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从一年级做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倾听——从一年级做起
本期我新接了一个一年级,学生的倾听状况令我担忧。刚入学的孩子有意注意持续时间比较短,上课“调皮”,说说笑笑,特爱表现自己,对于别人的发言又不善于倾听。他们不懂得尊重别人、理解别人、也不会吸纳别人的意见,自己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一个同学的发言还没结束,其他同学又迫不及待地举起小手,一边还喊着:“恩!恩!老师,我!老师,我……”有时我刚刚纠正一个同学的错误,而另一个同学则重复了同样的错误。种种无奈都是因为学生不认真倾听造成的。如此一来,一堂课结束,学生的学习效率非常低。
以下是发生在我上一年级语文新教材《画》上的三个教学片段:教学片断一:当时我正准备组织大家以小组的形式学习生字“远、近、听、惊”。我说道:“请大家在小组中学习这些生字,读准它们的音,再讨论一下,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未等我说完,孩子们已迫不及待地行动了起来,轰轰烈烈地展开了讨论,我的后半句话早就淹没在了孩子们的声浪中。我怕孩子们没听清要求,又提高嗓门,把后半句话重复了一遍。我在参与有些小组的讨论中,发现还是有不少孩子没有听到我的后半个要求,只读了这几个字的字音。
(分析:学生们还没有听完老师的要求,便展开了讨论。表面看是热热闹闹的,但实际上并没有达到老师的要求。有不少小组只是停留在了对字音的反复学习上,并没有对每个字作更深入的了解、分析。)
教学片断二:熟读诗之后,我问孩子:“诗中都写到了哪写风景?”孩子们纷纷举手,跃跃欲试。其中A回答了这个问题:“山,水,嗯——”A稍微停了一会儿,正思索着。这时有那么几个孩子,边举手,嘴中边喊着:“花!鸟!花!鸟!”A尴尬地望着我,嘴里咕哝着:“噢,花,鸟。”坐下了。
(分析:A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只作了短暂的停顿,稍加思考。其余孩子便没有耐心听下去,着急的代替他回答。这实际上,等于剥夺了A思考、回答的权利。)
教学片断三:在课堂训练时,我要孩子们在诗中找找反义词。B
说道:“远——近。”几个同学发言之后,我见Z举手特别积极,便请他发言,他说:“远——近。”此语一出,有的孩子便说:“刚刚说过了!”Z不服气,有些委屈地说:“我又没有听到。”
(分析:Z在别人发言时,没有认真听,结果,重复回答了。)教学反思: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没有足够重视对孩子“听”的习惯的训练、培养。“听”是学习的精髓,是重要的语文学习习惯,是取得外界讯息的关键,是学习的基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更是明确指出:“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极有可能对孩子的学习造成障碍。对一年级的小学生而言,已有知识局限,正是应该大量听记、大量输入、大量积累的黄金时间。而我并没有对这个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孩子们才会在课堂上有上述种种表现,同时也引发
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在平时的小练习中,就发现有的孩子不愿静下心来听老师读题释题,往往审错题意;有时,孩子们的作业没有按老师的要求做。
看来,注重对孩子“听”的练习,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了。针对此,我调整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逐步养成倾听习惯:
一、树立意识,让学生懂得倾听的重要性。
许多孩子课堂上不认真听别人讲,主要原因是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常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听的意识,不懂得听的重要。所以我采取了多种形式让学生懂得倾听的重要性。如:常常搜集一些有关倾听的故事讲给学生听(有关倾听的寓言故事,名人善于倾听的故事等)。又如:通过游戏,做游戏前用很快的速度说完游戏规则,紧跟着开始游戏,结果多数学生违反了规则,以失败告终,尝到了不认真倾听的苦头;少数同学听清了规则,取得了胜利,尝到了倾听的甜头。这样学生在实践中自己教育了自己。再如:我在课堂上常常强调:“听与说同样重要”,“倾听不仅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技能”,“说是表达自己,让别人明白,听是尊重别人,弄懂别人的意思”,“说要大胆,听要专心”,“老师欣赏积极发言的同学,同样也喜欢专心倾听的同学”,“在专心倾听的基础上,再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那才是最好的学生”等,用反复的提醒刺激学生,使学生逐渐懂得听的重要性。
二、以身作则,做学生忠实的听众。
老师是孩子心目中的偶像,老师的一举一动会带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有效地倾听,能让学生觉得自己得到了老师的器重、认可和尊重,能激起学生的发言欲望,提高学生发言的质量。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这种认真倾听学生说话的习惯,能够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因此在教学中,我不管是好的学生还是比较差的学生;不管是口齿清晰的学生,还是发音模糊的学生,我都能做到耐心倾听他们的发言,及时抓住他们说话时出现的问题,给予纠正。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倾听习惯。
三、合理指导,教给“听”的方法。
要培养孩子认真倾听的习惯,除了让学生想听外,还要让学生知道从何而听,怎么去听。这就需要老师了解学生,针对实际,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会听。
(一)细节入手,作好铺垫
首先,低年级的孩子年龄小,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有待培养,所以老师不能时时要求孩子们认真听讲。孩子对于喜欢的老师上的课和自己感兴趣的课听得会更认真,思考也会更积极些,所以教师要用爱心去吸引孩子听课。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做到爱每一个孩子,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激励的语言,走近学生,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为学生良好的倾听打下基础。
(二)细化要求,经常训练
克鲁普斯卡娅说过:“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完全不会观察,可以这样认为,他们的眼睛不用来看,耳朵不用来听,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他们学会看、学会听。”可孩子们对于“认真听”没有具体的概念,所以老师应把听的要求说得具体、细化。
⒈听老师讲课
听老师讲课时,眼睛要注视着老师,听清老师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的事;听清老师的提问后,仔细思考才发表自己的意见。
⒉听小伙伴发言
听小伙伴发言时,要求做到神情专一,如果他人的回答与自己的想法一样时,可以微笑、点头表示赞同,若不一样,则可以继续举手发表自己的不同想法。要让学生明白,听别人讲话,不只是听“热闹”,而是要带着问题去听:听明白了吗?有没有不赞同的意见?带来什么启发……在大脑中多问几个为什么?例如:让一年级的孩子看图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话说清楚,说正确。有一个孩子说:“在拍皮球。”我问:“说完整了吗?哪里没说清楚?”另一个孩子说:“他没说谁在拍皮球?应该是‘利利在拍皮球。’”。我连忙肯定他:“听得真认真!”听到鼓励,又一个孩子说:“他没说利利在哪里拍皮球?可以说‘利利在操场上快乐地拍皮球。’”。“你听得很仔细,‘快乐地’用得多好啊!”接下来的说话练习,孩子们听得更认真,说得也更起劲了。
⒊听同学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