量控制程序管理办法范文》
《生产制程质量控制程序管理办法范文》1、目的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工序产品、成品质量的控制,确保不合格的产品不转序,进而确保产品质量。
2、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各部门生产过程中及仓库物料、库存产品质量控制。
3、职责3.1品质部负责生产过程工序产品、最终产品的检验控制。
3.2品质部负责生产过程中的质量信息的收集、汇总和反馈。
3.3品质部负责生产过程中检验状态标识。
3.4品质部负责编制产品质量改进计划及完成情况的验证及考核。
3.5品质部负责生产过程中的不合格品的及时鉴别、标识和记录,并负责组织其职责范围内的不合格品的评审。
3.6品质部负责新产品及更改产品的质量检测记录,参与验证、试装、评审等生产准备过程的质量控制。
3.7品质部负责提供作业指导书、产品技术条件等文件。
3.8品质部负责模具最终书面验收及模具技术状态鉴定。
3.9品质部负责检查各生产部门的日常工艺纪律执行情况。
3.10品质技术部负责制订或组织制订不合格产品的返工(修)工艺技术方案。
3.11仓库负责不合格品的处置,定制隔离、登帐、保管、及办理相关手续。
3.12仓库负责库存产品储存、运输质量控制。
3.13仓库、生产部门负责生产过程中工序间的运转储存及入库产品的转运质量控制。
3.14生产部门负责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自检质量控制。
4、工作程序4.1制程控制4.1.1品质部负责向生产单位提供生产制造标准及相关图纸、工艺卡。
4.1.2生产单位按生产制造标准要求调整模具或生产工艺,确保后续产品符合工艺要求。
4.1.3各生产单位严格落实产品首件检验机制,自检合格后交品质部进行首件检验。
4.1.4品质部要严格按图纸、工艺卡、检具、样件进行首件检验,检验合格后,贴首件合格证做标识,并填写“检验记录单”。
4.1.5首件检验合格后操作者应把首件放置在首件区,然后方可批量生产。
4.1.6在批量生产过程中,操作者应随时自检,以首件架上的工序产品作为自检依据,防止批量不合格品的发生。
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
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目标指标是为了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而设定的具体目标,它是衡量组织绩效和进展的依据。
管理方案控制程序是用来监督和控制组织的运作,确保目标指标的实现,以及提出改进措施的过程。
目标指标的设定是组织战略规划的重要步骤,它需要满足明确性、可衡量性、可实现性和时限性的要求。
明确性是指目标要清晰明确,大家都能理解;可衡量性要求目标具有明确的衡量指标和达成标准;可实现性要求目标能够在现有资源和能力的基础上达成;时限性要求目标设定有明确的时间框架。
管理方案控制程序是为了确保目标指标的实现而设计的一套监督和控制机制。
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目标设定和分解:制定组织的长期战略目标,并将其分解为中期和短期的可操作目标。
分解目标时需要明确各级目标之间的关联和依赖关系。
2.监测和测量:制定定期进行目标监测和测量的方法和程序。
可以使用各种工具和技术,如绩效指标、数据收集和报告系统、绩效评估等,对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监测和测量。
3.分析和评估:对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估,找出目标达成与否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可以使用SWOT分析、成本效益分析、风险评估等方法,对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
4.反馈和调整:根据目标实现情况的分析和评估结果,及时向相关人员提供反馈信息,并进行目标调整和改进方案的设计。
反馈可以通过报告、会议、讨论等形式进行,以确保目标达成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
5.激励和奖惩:建立和实施激励和奖惩机制,鼓励组织成员积极参与目标实现,并对达成目标的个人或团队进行奖励和认可;对未能达成目标的个人或团队予以相应的处罚或改进要求,以激发其积极性和责任感。
总之,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是组织实施战略规划和管理的重要工具。
通过明确目标、监测测量、分析评估、反馈调整、激励奖惩等步骤的有效结合和运用,可以确保组织能够高效地实现目标,提升绩效和效益。
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
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目标的设定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具体性:目标应该具备明确的可衡量的标准,而不是模糊的概念。
例如,提高销售额10%。
2.可达性:目标应该是合理可行的,既不能设定过高超过企业能力,也不能太低失去激励效果。
3.时间性:目标应该设定一个明确的时间期限,以便管理者能够根据实际进展进行监督和调整。
指标是用来衡量目标是否实现的具体标准或量化指标。
指标的设定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清晰明确:指标应该具备明确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以便能够准确衡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2.可量化:指标应该能够用具体的数字进行衡量,而不是抽象的概念。
3.可比较:指标应该具备可比性,以便能够对不同时间段或不同部门之间的结果进行对比和评价。
管理方案是实施和监督达成目标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管理方案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具体明确:管理方案应该具备明确的步骤、责任和时间表,从而确保每个参与者都能清楚自己的任务和时间。
2.合理有效:管理方案应该是合理的,既能够有效地实施,又能够达到预期的结果。
3.可监督:管理方案应该具备可监督性,以便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在实施控制程序时,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目标:企业应该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并设定明确的目标。
2.设定指标:根据目标的设定,企业应该设定相应的指标来衡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3.制定管理方案:企业应该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包括具体的步骤、责任和时间表。
4.实施管理方案:根据制定的管理方案,企业应该实施相应的措施,并确保每个参与者按照规定的步骤和时间进行工作。
5.监督和评价:企业应该对实施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总之,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是企业在实施控制程序时所需考虑的重要因素,其合理设定和有效实施能够帮助企业实现预期目标,提高效率和效益。
这需要企业管理者具备清晰的思路和科学的方法,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改进。
管理控制的基本程序
管理控制的基本程序管理控制是组织在动态变化环境中确保计划与实际运行能相互协调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其基本程序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确定控制标准控制标准是衡量工作绩效的依据和尺度,是管理控制的基础。
制定控制标准是管理控制过程的开始,一般包括确立标准、分解标准等步骤。
在制定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组织的战略目标和竞争状况,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2.衡量工作绩效衡量工作绩效是管理控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通过对实际工作情况的数据收集、整理、记录和对比分析,判断实际绩效与控制标准的差异程度。
在进行绩效衡量时,需要选择适当的衡量方法和技术,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诊断与纠正偏差诊断与纠正偏差是管理控制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
在衡量工作绩效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实际绩效与控制标准的差异,找出偏差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纠正。
在纠正偏差时,需要综合考虑成本效益原则,选择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4.激励与改进绩效激励与改进绩效是管理控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通过激励机制的设计,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绩效。
同时,需要不断对管理控制体系进行改进和完善,以适应组织发展的需要。
激励与改进绩效环节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管理控制体系的成功与否。
5.监督与评估控制体系监督与评估控制体系是管理控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定期对整个控制体系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其有效性和可靠性。
监督与评估的对象包括控制标准、衡量方法、纠正措施等多个方面。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和调整控制体系,提高其适应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管理控制的基本程序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包括确定控制标准、衡量工作绩效、诊断与纠正偏差、激励与改进绩效以及监督与评估控制体系等方面。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组织的实际情况和外部环境的变化,灵活运用这些程序和方法,以实现有效的管理控制。
方针目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
方针目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一、方针的概念、内容和控制程序方针是组织在实施过程中制定的行动指南和决策准则。
方针的内容应包括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发展定位、经营理念等。
方针的制定应考虑组织的内外环境变化,制定与组织定位和目标相适应的方针,具体内容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度量性。
方针的控制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明确方针的制定和发展目标。
确定方针的制定目标和发展方向,明确方针的制定范围和对象。
2.收集并分析相关信息。
了解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和趋势,收集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3.制定方针的具体内容。
根据收集和分析的信息,制定具体的方针内容,明确行动指南和决策准则。
4.审核和批准方针。
方针的制定应征求相关部门和人员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审核和批准。
5.宣传和传达方针。
将方针的内容进行宣传和传达,让所有相关人员都能了解和遵守方针。
6.监督和评估方针的执行效果。
对方针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调整和完善方针。
二、目标的概念、内容和控制程序目标是组织在实施过程中所追求的具体结果和期望。
目标的内容应包括组织的发展目标、财务目标、市场目标等。
目标的制定应考虑组织的战略定位和资源配置,具体内容应具有可衡量和可实现性。
目标的控制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明确目标的制定和实现目标。
确定目标的制定目标和实现方向,明确目标的制定范围和对象。
2.分析和测量现状。
进行现状分析,了解组织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进行测量和评估。
3.制定目标的具体内容。
根据分析和测量的结果,制定具体的目标内容,明确具体的结果和期望。
4.编制目标计划。
将目标进行具体的分解和拆分,编制详细的目标计划,包括时间、地点、责任人等。
5.审核和批准目标计划。
目标计划的制定应征求相关部门和人员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审核和批准。
6.实施和执行目标计划。
按照目标计划进行实施和执行,确保目标的顺利实现。
7.监督和评估目标的达成情况。
对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调整和完善目标计划。
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控制程序
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控制程序一、目标设定在制定目标时,需要确立明确的目标,以便于进行管理和控制。
目标应是具体、明确、可衡量、可实现和与组织整体战略相一致的。
在设定目标时,需要确定目标的实现期限、目标的负责人和目标的具体细节,以便于后续的管理和控制。
二、目标计划在确定目标后,需要进行目标计划,即制定实现目标的具体步骤和时间安排。
目标计划应包括目标的具体行动计划、资源的配置和时间的分配等。
通过目标计划,可以将目标分解成一系列可控的任务和细分目标,为实现目标提供具体的指导。
三、目标执行在目标计划完成后,需要进行目标的执行。
目标执行需要明确责任人、明确任务分工、明确时间节点,并确保各项工作按计划进行。
在目标执行过程中,需要不断监督和调整,确保目标的实现进展顺利。
四、目标检查与评估在目标执行过程中,需要进行目标的检查与评估,以确保目标的实现情况与预期一致。
目标检查与评估应包括定期的状态报告和目标评估报告,通过分析反馈的数据和信息,了解目标的实际情况,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调整。
五、目标调整与优化根据目标检查与评估的结果,需要对目标进行调整与优化。
目标调整与优化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目标的变化,确定新的目标和计划,并进行资源重新配置和时间安排。
通过目标调整与优化,可以提高目标的实现效果,并确保目标的继续推进。
六、目标反馈与总结在目标的执行结束后,需要进行目标的反馈与总结。
目标反馈与总结包括对目标执行情况的总结和对目标管理与控制过程的反思。
通过目标反馈与总结,可以从经验中吸取教训,改进管理方法,提高目标管理与控制的效果。
以上是一个关于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控制程序的范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组织的特点和目标的要求,确定适合的目标管理与控制程序,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确保目标的实现和组织的持续发展。
CNC程序控制管理办法
根据审批意见,准备相关工具、 材料和设备,确保变更实施的顺 利进行。
实施过程
02
03
验证确认
按照规定的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 ,进行CNC程序的变更操作。
变更完成后,需进行验证测试, 确保程序运行稳定、准确,符合 预期要求。
变更记录与报告
记录内容
详细记录变更申请、审批、实施和验证等各环节的信息, 包括时间、人员、操作步骤和结果等。
本管理办法旨在规范CNC程序的控制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设备故障率,保障操作人员安全,促 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适用范围
01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企业内部所有 使用CNC设备的生产部门,包括 但不限于机械加工、模具制造、 航空航天等领域。
02
对于其他涉及CNC技术的部门或 领域,也可参照本管理办法进行 管理。
加工效率
产品质量
设备维护
员工操作
评估CNC程序控制对加工效率的提升 程度,包括加工时间、材料利用率等 。
评估CNC程序控制对设备维护的影响 ,包括设备故障率、维修成本等。
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
实时数据采集
通过传感器和监控系统实时 采集CNC加工过程中的数据 ,如加工时间、材料用量等 。
历史数据分析
分析历史数据,了解CNC程 序控制实施前后的变化趋势 ,如产品合格率、设备故障 率等。
CNC程序控制管理办法
汇报人: 2024-01-08
目录
• 引言 • CNC程序控制管理概述 • CNC程序编制与审核 • CNC程序传输与存储 • CNC程序调试与运行 • CNC程序变更管理 • CNC程序控制管理效果评估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CNC(计算机数控)技术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确保CNC设 备的正常运行和加工质量,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程序控制管理办法至关重要。
涂胶管理控制程序有哪些内容和方法
涂胶管理控制程序有哪些内容和方法
涂胶管理控制程序是一种重要的生产管理控制程序,它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地管理涂胶生产过程,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涂胶管理控制程序包括以下内容和方法:
1. 涂胶生产计划:涂胶生产计划是指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能力,制定涂胶生产计划,确定生产任务和生产时间,并进行生产调度和管理。
2. 涂胶配方管理:涂胶配方管理是指对涂胶配方进行管理,包括涂胶配方的制定、记录和修订,以确保涂胶配方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 涂胶原材料采购管理:涂胶原材料采购管理是指对涂胶原材料采购过程进行管理,包括供应商选择、采购合同管理、原材料入库管理等,以确保原材料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
4. 涂布工艺控制:涂布工艺控制是指对涂布工艺过程进行管理,包括涂布工艺参数的确定、涂布设备的校准、涂布质量的检验等,以确保涂布工艺的稳定性和涂布质量的一致性。
5. 涂胶生产数据管理:涂胶生产数据管理是指对涂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管理,包括生产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异常处理和问题解决。
6. 涂胶产品质量管理:涂胶产品质量管理是指对涂胶产品的质量进行管理,包括涂胶产品的检验、测试和评估,以确保涂胶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和客户要求。
涂胶管理控制程序可以采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生产自动化系统等
技术手段进行实现,以提高涂胶生产的效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
根据产品质量先期策划,为保证样件、试生产和生产的满足顾客要求,而规范控制计划的开发。
2.范围
适用于本厂内产品的样件试制,小批量试产和批量生产所用的控制计划。
3.相关文件
3.1《产品质量先期策划程序》
3.2《特殊特性控制程序》
3.3《生产件批准程序》
3.4《过程FMEA控制程序》
4.职责
4.1技术部负责控制计划编制。
4.2多方认证小组负责对控制计划的评审的审定。
4.3
4.4
4.5
5.
5.1
5.1.1
5.1.2
5.1.3
5.1.4
5.2
5.2.1
A.
B.
C.
5.3
5.3.1
5.4
5.4.1
5.4.2
填入控制计划编号
7-3-1
控制计划管理程序版本:A第3页共5页
5.4.3零件号/最新更改水平
填入被控制产品的图号。
如有更改,可填入源于图样规范的最近修改时间。
5.4.4零件名称/描述
填入被控制产品零件的名称及控制程序的名称。
5.4.5供方/工厂
填入制订控制计划的公司名称。
5.4.6供方代号
填入由顾客给定的识别码。
如顾客没有给定,则不填。
5.4.7主要联系人/电话
填入负责制订控制计划的主要联系人姓名和其电话号码。
5.4.8核心小组
填入负责制订控制计划最终版本的所有人员的姓名、部门和联系电话号码。
如填不下可附页。
5.4.9日期(编制)
填入首次编制控制计划的日期。
日期(修订)
填入最近修订控制计划的日期。
供方/工厂批准/日期
控制计划由技术副厂长批准,并填入姓名和批准日期。
零件/
产品/
页对于单只产品的控制计划,该栏填入具体的技术要求。
如对于一个系列的控制计划而言,允许填入共性的技术要求,具体的数值可不填。
评价/技术测量
标明测量所使用的通用量具、专用检具等。
在使用前应作稳定性和精度分析、评价、改进、以不断适应本过程质量要求。
样本容量/频率
当需要取样时,列出相应的样本大小和控制的频次。
控制方法
描述对操作应怎样进行控制的方法,通过对过程的有效分析,可采用统计技术(如:控制图),检验(首检、自检、巡检)记录等对操作进行控制。
如使用复杂的控制程序,在该栏中填入控制文件编号。
反应计划
规定为避免生产不合格品或操作失控所需要的纠正措施。
纠正措施一般由操作人员、检验人员执行。
对于方措施应作文件化的规定。
在所有情况下,可疑或不合格品的产品应清晰标识,并隔离和处理。
5.5控制计划的实施和管理
5.5.1控制计划制定完成经批准后,按《文件控制程序》的分发规定分发给技术部、制造部、营销部、品保部等相关部门。
5.5.2对于系列产品的控制计划在发生下述情况时,技术部应评审和更新控制计划。
1)产品或过程更改;
2)检验方法、频次等修订;
3)过程步稳定;
4)过程能力不足;
5在产品有
5.5.3
6.
6.1
控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