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法式》初探(二)

合集下载

营造法式卷第二总释下

营造法式卷第二总释下
《说文》:墐,涂也。杇,所以涂也。秦谓之杇;关东谓之镘。
《尔雅》:镘谓之杇,地谓之黝,墙谓之垩。
《释名》:泥,迩近也,以水沃土,使相黏近也。
《义训》:涂谓之塓,塓谓之垄,仰谓之洎。
彩画
《周官》:以猷鬼神祇。
《世本》:史皇作图。
《尔雅》:猷,图也,画形也。
《吴都赋》:青琐丹楹,图以云气,画以仙灵。
《诗》: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诗义》:横一木作门,而上无屋,谓之衡门。
《公羊传》:齿着于门阖。
《说文》:合,门旁户也。闺,持立之门。上圜下方,有似圭。
《声类》:曰:庑,堂下周屋也。
乌头门
《唐六典》:六品以上,仍通用乌头大门。
唐上官仪《投壶经》:第一箭谓之初箭,再入谓之乌头,取门双表之义。
《义训》:表揭、阀阅也。
华表
《说文》:桓,亭邮表也。
《前汉书》注:旧亭传于四角,面百步,筑土四方;上有屋,屋上有柱,出高丈余,
有大版,贯柱四出,名曰桓表。夹两边各一桓。陈宋之俗,言“桓”声如“和”,今
犹谓之和表。颜师古云,即华表也。

《考工记》:四旁两夹窗。
《尔雅》:牖户之间谓之扆。
沈约《宋书》:殿屋之为圜泉方井兼荷华者,以厌火样。
钩阑
《鲁灵光殿赋》:长涂升降,轩槛曼延。
《博雅》:阑槛,栊梐牢也。
《汉书》:朱云忠谏攀槛,槛折,及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
拒马叉子
《周官?天官》:掌舍设梐枑再重。
《义训》:梐枑,行马也。
屏风
《礼记》:天子当扆而立。又:天子负扆南乡而立。
《说文》:窗穿壁以木为交。窗向北出,牖也。在墙曰牖,在屋曰窗。棂,楯间子也

李路珂:始于营造学社的《营造法式》彩画作研究:回顾及最新进展

李路珂:始于营造学社的《营造法式》彩画作研究:回顾及最新进展

始于营造学社的《营造法式》彩画作研究:回顾及最新进展李路珂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讲师论文摘要《营造法式》作为中国营造学社研究的起点,对于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营造法式》彩画作(或其中装饰与色彩)的研究,相对于《营造法式》大木作(或其中结构和构造)的研究,是一个较为后起的领域。

本文试图对1921~2005年学术界对《营造法式》彩画作的研究进行简要的回顾,并将笔者近年的成果作一概要介绍,以此反映中国营造学社学术之一脉的产生、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营造法式》,营造学社,彩画作,建筑史学AbstractThe Building Standard Book, Yingzao fashi of 12th century, regarded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research work in the Society for the Research in Chinese Architecture, have great importance in the field of th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ese architecture. The previous investigations in the literature are mostly focused on the aspect of construction(Rules for Wood Works), whereas decorations (Rules for Color Painted Works) are less concerned, and the achievements of which are comparably slowly produced. This paper is going to present the starting, succeeding and development of a branch in the scholarship of the Society for the Research in Chinese Architecture, by tracing the way of researching from 1921 to 2005 on the Rules for Color Painted Works in Yingzao fashi, and briefly introduce the recent productions of the author.Keywords: Yingzao fash; the Society for the Research in Chinese Architecture; Color Painted Works; historiography of architecture《营造法式》是我国仅存的两部古代建筑专书之一。

《营造法式》研读札记

《营造法式》研读札记

《营造法式》研读札记摘要:一、引言二、《营造法式》概述1.内容简介2.历史背景三、研读札记1.建筑术语解析2.建筑技艺探讨3.历史价值与应用价值分析四、对现代建筑的启示1.传统与现代的结合2.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五、结语正文:【引言】《营造法式》是我国古代建筑领域的经典之作,自北宋时期李诫编写以来,对我国建筑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营造法式》的研读,梳理其内容和历史背景,探讨其中的建筑术语、技艺及其在现代建筑中的启示。

【《营造法式》概述】《营造法式》是一部关于建筑设计与施工的专著,涵盖了建筑制度、工程管理、建筑技艺等多个方面。

在历史背景下,北宋时期的建筑繁荣促进了《营造法式》的成书。

该书对于古代建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史的宝贵资料。

【研读札记】1.建筑术语解析《营造法式》中涉及众多建筑术语,如“柱梁、斗拱、檐角、榫卯”等,这些术语代表了古代建筑的基本构成。

通过研读这些术语,可以深入了解古代建筑的技艺特点。

2.建筑技艺探讨《营造法式》详细记载了各种建筑技艺,如木构架、砖石建筑、壁画、彩画等。

这些技艺在古代建筑中具有广泛应用,为后世建筑提供了丰富的借鉴。

3.历史价值与应用价值分析《营造法式》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与应用价值。

从历史角度看,它为后世建筑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从应用角度看,它为现代建筑设计与施工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对现代建筑的启示】1.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营造法式》中的建筑技艺和理念在现代建筑中仍然具有生命力。

将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可以创造出更具特色和魅力的建筑作品。

2.可持续发展的思考《营造法式》强调环保、节约资源的理念,与现代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观念相契合。

在现代建筑设计与施工中,应充分考虑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通过对《营造法式》的研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和卓越成就。

宋《营造法式》垒造窑制度初探

宋《营造法式》垒造窑制度初探

宋《营造法式》垒造窑制度初探
吴梅
【期刊名称】《华中建筑》
【年(卷),期】2001(019)005
【摘要】该文简要回顾了中国古代砖瓦窑的发展状况指出宋以前砖瓦窑经历了直焰窑、横焰窑、倒焰窑三个阶段并以此为基础.对宋营造法式中的垒造砖瓦窑制度作了详细的解释并作了复原图以使我们能更进一步了解北宋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总页数】3页(P73-75)
【作者】吴梅
【作者单位】乐南大学建筑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098.9
【相关文献】
1.立灶——读解宋《营造法式》之立灶制度 [J], 吴梅;濮东璐
2.甘肃安西榆林窟西夏后期石窟装饰及其与宋《营造法式》之关系初探(上) [J], 李路珂
3.甘肃安西榆林窟西夏后期石窟装饰及其与宋《营造法式》之关系初探(下) [J], 李路珂
4.中国古代陶瓷和烧造技术在泰国的传播和发展--以素可泰窑和宋卡洛窑为例 [J], 傅云仙
5.古代建筑生产的制度与技术——宋《营造法式》与日本《延喜木工寮式》的比较[J], 张十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营造法式》(鲁艳蕊)

《营造法式》(鲁艳蕊)

⒋枋:于柱间联络的构件
枋:于柱间联络的构件。重要的有: 【阑额】于柱上端联络并承重的构件,常于 其下用由额,两额间有由额垫板;断面高宽 比为2:1;于角柱处不出头。用于柱脚称地 袱。 【绰幕枋】位于柱枋角接处之下的短木,有 缩小梁枋净跨的作用,即雀替。
【普拍枋】位于柱头、阑额之上承托斗栱的 构件,断面为3:2。
⑵.度量
⑵.度量斗栱大小的单位之一:在宋《营造法式》的 “总铺作次序”条中规定:“出一跳为之四铺作, 出两跳为之五铺作,出三跳为之六铺作,出四跳为 之七铺作,出五跳为之八铺作”;一朵最小的斗栱 应挑出四层、一跳的四层是固定的层(常数项),即 栌斗、栱、耍头、衬方头。 即每一朵斗栱的计数方法是:斗拱的计数单位是 “铺作”,如一朵单抄(或单昂)斗栱有:一个栌斗, 一个华拱(或昂),一个耍头,一个衬方头,计四铺 作。每增加一个构件,即加一铺作,以此类推。双 抄双下昂为六铺作,三抄双下昂为七铺作,等等。
6.举折
6.举折:是我国传统建筑确定屋面曲度的一 种方法;以利于屋面排水和檐下采光。折屋 之法:以举高尺丈,每尺折一寸,每架自上 递减半为法。
举折具体做法
具体作法是:房屋前后撩檐枋中缝之间的水平距离 为总进深(,在前后撩檐枋上皮连线的中点,举起 1/3至1/4总进深,作为脊抟上皮的高度,称举高 (R);依此定其它各抟的高度: ①.将脊抟上皮与撩檐枋上皮连一直线,自脊抟而 下,第一抟缝折下R/10, 作为第一抟上皮的高度; ②.由第一抟上皮与撩檐枋上皮连一直线,在这条 线于第二抟中缝的交点折下R/20,得到第二抟上 皮的高度; ③.依此法,在第三抟中缝折下R/40,为第三抟上 皮高度;此点与撩檐枋上皮连线,完成屋面举折。
3、柱的升起与侧脚
柱的升起与侧脚:随间数升起至角柱,若十三间殿堂,则角柱比 平柱升高一尺二寸;当心间的两柱不升,自次间平柱每间递升2 寸,累进向角渐次升起,令势缓和;如逐间大小不同,即随意 加减;他皆仿此。(十一间升高一尺,九间升高八寸,七间升高 六寸,五间升高四寸,三间升高二寸。)凡立柱并令柱首微收向 内,柱脚微出向外,谓之侧脚;每屋正面(东西向)随柱之长, 每一尺即侧脚一分(1%);若侧面(南北向)每长一尺即侧脚八厘 (8‰);至角柱,其柱首相向,各依本法。 朱儒柱(蜀柱),造蜀柱之制,于平梁上,长随举势高下;殿阁 径一材半;余屋量袱厚加减;两面各顺平袱,随举势斜安叉手。 造叉手之制,若殿阁广一材一契;余屋广随材或加二分至三分, 厚取广三分之一。

《营造法式》筑基、筑城、筑墙之制初探

《营造法式》筑基、筑城、筑墙之制初探

《营造法式》筑基、筑城、筑墙之制初探作者:裴强强陈嘉睿武海超郭青林赵国靖杨善龙王旭东来源:《敦煌研究》2021年第05期內容摘要:《营造法式》是北宋颁行的一部侧重于营造技法与工料估算的法规性建筑营造技术典籍,其中有关墙体建造工艺、结构特征和营造制度的描述内容丰富。

本研究基于传统夯筑工艺技术调查与试验研究分析,通过对《营造法式》卷三“筑基、城、墙”文献的解读,结合不同等级城址和墙体考证,将宋尺换算为现代尺度基础上,揭示了筑城、筑墙和筑基遵循的不同等级模数制度和夯土结构特征的科学性,阐释了夯土结构中永定柱、夜叉木木楔和葽等加筋制度,以及传统夯筑工艺延续千年的科学内涵,为夯土遗址保护与现代绿色建筑建造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营造法式;筑基;筑城;筑墙;模数中图分类号:K928.71;K85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21)05-0145-14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Principles for Building Foundations,Cities and Walls in Yingzao FashiPEI Qiangqiang1,2,3,5 Cheng Jiarui1,2,5 Wu Haichao1,3,5 GUO Qinglin1,3,4 ZHAO Guojing1,3,5YANG Shanlong1,3 WANG Xudong3,4(1. Dunhuang Academy, Dunhuang, Gansu736200;2. School of Design Art, 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Lanzhou, Gansu730050;3. National Technological Research Center for Conservation of Ancient Wall Paintings and Earthen Heritage Sites,Dunhuang, Gansu736200;4.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Gansu730000;5. Cultur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Design and Consultation Co., Ltd. of Gansu Mogao Grottoes, Dunhuang, Gansu736200)Abstract:Yingzao Fashi (“Standards for State Construction”) is a manual that was published and put into practice during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on the regulations for construction that focuses on building techniques and the standards for building materials. The text contains rich information about wall building techniques,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buildings, and rules for construction. Based on an investigation of traditional earth tamping technology and analysis of research experiments, this chapter interprets the text in chapter three,“Building Foundations, Cities,and Walls.” In combination with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various grades of differen t wall types, and by converting the scale of measurement used during the Song dynasty to the modern system, a modular system and model of earth tamping for the various grades used in building cities, walls,and foundations has been obtained. In addition,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include an explication of earth tamping reinforcement systems such as the “yongding column” and“yechawood.” Finally, the researchers provide an analysis of the scientific basis of traditional ramming technology that allowed the building techniques in the Yingzao Fashi to remain useful for over a thousand years, in the hope that they may provide scientific vidence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rammed earth sit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climate-friendly buildings.Keywords:Yingzao Fashi; building foundation; building cities; building walls; modules引言从原始社会开始,人类逐渐从森林到山洞,从山洞到穴居,直至地上建筑的逐渐发展,从未离开过土,伴随着人类对土的认知和夯筑工艺技术的掌握,各式土工建筑在中华大地应运而生[1][2][3]。

宋《营造法式》研究史初探

宋《营造法式》研究史初探

宋《营造法式》研究史初探宋《营造法式》研究史初探宋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不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也在建筑领域展现出了独特的风采。

其中,宋代的建筑理论和营造法式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宋《营造法式》的研究史,以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这一宝贵的遗产。

首先,我们来看宋代建筑理论的发展。

在宋代,建筑理论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和推崇。

从《营造法式》可以看出,宋代建筑理论的核心是“法式”的概念,即建筑营造的规范和原则。

《营造法式》系统地总结了宋代以前的建筑经验和技术,包括房屋结构、材料选用、施工方法等方面的要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理论体系。

同时,《营造法式》还注重对建筑形式、造型美学等方面的探索和研究,为宋代建筑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次,我们来看宋《营造法式》的流传状况。

宋代时期,《营造法式》作为重要的建筑理论文献,在官方和民间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应用。

不仅在皇宫、官府等地得到了重视,也在寺庙、学堂、私人住宅等多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转变,宋《营造法式》逐渐失传。

在明清时期,虽然还有一些文人学者研究和继承了宋代建筑理论,但已经很难找到完整的宋《营造法式》版本。

第三,我们来看近年来重建宋《营造法式》的努力。

近年来,随着对宋代文化的重新关注,文化保护和传统建筑研究等工作逐渐展开,对宋《营造法式》的研究也呈现出新的动向。

学者们通过对宋代文献的搜集和整理、对现存宋代建筑的考察和测绘等手段,试图重建宋《营造法式》的完整内容。

虽然目前尚未完全还原,但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突破。

例如,通过对宋代建筑遗址和文献的研究,学者们已经对宋代建筑材料、施工工艺等方面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宋《营造法式》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宋《营造法式》是中国古代建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了解和研究中国古建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辽上京宫城南门门楼基座做法初探

辽上京宫城南门门楼基座做法初探

王文丹 : 辽上京宫城南门门楼基座做法初探
五、小 结
1. 辽上京宫城南门西墩台上柱洞的性质应为增强 夯土整体性的立柱所留遗迹。
2. 参考相关考古发现,尝试对《营造法式 • 卷三 • 壕寨 • 城》作进一步阐释,探究城身内部结构。推测 永定柱与夜叉木条可理解为“每城身长七尺五寸在进 深方向栽永定柱、夜叉木各二条,夜叉木居中,较永 定柱短四尺,永定柱比夜叉木多栽入夯土四尺”。
一、柱洞形制的简介
辽上京宫城南门遗址(图 一)①由东、西两侧的墩台、中 间的单门道和登临墩台的内侧 (北侧)马道三部分组成,已 揭露西墩台南北长 11.8、东西 宽 6.7、 残 高 2.1-3.3 米, 墩 台 各面边壁包砖。通过仔细清理 和分辨,在西墩台残存夯土台 面上发现一列进深方向的柱洞, 现共存 3 个,从南至北编号分 别 为 ZD1、C1、ZD2。C1 位 于 夯 3 南部,圆形坑,坑壁为直壁, 现存深度 0.12 米,直径 0.4 米。 ZD1 位于夯 2A 北部,平面呈圆 形,柱洞壁为直壁,填土为疏 松的黄褐色土,残存被火烧过 的黑色焦渣,现存深度 2.15 米, 直径 0.4 米。ZD1 底部发现一平 石础,石础正中有孔,直径 0.12 米,石础上残存木柱痕迹。ZD2 位于夯 2B 南部,平面呈方形,
这种在城墙内加埋立柱与横木之法,会增加墙体
图三 夹持模具的立杆与棚阁 1. 夹持模具的立杆 2. 棚阁
-91-
《草原文物》2020 年 2 期
图四 宋代城门道构造示意图
的整体性。在分布位置与栽柱深度方面,与辽上京所 发现柱洞有一定相似性,暂备一说。
《营造法式 • 卷四 • 大木作制度一 • 平坐》载:“凡 平坐先自地立柱谓之永定柱,柱上安搭头木,木上安 普拍枋,方上坐斗栱”!1。永定柱在词条中有明确定义, 即自地面支撑平坐的柱子。“不是一种独立的平坐构 造形式,似不存在‘永定柱造’……并不是支撑整个 建筑,因此不应是建筑的主要承重柱,这与所谓的通 柱造具有本质的区别”!2。

浅论《营造法式》和建筑法规

浅论《营造法式》和建筑法规

浅论《营造法式》和建筑法规作者:许干臣来源:《科技视界》 2013年第4期许干臣(伊犁森磊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新疆伊宁 835000)【摘要】《营造法式》是我国北宋时期的“建筑法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水平,涵盖了木结构等各工种的操作规程、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质量标准和施工组织管理等内容,很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关键词】营造法式;看详;各作制度;释名;料例我们现在进行建筑设计和施工都有相应的规范、规程和质量标准可以遵循。

900多年前的北宋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北宋政府为了管理宫廷皇室、神坛庙宇、官署府第等等建筑事务,颁布施行了《营造法式》一书,作为当时各类建筑物设计、构造、选料和施工的“规范”。

其实当时由国家主持制订的有关建筑行业的规范,约在公元625年编纂的《大唐六典》中就已有这方面的条文,北宋初期著名木匠喻皓撰写的一部名叫《木经》的书,主要讲述的是当时盛行的木构架建筑的具体做法和如何正确选择材料等。

到了北宋后期,由于当局政治衰败,宫廷生活日趋奢靡,建造了很多豪华的宫殿、府第和官署、寺观等,而官吏又贪污成风、腐败不堪。

公元11世纪70年代王安石执政时期,制订了包括财政、经济方面的有关条例,《营造法式》就是那个时期由主管工程的将作监(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建设部)的少监李诫编修的,至北宋元祜六年(公元1091年)装订成书。

但由于当时书中没有用材制度,以致施工时用料太宽松,出现了许多浪费或贪污材料等弊端,所以,到北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由李诫重新修编,增加了各工种的用料定额和相关的质量标准等内容。

从这些社会背景和书中的具体内容不难看出,编写这部书的主要目的是:在当时人力、财力、物资虽然都很困难,而统治阶级的奢靡要求又日趋膨胀的矛盾情况下,为了防止有关人士贪污浪费,也为了保证设计、材料和施工的质量,必须对营造业从设计、构造、材料质量和用料定额、劳动定额到工艺过程、质量标准等方面作出较为全面的规定,于是就有了《营造法式》的编纂和颁布实施。

中国古建筑学文献参考书目资料

中国古建筑学文献参考书目资料

中国古建筑学文献参考书目资料一、目录与文献检索类1 《中国古建筑文献指南1900-1990》,科学出版社20002 王镇华《中国建筑参考书目初编》,台湾《建筑师》1980(3,4)3 黄健敏《中国建筑研究书目初编》,台湾《建筑师》1981(10)4 王其明《中国建筑图书书目初编》,(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古建专业讲义)注:2-4见《古建园林技术》合订本四附录《中国建筑文献的三个书目》5 刘敦桢郭湖生等辑《中国古代建筑史参考书目(初稿)》二、通史、综合类书目1刘敦祯《中国古代建筑史》2潘谷西《中国建筑史》3刘致平《中国居住建筑简史-城市、住宅、园林》4《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5萧默《中国建筑艺术史》6潘谷西《中国古代建筑史(第四卷元、明建筑)》7中国民族建筑(一-五)8罗哲文《中国古代建筑》三、重要的连续出版物书目1《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一-七卷)2《建筑历史研究》(1-3辑)(中国建筑技术发展中心建筑历史研究所)3《建筑史论文集》(1-14辑)(清华大学建筑学系)4《建筑历史与理论》(1-7辑)(中国建筑学会史学分会)5《建苑拾英》(一-三辑)四、文集书目1《梁思成文集》(一-四)2《刘敦祯文集》(一-四)3《梁思成全集》(一-九)4《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集》5《柴泽俊古建筑文集》6《陈明达古建筑与雕塑史论》7《罗哲文建筑史论文集》8《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文集》(东南大学建筑学系)9《建筑史研究论文集1946-1996》(清华大学建筑学系)10龙庆忠《中国建筑与中华民族》11《中国古建筑学术讲座论文集》(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12《王世仁建筑历史理论文集》文献一、建筑史学综述文献1陈明达《古代建筑史研究的基础和发展》,《文物》1981(5):69 ~ 74页;2郭湖生《中国古建筑学科的发展概况》,见:《中国古建筑学术讲座论文集》1986;3萧默《当代史学潮流与中国建筑史学》,《新建筑》1989(3);4陈薇《中国建筑史研究领域中的前导性突破-近年来中国建筑史研究评述》,《华中建筑》1989(4);5陈薇《天籁疑难辨历史谁可分-90年代中国建筑史研究谈》,见:《建筑师》(69);6常青《世纪末的中国建筑史研究》,见:《建筑师》(69);7王贵祥《关于建筑史学研究的几点思考》,见:《建筑师》(69);王贵祥《方兴未艾的中国建筑史学研究》,《世界建筑》1997(2?0页;8吴良镛《关于中国古建筑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建筑学报》1999(4);萧默《中国建筑艺术史》引论部分(1999);9杨鸿勋《中国建筑考古学概说》,见:《建筑史论文集》第12辑,2000(4),152页。

《营造法式》初探(二)

《营造法式》初探(二)

《营造法式》初探(二)一、木构架的基本类型木构架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骨架,是构成建筑空间和体量的关键因素,因此有关木构架的研究,对了解一个时期的建筑有着重要的作用。

《营造法式》对大木作法有相当详细的叙述,附有图样58页;现存宋代遗物,大木作部分也远比小木、彩画、砖、瓦等作丰富,这是研究工作的有利条件。

但《法式》大木作偏重高档的官式建筑,遗物以佛道寺观的殿宇为多,而大量性建筑则缺乏必要的例证,这又是研究工作中困难的一面。

根据《法式》大木作制图、功限、料例、图样各卷并参照实物和有关资料,可知宋代木构架共有三类:第一类:柱梁作――整体构架。

用于殿阁及厅堂以外的次要屋宇(余屋)。

“柱梁作”的名称仅见于卷五“举折”:“举屋之法,如殿阁楼台,先量前后撩檐枋相去远近,分为三份(若余屋柱梁作或不出跳者,则用前后檐柱心),从撩檐枋背至脊抟背举起一份”。

(序目举折条同,但柱梁作写成“柱头作”)。

从上文可以看出:“柱梁作”有别于“(斗拱)不出跳者”,应是不用斗拱的作法;而举屋之法又都从檐柱心计算屋架进深。

符合这种情况的应是柱与梁直接结合的构架方式,或是柱上安栌斗的“单斗只替”一类作法。

由于缺乏实物,所以不得不寻找相应的间接资料来研究这类木构架。

其中最有参考价值的是《清明上河图》中所反映的建筑资料。

此画作于宋徽宗政和至宣和年间,上距《营造法式》刊行时间不过十五年,作者张择端是北宋皇家的专业画师,擅长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

这幅《清明上河图》中所表现的房屋,画法写实,形象准确,建筑细布也认真刻画,一丝不苟。

例如屋面铺瓦,《法式》规定仰瓦压四留六,画中房屋布瓦稀疏,颇能与《法式》相符(清式作法规定仰瓦压七露三或压六露四);画中勾连搭屋顶有排水用的水槽,《法式》小木制度虽有“水槽”一节,但未附图,此画可补其不足;城门楼上的勾栏、柱、枋、斗拱、屋角等都表现得具体逼真,甚至转角铺作多一跳由昂也都交代得明白无误,说明画家对东京的建筑作法有相当深刻的了解,和文人画的随意挥洒、信手拈来是迥然不同的。

中国古建筑学文献参考书目资料

中国古建筑学文献参考书目资料

中国古建筑学文献参考书目资料一、目录与文献检索类1 《中国古建筑文献指南1900-1990》,科学出版社20002 王镇华《中国建筑参考书目初编》,台湾《建筑师》1980(3,4)3 黄健敏《中国建筑研究书目初编》,台湾《建筑师》1981(10)4 王其明《中国建筑图书书目初编》,(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古建专业讲义)注:2-4见《古建园林技术》合订本四附录《中国建筑文献的三个书目》5 刘敦桢郭湖生等辑《中国古代建筑史参考书目(初稿)》二、通史、综合类书目1刘敦祯《中国古代建筑史》2潘谷西《中国建筑史》3刘致平《中国居住建筑简史-城市、住宅、园林》4《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5萧默《中国建筑艺术史》6潘谷西《中国古代建筑史(第四卷元、明建筑)》7中国民族建筑(一-五)8罗哲文《中国古代建筑》三、重要的连续出版物书目1《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一-七卷)2《建筑历史研究》(1-3辑)(中国建筑技术发展中心建筑历史研究所)3《建筑史论文集》(1-14辑)(清华大学建筑学系)4《建筑历史与理论》(1-7辑)(中国建筑学会史学分会)5《建苑拾英》(一-三辑)四、文集书目1《梁思成文集》(一-四)2《刘敦祯文集》(一-四)3《梁思成全集》(一-九)4《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集》5《柴泽俊古建筑文集》6《陈明达古建筑与雕塑史论》7《罗哲文建筑史论文集》8《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文集》(东南大学建筑学系)9《建筑史研究论文集1946-1996》(清华大学建筑学系)10龙庆忠《中国建筑与中华民族》11《中国古建筑学术讲座论文集》(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12《王世仁建筑历史理论文集》文献一、建筑史学综述文献1陈明达《古代建筑史研究的基础和发展》,《文物》1981(5):69 ~ 74页;2郭湖生《中国古建筑学科的发展概况》,见:《中国古建筑学术讲座论文集》1986;3萧默《当代史学潮流与中国建筑史学》,《新建筑》1989(3);4陈薇《中国建筑史研究领域中的前导性突破-近年来中国建筑史研究评述》,《华中建筑》1989(4);5陈薇《天籁疑难辨历史谁可分-90年代中国建筑史研究谈》,见:《建筑师》(69);6常青《世纪末的中国建筑史研究》,见:《建筑师》(69);7王贵祥《关于建筑史学研究的几点思考》,见:《建筑师》(69);王贵祥《方兴未艾的中国建筑史学研究》,《世界建筑》1997(2?0页;8吴良镛《关于中国古建筑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建筑学报》1999(4);萧默《中国建筑艺术史》引论部分(1999);9杨鸿勋《中国建筑考古学概说》,见:《建筑史论文集》第12辑,2000(4),152页。

宋代《营造法式》中平坐叉柱造问题

宋代《营造法式》中平坐叉柱造问题

宋代《营造法式》存在的问题探讨——叉柱与铺作结合田银龙在对宋代《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及功限篇的研究时,发现不少有待探讨的问题。

这里与大家探讨叉柱造平坐的叉柱与铺作结合时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柱头铺作上的叉柱做法(见插图):1、由于上层叉柱的柱径超过各类相交栱的两栱眼之间宽度,因此与叉柱交合的首道华栱、泥道栱及慢栱的栱眼的一部分,会被叉柱遮掩,为了保证栱眼的外观及栱与叉交合程度,应考虑相应缩短栱眼,保证在安装上层叉柱后,使栱眼露于柱外。

2、由于上层叉柱在安装时自上叉向下叉下,因此叉柱下部与铺作相交部位开口宽度全部为10份,如铺作上的闇栔厚度仍按规定的4份,则会出现上层叉柱上叉口与闇栔咬合空隙。

若要避免这个问题,必须增加闇栔的截面,把闇栔的截面厚度增加至10份,使闇栔厚度与叉柱开口宽度吻合,这时栱眼部位段的闇栔应按栱眼要求挖深,中间留下4份厚度,使栱眼上的闇栔与补间铺作的闇栔厚度相同。

二、转角铺作上的叉柱做法:1、根据制度要求,转角铺作上的华栱列泥道栱及华栱列慢栱也用单材,因此两列栱之间出跳部位存在6份高度的空隙,当上层叉柱叉于下铺作后,柱叉口外侧华栱相交部位(上下两华栱之间)会出现空缺,导致叉柱与铺作咬合不严的现象。

解决此问题的办法有:⑴上下华栱头之间空隙、待叉柱安装后,上下栱之间的柱外侧按柱形状补平。

这种办法在木工的规矩中是不能接受的,可以认为是木工设计制作错误后弥补的结果。

⑵华栱列泥道栱与华栱(或华头子)列慢栱之间的闇栔加长,使闇长度满足叉柱外侧平齐(至少至栱眼,最好至外交互斗内侧),当然闇栔的厚度也增加到10份了。

⑶华栱列泥道栱与华栱(或华头子)列慢栱全部采用足材造(如下图)。

但需注意的是,叉柱开口到华栱列慢栱为止,之上的十字方向柱不再开叉口,而是按上部各构件的大小分别开卯口,以分别安装各类构件。

而角栱方向仍应开叉口,直至最后道角栱为止。

2、首道角栱栱眼也应根据角柱柱径要求相应缩短。

2侧角和升起营造法式

2侧角和升起营造法式

2侧角和升起营造法式
宋代建筑规定外草10/1000,两山向内倾斜8/1000。

而角柱在两个方向都有倾斜,从而使建筑获得较好的稳定性。

但在明清已不常见。

为了加强建筑的整体稳定性,故建筑最外一圈柱子的下脚通常要向外侧移一定尺寸,使外檐柱子的上端略向内侧倾斜,这种做法叫作"侧角",师傅称为"掰升"。

清代建筑柱子的侧脚尺寸与收分尺寸基本相同,如柱高3米,收分3厘米,侧脚也为3厘米,即"溜多少,收多少。

"由于外檐柱的柱脚中线按原设计尺寸向外侧移出柱高的1/100,并将移出后的位置作为柱子下脚中轴线,而柱头位置仍保持原位不动,这样,在平面上就出现了柱根、柱头两个平面位置的情况
升起是古建名词。

在设计与施工外檐部位时,就使两端向上挑出少许,使平直的檐子出现一种曲线。

这样看起来就产生一种柔和的感觉,这叫升起,也叫檐口升起。

宋《营造法式》规定:当心间柱高不动,次间,梢间,尽间柱头相对当心间柱头依次升高2寸,使檐口形成一条缓和的曲线。

营造法式
《营造法式》规定由三开间殿堂到十三开间大殿的角柱升起。

营造法式初探

营造法式初探

本文论述了我国古代著名建筑著作《营造法式》与江南建筑的关系、内容的某些局限性以及当时官式建筑的分类法。

对我国宋代李诫所著《营造法式》的研究,国内有梁思成先生的遗著《宋营造法式注释》,正由清华大学建筑系整理,问世之日可期。

国外有日人竹岛卓一所著《营造法式之研究》一书刊行。

由于宋代建筑术语的隔阂,加上此书体裁的限制,以及后世传抄图样失真,使今天的读者对理解此书有不少的困难,前些年四人帮横行时,为了"评法批儒",曾把《营造法式》挂上"儒法斗争"热闹了一阵,但对此书的研究并无丝毫的推动。

近年来笔者因教学需要,曾以此书作为教材,在研究过程中,有一些点滴体会,同时也有不少疑问。

现不揣浅简,撰成此文,错误之处希指正。

一、《营造法式》和江南建筑的关系浙江宁波宝国寺大殿是北宋前期所建的一座木架建筑,他的四根内柱是用拼合法制成的,其中三根是由八根木料拼成的八瓣形柱子(图一)。

这不仅是国内已知的最早拼合柱实例,也是宋代拼合柱实物的孤例。

而在此殿建成后九十余年问世的《营造法式》中也载有拼柱法(图二),虽然拼合方法不同,但同是用小料拼成大部件以解决用料的困难。

不久前我们为了苏州瑞光寺塔的复原设计,曾去考察了五代末年至宋初的几座石塔和经幢,联系江苏宝应出土的南唐木屋(图3)和镇江甘露寺铁塔第一、二层来考虑,感到五代至北宋间江南一带的建筑和《营造法式》(以下简称《法式》)的做法很接近,尤其是大木作,几座石塔的斗拱、柱、枋、檐部等,几乎都可和《法式》相印证,屋角起翘也平缓,和明清时期江南的"嫩戗发戗"迥然不同。

因而使我们联想到北宋初年曾在汴京名噪一时的建筑大师俞皓,他从杭州去京师后,于端拱二年(989年)也就是灵隐寺石塔建成后29年,在东京建成了著名的开宝寺十一层木塔,他著的《木经》则被奉为营造典范而流行于世,是李诫《法式》问世前的权威性建筑著作。

所以说由于俞皓的活动和《木经》的传世而使浙东建筑做法在京师产生一定影响,那也是不足为奇的。

《营造法式》解说

《营造法式》解说

《营造法式》解说
赵冰
【期刊名称】《城市建筑》
【年(卷),期】2005(000)001
【摘要】我用“营造法式”来表达数字时代空间营造的理念和方法,它和我一直
谈论的“风生水起”,构成了创作的两个重要方面。

“风生水起”是创意生成的一种体验,而“营造法式”则是创意营造的理念和方法,这里跟穴代李诫谈论的重点有所不同,但是在根本的营造法式的思路上是一脉相承的,所以我选择“营造法式”一词来表述这套创意营造的思想。

【总页数】5页(P78-82)
【作者】赵冰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武汉,4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01
【相关文献】
1.《营造法式》中的图学成就及其贡献--纪念《营造法式》发表900周年 [J], 刘
克明
2.《进新修(营造法式)序》研究——《营造法式》设计思想研究系列 [J], 邹其昌
3.解说专业化和专业化解说--浅析体育解说员、主持人的专业化 [J], 吴汉平
4.关于《营造法式》的性质,特点,研究办法:《营造法式》初探之四 [J], 潘谷西
5.故宫本《营造法式》图样研究(五)——《营造法式》平棊形制及彩画探微 [J], 陈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营造法式》的技术哲学思想探析

《营造法式》的技术哲学思想探析

《营造法式》的技术哲学思想探析
吕变庭
【期刊名称】《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0(031)006
【摘要】从总体上观照<营造法式>的思想内涵,能够更深入地认识和理解宋代建筑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历史地位.<营造法式>总结了唐宋以前中国古代木构建筑技术的经验,并结合宋代建筑的社会实际,制定了一系列操作性很强的技术规范和建筑标准,因而成为元、明、清木构建筑的重要范本.当然,与西方的石构建筑相比较,<营造法式>所建立的木构建筑体系本身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无限制的消耗大量森林资源以及健康与人居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还没有被<营造法式>上升到建筑哲学的高度去认识和理解等问题,即是我国传统木构建筑所逐渐暴露出来的重大缺陷.
【总页数】8页(P44-51)
【作者】吕变庭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河北,保定,071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25.1
【相关文献】
1.技术与人的本性——芒福德技术哲学思想探析 [J], 刘博闻;葛益嘉
2.宋《营造法式》测量技术探析 [J], 白成军;王其亨
3.《营造法式》的技术源流及其与江南建筑的关联探析 [J], 张十庆
4.恩格斯的技术哲学思想探析——以《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为例 [J], 宫留记
5.劳动、技术与人类解放——恩格斯技术哲学思想探析 [J], 许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造法式》初探(二)一、木构架的基本类型木构架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骨架,是构成建筑空间和体量的关键因素,因此有关木构架的研究,对了解一个时期的建筑有着重要的作用。

《营造法式》对大木作法有相当详细的叙述,附有图样58页;现存宋代遗物,大木作部分也远比小木、彩画、砖、瓦等作丰富,这是研究工作的有利条件。

但《法式》大木作偏重高档的官式建筑,遗物以佛道寺观的殿宇为多,而大量性建筑则缺乏必要的例证,这又是研究工作中困难的一面。

根据《法式》大木作制图、功限、料例、图样各卷并参照实物和有关资料,可知宋代木构架共有三类:第一类:柱梁作――整体构架。

用于殿阁及厅堂以外的次要屋宇(余屋)。

“柱梁作”的名称仅见于卷五“举折”:“举屋之法,如殿阁楼台,先量前后撩檐枋相去远近,分为三份(若余屋柱梁作或不出跳者,则用前后檐柱心),从撩檐枋背至脊抟背举起一份”。

(序目举折条同,但柱梁作写成“柱头作”)。

从上文可以看出:“柱梁作”有别于“(斗拱)不出跳者”,应是不用斗拱的作法;而举屋之法又都从檐柱心计算屋架进深。

符合这种情况的应是柱与梁直接结合的构架方式,或是柱上安栌斗的“单斗只替”一类作法。

由于缺乏实物,所以不得不寻找相应的间接资料来研究这类木构架。

其中最有参考价值的是《清明上河图》中所反映的建筑资料。

此画作于宋徽宗政和至宣和年间,上距《营造法式》刊行时间不过十五年,作者张择端是北宋皇家的专业画师,擅长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

这幅《清明上河图》中所表现的房屋,画法写实,形象准确,建筑细布也认真刻画,一丝不苟。

例如屋面铺瓦,《法式》规定仰瓦压四留六,画中房屋布瓦稀疏,颇能与《法式》相符(清式作法规定仰瓦压七露三或压六露四);画中勾连搭屋顶有排水用的水槽,《法式》小木制度虽有“水槽”一节,但未附图,此画可补其不足;城门楼上的勾栏、柱、枋、斗拱、屋角等都表现得具体逼真,甚至转角铺作多一跳由昂也都交代得明白无误,说明画家对东京的建筑作法有相当深刻的了解,和文人画的随意挥洒、信手拈来是迥然不同的。

这种严肃表现对象的画法使我们有理由把画中的建筑资料作为研究当时木构架的一种旁证。

画中的房屋除少数第宅门楼和城门楼台之外,绝大多数是临街的酒楼、茶馆、医铺、作坊、驿站、脚店和民舍,都是无斗拱的四架椽屋。

这和宋代“庶人屋架许五架”的规定是吻合的。

这种房屋所用的木构架有二式:一是“四架椽屋分心用三柱(图1);二是四架椽屋前后褡牵用四柱”(图2)其中有些房屋是酒楼、医铺、楼阁,其柱梁、枋串、叉手、博风板等,加工规整,做法讲究;另一些茶棚、小铺、民舍等,则加工粗糙,形象简陋。

明显地反映了屋主的经济力量和社会地位的区别。

但这二类木构架有其共同特点:叉手上端支于蜀柱上,托脚上端支于内柱上,从而形成稳定的三角形构架,比殿阁、厅堂叉手、托脚之支于抟下侧有更好的整体性;“分心用三柱”的梁架有平梁,中柱只上升到平梁下皮,不与脊抟相接,而在平梁之上另置蜀柱承脊抟(图1),其做法和《法式》卷三十一所载厅堂几种分心式构架相同,应是当时东京通行之法;脊抟和平抟下都以合(木沓)加固,较之《法式》厅堂图样中所用各式驼峰更为简洁;在平梁和牵梁下还用顺袱串联系,使木架进深方向的稳定性更好,有些房屋柱上画有出榫,按其位置应是顺脊串或顺身串。

通过叉手、托脚和各种“串”的联合作用,使木构架具有较强的整体性,这对店堂、酒楼、楼阁等空间开敞而缺乏外墙的建筑物特别必要,也很合适。

由于封建等级制度和财力物力的影响,官式建筑柱梁作与民间柱梁作之间在材等、用料、加工以至架数、间数等方面都会有区别,可惜目前尚无具体实物与图样可资比较。

与“柱梁作”相类似而等级稍高的木构架是“单斗只替”。

《法式》有关“单斗只替”的条文有:卷十九拆修挑拔屋舍功限“拆修铺作舍屋每一椽,抟檩滚转脱落,全拆重修,一工二分(斗口跳之类八分工,单斗只替以下六分工);揭箔翻修,挑拔柱木,修整檐宇,八分工(斗口跳之类六分工,单斗只替以下五分工)”。

同卷?拔抽换柱袱等功限“?拔殿宇楼阁等柱袱之类每一条,单斗只替以下四架椽以上屋舍,袱,四架椽一工五分……”。

上文说明单斗只替是比斗口跳更简单而省工的做法。

同卷“常行散屋功限”条中,斗口跳以下所列名件只有斗、替木,而无拱,故推想“单斗只替”是在柱上置栌斗,斗上再安替木以承梁、抟。

《法式》卷五“(木付)”规定:“造替木之制,其厚十分,高一十二分,单斗上用者其长九十六分;令拱上用者,其长一百四分……”。

这里所指单斗上用替木的做法,应即是单斗只替。

此类实例可见于河北新城开善寺大殿,山西大同下华严寺海会殿(辽建,已毁)平抟与襻间之间、河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宋建)平抟脊抟与襻间之间也用单斗上加替木的做法,不过这些都是作为殿宇和厅堂中的次要部分来加以使用的。

合于《法式》所说作为一种木构架等级的,尚未发现宋代实物,但可见其绪余于江浙一带的明代官僚第宅中,其式样为栌斗上加替木、“(木沓)子”或“花(木沓)”,花(木沓)多刻作云纹、蝉肚等,是彻上明造厅堂中的一种装饰品。

直至清代,苏州一带第宅厅堂中仍广泛应用此种花(木沓),当地匠人称之为“?”(也有些明代住宅栌斗上不用花(木沓)而用素枋,枋上安抟,可称之为“单斗素枋)”。

第二类:殿阁式棗层叠构架。

用于殿阁类建筑。

之所以把这类木构架称为“层叠式构架”,因为它们都由若干层次分明的木框架相叠而成,若是一座殿宇,则有三层,即:柱框层、铺作层、屋盖层;如果是一座楼阁,则再叠加若干校框层和铺作层。

这种层层相叠的构造方法,自唐至清,九百余年一脉相承,始终为高级殿宇所沿用。

其中佛光寺大殿是现存最早的此类实例,故宫太和殿则是晚期的代表。

层叠式楼阁虽无宋代典型实例,但辽代所建独乐寺观音阁和佛宫寺塔等也可作为同一时代的佐证加以类比研究。

从《法式》卷三十一殿堂例样中可以看出,四式木构架都由柱框、铺作、屋盖三层依次相叠而成:柱框层由高度基本相同的内、外柱组成,仅由于角柱“生起”而使各檐柱大的高度略有参差。

各檐柱之间仅靠一圈阑额和地袱来联系,檐柱与内柱之间则靠少数内额联系,因此柱框的整体性很差,必须依靠厚墙的撑持,才能承受水乎方向的作用力。

这种依赖厚墙稳定柱子的方式在唐长安大明宫麟德殿、含元殿、佛光寺大殿中都可看到,甚至还可追溯到汉长安南郊明堂辟雍和秦咸阳一号宫殿的做法。

虽然这种柱框层有上述缺陷,但由于柱高划一,室内空间完整,斗拱纵横罗列,气势极其堂皇,所以历来都用作高级殿堂结构。

在重檐殿宇中,上述结构缺陷固有副阶周匝而得到一定程度的弥补(因副阶犹如一圈飞撑环绕于殿身周围,提高了整个木构架抵抗水平力的性能)。

铺作层是木构架最复杂的部分,由拱、昂、枋子、月梁等相互纵横交叠面成。

其中斗拱是支承屋盖和外檐的支座,屋顶重量通过斗拱而传之于柱头,具有重要的结构作用;同时又是殿上华美的装饰。

各组斗拱间顺抟方向有罗汉枋、柱头枋和拱眼壁支撑固实,顺袱方向有明袱扣搭联络,从而使铺作层形成一种有一定刚性的框架。

对于明袱的作用,《法式》卷五规定:“凡明袱只阁平棋,草袱在上承屋盖之重”。

所以明袱实际上是天花梁和搭络前后补间铺作的联系梁,而不是承重构件。

草袱才是承受屋面重量的主要构件。

《法式》卷三十一所载殿阁地盘图四幅,正是铺作层和柱子分布的平面图:圆点为内外柱,单线为明袱,复线为阑额与铺作。

其中分心槽一例用于殿门,其余三种是重檐殿阁。

由于铺作层在结构上占有重要地位,以及施工的特别复杂,所以在整个大木作中被列为上等工,而其他柱额梁袱则属中、下等工(卷二十八诸作等第)。

分槽是殿阁特有的做法,所谓“槽”是指殿身内柱柱列及铺作层所分割出来的殿内空间,可能因其状如覆槽或覆斗,故冠以“槽”、“斗”等宇样。

由此推演,又把槽形空间的边沿棗柱头枋的中线也称之为“槽”,如“骑槽檐拱”即指骑于檐柱缝上的华拱;“衬枋头骑槽”是指衬枋头和柱头枋正交骑于檐柱缝之意。

这里“槽”与“缝”是同一个意思。

屋盖层殿阁因有平棋、藻井,屋盖的梁袱抟枋都被遮蔽,所以这些构件的加工可不必讲究,只须草施斤斧即可。

“草袱”、“草架”之名遂由此而来。

屋面荷载,通过椽、抟而传于草袱、角梁,再分别传于柱头铺作和转角铺作,最后由各朵铺作下的栌斗传之于柱头上。

在草袱与斗拱之间,还要加一道“压槽枋”,形成周匝的梁垫,从而使屋盖更稳当地坐落在铺作层上,但在现存宋代实例中已无这类压槽枋遗存。

为了屋顶梁架稳定,草架抟袱之间还须支撑各种木料,即《法式》卷五所载:“凡平棋之上,须随抟袱用枋木及矮柱敦添随宜枝樘固济”,这是没有规格的自由架设,只求坚固即可。

至于屋面斜坡作用于抟所产生的水平推力,则由支于博下侧的叉手和托脚予以平衡(如草袱梁头上角开“抱抟口”,即由抱抟口抵消水平力,此时托脚已无实际作用)。

斗尖亭榭或称撮尖亭子。

其木架构造基本上属于层叠式,但屋盖做法有其特殊性。

由《法式》卷三十“亭榭斗尖用筒(板)瓦举折”图样二幅可知,亭子大角梁后尾长度并非一架椽,而是一直延伸到亭心,交于枨杆(清式称“雷公柱”)下端,因而大角梁集中承受屋面荷载,作用于转角铺作上的水平推力相当大,此何抵消这种水乎推力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在清式攒尖亭子上,则有若干道交圈的箍状檩子分别抵消各段椽子和由戗、角、梁的水平推力,《法式》亭子图样对此交待不清,角梁上虽有簇梁三折形成举折,但抟与角梁的关系也未表明。

不过有一点似可肯定:这种大角梁和枨杆的构造,是属于草架做法,而非彻上明造,所以算?枋上所示水平线应是平棋。

按草架做法,平棋之上可用枋木及矮柱之类,随宜支撑牢固,故大角梁的水平推力也可用枋木作拉杆一类构件予以平衡。

由于亭子要求开敞,墙面甚少,所以还有一个柱框如何稳定的问题。

除阑额与地袱起联系作用外,在宋画中还可看到亭榭柱间常设勾阑、鹅项阑槛(即后世所称“飞来椅”、“美人靠”)或坐槛,对加固柱框也起着积极作用。

第三类:厅堂式棗混合整体构架。

用于厅堂类建筑。

这种构架《法式》收录的图样最多,从十架椽屋至四架椽屋共侧样18幅,再加八架椽重檐厅堂举折图一幅,共19幅。

反映了这类房屋的重要地位。

厅堂式木构架的特点是:构架体系和柱梁作属同一类型,即内柱高于外柱,梁袱后尾及顺袱串插人内柱(即袱项柱),顺抟方向则有顺脊串、顺身串、腰串等联络各柱,从而使木架连结成整体框架。

但和柱梁作也有不同之处,如房屋尺度大,进深可达十架椽用六柱;外檐均有斗拱(从斗口跳至六铺作);室内都不用平棋,作彻上明造,因而抟夫柱枋交接处都有斗拱、替木、驼蜂等加以美化;梁袱可作直梁,也可作月梁;屋顶可作重檐及厦两头转角造。

这些做法表明:厅堂式构架是以柱梁作的结构体系为基础,吸收殿阁式的加工和装饰手法面形成的一种混合式木构架,兼有柱梁作结构整体性和殿阁式某些建筑艺术效果,因此成为官式建筑中常用的木架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